走田径路的女生以后的出路走出去就是路是什么?

作者:俞昊然
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打算要学计算机,我倒是觉得有不少事实可以给大家摆一摆,让大家有一些可参考的信息……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随着各行业快速智能化号角的吹响,我们正大踏步迈入工业 4.0 时代,计算机作为一种普适的计算设备已经逐步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电脑、智能手机、Pad、智能手表、智能头戴设备还是各类挂上“智能”字样的家用电器,它们的本质其实都是计算机&+&一些外部显示、交互的界面。
今日我们的社会,已经和计算机密不可分,除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计算机,各个其它专业领域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的模拟实验离不开计算机,数学的问题求解很多时候可以借助计算机,统计金融的模型计算也需要计算机,甚至在海外的很多高校“计算机+化学”、“计算机+人类学”、“计算机+数学”、“计算机+航空航天”已经成为了新的热门专业。
计算机专业是什么?
如果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的孩子表示希望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时,我们应该怎么给他们解释计算机专业呢?
计算机专业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在欧美地区,除了在一开始我们提到的近些年出现的“计算机+X”这种交叉专业外,计算机专业一般被分为“计算机科学(更偏向于理论和应用)”和“计算机工程(更偏向于结构和系统)”;在另一部分国家,这一专业被称为“信息工程专业”、“信息学”专业(注意其不同于国内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欧美国家,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本科阶段更多的是在训练数理、工程构建等工程学科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在高年级阶段(第三、第四年),再扎实基础的前提下,欧美大学还会积极鼓励学生找到兴趣,自己选择喜爱的专业子方向的课程,进一步进行学习。
而相较于海外在本科阶段进行“基础+兴趣导向”的专业设置方式,国内的计算机专业的设置则更明确的展示了专业培养后输出工种的差异,对专业方向进行了固定划分,相关专业被划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嵌入式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常见专业,以及“大数据”、“云计算”、“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等名称比较赶时髦的专业。国内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设置在第一年主要训练数学能力、程序表达能力,第二年到第三年主要为计算机方向基础课程,第四年的课程一般为国内研究生课程的导论课(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大四除了做毕业设计,就不在学校上课,而是找实习工作去了)。
计算机专业学什么、不学什么?
在开始说计算机专业学什么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计算机专业理论上是不应该教“Photoshop&等设计软件使用”、“Excel、Word&等办公软件使用”或“如何打游戏”的。
对于计算机专业学什么,我们可以从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同学的预期来看。为了满足企业对于计算机人才在工程上的要求,也达到进一步进入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工作的基本水平,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在学完计算机专业的时候,应该要做到对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系统设计如数家珍;应该对利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算法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达到可熟练应用的水平;应该对应用软件设计思想,合作流程、方法与工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应该对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伦理道德有充分的了解。
相应的,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同学会在以下几个方向开展相关课程的学习(课程名仅供参考,各学校因师资和侧重差异各有不同,如有更多欢迎补充):
0.&数理基础:
物理力学&/&电磁学&/&热学&/&量子力学
线性代数&/&抽象代数(近世代数)
概率论&/&随机过程&/&数理统计
复变函数&/&数理方程&/&微分方程
数值分析(科学计算)
1.&计算机结构与组成:
数字电路与接口技术
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2.&计算机系统:
系统程序设计
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网络
无线网络与无线通信
系统与网络安全
分布式系统
容错系统设计
3.&计算机软件技术: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现代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方法与理论
4.&计算机理论:
计算理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算法(随机算法、快速算法等)
编译原理与编译器设计
程序语言设计
密码学基础
5.&计算机应用与学科交叉: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
多媒体技术
计算摄影学
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
量子信息学
6.&计算机与社会
计算机法律法规与伦理
用户界面设计与开发
人机交互理论与技术
是不是发现我没有提到程序语言?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来说,程序语言的学习是必要但是也是最为不重要的。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在上大学前最好能做到就掌握 1~2 门程序设计语言(但是就现在国内的教育情况来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放在大一完成);而在掌握 1~2 门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上,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就应该要做到举一反三,找到各个编程语言的共性,在某一场景需要学习一门新的程序语言并且进行应用时,能做到 24 小时搞定一门新程序语言的基础运用的能力了。相比与程序语言的使用,上面提到的这些学习的内容中的思想与方法要重要很多。
如何学习计算机专业?
很多同学(特别是低年级刚入学的同学)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时候,是在用一种背单词的方式。很多同学考前就努力的开始拿着书背概念、拿着笔记本背老师划的“重点”、拿着同学的作业背代码。这其实都是对于自己很不负责任的学习方式,试想毕业后的你如果去工作或者去做研究,还有什么考试可以考吗?只会背,不会自己写代码,而且还没有人给你划重点之后,你怎么开始你的工作?你做研究怎么可能有办法下手?
计算机专业与其他的工科专业一样,需要最多的是理解和实践,而不是记忆。在学习每一门课程的时候,我们都要问自己,“这门课程学习的知识来源于怎样的问题”、“学习了之后,我是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是否可以把这个知识运用到别的东西上,解决新的问题”。如果你弄明白这些知识的来源问题,并且可以试着用学的知识去重复一下前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你就已经基本学到了这个知识;而如果你可以进一步发现同样的知识可以被运用去解决其他的新问题,并且真的通过实践验证了这个知识的可拓展性,你就算是对这个知识真正学得深入骨髓了。
切记!切记!学工科一定得用脑子想,而不是记忆,计算机专业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用心学、努力想才会有好的结果。
学习计算机专业哪家强?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看按照家长们最喜欢参考的各种不同机构给出的计算机专业排名的情况如何呢?
据 2015 教育部学科评估给出的中国大陆地区最佳的 11 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院校及排名如下:
清华大学,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
北京大学,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
哈尔滨工业大学,4
上海交通大学,4
浙江大学,4
南京大学,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
东北大学,10
华中科技大学,10
据 2016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给出的中国大陆地区最佳的 10 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院校及排名如下:
清华大学,1
华中科技大学,2
浙江大学,3
上海交通大学,4
东南大学,5
北京大学,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
哈尔滨工业大学,8
电子科技大学,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
据 US.News 给出的全球最佳的 10 所计算机科学院校及排名如下:
麻省理工学院,1
斯坦福大学,2
哈佛大学,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
清华大学,5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6
南洋理工大学,7
普林斯顿大学,8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9
新加坡国立大学,10
据 US.News 给出的中国最佳的 11 所计算机科学院校及排名如下:
清华大学,5
香港科技大学,13
香港城市大学,16
华中科技大学,21
上海交通大学,21
浙江大学,23
香港中文大学,32
东南大学,34
香港理工大学,35
国立台湾大学,35
香港大学,35
据 QS World University 的 2015 排名,全球最佳的 10 所计算机科学院校及排名如下:
麻省理工学院,1
斯坦福大学,2
牛津大学,3
卡内基梅隆大学,4
哈佛大学,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6
剑桥大学,7
香港科技大学,8
普林斯顿大学,9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9
据 QS World University 的 2015 排名,中国最佳的 10 所计算机科学院校及排名如下:
香港科技大学,8
香港大学,12
香港中文大学,18
北京大学,36
清华大学,38
国立台湾大学,46
香港城市大学,51到100之间
复旦大学,51到100之间
国立清华大学,51到100之间
上海交通大学,51到100之间
考虑到排名大多数时候看的是科研、学校品牌和研究生质量,报考学校的时候需要更关注本科生的成长环境、学风情况。据 2016 年计蒜之道程序设计大赛数据(全世界范围内,数百所学校同学报名参与),在这也给提供一些参考信息,方便大家对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侧重、培养质量和学风状况进行了解:
晋级复赛学生选手占报名比例最高的 15 所高校(以及晋级比例):
上海交通大学,44%
大连理工大学,39%
浙江工业大学,3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4%
上海大学,33%
电子科技大学,33%
清华大学,33%
华南理工大学,31%
复旦大学,30%
中山大学,28%
哈尔滨工业大学,28%
浙江大学,26%
重庆大学,25.5%
广东工业大学,22%
注:报名参赛人数少于 20 人的学校未计入以上统计。
积极参加算法竞赛学生最多的 15 所高校(以及晋级比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6%
电子科技大学,33%
中国科学院大学,5.5%
北京邮电大学,5.9%
浙江大学,26%
东北大学,9.3%
哈尔滨理工大学,3.4%
南京理工大学,14%
四川大学,7.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5%
中山大学,28%
上海交通大学,44%
重庆大学,25.5%
南京邮电大学,21%
在初赛中,有晋级选手但完全没有学生被判作弊的高校:
国立台湾大学、福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山东理工、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重庆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除了上面这些希望能对大家能有所帮助的信息外,我还不得不提醒刚刚考完高考的同学们——我们国家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教育方面的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选择相关专业后,成就自己人生依然不能靠学校和老师,核心还得靠自己。
现在的互联网上学习资源很多,上面那些排名世界顶尖的学校也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大量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Coursera、计蒜客、Udacity 一类的平台上也有很多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可以加速同学们的成长,帮助同学们在学校的第一课堂之外更好的学习好计算机专业,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报专业一切顺利,能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
我最近看了一个名为《中国老师来了》的BBC纪录片,它对五名中国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的教育实验进行了纪实。这部纪录片中的英国学生在中国老师的眼里,是没有纪律性、没有集体荣誉的,甚至是“不可教”的。然而,正是这些学生,让我想了很多。我最直接联想到的并不是纪录片中一直在拿来对比的中国的中学生,而是中国的大学里的未来中国社会的顶梁柱们。
中国的大学生很像英国的中学生
当看到英国学生质疑中国老师的纪律思想,带有情绪的进行表达时;当看到他们对于中国老师的灌输教育毫无兴趣,瞌睡连篇、自由聊天的时候;当看到他们带着手机、茶壶,完全无视其他人的存在时。我脑海里一幅幅非常相近的画面快速的闪过——中国太多的大学里,学生都遵从着及格万岁、逃课有理、上课不用听的“信条”,甚至学生们已经自学长到学弟传承起了“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文化”。学生们对于老师授课的回应方式,充分的体现出了他们对于所学知识不感兴趣的状态;中国学生在大学课堂里外的表现实在和英国中学生的表现太像了!
这不禁让我去思考,纪录片里,代表了中国教师的这几个中学老师一直在给学生灌输的“尊师”、“勤学”的思想,在中国的大学里为什么似乎变得很是鲜见了呢,为什么他们引以为豪的这类学生,哪怕是在进入了 211、985 高校后,也会表现的和他们完全看不上的一批“不可教”的英国中学生一般了呢?
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真的是英国的中学生太“不懂事”吗?对于我们高校里同样“不懂事”,甚至更“不懂事”的众多大学生们,为什么我们不去选择使用记录片中那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希望在大学里推动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离开了“高考压力”的指挥棒,学生们有多少能给自己一个去遵从的理由?如果大学继续进行填鸭式教育,毕业生唯一能说的还是只有成绩,甚至期待企业教会他们工作生存的技能,他们未来的雇主们又为什么应该接纳他们呢?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纪录片里面那个教授中文的赵老师不断在表达的“英国国家社会福利太好,学生意识不到未来的生活、工作的压力”的问题真的只是英国中学生的问题吗?中国的中学生是因为“意识到未来的生活、工作的压力”在读书吗?经过筛选,进入了中国211、985大学的学生又有多少人是在学习的时候“意识到未来的生活压力”的呢?他们中又有多少是离开了大学都还不知道“生活压力”是什么的呢?
小学生会变成中学生,中学生会进入大学,而无论是什么时候离开学校的学生,学生最终都会走入社会。我们变相禁止了学生在小学、中学去探索个性的人格,而到了大学,中学的严师们一瞬间撒手了,家长们带着一万个放不下的心也试着撒手了,进入大学的学生“自由”了。这时候的他们已经和真实社会隔绝了很多年,触摸到社会“皮肤”的他们心理会很好奇,但在一个机会成本已经升高不少的状态下,他们有的时候还是会对探索社会这件事情感到恐惧的。这些感受,其实也是我们很多时候没有意识到的教育的一个部分,而这个部分,在西方的价值观里,已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孩子基础阶段时的必修课。
从成绩上来看,我们的教育似乎赢了,纪录片里的教室们为中国遵循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正名”了。但是,我们的这种胜利真的赢了吗?在人格形成的这个必修课上,我们的大学生很多时候只能惊险的和西方教育体系的中学生同场竞技。在人生的田径赛场上,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下怎么才能不“输在起跑线上”了?
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应该被打上引号
相比于现代西方教育的普遍做法,所谓的中国式教育其实和几十年前的西方教育方法差不多,只不过我们在从幼儿园到高中这漫长的基础教育阶段更为目标明确——“一切为了高考”。当我们脑子里想着“高考分数是终极KPI”,嘴里不断重复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考不上大学就去卖红薯”的极端思想,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步一步越来越明确的强化要考“清华”、“北大”的时候,我们已经将教育的目的功利化了。我们构建基础教育体系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把目标定成了高考,甚至很多时候会将它视为学生学习生涯的终点。太多太多的中、小学生并不知道他们会喜欢什么、未来会希望做什么工作,他们甚至从未想过要有独立人格,去活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自己”。
就如纪录片中 Bohunt 中学的校长眼中那样:“我们可能真的缺乏中国孩子的那种绝对驱动力:作为中国人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成功”。中国的学生们太多时候,是为父母“望子成龙”的美梦在打工,是背负了一家人一辈子的面子再和其他人比较,替父母、家族争取所谓的“成功”。而很多学生的心里却是暗暗在期待着不知道从哪里而来的“考上大学你就自由了”的童话世界;他们可以看到身边的同学,身边同学的父母,而这很多时候也就是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大部分“世界”了。“社会”和“世界”的概念对于还在中小学校园里的他们来说太小了,他们在学校的十几年,只为了准备好参加一场充分调动一切能用脑力资源的“竞技体育”活动,高考在学生们眼中的重要性,就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们国家的职业运动员眼中的重要性一样,“重要”得已经畸形。
在文言文中,“教”指的是“教化”,而“育”关注的是“培养”。可是,在我们的教育观里,“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还是教育应有的一部分吗?我们是不是太关注了“教”而忘记了“育”的重要性呢?我们的中小学,又有多少能像在BBC纪录片里的中国老师那样,带着学生包饺子、练扇舞?为什么英国的学生在接受中式教育的时候,会觉得“只能接触班里的这些人,像是和社会隔绝了一样”?为什么从片中的英国学生到家长都会多次提到“健康”的问题?为什么英国的教导主任会觉得中式教育像是监狱?
我们的教育太急功近利了——了解规则,把玩规则,对着规则找空子、寻对策已经成了一种病态的习惯。大家在做的都已然是为了分数而去,为了家族甚至一个村、一个县的荣耀而去的“竞技”。我们期待的其实早已不是“教育”,而是与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一模一样的自豪感的追寻。当运动员带着一身的训练伤,不顾健康地被逼着站到奥运赛场的跑道上,却因为疼痛难耐而弃赛时,社会给予了他们的是太多的不解,就好像他们给国家丢脸了一般;当我们的学生从高考场上走下来后,他们的成绩可能低于家庭的预期,或是仅仅没有进入清华、北大的时候,很多的学生也“收获”到了家里或是老师的责备,而不是理解,在媒体上甚至还出现过学生因为觉得高考成绩给家里“蒙羞”而自寻短见的报道。我们这在做什么啊?我们真的是在做教育吗?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说我们的“教育”真的不是在作孽吗?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在纪录片中,英国的中学生很反感被拿来和别人做比较,他们接受的教育,是要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相比于我们一直对于孩子们的小心翼翼的“呵护”和“关照”,要让他们成为“适应社会的人”。就如纪录片中 Bohunt 中学墙上来自南非首位黑人总统 Nelson Mandela的一句话说的那样“不要以我的成功评判我,而要以我在逆境中重生的次数”——西方的教育并没有那么的胆小,并不那么把孩子当成瓷娃娃,西方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勇敢尝试、可以大胆表达、可以在探索中逐步形成社会观、价值观,形成他们独立的人格,而教育只是站在服务角度而不是教练或者保姆的角度取进行推动。西方的教育给予了学生在机会成本低的人生时期犯错误的机会,给了他们更多让自己选择是否被教育、如何被教育的机会,给了他们更多发现自己所爱和不爱的机会。
当我们去和高三学生聊他们未来希望学习的专业时,他们大多的回答都显得模棱两可,并不那么的确定,即可以做这个也可以做那个。从他们的眼中,我很难看到他们中大多数人对于他们所学课程的热爱,而他们中少数人表现出的对于某个学科的入迷和付出的努力,往往又会被现有的大众定义为“偏科”。应该说,这种问题往往不能责怪学生本身,毕竟他们没有被给予思考的机会,甚至还被剥夺了形成价值判断的权利。毕竟,“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回想一下本应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形成一些价值判断和方法论的思想教育课程,我们学习的内容往往是规定好的、定义化的。我们如果在考卷上去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一个相似的思想,或是进行一定的合理演绎,往往会被老师用扣分的方式进行否定;就更不要说允许在这些问题上用批判性思维去进行一些研讨了。这种思想教育的课程,带给我们的是需要背诵的材料,而不是协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进行人格塑造的帮助。
我们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标准化的话术、权威式的恐吓影响得太多了。一年年高考结束后,媒体上播放着扔书、撕书的画面,在我们的老祖先眼里应该被尊重的书本成为了发泄的对象,在西方社会中价格极为昂贵的知识的载体成为了失去生机的碎片。学生们发泄的对象到底是什么?他们有过对于那些书本的爱吗?他们真的理解了书上这些知识背后人类社会数个世纪的努力吗?如果纪录片上的英国学生们也要在未来被要求像中国的学生一样学习,他们在毕业的时候会做出同样的撕书的粗暴行径吗?
有人问我“教育的刚需是什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正在和我说话的人已经被‘毒化’了”,因为受教育本应该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而现在这个中了实用主义的毒、满脑子教育无用论的人正在向我要人期待基本需求的理由。&我们社会中的太多人已经习惯了需要理由的学习了,知识“塑造人格”、“给人以更广阔的自由思维空间”的作用已经被太多的人淡忘了。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很多现在的其他教育从业者,他们表现出的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已经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了错误的学习价值观。这种综合的教育环境培养的学生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容易缺乏安全感;失去了外部帮助构建的“约束机制“后,他们就会出现思想和价值判断的真空。在我来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高考这个超强“约束机制”的消失带来了大学生入学后的价值真空。
你是否会觉得我们谈教育中考虑独立人格太难了,你是否担心自由思想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或许,这是我们一个已经固化的习惯。正如在美国“人人有权携带枪支、相互可以制约的秩序并没有带来比我国全面禁止枪支更大的社会不稳定问题”的现象一样,我们习惯于一些大一统的方法减少问题出现的可能性的做法,而不够相信自由思想带会带来创新,不相信创新加速后的竞争环境可以带来的社会发展加速度。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迎来了快速的发展——网购快递、网购小二、送餐、上门服务等一系列被“互联网+”概念包括下来的业态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我们的教育不能面向当下。如果我们相信中国和西方的发展是有时间差的话,我们或许应该看看现在海外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信息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海外服务业的劳动密集型从业人员也开始减少,人工坐席被自动化客服替代、司机被自动驾驶代替、交易员被交易算法所替代,就连快递员都在一步步的被无人送货技术代替。社会对于一次次裁员中依然能保住自己饭碗的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现行教育流水线上生产出的缺乏独立人格的毕业生们,他们的就业将更困难,带来的社会问题将更严重。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需要为这些可以预见的未来做好必要的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为社会准备好更多的“人”而不是《爱因斯坦文集》中一篇文字所描述的“有血有肉的机器人”。
单一的考察与颓废的高校
在这部纪录片中,中国的老师用到了一些诸如“笨”一类的词来形容学生。其实,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们对于人的价值评价的单一,我们看到孩子学不会就很容易觉得是智商问题,我们看到孩子高考考得不理想就主观臆断他这辈子后面都发展不好了。我们的教育考察太过单一了,我们作为一个极为善于“应付”考察的民族,单一化的考察实在太难满足考察本身的目的了。
建国后,我们国家的教育经历了早年的精英领军、文革时期的知识无用论、高考恢复后的精英选拔培养和九十年代扩招后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几个阶段。我们不难发现,精英时代的教育是举国体制的,是国家驱动的对于少数被选拔出优秀群体的教育,高考在那个阶段的区分作用是明显的、有效的。但是,当我们进入了一个几乎人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时代时,当分数仅仅够建档线的一些不太想上学的人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时,高考的区分作用就变得似乎没有那么合理化了。
扩招后的高等院校的学生数量实在太过巨大,高招的学生录取率已经逐年向百分之百逼近,大有真的让大学变成“大家都上学”的趋势。然而,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的教学质量却下来了,相比于西方大学那种调整一个课程都要经过数年论证的态度,我们的大学却动不动就赶着时髦地去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老师们自己都没弄明白的专业,而真正提供的呢,只能完成陈旧的“专业肌肉训练”。
更为要命的是,我们现在的大学淘汰率极低。在公办为主的背景下,关闭一所大学的政治成本显得有些太高,很多办学质量不行的学院还在积极升级综合性大学,继续扩大招生的数量。而对于这些学生,淘汰率的底下进一步的拉低了学校的办学质量——相比于以前扩招前大学动辄百分之几十的淘汰率和欧美很多学校至少百分之十几的淘汰率,我们的大学走出了太多不合格的学生。不说别的,光是四、五倍于美国的工学毕业生数量,就已经让人无法不担心这巨大输出数量背后的质量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的问题了。
大学为了满足维稳、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的需求,不惜以向学生的懒惰妥协。对于这些入学质量大幅低于扩招前的质量的学生,老师很多时候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说课程听不懂,老师就降低课程要求;学生说作业做不完,老师就少布置点练习;学生不来上课怕考试,老师就划划重点;学生考试考的不好,老师就改改系数给个公式;学生说状态失常,老师就放放水加个一两分算个安慰。
我们这些被中学老师们视为努力的“祖国花朵”啊,你们到底在想什么?你们知道你们的学习量已经少到了不足很多美国学校的十分之一吗?为什么你们还会觉得企业会愿意在你们毕业后雇佣你们?在这个全球化的今天,你们拿什么去和欧美的学生拼?纪录片里老师强调给英国家长们的全球化人才竞争问题,怕是更应该让中国的学生们好好思考一下吧。
允许多价值取向&多样化教育投入
在求职的市场里转转,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我们这些“综合性大学”培养出的学生接受的都是一个模子的教育,带着的大都是能做的不想做,想做的做不了的状态。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已经逼着我们要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布局了。国人现在还是习惯性地瞧不起“职业教育”,专业技术人才极为缺乏的状况已经愈演愈烈;大学盲目追求规模,满足国人从众“上大学”的虚荣心,而越来越不重视质量;创新型的人才群体也几乎快从高校里绝迹了。面对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我们单一的培养模式也已经很不合时宜了。
陈寅恪说:“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一些现在出现的匠士、工士这些不被教育部门承认的学位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其实也应该被关注起来。为什么拿到这些不被教育部门承认的学位的学生可以获得薪水不菲的工作?为什么他们所在的学校、他们的家庭和他们自己都可以接受一个不被教育部门承认的学位?这些职业教育的学生是不是我们社会更为紧缺的人群呢?我们是否能在未来给这些优秀的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一个更体面的社会认知?对于很多不能或者不愿意上大学的学生来说,这会不会是一个更为靠谱的选择呢?在他们需要继续学习时,我们又是否可以给他们提供攻读硕士、博士的通道呢?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办国际学部,越来越多的有家庭条件的学生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出国;另一方面,在意识到三本、专科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后,不少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也放弃了高考,或者参加高考后选择了放弃入学的机会。逐年下降的高考人数也已经基本说明了大家对于高考、高招甚至高等教育的越来越担忧和不信任的态度。
我们不能让教育只为政府维护稳定而服务,我们也需要让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享受教育红利的企业们一起分担教育发展的成本、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来。本着谁受益谁付出的原则,我们需要允许小规模,精英化的民办高校的存在,我们需要高质量、盈利性高等教育的出现,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子女可以在国内找到他们期待的高质量教育;同时,让压力减小后的公办高校合理合并,在应用教育定位或创新性教育定位中进行选择,更好地根据实际需求满足期待生活能有所改变的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我期盼有一天,我们的教育可以让“钱学森之问”不再那么难以回答;我祈祷中国的科技发展不要再需要以海外引进“百人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作为主力军;我渴望一个怀着鲁迅所说的“教育植根于爱”的心,倾尽力量为培养有独立人格的创新人才而向前的教育环境。
最后,给大家推荐另一部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它进一步从各个角度说了一些中国教育有意思的现象和观点。结合《中国老师来了》一起看应该会让你有一些不一样的感悟。为了炎黄大地的中国的好儿女,为了共和国的基业长青,让我们刻苦锻炼,辛勤劳动,高举红旗,将它插上事业的高峰。如果可以,请和我一同默念“相信未来,教育将不会再痛”。
在这个国内纷纷晒毕业照的季节,我也来晒晒我的毕业照。从 2012 年转学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读书,到 2014 年休学创业,再到 2015 年完成学业,我也毕业了!
一转眼就是三个年头。这三年,是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这段体验是很特别,也很让人难忘的。在 UIUC 读书和我原来在北京林业大学的时候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在 UIUC 读书的时间里,我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学习是有意义的,为什么教育是必要的,我也想清楚了我毕业后的方向。
在北京林业大学上学的时候,我看到过身边同学的迷茫,他们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并不知道什么是计算机专业,大多数人上了一年的课以后,依然说不清自己读的专业有哪些方向,后续有哪些课程,学完计算机专业后可以做什么。而这其实只是一个计算机专业教育在国内的缩影,太多的学校都是类似的状态;而且,真的把众多有计算机专业的学校放在一起的时候,北林在这其实已经是做的很不错的了。
转学到 UIUC 后,我所感受到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是在国内上学的时候所从来没有感受到的。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他们目标感很强,从入学一学期的新生到快毕业的“学长”,都似乎很清楚自己奋斗的下一站会在哪里。学习非常的辛苦,对我这样的笨人来说,更是只能选择没日没夜;我看到了太多比我天才的多得多的同学熬着一个又一个的夜,我在 UIUC 的第一个室友在和我同住的时候,工作日每天几乎只睡 2 个小时;我毕业前的两个室友则是经常深夜 4、5 点的时候还在争论着拓扑学的问题、调整 VR 的实现等等……&
不轻松的学习过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愉悦感,这并不是因为我很“变态”,而是因为这些学习的结果让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每一个学习到的新的知识都让我有一种成长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清晰、可见的——原本不足够理解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关系的我,逐步理解了计算机科学的核心为什么是数学(甚至可以说是只有数学);原本上大一的时候觉得编程很重要的我,逐步理解了编程为什么只是计算机科学学习开始前的必要技能素养;原本以为会做出好玩的东西就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最终归宿的我,逐步认识到了计算机科学所拥有的无限广阔的可能性和非常广普的适用性。
在 UIUC 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当然,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混日子的人。不过,我需要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认识到,UIUC&的教育生态是并不过分的,而且是正常的,也是完全可能在中国的环境里进行构建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年做泡面吧,进而回国创业的原因。
在我发上来的这些毕业时拍的照片里,有两个穿着绿色衣服和我单独合影的人。没带墨镜的是 Clot Cheng,他是我刚开始做 2012 年的圣诞节开始试验泡面吧的想法,和我一起同吃同住,一起开发的小伙伴,直到今天,我都还记得当年那些大雪封路的日子里,我们烤着红薯吃冰淇淋的日子。他是我在 UIUC 见到的一个非常优秀且独特的人,他在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方面的天赋是难得一见的。虽然他选择不回国来和我们一起奋斗,但是他的努力和天才会让他在任何他喜欢的工作上都获得突破,我相信并且真心的祝福他可以开心的享受他所喜欢的生活的同时,成为他所认可的自己。
另外一个穿了绿色衣服带了墨镜的人,是我现在的核心合伙人杨斌。我很高兴他能在我毕业的时候参加我的毕业典礼,也很高兴的看见他可以和 Clot Cheng 认识并坐在一起聊天。我相信,他在那两天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培养出的优秀工程师,更多的理解了我们当年开始这个事业的原因——将这种让人愉悦的严谨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带回中国,并在中国扎根、生长直至繁茂。
在毕业典礼上,鼓励、感谢、激动的心情充斥着整个现场。而对于我来说,那天我只记住了一个词——责任。无论是学术委员会主席、校长、院长还是特别邀请的演讲嘉宾,他们都在一遍遍的提醒着我们要承担起作为一个 UIUC 毕业生的责任——我们努力学习不仅仅为了自己,更为了身边的人,为了我们所处的社会。无论是在伊利诺伊州、美国国内或是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作为伊利诺伊大学走出的学生,享受了接受这份教育的权利,就要担起接受这份教育后的责任。
当然,每个人对于这份责任都会有着不同的解读,之后选择的社会的背景的不同、工作性质的差异、自己的专业的特殊性甚至家庭的背景,都将给这份责任赋予不同的解读方式。而对于我来说,将我和我身边同学对于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再一次呈现给更多的人,则是我当下选择其承担这份责任的一种方式。
对于这段学业的完成,我首先需要感谢我的家人寄予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我希望感谢在我高中犹豫出国与否的时候给我提出过建议的老边、Binary、向洋,和在我在高中期间和北林期间积极支持或鼓励我转学出国的李老师、春玲老师等各位恩师。当然,我更需要感谢在 UIUC 期间我的给我指导老师、授课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发现、表达和尝试解决问题,感谢和我组队的队友们愿意和我一起刷过的那么多个夜晚的耐性以及对我的在很多方面不足的包容,感谢我的室友在生活和学习上给我我的帮助;和你们渡过的时间是我这三年来最宝贵的财富,你们在各项工作中寄予的指导、配合和帮助让我获益匪浅,真心的谢谢你们,希望你们未来一切都好!
另外,我也要感谢我的项目投资人,你们是真正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人。感谢你们与很多打鸡血、盲目劝人退学创业的投资人的不同,我很高兴看到你们愿意相信我坚信的“教育不好自己的人无法做教育”和“教育绝非无用”的想法;感谢你们的真诚和开放,我很高兴的看到你们能表达出不需要一个讲“休学创业的情怀”故事的创业者的坦诚,支持我顺利从 UIUC 毕业,全身心回国投入我们共同的事业。感谢你们相信我们规矩做事、先优后达的态度会共同推动这责任重大的事业的稳固前进。
让我绝不能忘记的,还有为了我们项目的进步而奋斗的小伙伴,我衷心的欣赏你们可以在我是否在时都能别无二致的保持努力状态,感谢你们在我出差时甚至更为拼命的努力态度。我们从五个创始股东到现在的小30人的相对健全的团队,大家都走得不容易,感谢你们每个人都努力担起了你们的那份责任,是你们的共同担当让我们的项目有信心和能力挑起倡导变革计算教育的担子。
有些多余的,我要感谢一些在背后试图去捅刀子的小朋友。他们或许自己会觉得自己还没有长大,不需要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情负起责任。没关系,我可以继续让着他们——他们可以戾气满满,继续到处宣扬我被退学了、继续到处写匿名检举信无端指责、继续到处游走像怨妇一样重复着“某某人删了他的代码(明明被他偷走了而不是被删了)”、继续到处卖弄情怀把自己刚休学说得像是休学了好几年一样。我可以让着他们,因为我感谢他们,是他们的表演,让我看到了我曾经以为自己已经了解的中国人中还存在的败类的长相;是他们的伎俩,让我在偶尔心塞时有机会遇到更多以心换心的朋友;是他们把戏的失败让我看到了“行得正、坐得端,不必和小人纠结”的策略是真实可行的。
在这个毕业的季节,或许很多人都会回忆下他或她过往的学习经历。而对我来说,我的学习经历就是这样,是一个用教育、实践和社会体验共同组成的独特组合,它不那么寻常,也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是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上高中之后,每上两年的学就会休息一下,重新找找学习的目标和目的;上大学后,特立独行也尊重所见到的每一个事、物所具有的“合理的存在”;到美国后,依然不盲目从众,做好最好的自己,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可能大多数我身边的人都不可能理解我居然三年大学期间靠着芝加哥却从来没去过芝加哥;可能大多数人我身边的人都不可能理解一个星期只用 25 刀吃饭是怎么办到的;可能大多数人我身边的人都不可能理解我永远先利他后利己的思维方式。可是我就是我,厌恶追求别人认同,只求自己问心无愧的我。
认识我的不少人都知道我这两年在自己创业,有不少人会问我“你们到底做的是什么项目?”,也有一些了解更多背景的朋友会问我,“你们针对的是谁,怎么盈利?”。我很喜欢听到这些问题,而对于一些敢想、敢说的人提出的类似问题,我还很愿意和他们一起做一些探讨。
我所在“创”的这家公司现在的主线产品叫做“计蒜客”,我们在对不了解的人去做介绍时,一般说自己是“新型在线计算教育的倡导者”,而实际上,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新型的在线教育的践行者。令我觉得可惜、担忧但又庆幸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家媒体试图对这个项目的概括描述是在点上的。
我在这里,先来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解读:
未来是孩子都会编程的时代?想做编程低龄化趋势下的中国版Codecademy —— 36kr
在 36kr 的解读中,计蒜客针对的人群成为了小孩子,做的事情成为了“编程教育”。而事实上,计蒜客和 Codecademy 这两种不同的产品形态对于低年龄的甚至还很难生活自理的孩子来说,都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市场上有大把的针对小孩子的逻辑思维培养的产品,比如 CoderDojo、乐高积木、Code Monkey、Scratch语言和上世纪 90 年代的 LOGO语言&的衍生产品。上面这些产品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远比计蒜客的教学形式和目标更适合他们的。
而像是网站的编辑对于“编程教育”这样的描述,其实更多的是源自她对于计算教育的概念的不理解和计算学科的背景知识的匮乏。计算学科包罗万象,编程只是它入门级中的入门级内容,既不能不做好,但也绝不是仅仅把编程(特别是很多人理解的入门级的编程)这一个过于简单的内容视为唯一目标。计蒜客要去做的是计算学科的思维方式的教育,要帮助的是对 EECS 整个大的体系内课程有学习动力的人,要实现的是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提升这批人学习的效率、节省他们的时间。
计蒜客被称作“中国的Codecademy”——茄葩的采访问题
中国版Codecademy —— 36kr
很多媒体曾经在引用计蒜客的时候提到 Codecademy。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在一开始阶段和 Codecademy 的一开始阶段,都关注了一定的程序语言课程的内容。由于这个情况的存在,媒体编辑的片面解读是可以被原谅的。但是,在教学工具设计、课程编排方法、教学目标制定等问题上,计蒜客和 Codecademy 一直保持了极大的差异,这并不是来源于很多人第一感觉的“中美市场差异”,更多的是源于产品本身的进一步定位的完全不同。
关注这一领域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计蒜客进一步的发展和 Codecademy 现在的方向取向在很多可见的设计上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大。Codecademy&现在更多的开始向工程技能方向走的越来越多,而计蒜客则完全没有计划将对这个方向的内容作为主线任务进行发展。
计蒜客到底要干什么
前几天和几个美国教授一起聊天的时候,说到了计蒜客未来的发展方向。带着“Copy to China”的固有思维,他们把我们描述成了“Minerva + CMU”和“Lynda-ish”的产品。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一个产品会被描述成两个不太一样的东西。的确,这是我们现在两条腿走路的基本策略,如果简单粗暴的一点来说,可以被概括为“凑合的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非精英群体的提升”。
凑合的职业培训
事实上,现在的计算学科职业培训机构并不关注学生是否会思考,换句话来说,它们并不关注计算学科最重要的“动脑”技能。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利用政府机构、传统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对于信息技术人力需求层次低的现状,向针对这些政府机构、传统企业开展服务的子机构或外包公司输出他们所需要的“会固有可重复但并无不可替代性的技能”的结业学生。我并不是说他们做的有任何错误,在我们社会的这个发展阶段,这是一种存在且合理的诉求的满足,也是他们可以从中获利的合理方式。
但是,随着政府机构、传统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模式是否长久是首先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因为“温饱需求”而参与到被培训人群的这类学生们,付出的成本和价值回报的矛盾也是愈发明显的。在计蒜客看来,这些非常有限的技能的传授,是有可能被低成本规模化的。计蒜客希望在未来能解决好这部分针对的学生群体“自觉性差”、“易挫败”的问题,并以极为廉价甚至免费的形式,给到这个群体满足、甚至有些超出他们需求的“凑合的职业培训”。
学历教育非精英群体的提升
就计算学科来说,国内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的数量极为有限,且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学内容陈旧、简单,学生中的佼佼者必须依赖自我提升进行学习;而更广大的非自觉型精英群体的学生则被动的成为了教育无用论者的论据,学校老师总希望更好的兼顾这类学生,但是却效果甚微。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形成了矛盾,这些矛盾存在且合理,也因而变得格外的难以解决。
供需矛盾:很多时候,为了所谓“顾及全体学生”和“教务处的要求”,老师们只能被动的教授过时、简化和缺乏思考的教学内容,相应的,到了企业、研究机构要人的时候,大学输出的庞大数量的人群因为缺乏严肃的教育过程,最终是很难达到合格要求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诉求增长远远超出了高校输出合格人才的能力,甚至在企业一次次降低招聘门槛的状况下,招聘计划依然很难满足。而与此同时,大量的“干部身份”的毕业生还在就业市场中苦苦待业,甚至不得不开始向一些本来与他们无关的职业培训机构寻求帮助。
精英矛盾:国内的大学中依然会有一些顶尖的人才的出现,他们在大学期间普遍追求的是非大学体系内教授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他们不太依赖于老师的教学,不少优秀的老师也多对他们也尽可能的给予了空间,他们中很多的人在临近毕业时都是企业开出天价争取的对象。可是,他们的选择太多了,在这个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他们中太过巨大的比例的人都最终选择了海外,国内的企业(包括BAT)因为总体人才环境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都太缺乏吸引力了。
中等人才陷阱:由于上面两个矛盾的愈发严重,加上在政策层面不断鼓励职业培训的发展,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问题除了优秀人才缺乏、低端人力竞争加剧以外,中等人才缺乏上升动力的问题也会愈发严重,我把它叫做“中等人才陷阱”。在计算教育领域,看似大学一片繁荣——各个大学都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子专业等等,职业培训机构也遍地开花——各种先就业再付费看起来似乎那么的正确。但是映入眼帘的是优秀人才的增长乏力、教育发展缺乏方向、教育腐败多发、教育设计目标单一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是否有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的输出结果不落入“中等人才陷阱”?
可以预期,对这一系列的矛盾的破除工作,将是一场苦战。
我们认为,精英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带有较强的目标性和自我约束性,他们是大多数时候通过任何方式进行学习都可以较快、较好的完成自我教育和提升的一个群体。
而对于最底层要解决吃饭问题的群体来说,现在的高价的职业培训、或是未来计蒜客作为 side project 进行提供的低代价的职业培训部分都将是对他们较有帮助的。无论是否他们自己认同,对于他们来说,短期解决糊口问题远胜过对于长远的职业增长的诉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成长成为“满足除传统企业、政府部门等信息化程度低的组织外的企业”的基本要求的人群。
那么,什么人群是计蒜客最关注的?计蒜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致力于参与解决问题的核心矛盾——积极关注学历教育当前非精英群体的提升。这一部分的人群其实往往处于当今的大学校园,他们接受着大学的教育,但他们也需要更有效的方式去更好的为他们走出校门做好准备。计蒜客的非技能部分课程设计、Track设计也是为了服务这一人群,帮助他们在毕业时避免滑落到职业培训的目标人群范围,帮助他们更好的、更高效的向精英人群靠拢,扩大在就业市场上企业所需要的人群的基数。
我们相信,大家是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成本的,因为这种成本是值得的。对于信息化程度高、或直接就是做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来说,他们更容易用低的成本找到他们需要的人,减少内训带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对于学生来说,计蒜客会为他们带去的是更扎实的职业准备,和更多未来的可能性;同时,对于高校,计蒜客则是教学的有力补充,让高校在不破坏“规则”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学生们不会成为对社会没有价值的人,确保自己的学生们担得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我在创的业。对于计蒜客来说,这就是它的历史使命。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苦差事,甚至是很长时间内吃力不讨好的一个差事。但我们更知道,这是教育的未来,也是为什么有教授会觉得我们像是“Minerva + CMU”原因。
或许你读懂了这篇文字,或许你没有。我只希望说说清楚,我和我的同事们在为什么而努力;也希望那个可能对教育感兴趣的你,和我说说你的想法。说不定我们可以一起做这个有意思的事情呢?
一年多没有写长篇的博客了,一方面是因为学习、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很难抽出时间来谈谈自己的生活和感想;另一方面,身边人的强大让自己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太过幼稚和简单,也会有些许畏惧,感觉不说话会更“安全”。在这个2014年的第一天,我决定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个对于我来说颇为有沉淀作用的已然过去的2013年中,我想明白的很多事情和解开了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出国?
第一件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为什么出国”。这是一个有些敏感而又常常被人提起的话题——我曾经生活了十几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园里,很多的学子们都曾经或多或少的被问过这个问题,我也曾经听到过他们很多的回答;在我自己在北京林业大学的第一段大学经历里,也有一些想出国的人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而在北林隔壁的清华校园中,我也问过我蹭课时候一些背红宝的同学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最常见的回答是什么?你觉得大部分人的回答会是“因为需要好好读书”或是“我非常喜欢XX领域,这个领域最优秀的人在XX学校吗”吗?不,最常见的回答是“身边同学都出国了,我为什么不可以出国”、“美国多好啊,美国住的都是别墅,房子便宜、车子便宜”、“我在国内这样的文凭是不足以找到一个好工作的”以及“美国环境那么好,如果以后能移民美国多好”——总结来说,基本上就是攀比心态、逃避心态和养老心态。其实,我并不是在试图批判这种价值观,毕竟追求一个更好的生活没有错;只是在我来看,作为一个学生的出国的第一动机是这些,那恐怕就有些让人觉得值得叹息了。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下我曾经的故事和我后来来到美国读书的一些历程。
很感谢我的父亲,2008年父亲在美做访问学者的时候,让我和母亲有机会一起到美国东西海岸的各个城市拜访了很多学府;期间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我还有机会和单独和父亲的在美国大学任教的学生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应该说,那次旅行让那时非常有惰性的我萌生了“能不到美国读书就坚决不去”的想法;在我眼中,正如我去年的博客曾经提到过的一样,与今日没太多不同的那时的美国,机场脏乱、设备陈旧、路上的人都散发着一种懒洋洋的气息;那时候,我很清楚的认识到,如果到美国读书,将很难吃到好吃的(我作为一个吃货,这是头等大问题),花家里很多的钱去找很多苦来受还不一定能顺利毕业……
后来,从美国回国后,为了追求“大学可以懒一些”,我那时下了决心,夜以继日的改善自己的学习成绩——暑假顶着高温,在桑拿房一样的教室活活坐到完全平静感受不到温度;冬天大年初三,我就跑到教室里上自习,心里就是为了能不出国读书。虽然我之前的底子非常差,经过准备高考的过程,我还是几乎没有太多顾虑的考过了一本线,进入了一个曾经对我来说遥远的211大学;而同样是因为经过准备高考的过程,我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勤奋、努力的感觉。到北京林业大学报到后,我虽然没有改变“能不到美国读书就坚决不去”的想法,但此时的动机已经更多得变成了“不想花父母的钱”。我在北林期间,依然保持了之前准备高考时候努力学习的状态,尽可能的多去学,无论结果怎么样我都在争取去学;只是,造化有些弄人,北林的课程莫名其妙的满足了我彼时的惰性——实在学不到什么东西,努力去学都没一个清晰的方向,甚至是不得不找一些事情去打发实在用不掉的时间;那时我和大家一起刷题找寻似乎超群的优越感,那时我写书把自己持续了近五年的对于一家企业的观察变成文字,那时我做开放日和大家一起庆祝站点的生日,那时我试图去做些所谓“研究”。这样似乎可以生活很快乐,但是我到大学来不是学习的吗?好像我的实践却与我的学习没有什么关系啊。
如此下去,我很担心我会被消磨,最终磨成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几乎也就是大一结束的时候,我决定采纳以前老边、马褂等同志在我高考前给我的建议——还是出去吧。我宣布离开了兼职工作了五年的百度爱好者团队,和北京的朋友们陆续告别。回到合肥后,为了感谢曾经给我提供了在三九三寒中上自习的宽松环境的中学,我把我人生以来到当时为止最大的一笔收入的10%捐给了我曾经的母校。回到那里,看着曾经奋斗的地方,没有更多得犹豫,转学去美国,找些曾经不想吃的苦,换取真正的知识成为了我当时几乎唯一的想法。那段时间,因为决定的很突然,北林开学后挺久休学手续才办下来(听说那时还造成北林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点起这个大家都说已经出国的“俞昊然”的名字的困扰,挺抱歉的)之后,准备托福、准备申请依然还是很让人头疼;休学手续开办后两周我跑去山东潍坊参加了好不容易注册上考位的9月28日的加场,那场考试也成了我最后申请的成绩。第四季度的申请季,我带着一种高考填志愿一样的心态,把我那不算抢眼的申请提交到了一所又一所的学校;开年后,我陆陆续续收到了录取通知,除了三所学校外,其它学校都接受了我的申请,在密歇根大学和我现在的学校之间稍微纠结了一下,我就来到了现在在的这个让我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才能充分表达我喜爱之情的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
其实有时候想想,我的出国动机倒是真的足够的纯粹——在国内“混”不下去了……国内的教育惰性和教育环境废掉了太多的学生,与其在那种环境下成为“异类”,在闲言碎语中和环境抗争,让自己不堕落;倒不如出国“受罪”,到一个自己完全不喜欢的环境中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引用一下一些对付签证官的指导文件上说的——对签证官说“我去美国就是为了学习”,如果这话从我嘴里说出,那我一定说的是真话)。对于“为什么出国”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还有两点不得不提——第一,我通过在北京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毫无悬念的养活自己迈过了“花父母钱”这个心理门槛,坚信父母对我的帮助会是值得的,毕业后我一定有能力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第二,我在出国前,在中科大的一个老师实验室“寄居”了一段时间,那时虽然我还懂得很少,大学一年几乎没有什么长进,但也在和那位老师沟通的过程中,逐步的对研究产生了兴趣;一篇篇英文的论文,无论是现做来看的“牛翔(翻译到英语是有意义的)”还是一些奠基作用的文章,都让我坚定到了学习计算机科学无论如何得到美国打好基础的想法。
我到香槟以后,几乎完全扎进了学习,美国大学本科的课程在课堂上的时间远远少于中国大学,一个学期能上的课程的数量也与国内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看似不多的课程就已经能让我忙碌起来了,我的求知欲在这里能充分得到满足——课程内容相对来说紧跟产业界发展,一些课程还会要求我们阅读最新的论文,甚至以论文作为教材、让我们复现论文上的实验。这样的学习过程虽然劳累,有的时候没有时间睡觉,有的时候为了一个错过的deadline还会难过好半天,但是这样的学习很充实,也真的让我得到的真的知识。就如一个教授说的那样“这里培养的学生是领先产业界的”,虽然不喜欢美国,但我依然很高兴能成为这里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就因为我能在这里解决我希望解答的问题。
(这里是UIUC的体育馆,这学期去了很多次,帮我缓解了很多次的颈椎酸痛)
PLUS: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从国内顶尖高校转到美国这边的一个同学打了个电话;无意间还聊到了这个话题……我还是不得不感叹:“决定出国前一定要好好想想出国是为了什么,如果是真的为了学习毫不犹豫的出来,生活上的艰苦只是几年;如果是为了绿卡、公民身份或是为了给美国公司打工换更多人民币,生活上的迷茫将很可能伴随大半辈子啊!”
如何学习?
说到学习,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都是一个不太会学习的人。小学稳定倒数,被办公室墙角罚站等着家长来;初中成绩平平,除了会点在现在来看都不算计算机知识的把戏以外还是一个听不被人看得起的学渣;至于高中,除了生物学科以外,基本上在从美国回去前,还是没有学习动力和追求的(其实当时自己觉得好像可以轻松高考考上梦想的学校,BTW,那时候北航是我梦想学校)。所以在这里说学习,我就还是和上面一样,说几段故事吧。
第一段故事发生在我的初中年代,那时我的语文老师庄寅给了我和我少年时代的小伙伴侯致远同学两次一起给同学们上课的机会:第一次讲的是关于美国飞机“挑战者”号的一篇新闻通讯,在自己的班里给同班同学讲,第二次则是把一个关于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单元的引导课开到了老师带的两个班里。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收集资料、准备课件可以算是对我后来产生对做研究兴趣的最早的启蒙,而给其他同学讲课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在给别人陈述问题时候,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记得那时我们准备了一张飞船发射到环绕地球飞行的示意图,自己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上课时候却怎么也解释不清,很尴尬的又把挂着的图收了起来;也是这两次讲课,让我理解了教学相长的真实意思,并且在后来的高中时代进一步的得到了实践——从美国回来后,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还组建了互相讲课的小组,在讲课过程中强化自己的强势学科,参与别的同学的讲课,平等无所畏惧的提出和解决问题。应该说,最早的“研究性学习”和“翻转课堂”对我后来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第二段故事发生在初中的最后一年,那时我的化学老师曹锦群老师对我后来对于学习的态度转变有很大的影响。记得有一次考试结果出来了,记得有一个关于化学反应结果的曲线图的描绘上侯致远同学考虑到了一些题目本身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对答案提出了异议;曹锦群老师对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了讨论,并且肯定了侯致远同学的意见。此后,很多次类似情况下曹老师对于“参考答案”的挑战和再解释让那时的我逐步形成了不轻易相信他人陈述的结果和解释,对于问题要严谨考究并多提出疑问的习惯。此后很长的时间里,虽然我因为常年自卑的心理,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是很难大胆的说出质疑,但却让为我后面要提到的故事买下的伏笔,也为我现在在阅读论文过程中发现新的创新点提供了最原始的支撑。
第三段故事发生在高中年代,我特别感谢一个当时刚毕业不久的生物老师——夏淑敏老师;应该说,我对“老师”这个职业由衷的尊敬是因为这位老师。记得夏老师刚来代课的时候,替代了之前带我们课的一个姓马的老师,那时我还有点不乐意,下课时还故意跑去“刁难”一下夏老师“泄愤”,但是,夏老师很平和的当时就回答了我的问题,似乎没有理会我那带有一点刁难的意味;因为她的平和,也因为她上课的认真,我上她的课格外的刻苦,下课后追着她问各种问题,有很多次,我的问题没有问完,她还在中午吃完饭回来后用午休的时间、在下午下班后的时间让我带着问题在她那问,秋冬天的时候,天有的时候都已经很黑了,她都毫不介意,愿意和我约好时间让我把所有的问题都倒出来;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她会带着我在她办公室那台慢的要死的电脑上查个清楚。应该说,受到夏老师的影响,我当时的生物学的很积极、轻松;那也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对于我这个笨人来说,也是有办法可以学好的。我从美国回来后加紧努力准备高考时候的冲劲、后来对待学习的钻劲以及对于如何提出“清晰的问题”的能力也都需要感谢夏老师对我的帮助。
第四段故事发生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这次依然需要感谢一个老师。这是一位让我很心疼的老师,他上课时候时而会咳嗽,经常需要喝水来缓解他的不适。他就是现在最流行“数据挖掘”相关教材的主要作者——韩家炜教授。学习他的课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密集的算法可以被他拆分的恰到好处,对于思想的解释让本来晦涩的算法变得很容易理解;上课的时候,他总是笑眯眯的,对于我身边伊朗姐姐的每个问题,哪怕那个问题再简单,他都回答的特别的认真;他布置的作业,把思想应用到了实际问题,如果认真去做了,就会发现能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一位已经上了年纪的教授来说,能把课设计得这么的清晰易懂而且还能兼顾这个领域最近的热点,实在是让人佩服。和前几位启蒙老师相比,韩教授把帮助学生学习的事业做到了极致,也让我更真切的体会到了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高效(虽然美帝计算机课程教学都有大量实践环节,但是我觉得像韩教授这样能把量与质平衡得恰到好处,让我真的不太费力就能学到东西的教授,实在值得我感谢!)。
(考完以后和韩教授合影,他还是笑眯眯的)
如何学习?在我现在来看——接受引导进行学习,主动研究尝试解决问题,向他人描述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在探索过程中实践(将猜想进行试验、对结论进行实验)或许是这其中最关键的几个环节。
知者,畏…
“知者,畏…”来自于“无知者无畏”这句话。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学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也对很多事情变得比以前更为畏惧了。不像在国内,无论是学校还是公司里,身边的“单纯”或是近乎“无知”的人占到了大多数;在美国,身边隐藏着各种各样的牛人——图灵奖得主、诺贝尔奖得主从身边擦肩而过,Facebook的数据分析师、某银行的前高管就坐在对面和谈着他的经历,各种业界最一流的XX创始人、XX发明者、XX社区开创者在教室里分享最新的技术创造;这样的环境下,人人似乎都变得更为谦虚和平等,大家发表观点时都特别的自由——鲜见无知的胡说,而是大多都促人奋进的带有新奇观点和领先思路的讨论。
我此前的经历几乎就是在“无知的狂妄”、“见山外山后的畏惧”这两个状态间的转化。在过去的一年中,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见到的人越来越多,和人沟通合作的越来越多,我心中的问题却也变得越来越多。每一个细小的问题得答案后面,都隐藏着更多的潜在的问题有待解答,我又一次向“畏惧”的状态靠近了。
我曾经狂妄的和我的父亲说:“中国大学本科写毕业论文简直就是胡闹,哪有那么多问题可以研究啊”,在现在来看,我说的后半句是铁定错了,可以研究的问题还是成海成山的;至于前半句,就现在我的状态来看,我是有些畏惧去判断它的成立与否了。不得不承认,获取知识是一个解决问题同时提出更多问题的过程,只希望我能维持这种“畏”的状态再长一些,能更多的在未来学习下去。
(下课的时候“沦陷”的教授)
产业、学习和研究
小标题上这三个词是2013年让我花了最长的时间去思考的问题,我思考的不是很多人喜欢讨论的“产、学、研”的结合,而是我未来的选择。我身边的朋友大都知道,我从2012年底开始做了一个有关“在线计算教育”的创业项目,对于我来说,这是我再度踏入产业的选择。而学习和研究,我是否就算是放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我个人来说,学习是一个不能停的过程,也逐步成为了我的习惯。特别是在美国上学的这一年半,相当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优秀的教学方式让我学到了很多——直白的说,我还没上够呢,我可不会在上完特想学的这些课程前跑去退学创业。因为做的项目的特殊性和技术难度,很多问题成为了我学习的导向标,也成为了我学有所用的实践平台——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依赖于计算理论的模型和编译原理里的很多设计思想,系统编程课的内容对学生完成程序的判断的程序设计的进一步优化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用户系统的安全机制则和信息安全有一定联系,人工智能课、数据挖掘课、社会计算与可视化课则支撑了学生学习行为分析。应该说现在的项目和我的学习过程有了很和谐的统一,项目中的问题变成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新思想又可以回馈到项目中进行实践。
那“研究”呢?首先,我觉得我希望把“研究”和“研究生”的概念分开——学士也是可以做研究的;虽然我现在不会选择在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但我不会放弃做研究。研究是一个美妙的过程,能把你所感兴趣的问题转成数学美妙的表达,然后再在阅读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前行的路径。有个朋友说的很对:“喜欢创业的人都不会不喜欢研究的”;的确,创业和研究都是有理论基础的摸爬滚打,而我特别希望我能把我的事业和研究融为一体。我现在正在尝试把越来越多的经历放到了日志与行为模式挖掘上,同时也更多得将人机交互领域相关的一些概念引入,争取在计算教育这个很小的研究领域里面做出点新的东西,也让这块的研究成果能成为以后支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怎么说呢,或许我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有些理想化,但是我相信让产业项目与学习融合、让研究支撑产业项目的做法应该还是行得通的。至于结果,现在我也还不知道,希望我能和公司的同事们在这个新的年头里Maximize the Utility吧。
2014年已经来到了,在这篇博客基本写完的时候。祝大家在新年中学业顺利,事业顺心,阖家幸福!也希望大家能在新年里给我指出更多问题,帮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也希望我能再新年中为大家带去更多惊喜,帮助每一个需要我的人。
(希望新年像这钟塔的塔尖一样,一直向上吧)
离开了北京林业大学,离开了北京,和老友们道别后。我继2008年后,又一次踏上了美帝的土地,这是一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熟悉——是因为我在四年前曾经闻过这里清新的空气,陌生——更多得是因为一次不同于曾经的经历的开始。不同于2008年那种流窜式的旅游,这次我背着重重的行囊,降落在了芝加哥机场,等待了七个小时后,坐上了去往学校的汽车;美国高速公路两边的景色依旧,慢吞吞挪动的美国的社会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和四年前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个让我觉得不太喜欢的样子。
在那家前不久已经倒闭的名叫LEX的客运公司的汽车的运送下,三个小时后,我到了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与此前在美国看到的大学相似,这里的大学没有围墙,没有喧嚣,深夜小雨淅淅沥沥的把那条分隔了香槟市和厄本娜市的WRIGHT路洗刷的格外干净,深夜里,夏末风还是带来了些许寒意。在父亲学生的帮助下,我到了我约好的住处,整理好房间、躺在一个陌生的小屋里,完全顾不上本应有的时差的被困倦的感觉打败,进入了梦乡。
(我的窗外)
第二天,天亮了,我终于看到了我住的小区的全貌,去往学校办理手续,正式加入了伊利诺依大学的大家庭。学校里的人很热情,无论种族与肤色,热情的让我这个习惯于在哪都防一手的人都失去了警惕的理由。一天时间,学生卡、银行卡、身体检查种种于我进入北京林业大学时差不多的手续就业办完了。徜徉在校园,身边的人或欢或急的擦过,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平常,在那个瞬间,我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在这所学校很久很久了一样——失去了本应有的模式和新鲜的感觉。
休学一年后重返校园,即将用英语开始听课,自己还是不免有些忐忑。开学后的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是一节俄裔老师讲的数学课,老师讲的内容很简单,很自然的都听懂了,没有任何的不适应;中午自己吃着自己做的便当反倒有些疑惑了,莫名的觉得自己是不是漏了什么没听清或者没听懂,回家后问了问已经在这一年的室友才明白,原来美国的课程都是从基础讲起,一开始都很简单,听懂倒也正常。
开始上课后,度过每周时间的时候觉得时间过的很慢,除了9月去匹兹堡开了一个会以外,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推进;但是回头想想,却也似乎只是一瞬。从第一节课的轻松到第一次考试的不适应、从认识第一个在美帝的朋友到身边形成又一个朋友的圈子、从连续吃了一周的Subway到周周买菜天天烧饭;虽然一个学期的过程中少不了一些挫折和不顺、少不了一些小聪明作祟的偷懒和之后被迫的加紧学习、更少不了自己给自己施压下的抓耳挠腮,一转眼,期末周就来了。
(给自己烧得菜)
我第一学期的期末周被排的实在紧凑,选课时完全没想到过这些问题,连着两周就被各种小论文的截止日期、Presentation和考试催着不停的前进。有些期中时表现不佳的课,在期末时就更让人有压力倍增的感觉了。好在我有一个精密计算的习惯,期末时我知道自己每门课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在考完最后一场考试后,我就释然了,因为我那时已经知道我自己这学期过完了——还过的不错。
从感恩节到圣诞节,美国的节日气氛越来越浓,而对于一个国际学生来说,这些节日不过是一些假日而已,用来学习或是用来休息,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我也不是个例外。最后一课考试结束后,我回到家狠狠的睡了一觉,有些颓废的开始了假期;圣诞节后的一天(也就是昨天),这学期的成绩全部出来了,感谢辛勤的教授也感谢努力的自己,虽然智商有限的我没在任何一门课拿到A+,但是我最终还是得到了全A的成绩,满GPA的结束了对于在美帝读书的第一个学期的最后一点牵挂。
(期末成绩单)
回忆一个学期的点点滴滴,怕过、累过也痛过,但是最终还算比较圆满。感谢身边帮助我的人,也感谢每一次送给我来把握的机会,让我又度过了快乐的半年,希望假期后的新的一个学期可以更美好。
(在学校的一个界碑)
(圣诞节在工学院图书馆门口和Grainger先生合个影)
(在工学院的北广场)
(开学典礼的时候)
(在匹兹堡演讲)
(雪后的街头)
(学校里的可爱松鼠)
后记:很久没写博客,这学期实在是太忙啊,估计现在这样的状态,也就是一学期写一次博客的节奏了,哈哈……
20岁的我坐在电脑前,呆呆的敲着键盘,看着离开北京前Party的合影,思考着浮躁的四周与同样有些躁动的自己。2010年,那个奋斗的年份,在我的人生日历上,可以算是一笔浓墨重彩;2010年,我第一次长时间的离开了我熟悉的合肥,踏上了在北京的征程。
北京,对于我来说,或许也并不算陌生,以前时不时的也会到北京去干些事情,很多的朋友以前也就在北京。2010年,作为被录取到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以一个从前从来没有过的、以后也不再有的身份,加入了北漂学生一族。
在北京,作为学生,我拼了全力,保持同高考时一般的激情努力学习,在自习室里努力的啃吉米多维奇。在北京,当过助教,我认识了我学校同届所有的学生,我尽力的帮助他们搞定他们有些烦恼的编程。在北京,试着创意,和数不清的人交换过思想,用最高的执行力将思想变成现实。在北京,不甘平凡,为了各种公司作出恭喜,默默的充当着各种螺钉、螺帽。
在北京,生活变得很充实、有序,但是要和周边的浮躁保持无争、无关的姿态,实在有些太困难了。北京没有云的天数很多,大多数日子里,我们总能看到太阳;但是在时不时出现的雾霾的天气里,中关村的高楼就像是一个个墓碑,让人看着就觉得压抑,雨水的稀少让我这个习惯了雨水天气的人感觉像是掉到了沙漠。
我学习的是计算机科学,对互联网行业有一些微妙的兴趣。在北京,整个高科技行业的气氛很浓,但是也引得北京高校的学生陷入了一个浮躁的怪圈,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对自己专业课还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到处听讲座、找实习,也带的高校内变得浮躁。
我不太喜欢散碎的开会、聊天,被一种浮躁、不务实且低效率的环境所围绕;头脑风暴时——我还是喜欢找交心的人长谈,对于决定的沟通——我觉得邮件的效率在大多数时候还是最高的,而至于做事情——自主判断和快速的迭代则更为重要。
在北京认识了很多朋友,得到了很多在之前的18年都未曾接触过的新思想,或许这是浮躁的气氛下比较容易出现的产物吧;比较遗憾的是,在北京,我依然没能很好的摸索出一套和朋友们高效协作,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办法,甚至相比当年百度爱好者的团队协作都不如了,哎……
在北京,刚去的时候,大家一起聚餐了一次;百度爱好者五周年的时候,开了一次Party聚了一次;离开北京前,又和大家聚了一次。
前几天,去北京了一趟,也大抵是在出国前去的最后一趟,把之前一年申请的大学生研究课题结题了,然后递交了退学申请,正式宣告结束了在北京的生活。
返回合肥后,这一天也还没有闲下来,后续也还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处理。不过,告别了一段生活,画上又一个休止符让我又体会到了一些成长
八月开始,我就要去往大洋彼岸,到传说中的UIUC继续学业。换个新环境,在玉米地里看书;换个新时区,让自己白天的时间更好的能得到利用。一段经历结束了,又一段新的故事要开始书写了。
大家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完杭州,我在年前又去了西安,古城很有人文气息,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游记。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钟楼&-&七天连锁酒店西安建国门店宿:&七天连锁酒店西安建国门店
&七天连锁酒店西安建国门店&-&兴庆宫公园&-&西安交通大学北门&-&西安交通大学南门&-&&-&&-&西安历史博物馆&-&&-&西北大学北&-&七天连锁酒店西安建国门店&宿:&七天连锁酒店西安建国门店
&七天连锁酒店西安建国门店&-&建国门&-&南门&-&&-&&-&&-&&-&会展中心(电视塔)&-&西安邮电学院南区&-陕西师范大学新区&-&西安交大旁华润万家Subway&-&七天连锁酒店西安建国门店&宿:&七天连锁酒店西安建国门店
&七天连锁酒店西安建国门店&-&西安交通大学南门&-&十里铺&-&&-&骊山索道&-&&-&-&&-&&-&&-&交大电脑城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站&-&合肥站&宿:&L592次列车
&交通、住宿、餐饮、线路景点
此游记正式发布在百度旅游中,从这里可以看到完整信息: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考不上高中的出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