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益海嘉里 化工厂厂长第一任厂长

杨浚杨浚,技术和科技管理专家。他是建设第一个大型化工基地吉林化工区和第1套30万吨燕山工程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注重宏观决策、分步实施,重视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和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倡导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为发展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进入国家科技管理工作领域后,在创立与实施“星火计划”、科技进步奖励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
生平简介/杨浚
杨浚,出生于的一个职员家庭。他幼年丧母,后来父亲又遭失业,处境艰难。2月,杨浚考入福建省福州中学就读,学业优秀。他兴趣广泛,不仅爱好、,更喜欢浏览、等读物,尤其注重阅读进步书刊,并参加了进步的读书会。,杨浚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关押8个月,出狱返校后,又遭受校方的歧视和限制。秋,杨浚被迫转入福州私立英华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当时,杨浚本想学一专长,用以救国救民,但由于家境困厄和不满社会现实,毅然停学,参加革命。1946年2月,杨浚到重庆从事编辑工作。,他奉调到延安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当研究员。杨浚很早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不断积累知识,使他以后同化学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秋,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根据杨浚的请求,组织上调他到东北工业部任计划处化工轻工室主任。不久,沈阳解放,杨浚奉命接管沈阳化工厂并任厂长。由于工作出色,东北工业部授予他模范厂长称号,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称号。,杨浚被派到前苏联学习化学工程,回国。杨浚回国后,被派往化工区工作。当时,这一化工基地建设机构统称为吉林化工建设公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个规模最大的、前苏联援建的化工项目,包括化肥、染料、电石3个厂。从到,杨浚任吉林化工建设公司副经理、吉林化肥厂厂长,负责建设与生产工作。由于领导得力,到1957年10月,仅以2年多的时间就完成吉林化肥厂一期工程建设工作,并投产。此后,在杨浚的主持下,在化肥厂的扩建中,由于他注重分步实施和技术保障措施,因而成为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创新的范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思考,杨浚提出发展化学工业要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联合经营的道路,为国家宏观决策出谋划策。,杨浚向当时国家计委副主任彭涛提出综合利用资源的建议;以后,彭涛任化工部部长,杨浚又提出把吉林地区3个化工厂组成一个联合企业——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并组建设计院、研究院、化工学院、机械厂、仪表厂、建筑材料厂等,以实现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规模经营。他的这一建议,得到化工部的批准。,杨浚参加组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工作,由公司统管、、3个厂,杨浚任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代经理,负责生产与技术工作,直到。这期间,他除了继续完成前苏联援建项目建设和扩建工作外,还配合国防军工的需要,主持研究开发了一批国防化工新型材料。1965~,杨浚先后在化工部化工原料工业公司和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即现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工作,为发展石油化工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议建设的用轻柴油为原料的年产30万吨乙烯生产装置投产成功,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他提出将北京房山几个化工厂组建成为北京石油化工总厂,成为现实。,杨浚奉调到国家科委工作,先后任副局长、局长、副主任之职。当时在国家科委主任方毅领导下,杨浚与科委其他领导同志开展的计算机应用(特别是微机应用)工作,开中国应用微型计算机之先河;他与科委其他领导同志共同倡导的、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星火计划”,在中国广大乡村实施后,取得巨大成功,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他完善和发展了科技进步奖励制度,创立了国家星火奖,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杨浚在年事已高、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坚韧不拔,勤勤恳恳,鞠躬尽瘁,满腔热情地关心着国家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并继续作出贡献。1985年,杨浚被任命为六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顾问;1987年退居二线,任国家科委特邀顾问;1988年当选为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杨浚
消化、吸收、创新引进技术扩建吉林化肥厂后,杨浚在任吉林化肥厂厂长期间,对工厂扩建采取分步实施和切实的技术保障相结合的措施,使得由前苏联原来设计的年产5万吨合成氨的设备逐步扩大到年产30万吨,成为中国最早的大型合成氨工厂。在这项工作中,杨浚在消化、吸收、创新引进技术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杨浚对扩建化肥厂的成功尝试,与他前一段时间从事化工生产工作积累的经验是分不开的。,他在担任沈阳化工厂厂长期间,使这个因战争而残破的工厂,仅用1个月就恢复了部分生产。为了向社会提供化工产品,他组织人员设计和建设了氯苯、氯酸钾等生产装置,又将日军占领期间试验未成的过热汽缸油试验工作继续进行下去,并取得成功,产品满足了铁路机车的需要。吉林化肥厂是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杨浚在主持吉林化肥厂第1期工程建设中,经过深入调查和反复计算,发现从前苏联引进的这套设备,设计留有较大余地,生产工艺有保守、落后之处,备用设备较多,公用工程也有潜力。杨浚经过研究提出,化肥厂建设分3期进行:第1期工程,实现引进项目的施工、投产,可年产5万吨合成氨、4000吨、9万吨。第2期工程,化肥厂生产能力为年产12~14万吨。第3期工程,化肥厂生产能力为年产22万吨合成氨、2万吨,折合为24~25万吨合成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技术改造,有可能达到年产30万吨合成氨。,化工部部长彭涛到吉林检查工作。杨浚向彭涛汇报了关于化肥厂建设分3期进行的设想,彭涛表示赞成。随后在杨浚的组织下,开始了化肥厂2期扩建设计和建设工作。在这一工作中,杨浚提出的建议有:煤气发生工段采用小块焦炭富氧连续气化工艺,不仅可利用吉林电石厂生产的小块焦炭为原料,而且还可提高原料气的质量,实现增产;铜洗工段采用来代替原苏联设计用的,以除去原料气中的微量;由于合成氨原料气质量的提高,减少2台精制塔,以节省扩建投资;采用铂—铁—铬二段催化剂代替铂网催化剂,用于硝酸生产,以减少铂的用量;硝酸吸收塔用非金属耐酸材料代替当时十分匮乏的不锈钢材料;硝酸铵造粒塔在扩建中经过挖掘潜力,将原苏联设计年产硝酸铵9万吨已用的2台造粒塔提高生产能力,只需增加1台,即可满足年产45万吨的需要。由于实施了杨浚的建议,化肥厂扩建工作进行顺利。从开始到底,完成了二期扩建工作,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12万吨,硝铵24万吨,万吨。从开始到,完成了三期扩建工作,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22万吨,硝铵45万吨,甲醇2万吨。后又经控潜改造,到底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实际生产能力已达到30万吨,硝铵达到53万吨。吉林化肥厂已成为中国以煤为原料的规模最大的合成氨厂,生产的硝铵化肥,有力地支援了农业发展。 发挥联合经营优势建成大型煤化工企业,杨浚早些时候所提出的把吉林地区3个化工厂组成1个联合企业的建议,得到化工部的批准,成立了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杨浚任副经理兼总工程师、代经理。这时,杨浚除抓好吉林化肥厂的扩建工程建设,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化肥产品,为公司内部提供配套原料之外,还对公司所属染料厂、电石厂建成投产后,进行了新的筹划,使两厂发挥综合利用、联合经营的作用。对电石厂,杨浚提出应当使其成为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有机化工产品生产厂。在杨浚的建议和组织下,开始了对电石厂扩建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首先,扩大电石生产能力,在原苏联设计年产6万吨电石的1台电石炉的基础上,再增加1台密闭电石炉;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生产、、、、、等产品;相应增加电解食盐装置,以生产、、等产品。到,吉林电石厂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品种较多的电石化工厂。对染料厂,原苏联设计是以生产冰染染料、还原染料及有关中间体等为主的工厂。为适应纺织工业发展需要,杨浚提出增加、、、还原紫2L、还原咔叽2G 等品种。当时,公司不掌握这些染料的生产技术,杨浚组织公司的有关工厂和研究、设计部门人员共同研究开发获得成功,到,染料厂产品品种增加到40多种,其中新增染料20种。这期间,为了配合国家研制原子弹、导弹、科学卫星所需的化工产品,根据化工部的决定,从到,杨浚还先后组织公司的科研、设计、生产部门,共同研究开发了一批军用化工产品。为提高科技水平,在杨浚的倡导下,组建了吉林化工设计研究院、吉林化工学院等。这样,吉林化学工业公司逐步建成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联合经营的大型煤化工联合企业。1月,周恩来总理到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视察时,曾向杨浚提出一些有关的化工生产技术问题,杨浚一一作了回答,总理表示很满意,并称赞他是用辩证法讲化学的人。组织合成橡胶攻关会战取得重大成果,杨浚奉调到任化工部化工原料工业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这期间,他做了许多工作,其中组织合成橡胶攻关会战取得了突出成绩。橡胶是一种重要物资,为生产轮胎、胶管、胶带等橡胶制品所必需。60年代,我国所用橡胶的80%是天然橡胶,其余20%是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合成橡胶,而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为解决我国橡胶制品工业所用原料橡胶不足的问题,杨浚提出组织国内科研、设计、生产力量,对顺丁橡胶、乙丙橡胶、异戊橡胶、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进行研究开发和攻关会战的建议,得到了化工部和国家科委的支持,被列入了国家计划,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张有萱任总指挥、杨浚任副总指挥的攻关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开发和攻关会战。当时,顺丁橡胶已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兰州化物所、太原燃化所,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锦州石油六厂进行小试、中试工作,经攻关领导小组对加氢汽油和苯两种溶剂进行技术比较后,确定用加氢汽油为聚合溶剂的技术路线,在锦州石油六厂建设千吨顺丁橡胶试验装置,重点解决工程问题。在此基础上,又于1971年在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厂建成了年产1.5万吨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开车后,生产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连续运转时间短,还有“一堵(管道容易堵塞)、二挂(反应物挂在反应釜壁,不容易消除)、三污水(污水排放量大)、四质量(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问题。在燃料化学工业部的领导下,杨浚组织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的研究和设计部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兰州化物所、太原燃化所、锦州石油六厂、化工部第一设计院、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石油部北京设计院、大连工学院、天津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单位进行攻关会战。经过近2年努力,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于1974年再次开车,运转周期达240天,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到1976年,这套生产装置产量达到并超过设计能力,在原料丁二烯供应充足后,年产量达到了6万吨。顺丁橡胶攻关会战的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产品远销美、法、日、意、联邦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提出建设大型乙烯装置推动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年,杨浚在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后改名为燕山石化总公司)工作期间,重点抓了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建设,为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建设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工作,并在前帮助下,建设了小型石油化工厂,但发展速度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石油供应困难,走的是“油头化尾”之路,即利用炼油厂的尾气生产化工产品,规模小,缺乏竞争能力。中国开发了后,问题发生了重大变化。杨浚于开始,经过1年多的国内外情况调查,提出以下意见:发展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必须建设大型石油化工装置;而建设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又必须解决好原料路线问题。杨浚认为,采用为原料比较有利。当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工厂在大型装置上采用轻柴油(切至370℃的馏分)为原料,只有正在一个裂解炉上进行试验。杨浚分析中外资料发现,国外之所以没有用轻柴油为原料制乙烯,是由于国外的石油轻组分含量高,所以多采用石脑油(切至200℃以前的馏分)为原料,在技术上经济上更为合理。但石油重组分含量较高,如要以石脑油为原料,则数量满足不了石油化工发展的需要,而在当时中国又无力进口石脑油。为此,中国建设大型乙烯装置,必须用轻柴油为原料,尽管其裂解技术存在一些风险,但问题不大。杨浚还深入研究了其他问题,认为建设石油化工装置之初,配套产品品种不宜太多,以便于管理。又认为,应先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凡国内有条件配套的就不引进,做到既保证技术先进,又减少外汇支出。综合上述分析和构想,杨浚正式提出建设一套年产30万吨乙烯及其配套的生产装置,技术及主要设备从国外引进的报告,得到了上级的同意。1972年5月,为加强中国发展石油化工规划与管理,杨浚专程到作了1个半月的实地考察,增加了在建设大型乙烯装置的信心。同时,中国原油油样经国外有关公司分析和试验,证明以轻柴油为原料生产乙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末,中国有关部门与日方签订了引进30万吨乙烯装置的合同。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石油化工总厂扩建工程任务,开始了以引进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为中心的“四烯”(、、、)工程建设大会战。经过3万多名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仅用27个月,就完成了一期扩建工程,成为中国建设大型引进乙烯装置的成功范例,从而使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迈出了有力的一步。由于中国采用轻柴油为原料的大型乙烯装置是当时世界上的首创,它的投产成功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国家抓住这一成功经验,相继引进、建设了南京扬子、上海金山、山东齐鲁等几个以轻柴油为原料的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使我国的石油化工工业迅速壮大。杨浚不仅注重决策,更重视实施决策的技术保障。为此,他做了一系列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特别是抓了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从而保证了“四烯”装置开车一次成功。在“四烯”装置投产成功的第2年,即1977年,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取得了工业产值突破20亿元,上缴利润突破10亿元的良好效益。参与国家科技宏观管理作出多方面贡献3月,杨浚调国家科委工作,先后任副局长、局长和科委副主任之职。杨浚一如既往,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加强国家科技宏观管理方面,作出多方面的贡献。为加速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在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领导下,杨浚与等计算机专家一起进行了起步性的工作。一是建议大力开发微型计算机应用。,经批准引进500台微型,在科学计算,工业控制、管理,教学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并为后来开发和形成长城系列微型计算机产业起了先导作用。二是在天津、香港等地举办了多次计算机专业培训班,使一批部、委领导干部提高了对推广应用计算机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培养了一批微型骨干,还安排建设、、等地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教学基地建设和筹办信息研究所、软件中心等。三是安排建设了一批地方的计算中心,对提高中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杨浚重视围绕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组织科技攻关,并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在工业方面,他在方毅领导下,具体组织落实金川、、包头三大共生矿综合利用,三峡工程建设准备,石油化工综合利用,煤气化液化,低温核供热堆,新能源,万门程控交换系统,中同轴4380路载波,1800路微波及光纤光缆通信系统等重大科技攻关工作。在农业方面,组织了山区、滩涂综合开发利用,三江平原开发,鄱阳湖开发等重大科技攻关工作。1981年,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杨浚与国家计委副主任林华共同组织炼油和化工专家,经过1年半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规划测算等工作,开展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裂解气中碳五的分离及综合利用、塑料改性及应用、石油化工催化剂、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等23个科技攻关,并取得成果。杨浚十分重视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他是“星火计划”倡导者之一。1983年,他在主持山区开发工作会议时,明确提出了科技进山、开发山区和振兴山区的意见,指出:对山区的开发要投入少,产出多;对贫困地区的开发要变“输血”为“造血”;强调推广“适用”技术、“不起眼”技术(后称为“短、平、快”技术);培养大批土生土长的农村科技人才。他的这一思路,为后来提出“星火计划”作了前期准备。1985年,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科技工作均取得明显进展的情况下,杨浚与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副主任等共同提出了“星火计划”的宏伟设想,旨在把“科技星火”点燃中国广大农村,引导8亿农民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和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星火计划”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批准,在国家科委统一领导下,杨浚负责组织“星火计划”的实施。他提出要建设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建设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乡镇;在国家“七五”计划期间,建立500个推广“星火计划”示范企业,培训100万名农村知识青年和管理人员,开发100套实用技术装备;创造推广一批“星火计划”密储区、带;为实行“星火计划”开拓国内银行科技贷款和世界银行软、硬贷款。“星火计划”经过广泛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七五”期间的“星火计划”实施项目达2万多项,其中完成1.4万多项,累计创产值达300亿元。实施“星火计划”是一个创举,它年复一年、步步深入地在农村广泛实施,对引导科技与经济结合走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中国科技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浚还在制定和完善制度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自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以来,他一直担任评审的组织领导工作,成效显著。,在杨浚的建议下,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国家星火奖”,他任评委会主任委员,经过几年的工作,“国家星火奖”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杨浚还与国家科委其他领导一起,会同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经委,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制定了我国有关能源、材料、交通运输、通信、农业、信息等14个领域的技术政策要点,经国务院批准执行。杨浚在化学工业和科技管理领域中工作数十年,他远见卓识,辩证思维,精益求精,百折不挠,体现了中国化工专家的风范和作风,为青年一代树立了良好榜样。
出生于。1936- 福建省立福州中学、私立英华中学、同济大学学习。1945- 四川渝南中学任理化教员。1946- 任重庆新华日报编辑。1947- 任中共中央法委研究员。1948- 任东北工业部计划处化工轻工室主任。1949- 任沈阳化工厂厂长。1951- 赴前苏联学习。1954- 任吉林化工建设公司副经理。1955- 任吉林化肥厂厂长。1958- 任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代经理。1965- 任化工部化工原料工业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1970- 任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燕山石化总公司)领导小组副组长。1978- 任国家科委副局长、局长、副主任、特邀顾问、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主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杨浚
1 杨浚.沈阳化工厂学习管理企业的初步经验.沈阳:东北日报,1951-062 杨浚.为企业开展科技工作开财路.北京:光明日报,3 杨浚.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北京:人民日报,4 YangJun.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changes flourish.Beijing:China Daily 5 杨浚.煤的转化和综合利用的探讨.北京:红旗杂志,6 杨浚.五条人才流动措施.北京:光明日报,1984-077 杨浚.知识与人才.北京:人民日报,8 杨浚.把科学技术引向农村推动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北京:光明日报,9 杨浚.解放思想,打开眼界.石家庄:河北日报,1985-0810 杨浚.星火计划——把科技引向农村的计划.北京:经济日报,11 杨浚.科技工作的重要战略措施——继续工程教育.北京:人民日报,12 杨浚.闯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北京:中国科技论坛,1986 (2)13 杨浚.让科技“星火”撒满人间.北京:星火专刊(创刊号)1987-0114 杨浚.提高认识,开创新路,扎实前进.北京:中国科技论坛,1987(1)15 杨浚.制定科技进步法,推动第一生产力.北京:科技法学,1990 (3)16 杨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星火燎原.北京:中国科技论坛,1990 (6)17 杨浚.进一步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北京:科技日报,18 杨浚.科技要大力为农村经济服务.北京:科技日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27:54
贡献光荣榜吉林化工厂爆炸目击:一声巨响整个地面都在颤动
  02:03:00 来源: 新京报(北京)  
医院急救 医院走廊增加病床接收伤员。
澡堂为家 学生被安排到洗浴中心住宿。
拦车疏散 交警戴着口罩疏散车辆。新华社发
吉林化工学院等高校学生,被紧急转移到兄弟院校住宿。
昨日中午,吉林石化公司苯车间罐体发生爆炸。附近一二百米内居民楼的玻璃被大面积震碎,整个松花江江北的化工区浓烟滚滚,直到18时左右,起火点被消防部门控制,开始扑救现场残留的少量余火。
「市民」湿布掩鼻有序转移
记者发现,距现场几公里外的吉化二医院等部分建筑物的玻璃,也都被爆炸产生的气浪震碎,且爆炸后腾起的黑色浓烟伴有刺鼻味道,为避免再次爆炸和化工污染对附近居民造成伤害,化工区附近数以万计的居民被警方疏散到市区内。
警方封锁了龙潭区、江北区、松花江大桥及江边道路,禁止车辆通行。记者在清源大桥南侧桥头看到,紧急撤离的市民在民警的指挥下,或戴口罩、或用湿布掩鼻、或头裹塑料袋,从桥北侧向南侧转移。
15时许,双苯厂附近的大部分居民基本撤离完毕。由于此时风向为东南方向即龙潭山方向,这里的居民也随即转移。市民在转移过程中十分配合,紧张有序,并未出现慌乱。很多商家和市民为被疏散者提供免费住宿和晚餐。
「高校」大风刮来学生急撤
15时50分许,风向逐渐转向偏西方向的吉林化工学院。学校立即通知全体同学迅速向江南方向转移,并保持通讯畅通。同时,附近的北华大学龙潭校区,江北化工学院等高校学生也被疏散。北华大学在吉林市内共有4个校区,事发后该校学生已经开始转移至其他校区。
消息传来,吉林市各高校立即决定,邀请在吉林市没有亲友的学生到自己的学校住宿。北华大学其他校区、东北电力学院及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领导都做出安排,准备好宿舍迎接兄弟院校的同学。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事发后吉林市公路北线被封锁和一时之间无法组织足够的车辆,公交车与出租车数量不足,被疏散的学生顶着寒风,步行向市内的其他校区专移。
「医院」走廊增病床免费收伤员
14时45分,在吉林市化工总医院,记者看到到处是穿梭的家属和伤者,走廊里新增了15张床位,警方正在维持秩序。
据了解,伤者多集中在骨科、胸外科,其中骨科最严重的一名患者胸部被炸得血肉模糊。随后,患者不断增加。
截至18时30分,记者了解到,本次事故至少造成70余人受伤,其中20余人来自双苯厂,20余人来自吉丰农药厂,其余来自龙潭化工厂和附近小工厂,还有部分路过群众及居民。另有部分伤者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吉林市第二医院就诊。
据了解,吉林市卫生局紧急通知各医院做好救治伤员的准备,全力以赴救治伤者。吉林市各大医院绿色通道已全部打开,免费接纳紧急伤员,做好了接收苯中毒者准备。
「工人」一声巨响地面颤动
一位孙姓伤者称,他是维修工人,事发时正在工作,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接着大量碎玻璃飞了过来,自己头部受伤。而吉丰农药厂一位工人称事发时“整个地面都在颤动”,房顶的一块墙皮掉了下来将其砸倒。大量飞溅的碎玻璃使20人中除三四人幸免外,其余全部受伤,且伤得都比自己重。
01:47:00 )
01:46:00 )
01:46:00 )
22:21:29 )
22:14:08 )
·每日关注·
·热门评论·
[211.93.138.*] 认为:
公司的官是花钱买的吧,不懂管理,不懂经营,不懂安全生产,拿工人的性命当玩笑,犯有严重的渎职罪,应一查到底。
[59.42.2.*] 认为:
我想晕倒,吉化怎么也这样了?我也是化工企业的职工,我想,发生 本次爆炸的原因一定是技术原因,不仅仅是堵塞那么简单,我们的技 术人员那里去了?为什么没有防患于未然?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和处 理?这可能就是我们国有企业的悲哀,技术人员不受重视,而当技术人员成为管理人员以后,就不是技术人员了!那个于力真应该好好检 讨一下自己的管理理念了!
[218.24.28.*] 认为:
我看到了好多吉林普通人的评论,真实可信!!其中一条绝对更真实:“装置可以爆炸,衣服不能穿差,管道可以漏油,不能不拣烟头,仪表可以全停,不戴胸卡不行,工作可以不会,条例必须会背,设备可以出事,走路必须排队。太经典了!形式主义坑人啊!!!”这个于力在我们抚顺石化就爱搞卫生、搞形式,就是不爱搞生产!但没等搞到吉化这个规模的时候他就被派到吉化去了,那时候我们抚顺石化公司的员工们就说:这个不懂搞生产的去了吉林那里,吉化兄弟要遭殃了!人算不如天算,真发生了灾难!真是祸国殃民!可怜吉化的员工们!!要学会抗争!
[219.149.31.*] 认为:
段文德和于利有一年在沈阳嫖娼被沈阳的警方抓住,但是后来没什么事情了,俩个人还平步青云,越升越高,这件事情抚顺石化的人全知道,希望有正义的知情人站出来,当时段还是抚顺洗化厂的厂长,而于利不过是一个副厂长,
[211.93.138.*] 认为:
吉化公司的领导班子光顾捞钱了,置安全生产于不顾,对工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应该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211.93.138.*] 认为:
于立是个什么背景的人物,何方神圣,怎么光干面子活,他捞了多少荣誉?捞了多少钱?怎么拿工人的生命当儿戏?是应该好好查一查。
[59.42.2.*] 认为:
这几年听说吉化管理悖离人本,没想到今天的民怨竟如此沸腾!看来中石油该真正地静一静,作一场深刻的反思了。急功近利的机制只能造就一批又一批“短期行为”的干部,制造一个又一个“运动式”的管理经验。至少,“吉化经验”的民意反映并不如文章上说的那么 经典,无法从根本和长远上代表企业先进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无论如何,眼下奉行的管理之道不能与人本之道南辕北辙,否则,人性被扭曲的结果将不断以灾难的方式表现出来!向可爱的产 业工人致敬!
[222.90.76.*] 认为:
社会各界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出租车司机听说现场的车辆紧张,便从四面八方赶到现场附近进行无偿抢救。一位商家还准备了600多份水和面包等吃的。一些热心的市民和能够提供住宿的商家,听说要紧急疏散近上万居民,纷纷通过电台告知广大市民,他们已经做好了接待的准备,随时等候。不断地有更多的好心人加入到献爱心的行列中来。
[222.33.125.*] 认为:
不要说了,老于是段总提起来的。他是个老师出身,有胆量敢花钱。
[222.34.34.*] 认为:
吉化总经理于力什么也不是,用了一批不懂生产、技术专会溜须拍马的人当厂长,不得民心,工人被管理得缺乏责任感,明明看着仪表数字反常就是不管,于力来吉化这几年,吉化走了许多懂生产技术的人员,都到南方去了,不是为了钱多少,就是在于力于下干没有出路。于力在化公司出事是正常的,不出事是不正常的,去年102爆炸,今年103104死人,如今101出事,下一个250不远了大乙烯也快了
·最新评论·
[222.33.112.*] 认为:
[quote]22F1D43DH1PSGC[/quote]是的
[125.96.190.*] 认为:
曾经于力是我们洗化厂的厂长,他是教师出身不假,他的管理能力我们全体职工有目共睹,功不可没!
[222.168.152.*] 认为:
回复 网易网友(221.8.127.*):于力是我门的偶象说这话的人眼睛不好使吗??!!
[222.168.152.*] 认为:
严格管理有错吗?吉林化纤大家听说过吧?走路要排队是从吉林化纤开始的,不是于力首创.有的网友说的好,不能把所有责任都归于于力.吉化有下岗吗?没有!有的是假下岗,工资不少多少.过一段时间,最多三个月在上岗,这是下岗吗?于力来吉化后,掉而浪当的每了.哪一个上班的不是打起精神,这不好吗?只不过出事了,而已.于力有错误,有失误,那是肯定的.于力是好样的,是中国的脊梁.请各位没有调查,就不要胡说霸道.有的说,爆炸后,于力没有到现场.放屁,真实情况是于力去了,但是摄象机已经不录他了.报道并不可信,没有到现场就不要胡说.
[222.168.152.*] 认为:
吉化经理于力是个大魔兽啊!他的车是防弹的,孩子常年顾保镖看护,在他的手下,多少人得了精神病!多少人过上了非人的生活!多少人因为管理不当死在他的手下!又有多少人现在还在受着他的余毒的压迫!现在还有很多领导干部在玩拍马做官的游戏!这都是因为钱在驱动啊!逐个人啊!!!醒醒吧!!
[222.168.152.*] 认为:
我说实话:于力的余温还在!吉化的领导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还是一心地 祸害 工人,我迎合领导的检查,他们仍在用极左的做法来保住自己的管位!
[222.169.104.*] 认为:
这算什么啊。刚才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大火灾,死的比这多很多,有很多患者都没出来,整个医院都烧没了,院长刚花3000多万装潢完,才2个月就没了,还有那些可怜的患者和家属啊。
[218.62.43.*] 认为:
于力有缺点有错误,这一点不用怀疑,但也不能把人家说的一无是处.首先,他的车是4500,不是防弹的,他到吉化后吉化扭亏了,这是事实.我教过他的孩子,和于力见过几次面,感觉他是很有事业心的人,可能他太锋芒毕露了,得罪了很多人,这回出事了,很多人太落井下石了.总的感觉是为于力可惜,他有错,可是他是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他来吉化后吉化结束了6年的亏损,一年销售收入200多个亿,受过中石油的表彰,他再有错,罪也不在他一人,希望于经历好好总结经验,也希望别像文革一样,把人一下打死.
[222.168.152.*] 认为:
要政绩不讲实际,这是企业最致命的表现,大乙稀前些年上的项目2年建成投产,而为要政绩今年大乙稀建设半年多就投产,如能开车成功那才怪呢.大检修半个月完成,装置有可能运行稳定么.化工企业来不得急于求成.
[61.138.135.*] 认为:
自古改革者均遭受非议!于力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人气评论TOP 5
评 7654 条
评 9896 条
评 3734 条
评 1318 条
评 1318 条
热 点 推 荐
网 易 无 线
频 道 精 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林康乃尔化工厂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