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圣地数字打一个数字

全真圣地猜一个数字_百度知道全真道圣地昆嵛山_武汉长春观-爱微帮
&& &&& 全真道圣地昆嵛山
  昆嵛山位于胶东半岛东端,横亘牟平、文登两地,方圆百里,峰峦绵延,林深谷幽,古木参天。古称“根余山" ①,又称“麻姑山"、“姑余山" ②。“东牟之昆嵛,昔麻姑洞天也。诸山绵亘相属,秀异峭拔,为东方冠。山之足蹈海者三,相距皆不满百里,蓬莱、瀛洲、方丈,朝夕相望于硔?间。盖天地英灵自然之气,独钟于此,故世多神仙异人焉"③。明代以前,昆嵛山“老树参天,人迹罕到,野兽成群,羽族栖集,鹿呦狼嗥,百鸟争歌。山间紫气红霞,云雾缭绕,四季幽绝。僧客道流,云游栖止"④,自古就与神仙结下不解之缘。    据考,昆嵛山为上古“尧命羲仲居隅夷,日旸谷"的观日出之地。春秋战国时,昆嵛山成为方仙术士向往之地。君王诸侯为图霸业长久、生命永续,纷纷前来寻找不死之药,加之方仙术士的推波助澜,一时间,昆嵛山名扬四海。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曾先后派人入东海寻访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⑤,昆嵛山甚至就是最终的目的地。史记所载祀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时主山川八神中,阴主(祠芝罘)、日主(祠成山)、月主(祠莱山)在昆嵛山脉系之中。秦汉时期,秦始皇两次东巡⑥、汉武帝礼日成山⑦,昆嵛山是必经之地。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里称昆嵛山为 “海上仙山之祖"。北宋政和六年(1116),徽宗赐封麻姑为“虚缈真人",曾经三见沧海桑田的麻姑在昆嵛山有了安身之地,备受当地人崇拜。金正隆年间(),唐四仙姑、邱处机都曾在昆嵛山修道并探讨修炼之事。    由于昆嵛山道教的历史传统,加上横亘文登西境,是古代一切人员、文化东来的必经关隘,也就成为文化东传的第一站或终点站。金大定七年(1167年)七月十八日,陕西道士王重阳来到宁海,创立了兴盛于金元时期并流传至今的全真道。因缘际会,昆嵛山成为道教全真派发祥地,跻身道教名山之列。    一、发祥:王重阳与海上七真人    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王重阳在终南山凿活死人墓,坐于墓中。几年后觉得此路不通,填活死人墓,迁刘蒋村结茅,与玉蟾和公、灵阳李公三人同居修炼,但没吸引几个信众,道也难成。此时王重阳想起了醴泉县再遇真仙时“速去东海,投谭捉马"的启示,乃于大定七年(1167)四月二十六日自焚刘蒋村茅庵,经北邙山上清宫,于闰七月十八日抵山东宁海州,开始了“投谭捉马”的传道生涯。    大定七年(1167)九月,邱处机()自昆嵛山来谒于全真庵,请为弟子。王重阳为之训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同年冬,谭处端()环内出家。训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    大定八年(1168)二月初八,马钰()出家,训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是日,玉阳真人王处一()自文登牛仙山来,愿为弟子,训名处一。二月底,王重阳挈丹阳、长真、长春、玉阳入昆嵛山石门口,开烟霞洞居之。三月,广宁真人郝大通()来昆嵛山出家,训名大通,号恬然子。八月,王重阳挈五真人,自烟霞洞迁居文登县姜实庵,立三教“七宝会"。    大定九年(1169)四月,王重阳引丹阳、长真、长春、广宁迁居宁海州金莲堂,途中至龙泉时,为查山玉阳公飞伞传号。重午日,马钰妻孙不二()诣金莲堂出家,训名不二,号清净散人。    八月,王重阳在宁海立三教“金莲会"。 九月,王重阳到登州福山县立三教“三光会",于蓬莱立三教“玉华会"。 领丹阳、长真、长春西至莱州,化长生真人刘处玄()出家,训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十月,于掖县立三教“平等会" ⑧ 。    在昆嵛山周边两年多的时间里,王重阳树起“全真”大旗,开山收徒七人,世称“海上七真人";立会组社,创建教团。马不停蹄,一鼓作气,以超常的速度完成了全真教的开创工作。尽管王重阳本人死于从山东返回陕西的途中,但已在理论上和组织上为全真道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七弟子秉承师尊教旨,以诗词歌赋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的随机施教方式,以“无为”为主旨,内修真功,吸引信徒,弘扬道法,势力日益扩大。    王重阳师徒离开后,昆嵛山的全真教活动一度沉寂,但并没有因此停止,而且活动范围不断增大。    金廷对宗教发展所持的态度是严格管理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一旦危及政权的稳固即实行打压政策。为防范人民利用宗教“犯上作乱”,一度禁止道教及其它民间宗教的发展。大定十八年(1178),“禁民间创建寺观”; 大定二十一年(1181),“禁道士游乡”,遣发道人各回本乡⑨。在这种背景下,在关中修炼传道的马丹阳于大定二十二年(1182)四月东归宁海。同年秋,玉阳真人来宁海,谒丹阳真人,同宿于金莲堂。离别昆嵛山十多年后,马丹阳故地重游,过紫金峰喜曰:“此洞天福地名胜处也",遂在峰后筑契遇庵,峰前建东华庵,恢复了昆嵛山的全真教。与此同时,在昆嵛山周边的宁海、文登、莱阳传教,直到大定二十三年(1183)十二月二十二日升仙于莱阳县游仙宫⑩。长生、玉阳二真人同主葬事,为之守坟百日。    大定二十七年(1187),曾与丹阳探讨修道的王玉阳在被金帝征召、衣锦还乡后在昆嵛山东南余脉(今名尼姑庵)建立了圣水庵,开辟了另一个道场。    玉虚观位于今乳山冯家镇孔家村西北尼姑庵东坡坳谷。这里山水幽深,林木茂美。曾出土具有唐代风格的双层莲花卷草纹石刻表明,金代以前这里已有隋唐时期道教遗迹。1187年,金世宗因身体健康原因“博访高道,求保养之术”,以修身养性擅名的全真道进入皇帝的视线。这年年底,最著神异的王玉阳被世宗征召问道。未几,恳求还山,“师之乡里道俗,闻其来也,千百相率,前十余舍遮道欢迎,不令他适,遂结茅于兹岩。”1197年,章宗征召王玉阳,赐“体玄真人”号,修真、崇福二观,任便居之。为了推迟王玉阳回返“圣水观”,1198年,王玉阳门人于道润等“以庵易观,庸迟其来”,“入赀于礼部,赐玉虚观焉”[11]。几年后,玉虚观建成。金贞佑二年(1214),徒众为王玉阳树碑立传,建立“玉虚观碑”。    现在玉虚观遗址仍存金代遗迹 “玉阳洞”和“玉虚观碑”。“玉阳洞”人工凿成,洞口距地面10米。洞口东南向,拱形,高2.1米、宽0.85米;洞深7米、宽2、高3米,内原有神坛八龛,今皆不存。洞口上方有“玉阳洞天”四字,字大盈尺,据传为王玉阳手书。玉虚观碑螭首龟趺,通高5.66米。朝散大夫前中都左警巡使赐紫金鱼袋国称记撰,文山进士王良臣书丹,州学进士范景纯篆额,清虚大师□知观门事赐紫韩道温、中和大师知观门事赐紫刘道渊、葆真大师宁海州管内威仪赐紫门弟子王道玄立石,莱州省匠作头郝贵同匠人侯政刊。碑首正面篆刻“玉虚观记”,碑文1600余字,记载金世宗、金章宗召见王玉阳问道、易庵为观、两次敕牒赐额、拓建道院等事;碑阴刻“玉阳宗派之图”,是研究金代道教活动的重要资料。    金帝征召和奉诏大醮不论对王玉阳个人还是全真教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对王玉阳,“洞居九年”,受到皇家赏识,才能得以施展,理想得以实现,其个人威信和影响都达到顶峰,使这一时期成为王玉阳人生的黄金时代。同时,金帝征召问道说明全真教已引起最高统治者的注意,全真教的发展走上第一个台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转机。    二、发展:全真道在昆嵛山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金大定、明昌年间,金世宗和金章宗先后诏见王玉阳、邱处机、刘处玄等全真大师,征询安邦之策和养生之道后,教旨由“无为”转为“无为、有为相半”。 刘处玄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邱处机于金泰和四年(1204)相继掌教,逐渐重视创立宫观和收徒活动,全真道的主要活动基地转移到昆嵛山为中心的胶东半岛。1219年,善于审时度势选择向背的丘处机率十八高徒西赴雪山,拜谒成吉思汗,取得信任,得赐金虎牌,“掌管天下出家人”,成为全真教发展史上又一重要转折点。    女真为主体的金廷入主中原后,北方先后出现了太一教(1138年,河南卫辉人萧抱珍)、大德教(1142年,河北沧州人刘德仁)、全真道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王重阳创建了完善的教义、教制,王玉阳、邱处机、刘处玄等教首被金帝征召完成第一步飞跃,邱处机拜谒蒙古成吉思汗完成第二步飞跃,使全真道在北方道教诸派中脱颖而出,取得了“自由建造宫观,广收徒众”的优势地位。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诏封全真道所尊东华帝君、钟离汉、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五祖为“真君”(王重阳为“全真开化真君”),后人称“北五祖”;又封王重阳七大弟子为“真人”,世称“七真”。 至大三年(1310),元武宗加封全真五祖为“帝君” (王重阳为“全真开化辅极帝君”),七真为“真君”;邱处机弟子尹志平等十八人为“真人”。教门之盛可谓空前绝后,“千年以来道门开辟,未有今日之盛!”[12],其贵盛堪称道教诸派之冠。    昆嵛山作为全真道的发祥地和祖庭,受到蒙元政权以及所在宁海王的明令保护。[13]蒙古时期,乃马贞与海迷失两位皇后保护道观的懿旨立于昆嵛山烟霞洞;元宪宗八年(1258),刚被封为宁海王的哈鲁罕自黑龙江颁发旨令于宁海州刻于烟霞洞神清宫山门内:不得骚扰、夺占昆嵛山祖庭宫观、土地、庄子和山林等;中统三年(1262),新封宁海王亦思马自上都(内蒙古多伦)颁令于昆嵛山,赠唐四仙姑“寓真资化顺道真人”。[14]这一时期的昆嵛山还出现了几个鞠躬尽瘁弘扬道法的大师, 使昆嵛山的全真道发展达到顶峰。    李道元(?—1320),道号清贫子,河南卫辉路淇州朝歌人。受度于武当山袁姓高道,得法于洞明真人(王玉阳高徒孙道古,道号灵神子,灵神洞明贞晦真人)全真门下。十岁时,父母俱丧,后到同乡铁户孙提举家为婿。不惑之年起念出家,持钵云游,毁炼睡眠。经年心地未明,遂到武当山随袁先生学道,开凿石洞;后往邓州、风翔,复回真定。至元二十六年(1289),被洞明真人传人寻访,得号清贫子。先在大都洞阳观暂住,当年四月至云州金阁山,拜受山主。昼服重役,夜炼睡眠,阅三载,终得登仙。李道元在云州金阁山十多年,为成就大殿、寿宫、灵堂及树立丰碑都付出很多辛劳。大德三年(1299),晋王令旨封“抱元真净清贫真人”。大德六年(1302),从云州金阁山来到昆嵛山经营。至大三年(1310年),钦受圣旨护持东华宫,当年七月蒙宁海王麾下总管忻都保举敬为受宁海王令旨护持东华宫,为昆嵛山全真教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道元在昆嵛山的营建主要在紫金峰。昆嵛山七十二峰,紫金峰位于昆嵛山南麓,海拔257米,峰秀洞幽,怪石嶙峋,独占群峰之秀。清代学者、邑人于观贞曾赋《雨后登紫金峰》:“紫金峰下访全真,曲转萝坡少四邻。策杖频怀招隐愿,披榛忽结看山因。雨余屐踏苔云破,洞口泉梳石发新。仰羡五华碑字古,攀登狮座更挥尘"。李道元来昆嵛山后在紫金峰竭力兴筑,造洞建碑。其主要功德有:    开凿紫府洞(东华洞)。1302年,开紫府洞,俗称东华洞(1993年,原洞加深)。从莱州运来白色大理石,凿五祖七真等法身十七身,安坐洞中;又置石供质案瓶炉于其内。    采玉石建立五华碑。从文献看,五华碑应为一大四小共五石碑,“以碑为壁做石楼阁”, 碑则记昆嵛山全真教发展历史、昆嵛山全真教建筑修筑经过。皇庆元年(1312),在三清殿东侧建八角琉璃阁,中立 “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碑”,翰林修撰邓文原撰文,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张仲寿书丹,翰林侍读学士朝列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赵孟頫篆额,清代阮元《山左金石录》录入,曰“此碑……文既典重有体不蹈元人窠臼,书法颇与文敏相类,而文敏,篆额结体谨严,不类他刻,可称三绝。”给予极高评价。原有小块见诸果园小房,现已难觅踪影。    修复东华宫。创教初期(),王重阳与徒弟们的活动区域仅在神清观(烟霞洞)和姜实庵,活动范围较小。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马丹阳发现峰前有石坛花圃、丹灶神炉,访宗推原,认定为全真五祖之首的"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王玄甫之古宅旧址,遂召集道众,修建东华宫。金代东华宫规模不大,王玉阳有《致契遇、东华二庵道众》诗。金贞祐年间(),马丹阳所建东华宫毁于兵火,王玉阳令其徒扈庆真修茸。李道元在开凿紫府洞、建立五华碑后,又“起三殿兼斋厨,凿石为山门、石栏干”,这才算功缘毕集,大功告成。到至大元年(1308年),东华宫已建成占地上万平方米,碑碣林立、气势恢弘的道教丛林,成为昆嵛山全真教主要道场。清朝光绪年间还有众多石碑,如至治三年(1323)张仲寿撰《抱元真净清贫李真人道行碑》,大德九年(1305)焦养直撰、张仲寿书丹、谭振宗篆额碑,元至正六年(1346年)东牟处士秦才篆额、东牟逸士崔佐撰并书的《增修东华宫碑》,记载东华宫发展历史,可惜都已散失。    延祐四年(1317)冬十一月,李道元又开朝阳洞,成群鹤来自西北;延祐五年(1318)夏,建石殿,奉太上、迎圣像。安奉之次,复有群鹤向西北来,殿前盘绕久之而去。延祐七年(1320)三月,召弟子耿道清,交代完东华宫前建立石桥的遗愿后,无疾而逝,享年76岁。其间,大德九年(1305),李道元还前往莱阳迎仙宫安葬羽化于斯的马丹阳,凿石为椁,立碑以记其事;延祐元年(1314)莱阳人听说道元“持戒精严道心纯一”,[15]来东华宫延请道元到莱阳南早年邱处机所创建迎仙宫住持。此时殿宇塑像已毁,李道元整修如故,复立砖阁,造玉石像安奉于内;又将丹阳祖师所度十界元百仙图旋转刻像,各镌姓名,立碑纪之。三年以后钦奉圣旨护持迎仙宫。    耿道清(?—1343),李道元徒弟,东华宫住持。见于查山云光洞至正七年(1347年)《重修增福延寿宫碑记》、泰定五年(1328)《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唐四仙姑祠堂碑》。耿道清也为昆嵛山全真教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完成李道元的遗愿募建迎仙桥,并倡议兴建玉皇阁。迎仙桥,在东华宫西,桥之两端凿石为将军(石人像)镇之,故俗名将军桥,至治间()东华宫道士耿道清筑,有至治二年(1322)碑。耿道清不韪先师嘱咐,托钵南游江西路,找到李道元旧相识南丰州达鲁花赤那怀等,募得中统钞五千余贯,遵从李道元的遗愿建立石桥。石桥高40尺,长120尺,阔12尺。[16]    玉皇阁。东华宫主要殿宇建筑修营完善后,东华宫提点耿道清曰:“人为万物最灵贵者,天地之间,惟上帝玉皇至尊至大,为人之大宗也,可不立而祀焉。古云豺獭尚知报本,而况于人呼!”于是规划筹资,在东华宫北、东华洞上约数十尺高的一块平坦巨石上鸠工劈石,兴建玉皇阁以为朝夕参礼祝延圣寿之坛。营谋未成而羽化登仙。山主殷志和及继任提点韩道微、董道安等人继之,[17]文登县达鲁花赤大都驴、文登县洪水寨宋云用鼎力襄助,各施统钞二千贯。石阁完成后,又命石匠以白玉石刻圣像,安于其座。    武道彬(?—1330) 邑居无考,赐号“云真渊静明道真人”,素工医术、卜筮,乐施者甚众,问道德、求法名者又多,虽日夜问答无少倦怠。大德元年(1297)五月,郡旱求雨,泽流四方;三年(1299)施法驱蝗。武宗皇帝降玺书护其宫,宗藩及显宗居晋邸时皆发教为真人维持;宁海王又锡以“云真渊静明道真人”之号,赐金冠云鹤氅。无疾而逝。元天历三年(1330)中宪大夫、太子左赞善张起岩为做《道行碑》,弟子王道安、刘道永立石,字多剥蚀不可辩。卒于东华宫之东堂,寿年八十。官僚士庶咸集于庭,表号致奠者不绝。[18]    除了几个高道,这一时期另一令人惊叹的遗迹是圣经山摩崖石刻即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摩崖石刻位于紫金峰西北方向海拔358米的圣经山之颠。山顶两石屹立,西石高3米,长4.2米,阳面阴刻“圣经山”三字,字径50厘米;东石高6米, 长15.6米,状如新月,俗称“月牙石”,阳面阴刻《太上老子道德经》上、下两卷,全文约6000字,字径10厘米,隶书变体,近于楷书,古拙苍润(照片)。因年久风化,下卷已难辨识年代姓名。此石刻雕工精湛,为国内罕见的大型道教摩崖石刻,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丹阳在紫金峰的时间短暂,刻石工程巨大,当为昆嵛山全真教鼎盛时期的产物。    与此同时,玉虚观万寿宫作为全真道嵛山派的祖庭也是胶东道教圣地,屡经修葺,规模不断扩大,道门提点驻节此观。元代大文学家元好问在《怀州清真观记》中称:“天下道院,武观为之冠,滨都次之,圣水又次之。”成为北方道教第三大丛林,涌现出一批高道如尊宿通玄葆和大师(道门提点)方道显、敦朴葆光大师(提举)韩道和、静应通玄大师(提点)宋通荣、万寿宫本宫提点高道林等[19]。    三、明清:衰落与复兴    全真道内修“真性”(成仙证真之本),外修“真行”,先性后命,以“明心见性”为修炼第一要务这种只修一己性命的做法不为明朝统治者所赞赏;加上全真道因投靠女真、蒙古少数民族政权造成教门繁荣,也与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的大明王朝格格不入,全真道在明朝受到冷遇是必然的。宗教的存在与发展,主要靠统治者的信仰和支持,以及其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范围和程度,[20]失去了统治者的崇奉和扶持,昆嵛山乃至整个北方地区全真教迅速萧条下来,以东华宫、玉虚观万寿宫、烟霞洞神清观为代表的昆嵛山全真道中心道事寥落。但由于宗派繁衍,教团经济基础雄厚,以及广泛的社会基础,全真教在昆嵛山还有少量的宗教活动。    明神宗()时,印造道教《大藏经》颁施在京及名山道观供奉。万历三十九年(1611)四月,敕颁藏经“广通之宝”玺诏,并赠烟霞洞神清观《大藏经》,特谴御马监张简来昆嵛山,算沾点皇恩,[21]此后再无下文。    明景泰四年(1453),原籍苏州府嘉定县的文登县信官蒋理发心施财,壮塑东华宫圣像,祈保平安,如意吉祥,此后再无维修者。明中叶以后东华宫毁于火,断壁残垣,再无繁荣的机会。    玉虚观万寿宫仍有较大影响,明代提督学政邵贤曾有诗碑题于万寿宫东西山墙。    清初,由于民族矛盾激化,出现了和全真道兴起时相同的政治气候,全真道中的龙门派出现复兴景象,但再也无法达到元代那样的鼎盛局面。由于顺治年间()昆嵛山六度寺僧常和尚等人助栖霞人于七举行反清起义,作为全真道发祥地的昆嵛山寺观遭到严重毁坏,从此一蹶不振。    清后期昆嵛山东南部的全真道活动有所恢复。咸丰四年(1854),玉虚观万寿宫最后一次维修。[22]另外,明中后期全真教嵛山派在玉虚观东南今小观镇大芦头村附近创立了太平观,按“本和教忠礼智时阿吾基远近从何起阳子结金辉”20字排行,在清代后期第十三代王从政主事时达到强盛。王从政在北京白云观受戒一年,从北京带回御赐“道为吾友德即我邻”对联和“三茅第及”、“九转丹成”两支金字匾,并于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太平观。此时太平观与北京白云观、青岛天后宫、崂山上清宫以及昆嵛山的神清观、东华宫、玉虚观都有密切往来, 堪称昆嵛山全真道最后的落日余辉。[23]    注:    ①“根余山”出自北魏史学家崔鸿《十六国春秋》一书。书中记载,西晋永嘉(307-312年)年间,曹嶷占青州,后赵石勒派侄儿石虎攻之,曹嶷不敌,“欲徙海中保根余”。据考,此处“根余”即根余山,亦今之昆嵛山。改称昆嵛山至少在唐以前,唐光化四年(904)立《无染禅院碑》载:“大唐登州牟平县昆嵛山无染院……其山乃号昆嵛”。    ②《元史·邱处机传》载:“邱处机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嵛山。《齐乘》、《仙经》谓之姑余山,相传麻姑于此山修道上升。”此处姑余山即麻姑山。北宋政和六年(1116),宋徽宗下召敕封麻姑为“虚妙真人”,并在昆嵛山中建庙立碑,供四方祭祀。    ③[11]《玉虚观碑记》,民国二十五年(1936)《牟平县志·金石》。    ④光绪本《文登县志·山川》。    ⑤“三神山"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上述“渤海”、“蓬莱”等地名均在昆嵛山附近,且传说中的地理方位、地理名称与昆嵛山的地理位置及蓬莱的历史称谓相吻合。    ⑥《史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于是并渤海以东,过黄陲,穷成山,登芝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第二次东巡在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自琅琊至荣成山,弗见,至芝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自“琅琊"到“荣成山”,昆嵛山是必经之地。    ⑦刘彻被册立太子前曾做过“胶东王”,昆嵛山在其封地内。《通鉴辑览》记载,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巡海上,礼八神。益发船,令言海中神仙者求蓬莱,予方士传车及间使求仙人,皆以千数。” 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听方士公孙卿说有神人在东莱一带出现,“遂至东莱,宿留数日” 。太初元年(前104),“益遣方士入海,上自泰山至东海,考入海方士求仙者”。太始三年(前94)正月,“上幸东海。”又“获赤雁,作赤雁之歌。幸琅琊,礼成山,登芝罘,浮大海还。”    ⑧《七真年谱》。    ⑨《金史》卷七《世宗纪》,卷九《章宗纪》。    紛{1}关于马丹阳羽化时间,《中国道教史·道教大事记》记为四月;参与其葬事的王玉阳在《云光集》卷二有“冬月二十二日丹阳蜕质升霞”诗,应以后者为是。    [12]《北游语录》卷1。    [13]同治三年(1864)《宁海州志》。    [14][18]光绪本《文登县志》卷十二《释道》。    [15]张仲寿:至治三年(1323)《抱元真净清贫李真人道行碑》,《文登县志》卷十二《释道》。    [16]光绪本《文登县志》卷十二《释道》,《文登县志》卷四《寺观》。    [17]《东华宫玉皇阁记》,光绪本《文登县志》卷四《寺观》。    [19]至正七年(1347)重修增福延寿宫碑,山东省荣城市人和镇铁查山云光洞。    [20]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23页,    [21][22]民国二十五年《牟平县志》。    [23]《文登市志》,城市出版社,1999年,第896页。    (作者单位:威海市文物管理所)扫描二维码,关注武汉长春观公众微信号!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武汉长春观,我们一直在努力传播和弘扬道文化,欢迎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共建和谐社会。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全真圣地猜一个数是几_百度知道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43|回复: 14
左岸春风113期一语断蓝:全真圣地
?红球三码等于零一:051030
主题帖子积分
乐彩慈善家, 积分 785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12 积分
乐彩慈善家, 积分 785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12 积分
精华10注册时间
左岸春风113期一语断蓝:全真圣地
?红球等于零一:051030
<p id="rate_500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一个!&魔币 + 10
威望 + 10 点
" class="mtn mbn">
主题帖子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精华179注册时间
主题帖子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精华179注册时间
主题帖子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精华179注册时间
主题帖子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精华179注册时间
主题帖子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精华179注册时间
主题帖子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乐彩爱心大使, 积分 807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495 积分
精华179注册时间
主题帖子积分
八段, 积分 165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94 积分
八段, 积分 165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94 积分
精华0注册时间
主题帖子积分
六段, 积分 63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70 积分
六段, 积分 63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70 积分
精华1注册时间
主题帖子积分
六段, 积分 63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70 积分
六段, 积分 63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70 积分
精华1注册时间
五一劳动勋章
乐彩荣誉勋章
乐彩荣誉勋章
乐彩爱心大使
200000分自助领取
双色赛区季度冠军勋章
双色赛区季度冠军勋章
双色赛区年度冠军勋章
双色赛区年度冠军勋章
五一劳动奖章
2016新春擂台赛3月荣誉勋章
添加安全提问领取安全达人勋章
十年纪念勋章
验证邮箱获得十年纪念勋章
五一劳动勋章
国庆66周年纪念勋章
2016新春擂台赛2月荣誉勋章
服务我国公益事业,将乐彩进行到底
&&&本社区所有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乐彩网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真圣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