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生签证工作学生问题

了解内地展望未来 香港学生演绎“北京故事”
  香港已回归祖国怀抱18年多,越来越多在“一国两制”下成长的香港青年选择北上。在北京,有这样一群香港年轻人,他们在这个陌生又新奇的城市实习、求学,感受不一样的工作环境,碰撞不一样的学业体制。本期,我们刊出部分在京港生的生活点滴,为两地青年互相加深了解提供一扇窗口。
  ——编者
  林子淦:乐享校园学术氛围
  “坦率说,他们可能看不起我这个决定。”听闻林子淦的北上计划,班里同学都很惊诧:为什么要去内地读书呢?是啊,香港也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何必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上学呢?
  子淦的想法很简单。“香港已经回归18年多,作为一名香港人我有义务、有需要去了解内地,对未来也须有更清晰的了解。”
  子淦从小到大就对中国历史和当代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他来到人大学习国际政治学。“人大很好。学校人文社科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对社会国家的关注也很多。”不过,在这个到处都是“学霸”的学校,子淦还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内地同学勤奋努力是每一个香港同学都知道的。”身边的‘学霸’不仅勤奋还很聪明,“为研究一些问题他们会查找很多资料文献,了解整个问题的成因结果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数学考试前只要简单扫一眼课本,就能考出90多分。”这和子淦想象中的“书呆子”形象完全不同,他的香港同学都笑言,子淦要更拼才能追上“学霸”们。
  在来内地之前,子淦没有认真学过普通话,直到上了第一堂高等数学课。“这里的数学课对我们香港学生来说已经很难了,再加上普通话授课,很多术语都听不懂。”他只好找来班里的广东同学帮忙翻译。为了解决语言问题,子淦后来去买了一本拼音书从头开始学,每天读读背背,两三个月后终于能顺畅交流。
  “在香港和朋友聊天的话题就是吃饭和打游戏,但是在这里就会和同学聊一些时事话题、学术问题。”子淦很享受这样的学术氛围,他还把自己的寒暑假都用来看书。
  “我的香港同学对政治比较冷感,老师所受的教育也是西式的。”子淦的职业规划是将来回香港从政,“学术的本质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香港近几年的发展遇到瓶颈,楼价高企,年轻人对社会有种种不满,再加上许多方面被新加坡、韩国和内地超越,“香港人的优越感没有了,他们觉得很失落。政府应解决青年人发展的问题。”这也很有可能是未来子淦回去所面临的问题。
  李丽珊:传递香港公益热情
  2014年秋天,李丽珊通过清华大学的“香港推荐生招生计划”,进入中文系,成为系里多年来唯一一个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得益于中学里的通识教育,我对国家大事也有不少了解,当时就顺利通过了面试。”
  “当初香港教育局在设立通识课时备受争议,有些人担心会被‘洗脑’。”但她却觉得自己从通识教育中学到了很多,“课程要求我们从正反面去辩证地思考一些事情,这在生活中也能解决一些问题。而且我也是通过这一门课加深了对国家的了解。”
  小珊的香港同学们对她在北京的生活非常感兴趣,“你能看到香港这边的消息吗?”“你在那边还安全吗?”这些问题让小珊哭笑不得,而她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也为香港朋友们展现了一个不同的社会。“我拍下清华秋天的照片发给中学的老师和同学看,他们都觉得这里很美。”
  在香港,小珊经常参加义工服务,她把公益热情从香港带到了北京,却发现作为一名香港学生很少有渠道能参加学校之外的公益活动。“香港在培养年轻人做公益方面做得很不错。但来到北京之后,除了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我很难找到做公益的渠道。”学校里的公益氛围也并不如香港浓厚,她身边一些同学参加公益活动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义务工时。“在内地可能大家都觉得学习是首要任务,香港的教育强调全面发展,所以即使是高中老师也会鼓励大家参与公益活动。”
  小珊曾参加学校的支教活动,赴河北一所高中给当地的学生教语文,不过她后来就没有去了。“我发现我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那里的课程主要是应付考试,而没有经历过内地“高考”的小珊自然也无法给学生传授答题的“技巧”和“规律”。她后来选择探访贫困小学的孩子们,“我和小孩比较有缘,将来我想回香港当一名老师。”
  到了大二时候,她成为“北京高校香港学生联合会”的主要骨干之一,发起了多个公益慈善活动:关注孤独症儿童、远赴甘肃支教、探访天津儿童福利院……小珊希望更多在京港生甚至内地学生也一起参与进来。“我每天都很忙碌,但是真的很开心。”(计梦慧)
[责任编辑:【热点观察】一年制硕士留学群体在京就业落户遇阻
E-mail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樱泽)7月是已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入职和落户的时间,但如今7月已过,许多从英国和香港地区留学归来的硕士,却发现自己因为不了解北京地区的落户政策,学习期间回国了几天,自己的落户机会已“不翼而飞”。   依据国家规定,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为符合相关要求的留学回国人员办理就业报到和落户手续。
  而根据该中心规定,留学人员申请在京就业落户的五项基本条件中,有一项为:出国留学一年以上(参照护照出入境时间,境外学习逗留时间需要360天)。不符合此项要求的留学生多为在英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修读一年制项目的研究生。也就是说,攻读一年制硕士的留学人员,在一年的学习期间,回国不能超过5天,否则就无法落户和办理派遣手续,但许多一年制留学生并不知道这一规定,等到回国后后悔已晚。   “既然都是研究生学历,而且所获学位在留学生服务中心都可以认证,为何一定要满360天,还要把中间放假回国的时间都去掉。”刚从香港回来的赵晶表示不能理解。记者致电留学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表示,由于近年来留学归国人员太多,这些条件只是为落户北京设置一定的门槛。在知道这个条件后,即将去英国和澳大利亚读研究生的刘阳、张澄澄表示,这一年上学期间不准备再回国,要在国外待满360天。   由于360天的记录只看通行证或护照,导致一些学生明明毕业于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假期回内地者无法落户,没回来的则凑够了天数。“我身边还有同学为了满足360天,放假直接从香港出国去旅游,回北京办户口时,从通行证上来看,人家还是满足了360天的要求。”   而李梦桃(化名)受到的困扰还不仅如此。在英国读研毕业后,她进入了北京一家事业单位。根据规定,非京籍归国学生在北京就业,需落户申请审核通过后,才能领取《就业报到证》及办理档案转移手续。但未在境外逗留满360天,不能落户,因此也无法拿到《就业报到证》。“没有报到证,尽管单位有进京指标,我也没办法通过单位解决户口。而且干部身份认定、转正定级还有以后工龄计算都存在问题。”   留学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表示,若不符合落户条件,不能单独办理派遣报到手续。如果要开《就业报到证》,李梦桃只能回原籍工作,由原籍所在地单位开接收函,或她现在所在单位通过其它途径解决户口,再办理派遣报道手续。档案转出必须要有《就业报到证》,否则只能将档案转到原籍所在地的街道,按失业处理。李梦桃为此十分伤心,“自己明明是归国研究生,在北京的事业单位有稳定的工作,怎么就没了干部身份还成了失业人员?”
&&&播客?视频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留学生去香港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