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豉县有几个什么中国县市乡镇地名大全,叫什么地名

那良镇_百度百科
那良,古称榕树垌,盛产、玉桂,有玉桂之乡,漂流之乡之称,位于北仑河中部河流至东兴市海域汇合。全镇常住人口约6.5万,总面积为900.16平方公里。地处边境,当地居民以为主,母语为和。这里是、、陈济堂、林重兴、林重山、刘源倩等著名人物的故乡,那良是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之一,是广西防城港侨乡之一。
那良镇简介
那良镇位于西南部,那良镇属于边境重镇,距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只有半个小时,被称为东兴市的“&,东邻东兴市的和,南与越南隔河相望,西与那良镇那垌社区相连,北接和。全镇生产总值22652万元,农业总产值18500万元,粮食总产量16251吨,工业总产值10880万元,5038万元,财税收入313万元,2690元。
那良镇响小滩曝布
那良镇的农业、林业、生态旅游业资源丰富。有肉桂12万亩、15万亩、柑桔6437亩,年产量分别是954吨、940吨、2482吨。旅游资源资源丰富,有中越界河漂流(范河那卜至江那)、九龙潭漂流、、六市绿树漂流、漂流、、三圣庙、黄关鸳鸯潭、北龙鸳鸯潭、千年客家文化古镇[那良古街]等;有抗法英雄故居、刘永福母亲之墓、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纪念亭、书院、明仑书院、书院、书院、寿文书院、澌凛书院等。沿边公路贯穿境内,以山路55道弯著称的马鞍坳风光旖旎,高林瑶族新村、民生新村、和桃花溪山庄成为沿边公路的一个亮点。民族风情浓郁,境内分布有大板瑶、细板瑶和花头瑶。该镇滩散、里火是批准设立的两个点。
那良镇历史沿革
那良镇初称榕树垌,后因此地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产量高,故名那良,壮语意为良田,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年)[1]
。那良是广西防城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长期作为防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1949年5月至1952年8月,设立那良西区,日,那良解放,成立中
共西区委员会那良西区人民政府,管辖:那良、滩散乡、北仑乡、峒中镇、扶龙、那勤等五个红乡镇,区政府驻那良。1951年春,东兴镇筹建市(县级),将那良西区人民政府,改设为东兴市那良三区,区政府驻那良。1952年8月,因防城区域变动,三区(那良)改为五区,管辖:大勉、那垌、马路、滩散乡、北仑乡、峒中镇、扶龙、那勤、大番坡、民生、那良等12个乡镇,区政府驻那良,隶属防城县。1955年8月,防城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县各区原次数的称谓,冠以地名称谓,三区改称为那良区。1958年10月撤区设立那良公社,1984年撤消那良公社并设立那良镇, 成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所辖的一个镇,下辖两个社区,25个村。2005年7月与那垌乡合并,镇政府驻那良社区。
那良镇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7月,那良镇辖两个社区:那良社区和那垌社区;、里火、六市、、五联、、那务、大河、范河、民生、南里、那伍、那楼、大村、大坪、大勉、白赖、那旺、滩散、其那、里麻、那巴、板蒙、里冷、那垌25个村委会。总面积1050.9平方公里,其中33454亩,有林面积263442亩。那良镇辖25个村委会、2个社区、379个,2002年登记总人口大约在51138人。
那良镇发展优势
那良是防城港市第一名镇,那良和东兴市相邻,从东兴总车站乘公车出发到那良只要30多分钟,如果是自己开车的话就更快了。可见那良有东兴的后花园之称是名副其实的。那良成圩已有360多
年的历史了。那良本地代表性的人物有“打番鬼越打越好睇”的抗法名将刘永福;敢向蒋介石夺权的陈济棠等。那良还招来了一位位头面人物的到来。有东汉时期大将军马伏波,清朝提督苏元春,辛亥革命领袖黄兴等。那良更迎接过共和国中央领导莅临调研和考察。当中有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央政法委书记,公安部长周永康,国防部长迟浩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外政要、商界精英和社会名流都曾莅临考察那良。
现有永安广场。正在建永福广场及刘永福故居的修复、古街修复。那良镇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把那良古镇建设成为集旅游、商贸、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边境小城镇而努力奋斗。
那良镇乡镇经济
那良镇概况
那良镇形成了肉桂、八角、柑橙、优质谷、用材林六大生产基地,优质谷种植面积达125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802亩;用材林种植面积达52106 亩;那良镇是“四大集镇”之一,已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12055人,占全镇人口的37.7%的大集镇。那良镇的乡镇企业基础较好,镇办工企业有建筑公司、红砖厂、编织厂、电站、茶厂、林场、肉桂加工厂、加油站、橡胶厂、自来水厂、农机厂等,那良工艺厂、那良肉桂加工厂均具有进出口权。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40635万元,增加值7085万元,利润1085万元,为国家创造利税243万元。[1]
那良镇贸易口岸
防城区西南85公里处,是防城区经国家批准开放的重要边境互市贸易口岸,同样享受国家给予边境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里火口岸位于防城港市西端那良与越南北峰山关口交界,东经107°42,北纬21°38,距防城区政府所在地90公里,边境大会战公路从旁经过。里火地处边陲,当地群众与越南边民有多年的民间习俗,50年代是二类口岸,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关闭,1989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
里火成为中越两国边民开展民间边境贸易的主要活动场所,越方农产品、矿产品通过里火进入我境,交换我国工业品及日用品。199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越南广宁省政府双方会谈,确定里火为中越双方边民互市贸易点,国内外商贾云集,贸易兴旺。里互市口岸月均人员流量达8000人次,月均边境贸易成交额达1400万元,月均货流量达3000吨,年创税利210万元。预计2005年通过里火口岸进出口的货物达2亿元,是防城港市对越贸易的主要口岸之一。口岸的迅速发展,为边境互市贸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那良镇乡镇交通
那良镇交通便利,有防城至垌中、垌美至那垌、东兴至那坡三条三级公路穿过镇内16个行政村(街)
那良镇乡镇旅游
那良镇概况
该镇旅游资源有:中越界河漂流(稔里至东兴江那))、九龙潭漂流、野人谷漂流、北仑河源头漂流、瑶山大峡谷漂流景区、康王庙、刘永福故居、黄关鸳鸯潭、谦受陈公墓、刘永福母之墓、那良抗日起义纪念亭、北龙鸳鸯潭、凿字岭、那良古街、那良特色美食街、林氏和郑氏宗词、沈氏宗词、永安书院、明仑书院、古森书院、荣昌书院、寿文书院、澌凛书院等景点。
那良镇初称榕树垌,后因此地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产量高,故名那良,壮语意为良田。清朝顺治年间(年)成圩。距今有350年历史。解放前称那良镇。
那良镇商业发展较快,各种商店近600家,星罗棋布,个体工商业发展迅猛,集贸市场交易活跃。
那良镇交通便利,有防城至垌中、垌美至那垌、东兴至三条三级公路穿过镇内25个(街),其中防城至垌中三级油路穿过镇政府所在地那良街,而那良街距东兴至那坡沿边三级油路仅2.8公里,连线已建成,镇内村村有公路通往镇政府驻地。
那良镇建置沿革
清十四年(1888年),那良称澌凛垌,分那良垌甲,大村甲,那巴甲三甲。日,那良解放,设西区,1952年为六区,1955年为那良区,1957年冬撤区并乡为那,1958年成立那良公社,1984年改镇至今。那良成圩于1644年,至今已有360多年历史,在过去没有公路相通的年代,主要靠那良江、北仑河水路和大勉,那旺,白赖隘路与东兴、等外地贸易交流,街上居民多为客家移民,在此处定居后,祖辈在小圩繁衍生息,代代相传。那良圩街也由小变大,由窄而宽。特别是经过主粤时期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和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年代这两个里程碑时代的发展,旧圩街道由宽约2米多,只能通过两乘木轿,的狭小圩街变化为可通现代化交通工具汽车的宽敞街道。几百年的历史沧桑变化,昔日边陲山区小圩今已发展成为防城
西部几个乡镇中比较繁荣的中心集镇。那良最早的一条街是今天的街,旧称上约街、下约街(上下约街的分界是口),上世纪三十年代又叫正街。当时下约街有一闸门面向小学球场,闸门有三堵墙约高四米,是那良圩“街门”,上方木牌刻有“那良圩”三个大字(解放后拆毁)。进入闸门两旁建有十多间矮小泥房,有几间卖粉小食店。街宽约2米左右,一直延伸到上约街圩头。靠近三圣庙门前有一大片空地供人游玩或作圩日交易场所。街日八角、等货云集于此,地方父老设一把“公称”,买卖者均用“公称”交易。圩日山货满街,行人拥挤,水泄不通。上约街则以摆卖农作物为主,民国初年建成“上行关”,周围店铺增多,正街的繁华被“上行关”街代替。连接“上行关”有一条与上约街平行,南北走向的街(今称)。时丑称“屎湖街”,因此街位置在上约街“后尾”,上约街人在“后尾”养猪、挖屎湖,故名。此街从南到北几乎家家在门口摆摊做生意,其中有“者彬”“宝光”炒粉店等。东西走向的横街和以后建成的解放路有“全记妈”、“桥养”等粉店和各式“苏杭布匹店”、“新衣店”、“ 杂货店”,‘茶楼’等,颇有盛名。直到“担水街”十字路口都是商业旺地。每逢圩日前夜,街上住满了从上思及外地担山货到那良的“土佬”、“偏佬”、“山佬”等外地商客及从东兴、,越南上来的“水客”。上思“土佬”在圩日卖完货后又担盐回去。随着历史的发展,上面所说几条街已不适应当时市场的需要,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沿那良江边又建设了一条从北到南的大街,时称“江宁街”(寓不受洪水淹扰,江边居民安宁之意),今称“”。[建街的地大多是真生公,三少奶,昆昌公的],在靠下游码头处建设了“下行关”,江宁街街道宽敞,约6米左右,店铺随之增多,在此街建屋的主人多是从,港澳、国外等地当官、经商回来之人,他们财大气旺,见多识广,所建之房多为当时较好的法式洋楼(在当时无论是建筑艺术和质量都堪称一流)。榕木街上、中段很多这些洋房。江宁街下段有著名的“伯庐”、“叶艇长洋楼”、“叔谦洋楼”等。这些人资金雄厚,所开店铺,货源充足,门面堂煌,至此时转至此街,昔日“永安街”“解放路 ”的小店便甘拜下风了。一个多世纪来,北仑河、那良江是一条,货物出入都靠水运,那良当时拥有一支约有一百多条拉摊木船的队伍,每圩从码头进出货物达十万多斤。随着“下行关”的日益兴旺,“上行关”的贸易已稍逊一筹了,昔日的繁荣也一去不复返了。六、七十年代成为专卖猪仔的“行关”,今人称的“猪仔行关”之名由此而来。过去的车路街,铺满大大小小的,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与中间铺设三块长方石板,两边点铺花岗卵石的相比落后多了。街上住的多是‘拉船佬’,‘码头夫’,‘农村人’。房子大多是篱芭壁瓦房。六十年代,那良至峒中公路开通,那良江过水桥筑成,才成为真正意义的‘车路街’,便逐渐兴旺起来。1980年那良大桥建成后,遂成为政治、文化、餐饮,金融,商业的中心旺街。八十年代末,新菜市建成,向北面的荣光场,东记岭脚,猪屎坡扩展,向东南的双利,大坡,公路两边发展。风水轮流转,曾风光多年的人民路,下行关冷清了许多作为广西乡镇建设示范的那良建设,正抓住机遇,重振昔日古镇雄风,向东南方向发展,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那良城区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那良镇景点介绍
那良镇北仑河源头景区
北仑河源头景区,位于广西防城港防城区那良镇,北仑河源头景区是防城港市旅游文化基础建设大会战重点工程之一。景区地处里火江和六市江的汇合点,与越南山水相连。这里浓郁的瑶族风情和神奇的边关文化,给景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了把景区打造成“中越边境最美的世外水乡”的国际旅游品牌,别出心裁的投资商杜老板依托山雄、谷美、石众的景观特点,建造了具有瑶家风格的木楼和各具特色的休闲场所,还购进了景区游览车,为游客一览中越两岸美丽的自然风光提供方便。 随着建设速度的加快,景区内大型停车场、游泳池、中越民歌亭、瑶族风情屋、特色“农家居”、钓鱼园以及观云亭等旅游基础设施已经完成,漂流蓄水池、漂流河道以及起落点等配套设施也已竣工。据景区技术人员介绍,景区第一期工程设计漂流路程为2.8公里,漂流落差达86米。漂流沿岸可以欣赏到原生态的园林风光和千奇百态的奇石怪树。身置其中,你会感受到一种原生态的视觉冲击。 山清水秀、黑石林立,谷道两岸,移步换景,随处如诗如画,置身其中,如入世外桃源。这里山峰奇特,跳石光洁,绿水涓涓,山花烂漫,姿态万千,风光秀丽。北仑河之源景区还集中了一批自然景观和人文奇观,是人们寻求刺激的好去处。到北仑河之源漂流,让您放漂心灵之舟,体验澎湃激情,尽享探险征服之乐。 贯穿那良北仑河之源的是一条蜿蜒流动的河,清澈的山泉水灵动而纯美,延伸在峡谷坚硬的花岗岩腹地。乘着橡皮艇顺流而下,瞬间被清凉的山泉水浸透,激流的泉水退却,主旋流辗转我们,那透彻的眼眸里柔和了岸上的翠竹绿林,荡漾着涟漪碧水。岩石千奇百态,以红的热烈,抵制激勇的泉水,越是抵制,泉越是高昂,在抗衡与被抗衡之间,一种情愫油然而生--那叫刺激!融入其中的感觉,只有您亲身去就体会到那澎湃激情。漂流过程山回路转,会使你其乐无穷。据了解,景区正在组织力量加班加点推进步行道、生态园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农历三月初三正式游人开放。2012年获得国家批准荣升为AAA星级景区。
那良镇九龙潭景区
那良镇九龙潭位于距离220公里的南疆边陲重镇那良镇,位于中越边境中国一侧边境公路那良镇的脚下。九龙潭漂流总长5公里,落差180米,漂流时间约2小时,两暗有奇石、果林,漂流忽转忽旋,急驰而下。大浪扑面,让你秒秒种嚎吼与尖叫,险滩充满刺激。时而拍艇,卷起千堆雪,时而堕入深潭,天光云影,徘徊其间,在这时你可尽显男儿本色,女性的飒爽英姿。游人同时可在景区内同时体验森林探险、激情漂流、瑶寨风情、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刺激!
其中,与那良镇桃花溪山庄、那良镇里火边贸口、那良镇高林瑶族山村的沿边公路旁,距220公里、78公里、东兴市39公里,与那良镇桃花溪山庄、那良镇里火边贸口岸、那良镇马鞍坳观景台、垌中等景点相邻。景区漂流为分阶段性放水漂流,漂流起点有拦水坝.漂流次数为每日3次,每次下水时间为早上10点中午14点,下午16点,漂流用时大概1.5~2个小时左右,全程漂流为橡皮艇漂流,因漂流河道人工改造过,所以中途不用划船.一路漂流下来感觉都不错,漂流全身都湿完,景区的漂流艇是人为掏空的,也就是说,艇的底部是直接灌水进来的,这样虽然不容易翻船。景区配套设施齐全。
那良镇刘永福那良故居
刘永福那良故居坐落在防城区那良镇圩边那营村大厂坡,在那良镇客车上落点沿一小街巷走不到100米便到了。据《防城县志》记载,刘永福那良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至今已历经120多年的沧桑。
刘永福那良故居主建筑为砖木结构,二进十间房屋,中有天井,两侧为厢房,有回廊相通,屋檐以琉璃瓦装饰,极为富丽堂皇,是防城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点。
刘永福昔日的辉煌,从其故居可以窥豹一斑。朝阳下,刘永福故居这座古老的房屋更显得宏伟壮观。刘永福故居雕梁画栋,飞檐叠楼,走廊曲折,建筑宏伟,布局典雅,自成具有特色的建筑群。那古朴凝重,深沉浑厚,简洁又粗犷的建筑艺术风格,是防城建筑艺术的珍品,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刘永福故居处处有让人流连忘返的雕梁画栋,字画,飞禽走兽等图案部分仍然清楚可见,尤以大门屋檐下的数幅最为保存完好,历经百多年,图案还是很完整无缺。我借来木梯攀登上去仔细观摩,见这几幅的内容多与《三字经》有关,“人之初,性本善”等话句的字迹清楚完好无损。那画工之精,无与伦比。惜乎众多图案因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部分已经全部脱落而无从觅认。游刘永福故居,少不了要说到刘永福其人其事。
民族英雄刘永福(生卒年),又名刘义(又作刘二,因粤语义、二同音),字渊亭,出生于古森峒小峰(原防城区那勤乡小峰经济作物场,今防城区扶隆乡小峰经济作物场,2005年那勤乡撤并入扶隆乡),8岁随父母亲迁往上思县,随后15岁时迁往那良镇大坡村,晚年落籍钦州。
1857年,刘永福参加广西天地会农民起义军,被推举为领袖,刘永福“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死力之”。
1865年起义失败,受清政府镇压,率300人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在中越边境保胜一带,开辟山林,聚众耕牧,后于归顺州安德在广西天地会起义军旧旅的基础上创建新军,号为“黑旗军”。
1867年率部入越南,刘永福率黑旗军驻越南二十余年,与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法战争时,刘永福率黑旗军帮助越南政府抗击法国侵略军,“一战而法驸马安邺授首,再战而李威利分尸,三战而法全军焚灭”。因成功抗击法国的侵略而名闻中外。
1873年,法国侵略军头目安邺进攻河内,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驰援,于河内西郊罗池阵斩安邺。
1883年,法国侵略军李威利攻陷河内等重镇,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再次出师抗法,于河内城西纸桥击毙法军司令李威利、副司令韦确,赢得纸桥大捷,被越王封为三宣提督。
1885年,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密切配合清军和越南义军,大败法军于临洮。中法战争结束后,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被迫回国。
1894年,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帮办台湾军务,奋力抗击侵台日军,在抗日保台斗争中,因无援被迫内渡。
1898年,刘永福重建黑旗军。
1907年,刘永福请辞还乡。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刘永福回国后,利用回乡省亲扫墓之机,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边境)选地择吉日兴建住宅,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住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房屋占地面积约659.75平方米,建筑面积602.86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房屋宽32.5米,进深20.3米,两层砖瓦结构。共十二间,分上下座,上下座中央为厅,厅中央横梁左右刻有正楷:“全家吉庆”“金玉满堂”八个大字。上下座之间中央为天井,天井两则楼附房。同年十一月,刘永福返钦州,购得板桂街莫姓旧宅,筹建晚年住宅“三宣堂”,决定于钦州定居,那良所建之房屋作为回乡省亲扫墓临时住所。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春,刘永福返那良省亲扫墓暂住后,返钦州(其母陈氏二品夫人之墓坐落于那良镇楼村虎龙岭)。
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钦州营建公馆,命名为“三宣堂”,以纪念他援越抗法的光荣历史。刘永福那良故居现为县级(原防城各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1911年,刘永福出任广东民团总长。
日,刘永福在钦州病逝,享年80岁。民间流传的“刘义打番鬼,越打越好睇。”说的就是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将士抗击法国侵略军的故事。 [注:那良是刘永福真正的故乡,晚年才落籍钦州]
那良镇凿字岭
距那良镇西约四公里,有一垌田叫马枝田。从马枝田往山上去约五百米的间,有一大花岗岩石。石的坚直面宽约四平方米、上面刻有很多古老的文字。字只大如小碟,行距疏密有致,神奇。刻文内容,至今无人通晓。凿字岭因而故名。
凿字岭上古树盘生,瀑布飞流,山泉清澈,怪石嶙峋、山花争艳。初春时节,雾山掩映,瞬息万变。每当日出日落之际,其景色理瑰丽壮观。
传说,谁能通读石上刻文,谁就得到很多金银财宝,终生享用不完。
有一年,一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乞丐流落到那良。一天,他撑着艰难脚步上山去读字。读呀读、读呀读,就在他苦心捉摸全文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突然间乌云四起,雷声大作,火蛇(闪电)在他身上狂舞,似有天崩地裂之势。接着倾盆大雨,滔滔而下。他慌得哭爹喊娘,掩耳,骨碌碌地往山下逃命了。至今为止,凿字岭还是一个难解的迷。民间流传,说那是玉帝授意刻下的“天书”呢。
凿字岭顶峰的南坡,有一大块长约四米、宽七十公分、厚四十公分的花岗岩石,悬空横架在两座石笋之上。用石击之,咚咚之声数里可闻。据说古时候匪寇进村打家劫舍时,人们就爬上凿字岭去击石报警。故凿字岭的南坡又叫响石洞。响石至今仍历历在目,供人游览。
凿字岭的确神奇。除了“天书”、“响石”之外,岭下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石洞。洞内石笋石钟奇布,怪石丛生,地下河蜿蜒几里,洞宽可容千人。
相传古时寇祸连天,匪盗作恶,经常袭扰百姓。当年马南征时悉知此况,立即带兵围剿。千多匪徒就在这凿字岭下的大石洞里依险顽抗。伏波将军攻打了几天几夜,又砍来树木柴草放火在洞口熏之,以后又下令挖山挑土运石,把洞口塞堵,洞口被堵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象座小山。直把匪次全部困死洞里。
那良镇那良汉城
在那良通往峒中公路方向约四公里处,有一个村叫做汉城村。为什么叫汉城,这与伏波征交趾有关。公元40年派(伏波将军)远征“二征”叛乱。到达防城时,根据地方土人要求,平息剿灭了在防城一带扰民作乱的蛮贼(人称流罗贼)。但还有山区一带的蛮贼仍在嚣张作恶,占据山头称王称霸,使山区土族人民不得安宁。土族人派代表到防城向马援报告要求派兵清剿。于是马援决定分兵进攻,一路从海一到江平、马路,一路由马援率领向滩营、大录、那勤、扶隆,两路兵力攻至那良汇合。各地蛮贼被两路汉军追击退缩到那良的江角、那漂、百迭枫木坜一带负隅顽抗,在汉军强大攻击面前,大部分蛮贼投降或被消灭,只有一小股流窜到,一小股龟缩在枫木坜山洞里,(洞内藏有粮草、有通道通江边取水)。后马援命令军兵割来生茅草,收集破布,在两头洞口燃烧,产生浓烟,用风柜对准洞内扇风,经过一天烟攻,洞内蛮贼全部被烟呛死,(此洞现还在,人称贼佬洞,只是洞口侠小,无人敢进)。
流窜到马头山地区的小股贼人,经常越过北仑河到那良一带村庄抢劫勒索,扰乱土族安宁。为对付这股流寇,马伏波将军选择一高地—勒竹颈高坡(占地2000平方米)建兵营,驻扎军队。在羊头岭颈设一了望哨,观察敌情。该处可远望至板八(那垌)、其那、滩棍、里接、大河、范河、百迭、那良河及对岸滩潘等地。若有敌情,观察哨兵便敲响竹梆,各村寨听到梆响,又敲起各村的竹梆,用梆声把敌情传至各村寨。军兵听到梆响,集中出击,土民听到梆响,关闭门户、拿起武器作好迎敌准备。
当时边境一带土民住茅房木屋、刀耕火种、生产十分原始落后。马伏波将军便派会做木工、会做犁耙、会打垒做瓦的士兵到各村寨传授先进的技术,使土民学会打垒(冲墙)做屋、烧瓦盖房,用犁把牛耕,种植各种作物蔬菜等。老苏窝仍留有当年瓦窑遗址。
簕竹颈兵营营房约700平方米,用于打垒泥墙圈围,围墙外是跑马场、练兵场。驻扎在这兵营的汉军为平息流罗贼作风、维护地方治安、土民安居乐业、推进先进的农耕等生产科学技术作出了贡献,为纪念马伏波将军的功德,感谢他从汉朝传来中原地区的新技术,遂把这兵营叫做“汉城”,以后村庄改名为汉城村,虽然经历了近2000年风雨的土城早已成废墟,但遗址的石基、跑马路、战壕还依稀可见。
那良镇野人谷
野人谷漂流属于溪河自助探险河流,位于那良镇至白赖村2.5公里处,古时听说有野人出没而得名。&让您放漂心灵之舟,体验澎湃激情,尽享探险征服之乐。
野人谷漂流特色:
1:那良唯一原始生态的探险漂流景区
①野人谷漂流不受那良蓄水影响,全程动水漂流,这里的险峻,溪水湍急,怪石嶙峋,漂流全程均为天然河床。
②野人谷漂流独有飞漂和长达1.5公里的滚水冲浪,构成了那良最惊险刺激的漂流河段.
2:中国原始河谷文化主题漂流
①独特的起漂仪式,如:起漂时喝摔碗酒,涂野人彩妆。
②奇特的河谷民俗,感受放排、淘金、蹦河、捕鱼、沙雕等原始河谷文化。
野人谷漂流服务设施
1:基础设施:野人谷漂流日接待量3000人,起点与终点均建有专门的服务设施,更衣室等应用齐全。交通便捷,移动信号全面覆盖,沟通畅通无阻。
2:个性化服务:①漂流景区并设有安全员护漂。②漂流景区提供免费停车,代客泊车及区间接送,让您方便省心。
野人谷漂流安全
1、护漂:从起漂点到终点每个险滩均有足够的安全员现场监护,岸上有专人专车巡护,让您漂的放心,玩的安心,有惊无险的体验与浪共舞的巅峰激情。
2、水情:在漂流河段上游设有专门的水情监测员,确保漂流安全。
3、疏散:有便捷、足够的上岸通道,随时随地可以疏散至安全地带。
4、制度:在漂流前均有导游为客人讲解漂流安全公告及注意事项,公司内部有严格的安全制度。
野人谷漂流交通便捷,更是自驾车成员漂流的最佳选择,起点与终点景区还设有免费停车、代客泊车、区间接送等优惠政策,使驾车一族可以放心去漂流,大可不必为漂流后车子不在身边而烦恼。
那良镇旅游线路
南宁到防城港高速(全程134公里)防城到东兴公路。东兴到那良镇30公里左右。沿途都有指示牌的,很好找。到了东兴以后走那良镇沿边公路325省道,一直往前开,到那良镇后继续往前走,到达里火村后看到招牌就到景区了。如果大家时间是周末两日游,可以去那良古街、刘永福故居,达到去那里看看。
旅游线路一
北仑河源头景区 -----那良里火口岸-----九龙潭----挑山庄----马鞍坳----高林新村
旅游线路二
那良古街-----三圣庙-----康王庙------神秘的凿字岭----清末时期林氏宗祠---刘永福故居-----野人谷----刘永福之母墓---陈济堂之父墓------太皇子之墓------汉城
可以乘坐南宁到东兴的汽车,到了东兴转乘那良镇的车,就行了.
南宁—防城港——东兴—那良镇——滩散——里火(景区)——高林
九龙潭漂流先到东兴订房间,第二天再乘那良镇高林的车,到九龙潭下车,防城到东兴的车很多,基本20分钟一趟直达快班,行程40-50分钟。车票10元。如果坐快班到东兴的话,就不用从防城转车了。南宁到东兴的快班55元/人。
那良镇九龙潭漂流在沿边公路上,有公共汽车直达,你可以在东兴乘坐高林的车就行了。包小巴150元/车左右来回。离东兴40-50分钟车程。沿路有一个中越边境河流漂流,那是漂北仑河的,不要搞错了。
三、吃、购、住
吃:那良镇沈七大排挡
购物:那良镇靠近越南,所以在那良镇可以买到很多的越南特产。有红木用品和工艺品,,、越南咖啡、越南海产品。还有就是平时大家比较常见的椰子糖啊,绿豆羔之类,感觉还算便宜吧。当然红木用品还是挺贵的,小件的红木工艺品还是买得起回家做个纪念的。
住:可以住在东兴大酒店和东兴银海大酒店住宿。
特别提醒:
漂流的一些注意事项:
1、 上船的时候穿带好救生衣,上船后要找到安全绳。全程漂流都不用划,所以找好安全绳子很重要,一路上抓紧它,一路逛喊就是了。平滩可千万别喊过头了,不然别人以为你有毛病。呵呵。
2、 不要随便离开漂流艇下水游泳,水再清也不能游泳啊,前车之鉴啊,我就是下水后,再爬上船很难爬,而且后面的船像饺子一样往前冲,都是水推船走的。
3、 漂流的时候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就不用带上船了,即使你再有钱也不用带下水给河里的鱼看吧。
4、带眼镜的朋友,记得问景区要跟绳子,把眼镜绑好。
5、下水前擦点防晒霜之类的,不然回去手臂通红,像红烧猪手样,还会脱皮。
6、出发前最好备一套换洗的衣服,毛巾。这样湿身后还有得衣服换。鞋子最好凉鞋了,拖鞋不顶用,掉下去就很难捞起来了
正在动工兴建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及古街修复。 那良镇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把那良镇建设成为集旅游、商贸、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边境小城镇而努力奋斗!
那良镇著名人物
那良镇郑翠兰
(),女,化名,日出生于那良镇那务村径口组,1940年随母迁往钦州,考入钦师,刻苦学习,成为有名的高材生,因受进步思想影响,在校参加革命活动,1944年5月加入,1945年初奉命回防城,以教学作掩护,开展抗日,同年端午节参加那良抗日武装起义,任起义部队宣传队长,8月下旬入越遭敌袭击,腿负重伤,医治未愈,1946年5月下旬的一天,在行军途中,因伤口发作医治无效,壮烈牺牲。
那良镇巫剑虹
(),防城县(区)那良镇人,小时在家种菜为主,后到读书。二十年代到1937年从军,行后在陈济棠、部当过师长,抗战初期曾率154师开往抗日前线参加,1939年底入国民党将官班学习,1942年任国民党63军中将副军长兼钦廉师管区司令。抗战胜利后退出军界,1946年底赴出席当时的“国大”代表会,后回广州定居,与人合股做生意,直到解放。
那良镇沈鸿周
周,一位传奇的那良人物,响当当的防城县那良汉子;他的一生如党史一般波澜起伏。一个出身富家子弟、品学兼优的学生领袖背叛家庭出身、变卖家产,投身革命、出生入死,经历磨难;这位中共政权在防城县的首任县长、县长经历了曲折起伏人生却对党忠贞不渝,五五年已是党高级干部他却连降四级打为右派,但他的人格品质却如十万山北沦峰上青松挺拔、洁傲。
那良镇林俊廷
() 旧桂系将领。字。生于扶隆乡,长于防城区那良镇。盐贩出身。曾入绿林充当头目。1902年受清军招安。1911年升巡防队统领。翌年3月任广西第二军统领,驻,兼边防对汛督办。1916年任广西参加护国护第一支队司令,1917年任护国军粤桂联军第二军司令,进军,次年退回广西。1921年被旧桂系余部推为广西自治军总司令,驻南宁。 1923年3月,总统委林兼广西省长,同年7月去职。1923年底,委林为广东八属军务督办。1925年3月联合攻进南宁,宣布再任省长。7月、再攻南宁时逃出广西。不久回思乐县(今属)定居。1933年病死。
那良镇刘永福将军
刘永福(1837年—1917年),字渊亭,汉族,广东防城自治县(今属广西)人,祖籍防城,生于扶隆乡,长于防城区那良镇木材厂,清朝时的军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后,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
那良镇法国街名人
(1)杨伯图(著名乡绅)(2)林重兴(著名乡绅)(3)项明夫(著名乡绅)(4)陈树康(陈济棠族侄,著名乡绅)(5)林瓦青(著名乡绅)(6)沈叔谦(著名乡绅)(7)覃伯棠(陈济棠同学,广东盐运署副主任)
那良镇官街(今兴宁路)名人
(1)钟子鸿(广西省主席,桂林镇守使林俊廷军需处长)(2)郑日东(陈维周女婿,广东督配局局长)(3)陈维周(陈济棠大哥,广东盐运使主任)(4)郑国魂(桂林镇守使林俊廷军需官,民国防城县参议员,那良警察局长)(5)杨鼎中(国军中将师长、副军长)(6)陈树英(国军旅长)(7)彭光廷(国军师长)
那良镇担水街名人
(1)钟源昌(著名乡绅)(2)叶瑞光(陈济棠原配叶洁芬弟弟,广州缉私舰舰长)(3)叶寿尧(陈济棠原配叶洁芬弟弟,国军师长,防城抗日司令部司令)(4)项世端(国军中将、空军大队长、海军司令)
粉街(今永安路)名人
(1)彭贯林(那良警察局长)(2)巫剑雄(国军中将师长、副军长、钦廉保安司令)
那良镇乡镇美食
在饮食方面十分讲究精粹,注重色香味全,那良粉的最大特色是以调料为主,以浓溶为宗旨,以炒功为上乘,烹任出各种色香味全的美味佳肴,现将其中最著特色的地方民族,且风味兼融的十大民菜,先推价那良粉类如下,如果你去那良镇一定不能错过这些美食。
那良镇那良炒粉
那良的炒粉油多而不腻、顺滑爽口、清香怡人。它的做工关键在于炒粉的处理上。是将粉(即面条的一种,通常形状为扁条状,白色,用米浆做)放入锅加以炒制。将粉放入油通过明火翻炒,放入青菜等配料,有米的醇香和爆炒的煎炸味道。这是一道风味独特饮食,方便容易制作,可做正餐使用。同类的还有炒面。碗令人食欲大增的炒粉便呈现在你面前。
那良镇那良米粉
广西防城港的特色美食排号第一应该是防城区那良古镇的那良米粉和猪头肉粉,其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没有复杂的工序,只是把猪头洗净,食用时,一碗汤粉,配一小碟的香莱酱猪,猪头粉是用本地手工粉+什锦佐料一小碟[齿边叶香菜、 那良米粉生切米辣(小辣椒)、碎蒜米、念汁]的汤粉,也可以加钱加肉.猪头肉是用全只猪头放入习鸡、习鸭习鹅、习猪肚的大锅高汤内习熟,然后拔开熟猪头取出贴骨肉,用不带皮没有肥膘的瘦肉切成肉片配菜面的一碗大粉,让你品出地道十足香本地猪肉的原味,防城港那良米粉、那良古镇猪头肉粉和广西桂林的“桂林米粉”、广西柳州的“柳州螺丝粉等不同,在防城港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可能看到“正宗猪头肉粉”字样,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难得出谁“正宗”的结论,只有那良古镇才有的特色风味美食,其它地方难于找到的。 猪头肉粉用当地特有的上好手工粉,配以调制好的熟猪头肉做佐料而得名,香甜可口鲜美又爽口,俗话说,“ 防城港猪头粉,嫦娥也打滚”,是防城港那良古镇的招牌美食小吃。
那良镇卷筒粉
那良的卷筒粉的做法很特别,锅上烧开水,在水中放一个用白布绷紧的一尺来高的圆木罩,白布临边开个寸余直径的透气孔。用勺舀上磨好的米浆,往布上摊平,盖上盖子,几秒钟后掀开盖子,用薄薄的宽如尺的竹片轻轻剔起,放一些炒熟的肉末、木耳、洋葱做的馅,或椰菜做的馅卷成筒状就是名副其实的卷筒粉。吃时配以特制的卤汁,味道好极了。
的经典小食,与客家菜萝卜丸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良镇炒田螺
知名小食,中秋必备。客家人炒石螺爱放(田螺香)、辣椒、蒜米一齐炒。摸螺打蟹,曾经系客家儿童介必修课,自然,留下介记忆也系相当深介。
那良镇那良五香狗肉
五香狗肉:狗肉250克,小茴香、桂皮、丁香各6克,葱、姜、蒜、酱油、料酒、白糖各适量。将狗肉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烧开。放入小茴香、桂皮、丁香以及葱、姜、蒜、酱油、料酒、白糖煮到狗肉酥烂,取出切成片,放回汤内即可食肉喝汤,用于肾阳不足,腰膝软弱,四肢不温,阳痿不举等症。
①治脾胃冷弱,肠中积冷,胀满刺痛:肥狗肉半斤,以米、盐、豉等煮粥,频吃一、二顿。(《食医心镜》)
②治气水鼓胀浮肿:狗肉一斤,细切,和米煮粥,空腹吃,作羹臛吃亦佳。(《食医心镜》)
③治虚寒疟疾:黄狗肉煮臛,入五味食之。(《纲目》)
④治痔漏:熟狗肉蘸蓝汁,空心食。(《世医得效方》)
脾胃属土,喜暖恶寒。犬性温暖。能治脾胃虚寒之疾,脾胃温和,而腰肾受廕矣。若素常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
俗话说:“寒冬至,狗肉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寒冬,正是吃狗肉的好时节。 狗肉,味道醇厚,芳香四溢,所以有的地方叫香肉,它与羊肉都是冬令进补的佳品。狗肉营养价值 很高,每100克狗肉含蛋白质14.5克,脂肪23.5克,可与牛肉、猪肉相媲美,而且含有钾、钙、磷、 钠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理想的营养食品。
那良镇那良糯米粄
为一大类粄,有甜粄、发粄、新丁粄等等,其代表为甜粄,系客家地区最为常见介点心。基本工艺都系先浸好米,然后用碓踏成粉,加黄糖或者其它调料一同搓,然后用竹箕垫蕉叶摊平上锅蒸。食时切块,即食或者油锅煎食。
那良镇瑶家腊肉
[制作材料]
主料: 猪夹心肉(软五花) 5000克
调料: 盐 750克 白砂糖 250克 酱油 40克 辣椒油 10克 大曲酒 125克 五香粉 8克 各适量
【制作工艺】
1.选料:选用新鲜猪体中部的五花腩肉,肥瘦适中者最佳。
2.切条:选好的猪肉割去皮层,切成长40厘米、宽1.4厘米的肉条。
3.腌制:切好的肉条加食盐、酱油、曲酒、白糖、辣椒油、五香粉搅拌均匀,腌渍8小时,隔4小时搅拌一次。
4.晾晒、烘焙:腌好猪肉条穿上细麻绳,挂在阳光下晾晒,夜间放入烘房烘焙。如此连续3天,至肉质干燥,即为成品。
【食谱营养】 猪夹心肉(软五花):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由于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那良镇那良牛腩粉
将牛腩洗净血污,放入锅中煮三十分钟,捞起切成小块,放入调料腌制。将葱头、姜块、蒜头放入油锅中炒香,下牛腩块并将香袋(装有蒜头、沙姜、鱼尾、桂皮、川椒、小茴、八角、甘草、草果、陈皮、虫蜕、胡椒粉、丁香、酱油.、料酒等配料的纱布袋)置于其中,放入牛骨汤。焖三至四小时,再将原汤倒入煮沸,并加入味精等。
与牛腩相配的米粉煮法也与一般煮法不同。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烫热,捞置碗中,加上牛腩及原汁,还有配料即可食用。亦可添配那良风味食品。其特色不仅鲜美、滑嫩、消渣、甘香还爽口。
那良镇那良烤猪
【制作材料】
主料乳猪一只。
调料白醋150克,饴糖、甜面酱、白糖各150克,葱、蒜,酱豆腐、五香盐、麻酱、玫瑰酒、实用油、豆腐各50克,汾酒25克。
【制作过程】
(1)将乳猪从背部劈开,去内脏、洗干净,将五香盐均匀地涂在猪腔内。用铁沟挂起,晒干水分。
(2)酱豆腐、芝麻酱、汾酒、绍酒、白糖、蒜、葱、豆腐放在一起拌匀,涂在猪腔内,腌3~~4小时。
(3)用沸水烫皮,再涂上饴糖和白醋对制的糖汁,晒坯,防入60℃炉温的烤炉中,备坯5小时,备用。
(4)备好的乳猪用旺火烤制,待猪皮呈现枣红色离火,用刀片皮装盘。配甜面酱、白糖蘸食。
枣红色,皮脆酥香。经济发展
那良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那良镇党委、人大、政府三家班子以&改革开放为依托,更新观念为保证,科技发展为动力,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资源开发为着力点&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农业稳镇、旅游企业强镇、绿色富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带领全镇人民奔小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同步发展。而今那良镇,乘着改革的东风,积极改善和营造一个更具魅力的投资环境,凭借边贸城镇经济发展及周边的东兴市经济开发区的辐射作用,以崭新的姿态,欢迎八方客人和游客的到来。
发展支撑产业,建立“一镇一产、一村一品”是推动农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为此,那良镇提出了打造“一镇一产、一村一品”的几点发展思路。
“一镇一产、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向
(一)一镇一产发展方向
1.发展旅游产业。以建设旅游名镇为目标,加强对那良镇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医疗等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一是可以利用边境优势大力发展出境游。那良镇与越南仅一河之隔,边境线长31.85公里,是防城港市少数几个沿边乡镇之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越南境内溪流淙淙,风光旖旎,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是生态考察和旅游观光的胜地;二是可以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那良镇是防城港市山林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现有山林面积49万亩。发展以瑶寨九龙潭漂流景区、野人谷漂流景区、北仑河源头漂流景区、南天门漂流景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三是可以发挥客家文化和历史名人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那良镇是远近闻名的边陲古镇,人口90%为客家居民,客家文化和客家风情浓厚,保存基本完好的古民居群不少于900间,其中晚清、民国时期建成,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洋楼独具特色。“粉街”、“担水街”、“官街”、“法式街”等四条古街道自清朝至今出了数十名高级军官。
2.发展边贸贸易业。依托现有里火、滩散两个边贸互市点,对应越南广宁省下基县20万吨级深水码头,建成占地300亩的国际物流基地,并将里火口岸建成国家二类口岸。加快滩散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速度,完善滩散口岸和集镇基础设施,使其尽快对应越南芒街市海山社,树立起新的国门形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口岸为依托,以全面改善软硬环境为基础,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加快进出口贸易加工园区规划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大口岸、大物流建设。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基础设施、通关设施和具有较高档次的商务服务设施建设,着力培育壮大商业贸易、进出口贸易加工、现代物流三大经济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跨境旅游、信息服务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实现镇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以进出口贸易、加工工业、现代物流业和以商贸旅游为主的服务业等产业支撑体系,使进出口贸易、加工工业、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旅游业形成相辅相成的经济产业体系。
那良镇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向
按照一村一品专业村的主导产业或产品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40%以上的农户从事主导产业或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到2013年,全镇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数量达到12个,占全镇25个行政村总数的48%。通过在政策、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进行扶持引导,从事“一村一品”的农户数量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的产业领域不断拓展。红衣花生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种植红衣花生面积达3000亩,发展红衣花生专业村2个,重点产业区域在那旺村、板蒙村。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实施地膜覆盖技术,打造那良优质红衣花生品牌;生猪养殖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生猪养殖达30000头,发展生猪养殖专业村3个,重点产业区域在那伍村、那楼村、五联村。以生猪养殖为主,大力推广科学养殖并实行规模养殖;边境贸易和旅游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边境贸易和旅游收入12亿元,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专业村2个,重点产业区域在里火村、滩散村。以发展边境贸易和漂流旅游为主。芋苗、瓜皮种植和加工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芋苗种植面积达1200亩,黄瓜种植面积达1000亩,发展芋苗、黄瓜种植和加工专业村1个,重点产业区域在大村村。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蔬菜种植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3500亩,发展蔬菜种植专业村1个,重点产业区域在那务村。大力发展反季节种植,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柑桔种植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发展水果种植面积6000亩,发展柑桔种植专业村3个,重点区域在稔里村、民生村、汉城村。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实施水果嫁接技术,打造优质柑桔品牌;皇妃贡柑和休闲农家乐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发展皇妃贡柑种植800亩,休闲农家乐3家,重点产业区域在大河村、范河村。以发展皇妃贡柑种植和休闲农家乐为主。蜜蜂养殖和蜂蜜加工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蜂蜜产量达20吨,重点产业区域在里麻村、六市村。充分利用两村植物种类多和丰富的森林资源,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大力发展蜜蜂养殖和加工,打造“十万大山”无公害蜂蜜品牌;金花茶培育和种植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种植金花茶1100亩,培育金花茶25万株。发展金花茶培育和种植专业村2个,重点产业区域在太坪村、那楼村。以金花茶培育和种植为主;甘蔗种植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甘蔗种植面积达8200亩,发展甘蔗种植专业村4个,重点产业区域在北仑村、五联村、那垌村、其那村。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实施深耕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瑶族文艺表演专业村。组建一支瑶族文艺表演队,以高林村为主。主要发展以瑶族民俗、民风和民歌等为主体的民间文艺表演传统项目;八角、玉桂种植和加工专业村。到2013年,全镇发展八角、玉桂种植26万亩,八角、玉桂深加工300吨,发展八角、玉桂种植专业村4个,重点区域在大勉村、白赖村、那巴村、里冷村。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和嫁接技术,提高八角产量,采用深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祥见那良镇“一镇一产、一村一品”一览表)
那良镇发展重点
(一)高度重视品牌的培育。着力打造一批能够代表那良镇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名牌产品,以品牌、名牌扩大那良镇的知名度,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重点突出红衣花生和皇妃贡柑等农产品品牌建设。
(二)注重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和包装。对农产品进行分等分级、半成品加工和规格化包装等增值服务,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加大科技在生产加工环节的投入,最终都会体现在产品的竞争力的提高上,优化农产品的品牌包装对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销售。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沿边、生态、文化特点发展特色农业,使传统的加工工业与现代的旅游观光农业共同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把特色农产品做成精美小包装,在各个旅游景区(点)进行推介,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带动农产品流通。
(三)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队伍。努力创新市场主体,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拓宽全镇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全镇经工商登记的专业合作社4家,要积极引导、扶持使其规范运行,真正起到行业领头羊作用,充分利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镇种养业的迅速发展。
那良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为组长,财政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水利站,渔牧兽医站等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一镇一产、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一镇一产、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工作目标,组织、协调、督促工作开展。
(二)广泛宣传引导。利用墙报、标语、横幅印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和典型经验,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农村能人、群众带头人到“一村一品”先进典型村参观学习。通过广泛深入宣传,使干部群众认识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意义,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落实惠农政策,增强服务功能。切实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争取产业项目,整合项目资源,将项目资金优先向“一村一品”建设项目集中,向优势产业发展集中。切实承担起农业信息为公共服务的责任,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民提供产业政策、产业技术、农产品生产、市场供求及价格等各种信息,用信息化推动“一村一品”迅速发展。
(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在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的同时,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围绕全镇主导产业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村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
(五)抓点示范,辐射带动。“一村一品”要在资源和产业基础好的重点区域率先开展示范。要因地制宜,聚集财力和精力,首先抓好已确定的示范村,辐射带动其他村发展,坚持用一户带多户,用一片带动一个村的办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新格局,不断提升产业水平,最终形成特色产品和产业集群。
.防城区政府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地名普查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