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冬天带手套吗托钵是哪个手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为食器。其形状为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钵的材料,如铁制,称铁钵;陶土制,称瓦钵、泥钵、土钵。释尊所用的钵,称佛钵。
钵的大小于各律典中都有差别,其容量也因名称而异,通常有大、中、小三种。大的三斗,小的一斗半。另外还有过钵、上钵等,钵的颜色为“黑色、赤色或褐色”等。
比丘持钵以应受他人的饮食,钵又称为应器。持钵行乞时称为“托钵”。而比丘不得储存多个钵,护持钵要如护持自己眼睛一般,应当经常以澡豆洗净除去垢腻。钵损坏时,如果用五种修补方法修后不漏,不能用新钵。
古人修行啥都放下,放下一切世俗的名利与欲望,去修“无为法”,那时的出家人身上贵重的物品就只有三衣一钵最贵重了,所以“钵”对出家人来讲也就显得重要了。
就比如钵的大小要依佛制,钵是如来应量器,也是佛的象征。我们出家人修行就要放得下,出家人有“三衣、一钵”就够了,所以出家人修行应该清心寡欲,佛在世的时候出家人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也不倒单。古人这样的出家人叫苦行头陀僧;那的出家人的钵像眼睛一样珍贵无比,出家人受了比丘、比丘尼戒律以后,钵外加三衣终生一定不可舍弃,特别是我们现在的末法时期,若想得到一个如法的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所持用的钵。
几千年的佛教文化传到我们这一代出家人身上,我们定要格外的珍惜我们手中使用的钵,我们修行是为了续佛慧命,等我们将来修好了,得道了,我们还要担当度化一切法界有情众生的任务,我们离俗出家,放下一切,修无为法,我们要靠这吃饭的“钵”修行,修行就是要了脱生死,脱离六道的轮回。
钵是我们出家人吃饭的工具,我们修道啥都能够放得下,唯独这吃饭的“钵”不能放下,人活着就要吃饭,你不吃饭就会饿死,所以钵能够成就我们一切善根,我们一切善根都要靠“钵”来成就,出家人吃饭的“钵”不可离身,我们所使用的“钵”也是成佛的一个关键问题。
佛在世的时候,那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用钵来吃饭的,就如同我们吃饭的碗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其实我们出家人用什么东西吃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放得下,修行要放得下金钱与名利。古代的出家人对钵重视的原因,是叫我们放下身心所有的一切,这钵就不能再放了,我们还得靠吃饭来滋养我们的福身慧命。现在的很多寺院的出家师父们也不用“钵”吃饭,也很难说你是一个佛的弟子,因为佛法在古代政法到相法时期,一个真正出家人,必须用钵吃饭,而且钵也是代表佛的标志。
出家人最好还要使用一个真正比较如法的钵来吃饭,我们有了一个真正如法的钵,我们出去托钵乞食就不会被人轻慢,以免给轻慢我们的众生带来罪业,我们出家人“托钵乞食”应该尝试,你没有真正的乞过食,也就不知道我们过着“托钵乞食”的生活,能否使我们生存下去,我们要怎么样去修行,大家总要有个尝试。
修行人就要放的下,就要去战胜我们自己,我们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要能够战胜我们自己,我们就能够吃得下别人吃不了的苦啊,就知道我们我们出家人托钵行脚,总要试一试才能够知道你行不行,才知道你能否过的了托钵行脚修行的生活。
我们行脚托钵乞食不可攀援,当我们真正托钵乞食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佛法是应该怎样修行,修行就要放的下,一切都要放下。我们出家人修行不但要放得下一切,还应该断去世间的一切外缘,我们修行人不要再攀缘了。因为我们不攀缘,修慈悲平等的包容之心,慈悲心修好了,我们就会生起无缘的大慈,同体的大悲心、还有大行、大愿、大智慧等佛菩萨的性德,我们也都能够修出来,都能够证得。
文:一钵法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托钵的意义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正文
托钵的意义
托钵的意义
  文/千佛塔寺
  托钵,又作乞食、团堕(食物落于钵中之意)、持钵、捧钵,即以手承钵之意。亦即持钵游行街市,以化缘乞食。如法托钵的清净善业是三宝住世的表显,在这五浊恶世中,有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三宝,灯灯相续,以慧光照大千,以慈光破痴暗,祈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风调雨顺,佛日增辉,法轮常转。
  托钵的意义有如下几点:
  1.佛陀贵为王子,出家修道解脱,用托钵乞食得到食物等生命的必需品。这是值得世人景仰、出家人必须学习实践的。
  2.佛陀教导佛弟子修习正命,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生活必需品,出家人的方法就是托钵行乞。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光明地接受信众布施,清净安心。不可以装神弄鬼、符咒妖术等邪命方法骗取信众布施,也不可以从事生产或买卖事业来赚取物品。
  3.佛陀教导出家人托钵行乞,少欲知足专心修行。出家舍离世俗的家业、生产事业,经济的贩卖贸易,少事少烦扰,安心修行。透过最简单的托钵行乞获得食物和衣服、住所、药品等生活必需品,这是佛陀教导出家人修习少欲知足的最基础方法。
  4.托钵是出家人每天应做的事,于四种资具的供养,懂得适量,不积蓄物品。避免为了积蓄所起的贪心,去除因为财产物品的积蓄所产生的骄慢。出家人也可以随缘接受人们送至寺院供养的物品,或接受信众邀请到家里接受供养,但这些都是一餐之量,知量知足。
  5.托钵乞食去除骄慢。剃头出家,破身好相,舍弃一切装饰品,穿着袈裟,背着钵,天天托钵,以行乞养活自己。天天这样子审思观照自己,还会增长x慢吗!佛陀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乡弘法,很自然地托钵行乞,但他的父王反而觉得很丢脸,可见世俗人去除x慢有多难!为了解脱烦恼,自降身份来行乞,这是佛陀智慧的教导。
  6.托钵可去除自己的贪心。托钵是次第乞食,平等接受布施。不为了食物而攀缘施主,不为了美好的食物而结好贵人。培养平等心,去除贪心。
  7.托钵去除_心培养慈心。托钵见到施主欢喜布施的善业,出家人随喜他的善,心存感激,对他修习慈心,祝福施主安乐、没有痛苦,成就一切善。
  8.托钵让施主有机会修习善业。修习不杂染的善业要有好的因缘,供养如法修行的出家人,这是修习清净善业的难得因缘。出家人托钵让信众为自己的生命种福田,自己的生命培养资粮,得到美好的果报。
  9.托钵让在家人有机会接近三宝,进一步学习佛陀纯正的妙法。在家人透过布施的善业与三宝结缘,或则亲眼目睹三宝住世而有缘学习佛法。如法托钵的清净善业是三宝住世的表显,对世间是一大功德。
  出家菩萨乞食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为摄受诸有情故:菩萨在乞食过程中和有情众生发生接触,和他们结缘,并摄受他们;
  第二,为次第故:乞食培养菩萨的平等心,他不论贫富,次第而乞;
  第三,为不疲厌故:一天一天地这样乞,不疲倦,培养他的耐心;
  第四,为知足故:不论乞到什么食物,不可以挑拣,培养知足心;
  第五,为分布故:菩萨乞食分成四份,只有一份是自己的,一份要分给其他的同修,一份要布施给鬼神,一份要分给其他贫穷的人;
  第六,乞食战胜我们对口味的贪著;
  第七,为知量故:让菩萨知道自己的食量,适可而止,同时也要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配得上吃这些食物;
  第八,在乞食中,菩萨要收摄六根,这样一来,修行的各种善法就会显现;
  第九,菩萨在乞食中,为众生播种善根,为佛法的传播提供了方便;
  第十,在乞食中,降伏我们的傲慢心和对施主的分别心,由此对治我们的我执。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The requested URL '/content/16/53.s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出家人托钵化缘是不是不劳而获?--学佛网
出家人托钵化缘是不是不劳而获?
& 19:49:00&&&nbsp
热度:1184 &&
各位师兄:
弟子近来看到一篇反佛教文章,心知其为糟粕,一笑泯之。但其中有一个观点却让弟子有些困惑。作者认为,佛教宣扬出家人托钵化缘,靠他人供养,原是一种不劳而获。这世上本不该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古今中外都是鼓励劳动光荣的。想想看这个说法也不无一定道理。我们佛弟子倒底应该怎么来看待呢?
末学根器十分浅溥,故所以想不明白,希望有师兄能答疑解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出家人托钵是为了我们众生有福田耕种,让我们众生有地方可修福报。贤圣僧和凡夫僧都是我们的福田。我们应当好好耕种,才有好收获,怎能说是不劳而获?如果有机会过几天寺院生活,你会觉得你提的问是多么的愚痴。
阿弥陀佛,师兄好!托钵乞食,比我们打工的付出要多几倍,太阳暴晒、徒步履行、冒风冒雨、风餐露宿等等,乞来的也只是够果腹,怎么算是不劳而获呢??
请大德以后少看那一类文章,时间长了没有好处,这些东西只会破坏您对佛法信的根,增长慢、痴、的根,有可能最终不相信佛法。
自性半居士 
事实上佛陀可以不必托钵乞食,但是他为了使众生获得利益,因此还是托钵乞食。此外,佛陀为了显示圣者们的模范,所以托钵乞食。托钵乞食是四圣种当中的一种。四圣种意思是沙门应当对饮食、衣服、住所、医药这四种资生用具感到知足。托钵是对食物知足的很好方式:沙门不期望将能得到何种食物,而是必须满足于他人布施的任何食物。托钵也能降伏骄慢。比库了知自己生活上的四种资具都必须仰赖他人布施,因此自己没有什么能引以为傲的,所以托钵有助于心的锻练。
alieenliu 
阿弥陀佛!师兄,看过一些资料后,一些师兄说主要是为了放下我慢,精进修行,远离经济贸易等俗世的束缚等等,师兄可以百度一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托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