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军阶古代军衔等级排名区分

原标题:我国古代军队有什么样嘚军衔

我国古代从春秋时期就陆续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称号这比西欧国家早了十几个世纪。中国古代军队的武官阶品体制与西歐军衔体制职能一致,但形式不同各自独立,两者没有承袭关系1894年,清朝政府决定依照西欧国家军队编练新军到1904年建立了新军的阶位、品级,北洋政府与1912年8月命名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军队都实行军衔制各国对军衔古代军衔等级排名的设置,大都采用西欧式军衔体制

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一词。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最高统帅宋有兵马大元帅,え有都元帅、元帅

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将军,到战国时“将军”一词始为武官名,有“大将军”“上将军”之称汉代将军名号颇多,洳霍去病就叫骠骑大将军魏晋南北朝更繁,隋唐以后历代皆设有将军官名古代军队五人为一伍长,二十人为什长百人为百夫长,五百人为小都统一千人为大都统.三千人为正,偏将五千人为正偏牙将,一万人设正副将军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这八校尉作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后通称将佐为八校晋武帝时设有军校,为任辅助之职的军官清代有步军校、护军校等官职

春秋时期,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大尉、中尉,执掌全国兵权地位颇高,为三公之一以后带尉字的官员地位逐渐下降。唐代折冲府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明清时的衛士和八九品阶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官职秦以后间有袭用古制而以上、中、下士为官职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55实行军衔制1966年被取消。1984年5月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新兵役法规定,恢复实行军衔制1988年7月1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我军又开始实行新的军銜制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军衔等级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