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给铁路工作带来什么机遇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把握新常态下新亮点新机遇
&&&&来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同时,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这一科学判断,既使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又使我们充满信心。我们要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抓住新机遇,贯彻落实《报告》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顺利实现今年的各项预期目标,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认清和做大新亮点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呈现不少新亮点,比较突出的有三个。
  一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67元,实际增长8%,超过经济增长速度0.6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8%和9.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继续超过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06个百分点。收入分配上的这两个“超过”,带来了居民消费率的提高。这是多年期盼的结构调整的重大成果。
  二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及其占GDP的比重均超过第二产业。由此带来新增就业人数的较快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成为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重要原因。
  三是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技术创新成果开始成批涌现。我国在国内申请的技术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国际专利申请量同美国的差距迅速缩小。企业已成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加快,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亮点充分说明,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不断做大新亮点,取得转方式、调结构的决定性胜利,就能推动国民经济在质量、效益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的《报告》没有回避矛盾,而是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办法,包括即将付诸实施的各项宏观政策和改革举措。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许多难得的机遇。抓住和用好这些机遇,我们就能向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实迈进。
  用好宏观经济政策和投融资改革新机遇
  财政货币政策将创造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机理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为主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主。需求不足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根本原因。围绕解决这一矛盾,《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将对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保持大体平衡,从而保持物价和经济稳定。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是优化结构。由于投资与消费比例长期失衡,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问题。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3年多为负,今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到1.4%。《报告》关于财政货币政策的部署,对防止出现通货紧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将创造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
  放宽准入等金融改革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贷款利率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报告》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放宽金融准入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不仅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且可以通过强化竞争降低企业贷款利率,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以来,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直接融资市场发育不足,造成企业债务率偏高,资金流动性差,一些前景看好的项目和企业得不到金融支持。《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实,将促进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显著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激发经济活力。
  投资体制改革将为企业创造更多投资机会。目前,我国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处于供给不足状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这些领域,既能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又能拉动投资需求,对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报告》提出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对一些社会急需而政府又缺乏建设资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如铁路、公路、供水、供电、医院、学校、养老院、幼儿园、停车场、充电桩等,可以采取特许经营权的办法,由政府制定政策,使投资能得到合理回报,并通过招投标,选择有资质的企业承担投资建设任务。用这个办法替代政府融资平台和土地财政,能办成许多政府想办而办不了的事,同时也能为民间资本找到大量新的投资机会。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等,将有力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用好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新机遇
  推进农业现代化将进一步释放农村劳动力潜力。从30多年的改革历程看,几乎每一次经济大发展都来自农村改革的新突破。当前,我们正处于从中高收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爬坡阶段,没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很难扩大内需和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再次聚焦农村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潜力,正当其时。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根本原因。加快农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把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同时吸引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进入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基本具备,应不失时机地推进这一历史进程。《报告》提出了许多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难得机遇。近几年,一些农民工回乡创业,一些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已经取得成功,应继续鼓励支持。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新型城镇化将释放新增城镇人口的巨大需求潜力。我国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只有30%多,有2.7亿农民工、4.16亿人口尚未真正在城镇安家。创造条件让农民工市民化,让他们和他们的家属在城里有房住、能上学、能养老,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这是城镇化的难点。《报告》没有回避这些矛盾,提出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难题,如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稳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这不仅对4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而且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以及消费需求,将成为未来十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用好行政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新机遇
  行政体制改革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大支持。政府减少审批、简化企业开办手续、提高小微企业税收起征点、改善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等改革措施,将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是财富的创造者,企业数量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鼓励大众创业,对中西部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每单位人口拥有的企业数量上。例如,截止到2013年年底,按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千人拥有企业的数量,浙江为10.4个,河南为2.7个,湖南为2.6个,四川为2.4个,浙江分别是河南、湖南、四川的3.85倍、4.0倍、4.3倍。各地企业数量多寡的原因主要在于创业政策环境的差异。所以,中西部地区要缩小同东部的发展差距,首先要在鼓励大众创业上狠下功夫,在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上狠下功夫。自主创新是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的根本途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作出了表率。深圳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2013年占全国的48.4%,2014年占全国的48.6%。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深圳具有鼓励创新和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良好环境。现在,民营企业已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的2/3以上。国有企业和大学技术创新的潜力还有待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研人员应形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合力,在创新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由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报告》提出,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对国有企业来说,这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建立规范的以股份制为基础的公司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对民营企业来说,这将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和发展空间。各类所有制经济混合发展,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从而创造新的生产力。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 人民日报 》( 日 07 版)
(责编:宋煦冬、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赵世勇: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人民网四川频道--人民网
《经济新常态大家谈》之市(州)书记、市(州)长篇(三)
赵世勇: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
――人民网专访四川省人大代表、遂宁市市长赵世勇
记者陈曦&陈希
&&&&来源:&&&&&
  经济新常态,是宏观大势,是全局大事,对地方来讲,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这也是今年省“两会”的热词。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始终保持专注发展改革定力,科学预判,精准发力,在全国率先推出稳增长16条措施,稳增长抓得早,调结构抓得快,促改革抓得准,惠民生抓得实,经济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面对新常态,我们要紧紧抓住新机遇,在“加快赶”的同时“加快转”,实现更高质量的新发展。
  人民网成都1月28日电 (记者陈曦 陈希)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作为四川的交通枢纽城市、四川农作物主要产区之一,新常态下,遂宁面临哪些发展新机遇?将如何实现新发展?27日,人民网记者就此专访了四川省人大代表、遂宁市市长赵世勇。
中共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世勇(左二)在基层调研(遂宁市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赵市长,您好!请您谈谈新常态下,对遂宁来说,有哪些利好?面临哪些发展新机遇?
  赵世勇:新常态孕育新机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利好政策,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定向减税”、“定向降准”,支持服务业、“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兴业态发展;支持中西部铁路、水利、能源、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实施“一带一路”开放战略,规划建设长江经济带,等等。四川处于“一带一路”两大战略重要交汇点和支撑点,遂宁作为全省重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未来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大有可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国家在“三农”、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将带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项目倾斜。成渝经济区的加快建设,将有助于遂宁在区域中借势借力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遂宁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省上确立要大力发展七大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破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性服务业,将为遂宁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型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人民网:新常态下,遂宁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赵世勇:优势不会与生俱来,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通过近年来的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遂宁的很多优势逐步凸显。
  一是地理位置好。遂宁地处成渝腹心,与成都、重庆等距128公里,是成都平原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在遂宁发展实业,既能够享受成渝经济区加快发展带来的政策机遇,又能够享受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市场优势,更能独享二级城市的成本优势,可达到立足遂宁、辐射西部的效果。
  二是交通物流畅。“一环九线”高速公路网络已建成“一环六线”,“七向二十一线”铁路网络已建成“三向七线”,遂宁新机场建设有序推进,涪江水运航道已列入省上规划,立体化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为遂宁产业发展提供了快捷高效的交通支撑。遂宁是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境内集装箱货运3天内可到达全国主要城市和港口码头。
  三是政务服务优。遂宁是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市州之一,行政审批效率居全省领先水平。境内设立了海关、检验检疫机构,物流口岸和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正有序推进,能为企业进出口提供便捷的通关服务。
  四是资源要素足。全市工业园区供电均实现双回路保障,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用电需求。境内磨溪天然气田是我国最大的单个、单层整装气藏,探明储量4403亿立方米,能充分保障企业用气需求。全市拥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29所,每年可提供2万余名机电专业技术工人。
  五是生态环境美。遂宁城市四面青山环绕,涪江从城市中心流过,形成了一个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独一无二的天然城市湖泊。遂宁利用良好的生态本底,用好用活水资源“拥湖发展”,依托东西山城市森林公园,形成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生态环境,先后获得全球绿色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是四川最美的二线城市,宜居宜业宜商宜人,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选为2014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责编:罗昱、高红霞)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省发行最大的日报?打开江西暨南昌市场首选媒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强卫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做得更好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编辑:舒晓露&&作者:
  强卫在会上阐述了明年经济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八个方面关系:
  1&&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现在已进入质量时代,发展既要速度,更要质量。要在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尽快实现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高度重视投资效率、创新驱动和财政增收问题,做到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相协调。
  2&&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对接意识和融入意识,积极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要加快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电气等基础设施内通外连,尽快打通&联江通海&的战略通道,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积极建设昌九新区,增强龙头昂起的实力,主动融入国家三大战略。
  3&&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使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一方面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通过技术、体制创新,完善产业链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集中优势发展产业引爆点,加大力度引进重特大项目,进一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4&&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关系。现在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新阶段。要不断提升工业发展的层次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旅游、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共举并进、协调发展,实现&1+2+3&6&的效果。
  5&&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国资国企改革部署,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发挥企业家的才能和作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下大力气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6&&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要着力提高城市辐射带动力,以中心城市的率先发展带动全省城镇化更好发展。要把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推进镇村联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把城乡建设得有质量、显特色、传文脉、提品位,管理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
  7&&扶贫攻坚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是同步小康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扎实推进分类精准扶贫,加强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加强考核验收。要在全面推进民生工程的同时,抓住教育、就业、出行等群众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下力气解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8&&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要始终高举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旗帜,着力保障生态安全,着力构筑绿色产业体系,着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机制。要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意见》,讲认真、敢较真、动真格,切实承担好&先行区&的重大使命。
  本报讯 记者刘勇、李冬明报道:12月29日,省委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今明两年全省经济工作进行总结、部署。省委书记强卫主持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刻理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战略思想,深刻把握好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等八个方面的关系,从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我省经济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更加坚定地深入推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明年经济工作。
  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对今年全省经济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全面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
  从实际出发 努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强卫结合自己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深层思考和实践运用,从战略起点、战略基调、战略布局、战略动力、战略支撑、战略取向和战略实施等七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强卫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战略思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植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以此为指导切实把新常态下的我省经济工作做得更好。
  强卫强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战略思想,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要坚持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实干定力,持之以恒实施省委十六字方针;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机遇,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加快融入;要从江西实际出发,采取实实在在的举措,努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不断激发我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势能;要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在加快发展升级的过程中推动小康提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不断提高领导我省经济工作科学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
  适应新常态 把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放在更重要位置
  强卫指出,明年全省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加快发展与提高质量效益同步推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强卫强调,全省上下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各地各部门必须集中精力于经济工作,以发展的硬道理统领思想共识,以发展的大目标凝聚智慧力量,大力倡导埋头苦干实干的精神,大力激发昂扬向上、不甘落后的志气,真正形成甩开膀子谋发展、奔小康的浓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调出新状态,学习新本领、运用新方法、展现新作为。要强化抓落实的意识,完善工作责任制,着力强化督促检查,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完善抓落实的机制,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明年经济工作 重点抓好八方面
  鹿心社指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省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鹿心社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我省发展的影响,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着力培育新增长点。
  鹿心社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挖掘投资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通过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消费促动,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二是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三是对接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升级,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型业态。五是统筹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六是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大力推进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水平,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七是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八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font color="#、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江南都市报
新参政文摘
江南都市报
新闻排行榜
江南都市报
新参政文摘
江南都市(第56期)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郑新立: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发展机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郑新立报告分享会现场
在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国家旅游局特邀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以“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发展机遇”为主题,给与会全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郑新立报告分享会现场
在2015全国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国家旅游局特邀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以&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发展机遇&为主题,给与会全国各省区市旅游局长(旅委主任)、业界专家及各部门、企业代表做学术报告及理论培训。
郑新立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曾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计)划的起草工作。
在讲座上,郑新立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入,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放在国际大环境中,指出当下中国对&新常态&的三大认知误区,提出目前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梳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密切关系,强调围绕阻碍发展的体制弊端进行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并分析指出&新常态&下的中国发展旅游产业的五大机遇和意义。
虽然郑新立自称是&旅游外行&,但他对宏观经济与政策的分析阐述,以及对&新常态&下发展旅游产业重要意义的诠释,给参加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的各界领导及代表上讲一堂重新认识&新常态&,重新发现旅游产业价值的培训课。
以下内容根据凤凰旅游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郑新立演讲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局部有删节和调整。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郑新立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并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谈一谈体会。我想讲的题目就叫&把稳增长放在今年的经济工作首要位置&。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运行的态势,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特别是把&新常态&这个概念,从九个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包括消费方式、投资方式、出口方式、产能和产业方式、生产要素、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约束、风险积累、资源配置模式等等,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方式,有哪些特征,做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对我们正确认识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这些&新常态&大家都学习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我想谈几点体会。
走出&新常态&三大认知误区
一、不能把经济下行看作是&新常态&
我们讲的&新常态&跟国际上对&新常态&的表述,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新常态&,主要是针对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的低迷状态提出来的。提出以后,好多经济学家就表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这样一个表述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趋势。
所以在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拉加德女士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新平庸&,也就是New Mediocre,以此各个国家都要开辟积极的、刺激经济的政策,能够引领经济尽快地走向复苏,走向繁荣。
我们讲的&新常态&与国际上的这个新思路显然是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我理解总书记讲&新常态&的几个特征,也可以概括为16个字&&&增速适度,结构优化,效率提高,民生改善&。
增速适度,经济的增长速度要保持7%~8%,这是个中高速度的增长,因而使我们的结构优化。
结构优化,在产业结构层面,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逐步改善。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的局面也要加速,要加快农业的现代化。第二产业主要是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要从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向以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主来过渡。
效率提高,企业的利润要持续地、不断地增长,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要不断地增长。
民生改善,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有一个持续地、较快地增长,特别是公共服务要增加供给,满足大家的需求,包括像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等,这些公共服务要尽快地改变供不应求的局面,满足广大居民的需要。
我们不能把一些经济运行出现的系统性问题视为新常态。日我在《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小文章,题目就叫《新常态是新概括、新认识,不是一个筐》。主要就是讲,第一我们不能把经济下行视为新常态。我们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已经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尽管现在还处在合理的区间,但是继续下滑,就有滑出合理区间的危险性。
对此我们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实现经济增长的回升。如果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一些脆弱环节,比如说像煤炭、钢铁、房地产、中小企业,他们的困难就会凸现出来,就会在国民经济中出现一些风险,特别是会出现一些金融风险,偿债能力不够,到期的债务还不了,会出现这样的危害。
所以,我们不能把经济下行看作是&新常态&。
二、不能把需求不足看成是&新常态&
我们不能把需求不足看成是&新常态&。
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产品过剩、产能过剩是需求不足同一问题的另一面。最近三四年,我们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情况,从GDP的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融资的增长速度和出国的增长速度,都是缓慢增长的。
需求不足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投资率不断地上升,虽然这30多年有一些波折,但总体来讲是不断攀升的。但是,最终消费率是不断下降的,居民消费率也是不断下降的,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加上政府消费是最终消费。政府消费一般占GDP的14%,这个比例多年保持稳定。
改革开放后80年代初期,我们的投资率只有30%多一点,最高时上升到前几年的49%,这几年仍然在47%和48%之间徘徊。居民消费率由&六五&时期的53%下降到最低点,只有34%,分别上升和下降将近20个百分点。
就是说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使用结构中,现在我们拿了将近1/2用于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仅仅拿了1/3多一点用于13亿人的消费。这样的结构已经到了极度扭曲的状况,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这就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
马克思用了毕生的精力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他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和广大居民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
发达国家也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得到了一些启示,特别是北欧的社会民主党,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他们主要采取了两个办法使生产过剩的危机逐步的缓解,直至消除。
一个就是加强经济预测和宏观调控;一个就是推行福利社会。现在他们已经走到反面了,用于社会福利的高度过度,超过了财力的可承受力,出现了这样的危机。所以,现在该他们难受了。如果想延长退休年龄、减少退休金,那么老百姓要抱怨不平,执政党要下台。他们的问题是需求过旺、供给不足;我们的问题正好相反,是供给过剩、需求不足。
看看我们三十几年来走过的路,实际上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走上了一个生产能力无限扩张和广大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下降这个路子。也就是说,靠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来提示高增长,而近年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没有随着经济增长得到相应的增长,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
你们是搞旅游的,搞工业的他们体会很深,现在生产什么产品都很难卖,所以说工业企业面临全面破产。所以,从这个大的利益关系出发,要充分认识需求不足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
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面对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解决过剩的问题。我们对计划经济下的短缺,过去认识很深刻,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增加供给,现在商品匮乏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从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目标,到现在只不过才20年的时间,我们对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认识不深、把握不够、研究也不够,特别是对于市场经济下&过剩&这个主要特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解决,还没有成熟的经验,没有成功的经验。这就是导致我们这些年经济下沉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种需求不足,咱们不能把它看成是&新常态&,要是看成&新常态&就坏了,那就不可能去研究这个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个矛盾。
三、不能通过比数来看&新常态&
我们不能通过比数来看&新常态&。
我们工业生产的出厂价格比数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去年12月份,煤炭的价格下降了10%,铁路货运量下降了11%,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的幅度已经下降到1.4%,合理的价格涨幅应当是3%。
所以,从生产资料的价格到消费资料的价格来看,通货减速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而不是通货膨胀造成的风险。对于这样一种情况,也不能看成是&新常态&。所以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
目前,我们有条件和能力来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从财政上来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例总共还不到40%,在全世界都属于最低的国家之一。欧美国家都百分之一百几,美国已经是百分之二百多,我们还不到40%。所以,这点债务,应当说是很低的。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引导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货币政策上来看,我们的M2比较大一些。有些经济学家讲,M2跟GDP的比例已经超过200%。我们的M2有126万亿,GDP60万亿,200%多,好像很危险,不能再发货币了。
其实这个数据只看到了一个方面,没有看到另外一个方面,只看到经济的货币化率高,没有看到经济的正面化。我们国家的金融格局就是企业公司主要依靠间接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而资本市场发育不足,通过股票市场来融资比重占得很少。
在发达国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是7:3,就是企业资金的来源70%来源于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只有30%到依靠银行贷款。我们国家是70%是靠银行贷款,30%靠直接融资。
我们股市的总值占GDP的比例也只有40%左右,前几年一直在20万亿左右徘徊,最近的一段时间才刚刚有所上升。就是因为我们的金融格局是依靠间接融资。
在这种情况下,M2多一点就是经济的货币化率高一点,是正常、合理的,是必要的。在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M2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左右,不会有什么差距。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通货膨胀很严重,我曾经两次到美国去向弗里德曼(音)请教,他是货币学的鼻祖、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搞金融统计学出身的。他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告诉我,根据日本、韩国的经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M2的增长速度保持在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左右,不会出问题。如果长期高于两倍,就出现通货膨胀了;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就出现了通货紧缩。现在看来,这个规律仍然存在,对我们仍然适用。
所以,现在不要听有些人瞎说,经济不能再膨胀了,M2都120多万亿了,还不管货币通货膨胀。在目前,面临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增发一个货币没有什么危险,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相反,对于伪增长、扩大利息、调整结构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那篇小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还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讲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所以我认为,不能把经济下行、需求不足、通货紧缩这三个问题,也视为&新常态&。如果视为&新常态&就坏了,我们就不可能把精力用在解决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现在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今年的经济部署,提出了五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把稳增长放在今年工作的第一位任务,或者是主要的任务;第二项是给予新的增长点;第三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第四项是调整经济的空间布局;第五项是改善民生。
后面这四项工作也是围绕稳增长来进行的。我们有两个思想认识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有效地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的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所以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北京共识&跟&华盛顿共识&的一个新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前二十几年,就是在2000年以前的20几年,我们始终在经济的大起大落中过来,隔几年来一次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2000年之后,我们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变得聪明一点,当经济偏热的时候,我们适当地踩一脚刹车,控制一下货币的发行和投资力度,给它降降温;当经济偏冷的时候,我们踩一下油门,扩大一下货币的投放,财政上发点国债,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
这样我们就形成了周期,避免了困扰我们20多年的大起大落。所以2000年之后我们出现了一个长达10年的增长速度,高达两位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增长期。中国经济经过这10多年的努力,一下子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现在这个经验对于我们增长同样是有效的,在面临着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我们实行新一轮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今年应当是各方面政策比较宽松的一年。
旅游业的发展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看看历史上旅游业的统计数据,会看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最典型的晴雨表,哪一年经济好了,旅游人数一下子就增长了;哪一年经济有问题了,旅游人数马上就下去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旅游业的发展看成整个国民经济的温度计、晴雨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将对旅游业发展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政策环境,今年的旅游业肯定会发展得比去年更好。
第二,需要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市场经济激发了企业个人投资的积极性,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各个行业一大批现代化的生产线,产品可以大批量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但是在产品的供应上,没有几个人买,或者只能一部分人买,城里人买,农村人买不起,那么就造成了产能的过剩。要把这个问题作为我们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来进行研究,探讨解决的办法。
马克思用他自身的经历写出了《资本论》,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就是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和广大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我们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利在我们自己手里面,我们怎么能够把这个财富分配得均匀一点,让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得快一些,让大家都有钱买房子、买车,出去旅游,让自己的孩子都享受到好的教育,老人得到很好的赡养,提高生活水平等。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更有条件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要把解决需求不足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解决。
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提上日程,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两个问题。我觉得首先从认识上要认识好、把握好这两个问题。
2015年&五大任务&与旅游业的关系
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汽车、新一代互联网、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来统领新的经济增长。
还有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服务业,包括旅游业。这几年,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很快,2013年我们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提高了2.4%,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而第一产业下降了2.2%,第二产业下降了0.2%。如果这个趋势保持下去,再有5至10年时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就能够达到全世界80个国家的平均水平50%。
尽管这几年增长很快,但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也只有38%,这个比例太低了。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60. 6%,我们只有38%,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50%。如果把我们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例提升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水平,就可以新创造1亿个就业岗位;如果要提到全世界的平均水平,那就可以提高1亿多个就业岗位。这样我们农民工进城就可以往服务业方面发展。
但传统服务业,像餐饮、交通、商业等并不低,主要是生产型服务和新兴的服务,像电子商务、物流、会计、审计、咨询、法律、金融、保险等这些行业跟国外有明显的差距。将来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生产型、服务型和新兴服务业。
这些行业需要的从业人员素质比较高,大学毕业生要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不是一个农民工随便来了就可以干。所以,一定要专业人才。
其中旅游业应当成为新增长点,成长空间很大,通过旅游业的成长来带动就业,将会对我们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第三个任务,就是转变农业化,主要是推进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经营,这样减少成本,提高农业的生产率,为第二、三产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现在有人说中国的劳动力这种&红利&已经没有了,这个话说了20年,现在农村种地的劳动力还有两亿六千万。
按照现在技术条件,一个劳动力种几百亩、上千亩地,通过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搞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可以把大批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决出来,转化到二、三产业去,解决二、三产业人工难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第四个任务就是调整空间布局。主要是提出三大战略,一个是&一带一路&,一个是&京津冀一体化&,一个是&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是新提出来的,通过跟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把周边国家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使他们能够搭上中国这列快速前进的&火车&。
像东南亚半岛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很落后。我曾经去过老挝,也曾经到柬埔寨。在柬埔寨沿着湄公河一看,老百姓就住在那个吊楼里边,生活非常简单。湄公河流域水的条件非常好,物产丰富,但就是自己吃吃就完了,弄多了卖不出去。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我们把铁路修过去,将来我们的工业品在那里销售,农产品、矿产品、能源等可以运进来,或者就地加工。这样我们实现一体化发展,意义非常重要。
&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对调整空间布局,带动中西部发展,带动城市郊区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最后一条是改善民生。除了我们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消费,还要重点扩大公共服务消费,包括教育、医疗、保险、城市、公路设施、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等等。这个领域现在严重的短缺,供给不足。我们通过实行新的投资机制改革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增加公共服务的能动性。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项任务,跟我们旅游业紧密相关。
围绕阻碍发展的体制弊端,深化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点了九个改革重点,第一就是机制的改革。这个审批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腐败。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机制改革放在改革第一位。
我给大家讲个案例,审批制度有哪些弊端?钢铁行业跟石化行业都是原材料行业,钢铁行业是放开的,民营经济介入,现在国有、民营各占50%,发展非常好,全世界第一。钢的生产是13亿吨,占全世界的50%。
前几天我跟人商量,买双皮鞋花2800块钱,一双皮鞋的价格跟钢的价格一样,就是因为竞争降低了成本。现在我们钢铁的品牌、质量、竞争力、成本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打败天下无敌手。
而石化行业的技术比钢铁要简单,工艺比钢铁要简单,由于严格地限制民营经济的介入,导致了这个行业发展低迷。日本、韩国的大宗产品,一多半都进入到中国,而且成本很高,有没有竞争的压力?
如果要有民营经济进入竞争,不改革,不节源增效就活下去,逼着进行改革。美国也一样,本来可以代替一顿钢铁的有机合成材料,能源消耗只有钢铁的1/2,但是由于我们石油化工行业没有发展好,产品的成本高,就带来了宏观上GDP能源消耗过多。所以现在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主要是这两个大户,要加快深化改革,要加强发展,就要有民间资本进入。
第二个投资体制重点改革。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的发展主要是推行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模式,吸引民间经济进入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部门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体制,都要作为今年改革的重点。通过这些改革将会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既促进今年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够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迈出重大的一步。
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发展机遇
对于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发展这个问题,我是外行,李局长(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的报告里面都讲了。我作为外行说说,供大家参考。我认为在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
第一,发展旅游业意义重大。旅游业是一个带动力比较强的行业,比如说我们招商引资,发展投资贸易关系,首先从旅游业起步。人家来旅游看了看你的环境不错;再来一次考察一下投资环境,最后才决定在这投资。
旅游又是传播文明的一种手段。过去西安老百姓穷得很,到处吐痰,养成习惯。现在来的外国人多了,看看兵马俑,一看见外国人那么讲卫生,逐渐自己就变了,丑陋的习惯慢慢开始改变。所以旅游是传播文明的一种方式,带动力很强。
第二,旅游是一种扶贫手段。2008年我们总结改革开放后的十八个发展典型,其中有一个旅游业典型,就是丽江。我曾经带了调研组在丽江住了一个礼拜,总结丽江发展旅游业的经验。丽江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走了很多弯路。改革开放以前,搞农业,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后来乡镇企业生产东西卖不出去,运距又很远,垮掉了,白花钱了。
后来贺志强省长决定,要把旅游业作为云南的支柱产业,借助丽江地震重建的机会和扶持资金发展旅游业。现在丽江的旅游给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游客的数量超过了的游客数量,人们去了一次还要去。
特别是两个旅游文化品牌,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纳西古乐&,一个是&丽水金沙&,凡是到了丽江的人,必定要看这两个演出。&丽水金沙&实际就是武汉一个人在深圳当警察,后来不干了,跑丽江去创造了这个东西,长演不衰,演了好几年了,真是好看。所以,丽江那个地方老百姓很富,住着小楼。
所以,旅游业可以是扶贫一个重要的抓手,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巨大。我们的山水、文化都可以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现在旅游业占整个居民旅游消费的支出,占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的20%多。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旅游业消费支出应当占到整个消费支出的1/4左右,吃穿住占1/4,住房占1/4,旅游占1/4,文化教育、医疗占1/4。按照这样一个标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大力开拓国内的旅游市场。各个省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我觉得首先是把国内的旅游业搞好,特别是今年我们要增加消费,旅游的消费是一个重要的作用。
第四,要加强促进旅游人的文明教育。最近我们不断曝出中国出国旅游的人在世界上各种不良行为,有照片,有新闻报道。我想我们旅游,特别是出国旅游的每一个人,都要成为中华文明的使者,把中国文明、中国道德、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风貌、中国讲礼仪等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播到全世界去。中国每年出去的1亿人,对中华文明进行宣传,这个做大做好了不得了。我觉得这件事落在我们旅游局肩上。
第五,大力推进依法治旅。90年代的时候,我曾经到新加坡去专门考察他们的旅游业,有一条给我印象很深。新加坡有一个法律规定,凡是游客投诉被新加坡当地商人坑蒙拐骗了,受欺负了,政府出资让你打官司。如果打赢了,除了赔偿你的损失,往返的费用给你报销。还有一条,就是把商人的经营执照永远吊销,一辈子再也不能干这一行。新加坡有这条政策,所以人们到新加坡旅游比较放心。
我想依法治旅,能不能从法律上搞出一些严格的规定,叫外国人到中国来放心,这样有利于我们扩大中国的旅游市场。我觉得旅游业像李局长说的要建立行业自信、产业自信、事业自信,应当建立这样一个自信。现在我们外汇4万亿美元,去年年均GDP接近7000美元,出国旅游的人数超过1亿,而且还在迅速增加。再过十年八年,到全世界的每一个旅游地都是中国人。
汉唐那个时候万国来拜,那种景象可能会出现,全世界的人都希望到中国来看一看,那时候才是我们旅游业发展的真正黄金机遇期。我想会在今后10年到20年出现,因为根据我的计算,我们人均GDP到2022年可以达到12000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那个时候,旅游业发展会更好。
所以,中国旅游业充满很大的发展空间,是一个朝阳产业!
(本文编辑整理/摄影 孙小荣 凤凰网旅游频道主编、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特别声明:本图文为凤凰旅游独家稿,若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郭小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播放数:169261
播放数:115549
播放数:167402
播放数:6034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新常态的机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