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馆长是什么级别有行政级别的不?就是馆长是某某某级别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3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国家宝藏》中的浙江博物馆“彩凤鸣岐”琴真的是唐琴么?——或许不是!
最近《国家宝藏》节目播出了浙江博物馆的“彩凤鸣岐”古琴,对于帮助社会民众认识古琴起到了极好的作用。这里转载这期《国家宝藏》节目,其中古琴部分从40分30秒开始,可以自行拖动。
浙江省博物馆藏琴“彩凤鸣岐”琴背面
“彩凤鸣岐”是杨时百先生(晚清到民国时期琴人)最珍爱的一件旧藏,在他的《琴学丛书》之藏琴录中对此琴有大篇幅介绍。此书相关内容我们在本文最后有附录,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如此大名鼎鼎的琴,真是让人向往。2014年我还专程跑到浙江省博物馆参观过这张琴。
但是我一直有个疑问?真如浙江省博物馆所标注的那样,这是一张距今已经1300年的唐代古琴么?
鉴定怪象——游离在现代科技之外的独立国
古琴鉴定一直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圈子。我们虽然已经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但对于古琴鉴定,现代科技是水也泼不进,针也扎不动。古建筑的断代,现在已经普遍使用"碳14"技术进行辅助;对于瓷器鉴定,也有“热释光”与“年轮”等技术辅助。唯独这个古琴,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技术就是引不进来(亦或有什么需要隐瞒,不敢公开?),还在只能靠“权威”。
等文物大家去世后靠谁呢?靠古琴演奏家来断代么?
文物鉴定是一个极其专业的领域,术业有专攻。而古琴,兼顾着文物、木器、漆器、乐器的多重属性,这对断代鉴定提出了一个极高的要求。断代人需要横贯中西之视野,纵观古今之博览。
杨时百先生是古琴家、演奏家,但他不是鉴定专家。纵观杨先生对古琴的断代依据,多是听声音、看款识、看木质而已。但古琴年代作伪,唐宋已有,后世更是登峰造极。
腹款“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
所谓腹款,就是在古琴面板和底板粘合之前写在琴腹内的款识。一般在琴腹内的纳音旁边,当琴做好后较难修改。“彩凤鸣岐”琴有腹款“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的字样。
这种写法不知大家什么感觉?这就好比我们现代人在琴里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历2018年某某制”字样,不觉得难受么?是刻意要等改朝换代后给下一个朝代看么?(不用拿民国时期的纪年来抬杠,中华民国某某年本身就是纪年法。)
传世唐代官斫琴,琴腹内款往往很简单,一般就四个字,如“至德丙申”、“太和丁未”等。当然碰上野斫怎么写的都有,咱也没办法说什么。再者,从宋人的书里看唐人在琴中留腹款多是墨书。极少朱砂书写或刻字。“彩凤鸣岐”这个刻款如此说来也略显可疑。
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有兴趣和精力的朋友可以从不同的唐琴落款及年号中推断一下雷威的壮年期,考察一下开元二年时雷威到底多大岁数?
郑珉中先生未将“彩凤鸣岐”列入唐琴名单?
故宫博物院郑珉中先生是古琴鉴定方面的著名学者,他在《论日本正仓院金银平文琴——兼及我国的宝琴、素琴问题》后曾列出了15张唐琴的名单,而后在其不同文章中又有新增补充到17张左右。这唐琴名单里唯独找不见“彩凤鸣岐”琴的踪影。
是郑珉中先生不知道有“彩凤鸣岐”这样一张琴么?
郑珉中先生在《论鉴定古琴的两种方法——我是怎么认识唐琴的》等多篇文章中不厌其烦的提到过其研读杨时百先生《琴学丛书》之《藏琴录》的心得。在《唐琴辨——再论唐琴的特点及真伪问题》亦有提到过“彩凤鸣岐”琴的字眼。可见郑珉中先生并非不知道此琴。
落霞式古琴唐代已有?
大家知道“彩凤鸣岐”是一张落霞样式的古琴。
郑珉中先生在《蠡测偶录集》中曾提到过16款琴式,明确说明伏羲、神农、师旷、仲尼、子期、凤势、连珠这7种制式在唐代已有(编者注:仲尼在晚唐出现),而落霞式为北宋之后所发明。
事实上传世落霞式古琴的数量很少。打开《故宫古琴图典》、《中国古琴珍萃》、台湾的《古琴纪事图录》等书,所附传世落霞式古琴总计十余张。其中只有管平湖先生旧藏“清英”琴的注释中,编者写“藏者自定为唐琴”。其余有较为确切断代的落霞式古琴均为宋之后。当然,编者之所以加“藏者自定”的定语,这个言外之意也比较明确了,就是不能公认为唐琴嘛。
我不是抬杠哦,只是给大家一个新视角
随便写了一点东西就凌晨三点了,纵还有千言万语,人总要睡觉。其实片子里所引用资料还有一些矛盾的地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不说了。
写这些内容不是跟浙江省博物馆抬杠,故意过不去。相反,我们还要感谢浙江省博物馆给大众又一次生动的普及古琴知识。写这些内容,我是希望大家看待任何东西任何事情,多一些学习,多一些思考,少一些迷信!
浙江博物馆这张“彩凤鸣岐"到底是不是唐琴,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期待着有一天现代科学能介入古琴断代这个封闭领域。当然,或许这历史本身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附录:杨时百《琴学丛书》对“彩凤鸣岐”琴的记录:
律和古琴研习社
淘宝:王宁古琴工作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首先,本文是转载的,其次,对于博物馆馆长,也是以为村长表达由衷的敬意,再次对于本文的作者表达更深层次的敬意,下面开转。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86次 发图: | 更多 |
  我一直到现在才有勇气写下我的所见所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两年前,一位制片人(就不公开他的名字了)在微博上炫耀,说他去了河北衡水一家博物馆,被其中的藏品所震撼,由衷地赞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后人需要好好保护和发扬。他还发了若干张藏品图片。这些图片,让我受到了很大惊吓——至于为什么惊吓,你们后面就知道了——我对这家神奇的博物馆充满了好奇。它是一个很严肃、很正规而且很有情怀的博物馆,可展现出来的极小一部分藏品却足以毁掉观者的三观和大脑,两次。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藏品啊!如果能看到全貌,该是怎样的震撼?  出于对超自然神秘事物的执着,我很想去实地看看,可惜一直未能成行。时间推移到最近,恰好我的妻子和孩子回了娘家。于是我和另外一位朋友驱车前往河北衡水,在那里,另外一位当地的朋友已经打好的前站——确认这家在湖畔的博物馆仍旧处于开放状态。  我不打算说出这家博物馆的名字,知道的人,一听就会知道。不知道的人,根据我这篇游记里故意透露出的蛛丝马迹,以也会推测出真相。从文献的只言片语中分析出古代宝藏的秘密,这也是一种乐趣嘛。  我们抵达衡水是在中午,草草在湖边吃了顿饭,然后直接去了博物馆。这一天特别炎热,我们抵达的时候,博物馆门前一辆车也没有——事实上,周围半公里内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栋建筑,只有博物馆前面的公路偶尔会有泥土车和拖拉机经过。  这是一座朴实而方正的建筑,其貌不扬,非常低调。我们兴奋地举起相机,拍了我们这次旅途中的第一张照片。我们就像是那些恐怖片的愚蠢游客一样,浑然不知自己即将踏入一个什么世界。  
  开过大门,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大广告牌,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一些慷慨激昂的解说词。  虽然文采有欠精炼,充斥着一股电视购物说辞的味道,但里面的诚意还真是满满的,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地方。我特意拍了一张高清,请大家仔细阅读,这里有一句话,隐藏着惊天秘密,一直到我离开博物馆回过头来阅读,才悚然发觉——原来任何事情,都是有预兆的。  
  博物馆门前非常安静,一个人也没有。是的,一个人也没有,连售票柜台也没人,也没有保安,大门紧闭着。我们徘徊了片刻,看到大厅里有人在溜达,连忙拍打玻璃门,举着相机,露出外地游客的憨厚笑容。那是位五六十岁的女子,她拉开门,问我们干嘛。我说参观,女人没多问什么,说一人三十,直接给我吧。我们把钱给了她,换回三张皱皱巴巴的门票。  
  我必须要辩解的是,这张门票和我的照相技术、器材无关,它本来就是这么糊……  
  女人打开门,然后就自顾坐到旁边的椅子上打盹去了。我们进入大厅,正面的装饰很平凡,甚至还有那么点创意。我仰起头来,仔细地阅读上面的藏品特色。  
  总结来说,这篇说明想强调的有两点:一,这里馆主是当地村子的一名干部,业余时间喜欢搜集古董,这里是他三十年积攒下来的珍品,以陶瓷为主,涵盖远古至明清;二,我们这里的藏品都是超大的哦,汉代大瓶、唐代大碗、元代大盘和大壶,全国没有比我们藏品更大的了。“让人震惊和感到不可思议”。我必须要再重复一下解说原文“让人震惊和感到不可思议”。这句描写一点都不夸张。  整个场馆分为三层十二个展厅,没有解说员跟着,甚至没有一个保安,偌大的博物馆内除了门口睡觉的大妈以外,只有我们三个人。我从来没在如此优渥的条件下参观博物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展厅里的照明有点弱,但我没有看到禁止拍照的标志。问了大妈后,大妈大度地摆了摆手,说随便拍,随便拍。  在此我先要声明,我不是古玩行家,只知道一些粗浅的知识。如果在见识上犯了什么低级的错误,还请多多原谅。但我保证我的鉴赏水平和博物馆藏品的惊艳程度没关系。  好吧,前面的废话说的太多了,让我们尽快进入这次灾厄……呃,奇迹之旅吧。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款乾隆年间的绿地粉彩花鸟纹盘。我没行家那种眼光,但这玩意的釉色看起来总有些奇怪……  
  看过这件,我又看到一件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宝石红花卉草虫纹带盖梅瓶。但这种新娘子出嫁赶上刮沙尘暴般的红色,真的是太可疑了啊!再说雍正年珐琅彩宝石瓷器,几百万身价,就这么放在没有一个保安的博物馆里真的好吗?  
  再接下来,我看到了第三件藏品。这件藏品可能是乾隆年间的红描金皮球花盘龙长颈瓶,可能会很值钱。为什么说可能呢,我拍下了解说牌……  
  喂!你们在写牌子之前根本就没想好是吗?就算写错了,重新做一面啊!为什么要这么诚实地让参观者看到修改痕迹啊!不会有人会为你们的认真喝彩好吗?而且那后补上去的“稀世珍品”潦草的手写是怎么回事……根本就是在讽刺这四个字的涵义啊!  我在这个牌子背后,看到了书写者的犹豫和彷徨。  从这时候开始,我似乎触摸到了这个博物馆的一丝特质,它令我有些不安,也有些期待。  然后我看到了雍正年间的粉彩九桃纹橄榄瓶。  
  纵然以我之孤陋,也知道曾有一件清乾隆粉彩九桃大天球瓶曾拍出过700万港币的天价。所以还是老问题,这么一件宝贝,如果是真的,放在没保安没监控设备没安防系统的玻璃橱窗里,真的好吗?  紧接着,我眼前一黑。  因为我领略到了本次参观的第一次高潮。  这是一件乾隆年间的黑地粉彩描金堆塑八宝双耳瓶。  
  但这充满童趣的画面到底是什么啊!!!!!!!  
  居然还有一张可爱的脸!恶意卖萌是犯规你知道吗!!!和黑地粉彩描金堆塑八宝双耳瓶根本不搭好吗?!!!  
  然后我再看到这个和田玉制的一脸不情愿的萌化关老爷,真的一点都不意外了……  
  刚才的经历太过刺激,我决定离开这个展厅休息一下。当我快接近出口的时候,却看到了一样东西。  这东西十分巨大,形状好似一只大缸,上面画着一些美女,这些美女的相貌和做派,似曾相识。它横亘在出口的位置,气势十足。可惜这里灯光条件太差,我又过于激动,照片不是很清楚——但这并不重要。  
  因为我把视线移到下面去,看到了它的解说牌。  这件东西的名字,叫做粉彩十二开光金陵十二钗大缸。  粉彩大缸不算稀罕物,上面画人物也属平常,用红楼梦人物更是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  
  你是说,题款“大清雍正年制”的粉彩大缸,上面画着金陵十二钗是吗!!!!!!!!!!!  混蛋!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啊!!!!  雍正死的时候曹雪芹才21岁好吗!!!!!!  乾隆年间红楼梦才开始流行好吗!!!!雍正年间的人为毛会知道金陵十二钗!!!  设计大缸的,是若曦还是洛晴川啊?!  我的旅途从这里开始,陡然开始加速,博物馆中的神秘力量,把我抛向了命运的惊涛骇浪中去……  我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参观。  我最先看到的,是成化年间的青花龙凤纹盘。  
  直径42厘米,高12厘米,作为盘子可真不小。  等一等,不是说“成化无大器”吗?这个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然后我就看到隔壁一个直径50厘米的成化斗彩纹盆……  
  这个疑惑没有持续很久,因为我很快看到一件宣德年间的青花龙纹大罐。尽管我知道这样的纹饰确实存在,可负责这件描画的工匠格外用心啊。罐上的龙和狮子画的太精致了,就像是活物一般,表情栩栩如生,瞪大了双眼,一副“我操,他已经发现我们了”的表情。  
  然后我看到邻近的洪武年制的釉里红龙纹大玉壶春瓶。虽然这种样式和龙纹造型确实有真实存在的器物,可这位工匠的画风就有点………我觉得朱元璋一定不会开心。  
  把这个工匠拖出去剥皮实草,谢谢。  其实我对瓷器没什么认识,每次看到这种专业的东西都头疼。于是我在展厅里东张西望,希望能看到一些我熟悉的东西。忽然我看到那边一侧,摆放着许多小碗,碗上还有花里胡哨的人像,欣然凑过去。  
  哎呀,数量还真不少,我赶紧凑近了细看,一看下去,大喜过望。  
  鼓上蚤时迁?白日鼠白胜?还有其他许许多多位梁山好汉,数了数,一百零八人俱全,当真是好大手笔。  
  我忙去看解说牌,哦,这一套藏品叫做青花五彩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将盘,永乐年间的。好吧,水浒传创作于明初,永乐年间能看得到,不过这一百零八个盘子能凑的这么全,真是难得了。看来馆主一定花了很多心血吧?  再放一个大招,明早期青花云龙纹葵口大盘,样式不稀奇,稀奇的是尺寸。  
  它的直径是176厘米……解说牌上得意洋洋地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古代瓷盘。  只要它真是明代的话……  看来进门前解说牌上说我们馆的藏品各种大,绝非信口胡说啊。  继续前进。  咦?这里有一个看起来好熟悉的东西,看起来比刚才的藏品正派多了。  
  这不是那个拍卖了2.3亿人民币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吗???  不是说元青花人物图罐非常罕见,全世界现在只有十件而且内容都不重样的吗?  为什么这里还多出一个啊?找了半天,我也没看到仿品字样,难道……又是一件“稀世奇珍”??保安,你们也太松懈了喂!  再仔细一看,那2.3亿的鬼谷子青花罐高27.5厘米,而这个高39厘米,比那个大多了。  对嘛,这个博物馆从一开始就不断再强调,我们的藏品特点是大,特别大。  然后我又看到了元代绿釉黑彩鬼谷下山罐。  
  为什么又出现了一件!!!不要以为换了颜色就可以骗过我!!  世存仅一件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在这里已经出现了两件!!一件青花,一件绿釉黑彩  而且这个高43厘米,比刚才的更大啦~~~  但是你们以为这就是尽头吗?  不是啊!!你们往旁边看呀!  
  鬼谷子你又下山了啊!你到底是在云游还是健身啊!!第三次了!  这次换成五彩鬼谷下山大X罐。喂,中间被涂抹掉的那个字到底是什么啊??  当然,一如既往地……这次的罐高变成了66厘米,已经把那个2.3亿元的矮矬子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我和同行的伙伴感慨了一句鬼谷子很忙,朝前方望去。还好,没有罐子了,接下来是盘子,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继续参观吧。  这一件盘子,叫做五彩鬼谷子下山大盘。  
  ……………………………………  ……………………………………  你TM有完没完啊!!!!!!!!!!!!  我们拨开鬼谷子的丛林,踉踉跄跄地朝前跑去,直到一件硕大的物品挡在前方。尽管我们已经对这家博物馆对“大”的痴迷追求深有了解,但看到它的时候,仍旧被深深震撼到了。  
  元青花鸳鸯莲池纹大执壶。  高92厘米……  鬼才拿的动!!  这时候,我忽然觉得一阵恶寒,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展厅里盯着我。我环顾四周,看到一头元青花五彩云龙纹大香炉。  之所以用“头”而不用“件”,这是有原因的。  “件”代表了物品,而“个”则孕育着生命。  
  不要在背后偷偷这么看着我啊!!!!!很恐怖的!!!!  
  接下来,请深吸一口气,然后记住进入这个展厅的一瞬间。  
  刚才的清、明、元藏品只是略有瑕疵——是的,你没听错,跟我们即将进入的地方相比,刚才的藏品真的只算“略有瑕疵”。  请坐稳,把你的三观系紧安全带,抱上儿童座椅,放到后排。  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  一进门,先是一个高达172厘米的瓶子。  嗯,一如既往的本馆特色。  只是瓶子上的画看起来有些令人不安。  
  等等,我看到了什么?大唐武德元年制?  我连忙去看牌子。  
  唐五彩人物纹筒瓶?  这可真是太棒了!!  原来五彩在唐代就已经开发出来了啊!唐三彩、明五彩什么的真是弱爆了!那些工匠真是太厉害了!!足以改变中国瓷器发展史!  可是,工匠先生,你是因为把技能都点在了开发五彩技术上,所以没时间练习绘画吗?!  那个拿着片儿刀绑牙签、骑着油漆未干的红马的猥琐男是谁啊??  算了,往下走。  哇塞,又看到超大的古董了~~~  
  唐五彩人物叙事葵口盘。  五彩什么我已经懒得说了……这盘子直径足有147厘米,真不愧是本馆藏品。  人物叙事?我喜欢,仔细看看上面的文字,哎?好像说的还是长孙无忌呢!  于是我特意拍了一张清楚点的文字,然后念了出来。  
  长孙公无忌,字辅机,乃河南洛阳人氏。自幼喜书好墨(好奇怪的表达方式……)。少年时季勤奋,加之父严师谨,便夺取功名后,被当朝封为赵国公。(果然那个“季”字是“既”错别字吧……而且他那么多功劳,为毛这里写的好像勤奋读书然后就突然成了国公了!)一生辅佐皇上为朝廷立下许多汗马功劳。(你敢再写的白烂点吗?)圣上围表其卓著功绩,特钦赐一套精品大盘供其玩赏。  钦赐一套精品大盘——没有鸡——供其玩赏  供其玩赏  供其玩赏  供其玩赏  供其玩赏  长孙无忌你太幸福了啊!!圣上说着这么平易近人的白话,还写在了大盘上供你玩赏啊!!  我决定换一个藏品鉴赏,否则我会疯掉的。正巧远处有个花里胡哨的缸形东西,似乎颇有意思,我凑过去,这次学乖了,先看解说牌。  
  唐斗彩人物叙事大缸  斗彩??  大唐真是太伟大了,不仅有了五彩,还有斗彩了啊!!那些宣称大明成化年才有斗彩的,你们的常识和我一样,需要来这家博物馆重新清洗一次啊!!  又是人物叙事,难道说……我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秦公叔宝名琼(喂,字写在前头名写后面这样好吗?),乃齐川历城人氏。自幼喜书好墨(和长孙无忌是一套词儿啊!)尤爱舞枪弄棍。少年得志以勇悍著称。唐武德九年助秦王登帝有功,授左武卫大将军。公在朝为官,功勋卓著,圣上为表其功绩,特钦赐精品大缸供其玩赏。  李世民你家没别的东西了吧…………  收到这种东西,凌烟阁功臣们的士气会下降好么!!  而且上面到底画的是什么啊!男扮女装偷番茄酱未果潜逃吗?!!!  圣上你就让秦琼对着她“玩赏”吗?根本没有撸的欲望啊!!!!!  
  经受了这两次打击以后,我对接下来的这玩意,已经不觉惊讶了。  
  隋青花你好,隋青花再见……  主流的说法认为,迄今为止,青花起始于唐代。一直有人主张青花出现的时间更早一些,甚至还悬赏几百万寻求证据。寻求个毛啊!来这里看一眼不就得了!隋代不光有青花了,而且还是四系瓶,还有人物纹,栩栩如生好似京戏名角儿啊!!!  接下来,我又看到一个大盖罐,上面有刚才精品大盘、精品大缸风格一样的纹饰,还有密密麻麻的字。不用问,一定又是李世民的精品大罐。  他这次到底是赐给谁来玩赏呢?  李靖?李勣?还是尉迟敬德?  
  我走至近前,看到这篇文字开头写着“耿氏恭,字……”奇怪,李世民什么时候有了一个叫耿恭的手下?  而且耿恭这个名字好熟啊。  
  也许不是李世民那会儿的人?  我带着一肚子的疑惑把视线挪到文字结尾,想看看到底是哪年的事。  
  大汉永平元年秋月造  大!汉!永!平!元!年!秋!月!  一看到这年号我就想起来了。  耿恭啊,东汉名将耿弇的侄子,坚守疏勒城的大英雄。  我为什么没想起来呢?  谁他妈能想到汉代能造出这么大的五彩瓷罐啊!!!!!!!!!!  我觉得我一定是受了什么刺激,以致于产生了幻觉。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事,赶紧看看解说牌澄清一下吧。  
  ………………………………  汉代,哈哈,五彩,哈哈,花卉人物纹,哈哈,大盖罐,哈哈。  192厘米高哦,汉代的五彩瓷器大件哦,哈哈哈哈。  我和这家博物馆之间,一定有一个已经疯了。  等等,解说牌上写的是一对,那么另外一个一定在附近吧!  于是我就看到了……  
  不要用奇怪的篆字来装古朴啊!!你们两个的表情已经把你们出卖了好吗?!!!!  我扶住墙壁,头晕目眩,迷迷糊糊中,看到在展厅的角落里,安静地摆放着一件硕大的盘子。  它仪态万方,从容镇定,冥冥中似乎在召唤我过去,要安抚我受伤的心灵和行将崩溃的三观。  
  我缓缓走过去,像个委屈的孩子,含着泪水先低头看了一眼解说牌。  
  我擦。。。。看完之后。。我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
  大晋建武宫廷御赐,斗彩,三英战赵云葵口盘。  斗彩始于成化这一学术论断,刚刚已经被唐斗彩推翻了;可十分钟都不到,唐斗彩也被无情地碾压了!再牛逼,能有晋斗彩牛逼么??!!  但我对这种颠覆性的学术成就一点兴趣也没有,因为我对三国有着深沉的爱,所以最关注的,是上面那一行极其可疑的字。  三英战赵云?  我熟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熟听三国评书,可从来没听过这么一段典故。  难道是不载于三国史册的失落片段?  我想起来这高达166厘米的葵口盘,里面还有画呢,画中定然隐藏着线索。  
  好欢乐的贴~~~~
  四个武将,三个在右,一个在左,彼此对峙。想来右边三个就是三英,左边的是赵云。嗯,没错,你看他身后打的那旗,还有一个大大的赵字呢。  你看赵云手持方天画戟,头戴长缨……咦?用方天画戟的不是吕布吗?赵云你弄一身吕布的行头,你是要造反么!!!  右边那三个,一个用双股剑,一个用蛇矛,一个用偃月刀……咦?这不是桃园三兄弟吗?他们跟赵云打个毛啊?赵云把大嫂推下井去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啊!!你们听他好好解释呀!  然后,我毫不意外地发现了晋代的青花,刚才那个隋青花也可以洗洗睡了。  
  当我踏入这个展厅的时候,一种幽选深邃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两件东西又是什么?它们将如何颠覆我的三观,我不知道。  
  好的很,东汉五彩刀马人物纹大长颈瓶一对。  继青花和斗彩之后,汉代又英勇地把五彩专利掌握在手里。面对这样的奇迹,我现在一点都不惊讶……  
  ……直到我看到瓶子上的葫芦兄弟们。  
  经过这些洗礼之后,你再看到什么汉代的玉凳或者大如三星手机似的龙钮金印时,已经波澜不惊、处之泰然了。  
  笑死我了~这不是那四个字的主人嘛……
  当我意识到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以后,开始在各处搜寻,结果在半小时内连续取得了专家们穷经皓首都无法取得的学术硕果。  比如汉青花龙凤纹罐……  
  再比如北魏神瑞年间的青花人物纹罐……  
  建安年间的五彩仙人纹蒜头瓶。曹操你可争气!!  
  晋代青花人物纹双耳瓶,司马懿你最争气了。  
  而最后这件唐代素三彩道教人物纹大棒槌瓶,虽然年代不如前面久远,但其中对世界的恶意,可真是……  
  我在办公室里忍着笑忍得好辛苦啊!!!!
  够了,我已经有些心力交瘁。我决定暂时中止对历史的探索,去看一些其他东西舒缓一下情绪。我转啊转啊,结果看到了更多古怪而意味不明的东西,我觉得我出不来了……  比如这四个搁在展厅一角的水晶球……标牌很严肃地表明了它们的颜色和质地,除此以外什么也没写。其实这只是工艺品柜台吧!!  
  然后我看到了红山的水晶蝉。我很激动,因为我是赤峰人,赤峰正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这算是我家乡的东西。不过看到规格尺寸的时候,我愣了一下,接着我就看到了长达82厘米的实物……这蝉是成精了吗?!!  
  记号  [发自Android客户端-贝客悦读]
  接下来是一系列的墓志展品,根据解说都是真的没法再真的藏品,比如说下面这个,是李世民赐给殷志玄的,不知道为啥和墓志铭混到一起。  
  王安石的墓志也在这里……为寂寞的宋代取得了唯一的一分。  
  这样东西我看了许久,我觉得它应该是个案几,可是解说牌上却否认了我的猜测……  
  唐代的连年有余歙砚。  砚台!!!这东西居然是个砚台!!!  怎么会这种事!!难道是解说牌放错了?  不,不错的。解说牌上写的很清楚,这个砚台长66厘米高17厘米。  这位唐代的同学,你是要用它来拍砖的吗?!!!!  再来看这个,红山文化又出现了!看到这张脸,我似乎觉察到这家博物馆这扭曲而邪恶的力量究竟属于谁了……  
  @只有这个方法了 20楼
16:25:06  然后我看到邻近的洪武年制的釉里红龙纹大玉壶春瓶。虽然这种样式和龙纹造型确实有真实存在的器物,可这位工匠的画风就有点………我觉得朱元璋一定不会开心。    -----------------------------  洪武红都有,太酷了,这个我只在南京博物院看到一个残片,在陶瓷展厅第一位置,这位收藏家脑袋得多大?
  这位“远祖”对我们不动声色,但我坚信它是活的,而且已经对我们、对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施放了邪术。  因为我们接下来走进了位于走廊最深处的一个展厅,踏入的一瞬间,我的心脏登时停止了跳动,我看到无数视线向我射过来,那一番景象,终生难忘。  
  这是什么啊!!!!!!!!!!!!!  明明是十二生肖,为毛要穿成中山装啊!!!!!!  而且还分男女……不,分公母……你看那蛇和兔子胸前那高耸的双峰!!!!  解说牌说这是元朝的青花釉里红描金十二生肖,我他妈不信呀!!!!!!!!!这哪里是元朝的文物,分明是
的文物好吗!!!  我正在歇斯底里地扯着自己头发,我的同伴悄悄扯了一下我的袖子,让我往旁边橱窗里看。  
  什,什么?!!!还有另外一套?!!!!  这套的风格完全不同了,但是诡异程度更高了好吗?把兽首做成人脸这样真的好吗?!  那头老虎脑门上为什么要写王二啊!!  那只猴子,真的不是文章吗?!!  解说牌说这是元代五彩描金十二生肖。  元代人也太闲了吧!!做一套就够了,这种事不要攀比啊!!  我正在歇斯底里地扯着自己头发,我的同伴悄悄扯了一下我的袖子,让我往旁边橱窗里看。  
  为什么又是十二生肖!!这个博物馆到底有多爱这个主题啊!!!!都第三套了!!!  虽然这个造型比起前两套来,要稍微那么中国点了…………但是,这是大晋永安年造的五彩描金十二生肖啊!!!!  永安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想想这个人的智力,突然我能够理解了。  我正在歇斯底里地扯着自己头发,我的同伴悄悄扯了一下我的袖子,让我往旁边橱窗里看。  住手!!你别再扯我了!三套十二生肖还不够吗?!!好吧好吧,我再看一眼。  
  继续啊,笑死了
  第四套,简直可以凑十二桌麻将了。  不过这套的风格,总算回归到了传统的古朴低调,这让我稍微感觉到一点欣慰。  接着解说牌就打败了我。  周代的铜制十二生肖啊!!!!!!!!!!!!!!!!!!!!!!!!!!!!!!!!!!!!!!!!!!!!!!!!!!!!!!!  这让我去哪说理啊!!!!!!!!!!!!!!!!  但你们以为这就到极限了?  太天真了!!!  旁边橱窗里,还有啊!!!  
  直接看解说牌吧!  红绿彩十二生肖。  商代。  让我冷静一下,谢谢。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已经无法评论,我只能走到这里了。我只能用我的双眼见证这一切,并把评论的使命交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继承我的遗志,走出这家博物馆,把中华民族最大的秘密,去告诉所有的世人。  
    南京博物院,洪武红残片。
  哎哟,笑得我肚子疼了……  果然是厉害的博物馆啊
  这应该是一家私营博物馆吧~  策划这家博物馆的人应该是文化厅的吧~
  亲王的贴,你也敢转  这贴真要来句祥瑞御免了
  刚看完这文,感觉好累,不会再爱了。。。
  那条龙的表情好萌
  哈哈。。。。。。。
  笑趴下了…
  我在某网站也看到这个帖了,居然后面的是之前没看见的!
  我看完帖子之后就觉得不发上天涯对不起大家,但我又没有号,特地注册了一个,也觉得我能做的只有这个方法了,剩下的就交给大家了!!
  @只有这个方法了 76楼
16:48:17  这是什么啊!!!!!!!!!!!!!  明明是十二生肖,为毛要穿成中山装啊!!!!!!  而且还分男女……不,分公母……你看那蛇和兔子胸前那高耸的双峰!!!!  解说牌说这是元朝的青花釉里红描金十二生肖,我他妈不信呀!!!!!!!!!这哪里是元朝的文物,分明是
的文物好吗!!!  我正在歇斯底里地扯着自己头发,我的同伴悄悄扯了一下我的袖子,让我往旁边橱窗里看。  http://img3.laibafile.cn/p/m/.jpg......  -----------------------------  我实在是忍不住了,这个虎王好像冯小刚啊。。。。。
  下班前,我居然扒完了,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只有这个方法了 20楼
16:25:06  然后我看到邻近的洪武年制的釉里红龙纹大玉壶春瓶。虽然这种样式和龙纹造型确实有真实存在的器物,可这位工匠的画风就有点………我觉得朱元璋一定不会开心。    -----------------------------  哈哈哈哈哈哈哈 龙的眼睛好卡通
  “冀宝斋”博物馆是由冀州市二铺村兴建,地处衡水湖南岸,占地60亩,主体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投资5400万元。这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从2007年11月奠基到2010年6月竣工并布展,前后经过了两年零7个月的时间。馆内设12个展厅,展出藏品2218件,其中,8个瓷器展厅,2个书画展厅,1个青铜器金银器展厅,1个唐三彩、玉器展厅。展品的时间跨度由远古至明清,琳琅满目, 异彩纷呈。   “冀宝斋”创始人王宗泉先生生于1946年,河北省冀州市二铺村人。他先后担任过该村民兵连长、“革委会主任”,1970年任村支部书记至今。曾被选为省7、8届人大代表,省优秀农民企业家。1984年他领导的该村被县委政府命名为衡水地区第一个小康村。原党和国家领导人王任重、扬成武等先后到这里视察。富而思文。近30年来,他为了收藏建造博物馆,北上南下,东行沿海,西出玉门,九赴瓷都,排除干扰,冲破阻力,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求真求是,终成收藏大家。2005年被中国文物学会吸收为理事,2006年应邀作为主持之一,出席上海召开的元代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声名远播,成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另外,王宗泉在创馆过程中,得到了学者、杂文家、收藏家魏英俊等人的大力配合和协助。
  我承认我笑尿了
  我笑的要吐了,哈哈哈,有没有人啊,来扶我一把。。。哈哈哈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冀宝斋博物馆的,说“冀宝斋”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归属于河北省冀州市二铺村集体所有。主要以收藏元、明、清三朝官窑瓷器为主,藏品数量之丰,种类之多,各器釉色之纯,图案之美,做工之精,俱臻佳妙。多家电台、电视台及各级报刊对这些古代艺术珍品进行过多次专题报道。清华大学瓷器系博士生导师梁任生、内画大师王习三、陶瓷工艺大师鲍志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庆新等许多专家、学者亲临“冀宝斋”鉴赏考查后,在对“冀宝斋”藏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的同时,纷纷题词嘉勉。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孙学海先生对“冀宝斋”送去鉴定的26件藏品中,一次就认定其中22件为真品并亲自开具了鉴定证书。  许多人对“冀宝斋”的评价是:“听了不信,看了震惊。”此非虚言,不仅专家、学者及一些大收藏身有同感,就连景德镇做仿古瓷的高手们对此也赞不绝口,称其精妙神韵决非仿制所能为之。“冀宝斋”创始人王宗泉先生曾将所藏千余件珍品悬赏:谁能确认出其中一件赝品者,可获奖一万元。时至今日,尚无得主。  甚至曾经在新华网上都出现过这样的文章:  看了冀宝斋收藏的古瓷器,给人的第一感觉除了震惊之外,用任何语言形容都显得苍白。真想不到那些只有在大博物馆和电视画面上及图片中才能看到的瓷器珍品,突然间会一起展现在眼前并且伸手可及,实在是让人久久回不过神来。规整硕大、风格豪放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等,彰显着昔日大元帝国的王者之风;明代的五彩、斗彩和清代的粉彩、珐琅彩等,器型众多,异彩纷呈,令人目不瑕接,眼界大开;一件元代青花釉里红留白葵口大盘,直径达148厘米,器型之巨、釉色之润、图案之美用“无与伦比”称之实不为过。一个大明宣德年间的青花釉里红龙纹大缸高56厘米,上口直径43厘米,底足直径40厘米,绕缸云卷龙腾,大气磅礴,凸显着皇家的威严和至尊;清三代的各种官器更是匠心独运、精美至极。  当初对于冀宝斋的成立,有人这样形容,说“冀宝斋”成功开馆有三个重要意义,首先,它是以中国古瓷器为主展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馆藏丰富,特色突出,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创建了一个宝贵平台;其次,它是冀州城市建设中精心打造的文化亮点,品位高,影响大,丰富了“九州之首”文化品牌的内涵,是彰显冀州古都风韵的窗口;第三,它是社会力量出资兴办的一个大型公益文化设施,特色鲜明,设施先进,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民办文化设施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是社会力量创办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典范,充分体现了崇文重商、敢为人先的“九州之首”人文精神。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省博物馆馆长行政级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