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政府官员要帐委托书

夏斌:对做假账融资的地方政府负责人要秋后算帐|地方政府|夏斌|融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夏斌:对做假账融资的地方政府负责人要秋后算帐
  新浪财经讯 9月5日消息,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名誉所长、国务院参事夏斌在论坛上表示,要尽快的解决巨大的产能过剩,解决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问题,解决地方政府无序借债的问题以及房地产泡沫问题。对于继续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做假帐进行融资活动的地方政府负责人和当事人一定要秋后算帐,绝对不能明知故犯。
  夏斌:我演讲是今天大会的最后一个,而且演讲开始时间已经是本来安排中间的讨论时间结束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抓紧时间讲一讲我的观点。现在不仅仅是中国的市场里的投资者,全球投资者和市场关心中国的经济,我看就是两件事:一是当前经济的走势是见好还是崩溃,二是都非常关注着中国经济改革大局的步骤,也就是说等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今天时间有限,我谨就经济形势谈一些观点,有些观点也是一些老的观点。
  关于经济形势,其实我在2011年中7月份曾经说过,从趋势看,未来中国经济必然处于一个从过去两位数高增长的平台逐步迈向相对趋缓增长的平台,这个趋势是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内在的逻辑力量决定的。它不完全是经济周期问题,也不是宏观政策力量所能支配调控的。这个时候如果采取相反的过度调控政策,只能使经济振荡加剧,所不同的只是表现时间的早晚问题,当时给时任总理的温总理也是这么汇报的。
  后来自己又说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到市场,到投资者都必须清醒的看到这个大趋势。在2012年底,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季度GDP8.1,第二季度7.6,第三季度7.4的状况,有人呼吁中国的银行要大力放松银根。我认为,我说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国民经济刚刚开始进入了结构调整的阶段。当时2012年底文章的标题就是调整轨迹中的2013年中国经济,明确提出中国2013年的经济不是以往所说的最困难的一年,最复杂的一年,就是应该调整的一年。
  面对当时国际社会关于中国经济崩溃,中国硬着陆的各种预测,2012年我反复再次强调本人在2010年写的《中国金融战略2020》一书中间所判断的,我认为尽管中国经济眼前遇到很大的问题,但是从长期看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机遇。原因有几点:一是刚才海外几位贵宾讲到,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发展需要钱。
  尽管人口在老龄化,但是未来10年、20年,在大国经济体中间,中国仍然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储蓄率,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有充裕的资金实力。二是我们的城镇化、工业化仍然在过程之中,意味着发展面临着很大的空间。三是尽管美国危机影响全球,萧条也好,衰退也好,我认为这个复苏过程中间会遇到一点噪声,但是全球化趋势不会中断。我们30多年的发展正是依赖全球化,只要全球化趋势不中断,中国仍然存在着发展的大机遇。
  四是改革的红利,这30多年的发展,用中国人的观念来总结,总结到最后一条就是改革开放,只要我们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相信我们还有很多的红利可以释放,很多的制度安排能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们同时看到中国政府手上掌握着在危机中其他国家政府所羡慕不已的3.3万亿的外汇储备,掌握着大量优质的国有企业资产。从今天来看,我们更容易看到14亿人口的大国消费市场,明年预测人均GDP7千美元,有人估计我们的中国消费市场在未来的10年中间中国消费占全球消费的比例将达到25%左右,当然这个数据是一个预测数据。
  可以给我们一个指向,给我们一个参考,中国本身很大的消费市场存在,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出口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运用好这个市场。同时从传统的增长理论来看,我们除了讲人力资本以外要讲物质资本,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基础上已经打好了一支有效率的产业大军。从供给和需求方方面面的因素来看,我认为中国保持相对稳定的高速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进入到2013年,不仅中国,包括海外对中国的发展很纠结,应该可以说,目前中国经济的不可持续问题经过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从长期看仍然能保持持续稳定、高速成长。但是我认为,这个高速成长的高速并不像2003年到2006年那样平均10%的增长,像2007年甚至高达14.2%的增长,那样的速度是不可能。
  相对于中国自身现在的条件,我们能够保持相对的高速,但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间,如果中国经济仍然能保持7到7.5%的增长,已经是绝对的高速,这一点恰恰是中国市场人士需要充分认识的。要维持中国当前经济保持7%左右的长期、健康增长,重要的不应该在速度上多0.5,少0.5,重要的是要如何使中国保持7%左右的速度维持的时间更长一些。重要的是要尽可能使保持7%左右的速度,不是像现在这样带有这么多的矛盾和压力之下,不是带病运转。而应该尽快的通过加快改革,加快结构调整,解决巨大的产能过剩,我认为中国的政府对中国的问题是清楚的,要尽快的解决巨大的产能过剩,解决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问题,解决地方政府无序借债的问题以及房地产泡沫问题。
  关于稳定中国的增长和加快改革,加快结构调整,防范系统性风险三个分析的关系,我最近曾经发表过一些观点。政府今年在这几个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政策安排和工作布局,今天作为我最后一个发言,由于时间关系,我专门想就系统性风险中的地方债务问题再做几点补充。关于地方债务问题,前一阵子国家审计署对36个地区的债务问题进行了审计,目前又在布置对全国地方债务进行新一轮全面彻底的审计。
  所谓全面就是审计的范围已经延伸到乡一级政府,除了省地县之外,延伸到了乡一级政府。所谓彻底,这是审计几乎对政府各类融资活动,包括BOT、租赁等等各种业务方式都包括在内。我相信10月底的审计结果肯定是惊人的,肯定比以前多,市场上说有10万亿,有22万亿,我相信比过去9万多亿相比是惊人的。同时我也相信,其中有部分已经是呆坏帐,是还不了的。因此,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作为研究人员要提出建议,如何前瞻性的做出考虑,我认为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目前总体上应该坚决执行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一系列严加控制的规定。今天只是想特别指出,要控制好地方债务的进一步增长,从眼前看要做三件事:
  一是中央政府应该放话,对于继续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做假帐进行融资活动的地方政府负责人和当事人一定要秋后算帐,绝对不能明知故犯。
  二是要防止监管套利。一行三会几个金融部门要切实负起共同的责任,听说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女士就协调问题进行了演讲,我认为很好,就是我们曾经有过,我们在考虑一个企业主体债务发放规模、杠杆率的时候都是各考虑各的,这个单位监管部门是40%,另外一个监管部门也是40%,几个监管部门下来到底多少?企业明白,地方政府明白,这就是中国的监管套利,都在抓监管套利的孔子。
  三是要杜绝各个进机构的道德风险。要对各个金融机构上课,要重温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条款规定,政府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也就是说政府机关不能做担保。什么安慰函,什么这个函那个函得不作数,地方政府人大出的函都不作数,到时候该赖帐到法院打官司照样没用,没有法律行为。第九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担保人,有些已经作为公益事业的房产等项目作为担保,发理财产品,做影子银行的工具,这都是违法的。
  所以要向各个金融机构上课,对于仍然不顾风险,钻政策空子,造成严重损失的,最后也应该追究责任。整个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化解,只有等到10月底全国审计结束后才能拿出方案。根据我在机关工作的经验,我相信会有一揽子的方案,我也相信这个一揽子的方案肯定是分类处置的方案。
  除去大部分可以偿还的债务之外,对于已经确定不能偿还的债务,我们要区分有效率的资产和无效率的资产,并且根据以上不同的情况,采取地方政府发债、资产证券化,当然这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可以发债,资产证券化,没有条件的,有债务企业的股权,或者冲销银行的坏帐,改变冲销银行利润,或者银行再次再转股,或者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最后中央财政再买一点点单。出售地方政府所持有的优质股权和房产等各种办法来偿债。我相信在政府还债问题上,一定会严格执法,绝不会再搞下不为例。
  中国这么大,情况复杂,一定要实事求是,分类处置,对个别大搞楼堂馆所,铺张浪费,大搞烂尾投资项目的,地方政府要让其搬出豪华办公楼,要让地方政府卖楼还债,卖他的好资产还债。要抓典型,警示天下。尽管中国不会发生像美国底特律政府破产的现象,因为中国政府作为整体政府而言,财力基础是雄厚的,不会存在偿债的风险,但是对于个别地方政府无视法纪的行为,必须要用特殊的办法来严肃处理,以防以后。
  这是我今天讲的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以及在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对地方债务的一些看法,谢谢大家!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对三拍干部“翻旧账”,更要开法治新篇
  11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透露,国务院正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条例,并强调重大行政决策造成重大损失,不管被调走或退休,都要终身追究责任。(11月7日《南方都市报》)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通常,官员的功过是非,在脱离权力的荫蔽后,才开始逐渐显现。而且时间过的越久,公众对官员的评价,越客观公正。然而,与民望的滞后性相比,对官员的监督却没有延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即使官员离任后民望很差,只要任内不出事,组织一般都不会翻旧账。于是,造成了部分官员,为了政绩、私利拍脑袋决策,捅出篓子后,拍屁股走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谁决策,谁终身负责”,无疑让官员的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终身翻旧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重大行政决策,通常都是以政府意志的形式体现。所以,干部的拍脑门决定,也会记到政府头上。终身翻旧账,有利于厘清责任,维护政府形象。另一方面,也会令官员对决策产生敬畏感。权力有期限,责任无穷期。试想,对官员而言,决策就意味着“签字背书”,谁还敢夹带“私货”,草率行事?    尽管,终身追责给“三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决策、决策错了后拍屁股走人)戴上了紧箍咒。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即使官员为自己的决策失误买单,但群众与政府的损失,却不会减少半分。以苏荣为例,试想,即使苏荣为自己主政江西的一系列错误买单了,可损失怎么填补?显然,终身追责的警示意义虽大,但却不能化解群众损失。    同时,对“三拍”责任的认定,本身也是一个问题。政府首长的个人意志,通常都是以集体决议的形式体现。比如,某项工程虽是分管市长主导、签批的,可背后是“老大”的意志,到时追责谁、怎么追责?这些即使是在时间进行时都很难厘清的责任,在n多年以后,定然是一出葫芦案。    而且,即使部分项目真是政府集体决策,可群众依然不买账。譬如,从昆明到宁波,PX项目为何都匆匆下马?群众对决策没有深入了解是主因。试想,政府讲清利弊,专家将项目的重要性、无害性论述透彻,群众会用“散步”表达不满逼停项目么?因此,从这个角度讲,重大行政决策要翻旧账,更要开法治新篇。唯有让法治贯穿到决策的始终,才是破解“三拍”的终极利器。    对“三拍”责任终身追责,无疑给干部行政戴上了紧箍咒。但有关方面,不能被终身追责一叶障目。从长远看,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法制化运行,才是化解“三拍”的良方。    文/薛家明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找不到该网页|访问出现异常 - 中政申论
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被删除!请点击回到系统
10秒自动跳转到首页分享给好友
转到我空间
为什么看政府的帐就这么难?写在愚人节到来时
阅读(12505)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继30日国土资源部率先公布其部门预算后,财政部和科技部也于31日相继在其门户网站公布了2010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部门2010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中央部委部门预算公开大幕已徐徐拉开……总不能等到4月1号公布吧……
我们要为进步叫好。但是这进步来得太慢了点……何况简单一张预算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所有政府部门细到乡村居委会街道都开始公开预算还有最后具体细到每顿饭每张发票的收入支出情况,才可能产生真正的监督,不然只是摆摆样子。
政府部门搞实名制、推绿坝、拆房改造都雷厉风行,这边百姓刚知道信,那边房已经拆完了,湖也开填了,工程也开建了。唯独像预算法这种东西,长年累月讨论无法通过,为什么呢?怕影响官员们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的快感么?去年预算内财政收入6.8万亿元,中央和地方政府摊派的各专项基金一年收了1.87万亿元。中央和地方“卖地”卖了1.42万亿元。钱怎么用了?谁得益了?是百姓,还是有关系的地产商承包商们?官员随便拔点钱千万上亿,平民要工作几百辈子,而关系户随便接几个工程,就是千万亿万富翁。去年三大暴利行业,路桥收费金融保险和房地产,毛利达60%――80%?有些人赚钱怎么就这么容易?那本该是谁的财富?纳税人交费人要求看更细的帐时,说“当前不具备条件”,怎么收钱花钱时就“不需要条件”?一到了要看帐时就“没有条件”?
财政收支细帐一天不透明,百姓对官员和相关部门的信任就一天不会真正到来。
分享给好友
转到我空间
空间的其他文章:-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官员、企业、民众如何去认识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南方网作者:
每年几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个官员、一个企业或一个普通民众,该如何去认识政府工作报告,并从中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今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2014年的政府工作,并对2015年工作提出建议,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5年的《政府报告》长达17000多字,作为一个官员、一个企业或一个普通民众,该如何从中认识与自己有关的的内容、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是,如果说《政府工作报告》回答着“中国发展的动力到底在哪儿”这个问题,那么,官员们的任务就是去理解《报告》中关于国家发展的关键思路和脉络,从而成为中国发展、前进过程中的传动器。企业则可以从关键思路和脉络中寻找商机,民众可以从中看到未来一年将会收获的改革红利。下面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官员如何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新闻周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今年(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如何理解“慎重稳妥”这四个字的内涵?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总理报告中很明确地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要慎重稳妥,三中全会提出的所有涉及到的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事,都明确了要试点。试点不能说我自己想试试,而是说中央让试就试,应该服从中央的安排部署。
中国新闻周刊: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重解决好现有“3个一亿人”的问题,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作为西部经济大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意味着什么?你如何理解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
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转移人口进城,首先需要有稳定的就业岗位,为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农民工有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后,他就需要有住房,政府需要为农民工的住房创造条件;当农民工有了稳定的就业和安居条件后,他就需要解决自己的身份,从而享受政府对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进城人口全面穿上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五件衣服”,享有市民应享有的公共服务权力。
同时,城镇要有足够的城市空间和承载能力为人的城镇化提供保障,这就需要政府推进城镇建设、加快城市新区建设,加强水、电、路、气、通讯、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我特别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第一项要把握好的重大原则和政策取向,就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我的理解,深化改革必须要立足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果改革不能推进发展,改革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有些改革方面的工作,如果现阶段对建设、发展直接关联度和作用不大,可以放缓节奏。
企业如何认识《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在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这种明确表示“促进、支持”的行业表明将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
比如,李克强还提到:
“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
这表明2015年将是有实力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一大契机,如果能尽早进入并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能抢得先机并一步步壮大。
普通民众如何认识《政府工作报告》?
普通民众2014年在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后收获了哪些红利?
“单独二孩”政策被写入了2014年《报告》,一年来不少家庭已开始孕育第二个宝宝;
2014年的《报告》中提到“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去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进行改革,近20年历史的养老金“双轨制”走向终结;
2014年《报告》中指出“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今年2月,中央审议通过了公安改革的意见和方案,其中一项就是废除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此外的数据显示,截至日,《报告》中的多项“承诺”超额完成。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阅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可以从一些关系民生的描述中看到2015年将释放的改革红利。
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要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落实财税、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以及带薪休假等制度,大力发展旅游、健康等服务业。”
带薪休假制度或在2015年真正落实,全民享受带薪休假将成为所有劳动者的福利。
“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新型职业农民、规模经营”将让选择留在农村的青壮年有更多机会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赚钱致富。
下一页:政府工作报告趣闻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朱景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上传海岛图片 万元大奖等你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要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