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仁和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希望政府给予意见。

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摘要)
云南园区招商网&&
一、工业跨越发展目标
(一)发展目标
三年倍增跨越发展目标:到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60亿元,年均增长44%,为2011年的3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年均增长39%,为2011年的2.7倍。重点实施&三个一百亿&工程,即&清洁能源、清洁载能、生物资源加工产业产值百亿工程&。
&十二五&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实施园区升级工程,培育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1个,超50亿元的工业园区2个。
十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培育超200亿元的园区2个,超300亿元的园区1个,园区经济总量达到800亿元。
二、改善工业发展环境
(二)放开工业投资领域。抓住国家支持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既要注重发挥丽江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优势,更要注重发挥丽江的区位和品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三头在外&和产业转移重大项目在丽江落地。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和服务环境吸引力,在培育壮大本地企业的同时,切实加大国内外及省内外战略合作伙伴的引进力度,着力引进优势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促进丽江工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大财政、税收、土地、工商、金融等优惠政策研究和实施力度,鼓励央企、省企、民企等各类投资主体投资项目,实施
&一企一策&等优惠政策。凡是在我市工业园区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在注册时其企业名称可冠以&丽江&字样。支持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参股等形式进行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资产证券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市场化、发展全球化。
(三)保障工业建设项目用地。用足用活国家给予云南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政策,推进园区向适建低丘缓坡地布局,加快工业用地开发。国土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对工业园区、重点工业项目用地实行批次审批,并单列定向下达用地计划指标政策。重大工业项目通过用地预审和立项审批后可申请先行用地。工业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比例力争逐步达到50%。园区土地收益全额留给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根据发展需要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国土资源、规划、住房与城乡建设、林业等部门应给予积极支持。
(四)提高工业项目审批效率。为提高工业项目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市、县(区)发改、工信、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林业、水利、商务、卫生、地税、工商、质监、安监、国税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实行&同步受理、同步介入、同步审查、限时办结&,部门审批不得互为前置,项目审批在审批时限内完成。除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外,市级涉及工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含核准、备案)权限下放到县(区)。省级工业园区享有省级工业项目审批权。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各部门按照&先期介入、牵头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跟踪服务&的运作机制进行行政审批,实行并联审批、限时审批、提供全程服务,实行特事特办,为项目落地、建成投产提供保障。对符合进入工业园区条件的工业项目,市国土资源、规划、环保、消防等部门实行并联预审,以确保项目落地建设。凡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工业项目,部门之间必须加强配合,建立部门审批互信机制,实行联合审查。各部门在审批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审批中间环节和缩短项目的审批时限。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项一策&的扶持政策和跟踪落实机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审批由县(区)部门领导挂钩督办;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审批由县(区)领导挂钩督办;投资1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审批由市级部门领导挂钩督办;投资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审批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挂钩督办。年度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由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挂牌督办,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审批服务工作的,给予通报批评,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及其负责人的责任。力争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
(五)加大工业投入。积极利用产业发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工业发展。从今年起,市级财政安排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逐年适当增加,不断加大工业投入。县(区)财政应分别建立工业、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创新金融服务,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应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辟工业信贷&绿色通道&,金融部门逐步加大对工业的贷款投放量。加快建立覆盖市、县(区)和工业园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各工业园区要积极筹建投融资担保公司,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解决投资严重不足、无担保物抵押等实际问题。进一步引进外资加大对工业的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私募债务等方式直接融资。鼓励金融、保险、创投、民间资本与重点行业企业集团共建产业投融资平台,建立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和上市培育为主的产业发展投融资服务体系。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六)实施园区升级工程。将工业园区纳入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专精特新,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通过集群联盟、集成创新、集聚效应的整体综合功能聚合,推进工业集群化和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和生态化。鼓励以商建园、以园招商、以商招商、以商兴园,推动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工业地产建设,禁止在工业区内发展商业地产。强化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城建、环保、供水、供气、供电、通信、教育、医疗、商业、物流、公租房、经适房等基础及生活配套设施投资优先向园区安排,形成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合力。已通过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园区,新上项目的环评可适当简化。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发展,促进产业聚集,除不宜集中的高危行业外,新建工业项目一律进入工业园区。通过5年的培育发展,实现全市一区四县工业园区、产业园全覆盖,在建设好八个工业园区的同时,努力推进十个旅游文化产业园、三十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打造省级重点工业园区5个,打造工业强县3个,&十二五&末,力争工业总产值超百亿的县(区)1个、超50亿元的县(区)2个。
(七)强化园区综合服务。树立工业园区是当地经济发展&特区&的理念,提高效率,优质服务,特事特办。在完善基础性、行政性、生产性、生活性服务的同时,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动用工、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要为入园企业提供从申请到建设、投产的全过程高效优质服务,做到行政审批无阻力,程序无障碍,实行联审联批制度,有条件的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营造最好投资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效率园区。逐步建立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有条件的还要组建一批行业性、区域性的功能中心,按照政府支持与市场为主相结合的方式运作。建立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机构和目标责任制,实行招商引资奖励制度。围绕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及产业基地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产业招商、链式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实行&一企一策&,大力引进外企、央企、省企、民企入园发展。至&十二五&末,新增入园企业100户以上。鼓励支持大企业(集团)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工业园区创办&区中园、园中园&。鼓励园区建立投融资平台,采取发行债券、票据融资、开发信托产品以及BT、BOT等模式,开发工业地产,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及企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园区&飞地经济&模式,鼓励跨行政区域共建工业园区。
(八)健全和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健全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园区工作的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工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督促、重大政策措施制定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委,具体负责对各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布局等进行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县(区)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各县(区)要按照&精简、高效、统一&和&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成立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行使政府管理权,负责当地园区的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等各项管理工作。为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管理委员会主任不再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管理委员会行政级别根据园区发展的速度及综合经济实力确定和调整。园区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下、综合税收3.5亿元以下的按正科级配置,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含50亿元)至100亿元以下、综合税收3.5亿元以上(含3.5亿元)至7亿元以下的按副处级配置,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含100亿元)至500亿元以下、综合税收7亿元以上(含7亿元)至35亿元以下的按正处级配置,随着园区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市委、市政府向上争取更加有利的待遇条件进行配置。具体机构编制事宜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按程序办理。
2.创新管理模式。按照管理与开发、政府与企业责权分离的原则,园区实行行政管理主体与开发建设主体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实体化管理运作的市场主体,管委会下设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或投融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公司以独立法人身份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筹资、建设、经营、开发等。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开发主体多元化。
(九)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增强园区投资吸引力,鼓励和扶持园区发展,充分发挥园区的功能和作用,对园区实行下列优惠政策:
1.税收政策。自2012年起,市级园区内入园企业三年内产生的市级税收,实行先征收后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后三年按50%先征收后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自2012年起,县(区)级园区新入园企业三年内产生的税收,依照现行财政体制规定应上缴县(区)级财政部分,实行先征收后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后三年按50%先征收后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2.投融资政策。进入园区的生产型企业和项目,园区管委会应协调金融财政部门,帮助项目业主争取和落实贷款、融资担保、政府专项资金、上级政府补贴和贷款贴息等。鼓励金融机构在工业园区设立服务窗口。落实国家加快发展小型金融机构的政策,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外资和国际组织资金参股设立小型金融机构的条件,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持股比例限度,推进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延伸服务及在园区设立营业网点,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担保租赁公司等非银行中小金融服务机构。完善担保补贴制度和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实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能力提升工程。
3.激励政策。对于园区招商引资有功人员,按市、县(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予以奖励。对于&十二五&期间新入驻园区的企业,首次实现年实缴税收500万元以上的,由当地政府一次性奖励企业20万元;对首次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或国家名牌产品的,由当地政府一次性奖励企业20万元;凡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或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由当地政府一次性奖励企业10万元;对主导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并获得国家认定新产品的企业由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成功的,由市政府按照募集资金的1%(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给予奖励;中小企业达规的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企业5万元;入园企业销售收入首次达到5亿元、10亿元、20亿元、30亿元、40亿元、50亿元的由市政府分别给予企业10万元、20万元、40万元、60万元、8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工业总产值首次达到50亿元、100亿元的工业园区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工业园区管委会100万元、200万元,对发展速度缓慢、工作措施不力的工业园区,进行通报批评和相应的处罚。
4.标准厂房建设政策。采取&统一规划,一次报建,分项建设,分户办证&等灵活方式,鼓励园区或开发商代建、统建后出售、出租标准厂房;标准厂房建设所需土地实行按项目规模单列解决,地价可适当低于单一企业用地价格;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及省级重点工业强县企业入驻园区新建的标准厂房,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10〕23号)规定执行。市县(区)级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从市级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
5.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支持利用境外资源能源市场的外向型产业、市内特色优势产业、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产业加快发展。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实现平稳过渡,对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工业项目,适当放宽行业准入条件,在资金、税收、土地等要素配置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四、发展壮大工业产业
(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选准工业发展的一些重点领域、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实现率先突破。以国家把云南列为电价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发展电矿结合的载能产业,推动电力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快速转化。实施工业发展&三个一百亿&工程,一是着力建设清洁能源基地,重点抓好金沙江中游丽江境内&一库六级&为主的水电开发建设,积极开发以风力、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建设项目;二是依托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的优势,重点发展以铝产业、冶金、金属镁、精铜、交通铝型材等为主的清洁载能产业;三是重点抓好以农产品开发为主的生物资源产业,强化技术创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做大做强螺旋藻、玛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力争通过3年的培育发展,把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载能产业和生物资源加工产业打造成为三个产值超100亿元的支柱产业。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打造煤化工、建材、装备制造、金银玉石加工、民族工艺品、农特产品等产业集群。
(十一)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物、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现代生产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丽江的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行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引进汽车配件加工和组装,大力推进高效能、低排放节能汽车、电动车的应用。
(十二)大力发展开放型工业。支持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知名产品走出去,进行境外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及国际贸易等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生产基地,构建营销网络,打造国际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工程承包,带动设备、原材料和技术出口,依托工业园区,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进出口加工基地和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制定资源配置和税费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业项目建设。以项目落地为抓手,继续推进央企、省企、民企入丽战略;以二、三产业为抓手,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十三)大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推进产品研发、设计软件的普及和集成应用。建立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信息化平台。支持引进微电子产品、嵌入式设备、数据采集装置、智能仪器仪表的研制,提升信息采集、工业自动化控制水平;加快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推进管理软件技术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结合。推动中小企业管理、融资、营销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经济运行、工业投资、物流仓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节能减排监测管理系统。实施重点创新示范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力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综合指数达到65%以上,总体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实现&三网融合&,行政审批事项可实施网上办理。电信服务业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十四)围绕优势全力招商。一要围绕丽江清洁能源优势进行招商。依托丽江丰富的清洁水电资源优势,以不拉闸、不限电的承诺扩大招商吸引力,抓好项目的投资促进。二要围绕丽江交通网络优势招商。依托丽江公路、铁路、航空(口岸机场)并行的立体交通网络和较为完善的水网、电网和通讯网优势,吸引境内外投资者。三要围绕丽江国际口岸建设招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有效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四要围绕丽江工业用地上山政策优势招商。依托丽江山地资源优势和国家给予云南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政策,以适建低丘缓坡地保障工业用地优势吸引投资。
(十五)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在招商引资的专业化、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扩大引资成果。一是既要注重&筑巢引凤&,更要注重&引凤筑巢&。二是既要注重&政府招商&,更要注重&社会招商&。要在开展专题招商等以政府为主的招商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和民间的力量,探索各种社会中介招商方式,不断把招商引资推向全社会。三是既要注重&单一项目招商&,更要注重&链式整体招商&。要努力克服当前&单一项目招商&的局限性,发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整体包装、整体招商,重点引进产业上下游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关联程度大、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配套项目,延长产业链,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十六)完善招商引资机制。一要完善重点项目工作机制。继续完善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市级重大外来投资项目协调服务机制等,对项目进行全程督促检查和推进协调。二要探索建立联动招商机制。由市招商引资部门牵头,各县(区)招商部门、工业园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共同研究具体招商方案、推出项目。三要实行招商项目管理合同制。对外来投资企业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招商部门双方承诺的合作条件和服务内容进行合同制管理,在合同中设置科学合理的控制性条款,实现双向承诺和双向制约,进一步提高项目招商的成功率。
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十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到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左右。组织实施百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五十户工业小企业达规工程,当地政府应支持成长性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凡中型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的应给予奖励。实施民企入丽行动,力争每年引进一批市外民企入丽投资创业。强化政策落实,健全服务体系,突破瓶颈制约,加强督查督导,完善考核机制,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鼓励发展的产业目录和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非公有制经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聚集服务资源,培育服务队伍,建设服务平台。加快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县(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两年内各县(区)完成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设立,有条件的乡镇设立中小企业服务窗口。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开展中小企业生产运营信息采集和监测,促进企业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产业集中区和园区聚集发展。
七、着力提升工业竞争力
(十八)以科技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突出科技支撑,积极推进创新型行动计划,实施重大项目攻关,加强科技与工业结合。加快利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型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吸纳就业能力强、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批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创新平台、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实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技术改造工程,进一步鼓励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保持技术、工艺和装备处于领先水平。每年组织实施10项新兴科技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项关键及共性技术攻关推广项目,10项重点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2项技术和知识产权引进项目。
(十九)主导制定行业标准,成为行业标杆,打造知名品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主导制定食品、保健品、生物医药等标准,把握行业技术先进性、掌握技术话语权,抢占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制高点。对主导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获得国家认定新产品的企业由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发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对相关企业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标准化和管理水平提升,实施企业技术中心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增强企业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平台,打造一批行业标杆企业。鼓励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十二五&期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加强食品工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安全检测和监控水平,全面提升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保障食品生产安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争创国际国内名牌、名品,组织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培育与创建、知识产权创造与应用行动计划,努力打造知名品牌。
(二十)培养高素质工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增强工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全方位为工业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快研究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选派懂工业经济管理的干部到市级重点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园区高端管理人才的引进,选择重点工业园区,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园区高级管理人员,提高工业园区管理水平,推动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实施&党政工业人才能力提升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计划&、&工业引智计划&,每年培训50名中小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勇于开拓的企业家。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党政工业人才100人、具有中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的工业经营管理人才7500人、掌握专业技术的中高级科技人才1万人、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技术人才2万人、企业技术熟练工人4万人。鼓励本地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创新、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专业学科和研发能力建设。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完善柔性引才机制,着力从国内外引进一批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和人才激励机制,市政府每年对工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带头人解决必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到2015年,全市工业人才总量达到8万人。
八、推动工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
(二十一)实施节能减排计划。组织实施企业节能行动,深入实施余热余压利用、燃煤锅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6大重点节能工程和节能技术改造示范项目以及水泥、化工等行业脱硫脱硝和氨氮减排工程。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市、县(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每年递增20%。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确保完成&十二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2%,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加快建立县(区)节能监察体系,建立落后产能退出和财政补偿长效机制。
(二十二)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进工业生产经营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推行清洁生产,实行工业节地、节材、节能、节水,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组织实施共伴生、低品位、难选冶矿综合利用,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林产业废物利用四大工程。全面实行规模以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估,扩大清洁生产合格企业的验收范围。以工业园区、部分行业、大企业集团为重点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在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和零排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产业发展;在煤化工、水泥、有色等行业鼓励绿色制造和低碳技术的运用,提高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矿业企业推进尾矿、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工作,拓展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空间。开展百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企业创建活动。对利用低品位、难选冶伴生矿、尾矿、工业&三废&、再生资源等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实行鼓励扶持的产业政策。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生产符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给予增值税、所得税免征或即征即退优惠。&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14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
九、强化组织保障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业意识,突出政策引导,突出抓住各项举措的着力点。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快丽江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工业意识,在全市形成重视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抓好工业,大力培养工业干部的氛围,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的制度,每位市级领导联系1至2个重点工业产业、重大工业项目或工业园区,切实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附:产业园区名单
产业园区名单
一、8个工业园区
(一)已认定的3个省级工业园区
永胜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丽江南口工业园、华坪工业园区
(二)未来5年拟培育的2个省级工业园区
丽江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永胜程海湖泊生态经济建设试验区
(三)未来5年拟培育的3个市级工业园区
古城国际空港经济区、永胜仁和工业园区、宁蒗工业园区
(四)未来5年拟培育3个销售收入超50亿元园区
丽江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永胜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丽江南口工业园
(五)未来5年拟培育1个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园区
华坪工业园区
二、10个旅游文化产业园
古城旅游文化产业园、玉龙雪山旅游文化产业园、拉市旅游文化产业园、文笔旅游文化产业园、泸沽湖旅游文化产业园、老君山旅游文化产业园、程海旅游文化产业园、六德旅游文化产业园、通达旅游文化产业园、西川旅游文化产业园。
三、30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
古城区金山乡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古城区七河乡生猪养殖产业示范园,古城区金山乡岩乐村核桃种植产业示范园,古城区高山花卉产业示范园,玉龙县九河乡蔬菜产业示范园,玉龙县太安乡马铃薯秋油菜观光农业示范园,玉龙县黎明乡美乐村核桃种植产业示范园,玉龙县龙蟠乡生猪养殖产业示范园,玉龙县鲁甸乡中药材产业示范园,玉龙县拉市雪桃产业示范园,玉龙县南溪玛咖育苗产业示范园,永胜县程海镇水果蔬菜集合式农业科技示范园,永胜县三川镇优质水稻示范园,永胜县东山乡核桃种植产业示范园,永胜县期纳镇蔬菜产业示范园,永胜县食用菌产业示范园,永胜县六德乡他留鸡养殖产业示范园,永胜县片角乡红花产业示范园,永胜县涛源镇生猪养殖产业示范园,永胜县三川镇高原水产养殖产业示范园,华坪县芒果&百县百园&示范园,华坪县茶叶示范园,华坪县荣将镇宏地村核桃种植产业示范园,华坪县船房乡综合种植养殖产业示范园,华坪县蓝莓种植产业示范园,华坪县热带花卉产业示范园,宁蒗县苹果矮化种植示范园,宁蒗县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园,宁蒗县西川乡花椒种植产业示范园,宁蒗县战河乡清水河村核桃种植示范园。
四、3个省级工业强县
(一)已认定的2个省级工业强县
永胜县、华坪县
(二) &十二五& 拟培育的省级工业强县
五、培育3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产业
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载能产业、生物资源加工产业
(该摘要详按《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的具体规定执行。)&
关于 丽江市 的新闻
中国园区招商网 为企业 免费 提供专业、优质的寻址一条龙服务
所以精采 服务热线:
项目云系统
[已接待][已接待][已接待][已接待][已接待][已接待]
[已接待][已接待][已接待][已接待][已接待][已接待]
一周排行榜
8700元/平米12000元/平米17000元/平米*天5200元/平米6500元/平米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新闻稿件,请投递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