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警察局电话的电话也会骗人

电话与网络结合诈骗警情突出 警察支招年末如何防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今天(元月6日)向媒体通报,元旦刚过,临近春节,又是岁末年关之时,近期犯罪分子活动频繁,部分阶段高发性犯罪手段又开始抬头,警方提醒市民群众注意防范,保障自身财物安全。
原文标题:广州警方提醒市民群众:岁末年关蟊贼出没 请注意防盗防骗
昨天(1月6日),广州市公安局向媒体通报,元旦刚过,临近春节,又是岁末年关之时,近期犯罪分子活动频繁,部分阶段高发性犯罪手段又开始抬头,警方提醒市民群众注意防范,保障自身财物安全。
据警方统计,在2014年最后一月的警情中,全市受理的盗窃警情及诈骗警情同比均呈略有上升势头。盗窃案件中公共场所盗窃及扒窃共占警情的65%,入室盗窃占20%。从诈骗类型看,非接触型诈骗(如冒充公检法涉&安全账户&电话诈骗、冒充朋友电话诈骗等)占诈骗警情比例为75.6%,其中冒充银行客服套取事主资料诈骗警情持续多发。
全市盗窃警情平稳下降
入室盗窃警情整体控制较好。2014年广州警方接报的入室盗窃警情与2013年全年累计同比下降10.3%。从发案区域看,城乡结合部仍是入室盗窃警情较为突出地区,主要为出租屋入室盗窃。
2014年12月,海珠警方先后接群众报警,称某住宅小区连续发生攀爬入室盗窃案件,事主被盗现金、手提电脑等物品财物一批。12月20日3时许,民警通过盘查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叶某(男,23岁,陕西省汉中人)。经审查,叶某供认了其与同伙在某小区内实施入室盗窃的犯罪行为。12月29日11时左右,民警在白云区机场路抓获盗窃嫌疑人姜某(男,27岁,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并在其住处缴获涉案手机、电脑硬盘、平板电脑等一批。犯罪嫌疑人姜某对其伙同叶某实施入屋盗窃作案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同时交代了与叶某两人时分时合在白云、天河区入室盗窃作案多宗。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警方支招:1.安装牢固的门和锁&&为自己的家居挑选质量可靠、防范严密的大门及不易撬动的门锁。尽量不要使用防盗系数低的挂锁、一字锁或十字锁,可选用开锁难度较高的月牙锁(无须换锁,只需更换锁芯)。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安装防盗器。
2.外出关好门窗&&很多居民出门时,多是将门随手一关,防盗锁只锁一道锁,安全系数较低,给盗窃分子入室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外出要关好门窗。
3.妥善保管好现金和贵重物品&&尽量不要在家中存放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如果要存放在家中,最好分散妥善藏放,存折、信用卡不要与身份证、工作证、户口簿放在一起。
扒窃警情呈上升趋势。警方受理的扒窃警情在12月份略有上升,其中人员密集的车站、地铁站及商场等公共场所均是犯罪分子最容易得手的地方。
白云警方针对近期辖内南方医院路段发生多宗路人手机被扒窃的案件,组织专人对类似案件进行串并分析,并加强了案件多发地的便衣伏击,一天抓获扒窃嫌疑人3名。
12月4日15时许,民警带领辅警巡逻至广州大道北苏宁电器附近时,发现一名可疑男子正欲扒窃一路人的背包。民警见状立即将其控制,并在其身上搜出一把金属镊子。19时许,民警在广州大道北进行伏击,发现一男子正伸手扒窃等待过马路的行人,民警抓住战机将其抓获,并在其身上查获手机6台。22时许,民警在南方医院公交站伏击发现一男子正扒窃一上车女子的手机,得手后伺机逃跑时被民警现行抓获。经调查,3名嫌疑人卢X奎(41岁,重庆人)、韦X贵(39岁,广西人)、覃X顺(28岁,广西人)均对其扒窃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均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支招:岁末年尾,市民在出入商场、公园、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时,需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要贴身携带,挎包最好斜挂在前面,手包不要随意放置,在人多拥挤的时候尽量注意与周围人员保持距离。发现财物被盗,不要慌乱,及时报警。
近期电话与网络方式相结合的诈骗警情相对突出
广州警方指出,虽然经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但部分市民群众仍对涉案类电话诈骗上当受骗,该月电信诈骗犯罪最高涉案金额达440万元。近期较突出的是电话与网络方式相结合的诈骗警情,如以涉案为由致电事主要求登录虚假&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或下载不明软件盗取事主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后转账,以及冒充银行员工致电事主以网上办理大额度信用卡为由骗取事主转账;在网络诈骗警情中,网络购物诈骗所占比例接近六成;盗用公司客户邮箱篡改结算银行账号警情也有上升,最高涉案金额达170万元。
【典型案例】
&冒充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来电诈骗
12月3日17时许,事主林先生向番禺区公安分局报警,称其在11月30日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电话,对方自称为&公安民警&,声称其涉及一宗重大经济案件,需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林先生在按对方要求下载一个不明软件后,被对方远程操控其电脑并从其银行账户转走41万元人民币。
12月11日14时许,事主周女士向海珠区分局报案,称其于11月20日在天河区上班时接到1个自称是&上海市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在电话中对方称事主身份资料被人盗用开通了电话号码和银行卡,涉嫌&洗黑钱&犯罪,为了查清事主是否有犯罪事实,需要事主把银行存款转账到&安全账户&,后骗取周女士存入指定账户的440万元人民币。
&&警方支招:此类诈骗存在时间较长。在电话中,骗子冒充公检法、社保、电信、邮政等部门人员,或称事主身份证被人盗用办理信用卡洗黑钱,或医保(社保)卡透支涉嫌购买制造毒品原料,或医保骗保,或事主电话欠费,或事主在邮局有个涉毒包裹等等。无论骗子诈骗的借口如何花样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一个目的,就是要事主将存款转账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从而骗取事主存款。
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电话诈骗,警方提醒市民群众谨记和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事主转账。二是接到此类电话应多方进行核对。一旦涉及到电话告知转账、汇款等情况,必须通过各种途径确认。任何改号软件所伪造的号码,一旦回拨就会无法接通或是转接到真正机主,骗局即被戳穿。三是诈骗过程中,骗子往往会利用事主的恐慌心理,制造紧张气氛,不停地变换角色,让事主来不及辨别真假,并催促事主赶紧办理。所以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理智地分析。四是接受提醒,及时咨询。银行汇款是诈骗的最后环节,如果事主已经到了银行准备汇款,请接受银行工作人员的提醒,遇到实在无法辨别的情况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五是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露富,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及密码,防止个人信息外泄。一旦对方询问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应警惕是诈骗行为。总之,对付电话诈骗,市民请牢记&要转账,疑骗子&的防骗六字真言,做到不轻信、不理睬、不转账。
冒充银行客服人员来电诈骗
12月15日19时许,白云区公安分局接事主袁某报警,称被诈骗38万多元。经调查,袁某当天下午在家中上网时,接到自称&某银行工作人员&来电,对方以协助办理银行卡用于网上支付的方式骗走事主38万多元人民币。
12月19日18时许,曾先生向白云区公安分局报称接到冒充银行员工的电话,对方以办理信用卡需填写个人信息为由,骗取其存入指定银行账户的25万元人民币。
警方支招:在该类电信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拨打被害人电话,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也会用改号软件将来电号码改为客服号),声称被害人符合银行卡额度提升要求,可以为其办理提升信用卡透支额度或网上支付等为由,套取被害人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钱刷走,达到诈骗目的。警方提醒,办理金融业务需要客户亲自申请,银行不会主动向用户打电话办理此类业务,并且切勿在陌生来电中向对方透露银行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
利用网络手段实施诈骗
12月12日9时许,白云区某化妆品公司会计小赵在公司上班时收到他人假冒公司老板QQ发来的信息,事主按照提示将18万元人民币转至对方提供的账户,发现被骗后报警。
12月19日晚,广州某出口有限公司刘老板向海珠警方报警,称公司与外国客户联系邮箱被人盗用,外国客户汇来的170万元人民币货款被诈骗。
警方支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高效、便捷的电子商务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不少外贸公司的业务往来往往通过电子邮件来完成,既能省下不菲的国际长途电话费,也能更清楚地了解客户意愿。但是,互联网上也存在着不少陷阱。警方提醒广大企业,合同、汇款指示等贸易关键性文件应在往来E-Mail的基础上,再通过传真或电话进行通知和确认;从事贸易的企业相关人员要管理好与客户往来的电子邮箱,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复杂密码等方式提高邮箱的安全等级,以降低他人侵入邮箱盗取重要信息的几率,另一方面加强对客户邮箱进行管理,通过设置姓名等方法,识别易混淆的邮件地址;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通知客户指示汇款接收银行冻结汇款,防止损失扩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杜晓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不法之徒冒充警察打电话诈骗 身份证号都能说出
来源:齐鲁晚报
关键词:假警察 经侦大队 银行卡 电信诈骗
[提要]接了个电话,单县某医院的袁医生就和一宗“大案”沾上了关系。民警提示,不法之徒可能利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特定身份.
  本报单县11月27日讯(记者 周千清 通讯员 崔巍) 接了个电话,单县某医院的袁医生就和一宗&大案&沾上了关系。拨打114查了一下来电号码,被告知确实属于公安机关,遂按照对方所说操作银行卡,最终被骗走7千元。民警提示,不法之徒可能利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特定身份,在受害人电话上来电显示成任意的号码,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11月24日下午15时许,26岁的袁某在医院宿舍里休息时,手机响了。&号码显示为+,电话那头是一个讲普通话叫张建国的男子,他说出了我的名字,问我是否是本人,&袁某听到一个陌生人的名字,正不知所措时,对方却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而接下来的事情更加让袁某不知所措。
  &他称他是潍坊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办案人员,并报出了我的身份证号,且完全符合。&不知是什么情况的袁某耐心地听对方叙述,接下来对方的表述让袁某颇为紧张。自称为办案民警的张建国告诉袁某,他们破获的一个毒品交易团伙用他的身份证洗黑钱,在以他身份证开户的银行账户内存有300万现金,为了他的安全,需要将其所有账户冻结,打电话是为了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
  &听到对方的表述,紧张的同时产生了一点怀疑,我用另一部电话拨打了,询问来电号码的出处。&电话查询的工作人员告诉袁某,8783173确实是潍坊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电话号码,这个肯定的答案将袁某最后一点顾虑打消了。
  按照对方的说法,袁某来到银行,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自己的银行卡。操作完成回到医院后,袁某意识到,潍坊的区号是0536,而来电显示的是+536,拨打过去对方电话却已关机,而银行卡里的7400元仅剩400元。
  民警提示,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机关公职人员的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谎称在办案中发现用受害人身份证开户的银行卡涉嫌犯罪案件,需将以其身份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冻结,进而要求受害人进一步操作,以达到诈骗的目的。不法之徒在实施上述诈骗时常常利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特定身份,在受害人被叫电话上来电显示成任意的号码,甚至可显示&110&、&120&、&119&等特殊号码,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提个醒
  接到涉钱电话要慎重
  要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当接到陌生人的电话,特别是冒充亲属、朋友的电话,凡涉及借款、汇款、存款、转款等事项时,要仔细分析对方的意图,经多方核实再采取行动。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轻易汇款;同时不要轻信好事,贪图便宜,避免因贪念或好奇心理作祟蒙受经济损失。
编辑:李瑞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齐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齐鲁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警察局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