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三个派别的修行的方法方法上的区别

印度教和佛教的区别去差异?
印度教和佛教的区别去差异?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多神教,里面有一些神也是共同的,比如佛教里的辩才天\大自在天\梵天等,曾是印度教的神,灵山变法之后归依佛门,这也是历史上二者不断斗争融合的结果.都讲究内修,崇尚不争.9世纪至13世纪,印度教和佛教在很多区域一直并存着。尽管二者都产生于印度,但却是两种不同的宗教。印度教是信仰多神,至少有三个主神,印度教有种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于古印度。佛教宣扬在灵魂上“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但不反对奴隶制度。佛教认为人活着就是受罪,根源在于各种欲望,只有消灭一切欲望,进行修行,将来灵魂就可进入“极乐世界”;佛教主张忍耐、顺从。由于佛教教义一方面成为广大受苦难的人民精神上的依托,另一方面也符号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以此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所以得到广泛支持,发展很快,公元前三世纪时被定为国教并开始向外传播:东南传人东南亚,西北传人中亚细亚,公元前一世纪由克什米尔传人中国的于阗,以后在中国不断发展。 印度教于五世纪时出现,也产生于印度,它适应封建统一的思想,综合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各种宗教教义而形成。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是“法”和“业力轮回”。所谓“法”,是指人们生活和行为的规范;所谓“业力轮回”,是说人在世如果按照给自己的“法”去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更高级的种姓,现世的不平等是前生注定的。印度教的因果报应思想麻痹劳动人民,迎合统治阶级,是封建剥削关系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辨护的最有力的精神工具,因而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保护与支持,公元九世纪以后,印度教成为在全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由于印度教的兴起和后来八世纪起伊斯兰教的传人,到十三世纪,印度境内的佛教几乎毁灭殆尽,尽管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后佛教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但当今佛教教徒在印度不足二千万人,佛教虽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而印度教在当今印度却拥有广泛的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影响,今天印度教徒在印度已达八亿,所以现在的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家。
的感言:可以 相关知识
其他回答 (1)
印度教与佛教的区别
  答:印度教形成于8世纪,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得到了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王孙贵族的支持。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但并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教规等。首先,婆罗门教原是一个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应以梵天、毗湿拏、湿婆三神为主神。认为,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毗湿拏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破坏世界之神。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拏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欲的主张,并把释迦牟尼吸收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团和寺庙。婆罗门教初无寺庙,公元一世纪左右才开始有点零星庙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动在寺庙举行,有些庆典祭祀还有专门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形成了盛大、热烈的场面。因此,产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最后,在哲学上,是以一个更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为基础。提出这一体系的是8世纪吠檀多哲学大师商羯罗。他创立了不二论,即一元论学说,认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物,梵和个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为人们指出了如何摆脱虚妄,达到真实的道路。在他看来,物质、个人灵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从总的真理的意义上来说,这一切都是幻觉,是梵以幻力进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把幻象当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无知无明为条件的。并强调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过它看到它背后除了唯一实在的梵以外无它物。”在商羯罗的眼里,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灵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与最高实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虚幻不实的物质世界,使人的本我与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摆脱痛苦的世世轮回,进入神妙而又销魂的纯粹极乐状态。鼓吹解脱之道是在心智上进行多方面的修养,逐步做到能区分永恒的东西和无常的东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弃对于世间物质的执著,热心向往与梵的结合,通过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获得坚定的信仰。商羯罗就是以这一客观唯心论的哲学理论,引导人们崇尚印度教。他还亲自组织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并在印度建立了四个圣地和仿照佛教僧团成立了“十名教团”印度教组织。这在最终击败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这种综合性、多样性使人们很难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征作出公认、明确的定义。马克思曾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可以说“印度教”囊括了一神论、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印度教中所崇拜的神有很多,但主要的神有:至尊神奎师那和他的扩展罗摩神、创造之神大梵天、破坏之神湿婆、维系之神毗湿奴。 印度教认为善恶有因果,灵魂有轮回。善行能让人死后升天,恶行则让人死后堕为畜牲。印度教主张禁欲和苦行,以达到灵魂的净化。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即使踩死一只蚂蚁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连鸡蛋都不吃。 印度教有严格的种姓制度,即人分为从高贵到低贱的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各种姓间界限分明,不通婚,不往来,不变更。印度教还有形形色色的教律,诸如:重男轻女、寡妇不能再嫁、已婚妇女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抛头露面以及童婚等等。 印度教的经典主要是四部《韦陀经》,此外还有作为韦檀陀哲学来源的《奥义书》和《森林书》、历史文献《往世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以及《博伽梵歌》和一些宗教圣人传记等。 印度教有显密两乘之分。在密教中盛行着轮座,对性力女神“五M”的祭仪等。另外,在民间信仰中,还流行着宰杀动物甚至活人等作为祭祀的牺牲。在另一些教派中又严格实行素食主义。提倡梵行( 清净的行为)。特别信奉非暴力或“不害”的理想。“不害”被《奥义书》列为再生族断灭轮回五种修行方法之一。《侏儒往事书》还将其作为一种人格化的女神加以崇拜。甘地继承了这种思想,使“不害”构成他的非暴力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尽管二者都产生于印度,但却是两种不同的宗教。印度教是信仰多神,至少有三个主神,印度教有种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于古印度。佛教宣扬在灵魂上“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但不反对奴隶制度。佛教认为人活着就是受罪,根源在于各种欲望,只有消灭一切欲望,进行修行,将来灵魂就可进入“极乐世界”;佛教主张忍耐、顺从。由于佛教教义一方面成为广大受苦难的人民精神上的依托,另一方面也符号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以此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所以得到广泛支持,发展很快,公元前三世纪时被定为国教并开始向外传播:东南传人东南亚,西北传人中亚细亚,公元前一世纪由克什米尔传人中国的于阗,以后在中国不断发展。 印度教于五世纪时出现,也产生于印度,它适应封建统一的思想,综合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各种宗教教义而形成。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是“法”和“业力轮回”。所谓“法”,是指人们生活和行为的规范;所谓“业力轮回”,是说人在世如果按照给自己的“法”去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更高级的种姓,现世的不平等是前生注定的。印度教的因果报应思想麻痹劳动人民,迎合统治阶级,是封建剥削关系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辨护的最有力的精神工具,因而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保护与支持,公元九世纪以后,印度教成为在全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由于印度教的兴起和后来八世纪起伊斯兰教的传人,到十三世纪,印度境内的佛教几乎毁灭殆尽,尽管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后佛教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但当今佛教教徒在印度不足二千万人,佛教虽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而印度教在当今印度却拥有广泛的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影响,今天印度教徒在印度已达八亿,所以现在的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家。 上楼的你尽是胡说八道,没有研究过就不要乱说。想你这种把金子当作粪土的人,精神上永远是穷光蛋。用像三岁孩童的马可死思想去解释博士的学问实在可笑。印度教世界公认有八千年的历史。印度教和佛家都是提升人类精神修养的。人类的精神层次决定灵魂以后在宇宙的层次。印度教应该是比较高的天神的宗教 而佛教则是无上士,天人师,世尊,佛所建立的宗教 从佛教中我们可以获得彻底解脱,修心成佛印度教主张尊敬神,主张按照自己的出身、职业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婆罗门可以通过修行禅定达到与梵合一,解脱轮回。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认为神也是众生,认为人人可以通过修证达到涅槃,成为大觉大悟,摆脱轮回的佛陀。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提倡大平等大菩提心大空性。 印度教是一种对方民俗 不可与夏虫语冰。 佛当年都说,证道有十万八千法门。那么印度教为什么就不是其法门之一。佛陀也是历经32年的遍寻求道才得而在菩提树下顿悟的。所以大家不要对其他宗教和教主起轻慢之心,无聊如何修行之人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他们是在以自己的力量去证悟生命真谛,值得我们随喜,赞叹。 印度教和佛教的区别是,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现代的印度教实际上市婆罗门教与原始佛教结合的产物,可以说是一种对原始佛教的败坏,在东南亚地区流传的小乘佛教实际上是最接近释迦摩尼时代的佛教的,而我们中国的佛教,看看释永信是个啥东西就知道了,简直是对佛法的侮辱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宗教领域专家佛教与印度教有什么区别?_印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8,271贴子:
佛教与印度教有什么区别?收藏
尽管二者都产生于印度,但却是两种不同的宗教。印度教是信仰多神,至少有三个主神,印度教有种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佛教是黄种人创立的自然跟白种人的宗教是不同的呗
佛教区别于印度佛教的几个特色: 1、中国佛教早期主要传承自“西域”(今中国新疆至中亚一代),所以吸收了西域古国(那些古国在魏晋南北朝都是比较繁荣的佛教国家,有大量杰出佛教大师产生,如鸠摩罗什等)的佛教文化精华,这是比印度佛教多的东西。 2、印度佛教部派泾渭分明,中国佛教喜欢“宗派圆融”。所以,“净密双修”、“台密双修”甚至“禅净双修”都是中国佛教特色。 3、中国佛教主要宗派,如天台、华严、禅宗等,将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观”、“唯识”二大系统,做了创造性的“圆融会通”,产生新型的教理实践系统,这里典型代表就是天台宗的《摩诃止观》,而且这种创造得到了印度同道的认可,唐代盛传印度高僧欲将智者大师的法华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翻译成梵文,传回印度。 4、中国佛教独创了自给自足的丛林制度--据说是禅宗百丈禅师首创,后来各宗均采用。 5、中国佛教吸收了儒、道思想和仪轨,对一些佛教仪轨作了适合中国国情、民俗的改造。 6、中国佛教不像印度佛教那样注重辩论,所以没有将印度的因明学发扬光大。 7、中国佛教各宗均喜欢“圆顿法门”,不像印度佛教那样次第严格。 8、中国佛教三藏和印度各个部派都不同。中国佛教三藏中,不但包括了印度大、小乘各个部派、各个时期的经论,还有大量西域僧人和中国僧人的著作。所以汉传佛教三藏是唯一可以以一种语言(汉语)窥得佛法全貌的一种三藏丛书。 佛教与印度教 ——摘自“佛教天地”网站 佛教和印度教,同属于古老的东方宗教,同源于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尽管在学说上彼此各成体系,但两千五百多年来,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丰富了印度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当古印度中的四姓阶级转信佛教,悟道证果,乃至在印度中期,印度教藉佛教壮大自宗,都显而易见佛教的出现为印度教的过去提供了深刻的反省,也为印度教的未来指出了宽阔的走向。 印度教的简介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伊斯兰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多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佛教与印度教思想的差异 佛教与印度教同样都产生于以婆罗门阶级为中心的印度,因此,许多人误以为印度教就是佛教。事实上,印度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夹带着浓厚的神权色彩;佛教却否认印度教原有的万能之说,主张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现实人生的考察,着重实际的修持与体证。于是,两教不同的诉求方式,形成各自独特的思想体系。 信仰不同 印度教信奉吠陀思想,与婆罗门的无限权威——透过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沟通;人们崇尚自然、歌咏自然,尤其崇拜神格化的自然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神。人们之所以崇拜他们,是因为三大主神各司其职,共同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创造宇宙,主宰人类的命运;毗湿奴维护宇宙间的和平,展现赏善罚恶的大无畏精神,故最得人们敬仰;湿婆神不但能毁坏宇宙,同时能降伏妖魔,繁衍(生殖)世间的活动。所以人们只能服从神的权力,崇拜主神赐给人们的生活,而严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受限于神权宗教的思想底下。 佛教并不否认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创世者、非唯一者,神虽积集福德,有神通大势力,若无通达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为六道轮回转世的众生之一。佛是一位圆满觉悟者,不论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或首陀罗,只要依循戒、定、慧,次第进修,同样可以成就阿罗汉、菩萨或佛的果位。佛性即悟性,人人都具有觉悟缘起的性能,都有可能成佛,和印度教所谓的梵天创世神权之说是迥然相异的。 业报轮回思想 印度教以为,生死轮回的根源,来自于业。业,是行为善恶的造作,产生于人们无限的“爱欲”与无始以来的“无明”。于是“以无明为始,依欲而成意志,由意志而有业,由业而受果”的轮回圈子于焉形成。此外,印度教以为,“我”是生命轮回中的主角,人的身体因“我”而生,人的活动也由“我”而起,所以“我”是恒常存在的,现世人生的苦,由前世行为招感而来,今生行为的善恶,同样也会连带前世的业缘,影响到下一世的人生。由此可知,婆罗门教的轮回观和业力说是恒贯三世,建立在“实有”我思想上,与真我论相结合。 佛教否认“恒常有我”的理论,认为业力并非依附在固定的“我”上,而是一种生命继起的动力。也就是说,轮回中的“我”,是众缘和合而生,由外在具有形体的身躯,与受想行识等内在精神的作用组合而成,而且每一因缘又是其他众缘的和合所得,所以在缘起性空中不断地刹那转变、聚灭,无法令人随心所欲,故无永恒不变的“实我”存在。如同燃烧中的薪火,尽管一个个的火焰刹那窜起,又刹那熄灭,火的本身仍以一种焚烧的状态继续蔓延。而这个由众缘和合,假名为我的生命,也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承受自己过去的业报,流转于六道之中。所以佛教的轮回观,是在无限时空循环中的三世因果里,建立“自业自得”的业报思想。 修行解脱思想 就形式而言,佛教与印度教主张透过修证的方式,完成身心的苦恼束缚解脱;但在内容上,印度教主张“梵我一如”即是解脱。解脱的方法,除了要学习吠陀、祭祀、布施、苦行之外,更须舍弃名利、妻儿亲朋,出家修习瑜伽禅定,使心寂静;由此认识自我,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体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脱境界。佛教的看法则不同,在修持实践上,强调自我觉照的工夫,认为解脱必须经由四圣谛的亲身体悟,在缘起思想的前导下,依八正道行持,证入“无我”自在的究竟空性中。 就持戒而言,印度教实行人生的四个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与云游期;按照每个阶段规定的义务,致力履行祭祀、祈祷、持戒及禁欲等,以求解脱。佛教除了在家信徒之外,更有戒律严谨的僧团组织为圭臬。二者虽同样奉行“五戒”,但佛教着重生活的实践,令人容易遵行。
相较于印度教的苦行、祭拜的种种苛刻条件来说,佛教认为诸法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因此采取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修持,与慈世济物的利他行。 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在婆罗门教的圣典中,记载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是由梵天的口生出,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分别由梵天的双臂、两腿及足下生出。种族之间不能通婚,而且只有前三种姓才有资格加入婆罗门教。这种在种姓制度下形成的种族歧视,直到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提出“四姓平等”的主张,才给数千年来被奴役的印度人民带来光明。 佛陀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并不赞成婆罗门教的种族制度。虽然他本身是刹帝利的王族,但他并不想用刹帝利的权威去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相反的,佛陀用慈悲平等的真理,毅然的向阶级森严的社会宣战。所以他在菩提树下成道时,宣说了“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平等主张,告知当时受到种族制度压迫的人民:命非天定,即使上天也没有办法使我们成为贩夫走卒,今天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些差异,都是由于自己往昔身口意的造作,没有谁能够主宰我们,能主宰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既然是由我们自己种种的造作,成为种种不同的遭遇,也就明白的告诉我们,宇宙万法没有所谓“固定的”、“不能改变的”,或是“永恒存在的”因素,一切事物皆在刹那刹那中变化。因此,其本质是“空性”的,不可能永远是同一种族,四姓人民皆是平等的。 所以,首陀罗不可能永远是首陀罗,婆罗门也不可能永远是婆罗门。例如:优婆离本是一个首陀罗族中的剃头匠,后来在佛陀的弟子中被尊为是十大弟子中的持戒第一。摩登伽女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贱民,她为了爱恋阿难的美貌,受佛陀的感化出家,而后证得阿罗汉。尼提原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粪夫,出家后精进,证得罗汉果。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分别是智慧第一和神通第一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原是婆罗门教的领袖,因听闻佛陀所说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皈依佛陀的座下,并证得大阿罗汉的果位。 由于这些事实证明,外在的阶级区分并不能决定人们的解脱与否,每一个人只要透过佛陀所说缘起性空的教法,依着去实践,必定能够到达涅盘解脱的彼岸。 此外,印度教吸收了许多佛教的习惯和信仰,如果没有佛教,印度教永远不会有当前的状态,诚如圣雄甘地所说,佛教给予印度教新的生命、新的意义、新的解释。譬如印度教过去认为杀羊宰马,甚至杀人做为祭神供养的牺牲品,自己便可以获得幸福,后来由于佛教业力思想的主张,使他们以不杀生为第一美德;又德拉维达地区的寺院组织和僧侣戒律以及在商羯罗的哲学中,和在纯宗教范围以外的印度逻辑学的发展中,也都同样可以发现到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从以上的论说,我们不难发现:佛教的教义是超越其他宗教的。印度教传统以来的天神信仰,终究无法解决人类身心的苦恼束缚,获得究竟解脱,反而在恪守严格的种姓制度中,泯灭了众生既有的平等尊严。而佛教则着重开发自我内心的觉性,这个“觉性”穷究至极,即是佛性的完成。所以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这种平等的对待,来自于佛陀觉悟到:宇宙万法都在缘起之中,彼此互为因缘,就像因陀罗网,一一网珠映现无量光彩,无量光彩又同时摄于一网珠中,彼此互相交摄,重重无尽。所以,没有一法能单独生起,法与法之间是同体而共生的。此缘起无自性的道理,与印度教“梵我”为永恒的主张,是截然不同的。 了解缘起无我之理,则知万物一体,我即众生,众生即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若能彼此尊重、包容,便能进一步发展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乘菩萨思想,是为佛教真精神所在。
其实恶为虚,善为实,万物皆有生命,唯有善从与心那才是无我境界!
佛教在中国已经转变成了一种哲学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什么是印度教,和佛教不同吗?_百度知道
什么是印度教,和佛教不同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根源在于各种欲望,是封建剥削关系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辨护的最有力的精神工具、顺从,只有消灭一切欲望,但发展却在中国;佛教主张忍耐,进行修行,将来灵魂就可进入“极乐世界”,尽管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后佛教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印度教于五世纪时出现,所以现在的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家,印度境内的佛教几乎毁灭殆尽,今天印度教徒在印度已达八亿,印度教成为在全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到十三世纪。印度教是信仰多神,综合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各种宗教教义而形成,但当今佛教教徒在印度不足二千万人,另一方面也符号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以此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是“法”和“业力轮回”,所以得到广泛支持,再加上传统的影响,发展很快,但不反对奴隶制度。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于古印度,反对“种姓”制度。而印度教在当今印度却拥有广泛的基础,公元前一世纪由克什米尔传人中国的于阗,是指人们生活和行为的规范,迎合统治阶级,以后在中国不断发展,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更高级的种姓,佛教虽源于印度。由于印度教的兴起和后来八世纪起伊斯兰教的传人,是说人在世如果按照给自己的“法”去生活,至少有三个主神,它适应封建统一的思想。所谓“法”;所谓“业力轮回”。佛教认为人活着就是受罪,公元九世纪以后,印度教有种姓制度,因而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保护与支持。印度教的因果报应思想麻痹劳动人民,公元前三世纪时被定为国教并开始向外传播,而佛教崇尚平等。由于佛教教义一方面成为广大受苦难的人民精神上的依托,现世的不平等是前生注定的,也产生于印度尽管二者都产生于印度,西北传人中亚细亚:东南传人东南亚。佛教宣扬在灵魂上“众生平等”,但却是两种不同的宗教
印度教形成于8世纪,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得到了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王孙贵族的支持。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但并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教规等。首先,婆罗门教原是一个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应以梵天、毗湿拏、湿婆三神为主神。认为,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毗湿拏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破坏世界之神。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拏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欲的主张,并把释迦牟尼吸收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团和寺庙。婆罗门教初无寺庙,公元一世纪左右才开始有点零星庙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动在寺庙举行,有些庆典祭祀还有专门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形成了盛大、热烈的场面。因此,产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最后,在哲学上,是以一个更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为基础。提出这一体系的是8世纪吠檀多哲学大师商羯罗。他创立了不二论,即一元论学说,认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物,梵和个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为人们指出了如何摆脱虚妄,达到真实的道路。在他看来,物质、个人灵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从总的真理的意义上来说,这一切都是幻觉,是梵以幻力进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把幻象当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无知无明为条件的。并强调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过它看到它背后除了唯一实在的梵以外无它物。”在商羯罗的眼里,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灵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与最高实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虚幻不实的物质世界,使人的本我与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摆脱痛苦的世世轮回,进入神妙而又销魂的纯粹极乐状态。鼓吹解脱之道是在心智上进行多方面的修养,逐步做到能区分永恒的东西和无常的东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弃对于世间物质的执著,热心向往与梵的结合,通过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获得坚定的信仰。商羯罗就是以这一客观唯心论的哲学理论,引导人们崇尚印度教。他还亲自组织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并在印度建立了四个圣地和仿照佛教僧团成立了“十名教团”印度教组织。这在最终击败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这种综合性、多样性使人们很难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征作出公认、明确的定义。马克思曾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可以说“印度教”囊括了一神论、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印度教中所崇拜的神有很多,但主要的神有:至尊神奎师那和他的扩展罗摩神、创造之神大梵天、破坏之神湿婆、维系之神毗湿奴。   印度教认为善恶有因果,灵魂有轮回。善行能让人死后升天,恶行则让人死后堕为畜牲。印度教主张禁欲和苦行,以达到灵魂的净化。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即使踩死一只蚂蚁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连鸡蛋都不吃。   印度教有严格的种姓制度,即人分为从高贵到低贱的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各种姓间界限分明,不通婚,不往来,不变更。印度教还有形形色色的教律,诸如:重男轻女、寡妇不能再嫁、已婚妇女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抛头露面以及童婚等等。   印度教的经典主要是四部《韦陀经》,此外还有作为韦檀陀哲学来源的《奥义书》和《森林书》、历史文献《往世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以及《博伽梵歌》和一些宗教圣人传记等。印度教有显密两乘之分。在密教中盛行着轮座,对性力女神“五M”的祭仪等。另外,在民间信仰中,还流行着宰杀动物甚至活人等作为祭祀的牺牲。在另一些教派中又严格实行素食主义。提倡梵行( 清净的行为)。特别信奉非暴力或“不害”的理想。“不害”被《奥义书》列为再生族断灭轮回五种修行方法之一。《侏儒往事书》还将其作为一种人格化的女神加以崇拜。甘地继承了这种思想,使“不害”构成他的非暴力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补充: 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553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此段内容节选自林世敏教授之《佛教的精神与特色》一书中佛教的特色  如果我们拿佛教和世界上现存的其他宗教相比较,很明显的可以发现佛教和它们之间,有著诸多的不同,为了解释的方便,我把它归纳为十点来说明,也就是说佛教最少具有以下十个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个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这个神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主宰着人类的吉凶祸福,它操纵着万物的生死荣辱。人类只有匍匐在他的面前,赞美与讴歌,把一切成功与荣耀归于万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对他的只有堕入地狱,绝无抗辩申诉的余地。  而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要请读者们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的行为之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赞美与讴歌不能离苦得乐,只有脚踏实地去修心养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净化、升华,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释迦牟尼也不能像变戏法似地点石成金。他主张”要收获什么,就先要栽种什么“。他不能使一棵莲雾树长出苹果来,你若想收获苹果,就先要播下苹果的种子。释迦牟尼只不过是告诉你如何栽培,以便来日有丰硕的收获,但栽培的工作还是要你自己动手。  梁启超先生在《学问的趣味》一文中,不是也做过这样的比喻吗?他说冬天晒太阳的滋味舒服透了,但‘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补充:  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次),无非是为我们指出一条‘成佛之道’——自己创造最彻底圆满的智慧与人格。但这一条路却是要自己凭着毅力、智慧、恒心去走完它。所以佛说:‘工作须你们自己去做,因为我只教你们该走的路。’  成佛没有捷径,修行是点滴功夫,‘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第二、 佛是真平等者  我说佛是真平等者,并不是信口胡说的,我们先就当时印度的社会背景来观察:谁都知道释迦牟尼时代的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贵族、平民、奴隶四大阶级,而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眼见社会阶级的不合理,毅然树起平等的旗帜,主张废除阶级对立,倡言众生平等。  请诸君好好地想一想,历史上所有的革命,都是卑贱低下的阶级要求‘提高’和显贵高上的阶级平等,绝对没有像释迦牟尼一样的,自己愿意‘降低’他的太子身份与平民、奴隶平等的。由于他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为而为的作风,所以我说他是真平等者。  同时佛教又主张‘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又把平等的意义推上更进一步的境地。  我想对‘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的意思,在这儿做一个简单地叙述:  (一)无缘大慈:佛教主张不但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同时对跟自己没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也要慈爱,如跟我从不交往或素不相识的人,也一样地关怀爱护。‘无缘大慈’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礼运大同篇》所说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意思。  (二)同体大悲: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  儒家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正可表现‘同体大悲’的胸襟。而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愿深心,更是同体大悲的极致。  最后我要加以说明的,也就是最能表现佛教‘真平等’精神者,就是佛教平等的观念,并不只局限于万物之灵的人,佛教反对”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都是被创造来给人饱享口腹“的论调。一切动物临死时的悲鸣哀号,真是惨不忍睹,恸不忍闻,连孟子都要慨言:‘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补充: 佛教更进一步地肯定,这些被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滥捕乱杀的动物,无不具有佛性——一种来日可以成佛的潜能,纵使人与其他动物之间,在形体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权利上,在佛性上却是平等的。就像一个穷凶极恶或是愚蠢无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样,我们要以‘人道’来对待他,用‘人道’来教育他、感化他。古人说:‘天有好生之德。’又说:‘万物与我并生。’都是一种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只是没有佛教说得如此透彻罢了。  第三、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  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姓乔达摩,名叫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生于北印度,亦即今天毗邻尼泊尔南方国境,卡德曼多约二百公里处伦明丽的地方。  他在二十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后,也就是三十五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我简单介绍佛陀修行的经过,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诉各位,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  释迦牟尼——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一,而我们是后知后觉者。佛与我们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一个‘觉’字的不同罢了。即韩愈说的:‘闻道有先后。’  第四、 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  依照其他宗教的说法,他们的教主或万能的主,在百般威迫利诱之后,或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之余,如果仍然不知幡然觉悟,投靠到神的旗帜下,忏悔、承认自己是个迷途的罪人,可怜的羔羊的话,那么一旦最后的审判到来,一律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古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世上做人父母的,永远敞开着大门,盼望着浪子能够回头,尽管他们的子女是个罪恶满盈的强盗。从来没有一对父母,希望或忍心自己的孩子永远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地狱中受苦的。  补充: 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佛教叫‘无明’)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佛的责任了。佛关怀众生,‘如母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菩提是‘觉悟’或‘正道’的意思,证菩提就是得道或成佛之意。)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愿!这才是真博爱!这才是真怜愍呀!    第五、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面第三点里,已经提到过佛与众生,只是在于觉悟时间的先后而已。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正可拿来做辅助说明。  ‘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就像安明居士申宝峰在《论佛》中精辟的点到:“佛为自然,自然为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机智的辩证出了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万万千千,包括花草树木,人鬼禽兽,即便纵然是魔,只要放下屠刀,也可成佛。而人若想成佛则需自然,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要心如止水,要破除贪,嗔,痴三毒。只有这样就会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立地成佛。其外,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当然也有众生。)  这一点也是佛教同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只能承认他们‘独一无二’的神,而尽力地攻讦、否定他教的神,称他教的神为‘假神’。  同时在他们的教义下,人类无论如何地努力奋斗,永远不能与神并驾齐驱,同处于平等的境地(永远是主仆关系)。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人只不过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  补充: 第六、 佛教不承认有创造万物的神  依照某些宗教的说法,宇宙万物是由万能的主所创造的,他们的证据是旧约中的‘创世纪’。  其实稍为有点思想的人,马上就可以会意‘神’也是人类思想的产物,人类凭着自己的观念和形像造神。而人类创造了‘神’,目的之一是在解释‘宇宙人生的起源’,佛家称它做‘第一因’。但‘神’本身从何而来?外教徒不但不肯去追究,而且十分肯定地说:‘神是万能的,他是自然存在的。’  亲爱的朋友呀!如果神能够‘自己存在’,换句话说他不用被别人创造,就可以自己存在,那么‘神创造宇宙人生’的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同理宇宙人生也可以自然存在了。)  这里我们列下一个数学式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虽然不十分恰当,但多少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  假设宇宙人生的起源为X。求X=?  外教徒的解答是这样的,他们不必引用定理或已知的假设,直接就写了答案:X=神  然而神是从那儿来的呢?请看下列的式子:X=神=Y  稍有数学观念的人都知道,Y也是一个未知数,换句话说这个问题照样没有得到解答。 佛教根本否定‘神创造万物’的假设,根本就不承认宇宙有第一个‘开始’。所谓一件事的‘开始’祗是前一件事的‘结束’而已。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构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条件。张澄基博士在他所著的《什么是佛法?》一书中,对这个问题曾经做过如下的解释:‘“开始”这个观念,是因人类“有限”的心理(所产生的),不能涵括万千的因果关系。’  比如说我们去看第三场的‘乱世佳人’电影,从七点‘开始’演,到十点’结束’,但是我们再仔细想一想,第三场电影的‘开始’,其实就是第二场的‘结束’,而第三场的‘结束’,不就是第四场的‘开始’吗?  所以说‘开始’这个概念,只是对某一特定事物而言才有意义;对整个错综复杂、因果相续的宇宙而言,就没有意义了。时间是流动不息的,谁能从中找出停止不动、所谓‘现在’的一点来?然后说这一点就是‘开始’呢?  其实佛教对于讨论这一类对人生没有利益的问题,(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并不感兴趣,因为宇宙是无始的,也是无终的,人们殚精竭虑去追求‘宇宙的第一因’,将是枉然的,徒劳无功的。当你千辛万苦寻求到‘第一因’时,你势必发觉在它之前还有一个‘因’。如此循环不息,周而复始,你永远寻求不出一个固定不变的‘第一因’来。 补充: 同时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如果你还是要钻牛角尖,那么当你还没有追求到‘宇宙第一因’的答案时,你可能已经死了。  在佛经里,有一段极精彩的比喻:  ‘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假如当时那人说:“我不愿把这箭拔出来,我要知道射我的是谁,他是刹帝利种?婆罗门种?吠舍种?还是首陀罗种?他的姓名与氏族是什么?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黑是棕还是金黄色?他来自那一城市乡镇?我不愿取出此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么弓所射中,弓弦是什么样的?那种类型的箭?箭羽是哪种毛制的,箭簇又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若如此追究,在未得到这些答案前,这个人必当死亡了。’ 其实现实中的问题是,先把箭拔出来治疗伤口,而不至于因等待答案而死亡。所以佛教不浪费篇幅和时间,苦苦去追究‘宇宙的第一因’问题。因为追求也是无用的,同时也是对人生无益的,这些跟人们脱离生、老、病、死的痛苦无关,不能使人从而得到宁静、解脱的快乐。  话题稍微扯远了点儿,现在我们再谈佛教反对宇宙万物是由神所创造的观点,而认为万物都是‘因缘聚合’而成的。比如我们眼前的一座山,它是土石之积;湖泊是凹地积水而成;再看教室的桌椅,则是木匠用木头做成的。如果把土石散开则不复成‘山’;把湖泊的水抽干则成凹地,哪来‘湖泊’的影子?再把木板一片片地拆散,请问‘桌椅’在哪?  这些有形体可见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简称它们叫‘色’,因为它们只是‘因缘暂时的聚合’而已,并不是真实不变的,所以我们说它们是‘空’的——没有永存不变的实体。这就是佛经上‘色即是空’的简单道理。  然而,佛教说‘色即是空’,这‘空’字并不是‘空空如也’的‘空’,也不是‘一无所有’的‘空’,而是一种含着’妙有’的‘真空’。这句话怎么个说法呢?我且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眼前有一杯水,把水持续加热后就变成水蒸气了,再也看不见水的影子。但这并不是说水真的就消失成‘空’了,当水蒸气遇冷的时候,又会还原成‘水’了。  再者懂得化学的人,都知道水是氢氧的化合物,换句话说‘水’不过是氢和氧暂时的化合‘物’而已。水经过电解以后,又会变成氢气和氧气了。依此类推宇宙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不是因缘暂时聚合生成的,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因缘合则生,因缘散则灭,哪里有创造万物的‘神’?哪有被创造的永恒不变的‘万物’呀?
不同. 佛教徒都皈依三宝的, 而且以四法印为根本. 我虽然对印度教不了解, 但我觉得它里面没有这些东西.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500年左右,为释迦摩尼所创立主要观点,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最终的解脱为涅盘佛教在印度流行了1000多年,之后商羯罗吸收了佛教和之前的婆罗门教的观点,创立了印度教为一种多神宗教,以祭祀为主要活动,流派很多,为现在印度的主要宗教
其他类似问题
印度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那般那修行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