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例资

统计局发布《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3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入2609元&被拖欠工资比重反弹
&&&&来源:&&&&
&&&&&&字号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杨曦)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农民工人数继续增加,外出务工月均收入继续提高,农民工流动转移继续取得新进展。
在权益保障方面,2013年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有喜有忧,喜的是参加社会保险的农民工比例继续提高,忧的是超时劳动问题没有缓解,工资拖欠问题依然存在。数据显示,2012年外出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比重为0.5%,2013年则上升到0.8%,为近几年连续下降后首度反弹。
一、农民工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3085万人,增加124万人,增长1.0%,举家外出农民工3525万人,增加150万人,增长4.4%。
二、农民工培训与就业
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各年龄段农民工接受培训比重均有提高。
56.8%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42.6%的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61.8%在第二产业就业,本地农民工48.6%在第三产业就业。
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就业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在中部地区就业从事建筑业与制造业并重,在西部地区就业以从事建筑业为主。
83.5%的农民工为受雇就业,16.5%的农民工为自营就业。受雇就业农民工65%从事第二产业;自营就业农民工82.1%从事第三产业。
三、外出农民工流向分布
在外出农民工中,7739万人跨省流动,8871万人省内流动,分别占外出农民工的46.6%和53.4%。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跨省流动为主。
东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882万人,72.6%仍在东部地区省际间流动;中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4017万人,89.9%流向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2840万人,82.7%流向东部地区。在跨省流动农民工中,流向东部地区6602万人,占85.3%;流向中西部地区1068万人,占13.8%。
跨省流动农民工主要流入大中城市。省内流动农民工主要流入小城镇。
四、外出农民工收入、消费、居住
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13.9%。分行业看,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元,建筑业2965元,批发和零售业2432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元,住宿和餐饮业236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元。
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和增长率
人均月生活消费支出892元,比上年增加159元,增长21.7%,比收入增长幅度高7.8个百分点。其中,人均月居住支出453元,比上年增长27%。
外出农民工中,租房居住(与人合租及独立租赁)的农民工占36.7%,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在单位宿舍居住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农民工务工所在城市规模越大,越依靠租房方式解决居住问题。
从雇主或单位得到免费住宿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6.9%,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从雇主或单位得到住房补贴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8.2%,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获得免费住宿或补贴的农民工比重
五、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
外出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9.9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2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8个小时。与上年相比,超时工作农民工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图3 外出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
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41.3%,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下降了3.5个百分点,签订一年以下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与上年基本一致,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增加了1个百分点。
外出农民工签订合同的比例
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比例继续上升。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参加工伤保险的比重提高4.5个百分点,参加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重均提高0.7个百分点,参加生育保险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
六、新生代农民工
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
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点是:
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4.7%,初中占61.2%,高中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三分之一,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2个百分点。
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务工。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地域分布看,8118万人在东部地区务工,占新生代农民工的64.8%;2217万人在中部地区务工,占17.7%;2155万人在西部地区务工,占17.2%。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地点看,6872万人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占新生代农民工的54.9%,老一代农民工这一比例为26%,新生代农民工更偏好在大中城市务工。
八成以上选择外出从业。在新生代农民工中,10061万人选择外出从业,占80.3%;2467万人本地从业,占19.7%。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仅为21.7岁,老一代农民工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为35.9岁,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平均年龄低14.2岁。2013年间,87.3%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任何农业生产劳动。
以从事制造业为主。新生代农民工中,39%从事制造业,14.5%从事建筑业,10.1%从事批发和零售业,10%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老一代农民工中,29.5%从事建筑业,26.5%从事制造业,10.9%从事批发和零售业,10.6%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从事建筑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不及老一代农民工的一半。
在外务工更倾向就地消费。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月生活消费支出人均939元,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3%;新生代农民工2013年人均寄回带回老家的现金为12802元,比老一代农民工少29.6%。在外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选择租房居住,其中,单独租赁住房或与他人合租住房的占40.4%,在单位宿舍居住的占34.1%,在工地工棚居住的占7.3%。月租房支出人均为567元,占月均生活消费支出的60.4%。
1.农民工监测调查简介
为准确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就业、收支、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2008年建立农民工监测调查制度,在农民工输出地开展监测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在1527 个调查县(区)抽选了8930个村和23.5万名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入户访问调查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调查。
2.主要指标解释
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
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
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指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
老一代农民工:指1980年以前出生的农民工。
举家外出:指农村劳动力及家人离开原居住地,到户籍所在乡镇以外的区域居住。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
(责编:杨曦、杨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绝不容拖欠&农民工工资(三农微观察)
&&&&来源:&&&&
&&&&&&字号
  要加大力度治理拖欠农民工工钱的咄咄怪事,还劳务市场一个朗朗晴空,还劳动者一个体体面面        再过些日子,就是农历新年了。盆满钵满,不指望,只是想拿自己该拿到的工钱回家过年。这是2.6亿农民工一年到头的夙愿,可就是有一些农民工还不那么如愿。  每每年关,我们总是听到这样那样拖欠农民工工钱的事情,看这样那样欠薪的花样翻新。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是,农民工艰难讨薪,甚至不惜牺牲掉最最宝贵的生命。  最近的两位女性讨薪者命丧讨薪路上,尤其令人感到悲怆。一位是来自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47岁的女农民工周秀云,她前不久到太原工地讨薪,不幸殒命。另一位讨薪的是来自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一位13岁初二女生袁梦,为帮父亲讨薪,她纵身从河北省冀州市的一栋新建16层高楼坠下,13岁的花季顿时化作一片惨淡的阴霾。  欠债还钱,自古天理。我们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一些业主,自己可以随便挥霍,就是不肯把仨瓜俩枣的工钱支付给农民工。自己可以在一些场合大手大脚露头露脸花钱,却千方百计拖欠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的劳动必须得到尊重。农民工用他们的智慧、辛勤和汗水浇灌着城市之花,他们默默地奉献,哪里苦,哪里脏,哪里累,哪里就有农民工的身影。他们默默地团结协作,一起出来的乡亲谁生病了,大家轮流照顾;一起在工地的工友谁家有难了,大伙儿一起帮助。他们很少无事生非,无论是当保安,还是搞清洁,无论是跑运输,还是干工地,都本本分分,不主动挑事,不刻意找事。他们巴望着,在城里不要生病,踏踏实实干活,踏踏实实挣钱,到手的钱或寄到偏乡僻壤的老家,或年底鼓着腰包回乡探亲,安慰年迈的父母、劳作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兴许,还可以同乡亲们聊聊城里的趣事,在好朋友面前也显摆显摆。  欠薪,触碰了农民工的底线,为维权,农民工不惜付出。欠薪的本质是什么?是对劳动权利的蔑视,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是对劳动法的粗暴践踏。  造成欠薪的原因多种多样,必须在机制上下力气、想办法。比方,农民工可以通过同业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在法律上保障工钱到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督促制度安排保证农民工工钱到手。关键是必须树立尊重劳动、尊重法制的意识。要加大力度治理拖欠农民工工钱的咄咄怪事,还劳务市场一个朗朗晴空,还劳动者一个体体面面。  应当看到,发生欠薪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业主表现了对农民工劳动的应有尊重,让农民工踏踏实实地拿到了工钱。  回望逝者,我们痛惜之余,要告诫广大农民工兄弟姐妹,凡事皆有理可循,有法可依,不要因为讨薪以命相搏,得不偿失。目前国家正在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督查力度,是你的工钱,就一定是你的。
  《 人民日报 》( 日
(责编:白宇、刘军涛)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之难与解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来,农民工维权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在刑法修正案(八)将拒付薪资较严重情形纳入刑法规制之后,农民工权益的司法保护更加为人关注。&&笔者在河北省曲周县、邱县等地法院、检察院调研过程中发现,司法机关在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时仍存在一些难点,阻碍着农民工权益的充分、及时实现。&&经分析,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在办理中仍存在以下难点:&&农民工举证能力不足,导致案件事实认定困难。在司法实践中发现,约75%的农民工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他们缺乏法律意识,欠缺收集、固定证据的能力,加之大多农民工未与用工者签订书面合同,使其在诉讼维权时陷入举证困难的境地。&&欠薪者人难找、财难寻,影响办案效率。农民工大多由亲友介绍跟随小包工头打工,不了解实际用工者,致使在诉讼维权时出现错列、漏列被告人的情况,给法律文书送达、案件调解、财产保全等工作带来困难。而且,很多欠薪者存在与原告及司法机关“躲猫猫”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办案效率。&&农民工求薪心切,容易引发信访隐患。由于此类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办案周期长,易使农民工失去耐心。加之部分农民工存在“信访不信法”的错误思想,常出现“边诉讼边上访”的情况。&&“欠薪入刑”门槛偏高,难以形成威慑。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适用得少之又少,并未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发挥应有的威慑力。&&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加强法制宣传,提升劳资双方的法律意识。一方面,要通过以案说法提高农民工的法制意识,强化农民工的维权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法制宣传督促用工者自觉规范用工行为,从源头上减少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发生。&&设立“绿色通道”,畅通农民工维权途径。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凡是农民工讨薪案件,一律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加强诉讼指导和风险提示,履行好释明义务,指导农民工明确诉讼请求,进行举证;对确实经济困难的,当即办理诉讼费的缓、减、免手续,坚决不让诉讼费成为农民工维权的“拦路虎”。 &&加强协调联动,凝聚维权合力。司法机关要加强与人社、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联系,构建农民工维权协调联动机制。特别是检察机关要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线索和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刑法修正案(八)的有关规定,强化刑法威慑力。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公布司法解释,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应加强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相互配合,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人民法院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已经属本网书面授权用户,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法院报”
制作单位:人民法院报出版部。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拖欠工资法律咨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