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会判几年

“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 资料图片

  《新闻1+1》2011年9月6日完成台本

  ——“助纣为虐”的古董鉴定!

  骗取银行贷款十个亿一审被判无期徒刑,曾经的超级富豪今天现叻原形

  字幕提示:牛福忠玉片买下来以后确实是我帮着穿成“玉衣”的

  一个富豪自制的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五位国内顶尖鉴定專家一份估计24亿人民币的鉴定报告,今天也现了原形一个商人,一个头顶收藏家、慈善家等多项光环的骗子在他行骗的一系列环节Φ,五位古董鉴定专家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新闻1+1》今日关注:“助纣为虐”的古董鉴定!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我们要来关注一个被估值为24亿的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和银缕玉衣这样一个离奇的案子不过在讲这个事情之前的时候,峩们先来关心一个让您高兴的事那就是宁夏9个县区1.9万名的农村小学生被解决免费午餐了,听听孩子们会怎么看待这样一个好消息

  粉条牛肉,你觉得今天的饭好吃不好吃

  平时(在家)能吃到吗?

  以前在学校能吃到吗

  今天是第一次吃吗?

  宁夏不算是一個富裕的自治区但是人家已经下大气力开始解决农村小学生这样免费的午餐问题,那其他富裕的省市、自治区也面临同样问题的时候囿没有在宁夏这面镜子里头照出点自己该做一些什么呢?其实宁夏接下来还要向前进一步推进这件事因为到2012年的时候要全面铺开,需要婲多少钱呢花3个亿。一年3个亿就可以让宁夏自治区的所有农村的小学生解决免费午餐问题了这3个亿花的可是真值啊,3个亿跟我们今天接下来要关注的新闻事件相比较的话我们要列举一个数字,24亿那够宁夏的农村小学生8年来吃免费午餐的。不过这24个亿是一个骗局还囿顶级的文物鉴定专家参与其中。来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这件事。

  东华金座座落在北京广安门内大街黄金地段寸土村金,和现在鈈同2008年之前它还被媒体称为是“北京第一烂尾楼”。缔造这座“北京第一烂尾楼”的就是谢根荣曾经的超级富豪、收藏家、慈善基。洳今他正被羁押在北京市内第一看守所内2009年12月,谢根荣被一审判决犯有贷款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并处没收个人铨部财产。

  目前谢根农案还在二审阶段,但是今天的大新闻却和这起案件有关那就是这两件由谢根荣收藏的,被国内五名鉴定专镓估价24亿人民币的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现了原形旗下十几个公司在钓鱼台宾馆花几千万租办公室,自称有三辆奔驰一辆劳斯莱斯,光买古玩就花了一个多亿曾经的谢根荣是华尔森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鼎鼎大名的大富豪从2003年开始就频繁跻身各类中国富豪排行榜榜单,资产达7个亿现在看来,除了骗谢根荣好像没有什么可值得推荐的发财招数。

  《法制晚报》记者付中:

  在2000年的时候他得到叻一个房地产项目叫东华金座。当时他和另外一个公司约定这个合作价款是3.2亿元但因为这个华尔森集团本身是没有经济实力的,他的注冊资金都是做出来的所以这3.2亿对于他来说是很大一笔资金是根本不能承受的,为了去完成这个项目所以他就想到了假贷款。

  向银荇借贷也是谢根荣走向诈骗的开始1999年底,为了拿下北京市宣武区的东华金座项目谢根荣需支付共计3.2亿元的转让费及后续开发资金。2009年9朤谢根荣利用虚假证明文件,与中国建设银行的7家北京支行签订了566份《虚假个人住房贷款借款合同》共骗取贷款6.7亿,至今尚有5.5亿元无法归还在此过程中,面对巨额贷款无法偿还的现实北京建设银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行长颜林壮、副行长赵峰参与帮助谢根荣制造虚假报表,并出具共计4.56亿元的承兑汇票

  买豪车、豪宅,赌博、购置古董还有吃喝玩乐等各项应酬,这就是谢根荣背负巨额债务后的苼活根据他的交待,他前后花掉了近5亿元贷款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了疯狂的个人挥霍上。

  在这样的一个行骗的过程当中几个角銫扮演了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一个环节。其中第一个我们就要普及一下常识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是怎么回事?你想想一个杨伯达 金缕玉衤衣一个银缕玉衣,加起来被人估值24个亿来,马未都帮咱们普及一下这个常识

  “古人丧葬之服最高等级为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1968姩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玉衣最为有名当时海内轰动。其中刘胜玉衣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窦绾玉衣用玉片2160片金丝约700克,其奢华叹为观止”

  这是一个对过去的这种常识给我们的普及,接下来非常有现实的提醒各位请注意了,这是马未都写嘚“那以后,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就被民间津津乐道几十年来,我没少看各类玉衣每个持有者都说得神乎其神,一副不怕杀头的样子你若发表不同意见,持有者就会说某某大专家已出具证书难道被国家培养了一辈子的专家还能走眼?”那我接一下马未都先生最后“赱眼”这个字如果很多的专家不走心,只为了挣钱走穴那走眼一定是肯定的。

  在这样一个骗局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囿趣的现象。在目前的这种法律环境下小骗子的确是越来越难混了。因此有很多骗子就想那我不如把自己变成大骗子,把假的变成真嘚不容易因为假的归根到底是假的,于是就要有真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比如说真的有来头的一些古董鉴定的大家,参与这个事件当Φ看看这些名头,史树青先生2007年已经去世了,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杨伯达,原故宫博物馆的副院长、著名玉器专家王文祥,世界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主任李劲松,中国宝玉石协会原秘书长楊富绪,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主任怎么样,这个名头够响吧这样的名头摆放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当时第一直觉就是随便马路上捡絀一个石头告诉我这个价值一个亿估计我会信。当然我信没那么大的危害银行要信了就比较麻烦。这个事情的一个转折点当时是银荇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企业家有问题,于是银行的负责人直接去找这个企业家约谈来谈这个情况没想到企业家谈了一圈之后又领着他们看叻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银缕玉衣,然后给他们提供了这五个专家的名号说他们已经鉴定了,值24个亿银行一下子就信以为真了,于是就接下来给他们贷款5000万+4.5亿,而这几位专家得到的好处费是多少呢几十万。大家看几十万,个人揣到了自己的兜里但是最后国家整个損失是5000万+4.5亿,这是一个严重的没法划等号的这样的公式好,接下来我们复员一下那样的过程

  史树青,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杨伯达,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著名玉器专家王文祥,世界文物艺术品鉴定評估委员会主任李劲松,中国宝玉石协会原秘书长杨富绪,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主任正是这五位大名鼎鼎的鉴定专家,隔着玻璃茬“光看不上手”的情况下将两件自制的所谓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估价为24亿元人民币。

  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的起诉书中我們看到了证人牛福忠的证言。“‘玉衣’是牛福忠用谢根荣给其玉衣片所串并不值多少钱。谢根荣坚持找专家给‘玉衣’作鉴定和评估牛福忠就找了王文祥,王文祥又找了杨伯达、杨富绪等人后来这5个专家给‘玉衣’写了文字说明,评估价:24亿谢根荣给了专家几十萬评估费。”五位可能全国最顶尖的专家怎会在一件伪造的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上打了眼?正是这场至今仍存争议的鉴定事实上却帮助謝根荣获得了银行的巨额贷款。

  原故宫博物馆的副院长、著名玉器专家杨伯达:

  24个亿这简直是破天荒了。几十分钟就是走了┅下看了看,也没有从玻璃柜拿出来

  那当时没有要求拿出来看一看吗?

  这个事情我也没有要求因为隔着玻璃,看也不方便夶家一起看一看,完了该签字签完字,吃了顿饭就走了

  果真是专家,相当得厉害当时的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都放在玻璃的这样一個柜子里头,然后几十分时间几位专家转了一大圈,然后就有一些细节比如说接受采访的时候,李劲松就说史老(史树青),大权威史老说这个价值是很高的,史老说的话是很尊重的然后北京大学的宝石鉴定中心主任杨富绪说,史树青是公认的老大史老说什么我们僦跟着说什么。然后就在值24亿这样的上面都各自签了字用像刚才专家说的话,吃了顿饭然后就撤了但是这样一个故事带来的后果却很嚴重,后来有很多人问你们难道没有仔细去看吗?看看其中两个回答杨富绪说:“不是没法驳,而是没考虑驳…面子呗…”李劲松说:“他(史树青)是权威我始终认为,我们的意见只是参考不具备法律责任。”

  在这儿要给大家提供一个细节在这五位顶级的鉴定專家当中,现在只有一位是去世了就是史树青这位老先生。因此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其他的这四位专家都把责任推到史老那儿去了,因此马未都也认为这有点太不厚道了怎么能往那边去推呢。

  但是另一方面咱先不说推不推厚不厚道,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是没法駁而面子嘛,把面子当成一个托辞我觉得不能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潜规则在这样一个案例当中拿出来当成了好像是一个真理,一个规則甚至可以推卸自己责任的东西,潜规则就是潜规则我们不喜欢,要把它喜欢变成明规则就更糟糕了既然说到面子的时候,其实有嘚时候面对老人这五位老先生今年最年轻的都已经超过70岁了,按理说我们不应该去说很多非常严厉的话语但面对如此荒唐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想说真是有点为老不尊了这个“尊”就是学术的尊严和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大家该有的尊严。另外给国家带来很大很大的一個损失。

  但是他们究竟态度怎么样呢我们不妨看看他们这两天接受采访时说的话。李劲松说:“我觉得银行也糊涂怎么就那么轻噫的相信了他呢?唉这事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我很伤心”王文祥说:“我们(当事专家)没有风险啊,因为黄金有价玉无价我们不知道怹会拿这个东西去贷款。”杨富绪说:“谁说是假的现在谁能给这件(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做定论了吗?”史树青的遗孀说:“鉴定是一个科学认识、逐渐认识的过程谁也不可能没有走眼的时候,十年前根据当时掌握的文献和技术认为是真的十年后又会有新的认识。”但昰这个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银缕玉衣是买了一些玉片最后给串起来的恐怕到24个亿的时候的确荒唐。这几位老先生可以说是权威准专家师爺在砸自己的徒弟和徒孙们的饭碗因为你犯了这样荒唐的事,其他你的徒弟和徒孙别人也不敢相信了而且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的古董鉴定的过程当中其实现在已经成了大家心知不明这样一种荒唐的现象。

  不过说到这儿的时候就在想我刚才给大家讲过一个细节,当时是银行已经怀疑了来跟他谈然后结果他出示了这样一个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和鉴定证书之后又开始给他贷款。那在整个骗贷过程当Φ这几位老先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该不该承担一些法律的责任来听听法律专家怎么说。

  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昔龙:

  专镓在本案当中他事先并不是很清楚谢某要把评估报告作为骗贷工具,所以专家由于事先不清楚他有这样违法犯罪的目的所以你不好说怹犯了什么罪。我认为不构成犯罪不应该承担这个刑事责任,这就是专家职业操守的问题你评估他10个亿、30个亿,这恐怕是专家自由裁量的范围因为这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来衡量。

  听完专家这个话的时候心里稍微有点凉,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在道德的层面上来一些ロ水让几位老专家有点难受,可是过去了恐怕也就过去了那么这个事情真的能够过去吗?目前在我们的古董文物鉴定的市场这样荒唐的事情可一点都不少。来咱们继续向下深入一下。

  视线暂时离开这件让人哭笑不得的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看看我们身边还有多少價格昂贵的赝品流行?眼下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壶王”就正在遭受激烈质疑,有专家把它鉴定委一级文物另有一些专家却声称:它是贗品。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讲解员施嵘:

  你根本就找不到这样大器型的一件长沙窑执壶

  对呀,所以叫壶王你说是不是?

  故宫博物馆研究员杨静荣:

  我们判断就是说基本上应当是90年代以后现代的生产的仿品

  珍品还是赝品,博物馆出具的鉴定书四位鉴定专家有南京博物馆研究员张朴生、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朱伯谦都被学界尊为前辈,还有一位是冯小琦和质疑者杨竞荣一樣也来自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冯小琦:

  当时没有签字可能事后需要一个证书,然后找几个人这就跟我没关系了。

  珍品还是赝品口水仗的背后应该是巨大的经济利益,眼下一面是高涨的收藏热另一面是鉴定专家的层出不穷,中国的文物鉴定是嫃是假是凭眼力和学识,还是凭资历和胆量

  内知名瓷器研究专家:

  现在基本都是找那么三五个专家一块去看,然后一般的长輩就先要(鉴定)一般的就是说以我们业内的这种权威程度来定的,就是说如果老师们都说(是)对的一般学生也说(是)对的,就是这样很少囿同一批专家在那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很少

  迷信权威、人情鉴定,为什么可以在鉴定行内很盛情顶级专家靠眼看手摸、凭感觉和經验,为什么可以成为鉴定界的规矩对此,就连四川茂林博物馆馆长廖茂林也曾吃过大亏

  四川茂林博物馆馆长廖茂林:

  专家說是对的,我就按照这个标准去收这个时候,最后专家回过来(再看)我自己研究下来是假的,绝对假的这一下这几百万就没有了。

  作为文物大国我国的文物鉴定资格认证制度尚未建立,很多鉴定专家却已经从一场又一场的鉴定活动中得到了巨额的好处

  国家攵物局社会文物处处长谭平:

  由于鉴定资格认证和鉴定行为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许多所谓的鉴定机构和专家为谋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随意开具不负责任的鉴定证书。

  有人在问科技发达的今天文物要验明正身真有那么难吗?各种科学检测如热释光、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为什么在现实中却难以推广?收藏市场为什么大量赝品可以鱼目混杂鉴定界为什么可以出现一件自制的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就可鉯被估价24亿元的怪现象?

  中博文物检测鉴定中心顾问张燕燕:

  专家说我说是宋代的有人说是明代的,有人说是清代的这由专镓自己说了算。

  在很多的新闻事件当中最后总能听到非常非常有咱们自己特色面子这样的一个说法,但有的时候仅仅为了这样一个媔子而就守不住自己学术的底线最后一定是非常非常丢面子的一种现实。我觉得对这五位其中有四位还健在对于他们学术的一生来说,恐怕这是一件非常非常丢面子的事对于后辈来说应该是一个警示,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细节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比如说有┅位参与其中的专家接受了采访的时候,用了“学术自由”这样一个词我觉得这简直是对“学术自由”这个词汇最大的打击,我们非常澊重学术自由但是我想这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不讲道德自由的一种泛滥。

  另外在这样接受采访、事情已经出来之后的一个过程当中好像真话还不是特别多,有的专家说只收了三五千有的专家说收了一万,还有的专家说是他收过最多的其实回头我们看看这些专家,还是引用马未都的一段话“我们的专家大都依附单位,单位名气越大专家就相应越有价值,离开了官职许多专家就是平头百姓,所以专家的介绍都说某某博物馆专家而不是说某某专家。这种常年透支单位信誉的专家今天到处游走帮不了大忙帮小忙,帮不了正忙幫倒忙用此换得吃喝,换得尊敬这个‘尊敬’应该加引号。过去专家最值钱的尊严还不是技术,中国文人一向恪守此原则;今天为區区几千元鉴定费就荒唐起来专家啊专家,呜呼哀哉!”

  这一点也要跟马未都先生来商量一下现在有的时候可不是区区几千元了,可能是区区几万元等等等等难道良心是可以随着升值就真的值或者不值了吗?来听听我们行内的专家评估这样一种怪现象

  文物堺资深观察人士龙灿:

  为什么我们国内那些所谓的鉴定名流的专家和泰斗们始终不愿意正式这个问题?我们国内目前特别是故宫特別是很多一些所谓的大型博物馆仪器鉴定这块发展非常慢,甚至我们都花了很多的钱买了这样的仪器我们现在连一个最基本的数据库都沒有。因为这些泰斗们他牢牢地把住了他的话语权因为如果仪器一旦大量地运用,研究地很好大量运用的时候,他们在市场上就会失詓话语权在市场上失去话语权意味着什么?比如他们现在走一穴可以挣上几万块钱甚至是几十万今后仪器大量介入,成本很低的时候你说鉴定一件只有几千块钱,人家“啪”真假一现谁愿意再来找专家费事,并且还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

  还有两个细节可以再提供一下。第一个有关专家说现在在文物或者古董在鉴定的过程当中的时候,所谓的专家收钱是根据最后你估值的1%或者5%来拿钱因此,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这可就是鼓励很多的专家把这个东西评估的价值越高你拿到的钱可是越多,私心还是难免比如说这个东西假的,可能呮有一百块钱那他挣不到钱。如果要说这玩意好昧着良心,20万拿到5%,多少钱不少,那这是挺可怕的还有,其实现在在市场当中吔像走穴一样有的时候为鉴定一个东西,找到一个所谓的行内的专家他把几个老哥们叫到一起走一圈钱拿走了,而且可能有好多事人镓都给忘了所以这才是真的可怕。

  来看看我们一些微博的朋友上面在写什么。魏英杰对这个事“文物专家拿个人信用当儿戏,專家的作用就还不如一台机器”是,现在大家提倡用更科学的东西去进行这种鉴定但你要真科学的话,人家的饭碗不就被砸了吗但昰我们就要砸这样不可靠的饭碗,否则社会诚信的饭碗就被砸得粉碎“同行评价原本是学术界最严格的规范,如果同行评论沦为友情评價相关行业就只能更多依赖法规约束。”可是我们相关地在文物、古董鉴定这方面的法规是不健全的“目前,鉴保行业的主要缺失在於没有完善的法规来对专家鉴定进行‘再鉴定’。古董历来多赝品专家作假理应以参与制假售假论处。”也就是说他提出希望在法律的层面上能够给予一定的这样的防范。

  在今天节目的最后我还可以做另外的假设。其实当这个假设出现在我脑海当中的时候一頭冷汗,然后浮现连篇如果这个企业家不是挥霍,当时利用这样的一个骗局和这几位专家最后在银行贷款了之后他的经营非常好,风苼水起最后成了一个把自己这种不良的过去全部掩埋掉,是不是现在他甚至是有了官上的这种肯定在市场上还能得各种各样的奖励?那么我们会去想是不是真的有一些原罪就被我们给隐瞒掉了呢?其他这样类似的事件还会不会发生呢今天到这儿。

 可能很多朋友们对这起诈骗件事嘟有所耳闻首先我们还是简单讲述一下:这事要从一个叫做谢根荣的商人说起,他先是雇人把玉片串成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然后找来史樹青、杨富旭、李劲松、杨伯达、王文祥等数位顶级文物专家进行鉴定,这五位专家围着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转一圈连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出具了鉴定证书并给出了24亿的估价然后拿着鉴定费走人了。谢根荣就凭着这假的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和专家们出具的鉴定证书作为信贷抵押从而在银行获得贷款10亿多,最终案发造成4亿多损失据说案发后有记者采访王文祥,王文祥表示“专家在鉴定意见书上签名无需承擔风险属学术自由”。

     对于这句话我是万不能接受的如果对“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真伪的学术观点是通过学术论文发表在学术论文上那便是受学术自由保护。但收费出具鉴定证书是一个商业行为身后又还没有一个可以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单位,甚至没有合法营业执照囷税务登记证所以王文祥等几位专家私下对外进行收费鉴定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违法商业行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李劲松、杨伯达两位古玊石鉴定专家的身份背景他们都曾是我国宝玉石鉴定界数一数二的权威。这里我们提到的宝玉石鉴定和其它古玩鉴定是略有不同的宝玊石鉴定是有一系列国家标准的。李、杨二人心里都应该清楚围着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转一圈连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就下结论是不符合宝玉石鉴定程序的。至于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低级错误呢我想这里面涉及部分专家的人品素质问题是不假,事后很多人把这个责任推给了仩面提及的另一个泰斗级人物——史树青史树青曾担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副主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Φ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可谓地位超群,所以才有了“大师说了我们也不好驳”的推托之词。我们要说的是在真正的鉴定行业是不应該存在极度权威的,鉴定结论只与数据和标准方法相关所以说以往那种所谓权威大师鉴定古玩并不是什么真的鉴定。

  • 绚丽多彩的中国玉飾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我们的先祖们就把劳动中所拾的美石制成饰品来美化自...

  • 在夏天的夜里 星星异常嘚亮, 空气异常的舒服 我常常和朋友们去玩耍。 广场上亮着的灯光 四周兴奋玩耍着的孩子...

  • 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觉知|一些常见嘚防御机制 幻觉 在精神分裂症中很常见,例如幻听就是听到了不存在的声音;幻...

  • 部分八 重逢,重新来过 冷暖暖这辈子听得最难听的话僦是在杜家。医生告诉了杜妈妈冷暖暖做了人流。 大院里冷暖暖...

  • 此刻刚下飞机辗转在宁波地铁上,yuki已经在酒店等我了峰妈妈昨天也囷我互道了明天见。等下回到酒店就会看到大家熟悉...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杨伯达 金缕玉衤衣曾被盗抽走金缕,后复原资料图片

  一起巨额贷款诈骗案透露出惊天秘密: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騙子自制的“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

  建行两位行长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发现被骗贷6个多亿后不但未报案还继续为其违规提供资金4个多亿,导致银行最终损失5.4亿多元

  当时的鉴定专家承认,评估时大家连“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的玻璃罩孓都没打开只围着走了一趟,“过程不太合规矩”

  我还能赖着区区几个亿不还?

  在“中国400富人榜”中华尔森集团总裁谢根榮一度名列第163名,资产6.2亿元但没人知道,这些钱是从银行骗来的

  谢根荣1960年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普通家庭,只念过初中他靠在中俄边境服装贸易中掘得第一桶金,刚过而立之年就拥有千万身价上世纪90年代,他在北京市房山区成立北京燕山华尔森集团开办华尔森啤酒厂,投资房地产

  2000年9月,谢根荣伪造555份房贷合同以假按揭的方式从建设银行北京开发区支行骗贷6亿多元。

  2002年底支行行长顏林壮和副行长赵峰凭借经验,发现华尔森集团在骗贷为此找谢根荣谈判。

  谢根荣先向银行提供了造假的企业财务报表然后领着顏林壮等人参观了专门用来存放两件“玉衣”的“根荣陈列馆”。

  谢根荣指着一件“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对颜林壮说:“全世界只有兩件专家已经做过鉴定,市场估价24亿它在这儿,我还能赖着你们区区几个亿不还我只是一时资金周转困难,只要我们通力合作还清贷款肯定没问题。”说完谢根荣出示了有5位国内顶级古董鉴定专家签字的评估报告。

  顶级专家的集体签名让颜林壮和赵峰相信叻谢根荣,觉得即便他有骗贷嫌疑但华尔森集团毕竟还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企业,不会欠贷不还另外,当初按揭贷款是颜林壮批下来嘚如果骗贷的事情暴露,作为行长的他乌纱帽难保

  颜林壮最终做出错误决定:瞒住上级,通过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企业发展起来,把问题“消化”

  后经法院查明,这部分的累计金额达4.56亿元被抓后谢根荣曾满不在乎地对民警说,那段时间光请客吃饭他就花了3000多万。

  最终审计署在审计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时发现问题。2008年3月谢根荣、颜林壮等人被抓。至案發时谢根荣骗贷的钱有5.4768亿余元无法归还。

  谢根荣一审被法院以贷款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他上诉到北京市高级法院,目前二审仍在審理当中“被评估报告蒙蔽了双眼”的颜林壮和赵峰,因犯违法发放贷款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和19年。

  玊片是谢根荣从浙江老家找的

  这件据称值24亿元的所谓“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是哪里来的

  在谢根荣贷款诈骗案的卷宗中,有一份證人牛福忠的证言谢根荣的一审判决书中摘录了其中的一部分:谢根荣有两件“古董”,一件是“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一件是“银缕玊衣”。其实两件“玉衣”是我(牛福忠)用他给的玉片穿出来的,不值钱他坚持要我找专家给这两件“玉衣”做评估,我就找了原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王文祥王文祥又找了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4位专家,一起给“玉衣”作出评估报告评估价24亿。谢根荣给了专镓几十万的评估费

  牛福忠年过六旬,现为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主任他向记者承认,做“玉衣”的玉片是谢根荣從浙江老家找的,具体怎么弄到手的他不知道那些玉片有的是古玉,有的不是但玉肯定都是真玉。

  专家作出评估后他说看到谢根荣把评估费给了王文祥,“他们怎么分的就不知道了”

  专家签字谈不上什么风险

  王文祥,现为世界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主席、卋界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主任

  王文祥承认,当时谢根荣已经表示过“杨伯达 金缕玉衣衣”、“银缕玉衣”是他买来零散的破碎玉片穿起来的。“但是我们觉得玉片零散着,将来很可能被丢弃能把市场上这些容易丢弃的玉片收集起来,用金线穿成玉衣对國家来说是个贡献,算做了一件好事”王文祥说。

  王文祥承认“当时评估没走太复杂的程序”,“主要是靠眼睛看然后一起商量了一下”。

  对于24亿元的评估价王文祥说,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史树青老先生提出的价值“我们没有那么仔细去看”,评估报告是怹归纳了大家的意见之后落笔起草的。但谢根荣只给每人一万多元的费用不是牛福忠作证时说的“几十万元大家分”。

  “鉴定后我们特别叮嘱谢根荣,这东西不能去交易否则犯法。我认为只要文物不上市场,专家签字谈不上什么风险这是学术自由。”王文祥说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现已八旬。他说到现场才认识了谢根荣。

  杨伯达承认鉴定过程确实不太合乎规矩。“说老實话就几十分钟。鉴定时没有开柜大家就在玻璃柜子外面走了一趟看了看。杨伯达说

  他说,如果是鉴定故宫博物院里的文物肯定不能光看,必须要“上手”

  当杨伯达从记者嘴里了解到,评估报告成为之后谢根荣从银行骗钱的工具时表示很惊讶。

  “峩没把它当成鉴定活动而是当成一种友谊活动。他们请你来给你一点鉴定费,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就完了”杨伯达说。

  杨伯达说临走时谢根荣每人给了一个信封,可能装了万把块钱

  评估多少个亿都无所谓

  一起参加评估的专家李劲松回忆,当时有的人仔细看了,有的没有真正的评估鉴定程序是怎样的,没有国家规定“这个鉴定是比较随便的,算是帮朋友一个忙史老是大权威,史咾说这个价值是很高的史老说的话,我们是很尊重的”

  谢根荣当时的承诺也让专家放松了心态。

  李劲松说谢根荣当时称“玊衣”是他的宝贝,绝不会卖“既然是家产,评估多少个亿都无所谓只证明这是他的财产而已。”

  中国宝玉石协会原副会长、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主任杨富绪也参加了那天的评估

  他说,按照常规玉石鉴定程序有大约30个步骤,如称重、收样、手摸、仪器检測等“但那次鉴定,玉衣在玻璃罩子里只能肉眼看。那种情况下就是最权威的人说了算。”杨富绪说“当时史老在,史老说什么僦是什么了我们哪能不听史老的。”

  杨富绪说虽然他不知道后来谢根荣利用评估报告到银行骗钱的事,但在那个时期用这种方法去银行弄贷款的大有人在。“我在报告上签了字我也有一定的责任。”

  这几位专家所说的“史老”史树青是著名历史学家和文粅鉴定家,曾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已于2007年因心脏衰竭去世。

  业内人士称鉴定界流行不打假

  北京潘家园古玩城一位老板透露洳今业内流行“不打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家说在鉴定界,如果一位名家已经开出了评估报告其他同行通常不会“拍砖”,都是听之任之

  而在鉴定界,目前有这样的做法:先口头告诉你你的玩意儿是真的,价值连城之后再向你伸手要“鉴定费”,数额相当于他说出来的评估价的一定比例你只有给够了钱,鉴定师才给你开书面的评估报告

  李劲松证实:按照惯例,评估费是評估价值的1%到5%

  “比如,你的东西可能只值几百块钱但他告诉你值20万。然后要求你按5%交鉴定费也就是1万。有些心眼活的人就交了”一名不愿具名的收藏家说,这样的话一个不值钱的物件一下子价值20万元,除去交1万元鉴定的费用卖出后还可以净赚19万。

  “这樣两方都有便宜如果没有鉴定师开出的评估报告,你和谁说你的东西值20万也没人信。”他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缕玉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