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健主演的无敌战神中李广是谁演的

战神中李广是谁演的_百度知道
战神中李广是谁演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seiseiseiseisei员演的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羽箭中的 追溯斗战神中玉狐武器弓的历史_斗战神网络游戏专区_斗战神官方合作网站
||||||||||||
& 西游文化 & 一羽箭中的 追溯斗战神中玉狐武器弓的历史
一羽箭中的 追溯斗战神中玉狐武器弓的历史
文 章摘 要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历史上的弓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战争中,弓和箭矢相配合,打造出最初的远程攻击兵种。在冷兵器时代,弓,是最为可怕的武器,一把完整的弓,由弓面、弓弦、箭矢、拉弦工具、弓袋等组成。在漫长的发展中,弓,一直没有被历史所遗弃。这充分证实了弓的价值所在。古代人用弓打猎、战争;现代人用弓比赛。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李广、花荣,都是神射手,甚至古代神话中的后羿,都具有弯弓射大雕的万丈豪情。  二 斗战神中的弓  斗战神中,使用弓的英雄角色是玉狐。作为斗战神中的萝莉职业,玉狐不知道萌翻了多少玩家。斗战神中的玉狐驰骋战熊,挥舞弓箭,弹无虚发,百发百中。可以说,斗战神中的玉狐,将弓,这一武器的内涵发挥到最大。在游戏副本中,玉狐在远程提供火力支持,源源不断的箭矢,直接刺向敌人要害。一箭中的,范围打击,通过技能的组合施放和灵活的走位,玉狐在游戏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三 对比总结  不论是历史还是网游,都该顺应潮流的发展,才能不断前进。弓,通过不断的改革,从战争利器逐渐演化成体育比赛,这点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手机看攻略,电脑玩游戏两不误!
加点再也不需要切来切去啦~
【斗战神】最新消息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与斗战神,玉狐,武器,职业相关的文章有:
专区更新推荐
游戏视频推荐
斗影联盟 牛魔情归何处? 小三才是真爱
斗影联盟猥琐出品 更新大爆料之熊孩子
斗战神毕业季献礼 史上最感人的毕业礼
斗影联盟千手出品 斗战神杀气值属性介
近期热点推荐
游戏热点内容
重要攻略推荐  李广的爷爷李信,是秦始皇手下将军。始皇灭楚时,初欲用王翦,王翦提出要六十万军队,一年时间,始皇觉得太多太长,于是李信说他只用二十万军队三个月就可搞定。始皇于是用李信,李信率军一味勇猛直前,被打伏击几乎全军覆没。与后面王翦稳扎稳打灭楚相比,李信无论军事还是政治都差太多了。
楼主发言:57次 发图:0张
  李广在历史上名气最大,李广难封既是李广一辈子难解的情结,也是文人们难解的情结。但说实在的,李广未封侯,实在缘于他自己的有勇无谋。首先在平定七国之乱时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这在政治上是大忌,致使他在景帝时代未受大用。武帝时代的几次战争,他的表现只能随性地出击,遇到敌人就死战一回,勇则勇矣,但没有什么谋略,甚至连预定的军事计划都完成不了,常常迷路,失期等。如汉朝第一次出击匈奴时,李广、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各率一队出击,这是汉朝第一次主动作战,可以说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卫青是第一次带军,就展示了比李广高明太多的名将素质,绕道偷袭匈奴的龙城,杀700人,其实人不多,但意义无异于拉登炸美国世貿。其他三人没什么明确目标地走,结果李广遇上匈奴主力,跟他爷爷一样,几乎全军覆没,他也被俘,所幸武功高强,中途逃脱。后面的战争他也参加过几次,包括最后一次,经常的结果就是迷路,失期,总之,不能按作战计划按时到达指定指点,执行预期的军事计划,这说明他的军事指挥能力真的很一般。卫青成为汉朝出征匈奴主将后,对匈奴作战基本是压倒性胜利,跟着他打仗,其实要弄个封侯真的不难,李广的弟弟李蔡、儿子李敢,估计武艺都远不如他,不也弄了个侯爵么?
  回复第1楼,@大张棋古  李广在历史上名气最大,李广难封既是李广一辈子难解的情结,也是文人们难解的情结。但说实在的,李广未封侯,实在缘于他自己的有勇无谋。首先在平定七国之乱时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这在政治上是大忌,致使他在景帝时代未受大用。武帝时代的几次战争,他的表现只能随性地出击,遇到敌人就死战一回,勇则勇矣,但没有什么谋略,甚至连预定的军事计划都完成不了,常常迷路,失期等。如汉朝第一次出击匈奴时,李广、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各率一队出击,这是汉朝第一次主动作战,可以说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卫青是第一次带军,就展示了比李广高明太多的名将素质,绕道偷袭匈奴的龙城,杀700人,其实人不多,但意义无异于拉登炸美国世貿。其他三人没什么明确目标地走,结果李广遇上匈奴主力,跟他爷爷一样,几乎全军覆没,他也被俘,所幸武功高强,中途逃脱。后面的战争他也参加过几次,包括最后一次,经常的结果就是迷路,失期,总之,不能按作战计划按时到...  --------------------------  别的不说,李唐王朝就是李广的后代。李广幸免于难的儿子逃亡匈奴才活了下来。  
  再说李广的儿子李敢,跟着卫青也弄了个关内侯,却因为父亲之死去刺杀卫青。这真是是妆不分了,卫青虽功勋卓著,但为人低调厚道,对李广也很尊重关照,李广之死,卫青并无责任。况且,以卫青的地位,去刺杀他,一是自己寻死,二是要为匈奴报仇除敌么?卫青被刺伤,未为难李敢,还把事情捂住了。但年青气盛且骄狂的霍去病得知李敢敢杀自己舅,找机会把李敢杀了。
  无归属感、无自信、极度自卑且有自虐倾向、怀疑一切的人往往自以为睿智、明智
  很是奇怪,历史的记录中李信、李广、李陵,他们都是真实的人,充满了矛盾、充满了鲜活的血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他们的影子,甚至那个影子有可能是自己……我想一个成熟的人是不大喜欢神乎其神的历史人物的。  
  我想楼主大概就是典型的喜欢刘邦而轻项羽的那一类。  
  李信、李广、李陵,三个活得真实的人,感谢太史公的真实记录,让后人知道伟人、豪杰、英雄都只是普通人。  
  华盛顿伟大,但是华盛顿还是要拉屎而且拉的屎也很臭而且屎的颜色也要么黄的、要么棕的、要么呈条状、要么不成型……李伯清说:我是美女……美女又怎样?美女屙屎用嘴巴吐?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我最敬爱的英雄!  
  在冷兵器时代勇猛是必须的,很多遭遇战靠的就是勇气,但战略上的久缺是李广的硬伤,这也是他战功不及当时将军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他是当时汉军的战神和精神领袖级人物,这也是后人尊敬他的原因  
  无知的人最喜欢神仙,他们把强过自己的人当神仙,他们把统治他们的人当神仙,把自己的先人当神仙,他们把他们无法解释的事情当神仙……毛泽东为什么是伟人?因为数千年来直到毛泽东就最讨厌神仙,而且他要打倒这些神仙!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亲。  唉,这期间的恩怨情仇…………哪里又能够说得清楚。  李敢死后不久,霍去病也去世了。若李敢,霍去病不死,后来也就没李广利这蠢材什么事了,结果国无良将,李广利一人把汉军精锐葬送得干干净净。  这也是汉武帝后,国势转衰的原因。
  李家的故事。听听  
  @鸡汤炖入中 9楼
01:30:4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我最敬爱的英雄!  -----------------------------  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吗
  @岳秋灵 12楼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此回复,深以为然!
  楼主说的是
  昨天电脑出故障,李陵部分快写完却丟数据了,现在接着写。
  @岳秋灵 12楼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我想请教一下,李广之死跟卫青究竟有什么关系?是不该让李广分兵进击还是有意使李广迷路还是战后不该派人去问明情况?或者说从一开始就不该听武帝的让李广为前锋?  究竟为了什么卫青应该为李广之死负上一部分责任?
  李广曾经平定西羌的时候杀过俘虏,导致他的福德受损,所以,一直没有封侯。汉武帝还告诉别人说,李广命不好。
  李陵是李广之孙,跟李广一样武艺高强吧,年纪轻轻就是五千精锐步兵师师长。李广利征匈奴,汉武帝亲自找李陵谈话,要李陵负责后勤辎重,作为必须以骑兵作战为主的草原大漠战争,这是对步兵师的恰当安排。但李陵不干,说他五千兄弟都是武艺高强的勇士,他带五千步兵师足可橫行大漠,要求独立深入匈奴作战。李陵的疯狂或许换个冷静的皇帝不会答应,但汉武帝也是疯狂的人,答应了李陵。李陵带着他的步兵师深入匈奴作战,其结局,可以说从出发时就注定了。五千人,要是骑兵师,每人配两三匹马,师长很牛逼,再加一点好运气,是可能如霍去病一样橫行大漠,但步兵师深入几千里而不覆没,这是要逆天么?
  可以说,在无谋方面,李陵胜过他祖辈,但有勇方面却不如。他把五千人带入必死之地,在兄弟们都差不多战死之际,他若也战死,还可当一个勇字,但他却投降 了,不仅有始无佟,还坑了自己家人,坑了司马迁。
  @鸡汤炖入中
01:30:4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我最敬爱的英雄!  -----------------------------  @老蛤蟆2013 15楼
05:37:07  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吗  -----------------------------  小时语文书上说指李广,因李广人称飞将军,但现在认为应是卫青,因飞袭龙城的是卫青,将匈奴打残的也是卫青。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3:45  我想楼主大概就是典型的喜欢刘邦而轻项羽的那一类。  举报回复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8:37  李信、李广、李陵,三个活得真实的人,感谢太史公的真实记录,让后人知道伟人、豪杰、英雄都只是普通人。  --------------------------------------------------------  你拿李广一家子和项羽比!  项羽虽然政治上弱了点,但军事方面绝对是天才型的,李广那一家子屡战屡败的凭什么跟项羽比!  李信一不知道天高地厚说大话的(这点倒跟李陵挺像)算哪门子伟人啊!  李广虽然不是带兵的料,但还是算得上英雄豪杰。  李陵一投敌卖国的汉奸还英雄?狗熊他都不配!
  --------------------------------------------------------  @tj猫 25楼
09:30:50  你拿李广一家子和项羽比!  项羽虽然政治上弱了点,但军事方面绝对是天才型的,李广那一家子屡战屡败的凭什么跟项羽比!  李信一不知道天高地厚说大话的(这点倒跟李陵挺像)算哪门子伟人啊!  李广虽然不是带兵的料,但还是算得上英雄豪杰。  李陵一投敌卖国的汉奸还英雄?狗熊他都不配!  -----------------------------  说得对,项羽在军事上,是可統百万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元帅级首领,李广一家,当团长都未必是好团长,勇猛强过李云龙团长,但执行战略计划能力还不如。
  @鸡汤炖入中
01:30:4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我最敬爱的英雄!  -----------------------------  @老蛤蟆2013
05:37:07  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吗  -----------------------------  @大张棋古 24楼
09:28:26  小时语文书上说指李广,因李广人称飞将军,但现在认为应是卫青,因飞袭龙城的是卫青,将匈奴打残的也是卫青。  -----------------------------  龙城飞将就是指李广。李广是一个很勇敢的人,但是军队军纪涣散,不懂为将之道!所以他每次都是惨胜,或者惨败的原因!是一个悲剧人物!
  司马迁为什么偏爱李家?
  中国历史上,哪个家族是最辉煌的家族?“言必称陇西李。”
  秦代陇西郡守李崇,为陇西李氏始祖。他的次子李瑶为狄道侯南郡守。他的孙子更是赫赫有名——助秦始皇破灭燕赵,生擒太子丹的陇西侯大将军李信。汉有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然而,当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后,陇西以李氏为羞耻。于是这个家族自李陵后,在两汉三国到西晋,一直默默无闻。而这期间的李氏著名人物,通常出自另一家族,赵郡李氏。
  不过从东晋开始,陇西李氏忽然迅速崛起。被霍去病蓄意射杀的李广的三子李敢,留下一个孤儿。这个孤儿的后代,在五胡乱华时,出了陇西李氏第一个君主:李暠。关于李暠是李广的后代,虽然中间隔了几百年,但已无任何争议。史学界都已经承认。
  当西凉被北凉灭后,主要著名的后代分为两支:
  一支是西凉后主李歆之后,后来在北朝,柱国大将军李虎被封唐国公,也就是李渊的祖父。
  另一支是他弟弟李翻之子李宝,逃往北魏,后来成为北魏灭北凉的功臣。其后人李充这一支被称为唐皇族的武阳房。(唐朝史官为李渊的祖先做的考据,称之为“四公子房”)。武阳房的后代中,最有名的,就是大诗人李白和大书法家李阳冰。
  南唐是从杨行密的子孙手中夺得吴国的政权而建立的。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初为徐温的养子,叫徐知诰,但是他实际上是唐朝的没落皇孙贵族,乃宪宗之子建王恪的曾孙。
  再来看看李陵在匈奴的后代。在北朝时期,这一脉也出了两支著名人物。一支柱国大将军李弼(瓦岗领袖李密的祖父),另一支永康公李崇义(唐初战神李靖的祖父)。
  这里要特别提醒:李广虽然是纯粹的汉人,但是他的后代却逐渐胡化。
  陇西李氏,随着最后一位著名人物李煜的被毒杀,而渐渐的隐没在史海中。至于后世李氏多自称陇西,多半是附会罢了。
  不管怎么说  李广家族当得起英雄豪杰四个字  今年中国人身上  缺的不是卫青那种阴柔明哲 武帝那种杀伐决断 刘邦那种圆滑卑鄙  最缺的就是李广这种果敢勇武、为尊严和荣誉慷慨赴死的精神  这也是春秋战国秦汉后逐渐断绝的一种民族精神和血统  使得今日中国人和古中国人在精神上完全成为两个族类
  一个词有勇无谋  断送了多少英雄好汉  掩饰了多少色厉内茬
  作者:@tj猫 时间: 09:30:50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3:45  我想楼主大概就是典型的喜欢刘邦而轻项羽的那一类。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8:37  李信、李广、李陵,三个活得真实的人,感谢太史公的真实记录,让后人知道伟人、豪杰、英雄都只是普通人。  --------------------------------------------------------  李陵一投敌卖国的汉奸还英雄?狗熊他都不配!  ==================================================================  李陵的本身遭遇说明一个问题,从爱国者到汉奸有时候只是一念之差,没有谁是天生的英雄、没有谁是天生的汉奸,人性的本质原本没有善恶,但是这种本质从泰山到鸿毛也只有一念之差。  .
  作者:
时间: 09:30:50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3:45  我想楼主大概就是典型的喜欢刘邦而轻项羽的那一类。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8:37  李信、李广、李陵,三个活得真实的人,感谢太史公的真实记录,让后人知道伟人、豪杰、英雄都只是普通人。  --------------------------------------------------------  @鸡汤炖入中 31楼
10:16:28  李陵一投敌卖国的汉奸还英雄?狗熊他都不配!  ==================================================================  李陵的本身遭遇说明一个问题,从爱国者到汉奸有时候只是一念之差,没有谁是天生的英雄、没有谁是天生的汉奸,人性的本质原本没有善恶,但是这种本质从泰山到鸿毛也只有一念之差。  .  -----------------------------  李陵投降匈奴后,匈奴单于招为驸马,李陵的后代在匈奴里面地位很高,在匈奴的王族中占据很大比例。后来,匈奴西迁,灭掉西罗马帝国,在西方安家,李陵的血脉也由此传承下来。传言在控制世界金融的犹太人中就有李陵的后代。所以在西方,姓李的可以随便买什么企业,其他汉姓不行!有传言,李嘉诚,李光耀,李兆基均源自陇西李氏,国内的就不说了!
  勇则勇已,留着守城是个好料.出去打匈奴就免了吧.  李凌5000抗匈奴,也是快好料.可惜了.
  回复第15楼(作者:@剑邑大塘 于
06:02)  @岳秋灵 12楼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是  
  @thisnameok 29楼
10:13:19  不管怎么说  李广家族当得起英雄豪杰四个字  今年中国人身上  缺的不是卫青那种阴柔明哲 武帝那种杀伐决断 刘邦那种圆滑卑鄙  最缺的就是李广这种果敢勇武、为尊严和荣誉慷慨赴死的精神  这也是春秋战国秦汉后逐渐断绝的一种民族精神和血统  使得今日中国人和古中国人在精神上完全成为两个族类  -----------------------------  如果只是一名战士,勇武是最大的优点,但作为一名将军,只有勇武而无冷静和谋略,就是对自己军队的极端不负责。  比如,同样带5000人出塞,霍去病带回3000人,回来的人都升职厚赏,死去的人也有抚恤,整个5000人团队的亲友皆有荣耀,李陵带5000人,死了4500人,还有500和他一道投降,投降人家属受罚,死去的人受牵连得不到抚恤,整个5000人亲友皆蒙羞,这种勇武是好还是坏?
  回复第19楼(作者:@涧水碧于天 于
08:46)  @岳秋灵 12楼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时时保存  
  能勇就不错了。。。总比无谋无勇的强!~
  回复第20楼(作者:@不河蟹的马甲 于
08:47)  李广曾经平定西羌的时候杀过俘虏,导致他的福德受损,所以,一直没有封侯。汉武帝还告诉别人说,李广命……==========卫青问责,李广羞愧,因为武帝开始不想让他去,给他个机会没有珍惜。所以就…  
  再说卫青,决不是你说的阴柔明哲这种评价,他虽出身低贱,文化也不高,但的确无论军事、政治都相当高明,为人处事也很稳重厚道,是很全面几无缺点的真的英雄。
  回复第21楼(作者:@大张棋古 于
08:57)  李陵是李广之孙,跟李广一样武艺高强吧,年纪轻轻就是五千精锐步兵师师长。李广利征匈奴,汉武帝亲自找……==========有车的,书上写,车上载的都是箭,  
  回复第30楼(作者:@thisnameok 于
10:15)  一个词有勇无谋  断送了多少英雄好汉  掩饰了多少色厉内茬==========  
  不管怎么说李家还真是神奇的一脉。  有说法金以及后金人有李陵的血脉,不知是否属实。
  把姓李的所有人血抽一管,机器上跑一遍不就知道了,哪个是传说,哪个是胡扯
  @davidye01 42楼
10:52:35  楼主你闭嘴吧,我只相信司马迁的说法,我就是盲信太史公,你滚粗。  -----------------------------  这话已经暴露了你未读史记,史记130篇,我都认真读过,上述资料,也都基本取自史记,只有李陵一段,司马迁本身语焉不详,且处嫌疑之地,我用的是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材料
  作者:
时间: 09:30:50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3:45  我想楼主大概就是典型的喜欢刘邦而轻项羽的那一类。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8:37  李信、李广、李陵,三个活得真实的人,感谢太史公的真实记录,让后人知道伟人、豪杰、英雄都只是普通人。  --------------------------------------------------------  @鸡汤炖入中
10:16:28  李陵一投敌卖国的汉奸还英雄?狗熊他都不配!  ==================================================================  李陵的本身遭遇说明一个问题,从爱国者到汉奸有时候只是一念之差,没有谁是天生的英雄、没有谁是天生的汉奸,人性的本质原本没有善恶,但是这种本质从泰山到鸿毛也只有一念之差。  .  -----------------------------  @小小怪2 32楼
10:26:56  李陵投降匈奴后,匈奴单于招为驸马,李陵的后代在匈奴里面地位很高,在匈奴的王族中占据很大比例。后来,匈奴西迁,灭掉西罗马帝国,在西方安家,李陵的血脉也由此传承下来。传言在控制世界金融的犹太人中就有李陵的后代。所以在西方,姓李的可以随便买什么企业,其他汉姓不行!有传言,李嘉诚,李光耀,李兆基均源自陇西李氏,国内的就不说了!  -----------------------------  出了五服就不算亲戚。从西汉到现在50服也有了吧。
  对英雄的看法最大的错误在于——英雄的一生都是伟岩的,英雄的所有细节、所有言行、所有琐事、鸡毛蒜皮……都是有如太阳般发出金色的光芒。这不是人,是神仙!你们热爱吹捧的根本不是人!而是一个怪物!!!  .
  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赖宁,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岳飞、李广......  下一个将会是谁?
  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在1980年的中国曾经引起过争议,争议什么?在影片中,参与抗日的人有造酒的无知农夫、有勾引寡妇的二流子、有杀人不眨眼的土匪、有收编土匪的共产党……他们在影片中全被真实的描述,他们从农夫、二流子、土匪全变为英雄,这是被神化英雄的正统所不能接受的,《红高粱》因此在国内引起了口伐笔诛,甚至到需要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来为其正名。  都什么年代了?还要出来吆喝!  .
  1980年代  .
  @小小怪2 28楼
09:56:01  中国历史上,哪个家族是最辉煌的家族?“言必称陇西李。”  秦代陇西郡守李崇,为陇西李氏始祖。他的次子李瑶为狄道侯南郡守。他的孙子更是赫赫有名——助秦始皇破灭燕赵,生擒太子丹的陇西侯大将军李信。汉有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然而,当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后,陇西以李氏为羞耻。于是这个家族自李陵后,在两汉三国到西晋,一直默默无闻。而这期间的李氏著名人物,通常出自另一家族,赵郡李氏。  不过从东晋开......  -----------------------------  学习了。
  回复第7楼(作者:@鸡汤炖入中 于
01:18)  李信、李广、李陵,三个活得真实的人,感谢太史公的真实记录,让后人知道伟人、豪杰、英雄都只是普通人……  ==========  太史公的 史记
并非信史 好多历史被编辑 这需要读者自己去区分 哪些是真实的 哪些是虚拟的  
  回复第19楼(作者:@涧水碧于天 于
08:46)  @岳秋灵 12楼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  ==========  对老同志照顾不周  
  回复第24楼(作者:@tj猫 于
09:30)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3:45  我想楼主大……  ==========  太史公为扬项抑刘 给项羽加了许多 料 这就跟 三国演义 中的扬刘贬曹一样  
  回复第51楼(作者:@大张棋古 于
13:39)  @小小怪2 28楼
09:56:01  中国历史上,哪个家族是最辉煌的家……  ==========  中国的每一个大姓氏在历史上都有杰出的人物 李姓这个大姓在两千多年前的旗帜性人物虽然有种种不足 但说其家族如何如何 未免太武断了   
  @linyiforever 27楼
09:55:41  司马迁为什么偏爱李家?  -----------------------------  我想有三个原因:  一、李广之勇武令人尊敬,而其曲折之命运也令人唏嘘叹息;  二、司马迁本质上是一文青,悲剧比喜剧更能引发文青的骚情;  三、司马为李陵辩护而受刑,命运已经与李家相连,他不会质疑自己行为的崇高性,就必须增强李家的英雄性。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涧水碧于天 19楼
08:46:13  我想请教一下,李广之死跟卫青究竟有什么关系?是不该让李广分兵进击还是有意使李广迷路还是战后不该派人去问明情况?或者说从一开始就不该听武帝的让李广为前锋?  究竟为了什么卫青应该为李广之死负上一部分责任?  -----------------------------  这东西很微妙,可以说是卫青帮汉武帝拉仇恨了。也可以说卫青是有私心的。怎么说呢。李广部为前将军,合为先锋,大家都知道李广求战心切,也许这是这位老将这辈子最后一战了。六十多了,还能打几年?但卫青获知单于主力后,却让李广分兵夹击,自己带主力去找单于去了。很搞笑。自己去捞功劳,让李广他们去绕道夹击,夹击什么?你们主力一对上,单于打不赢肯定就要跑。李广别说迷路了,就是不迷路,也赶不上这场战争了。难道卫青会好心的等你李广到位之后再开打?还有,为什么不让李广为前军,跟着主力走?是因为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公孙敖刚刚丢了侯,卫青带着他想让他立功。所以把李广弄走了。再说,支开李广他也有很好的理由,皇帝姐夫让他这么干的。再看那个公孙敖又是什么人呢?李广的孙子李陵降了之后,汉武帝当时还是希望李陵回来的。毕竟这事李陵尽力了。结果汉武帝让公孙敖去打探李陵消息,有可能就把他接回来。结果公孙敖在匈奴人手上吃了亏,这孙子回来就跟汉武帝说李陵在匈奴帮他们练兵呢。汉武帝一怒,把李陵夷了三族。好吧,就这样,李陵就再也回不来啦!  这其中的恩恩怨怨,大家自己去想。李陵的好友是司马迁,苏武,霍光等,卫青的好友是公孙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卫青为人到底怎么样,是不是一点私心也没有?是不是在李广之死上一点错都没有?如果真是这样,他这个帝国三军副司令,军委副主席(主席和总司令只能是汉武帝),国防部长,当街众目睽睽之下被下属刺伤,居然能忍声吞气?当大汉律是假的么?卫子夫不心疼她弟弟?汉武帝不心疼他小舅子?只有一个可能,卫青确实仁厚,也确实心中有愧。所以不怪李敢。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涧水碧于天
08:46:13  我想请教一下,李广之死跟卫青究竟有什么关系?是不该让李广分兵进击还是有意使李广迷路还是战后不该派人去问明情况?或者说从一开始就不该听武帝的让李广为前锋?  究竟为了什么卫青应该为李广之死负上一部分责任?  -----------------------------  @岳秋灵 57楼
14:30:53  这东西很微妙,可以说是卫青帮汉武帝拉仇恨了。也可以说卫青是有私心的。怎么说呢。李广部为前将军,合为先锋,大家都知道李广求战心切,也许这是这位老将这辈子最后一战了。六十多了,还能打几年?但卫青获知单于主力后,却让李广分兵夹击,自己带主力去找单于去了。很搞笑。自己去捞功劳,让李广他们去绕道夹击,夹击什么?你们主力一对上,单于打不赢肯定就要跑。李广别说迷路了,就是不迷路,也赶不上这场战争了。难道......  -----------------------------  TX你太厉害了,卫青咋想的你一清二楚啊!佩服佩服!  问题是,单于的确是跑了啊,要是李广按时到了,单于还跑得了吗?再再说了,卫青对上单于的时候可是兵力在劣势,对方还是以逸待劳,若不是统帅领导到位,估计输都有可能!  还卫青有愧,他有什么愧?李广是他逼死的?作为最高指挥官,连问一声你为啥迟到都不行?  因为这个就放过李敢?你不心虚你能忍气吞声?要这么说的话,难怪大家都不敢扶摔倒的老头老太了,不是你撞得你干嘛要扶?
  @linyiforever 时间: 09:55:41   司马迁为什么偏爱李家?  ——————————————————————————————————————  第一,李广确实英雄一世,值得颂扬  第二,司马迁的JJ就折这上面了,心里没有气才怪了呢  第三,司马迁是刘彻黑,跟他有关的都黑一黑。今人作今史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很容易把感情不自然带入进去。史记成书的时候,正好是刘彻年老昏聩的时候,内政外交都是屡屡失分,所以司马迁对其意见很大,因此对其否定居多,顺便连前期一起否定了。否定一个就要肯定一个,所以变成刘彻肯定的他就否定,刘彻否定的他就肯定。  但是,司马迁写史还是有操守的,无论怎么黑,该是谁的功劳不敢张冠李戴。如果他在大是大非上胡乱划拉几笔,没准到了班固的时候还真分不清打到龙城的飞将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了。  另外补充几句:  第一,李陵被灭族是很正常的,汉朝对其仁至义尽了。当时通信不发达,汉和匈奴又没有关系彻底正常化,误传误信的事情很难避免。李陵投降训练军队那件事确实是误传,但是无可厚非。一千多年以后的蒙古,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都差点折在这上面,更何况敌对国家了。  第二,公孙敖对卫青有救命之恩,战场上稍加照顾很过分吗?  第三,以李广的性格和战法来说,即便他获得封侯,不出三两年也得获罪失侯,到时候还得花钱买命。汉朝的军功体制还算正常,那人头来换爵位,他儿子都封了侯了,说明李广难封的本质还是怪自己。当时最变态的不是汉朝封侯难,而是当时失侯太容易了,屁大点事就削夺爵位了。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涧水碧于天
08:46:13  我想请教一下,李广之死跟卫青究竟有什么关系?是不该让李广分兵进击还是有意使李广迷路还是战后不该派人去问明情况?或者说从一开始就不该听武帝的让李广为前锋?  究竟为了什么卫青应该为李广之死负上一部分责任?  -----------------------------  @岳秋灵 57楼
14:30:53  这东西很微妙,可以说是卫青帮汉武帝拉仇恨了。也可以说卫青是有私心的。怎么说呢。李广部为前将军,合为先锋,大家都知道李广求战心切,也许这是这位老将这辈子最后一战了。六十多了,还能打几年?但卫青获知单于主力后,却让李广分兵夹击,自己带主力去找单于去了。很搞笑。自己去捞功劳,让李广他们去绕道夹击,夹击什么?你们主力一对上,单于打不赢肯定就要跑。李广别说迷路了,就是不迷路,也赶不上这场战争了。难道......  -----------------------------  大部分都是你个人臆测。李广迷路贻误战机是事实。李陵投降也是时事。你都归咎于卫青证据不足。  李陵误传,在哪个敏感时期,通信有不发达,将军详敌,又训练帝国军队,在武帝角度做的没错。至于卫青,你看什么地毯小说得出是卫青指示公孙敖干的?
  @不河蟹的马甲 20楼
08:47:09  李广曾经平定西羌的时候杀过俘虏,导致他的福德受损,所以,一直没有封侯。汉武帝还告诉别人说,李广命不好。  -----------------------------  汉文帝说的李广命不好,不是武帝
  汉武嘱咐卫青不让李广打前锋,站在汉武的角度是有道理的。  从观众说,是希望李广能圆封侯梦,站在汉武的角度,他不在乎谁立功谁受罚,只要胜利甚至大胜就行,因此,李广虽然勇武,但一方面,命运曲折,从唯心的角度说他是不祥之人,在那个时代的确会有很多人信,包括汉武,另一方面,李广虽勇,但历来战争中表现是个人英雄主义强,执行战略和战场部署能力差,将最重要的活交给这么一个不太靠谱的人,任谁做领导都心不打鼓。
  至于说卫青仇恨李广甚至帮汉武拉仇恨的,就太无聊了,卫青相当于军委常务副主席、李广不过是师长顶多军长,地位差太多,汉武时期对匈奴的战功,八成以上要算在卫青头上,功绩差太多,说李广心中会对卫霍不服气或嫉妒可能,卫青会对李广嫉妒仇恨?在汉武心中,卫霍李广,无非是功人功狗而已,对卫青还可能担心功高震主,对李广有任何担心仇恨的理由么?
  @不河蟹的马甲
08:47:09  李广曾经平定西羌的时候杀过俘虏,导致他的福德受损,所以,一直没有封侯。汉武帝还告诉别人说,李广命不好。  -----------------------------  @栖云饮露 61楼
15:29:39  汉文帝说的李广命不好,不是武帝  -----------------------------  文帝时李广估计就是连长营长之类的小兵,文帝会知道他?再说,一个从军不久的连长营长,人生和军旅均刚起步,有啥命好不好的。
  这就是阶级的烙印啊,李家就是贵族武士,讲究个人武勇,也可以把一支小部队带得很好,但一到全民(或民族)战争时代就不行了。  放在西方,他们可以风光到十六世纪,可是在中国,到了前2世纪就只能慨叹生不逢时了。贵族社会说穿了就是蛮夷社会,中国比西方结束得早,并不是什么坏事。
  还有把公孙敖扯进来,说卫青因要帮公孙所以就陷害李广的人,只能说思维只会停留在零和游戏的思维里。公孙从小和卫青是朋友,还救过卫青,卫青对他格外关照一点很正常,但立功机会很多、封侯机会很多,一场战争下来,大把的人会因立功而封侯,不是说只有一块奶酪,要给公孙就必须从李广手中抢过来。事实上,如果说公孙是卫青第一要关照的人,李广估计能排第二,对这种资格很老,名气很大的下属,任何一个领导正常的做法都是尽力拉一把让他上,了却各各方的一个心病,自己也得尊老和宽厚之名。当然,无论关照谁,必须还有一个前提,不影响总的战略部署,不妨碍胜利的夺取。
  司马迁不值得啊
  @大张棋古 67楼
17:08:38  司马迁不值得啊  -----------------------------  但他的史记一直传了下来,值不值得在现在已经不值得讨论了。
  这两天老李广很火啊!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涧水碧于天
08:46:13  我想请教一下,李广之死跟卫青究竟有什么关系?是不该让李广分兵进击还是有意使李广迷路还是战后不该派人去问明情况?或者说从一开始就不该听武帝的让李广为前锋?  究竟为了什么卫青应该为李广之死负上一部分责任?  -----------------------------  @岳秋灵
14:30:53  这东西很微妙,可以说是卫青帮汉武帝拉仇恨了。也可以说卫青是有私心的。怎么说呢。李广部为前将军,合为先锋,大家都知道李广求战心切,也许这是这位老将这辈子最后一战了。六十多了,还能打几年?但卫青获知单于主力后,却让李广分兵夹击,自己带主力去找单于去了。很搞笑。自己去捞功劳,让李广他们去绕道夹击,夹击什么?你们主力一对上,单于打不赢肯定就要跑。李广别说迷路了,就是不迷路,也赶不上这场战争了。难道......  -----------------------------  @铁骑西风 60楼
15:25:28  大部分都是你个人臆测。李广迷路贻误战机是事实。李陵投降也是时事。你都归咎于卫青证据不足。  李陵误传,在哪个敏感时期,通信有不发达,将军详敌,又训练帝国军队,在武帝角度做的没错。至于卫青,你看什么地毯小说得出是卫青指示公孙敖干的?  -----------------------------  大哥,好好的,认真的看我的回复,我说卫青指使公孙敖干什么了?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都是史记和汉书及资治通鉴里看的。里面记载得很清楚,卫青不想让李广和他一块独当单于,想让公孙敖和他一块去,为什么?因为公孙敖新失侯。至于是谁误传李陵帮匈奴练兵,这事谁也不知道,史书也没记,但就记了公孙敖回报皇帝说捕得生口言李陵帮匈奴练兵故臣无所得,于是汉武帝夷李陵三族。我没乱编一个字。我很少看乱七八糟的小说,谢谢。
  @鸡汤炖入中
01:30:4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我最敬爱的英雄!  -----------------------------  @老蛤蟆2013
05:37:07  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吗  -----------------------------  @大张棋古 23楼
09:28:26  小时语文书上说指李广,因李广人称飞将军,但现在认为应是卫青,因飞袭龙城的是卫青,将匈奴打残的也是卫青。  -----------------------------  对,就是卫青
  @大张棋古
17:08:38  司马迁不值得啊  -----------------------------  @剑邑大塘 68楼
18:57:40  但他的史记一直传了下来,值不值得在现在已经不值得讨论了。  -----------------------------  我说的不值得是指为了李陵这个莽夫(我都不骂他汉奸了)丟JJ,用司马迁的话来说,这个JJ轻如鸿毛呵
  蛮不错的,呵呵
  回复第46楼,@老衲大海  作者: @tj猫 时间: 09:30:50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3:45   我想楼主大概就是典型的喜欢刘邦而轻项羽的那一类。   作者:鸡汤炖入中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01:18:37   李信、李广、李陵,三个活得真实的人,感谢太史公的真实记录,让后人知道伟人、豪杰、英雄都只是普通人。   --------------------------------------------------------   @鸡汤炖入中 31楼
10:16:28   李陵一投敌卖国的汉奸还英雄?狗熊他都不配!   ==================================================================   李陵的本身...  --------------------------  五服不是五十代!!  
  @大张棋古 63楼
15:46:03  至于说卫青仇恨李广甚至帮汉武拉仇恨的,就太无聊了,卫青相当于军委常务副主席、李广不过是师长顶多军长,地位差太多,汉武时期对匈奴的战功,八成以上要算在卫青头上,功绩差太多,说李广心中会对卫霍不服气或嫉妒可能,卫青会对李广嫉妒仇恨?在汉武心中,卫霍李广,无非是功人功狗而已,对卫青还可能担心功高震主,对李广有任何担心仇恨的理由么?  -----------------------------  卫青是军委常务副主席没错,李广也不差。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三公之一,副国级。李广曾为卫尉和郎中令。这二个职务都是九卿之一,正部级。再说前将军,这个职务西汉不常设,但想来应该跟九卿差不多罢?李广最少也是个军委委员。在东汉,前后左右将军常设了,位次九卿,也就是副部。但也有可能是正部。但这是东汉,不是西汉。他们地位能差多少?  卫青不会对李广嫉妒仇恨。但卫青确实是帮汉武帝吸引火力背黑锅了。一个心中有着强烈军功欲望的人,肯定是不服气的。但不好怨皇帝。卫青不让他当前锋,李广只能怨卫青。这是没办法的事。在汉武帝或者卫青心中,李广可能确实算不了什么,但汉武帝要么就别让李广出征绝了他的希望,但答应了又让卫青这样干,换谁也不服。更何况,卫青确实是有私心,当然,每个人都有私心,任谁也指责不了什么。但与不让李广为前锋这事放在一块。就被人无限放大了。
  @大张棋古 66楼
16:21:56  还有把公孙敖扯进来,说卫青因要帮公孙所以就陷害李广的人,只能说思维只会停留在零和游戏的思维里。公孙从小和卫青是朋友,还救过卫青,卫青对他格外关照一点很正常,但立功机会很多、封侯机会很多,一场战争下来,大把的人会因立功而封侯,不是说只有一块奶酪,要给公孙就必须从李广手中抢过来。事实上,如果说公孙是卫青第一要关照的人,李广估计能排第二,对这种资格很老,名气很大的下属,任何一个领导正常的做法都是尽......  -----------------------------  从来不可能有这样的论断。说是卫青陷害李广。卫青没有陷害。他身居高职高高在上,需要陷害谁?但卫青帮公孙敖这是事实,历史都有记载。而且不止一本史书。说李广李陵,就避不过公孙敖。因为卫青不想让李广为前锋,汉武帝是关键,但公孙敖也是一个小原因。亲疏有别。谁不想帮自己的铁哥们?换我我也一样。  再说李陵,汉武帝让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无功而还。公孙敖可能怕汉武帝怪他没出全力。回报:抓了活口,他说李陵在匈奴帮他们练兵,所以我无功而还。您别怪我。于是汉武帝杀人了。  所以,只要说李广李陵,就避不开这人。  至于谁对谁错。我早就回复过。卫青要听从皇帝的命令,他没错。李敢为父找卫青报仇,击伤卫青,他也没错。霍去病为舅舅报仇射杀李敢,他也没错。楼主可以去翻一下看我是不是这样回复的?  我不是和稀泥,只是觉得这历史真的很让人遗憾。李敢不死,霍去病不死,或者,李广不死。后来可能也就轮不到李广利独统大军。然后把汉军精锐葬送得七七八八。当然,这只是如果罢了,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  无论持什么论断。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人,都是我们汉族的民族英雄。至于李陵,我个人一直不认为他是一个汉奸。他只是一个命运多桀的可怜人罢了。
  @岳秋灵 12楼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这事情并非说不清  其实是汉武帝的问题,平衡手腕欠佳  不过考虑他本人就是个刻薄的主,估计对平衡没什么感觉,tmd人人都知道士可杀不可辱啊,tmd赵高前车之鉴啊,他敢就把司马迁给宫了,结不可结之仇。  内宠卫子夫,军权就是卫家主  好在卫家人才辈出,人家给他打了天下了。反手杀太子杀皇后。  之后的李广利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李广利没他妹子半分机灵,不是那货还敢带兵。  不过谁遇到汉武帝,估计都会被玩残,他本人心气高,心胸么,呃呃呃。
  @大张棋古
17:08:38  司马迁不值得啊  -----------------------------  @剑邑大塘
18:57:40  但他的史记一直传了下来,值不值得在现在已经不值得讨论了。  -----------------------------  @大张棋古 72楼
19:39:02  我说的不值得是指为了李陵这个莽夫(我都不骂他汉奸了)丟JJ,用司马迁的话来说,这个JJ轻如鸿毛呵  -----------------------------  李陵非莽夫  不过他记仇的话,公平的记,就记汉武帝,不公平的记,就记卫家  根据现实,他认识到本质,恨了汉武帝。
  -----------------------------  @hangbaiju 78楼
20:03:08  李陵非莽夫  不过他记仇的话,公平的记,就记汉武帝,不公平的记,就记卫家  根据现实,他认识到本质,恨了汉武帝。  -----------------------------  汉武时期与匈奴的作战,主流兵种是骑兵,步兵只起协助或防御作用,尤其是作为进攻一方,要深入对方腹地几千里,不仅是骑兵,还要至少人配双马以上,这是不可否认与对抗的军事规律。霍去病能几千里奔袭,封狼居胥,就是将这种骑兵战术发挥到极致的天才与机遇的结合,给他步兵试试?一样得完蛋。李陵的蠢与莽,就在于他作为职业军人,却根本无视军事规律,或许,他心中憋了一口气,霍去病用几千骑兵能办得到的事,他可以用几千步兵同样办到,如果这样,他比霍去病就牛逼了不知几个级别。可惜,不尊重规律的人,规律对他的报复是很惨重的。但报复的后果,他并没有勇气承担,承担的人死去的几千他的精锐步兵,如果他们是承担守城或辎重的话,他们多数会活下来甚至还立功受赏,承担的是李陵的亲人,他们为他背负骂名而死,承担的还有司马,他为此承担了一个男人最为痛苦屈辱、生不如死的刑罚。而李陵的,他却受惠于先辈的英勇之名而在匈奴安享富贵了。
  回复第28楼(作者:@小小怪2 于
09:56)   中国历史上,哪个家族是最辉煌的家族?“言必称陇西李。”   秦代陇西郡守李崇,为陇西李氏始祖…… ==========   受教了 /抱拳   
  -----------------------------  @hangbaiju
20:03:08  李陵非莽夫  不过他记仇的话,公平的记,就记汉武帝,不公平的记,就记卫家  根据现实,他认识到本质,恨了汉武帝。  -----------------------------  @大张棋古 79楼
20:38:41  汉武时期与匈奴的作战,主流兵种是骑兵,步兵只起协助或防御作用,尤其是作为进攻一方,要深入对方腹地几千里,不仅是骑兵,还要至少人配双马以上,这是不可否认与对抗的军事规律。霍去病能几千里奔袭,封狼居胥,就是将这种骑兵战术发挥到极致的天才与机遇的结合,给他步兵试试?一样得完蛋。李陵的蠢与莽,就在于他作为职业军人,却根本无视军事规律,或许,他心中憋了一口气,霍去病用几千骑兵能办得到的事,他可以用几......  -----------------------------  李家恨卫家  情理之中,但最后李陵归降匈奴,却只能说明他开了窍,看到了本质  就如你说,霍去病为何全胜?其一思路敏锐,勇冠三军,其二,自然是刘彻不遗余力的支持,确实是刘彻而非卫青  原因么,有刘彻和霍去病性情相近的原因,更多的是刘彻的政治考量。  李陵如不懂,就是个痴了。归降是他心死的最大表现。  刘彻虽然伟大,却心思刻薄,胸怀器量非人君应有。政治手腕进入军队,开始不觉得,到李广利,就已经影响颇糟了。  孔子说君不君,臣不臣  汉武帝在这个事情上,蠢材也。
  我们看看资治通鉴原文吧:  “初,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爱人下士。帝以为有广之风,拜骑都尉,使将丹杨、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上诏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向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  这段我看有几个意思:  1、李陵作为军人世家子弟,继承了他家的传统(优秀的和不好的都继承了);  2、汉武对李陵很看重,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一个师团级干部,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亲自过问他的任职,战前找他谈话,还算很看重了。  3、此次作战汉武第一要关照培养的是李广利,但李陵也算重点培养的后备吧;  4、战前汉武对李陵的安排是符合军事规律和李陵长处的,符合因材而用和因事而用原则;  5、李陵自己提出了违背军事规律和自己特长的要求:要自当一队,与李广利分头行动,以5000兵奔袭单挑匈奴的首都,这纯粹是送死行动,原因如前所述。  6、李陵提出的军事计划不靠谱,当然,同意了这一计划汉武也不靠谱。  但无论如何,是李陵自己要去送死,这怪谁?如果他怪批准了他这个楞头青的荒唐计划的汉武还有几分说法,他怪卫家,这哪跟哪,关卫家屁事?
  回复第9楼(作者:@鸡汤炖入中 于
01:30)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我最敬爱的英雄!   [来自QQ浏览器]   ==========  李广能找到龙城不,知道阴山在什么地方不?  
  回复第70楼(作者:@岳秋灵 于
19:27)   @岳秋灵 12楼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   ==========  公孙熬新失候,根本没有单独领兵的权力,太史公的臆断未必就是事实,李广,赵食其岀右路,正是大单于逃跑的方向,假如李广能及时赶到,说不定就生擒伊稚斜,那该是多完美的结局!奈何李将军路盲一个,自己无功不说,连累公孙熬也没获封,怪得了谁?  
  @大张棋古 82楼
21:24:07  我们看看资治通鉴原文吧:  “初,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爱人下士。帝以为有广之风,拜骑都尉,使将丹杨、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上诏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向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  -----------------------------  李家恨卫家因李广  该不该恨另表  至于汉武帝,好吧,对他无好感,  最该恨汉武帝的,应该是卫家吧
  @hangbaiju 85楼
21:54:22  李家恨卫家因李广  该不该恨另表  至于汉武帝,好吧,对他无好感,  最该恨汉武帝的,应该是卫家吧  -----------------------------  恕我愚昧,我真想不出恨卫家的理由,请你表述清楚吧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hangbaiju 77楼
20:01:20  这事情并非说不清  其实是汉武帝的问题,平衡手腕欠佳  不过考虑他本人就是个刻薄的主,估计对平衡没什么感觉,tmd人人都知道士可杀不可辱啊,tmd赵高前车之鉴啊,他敢就把司马迁给宫了,结不可结之仇。  内宠卫子夫,军权就是卫家主  好在卫家人才辈出,人家给他打了天下了。反手杀太子杀皇后。  之后的李广利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李广利没他妹子半分机灵,不是那货还......  ------------------i-----------  司马迁不分场合帮李陵这个投降将军说好话,换个气量小点的皇帝,很可能当时就被砍头了,而汉武帝一开始只是判他入狱,之后传来消息说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才改判死刑,而且当时的死刑是可以用钱赎的,没钱赎的话,可以用宫刑代替,司马迁没钱所以才选择宫刑。
所以说司马迁被割小鸡鸡很大原因是自找的,汉武帝也没那么闲,他才不会去关注一个史官的小鸡鸡呢。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hangbaiju
20:01:20  这事情并非说不清  其实是汉武帝的问题,平衡手腕欠佳  不过考虑他本人就是个刻薄的主,估计对平衡没什么感觉,tmd人人都知道士可杀不可辱啊,tmd赵高前车之鉴啊,他敢就把司马迁给宫了,结不可结之仇。  内宠卫子夫,军权就是卫家主  好在卫家人才辈出,人家给他打了天下了。反手杀太子杀皇后。  之后的李广利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李广利没他妹子半分机灵,不是那货还......  ------------------  @linyiforever 87楼
22:13:40  i-----------  司马迁不分场合帮李陵这个投降将军说好话,换个气量小点的皇帝,很可能当时就被砍头了,而汉武帝一开始只是判他入狱,之后传来消息说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才改判死刑,而且当时的死刑是可以用钱赎的,没钱赎的话,可以用宫刑代替,司马迁没钱所以才选择宫刑。
所以说司马迁被割小鸡鸡很大原因是自找的,汉武帝也没那么闲,他才不会去关注一个史官的小鸡鸡呢。  -----------------------------  司马迁只是帮说话,而非同党  于理,无需入狱  一句话,一个人犯罪自己抵罪,说话的人没犯罪,无需抵罪  不知汉武帝器量从何来  如果只是没有随便杀人而已  真还算不得器量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hangbaiju
20:01:20  这事情并非说不清  其实是汉武帝的问题,平衡手腕欠佳  不过考虑他本人就是个刻薄的主,估计对平衡没什么感觉,tmd人人都知道士可杀不可辱啊,tmd赵高前车之鉴啊,他敢就把司马迁给宫了,结不可结之仇。  内宠卫子夫,军权就是卫家主  好在卫家人才辈出,人家给他打了天下了。反手杀太子杀皇后。  之后的李广利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李广利没他妹子半分机灵,不是那货还......  ------------------  @linyiforever 87楼
22:13:40  i-----------  司马迁不分场合帮李陵这个投降将军说好话,换个气量小点的皇帝,很可能当时就被砍头了,而汉武帝一开始只是判他入狱,之后传来消息说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才改判死刑,而且当时的死刑是可以用钱赎的,没钱赎的话,可以用宫刑代替,司马迁没钱所以才选择宫刑。
所以说司马迁被割小鸡鸡很大原因是自找的,汉武帝也没那么闲,他才不会去关注一个史官的小鸡鸡呢。  -----------------------------  何况知道李陵训练军队  就改判司马迁  更是荒唐
  @大张棋古 1楼
00:49:49  李广在历史上名气最大,李广难封既是李广一辈子难解的情结,也是文人们难解的情结。但说实在的,李广未封侯,实在缘于他自己的有勇无谋。首先在平定七国之乱时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这在政治上是大忌,致使他在景帝时代未受大用。武帝时代的几次战争,他的表现只能随性地出击,遇到敌人就死战一回,勇则勇矣,但没有什么谋略,甚至连预定的军事计划都完成不了,常常迷路,失期等。如汉朝第一次出击匈奴时,李广、卫青、公孙敖......  -----------------------------  李广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时单骑夺取叛军帅旗,从此名扬天下,获得梁王赏识,却没有政治头脑,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而梁王在窦太后的支持下正和武帝较劲皇位呢,这自然引起了武帝的芥蒂,武帝虽然也赏识李广的才能,但再也不可能厚待他。
  @hangbaiju
21:54:22  李家恨卫家因李广  该不该恨另表  至于汉武帝,好吧,对他无好感,  最该恨汉武帝的,应该是卫家吧  -----------------------------  @大张棋古 86楼
22:04:19  恕我愚昧,我真想不出恨卫家的理由,请你表述清楚吧  -----------------------------  我也觉得他们没必要恨卫家  可李敢伤了卫青  霍去病杀了李敢  这两小青年就这么干了,咋办?  你觉得他们和我们一样,悠闲论道?  那可是家里挺了个死人呢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hangbaiju
20:01:20  这事情并非说不清  其实是汉武帝的问题,平衡手腕欠佳  不过考虑他本人就是个刻薄的主,估计对平衡没什么感觉,tmd人人都知道士可杀不可辱啊,tmd赵高前车之鉴啊,他敢就把司马迁给宫了,结不可结之仇。  内宠卫子夫,军权就是卫家主  好在卫家人才辈出,人家给他打了天下了。反手杀太子杀皇后。  之后的李广利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李广利没他妹子半分机灵,不是那货还......  ------------------  @linyiforever
22:13:40  i-----------  司马迁不分场合帮李陵这个投降将军说好话,换个气量小点的皇帝,很可能当时就被砍头了,而汉武帝一开始只是判他入狱,之后传来消息说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才改判死刑,而且当时的死刑是可以用钱赎的,没钱赎的话,可以用宫刑代替,司马迁没钱所以才选择宫刑。 所以说司马迁被割小鸡鸡很大原因是自找的,汉武帝也没那么闲,他才不会去关注一个史官的小鸡鸡呢。  -----------------------------  @hangbaiju 88楼
22:16:10  司马迁只是帮说话,而非同党  于理,无需入狱  一句话,一个人犯罪自己抵罪,说话的人没犯罪,无需抵罪  不知汉武帝器量从何来  如果只是没有随便杀人而已  真还算不得器量  -----------------------------  于理 可以入狱
  @大张棋古
00:49:49  李广在历史上名气最大,李广难封既是李广一辈子难解的情结,也是文人们难解的情结。但说实在的,李广未封侯,实在缘于他自己的有勇无谋。首先在平定七国之乱时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这在政治上是大忌,致使他在景帝时代未受大用。武帝时代的几次战争,他的表现只能随性地出击,遇到敌人就死战一回,勇则勇矣,但没有什么谋略,甚至连预定的军事计划都完成不了,常常迷路,失期等。如汉朝第一次出击匈奴时,李广、卫青、公孙敖......  -----------------------------  @ 90楼
22:18:00  李广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时单骑夺取叛军帅旗,从此名扬天下,获得梁王赏识,却没有政治头脑,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而梁王在窦太后的支持下正和武帝较劲皇位呢,这自然引起了武帝的芥蒂,武帝虽然也赏识李广的才能,但再也不可能厚待他。  -----------------------------  抱歉,是景帝
  我实在是不想再说啥。是,李广的确没到过阴山,但是王昌龄《出塞》里所说的飞将军就是指的李广,只是作者记述错了而已。  .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hangbaiju
20:01:20  这事情并非说不清  其实是汉武帝的问题,平衡手腕欠佳  不过考虑他本人就是个刻薄的主,估计对平衡没什么感觉,tmd人人都知道士可杀不可辱啊,tmd赵高前车之鉴啊,他敢就把司马迁给宫了,结不可结之仇。  内宠卫子夫,军权就是卫家主  好在卫家人才辈出,人家给他打了天下了。反手杀太子杀皇后。  之后的李广利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李广利没他妹子半分机灵,不是那货还......  ------------------  @linyiforever
22:13:40  i-----------  司马迁不分场合帮李陵这个投降将军说好话,换个气量小点的皇帝,很可能当时就被砍头了,而汉武帝一开始只是判他入狱,之后传来消息说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才改判死刑,而且当时的死刑是可以用钱赎的,没钱赎的话,可以用宫刑代替,司马迁没钱所以才选择宫刑。 所以说司马迁被割小鸡鸡很大原因是自找的,汉武帝也没那么闲,他才不会去关注一个史官的小鸡鸡呢。  -----------------------------  @hangbaiju
22:16:10  司马迁只是帮说话,而非同党  于理,无需入狱  一句话,一个人犯罪自己抵罪,说话的人没犯罪,无需抵罪  不知汉武帝器量从何来  如果只是没有随便杀人而已  真还算不得器量  -----------------------------  @linyiforever 92楼
22:18:34  于理 可以入狱  -----------------------------  呵呵呵  你要是皇帝,我看估计差不多  不过论军功既然都那样严格  判罪也应该严格  皇帝胡判可以,对不对,大家还可以说话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hangbaiju
20:01:20  这事情并非说不清  其实是汉武帝的问题,平衡手腕欠佳  不过考虑他本人就是个刻薄的主,估计对平衡没什么感觉,tmd人人都知道士可杀不可辱啊,tmd赵高前车之鉴啊,他敢就把司马迁给宫了,结不可结之仇。  内宠卫子夫,军权就是卫家主  好在卫家人才辈出,人家给他打了天下了。反手杀太子杀皇后。  之后的李广利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李广利没他妹子半分机灵,不是那货还......  ------------------  @linyiforever
22:13:40  i-----------  司马迁不分场合帮李陵这个投降将军说好话,换个气量小点的皇帝,很可能当时就被砍头了,而汉武帝一开始只是判他入狱,之后传来消息说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才改判死刑,而且当时的死刑是可以用钱赎的,没钱赎的话,可以用宫刑代替,司马迁没钱所以才选择宫刑。 所以说司马迁被割小鸡鸡很大原因是自找的,汉武帝也没那么闲,他才不会去关注一个史官的小鸡鸡呢。  -----------------------------  @hangbaiju
22:16:10  司马迁只是帮说话,而非同党  于理,无需入狱  一句话,一个人犯罪自己抵罪,说话的人没犯罪,无需抵罪  不知汉武帝器量从何来  如果只是没有随便杀人而已  真还算不得器量  -----------------------------  @linyiforever
22:18:34  于理 可以入狱  -----------------------------  @hangbaiju 95楼
22:24:09  呵呵呵  你要是皇帝,我看估计差不多  不过论军功既然都那样严格  判罪也应该严格  皇帝胡判可以,对不对,大家还可以说话  -----------------------------  别呵呵显得自己多高明似得,理是当时的理,你不能用现在的理来处理当时的事情,汉武帝在司马迁这事上的气量可能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回复第1楼,
@大张棋古  李广在历史上名气最大,李广难封既是李广一辈子难解的情结,也是文人们难解的情结。但说实在的,李广未封侯,实在缘于他自己的有勇无谋。首先在平定七国之乱时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这在政治上是大忌,致使他在景帝时代未受大用。武帝时代的几次战争,他的表现只能随性地出击,遇到敌人就死战一回,勇则勇矣,但没有什么谋略,甚至连预定的军事计划都完成不了,常常迷路,失期等。如汉朝第一次出击匈奴时,李广、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各率一队出击,这是汉朝第一次主动作战,可以说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卫青是第一次带军,就展示了比李广高明太多的名将素质,绕道偷袭匈奴的龙城,杀700人,其实人不多,但意义无异于拉登炸美国世貿。其他三人没什么明确目标地走,结果李广遇上匈奴主力,跟他爷爷一样,几乎全军覆没,他也被俘,所幸武功高强,中途逃脱。后面的战争他也参加过几次,包括最后一次,经常的结果就是迷路,失期,总之,不能按作战计划按时到...  --------------------------  @阿门在那里 2楼
00:59:13  别的不说,李唐王朝就是李广的后代。李广幸免于难的儿子逃亡匈奴才活了下来。  -----------------------------  这你也信?我是信了的……
  @岳秋灵
01:50:13  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原因的,李广请为将,上不许,以为李广数奇,良久乃许,又阴使卫青勿令李广为前锋,结果卫青让李广赵食其分兵进击,迷路失道,导致匈奴部分逃跑。李广急怒之下自尽。不要说跟卫青没关系,总会有点关系的。李敢是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当下去找卫青报仇。他没错。  卫青很厚道,把这事捂住,也没为难李敢。他也没错。他只是听皇帝的话而已。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这也没错。都是为自己的血......  -----------------------------  @hangbaiju
20:01:20  这事情并非说不清  其实是汉武帝的问题,平衡手腕欠佳  不过考虑他本人就是个刻薄的主,估计对平衡没什么感觉,tmd人人都知道士可杀不可辱啊,tmd赵高前车之鉴啊,他敢就把司马迁给宫了,结不可结之仇。  内宠卫子夫,军权就是卫家主  好在卫家人才辈出,人家给他打了天下了。反手杀太子杀皇后。  之后的李广利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李广利没他妹子半分机灵,不是那货还......  ------------------  @linyiforever
22:13:40  i-----------  司马迁不分场合帮李陵这个投降将军说好话,换个气量小点的皇帝,很可能当时就被砍头了,而汉武帝一开始只是判他入狱,之后传来消息说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才改判死刑,而且当时的死刑是可以用钱赎的,没钱赎的话,可以用宫刑代替,司马迁没钱所以才选择宫刑。 所以说司马迁被割小鸡鸡很大原因是自找的,汉武帝也没那么闲,他才不会去关注一个史官的小鸡鸡呢。  -----------------------------  @hangbaiju
22:16:10  司马迁只是帮说话,而非同党  于理,无需入狱  一句话,一个人犯罪自己抵罪,说话的人没犯罪,无需抵罪  不知汉武帝器量从何来  如果只是没有随便杀人而已  真还算不得器量  -----------------------------  @linyiforever
22:18:34  于理 可以入狱  -----------------------------  @hangbaiju
22:24:09  呵呵呵  你要是皇帝,我看估计差不多  不过论军功既然都那样严格  判罪也应该严格  皇帝胡判可以,对不对,大家还可以说话  -----------------------------  @linyiforever 96楼
22:27:06  别呵呵显得自己多高明似得,理是当时的理,你不能用现在的理来处理当时的事情,汉武帝在司马迁这事上的气量可能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  当时的理  就近,是老黄那套,刘彻就不喜欢  就远,是秦那套,我看他挺喜欢  不过是不是秦,秦法基本是留下了,被汉法继承  有司法体系而自处,于封建君王,不算好  后世株连九族,到方孝孺十族,也没同情党一起杀的  刘彻本身刻薄,历史定案,你要说他不刻薄,也可一家之言  只是别觉得人家故作高明,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是一般看法
  司马迁只是帮说话,而非同党  于理,无需入狱  一句话,一个人犯罪自己抵罪,说话的人没犯罪,无需抵罪  不知汉武帝器量从何来  如果只是没有随便杀人而已  真还算不得器量  -----------------------------  @linyiforever 96楼
22:27:06  别呵呵显得自己多高明似得,理是当时的理,你不能用现在的理来处理当时的事情,汉武帝在司马迁这事上的气量可能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  如果是现在,你为一个叛徒公开说话,估计也就是被晾起来,最多降个级。但以前,时间无须回拨太久,只须想想三十多年前会是什么结果就知道了,这是严重的路线错误啊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神电视剧演员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