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出窍方法换回的方法

找书:女主车祸灵魂出窍回到男主身边!已找到 - 〓已解决的寻书贴〓 - 【寻书求书】 -
言情小说吧_论坛
找书:女主车祸灵魂出窍回到男主身边!已找到
略通文采④
帖子205&精华0&吧豆58 枚&贡献1 &注册时间&
找书:女主车祸灵魂出窍回到男主身边!已找到
本帖最后由
14:31 编辑
女主灵魂出窍后,回到南猪身边是为了得到男主的原谅!麻烦麻烦
只有达到要求,才能有资格提出要求!
焚香细品⑤
帖子182&精华0&吧豆210 枚&贡献0 &注册时间&
能说的再详细点么、
手不释卷⑥
帖子140&精华0&吧豆76 枚&贡献12 &注册时间&
《怪怪娇妻》
她还活着吗?& &
躺在病床上的是她没错呀,& &
那──站在床前的自己又是什么?鬼?& &
最糟糕的是,她的爱情宣言还没来得及向老公说呢。& &
虽然和老公早已‘离缘’,& &
但她可是很认真地想破镜重圆,& &
这下眼看老公就要变成别人家的,& &
她又倒楣的成了灵异事件中的主角,& &
唉!看来她是需要一些奇迹……
本寻书贴帮助人员奖励 &&吧豆 + 3 枚一部美国电影,剧情有一个很调皮的男孩子一个很规矩的女孩子灵魂出窍,交换身份生活。_百度知道
一部美国电影,剧情有一个很调皮的男孩子一个很规矩的女孩子灵魂出窍,交换身份生活。
他们在一所学校里,一开始他们互看不顺眼,后来灵魂出窍交换了身份
提问者采纳
你可以再看,非常的可爱,让我印象深刻,而是多期待~,尤其是结尾 把剑桥的录取通知书给仍了女男变错身,本来他们回答完了我就不需要说什么了,太酷了 这样的生活是幸福,不是多高,而那个男孩真非常可爱
提问者评价
是耶鲁吧?
其他类似问题
灵魂出窍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女男变错身最后2个还在一起了.
女男变错身伍迪和妮儿虽然住在彼此隔壁,又上同一所高中,但两人个性天差地别,彼此互看不顺眼,是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伍迪是西达高中橄榄球队里最闪亮的四分卫,他人长得帅、个性亲切大方、极富运动细胞又十足超人气,是学校里的运动明星风云人物,眼看返校节橄榄球友谊赛即将到来,伍迪非常期待能代表学校出赛。而住在他家隔壁也跟他同校的,是功课名列前茅但社交笨拙的书呆子女生妮儿。对她来说,人生最重要的意义与目的就是要好好用功念书,然后进入梦寐以求的长春藤联盟中的耶鲁大学,才有光明未来。
某次校外教学他们又爆发激烈争执,并且互相呛声,没想到这次惹来淘气的阿兹特克大神想要插手管管这对冤家。于是第二天他们一早醒来,竟发现自己被换成了对方的身体!
伍迪在妮儿的床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女生,让他只想大呼欧买尬!他得住在那个整洁干净、无聊到爆、秀气兮兮,还养了猫咪的女生房间里。当女生他唯一想得到的最大福利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跟一群美女开整晚的睡衣派对。然而伍迪担心着即将到来的橄榄球赛,但如果以现在这副样子上场,他铁定就要失去申请奖学金的机会了。
妮儿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她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臭男生,并躺在伍迪那个脏乱不堪的房间,耳边传来伍迪他妈催促吃早餐的隆隆吼叫声时,她心想怎有人能待在这种鬼地方?虽然当男生的好处之一是可以骑车上学不用再赶校巴。只是当她想到再过一星期就是耶鲁大学的入学面试,如果她还不能变回自己的话,什么学业大计、美好人生就都要泡汤了啦!
当他们发现可以把握机会利用这个“新身份”为所欲为,竭尽所能破坏对方名声与形象以藉机报复时,真是件爽快的事!不过对方的生活其实与自己最初想像有所不同…。而当伍迪和妮儿学会互相合作行事之后,发现彼此来电似乎是比灵魂出窍更猛的经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日本《父女大变身》科学家:真有其事灵魂互换
日本《父女大变身》科学家:真有其事灵魂互换:
2008年12月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瑞典科学家成功完成了“换体”实验,通过操控志愿者的感知,使其误认为他们同别人交换了身体,进而经历别人的感受,幻想身在别人的体内。
从不误认为是非人物体
许多电视剧和诸如《辣妈辣妹》、《我的一切》(All of
Me)这样的电影曾经向我们描绘过这种魔幻般移魂换体的怪事。但在现实生活中,瑞典医科大学卡罗琳斯卡学院的认知神经科学家成功使志愿者将人体模型和他人的身体想象成了自己的身体。纵然两个人外表不同,甚至于性别不同,但志愿者同样幻觉自己进入到对方的身体。
无论志愿者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自愿活动身体,这种方法同样奏效。不过,研究人员通过这种方式却不能使志愿者误认为自己是非人物体,比如椅子或大石头。一年前,科学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志愿者成功体验到灵魂出窍的幻觉。最新研究对大脑的控制更进一步——令志愿者“魂魄”离开自己的身体,进入别人的身体。
在其中一项换体实验中,研究人员在人体模型的头部安装了两台摄像头,摄像头与放在志愿者眼前的两台小屏幕联机,这样,志愿者就能看到人体模型“看到”的一切。当人体模型的眼睛(其实就是摄像头)与志愿者的头部朝向下方时,志愿者看到的人体模型通常是他们在自己身体看到的。
志愿者误认为进入他人身体
研究人员用两根小棍触摸志愿者和人体模型的腹部时,换体幻觉就会油然而生。志愿者在看到人体模型腹部遭到触摸时,自己的腹部会有相同的感觉。结果,志愿者产生了一种人体模型的身体是自己身体的强烈感觉。领导实施这项研究的亨利克·埃尔逊(Henrik
Ehrsson)说:“这表明改变大脑对人体自身的感受易如反掌。通过控制感觉印象,我们可以使某个人误认为自己灵魂出窍,进入别人的身体。”
在另一项实验中,摄像头安装在另外一个人的头部。当此人与一名志愿者转过身,面向对方握手时,此时志愿者会将对方的身体想象为自己的身体。与埃尔逊合作实施这项研究的瓦勒里亚·佩特科娃(Valeria
Petkova)说:“志愿者看到他们同别人在握手,但感觉自己就是另外一个人。握手产生的感觉印象使志愿者认为,这一动作好像来自别人的身体,而非他们自己的身体。”
幻觉的力量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当研究人员拿着一把小刀刺向头戴摄像头的人体模型的胳膊时,志愿者便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应激反应。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大脑如何形成对人体的内部影像,我们如何逐步感觉灵魂身在我们体内——一种称为“化身”(embodiment)的概念。最新实验是首次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肢体的研究。
实际应用存在广阔前景
埃尔逊和佩特科娃在最新一期《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写道,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第一人称”的多感觉和马达信号(motor
signal)的匹配足以产生拥有一个人整个身体的体验。之前,研究人员认为化身就是类似于把肌肉、关节和皮肤的信号结合在一起的感应过程。
一旦我们掌握如何通过操控人体认同感(即自我感知)使人们认为他们拥有“新”的身体,那么,也许就可以实际用于虚拟现实应用和机器人技术方面。另外,还可应用于体像障碍疾病的研究中。埃尔逊的研究得到了瑞典医学研究委员会、瑞典战略研究基金会、人类前沿科学计划以及欧洲研究委员会的资金支持。
相关“解释”:
“灵魂出窍”是大脑感知区域的反应
说来也很有趣,“灵魂出窍”的破解是科学家在一次偶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在几年前,瑞士神经学医生奥拉夫·布兰科(Olaf
Blanke)在对一位43岁癫痫病人进行常规检查,他通过脑地形图分析系统对病人进行检测,他首先将电极植入病人脑部,观察当医生施加电刺激时,病人大脑各部分控制着什么样的功能。就在他对脑部的其中一部分进行电刺激时,病人突然感受到了“灵魂出窍”的感觉,并且表示竟然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而当他连续对那个部位进行刺激时,病人每次都会产生那样的“经历”。布兰科立即意识到,原来当他对病人脑部位于“颞部顶骨连接部位”的叫“角回”(angular
gyrus)的区域进行刺激时,会立刻导致“灵魂出窍”现象的产生。
布兰科认为,颞部顶骨连接部位(temporal parietal
junction)也是大脑中控制身体感知以及位置感觉的区域,当它在和“角回区域”处理大脑信息发生交错时,我们就会立刻感到自己的意识从身体中释放出来,于是就会出现“灵魂出窍”的感觉。这种交错现象一般只能出现在强烈刺激和“濒临死亡”状态下,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极度悲伤或极度兴奋时,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灵魂”。
已投稿到:季建业忏悔:交朋友要慎重有底线 本想当个清官
来源:央视日 16:49
[63.81M][63.81M][11.87M]  任职扬州:很多赃款都是打招呼的“回报”  2001年7月季建业从昆山调任扬州,先后任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如果说昆山是季建业权钱交易的开始,任职扬州期间则是集中高发期,值得关注的是,检察机关指控季建业涉嫌受贿罪的7项事实中,其中有5项都发生在扬州,而这5项事实全部与房地产开发、土地竞拍、设备供应、装修改造相关。梳理季建业受贿财物的来源,可以发现在季建业总计1132万元的受贿财物中,有1120多万元都是在2001年调任扬州之后受贿所得,占季建业受贿财物总额的99%。  根据季建业自己的讲述,当时还是为一些朋友招揽工程打招呼,为他们介绍生意,受人请托拿下一个工程,往往只需要一个招呼,一个电话。难道就没有顾忌吗?季建业的回答是当时就觉得是为朋友办事,还真没有顾忌。现在想来,季建业坦诚作为领导干部跟别人打招呼应该慎重,应该慎之又慎,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人。  心态变化:在与旁人对照时产生攀比心理  在扬州期间敛财这么任性,是不是因为心态上有变化?面对记者,季建业坦诚自己确实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主政扬州8年,季建业力推了多项城市改造工程,从官场到商场,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在与身边一些人的比较对照过程中,季建业萌生了攀比之心。  首先是房子,季建业一开始住的是一套1997年房改的房子,面积是100多平米,但周围的人房子换了一套又一套,心理无法平衡。不过,季建业虽然贪欲膨胀,但在收受贿赂时还是留了点小聪明。1132万元受贿财物中,本人经手收取的现金或购物卡不到30万元,有900多万元的受贿钱款始终放在行贿人手里,不在自己的名下。  为什么要这么做?季建业觉得这样保险。但这真的保险吗?事实证明,受贿没有安全保险可言,法律也没有漏洞缝隙可钻。4月7日,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审宣判中,依法认定了这些钱为季建业的受贿所得,尽管不在的名下,其行为也属于受贿既遂。  朋友圈:二十多年交情下的“非典型受贿”  作为手握权力的官员,季建业面对着诸多诱惑。然而在诱惑面前,季建业并非见钱眼开、来者不拒;每次受人请托,也不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或者一把一结、事成兑现。季建业的受贿模式被称为“非典型受贿”,被指控的权钱交易行为几乎都发生在一个固定的朋友圈里。起诉书中指控的七项事实涉及七个行贿人,记者求证后发现,这七名行贿人中有五人与季建业都有超过20年的交情,其中有三人曾经是季建业的下属旧部。  这个让季建业走上歧途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圈?对此,他的说法是:“就是普通朋友,就是我们一起干事一起创业的,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朋友之交和上下级的关系。”然而正是为了这些朋友,季建业一次次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打招呼为他们牟利,也正是他最信赖的朋友最终成为了他落马的绊马索。  现在想起来,季建业觉得主要受到了感情因素的影响,突破了法律法规的底线。他总结出来血的教训就是,交朋友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有底线,不能什么朋友都交,在朋友交往中一定讲究底线和防线。在交朋友中一定要把原则分开,朋友就是朋友,朋友不能乱交。  家人:长期两地分居 对妻子女儿失去管束  除了朋友还有家人。在季建业七项受贿事实当中,有三项都有家人参与,涉及到他的妻子、女儿和哥哥,总计1132万受贿钱物中有910万元钱款都是由他的妻子经手的,利益输送的途径是合办公司分红和股票变现谋利。2004年季建业昔日的下属朱天晓成立了先创公司,邀请季建业的妻子入股10%,按照500万注册资金入股10%应交50万元本金,但这些钱最终全部由朱天晓代为出资。  至于外界比较熟悉的天价墓地问题,这也是季建业的妻子要求买的。2010年6月,季建业以低于市场价50多万元的优惠从老部下张学仁的手中买了一块153平方米的墓地。2012年朱天晓得知季建业的女儿想要买车,在季建业妻子的暗示下,朱天晓送给了季建业女儿一辆价值23万元的道奇 汽车,名义上是借用。2007年,季建业看中了朱天晓开发的一套别墅,朱天晓以低于市场价格54万元的优惠将这套别墅卖给了季建业的哥哥季建平,这三笔交易款项都被依法认定为季建业受贿所得。  谈到对家人管束不严,季建业称自己和家人长期分居两地,一些朋友正好利用了这个软肋,对自己的家人发起进攻。  忏悔:本来想踏实做人,当一个清官  作为领导干部,季建业也知道并学习过很多贪腐的案例,难道就没有触动吗?对此,季建业坦诚,的确是有触动,但是触动之余没有很好的去对照自己,没有很好地去反思自己。  面对判决,季建业认罪。其实季建业出身贫寒,他一直想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人,做一个清官。但贪欲让他突破了党性党纪这条底线,一箭穿心,才走上了贪腐的不归路。季建业的教训和很多贪官一样,那就是要戒贪,慎交友、管束家人,最终一点就是底线意识,党纪国法的红线就是高压线,绝不能突破。  【相关报道】季建业被指受审讯时极为警觉 聊到家庭而痛哭  解说:
  今早十点季建业受贿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
季建业:  我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犯了受贿罪,深感悔恨不已、无地自容。  解说:  二十多年仕途发展起于朋友圈也毁于朋友圈  专案组成员隋玉利:  他整个的在这个案件里面,很多案件当时都是交几十年,十几年的,都是关系很深厚的。  解说:  主政三地除了个人贪腐还留下了什么?  《新闻1+1》今日关注:季建业案,“非典型性贪腐”?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是4月7号,如果给今天做一个大的新闻标题的话,可以叫“刘翔退了,季建业判了”。刘翔咱们先不说了,季建业,您还能想起这个名字吗?原南京市市长。接下来咱们就先去看看今年1月16号一审的时候他有一段自我陈述。   被告人季建业:  我再次表示知罪认罪,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接受朋友的利益输送,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钱物,我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犯了受贿罪,深感悔恨不已、无地自容。  白岩松:  今天呢,一审宣判了,他是受贿罪,然后判了十五年,这一点倒是比大家之前的想象的还轻一点。又因为他自己主动的表示不再上诉,这个案件基本上也就到这了。我们来看看他今天宣判时候的照片,宣判的时候是这个样子,还是相对感觉平静,但是内心里一定有波澜。1957年生人,今年应该是58岁,未来的15年如果要都服满的话,再出来的时候73了。  但是这个案件非常值得让人关注的是,有人进行这样的一种评述,说这是非典型贪腐案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评价?什么叫非典型性贪腐案件呢?来,让我们走进他的朋友圈去看看。  解说:  今天上午10点,山东烟台中院对季建业受贿一案做出了公开宣判。季建业被判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万元。季建业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再上诉。  经法院查明,季建业从1999年到2012年近13年的时间里,共计受贿了1132多万元。这13年间,季建业分别担任过江苏昆山市、扬州市及南京市的一把手;而他受贿的1132多万元中的90%,则来自于与他相识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友们”。  专案组成员隋玉利:  就是这种贿赂行为的发生,是发生在他的一个固定的圈子里面边,他的常年交往的一个朋友圈子里边。  解说:  在此案件移交到检察机关后,季建业曾写下了一份长达19页近万余字的悔过书。在这份悔过书中,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走到今天,正是缘于自己与多年老朋友的交往中“三线”失守,即“失去底线,不讲原则;失去界线,不分彼此;失去防线,不加防范。”  专案组成员隋玉利:  我们在办理其他案件里边,确实这种情况也有,但不是占很大比例。那么有一些呢,就是完全是为了办某一个事情而发生的关系,而他整个的在这个案件里面,很多案件当事人都是交几十年,十几年的,都是关系很深厚的。  解说:  在季建业的“朋友圈”里,徐东明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在今天烟台中院公布的审判要点显示,在1992年,季建业就接受徐东明的请托,利用职务之便帮助其调动工作。从相识开始至案发,在20多年的交往中,季建业为担任苏州市锦联经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徐东明,在承揽项目、开发房地产、竞拍土地等方面谋取利益。而徐东明也是深得季建业的信任。  在今天烟台中院公布的检察机关指控中,给季建业行贿数额最多的人正是徐东明。共计789万余元,其中大到股票收益,小到季建业家装材料、空调,甚至连季建业女儿弟弟家的空调,徐东明也一并承担。而在季建业1132万元的受贿款中,有910万元都是放在徐东明处代为保管打理。这也难怪有人说,徐东明,几乎成了季建业家的隐形“大管家”。  除此之外,季建业通过职务便利,还为江苏吴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天晓,上市企业金螳螂装饰公司董事朱兴良提供便利。当然,他们也都没有亏待季建业一家。其中在2000年10月至2010年6月,季建业本人或其家人先后9次收受朱天晓给予钱财共计折合241万余元。  专案组成员李金刚:  你看那几个人,徐东明也好,朱兴良也好,还有几个人,就是这个小圈子的人。包括他到南京去,也是这个小圈子的人跑过去。长期的相互利用,就是说,兄弟,弟兄,哥们这些事情都好讲,他可以违反原则去给你办一些事情。  解说:  在烟台中院公布的信息中提到,2013年,朱兴良等人相继被调查后,季建业约徐东明见面,嘱咐徐东明不要承认交由其保管的受贿款项是属于自己的。然而,这一笔款项,如今却成为了季建业最大的一笔受贿证据。  白岩松:  我们先来看看他这个受贿的内容,人民币是937万多元,也含有实物,包括购物卡、空调、汽车,而且还有两个是低价买入,153平米的墓地低于市场价50万,他夫人交了两万,这个差距比较大。还有别墅低于市场价54.6万。  接下来到他的朋友圈里看看,主要是这三个人,这三个人给他行贿的数占了他受贿总额的九成,90%,这其中徐东明跟他的时间最长,而且他后来家里的大大小小事基本上都是他办,因此这个相当大的这种受贿的数额也正是从徐东明这来。  接下来离开他的朋友圈,我们就要连线一位专家了,是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高秘书长你好。  高波:  主持人好。  白岩松:  你看对他这样一个案件的评价为是一个非典型性贪腐,您怎么看待他这个非典型性?  高波: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非典型性,那么我想可能一个是他现在编织的这个利益输送网络更具私密性,权钱交易利益的这种输送更具封闭性,那么另外一个就是他的利益交换,这种官商勾结的这种人脉网络,更具稳定性。  白岩松:  你看,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种非典型性是否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特质,我们见到了很多这种贪腐的这种官员,一事一办,就像卖东西一样,把我的这个权利卖给你这个项目,然后你立即就给我钱。但是像他们这个似乎是友情占据了这种上风,你看相处了二十来年,并不是为哪件事我接受的钱,您怎么看待这样的一种交易?叫期货或者叫什么?  高波:  实际上一方面可以从季建业本人的话来讲,可以说它是一种影响力交易的行为;另外一个从行贿人的角度来讲,可能说是一种期权式的腐败。那也就是他拿钱的时候可能他不办事,他办事的时候可能不会拿钱,那么存在一个所谓的滥用权力和利益的获得有所分离的这样一种状况。但是在法律上,我们会以这个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最后他造成的腐败犯罪本身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白岩松:  您又怎么看待他的这种朋友圈,像这种领导官员当中类似季建业的一种朋友圈,恐怕这还并不是唯一的。  高波:  那当然,因为我们经常讲,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这样一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那么存在所谓中国古人讲的既有损友的现象,也有益友的现象。可能像季建业这样有几个经商的朋友出现了勾肩搭背、称兄道弟,最终在一个锅里吃饭,一个桌上喝酒。那么久而久之呢,官商之间的这个边界就模糊了,那公私的这个边界也就模糊了,那么实际上就不知不觉的陷入到了违法犯罪的这样一个大的这种格局当中。  白岩松:  其实越是这种非典型性贪腐,是否已经为现实提供了一种典型性的提醒?  高波:  是的,应该看到季建业本人他在法庭上也谈到了自己交友不慎,包括他自己在做人的廉洁度方面存在问题之后,那么他讲廉洁是1,后面的这些地位、成就都是0,那么之所以他在做事的过程当中积累了一笔庞大的负资产,我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的朋友圈变质了,那么导致他自己从一个公仆的位置上,成为了一个罪犯,那么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成为了为自己小的朋友圈来牟利来徇私这样的一个筹码。  白岩松:  其实刚才高波秘书长谈到季建业谈到自己反思和懊悔的时候,廉洁是前面的1,只要这个1在,你后面的健康、成就然后掌声然后等等,都是0,只要这个廉洁在,后面的0越多,你的人生越成功,但是如果廉洁这个1不在了,后面不管有多少个0,它都是0。所以在季建业的这件事上,恐怕我们平常一说在刷朋友圈,他被朋友圈刷了,接下来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  一审起诉书显示:针对季建业的七项指控,有六项涉及项目开发,设备供应,获得土地使用权、拆迁、建设等,这些指控涉及的地方,苏州、昆山、扬州、南京,都是季建业曾经主政的地方。  今天的判决书显示,在这些地方任职期间,季建利用职务便利、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为他人工作调动、项目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  2010年1月江苏台新闻:  目前现场正在进行的是雨污分流工程的管网埋设工作。在今年的两会上,南京市政府公布的2010年南京本级财政专项资金当中,用于像这样的雨污分流、河道整治以及玄武湖环境整治正重大工程的专项资金将达到169000万元。  解说:  今天,在南京市园林局网站,还能看到日发布的一篇文章。其中引用季建业的话说:“雨污分流工程是惠及千秋万代的良心工程,不是政绩项目,铁腕治理城市环境,市委、市政府已经铁了心。”  但是,这个覆盖南京主城区226平方公里、耗时5年、总投资183亿元的工程,这个从2010年起就连续三年被写进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程,似乎并不像季建业说的那样,代表着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号,季建业被宣布接受组织调查,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当日,南京原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官方媒体公开批评说,雨污分流是典型的做表面文章。  随即,《南京日报》报道了部分南京市民因为雨污分流工程遭遇的生活麻烦,文章提到,建设方、施工方敷衍塞责,明星工程成了闹心工程,为民变成了伤民。  事实上,2014年12月,南京公布江苏省委巡视组意见,其中包括:一些重大事项决策前期调研论证还不够充分,存在决策民主性、科学性不够的问题,如雨污分流工程,由于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激起较大民怨,造成严重浪费。  对此,南京市委提出整改措施,今后针对重大市政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前期研究,严格执行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制度,并引入市民参与机制,充分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显然,除了个人贪腐问题,季建业留给南京这座城市的思索,应该还有很多。  白岩松:  在谈到雨污工程之前,我们还得注意一个小细节,在他受贿一千多万里头,其中有两处是低价买入,第一个是去看双方老人的时候觉得都是分散的墓地不好,于是他的哥们就赶紧给他办了,弄了一百多平米的墓地,第二天他老婆就交了两万块钱,实际上最后一调查,当时的市场价应该是52万,这个过程显然这是利用权力得的,但是这一点又具有一个欺骗性。第二个,别墅低于市场价54.6万元,低于市场价相当于打了一个折。  那接下来我们就继续连线高波,高波秘书长,那你看我刚才说的这一点的时候,前面那个墓地差得太大了,但是买别墅给你打个折,现在有时候普通人去买房子,可能也给打个折,那为什么会把他买房子打个折给列入到了贪腐的内容当中,受贿的内容当中,您怎么看待这点?  高波:  说个俏皮话的话,虽然你享受到了打折的实惠,但是您的公仆的形象,您手中的一个公共权力在老百姓的民心当中,也打了折。在国际上有一个说法就是官员他存在利益冲突的现象,那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和市场发生交易行为的过程当中,那么尽管我们的公民,普通的公民可以享受到一些这种打折的优惠,但是我们的官员恰恰不能去享受这种所谓的好处,因为他可能和您的公共权力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这种关系。  白岩松:  这样的例子是不是不少?  高波:  当然,我们知道香港曾经有一个财政司长,那么他因为在这个消费税加税之前,他用自己的钱合理合法的买了一辆汽车,那么应该说也没有用到赃款,也没有享受什么非分的折扣。但是事情一曝光之后,公众会认为您是财神爷,您知道要加税,您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来避税,您的道德操守有瑕疵,那么怎么可能让您再去掌管我们公共财政的这个钱袋子呢?怎么能够相信您能够廉洁的为纳税人服务呢?甚至在国外,有的一些部级领导干部因为不小心用公务卡买了一瓶洋酒,那么尽管他最后用自己的钱去还上了这笔帐,但是曝光之后还是因为所谓的公共道德方面的这种瑕疵和质疑,也就是说的合理怀疑,那么最后他不得不黯然辞职。  白岩松:  这也就要求拥有权力的人必须有洁癖。  高波:  是的,实际上在现在的互联网新媒体无所不在的这种全天候的监督之下,实际上我们每一个公职人员掌握着,哪怕是再小公共权力,您都要知道您所面临的是一个几近于有政治洁癖的这样一个环境。  白岩松:  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得提醒自己,我们不能觉得这不挺正常吗,如果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很正常,其实也形成了某种对这种贪腐官员的纵容,也就让他觉得一切正常,只有我们也拥有这种洁癖,这个社会的洁癖才能形成一种硬约束。  那接下来高波秘书长,简单的谈一下雨污工程。怎么说,民生怨言非常多,但是发现这个案子一审下来,在这里贪腐的并没有多少,但是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为他一下去之后工程停了。您怎么看待这种没贪,但是损失巨大的东西?  高波:  前面讲到季建业本人有一个所谓1和0组成的人生政治算术的这样一个公式,那么我想在当前我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个新阶段,我想送给我们广大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的领导干部这样一个公式,那就是九十九加一等于零,为什么这么讲?我们现在就要全面依法治国,要把我们的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到我们施政的全过程、各领域。在法律上我们有这样的一个说法,那就是既要追求结果正义,还要必须注重程序的正义。  白岩松:  您的那个1就是程序?  高波:  是的,如果因为你在决策之前、决策的过程当中,有权就任性,没有向大多数的老百姓求得你的项目的一种认同,作出必要的一些论证的程序,仓促上马,粗暴的施工,那么最终带来的可能是老百姓对你这个工程的巨大的合理怀疑,所以最后事与愿违。  白岩松:  没错,反而是一个零,接下来我们就要去关注,这样一个非典型性的贪腐,又给我们提了什么样的醒,今后怎么样去防范呢?  被告人季建业:  我再次表示知罪认罪,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接受朋友的利益输送,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钱物,我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犯了受贿罪,深感悔恨不已、无地自容。  解说:  这是季建业,日,在烟台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后,在法庭上做出的最后陈述。而认罪、悔罪,也不仅仅是这一次,在他手写的一份万余字的《我的悔过书》中,他也进行了忏悔。  “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使我灵魂出窍,闯下大祸;私念像脱缰的野马拉着我奔向深渊,私念、私欲成了毁掉我人生的导火线,成了万恶之源。”  私念、私欲,这在季建业眼中,是促使他走向贪腐之路的万恶之源。  专案组成员刘文清:  这个人的口才非常好,几乎就是你找不着他话里当中有多大的漏洞,你找不着他话当中有多大的漏洞。并且他的记忆非常好。每一天回去他也要想,他也要去琢磨。  解说:  季建业,从在职硕士到博士后,常年研究法律的学科背景之下,让最初的案件审讯并不顺利。根据烟台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处处长刘文清的描述,他第一次在秦城监狱审讯室见到季建业时,当时季建业的状态是虽然看起来显得有些落寞,但极为警觉;有问必答,甚至能对一些问题侃侃而谈。直到有一天,这个在刘文清眼中是个应对审讯高手的人,也展示出情感脆弱的一面。  当聊到家庭,聊到个人给他带来严重的后果时,他便开始痛哭。  今天,季建业受贿案一审宣判,面对15年刑期,季建业当庭表示,不再上诉。而对于侦办此案的检察官来说,季建业案却并不是一个句号,在对整个案件进行了深度梳理后,检方将其总结为“非典型性贪腐案件”。  专案组成员隋玉利:  季建业涉嫌犯罪的事实,具有这种非典型性。他不是一个明显的这种,赤裸裸的权钱交易。更多的是一种利益,利益的输送。你给我办一个事情,我帮你办一个事情。或者你给我办一个事情,我给你解决一个事情,是一种利益的关系。比如,你帮我办了事情,我要感谢你,我就成立一个公司,你可以来入股,按照你的入股可以给你分红,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利益,我给你反馈给你一种利益。  解说:  用季建业自己的话说,“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而在检察官看来,正是季建业政商两界的朋友圈,造就了他走向贪腐的特殊心态。  白岩松:  其实从中国官场的清风的建设来说,此时需要一个非典型性的贪腐案件,为什么,它会像镜子一样提醒我们,这种事情如果你要不注意的话,它是典型性的存在,而且你会疏于防范、疏于监督的。那么针对这一点,继续连线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高秘书长您怎么看今后类似这样的一个,大家觉得又像朋友圈具有某种隐蔽性的怎么样监督和更好的防范?  高波:  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就是领导干部要做实他个人事项的报告制度,包括他的身边人,家里人,朋友圈,那么在利益冲突的这个预防方面,要建构一个机制。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在中央纪委的王岐山书记讲,要把纪律挺在法律的面前,就是我们不能够再坐等我们的领导干部带病做官,小毛病养大,让他们在法律的防线和纪律的防线之间做自由落体的运动,应该坚持抓早抓小,小病马上就治,那么防止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么是好战友好兄弟,要么就成了就阶下囚。  白岩松:  没错,一旦退到最后用法律的这个防线来防的时候,其实不光组织损失,他个人的这种命运其实也发生了这种改变,因此要防微杜渐,同时这种非典型性的贪腐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它是存在,因此每一个人要睁大眼睛去看好它。
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灵魂出窍的真实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