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会会议2015年能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生育二胎吗

涉法涉诉是在党中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思想下出现的新名词。它是指当...
林志玲,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国...
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的新陈代谢...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_二胎政策放宽2015
最新二胎政策: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1934|回复: 135
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 生二胎养得起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们知道,计划生育政策向“二胎化”转变将是一个相对漫长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胎化导致的问题早已引起了重视,但由于人口突然波动对社会生产安排、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安排,都会造成很多不可预测的状况,因此人口政策的调整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
独生子女压力大.jpg (74.42 KB, 下载次数: 66)
21:44 上传
  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上月底发布的报告《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中,这些学者建议,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发展”的新人口政策。该报告特别提出,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胎”。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胎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胎半”(即有的地区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
放开二胎政策.jpg (87.59 KB, 下载次数: 53)
21:44 上传
  到时候了吗?。,真的是个好主意吗?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
只生一个孩子好.jpg (32.17 KB, 下载次数: 53)
21:48 上传
  计划生育政策背后的真问题:
  1、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余年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非常突出,人口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徒增养老压力
  2、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新生儿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20:100,20多年后,每6个男生就可能有1个娶不上媳妇。
  3、“独子难教”已成教育界共识,孤独环境不利于健康人格养成
  4、为规避计划生育政策,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了去香港生孩子。
全面放开二胎.jpg (322.15 KB, 下载次数: 56)
21:44 上传
  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中国“多老”、“少子”的现状,认为“单独二胎”等微调政策不足以扭转人口结构严重老龄化趋势。文章认为生育政策有相当长的滞缓效应,即使中国现在就着手放宽计生政策,今年出生的二胎、三胎婴儿,到2025年也不过14岁,未到结婚年龄,到2042年才31岁,真正能够大幅度地改变中国的人口结构,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年头。
  在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热议中,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今年4月,翟振武曾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进行讲解,他对本刊记者表示:“综合考量之下,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完善的空间和基础已经具备,调整的方向也已明确。但这种调整决不能是大开大合式的,一定是分步骤的、有过渡的。”【 】
二胎政策好不好.jpg (41.1 KB, 下载次数: 54)
21:44 上传
  中国的“80后”被称为独生子女一代,而现在他们很多已成了爸爸妈妈,开始“独生二代”。越来越高的房价、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使这些年轻人成了房奴、卡奴,生孩子之后又成了“孩奴”。
  平素辛苦工作挣来的钱,在支付房贷、孩子抚养教育的开支之后,往往手头拮据甚至入不敷出。这令他们对“生二胎”敬而远之。
  曾几何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初,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乡镇政府采取高罚款的方式严打超生,组建“计生小分队”,对超生户强制流产。而如今,在经济压力的杠杆调节下,即使放开生二胎,人们反而不生了,“二胎”成了奢侈品。【 】
生二胎好不好.jpg (60.19 KB, 下载次数: 56)
21:44 上传
  新加坡政府内阁资政李光耀在他的《出生率下降为发达国家敲响警钟》一文中说,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的人口是新加坡的两个最大隐忧。
  在中国,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也因之改变。早在1997年国家计生委所作的一项调查就显示,城市和农村妇女的生育意愿已分别降至1.56和1.8。
  不少专家早就指出,中国的人口政策发展到今日已到一个转型关口。人口专家的注意力几乎不约而同地放在了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个议题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行生育政策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突出。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人口素质下降等问题,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困扰中国。【 】
二台政策放开.jpg (57.22 KB, 下载次数: 56)
21:44 上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地孕妇为逃避计划生育政策等原因去香港生育,即所谓的“赴港生子热”,这是否正是人们因生不了二胎而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呢?蔡昉的看法是,未必如此。他认为,中国的事有的时候有跟风的情况。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如果你是公务员你就不敢赴港生子;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你在本地也能生。其实一定程度上,还有想让孩子成为香港公民,享受香港福利的因素。”
  “中国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蔡昉称,过去的这几年里,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是1.4,低于通常所说的低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达到1.8。
  在具体的调整方式上,蔡昉认为,正因为过去的政策执行时间太长了,所以改革起来也必然是循序渐进的,可以先从现在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过渡到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二胎。他对记者说,十二五期间,我们的人口政策有两句话,一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但是计划生育不等于独生子女;第二个叫逐步完善政策。机制要完善,转向利益诱导等,其中应该就包括调整生育政策,这也是包括蔡昉在内不少学者专家正在努力的方向。【】
你是否支持放开二胎政策?.jpg (21.98 KB, 下载次数: 55)
21:44 上传
  女性生育率的下降能否促使国家调整生育政策?目前官方还未有正式说法。不过,近日,有研究机构建议,应分步放开二胎政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一份《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下称《报告》)将此话题推向高潮,多位课题组人员明确提出,中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中国应废止独生子女政策,放开二胎政策”。
  “放开二胎政策,百害而无一利。”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昨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当前公共服务措施不先行、不到位,即便放开二胎政策,很多家庭都不敢生。” 【】
   最近,一位浙江网友把她写的长文《血泪二胎之路》发邮件给我,描述了她生二胎的前因后果以及受到计生办迫害的具体经过(为保护隐私,我省略了她的真实姓名和具体地址):夫妻俩都是教师,她怀上二胎之后,收到计生办的引产通知书;为了保护胎儿,她决定逃亡;到外地租房子住时,遇到居委会的人,要她去登记;百般周折,终于找到一家不需要准生证也可以接生的医院;孩子出生后,夫妻双方被开除,也因此受到一些亲属的指责;黑户不能上户口,不过赶上了人口普查;计生办开出了巨额的“社会抚养费”,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于交不起“社会抚养费”,她的丈夫被法院拘留15天,法院还说,他们随时可以再次拘留;后来她的丈夫恢复教职,但法院每月从她丈夫的工资中强行划走大部分金额,导致一家人无法维持基本的生计……
  计划生育宣传说“越生越穷”,从这对夫妇的遭遇来看,表面上确实是“越生越穷”,但实际上,这种“越生越穷”的根本原因,是计生罚款(或“社会抚养费”)。这位网友说:“在开除编制之前,虽然我们刚买房不久,但是除了还贷,我们完全有余力养育两个孩子。”很多生二胎的夫妇本来是有能力使两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由于生二胎被计生部门征收了巨额的“社会抚养费”,导致这些家庭陷入困境,孩子的教育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计划生育降低了人口素质。【您觉得应该怎样调整“二胎政策”?】
计划生育.jpg (110.28 KB, 下载次数: 50)
21:48 上传
  为什么说中国开放二胎政策可行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已经让中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成为了可能。一是中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在控制人口方面,中国经过将近三十多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少生4亿多人,使中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时间都推迟了4年。而正是如此,中国的百姓可以说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丰功伟绩,让中国的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计划生育宣传.jpg (62.31 KB, 下载次数: 49)
21:48 上传
  支持开放二胎:迫在眉睫
  诛仙之恋:农村家庭很多都已经是二胎,一胎控制的是城市家庭。希望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事业企业或者行政单位,无论是群众还是党员,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公务员,每个家庭都应该一视同仁,这不但提高家庭幸福度,还可以改善家庭教育。
  sars:我国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已经实施了多年,并且起到了相应的作用。独生子女政策已完成了它的使命,该如原本的设计让它寿终正寝了。支持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二胎恰当时。
  流溪明珠:计划生育政策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独生子女真的很孤独,特别是公务员,为了生二胎用“假离婚”或提前报“双胞胎”等对策来应付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希望国家实事求是,开放生二胎!
  真文佳美:二姐一个儿子,长大后,工伤去世,目前孤独一人。同事一个儿子,游泳溺死,后因此离婚,目前孤独一人。生养政策要彰显人性,恢复二胎好!
  老头子耿:计划生育实行这么多年,人口总量得到了控制,4;2;1家庭的模式使的老人越来越多,乘此国力有所提高,适当放开二胎使人口的占比得到改善。
  茶博士后:现在一个孩子压力很大,造成他们的性格也不是很好。独生子女在很多方面都面临着更多的压力,生长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孤独。放开二胎,将有利孩子的成长。
  鱼飞:应该立即废除一胎制,即使这样可能过半的年轻夫妻也不愿生二胎,将来可能需要奖励才会同意。本来一胎制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权宜之计,已经过多的延续,如果不立即废止,后果会非常严重。
  ceiling:放开,禁止三胎,是目前我国人口政策比较可行的调整方向。相信生三胎意愿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反对开放二胎:后患无穷
  love197:今天坐公交车,人多的差点挤死。开放二胎,我看还是等中国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再说吧。
  欺世马:一边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过多,一边又要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放开二胎,到底是何居心?中国总人口控制在几亿算合理,专家们还是科学测量过再发话比较合适。
  Oo林冲oO:人口继续增长可能给中国经济造成无法克服的障碍,人均可耕地不足是中国经济的致命软肋。除非农业科技发展使农产品产量增长超过人口增长速度,否则开放二胎,将造成人均食品供应量不断下降,其结果是食品价格不断上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游偏天下:做个粗略的估算:2012年两岸四地中国人口总数14亿。以后十年平均每年增300万,2022年达到顶峰14.3亿。以后三十年平均每年减少300万人。2052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3.4亿,如果移民年净减少一百万。也保持在13亿人,四十年内看不出有什么必要放开生二胎。
  诸侯剑:所谓专家意见,绝不可当真。计划生育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人口总量必须降下来,降到3-4亿人为宜。只有把人口降下来,才能解决生存问题,人才有尊严,社会才能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调整,但人口总量及生育率绝不能再提高。
  碎碎平安: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通过“增加人口”的方法来解决人口问题,绝对是个馊主意。如果放开生育,将会使计划生育政策崩溃,全国人口将迅速翻倍,造成重返贫困等无数无法挽回的问题!
  天涯无归路:实事胜于雄辩,需不需要开放二胎,每一个省放开一个县,搞一下试点看看就可以了。
计划生育宣传标语.jpg (47.53 KB, 下载次数: 53)
21:48 上传
  双独二胎
在我国,山东、四川等27个省、市、区在20世纪末已实行“双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湖北、甘肃、内蒙古也于2002年实行了此政策。日,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至此,全国31省均已放开“双独”家庭生二胎的政策。
  二胎家庭:一般家庭都由男女双方共同组建,双独家庭单指夫妻双方结婚前均为各自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情况,也就是由独生子女所组建的新的家庭。
  单独二胎
  “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计划生育今年成为热点话题,多位委员和党派提案都涉及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修改完善。
  生二胎 温馨小贴士:
本文来源:中国网平台 转载请注明来源
(50.27 KB, 下载次数: 58)
21:48 上传
(63.96 KB, 下载次数: 62)
21:48 上传
一个太少多的太多&&有钱的买着生& &没钱的偷着生& &&&守法的不能生????
想生也生不了了。
中国网网友&
计划生育和放宽生育是交替存在的,但是日渐高涨的各种物价和医疗费,中国的社会福利跟不上人口增长,这时放宽生育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再多生一个一出生就得备上50万储蓄的孩子
中国网网友&
及时政策让你生二胎、我想大多数是不会生的、现在年青一代压力实在太大了…
中国网网友&
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中国人太多了,过度的使用资源会使环境恶化,在自然界中人作为动物也是个生物链,平衡就好。人少的国家一般都富裕,且自然环境也好,这是事实。中国人口不超5亿合适,即使老龄化严重,也要挨一挨,挺过这个坎就好了。现在中国的关键是把全民整体素质标准提升上去是真的,到时中国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国家社保大漏洞不能让二胎孩子去补。
中国网网友&
今天早上出门吃早餐,又见一个20出头的外地妇女骑着一辆三轮车,拉着4个小孩,背上还背着一个,小孩大小相差一岁多点,一看就是一家超生游击队
中国网网友&
统计不到的人口很多,将没户口的年轻人、小孩统计上去再看看人口比例
中国网网友&
是应该放宽点了。我们那里生二胎得罚五万。看人家美国那边,一家都有一堆孩子,多热闹呀!为什么我们中国就不允许呢?要限制全世界一起限制好了。干嘛总要中国限制呀?
中国网网友&
很多政策对穷人都不公平,不光是计划生育卫计委官员:今年不会搞全面放开二胎区域性试点
相关视频精彩推荐
视频介绍来源:&&&&&&共0条新闻
(责编:吴婷、赵纲)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最热
12345678910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_武汉得意生活网
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 相关的信息
关于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的帖子
刚在网上看到的
想生二胎的妈妈们 不用罚款了!!!!
延宕数年的“单独二胎”(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如进展顺利,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试行;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
这是接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人士近日向本报记者透露的消息。
  振武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他预计,届时分省份、分批次实施“单独二胎”的可能性将更大。
  对此,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回应本报记者的求证时称,他尚未得到授权发布有关信息。
  开放“单独二胎” 曾有“三步走”方案
  据接近国家卫计委决策层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实际上,国家卫计委已经重启“单独二胎”的方案,最早今年底、最晚明年初或可开始试行。相关权威专家进一步透露,一项“更为大胆”的方案也在酝酿中,那就是2015年,即“十二五”结束之后放开“二胎”政策,即届时夫妻双方,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均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本报记者获悉,至迟从2007年开始,数家官方的研究机构就已接受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委托,就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展开调研。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提到要“稳妥开展实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试点工作。”
关于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当时占主流意见的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翟振武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制定的分省份放开的“三步走方案”:即从2011年开始,首先开放东北地区及浙江等省试行“单独”二胎政策;第二步,放开京沪等省份;第三步,在“十二五”(2015年前)内,实现全国全部放开“"单独"生育二胎”政策。
翟振武曾在日应邀在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上讲解人口问题。翟的这一方案,曾得到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主要领导的支持,在2010年下半年经过修改微调后曾提交国务院。
之前,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严格推行。其间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等。
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之前,独生子女政策覆盖率大概占到全国内地总人口的35.4%;“一孩半” 政策覆盖53.6%的人口;“二孩政策”覆盖9.7%的人口(部分少数民族夫妇;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也可生育两个孩子);三孩及以上的政策覆盖了1.3%的人口(主要是西藏、新疆少数民族游牧民)。
两年前一度搁置近期再入议程
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的酝酿,曾在2011年接近成熟。当年5月,国家人口计生委下辖的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提交《关于〈完善单独政策初步测算报告〉的报告》。同年7月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半年工作暨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形成共识:在自愿原则下,可选择一些试点省份进行“单独二胎”试点。
广东、上海等省市也曾表态,希望首先在各自的省市进行试点。
然而反对放宽人口政策的声音也层出不穷。如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等人认为,中国应该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将总人口逐渐减至5亿人左右。
 政府机构中也有一些反对者。他们的理由大致相近:担心放宽生育政策会导致人口突然增加,不利于环境、资源、城镇化、就业、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等很多问题的解决。有的政府经济部门甚至担心人口总数增加,会导致人均GDP下滑等。
一位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重要官员曾对记者介绍,“单独二胎”政策还遭到了几个省份省委书记的反对。
反对声音一度占上风,加上之后计生系统重要人事的连续变更,以及2012年“十八大”召开和随后的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众多因素,致使“单独二胎”政策被搁置下来。
  今年3月,国务院进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国家人口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成立国家卫计委。此后,“单独二胎”政策又再度被纳入议程。
不过,生育政策如何调整和实施,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变数,即政策调整的主导职能归属哪一部门。
  今年3月14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有“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表述。当时外界曾解读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导权将归于国家发改委。
  但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卫计委“三定”方案中,又明确“负责完善生育政策”属于卫计委的重要职能之一。同时,方案中列出的“取消的职责”一栏中,也没有此前曾提到的“制定人口政策”的内容。
 7月2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秘书长李朴民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人口政策制定主导权是否已归属发改委的提问时表示,这方面的“三定”方案正在制定中”,制定者是中央编办。
  有接近国家卫计委决策层的人士则向本报记者解释称,人口政策制定的职能即便最终确定归发改委,这和“负责完善生育政策”的职能归卫计委,两者之间也并不矛盾。“生育政策与人口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别,后者更为宏观,也较虚;前者更为具体、实在。”这位人士说。
  人口数据支持生育政策调整
  主流的人口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激增,还能带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化,缓和社会矛盾等诸多益处。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时的国家计生委选取了甘肃省酒泉市、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河北省承德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个地区的农村进行全面“二胎”试点――即无论夫妇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也无论他们的第一胎性别,都可以生育第二胎。
试点的结果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酒泉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一直低于甘肃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并未出现反对者所担心的人口激增。
  2010年11月进行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主要数据,也被外界认为是有利于推动中国人口政策的放宽调整。
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至日,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40亿人;年均增长率0.57%(年);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为13.2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女为100)。
出生率方面,2000年至2010年年均增长0.57%,较之上一个十年――1990年-2000年的1.07%年均增长率,下降接近一半,幅度惊人。
  同时,人口学界更看重的指标――“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位妇女一生生育孩子的数量。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为2.1时,代际之间人口更替将大致均衡。在此之上,人口逐渐增加,在此之下则减少。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副院长、统计学教授徐世英的团队,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直接计算出来的总和生育率结果是1.18,远远低于2.1。这一结果为各方认可。
即使考虑到漏报等因素,本报记者所采访到的众多统计学者、人口学者,给出的“最乐观”数字,也只有1.65。
老龄化方面,对于老龄化社会界定的标准是:如果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还可以细分:当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数的10%-19%为轻度,20%-29%为中度,30%及以上则为重度。
 当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13.26%,已属于“轻度老龄化”。
 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情况下是103-107(女为100)。1980年以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波动在105-106间。而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30年后的2010年,这一指标已上升到118.06。
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直接后果就是,数千万男性“光棍”的出现。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等计算的结果是,到2020年,中国约有11200万25岁-35岁的男青年,而相应20岁-30岁的女青年约有7200万。届时,光棍可能超过4000万人。或者说,不到3位适婚男性中就有1位单身。
相比之下,甘肃酒泉的农村地区自进行全面“二胎”试点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近年来已回到106.30、106.83的正常水平。
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问题,2007年1月时任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曾公开表态说,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根深蒂固。这一问题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有一定关系,但计生政策只是加剧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状况,并不是说实行计生政策就必然导致性别比的偏高。
 其实早在“六普”数据发布前,包括时任国务院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内的数位官员就曾预计,“六普”主要数据出炉之时,“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时间表也将确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生育二胎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