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王恩哥 李友自己说去科学院

王恩哥卸任北大校长 浙大林建华履新未名湖
关键字: 王恩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校长北大校长浙大校长浙江大学
京华时报【浙大校长林建华任北大校长】今天上午,北京大学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中组部副部长潘立刚宣布,林建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免去王恩哥的北京大学校长职务。王恩哥另有任用,但具体去向并未透露。
2013年3月,王恩哥从上一任校长周其凤手中接过北大校长帅印,至今还不到两年。
京华记者张晓鸽
另据新京报报道,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北大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中组部宣布林建华调任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不再担任北大校长,另有任用。王恩哥在讲话中表示,希望以后能回到母校北大做科研、教书。王恩哥还在讲话中透露了将到中科院任职,他说,他会把部分学生赠送他的一个横幅“挂在科学院新的办公室里”。
会后,王恩哥向新京报记者确认,他将调任中科院工作。(记者许路阳)
附录1: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开学致辞:守正笃实久久为功(2014年9月)
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功夫。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交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务必珍惜。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学们不要囿于一隅,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研习古今中外的经典。
北大培养人才,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
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附录2: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致新生:多读经典少看传闻(2014年9月)
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功夫。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交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务必珍惜。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学们不要囿于一隅,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研习古今中外的经典。
北大培养人才,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
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林建华简历
1973年至1978年内蒙古扎赉特旗巴达尔胡农场中学教员。
1978年至198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86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
1988年至1993年先后在德国Stuttgart的&Max-Plank&固体研究所、美国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
1993年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8年6月至2001年4月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党委委员。
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党委委员。
2002年4月至2002年9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长、党委委员。
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教务长。
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
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
2015年2月至今任北京大学校长。[1-3]&&&&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责任编辑:李程求是见真——记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院士博雅学堂讲座
日下午,东北师大附中学子齐聚一堂,聆听了中科院王恩哥院士的精彩讲座。对于在场的每个人来说,这是一次经验的交流,也是一次知识的洗礼,更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东北师大附中一直以来坚持教育家办学之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以研究性、实验型的办学特色,跻身于全国知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学的行列。学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增强学生思想的高度与深度,力求将学子的潜力无限释放。
本次讲座是博雅学堂的一次经典之作。博雅学堂是东北师大附中为学生长远高端发展而搭设的卓越平台,博天下之大雅,成学子之不凡,纳九洲之人杰,育杏坛之芬芳。博雅学堂每位学界泰斗、社会精英的前沿引领,都令处在三观塑造时期的学生们醍醐灌顶,求是见真。
此次我们有幸邀请到的王恩哥院士,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现任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与表面物理研究。
讲座开始之前,学生分会主席高二三班苑舒婷同学为王恩哥院士献礼,代表在场每一位学子表达了崇高的敬意与衷心的谢意。接下来王恩哥院士用自己生活中真实的经历,引出了物理与人类未来的关系,导向了本次讲座的主题——物理改变世界。这是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同时王院士也以其清新自然的教育风格与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
此次讲座王院士让我们了解到,自热是人类诞生的环境,而技术是人类为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当今的科学技术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主要依靠哲学与科学两大工具:哲学借助于思考,科学借助于数学和实验,又通过技术来影响人类的生活。物理帮助人类认识世界走向世界,因此物理有着足以改变世界的重要意义。
王院士的讲解条理清晰,设计简单巧妙,他从十万年前人对工具和语言的使用,讲到三万年前繁衍思想、复杂武器、岩洞绘画的出现,又谈到文字的普及以及宗教的建立,让我们了解到自然科学十万年以来的发展。王院士又从经典力学、热力学、电磁学与电动力学、光学与电磁波四个方面介绍了物理的进步史,并且着重讲解了物理与文学艺术之融合,令我们深切理解了物理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人类将会探索生存之外更远大的问题。王院士诙谐幽默的语言,所列举的妙趣横生的事例,使在场的每个同学都如痴如醉,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求。
接下来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互动环节,大家向王恩哥院士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与王院士积极交流探讨。王院士的认真答复、恳切建议,字字珠玑,这些都将会陪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与成长。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讲座已接近尾声,而今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富有价值和意义的瞬间,王院士的每一句话都是我们日后拼搏的动力与前进的方向!
此次王恩哥院士的莅临,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丰富了我们的思想。这次经历是无价的,因为它使我们的心灵阶梯更上一层楼。有了王恩哥院士的倾情教诲,我们将怀揣着梦想,去拥抱更广阔的明天!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一片冰心在玉壶
――2010感动北大人物?王恩哥
日10:53&&&来源:
E-mail推荐:
  人民日报新闻中心主任张首映为王恩哥院士颁奖(照片来源:北大新闻中心)    “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上世纪60年代的东北,冬天特别寒冷,在沈阳一个普通人家里,一个男孩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就会在床上用被子把自己裹起来,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孙敬修爷爷主播的《小喇叭》节目。他一边听故事,一边惊奇地望着窗户玻璃上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的冰花。“冰花为什么会是不同的形状?”这样的问题常常萦绕在他年幼的脑海中。  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位充满好奇心的男孩已经成为我国中青年一代中最具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而对冰的研究也已成为他近十年来主要的科研领域之一。他,就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教授。  一、热爱自然的少年,一步步走上科学道路  1957年1月,王恩哥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王恩哥从小就很喜欢读书。《牛虻》、《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书籍走进了他的生活,为他的童年打开了一扇扇想象的天窗。他最喜欢《十万个为什么》,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千变万化、奥妙无穷的自然世界,同时也在他的心中植下了许许多多、当初找不到答案的为什么。  王恩哥的小学和中学时代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课堂学习断断续续。中学毕业后,他下乡作了知青。1977年10月,国家正式恢复高考。消息传来时,王恩哥正在地里和乡亲们忙着秋收。上大学,对于从小到大在大学校园里长大的王恩哥来说,无疑是一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但他也面临一个难题:来农村两年多,他被大家推选为知青点点长,眼下正值秋收,他不能带头请假复习。完成秋收后,留给王恩哥的只有不到一个月的复习时间。  1977年12月初,王恩哥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全国考试。他每天早上要走8里路,从所在的大队步行到公社的中学参加高考。12月的东北寒冷刺骨,王恩哥答题的钢笔水被冻住,他把笔放在身边的炉子上烤一烤,墨水化了继续专心做题。考试结束后一段时间,成绩在县城公开张榜,队里的会计进城经过时并没有找到王恩哥的名字,回来安慰他来年继续努力。临近春节,王恩哥到县城坐长途汽车回家,不甘心的他又跑去看榜,结果发现自己的名字被误写为“王思哥”。  然而,高考成绩优异的王恩哥入学并不顺利。虽然文革已经结束,但他父亲在文革中受迫害致死的问题当时还没有落实政策,王恩哥因此没有通过报考大学的政审。作为长子,他独自挑起了为父亲落实政策的重担。1978年春,辽宁省政府对他父亲的历史冤案做出了公正的结论,他们家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让王恩哥以77年的高考成绩上大学。同年10月,他比78级同学晚一个月进入从小长大的辽宁大学读物理学。  本科毕业后,成绩优异的王恩哥被保送攻读硕士,之后又被选拔推荐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交流学习,在世界一流学府的熏陶更加开阔了他的视野。1987年9月,王恩哥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师从章立源教授攻读博士。考虑到王恩哥已有很好的物理基础,导师建议他做半导体超晶格的题目,并在入学之初就让他阅读半导体晶格研究方面的前沿和综述文章。  上世纪80年代,国内物理学界呈现一番奋发向上的景象。“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先生几次见到章立源先生都强调:“文革丢掉的十年,我们一定要加倍赶上去!”。章立源的导师是物理学界大名鼎鼎的王竹溪先生。王先生以严格著称,章老师对学生也如导师一样严格。每周一次与王恩哥的谈话,章立源先生都认真准备。老师的高标准与严要求深深影响了王恩哥。读研期间,很多同学考虑中途出国,或者弃学从商,王恩哥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他全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在很多人转变发展方向时,他已经在国内外的重要期刊上发表了数篇论文。  对于博士研究课题,王恩哥投入了几乎所有精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恩哥很快找到切入点。他提出循环递推的方法,利用国内现有的计算机条件研究了超晶格的电子结构。为了得到更严谨的结果,他反复计算,做到每个数值都收敛不变,有时一个计算要做50次之多。在博士论文《半导体超晶格理论研究》中,他用群论理论在多层薄膜上推广了选择定则公式,建立了各等效位置之间的联系,对半导体超晶格电子结构、杂质局域态、本征缺陷、电学性质的影响针对不同材料做了系统的计算和分析。这些工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兴趣。1988年,他被邀请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国际晶体材料研讨会,这在当时国内的在读研究生中非常难得。  1990年7月,王恩哥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答辩会上,来自中科院物理所的王鼎盛院士对王恩哥的论文爱不释手,经他力邀,王恩哥随后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1月,王恩哥又到法国里尔表面与界面实验室,跟随导师Guy&Allan从事博士后研究。初到欧洲,王恩哥很快融入到研究工作中。他白天如饥似渴地听课、听讲座、参加讨论班,晚上大量阅读书籍、文献,一做起来,经常会通宵达旦。  Guy&Allan教授特别欣赏这个聪明、勤奋的年轻人,于是将自己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交给王恩哥,题目主要是延续Allan以前研究的金属和半导体界面肖特基势垒的形成机理。导师的支持令王恩哥非常振奋,但他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发现,这个问题前面已有了几个唯像的模型,而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有效的实验方法直接观察界面,很难进一步深入。这时,王恩哥很苦恼也很压抑,有一段时间甚至都不敢去拜访老师。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不断地思考。  矢志不移,天道酬勤。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王恩哥找到了另一条途径:假如反过来会是什么样?他尝试在半导体表面上把金属原子丢上去,看半导体表面的再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逆向思维,王恩哥发现了一个更加开放的问题,顺着这个思路,他解决了金属原子吸附后诱导的半导体表面的再构问题。这项成果令导师Allan赞叹不已。从某种意义上说,王恩哥所做的工作比之前交给他的题目更有意义、也更具生命力。果然,十几年后,王恩哥通过不懈努力,解决了这个研究方向一些更基本的物理问题,发展了扩展的电子计数模型(GEC)。  在法国从事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后,王恩哥又应邀赴美国休斯顿大学做副研究员。1995年,王恩哥已经在物理领域陆续做出了一些引起国际同行认可和关注的成果。  二、赤子之心,科技报国  1995年,王恩哥正在美国休斯敦大学宇航外延生长中心(SVEC)从事研究,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当时的一个项目是研究如何把一个分子束外延生长系统直接用飞船带到外空去,然后在那里生长半导体薄膜材料,再把材料运回来进行分析,为未来的应用做前期的科研铺垫。这项工作当时很受美国政府和工业界的重视,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一封封来自国内的信逐渐改变了王恩哥的想法和之后的道路。  王恩哥的邮箱里收到一封来自中科院物理所人事处的信。信的大概内容是中科院即将启动“百人计划”,而之前在物理所做博士后研究的出色表现使王恩哥成为他们推荐的首要人选,物理所非常希望他能回去。上世纪90年代初,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初现端倪,科研大军中,真正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年轻科学家寥寥无几,而发展中国家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于是,一项旨在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培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的计划在中科院启动了,这个计划也被称为“百人计划”。当时,回国的留学生很少,社会上流行一种只有二三流的研究者才会回国的说法,而此时的王恩哥在美国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王恩哥为人真诚热情,总是希望能够尽量帮助别人。所以,当收到国内来信后,科研任务繁重的他还是认真回复了来自物理所的每一封邮件。经过多次交流,物理所诚意邀请王恩哥回来看一看。1995年1月,王恩哥回国访问。回来的路上,他第一站停在日本,第二站停在香港,第三站回到北京。飞机上的王恩哥凝视窗外,思绪万千,这三个地方都在邀请他,但他内心还是想回中国。  经过实地访问,王恩哥被中科院物理所的诚意打动了。回到美国后,王恩哥与同在一所大学美国物理学界富有盛名的朱经武教授交流了自己的回国感悟。听完王恩哥的话,朱经武说:“我看你就回国去吧。你要真想离开美国,就回中国,其他哪儿也别去了。”朱经武的这句话,说到了王恩哥的心坎里。就这样,199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请名单里出现了“王恩哥”的名字,当大家还在议论“他在国外混得这么好,肯定不会回来”时,王恩哥已经在大洋彼岸开始收拾归国的行装了。  王恩哥即将回国的消息传出后,美国一些报纸,包括华人报纸和《人民日报(海外版)》都刊登了这一消息。日晚,在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馆里,总领事亲手将一块“赤子之心&科技报国”的牌匾赠给王恩哥。在这次专为他举办的欢送会上,有来自休斯敦地区华人界的学者和留学生二、三百人,其中不少人仍对王恩哥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婉拒其它亚洲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邀请很不理解。王恩哥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说“回国是爱国的一种表现,但不是唯一的表现。大家如果在国外把工作做好,对中国的帮助也会很大。”这番话让现场在座的人们深有感触,大家纷纷鼓掌为他送行。  三、脚踏实地,结出累累科研硕果  1995年8月,王恩哥只身一人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成为中科院物理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他也成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第一位从美国招聘全职回国的青年物理学家。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还比较差,为了节省经费,他与同事们一起动手翻修实验室,往墙上刷浆的工作都是自己亲手干。而落后的硬件背后,更是无形的科研实力差距。在物理学界,能在《自然》、《科学》、《物理评论快报》等期刊上发表文章,是科学家和他们所代表的研究机构科技实力的一种标志。离开美国,王恩哥下定决心:在国内,同样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他依然坚持多年来的工作习惯:每天7点到办公室,晚上11点后离开,节假日也从不例外。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711”,这也正是他为勉励自己在物理所办公室上选定的门牌号。  两、三年之后,王恩哥与合作者一篇篇高水平的文章陆续发表,这让美国同行有些出乎意料。在物理所,他将国外物理学最新发展态势与国内学科发展相结合,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理特性、薄膜/纳米结构的表面生长动力学、受限系统中水的复杂形态等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工作,得到了国际物理界的认可和尊重。回国至今,王恩哥与合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在《自然》、《科学》、《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5篇,总引用率大于5500次(其中9篇论文均被SCI引用100次以上)。用物理学界行内人的话说,这个成绩放在世界任何一个顶尖大学或科研机构,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正是由于科研上的重要贡献,他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德国洪堡研究奖、美国IBM&Faculty奖、美国斯坦福大学“GCEP”学人等国际物理界公认的重要奖项或称号。他曾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过80余次专题报告。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的讲坛上都曾不止一次留下他的足迹。  1999年,受科学院党组的委托,42岁的王恩哥开始担任物理所所长。物理所历来是中科院的科研重镇,王恩哥身上的担子很重。刚上任时,老一辈的科学家已经退出科研一线,而中青年人才队伍还没有成长起来。作为物理所的主要负责人,如何吸引和凝聚最优秀的人才成为摆在王恩哥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他利用每年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等各种机会举办人才招聘会。在引进人才方面,王恩哥始终坚持以诚相待的原则,一批很有国际影响力的物理学家在他的感召下陆续来到物理所,这里的青年人才队伍也在宽松、热烈、团结的氛围中不断成长。谢心澄、薛其坤、张杰、彭练矛、俞大鹏、闻海虎、夏柯等当今一大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汇聚物理所。这里呈现出高端人才聚集、青年人才涌现的发展态势。  在做好人才工作的同时,王恩哥勇挑重担,带领一班人在物理所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在学科布局、国际学术交流、不断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和完成国家急需的重大科研任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公认的成绩。王恩哥多次强调,基础研究领域没有世界第二,只有世界第一,物理所的人不能满足于国内最好,更要努力在全世界做到最好。在前辈事业的基础上,王恩哥和同事们将物理所的未来引领到了一个国际化的新起跑线上。  四、重新出发,力创北大物理新的辉煌  2009年,王恩哥再次做出一个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回到母校北京大学担任物理学院院长。这个在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在王恩哥看来只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虽然这一次又有人说“王恩哥不会回来”,但他还是回来了。王恩哥是认真的,在接受这个任命后,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辞去了中科院的所有职务。  2009年11月,王恩哥正式到物理学院上任。工作之初,王恩哥就开始深入系所、走访调研。他到学院的各个单位、学生宿舍和实验室学习调研,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座谈,了解他们最真实、最迫切的想法,为北大物理学院的发展勾画宏伟蓝图。  “思变”是王恩哥在物理学院走访调研后最深的感受。办公空间紧张是长期以来困扰物理学院发展的一大难题,王恩哥听取学院内部的不同意见,组织开会研究讨论,决定在原物理大楼顶层加盖一层。另外,他力促再建一栋面积为2.5万平米的物理新楼。有人因分配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王恩哥在领导班子讨论基础上决定:调整新物理大楼的结构,将教学、科研、行政分开,切实提升工作效率。这项工作于2010年2月启动,12月已经初步完成物理新楼的图纸设计,预计将于2011年5月前开工。“这将解决科研实验室紧缺这个多年遗留的问题,改善了教学科研环境。”物理学院副院长龚旗煌说,“他处事有很强的原则性,非常果断,从不拖泥带水,很负责任。”  王恩哥心里时刻装着学院的学科建设。当他了解到北大大气科学系的历史、传统以及国际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王恩哥提议2009年底组织召开大气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聘请了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专家20余人参加开放式座谈,专题讨论研究北大大气科学的学科发展。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正式成立,在原有大气科学系的基础上增设了物理海洋专业,并成立了气候与海-气相互作用实验室。王恩哥鼓励支持大气科学系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一年来已有五位高水平人才陆续加盟。“成立物理海洋专业使得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的学科建设更加全面,综合实力更强。恩哥院长做事雷厉风行,思维开放,能够抓住工作的重点。”院长助理、大气科学系主任胡永云教授如是说。  如何吸引和凝聚最优秀的人才是摆在王恩哥面前的重要课题。有了解情况的老师跟王恩哥说:“老王,我们没法跟人比啊,人家来一个人给十万年薪,还给房子,咱们就五万,还没房子。”王恩哥听了斩钉截铁地说:“以前一年进十个的话,现在一年少进几个,把十个人的待遇集中用!”&为了把好人才关,2010年初,他组织成立了物理学院招聘委员会,委员会由学院里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上的九位教授组成,经初步筛选的应聘者除了提供简历外还要与九个教授逐个谈话,最后在招聘委员会上做报告,通过委员会答辩和院学术委员会答辩后才能引进。  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他利用出国参加学术会、校际交流等各种机会招贤纳才。2010年,他利用去波士顿访问的机会,在哈佛大学为大气科学专业考察几位优秀的青年学者。同年3月,王恩哥应邀在国际最重要的物理年会之一&--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作题为《中国物理: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的主题报告。王恩哥原想推掉这个报告邀请,但考虑到这是宣传北大物理的宝贵机会,他便欣然接受,并在大会期间首次举办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才招聘会,在世界同行中引起良好反响。王恩哥上任以来,北大物理学院已经引进了5位“千人计划”学者和数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为了进一步活跃北大物理的学术氛围,王恩哥提议设立“北京大学百年物理讲坛”,他利用各种机会邀请了5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来校交流,特别邀请他们与本科生交流座谈,面对面地介绍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科研心得。他利用自己在国际物理学界的影响力,建立起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比如,物理学院与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在北京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与哈佛大学、德州大学和莱斯大学探讨联合培养研究生等。  2009年12月,王恩哥召集学院十几位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决定要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学术论坛,为青年教师搭建学术交流和锻炼的平台,形式与国际上的研讨会接轨,最终确定为每年春秋两次的“青年格致论坛”。王恩哥在会上确认了第一次论坛的时间和召集人,还组织了两次论坛筹备汇报会。为鼓舞士气,他在首次格致论坛上作了特邀报告。通过一年来的两次论坛,约有三十位青年教师登上讲坛,用英语向同事们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通过青年格致论坛,年轻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院也从中选派优秀的报告人去美国和欧洲参加学术会议。此外,学院还鼓励老师们踊跃参加院方推荐的16个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同时鼓励老师们踊跃申请举办大型国际会议。“一年来,物理学院对内对外面目一新,教师们心气上升,对物理学科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龚旗煌说。  已经很多年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了,有两次王恩哥半夜突然醒来再也无法入睡,他想着物理学院的发展,每件事情都要操心。他本可以不再承担如此的压力,但他接受了这份信任和重托,就决心把它做实做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北大和北大物理带来光荣。“咬紧牙关,苦上几年,从头来,好好干!”他以此与物理学院的同事们共勉。  五、他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王老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生活作风,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和对科学的不懈追求,是我生活上和科学研究上的一面镜子。”&现任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的张广宇在他的博士论文的感言中写到,这篇由王恩哥指导的博士论文2006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学生们喜欢跟着王恩哥,觉得特别“带劲儿”。“他从不会当面批评人,只会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张广宇回忆说,“只要你踏踏实实干了工作,王老师就会肯定。如果荒废了,自己站在王老师面前都会觉得不自在。”  刚进实验室第一年,张广宇也跟着其他同学考GRE,因此荒废了不少时间。王恩哥找机会跟他深谈,通过耐心的分析比较,为广宇指出了两条可以选择的道路:一条是考GRE出国,到国外重读硕士从头再来;一条是安心跟着老师做科研,争取早日做出成绩。“王老师的话醍醐灌顶,我最后决定不再随波逐流,而是踏踏实实做科研。”张广宇说。后来的两年,张广宇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就发表了五篇文章,其中有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学生们的成绩是王恩哥最高兴、最自豪的事。王恩哥先后指导了28名研究生,他们毕业后多位直接去哈佛、斯坦福、伯克利等国际顶尖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在国际舞台上竞争毫不逊色。他的学生从事科研的比例相当高,现在还有20位左右在世界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工作,好几位已经获得终身职位。每次提到自己的学生,王恩哥的自豪溢于言表,“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我生命和工作的延续。”  2010年3月的一天,当北大物理学院08级本科生毕震打开电子信箱时高兴得叫了起来:他早上才给王恩哥院长写去一封邮件,晚上就收到了回信。毕震今年选修了王恩哥专为本科生开的选修课《表面物理》,信的内容主要是想跟老师探讨一下课程和物理学研究的一些问题,没想到王恩哥在繁忙的工作中回信答应了他的请求,还主动跟他约了时间。毕震和另外四位同学相约来到王恩哥的办公室,经过对课程的交流以及一些问题的探讨,王恩哥邀请几位同学参加他的研究生组会,还于4月份组织同学们去中科院表面物理国家实验室参观。这样,每周一晚上8点,每周五上午10点,这五位本科生都固定参加王恩哥的研究生组会。“他总是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讲得简单易懂,而且科研大局把握比较准,同时还了解实验以及工业界的需求和科学前沿的潮流,我们受益匪浅。”参加组会的08级本科生曹霆说,“王老师非常平易近人,跟他相处我们没有压力。”  “用学生的话说,王院长就是物理界的‘大牛’了,但是他非常关心青年学者,也非常谦虚、严谨。”物理学院凝聚态所表面物理实验室、人工微结构与介关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胡宗海的研究方向也是表面物理,目前正在与王恩哥在二维石墨稀研究上进行合作。合作过程中,王恩哥提出不能只研究单一的衬底,而要从不同的衬底对材料的影响系统完整地研究。而当胡宗海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王恩哥也会虚心接受。“他最让人佩服的就是在繁杂的管理工作之外还能坚持做出一流的科研成绩。他精力充沛、充满热情,跟他共事会被带动着充满斗志和热情。”胡宗海由衷地感慨。  回北大后,王恩哥还兼任研究生院院长。为了促进学科交叉,开拓学生视野,他在周其凤校长的支持下推动开办“才斋讲堂”,主要面向全校研究生,每学期组织8到10次系列学术报告,打破以往教学体系中的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格局,邀请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讲座。从设计Logo、课程内容定位、主持和主讲,王恩哥都亲自参与。“感觉他是一个精力特别充沛的人,没有架子,总是虚心倾听他人并且以身作责、平易近人。”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贾爱英说。2010年3月到5月,他还集中对中文、外语、法学、考古等九个院系的53位老师进行访谈,了解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听取院系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座谈中能当场回答的他都及时解答,不能回答的事后也都在调查了解清楚后给予及时回复,有的他还会亲自写信讲明来龙去脉。  “往事无须多纪念,神州来日尽春光”,这是王恩哥很喜欢的一句话。2010年12月,王恩哥获得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回国十五年来,王恩哥一直坚信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也不断鞭策自己做出更优秀的学问。王恩哥始终以冰心玉壶般的淡泊坚守实践自己当初的学术志向,也以大海般广阔的胸怀去面对所有的误解与责难。他的身上拥有一种超强的、含蓄的生命力,他没有忘记并永将以曾经的誓言激励自己:“一个做科学的人,只有自身将学问做得好才是真正的硬气!”(文/郭俊玲;北大新闻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陈叶军)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侯士敏 王恩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