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还说日军没有进攻过珍珠港,是美国人自编自导的。

珍珠港事件的启示
珍珠港事件的启示
& &12月7日,是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珍珠港事件已经过去75年了。每到这一天,美国人都会进行纪念活动。美国人为纪念此次珍珠港的失败,把这天定为“国耻日”。
&日军偷袭后的珍珠港
& 1941年12月7日是星期天,这天清晨,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及美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机场。这一事件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所带来的意义是重大的,就日本而言,日本达到了其战略目的,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次辉煌的胜利,而从长远来说,为日本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战后,一些日本右翼组织总结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认为向美国开战是最大的失策。当时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为什么去招惹美国呢?应该说是利益所在,利令智昏。
日本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的日本,开始立足于用战争手段对周边大陆国家进行扩张。继参与八国联军、甲午战争占领朝鲜后,于1931年发动9·18事变起,对中国实施侵略,而美国采取绥靖政策,纵容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从1931年9月至1932年底,美国向日本提供了约1·8亿余美元的军火;为了挣钱,美国不敢得罪日本,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8·13”上海开战,蒋介石硬顶了四个月,期望美国调停,美国为不得罪日本在当年9月的国联大会上,甚至不敢承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当时的英国媒体说了实话:为了挣钱,美国“在满洲事变中屈服日本。”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禁止向交战国输出军火和放债,实际是断绝了中国从美国进口武器的可能性。而对日本表面是中立,实际是纵容,自1931年至1941年珍珠港事件,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大量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1937年美国出口日本的货物,有百分之五十八是军用物资,1938年出口日本的军用物资占到总货物量的百分之六十七。日本进口的石油有百分之九十点三来自美国。美国人这时只讲挣钱不讲正义。美国当时还想引诱、纵容日本北进苏联,将日本的进攻目标引向北方。结果日军被苏联打的屁滚尿流,在诺门坎战役遭到惨败。而日本偷袭珍珠港却是完全出乎美国政府的预料。& &
&占领东南亚的日军
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为了掠夺资源,而战争也需要消耗资源。起初日本看中了苏联西伯利亚丰富的资源,日本动用十数万精兵,与苏联经过四个多月交锋日本惨败,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破灭,转而向南进攻,夺取南亚的资源。南洋一带有英国、荷兰、美国等国的殖民地,美国政府也曾料到日美在东亚会发生利益碰撞,只是没有料到日本会大动干戈。1941年,日本开始向东南亚方向扩张,为了给日军一点教训,美国冻结了对日所有的贸易,使得日军一度战斗装备瘫痪不能继续侵略,于是为了保证战争机器的运转,日军决定冒险——偷袭珍珠港,打掉美国太平洋舰队。事件像日军预料的那样,珍珠港偷袭使美军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40多艘舰船被击伤、击沉,265家飞机被击毁,2400多人阵亡。没有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威胁,日本轻易的占领了整个东南亚以及太平洋西南部,甚至一直扩张到印度洋一带。
&日军攻占东南亚的岛屿
& 从珍珠港事件前后的历史情形看,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完全是美国对日本绥靖的结果。美国人为了挣钱、为了自身利益不顾正义,妄图将日本这股祸水引向中国、引向苏联,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当下的国际形势也有相似的一面,日本社会整体右转,安倍政府不断增加军费、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叫嚣修改和平宪法等,这些举动不能不引起深受日本侵略之害的亚洲人民的警惕。日本国虽小,能量不小,科技发达,藏军工于民,日本民族独特的人生理念,都是不能轻视的。毕竟二战的罪恶并没有在日本得到清算,对中国钓鱼岛、韩国的独岛、俄罗斯的南千群岛,日本一直在主张主权,这实际是在反攻倒算。包括琉球群岛,原本就不属于日本,如果按照二战后格局发展,琉球应当还原为琉球王国。只是由于世界冷战,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才造成了现状和日本现在的立场。
安倍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以美国为首的盟军给日本拴上了约束的链子,制定了和平宪法。但是随着国际冷战的开始,美国开始逐渐放松了这条锁链。在美国的影响力、国力下降的当下,松开对日本的约束对世界有好处吗,如果美国为一己私利再走一遍绥靖这条路,当日本拥有了核武器,当日本的军力足够大,当日本的国力足够大,当日本再次利令智昏,可能就不仅仅是对珍珠港的偷袭了。日本民族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有朝一日日本有能力时,日本的原子弹一定会落到美国的土地上。但愿美国人不会再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扩军备战的安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57被浏览83827分享邀请回答49910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9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安倍访珍珠港悼念未道歉 中方:真诚反思才是和解钥匙_凤凰资讯
安倍访珍珠港悼念未道歉 中方:真诚反思才是和解钥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央广网北京12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当地时间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夏威夷珍珠港进行访问,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参观珍珠港亚利桑那号纪念馆,并一同向死者献花,这也是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后两国领导人首次共同来到这里。在随后讲话中,安倍对珍珠港事件中阵亡的美军战士和其他二战遇难者表示“衷心和永久的哀悼”,但仍然没有道歉。
原标题:安倍访珍珠港悼念未道歉 中方:真诚反思才是和解钥匙央广网北京12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当地时间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夏威夷珍珠港进行访问,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参观珍珠港亚利桑那号纪念馆,并一同向死者献花,这也是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后两国领导人首次共同来到这里。在随后讲话中,安倍对珍珠港事件中阵亡的美军战士和其他二战遇难者表示“衷心和永久的哀悼”,但仍然没有道歉。据凤凰卫视记者报道,首先日本安倍晋三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和解也数次强调和解的力量。先讲述当天早上以及这两天参观夏威夷各处纪念碑的感受,并表示作为日本首相也发表不再战的宣言,并向美国曾经在二战中去世的当地军人以及民众表示深切地悼念。随后他美日同盟的紧密,安倍晋三讲述了75年美日从敌人发展到最亲密盟友的和解过程,他也希望和解的力量可以传播到全世界,但是可以注意到他在讲话中完全没有提到道歉两个字。随后奥巴马也回顾整个二战非常悲痛的历史,并且对曾经在二战中阵亡的将士以及受害的民众表示深切地哀悼,随后他也是同安倍一样,强调美日同盟是目前维护亚太安全稳定的基石,最后他从人性的角度上来讲这件事情,并强调战争之痛永远都会被和平之重所克服,也强调不再战和解的理念以及力量。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曾明确表示安倍此行“是慰灵,并非谢罪”。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昨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没有亚洲和解,日本难翻历史这一页。华春莹说:“不管怎么作姿态,不管怎么作秀,只有真诚反思才是实现和解的钥匙。去趟珍珠港就想完全清算二战历史?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不要忘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国,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没有中国等亚洲受害国的和解,日本历史这一页翻不过去。日方领导人不应再继续顾左右而言他,避重就轻,而应真正本着对历史负责任、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对过去那段侵略历史作出真诚和深刻的反思反省,与过去彻底一刀两断。”日,日本对美国海军太平洋珍珠港基地发动空袭,击沉及重创了美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摧毁188架战机,造成2402人殉职,并有1282人受伤。第二天,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说》,称这一天是美国“活在耻辱中的一天”,并要求国会对日宣战。面对安倍晋三“不道歉”的访问,美国民众能接受吗?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美国记者吕晓红报道,75年过去,美日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康达在吹风会上说,安倍此行将是“美日同盟力量的再度展现”,以及两国如何“化敌为友的明证”。这历史的一篇是否真的能够翻过去呢?安倍造访的消息宣布后就有美国记者拷问白宫,安倍只躬身不道歉的这种做法如何能让二战老兵接受?对此,白宫新闻发言人厄内斯特表示,他可以理解二战老兵对这种做法在情感上难以感到满意,但是他相信最伟大的一代美国人一定会把爱国情怀置于个人感情之上。在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曾质疑“美日同盟”,要求日本更多地负担驻日美军的驻留经费,甚至威胁撤军。奥巴马在白宫的日子还剩不到一个月,有观点认为,安倍此行就是希望通过悼念亡灵向未来的美国总统传递加强同盟的信号,希望能继续维持双方之间的热度。但很多人并不打算买这位首相的账,英国 《金融时报》说,安倍访问珍珠港是一个“掩盖鹰派意图的鸽派行为”。而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看来,安倍此行其实与历史悼念无关,只是一种现实的政治考虑。杨希雨说,美国和日本各有一个敏感的伤心地,对美国而言是珍珠港,对日本而言是广岛和长崎。多年来双方一直都在“下套”让对方的领导人访问自己的伤心地,比如日本要求美国总统访问广岛长崎,而美国也要求日本领导人访问珍珠港,双方一直都是有意躲开而不去。但是今年夏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在安倍的邀请下访问了广岛,在这种情况下,安倍就得给一个回报,就是不得不再去,这是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总统已经访问了广岛,日本领导人当然也得去访问珍珠港。更重要的在于当时奥巴马宣布要访问广岛时,特朗普还没有当选总统,在自己的推文当中就对此大加抨击,说日本领导人应该到珍珠港,而不是美国领导人去广岛。所以安倍他必须要去了。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没少批评日本,在他当选后,安倍就急忙赶到特朗普大厦与其“密谈”。那么,未来的美日关系走向如何?杨希雨分析,特朗普在竞选当中,所谓对日本比较不利的言论,主要是集中在驻军费用分摊问题上,另外就是让日本管自己的安全,美国不管了。这种言论本身是一种竞选语言。当他做了总统之后,当家就知柴米贵,当了家了就知道美日同盟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美国了。因此他当选之后,就不再说那些不太入格的话,这就表明特朗普正在逐步的从竞选状态向执政状态过度。至于在他当选之后的美日关系,无论他如何想,基本架构动不得,也动不了,因为这涉及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涉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所以美日关系本身,特朗普不会进行大调整。但是,驻日美军的费用分摊问题,这将成为美日关系未来的一个棘手问题。杨希雨认为,百分之百的让日本负担不大可能做到,因为日本也不可能接受,但是日本提高比例肯定是在所难免的,提高多少美日之间会有相当大的争论,事实上美国已经把分摊问题不是看成一个经济问题,它是一个政治问题,这对美国的国内政治,包括对美国的全球政治都有非常实质性的意义,这个问题到时候会成为未来美日关系当中比较棘手且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在叠加上美日之间的到现在还悬而未决的冲绳美军基地搬迁问题,美日军事同盟的框架会继续加强,但是框架里面一些具体的问题会越来越影响到框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4146
播放数:497053
播放数:1867910
播放数:5808920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正文
【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安倍访问珍珠港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安倍不向中国道歉?
来源:第一黄金网
作者:佚名
分享此文:
黄金网&&&&&&微博
微信黄金眼
扫描二维码
黄金网官方微信
  日前安倍晋三正式访问珍珠港,对日本偷袭珍珠港造成死难的士兵进行悼念。一时间引起众多的猜疑。然而此次安倍访问珍珠港并没有表达歉意,这让人对其这次行动的初衷有所怀疑。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建立在真诚深刻反省基础上的和解才会真实可信,再多的精明作秀,不如一次真诚深刻的反省。华春莹指出,对于安倍访问珍珠港,《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精明”,而不是“真诚”,这很能说明问题。
  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
  具体来说,如果安倍是本着真诚道歉拉近两国关系的想法去访问珍珠港,那么道歉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珍珠港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二战中的1941年的12月7日,日本几个航母编队数百架战机偷袭并重创美国珍珠港。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宣布对日宣战,后来才有日军在东南亚的节节败退,才有了“东京大轰炸”,才有广岛长崎的两枚原子弹,才有日本最终宣布投降。可以说此次偷袭珍珠港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
  毫无疑问,当安倍与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并肩站在日本1941年袭击夏威夷珍珠港的现场时————他将展现出具有深远意义的和解姿态。
  这是对奥巴马历史性地访问广岛、纪念1945年死于美国原子弹袭击的8万名死难者的礼尚往来。此前,日本还向昔日的敌人作出了令人意外的外交举动,包括约1年前就二战慰安妇一事与韩国签订的协议。东京方面正式道歉并承诺向仍然在世的受害者赔偿800万美元;双方称该协议为“最终且不可逆”的了结。
  务实主义似乎缓和了安倍的右翼本能(后者包括他对于战时“大日本帝国陆军”劫掠行为的令人震惊的历史修正主义倾向)。不过或许可以辩称,这种务实姿态恰恰是受保守议程的驱动。
  安倍的梦想是修订日本和平宪法(战后日本被美军占领期间由美国起草),从而让日本拥有真正的军队。7月,安倍在日本参议院获得了绝对多数议席,这使得他可以尝试实现修宪目标。
  不过,对于摆脱宪法对军力限制的构想——特别是和平宪法第九条“永远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他面临着来自亚洲邻国、许多美国人及日本民众的强烈反对。
  安倍晋三的视线也已越过了奥巴马、展望唐纳德·特朗普的总统任期,并且迫切希望推进高尔夫球友外交。上个月,安倍成为首位亲临川普大楼拜访美国当选总统的外国领导人,其间两人互赠了高尔夫球装备作为礼物。无论从哪方面看,访问珍珠港都是一个精明的政治举动。
  高调的历史和解举动,比如在夏威夷向死难者致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外界对新宪法——以及从不掩饰其保守观点的领导人——向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担忧。
  在具有不确定性的美国新一届行政当局在亚洲战略意图上发出矛盾信号之际, 此次访问也将是重新确立日美同盟的理想舞台。
  安倍在施压修宪方面掌握着一个关键优势——而访问珍珠港将加强这张牌的效果。无论是由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掌行政当局,美国官方长期敦促日本采取的行动正是安倍所希望的:拓宽日本军队的角色,并提升其能力。美方希望日本分担美国在亚洲的安全负担。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咆哮(如果美国遭到攻击,日本“可能会坐在家里看索尼电视”)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盛顿方面的长期立场。自冷战以来,美国政策制定者一直抱怨,在美国维护日本乃至世界的安全之际,东京方面却在“推卸责任”。这只是更礼貌地表达了特朗普的抱怨。
  访问珍珠港,站在一位受欢迎、温和、具有政治家风范的美国总统身边,使得安倍可以向多个利益相关方——美国老兵、日本的邻国以及日本民众——传达正确的信息。
  安倍的修正主义倾向——在此前担任日本首相的短暂任期内,他竟然质疑韩国妇女被迫沦为慰安妇的证据——有理由让人担忧,需要对这种倾向保持警惕。
  对于安倍此次夏威夷珍珠港之旅,日本政治评论家本泽二郎直言不讳地评论说,“比起美国珍珠港,安倍最应该去的是中国。他应该去南京看看大屠杀带给中国人民的痛苦,去哈尔滨看看731部队干的‘好事’”。
  除了日本的评论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成员易岳汉也向安倍发出公开信,敦促日本为二战期间的侵华行径和暴行道歉。
  那么为什么安倍不肯来中国道歉呢?
  答案很明确:因为日本是美国盟友,在军事上目前还依赖美国,自然要献殷勤。而对于中国,一直都是敌对状态,日本不承认这段历史。换句话说,日本可以离开中国,但日本不能没有美国。
  如果机会合适,说不定还会打过来。当然对于美国也是一样的,谁都无法阻止日本称霸扩张的野心,当日本对军事完成解禁之后,军事实力会猛增,依日本的技术和实力,很快就会崛起,如果美国碍日本的事,历史一样会重演!
  日本问题专家高洪表示:安倍访问珍珠港,并不意味着他个人史观有何变化,其具体操作反而体现出了明显的“作秀”气息。安倍此次前往珍珠港,更像是一次为捞取政治利益而进行的外交突袭,而非是什么“和解”与“悼念”。他无非希望通过外交行为,把二战中日本不义之举的这一页翻过去,为日本卸去历史包袱谋求新战略安排。
  日本问题专家刘华也表示:安倍想抓住访美机会,极力讨特朗普欢心。首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完全超出了日方此前的意料,打破了日本对美国未来的诸多预期——“加强版重返亚太”、“加强版美日同盟”、TPP等。在“押宝”希拉里失败的尴尬之余,安倍试图用访问纽约“拜谒”特朗普挽回局面,但收效甚微。这使得日本国内对于美日同盟前景的不确定性存在诸多担忧。在此情况下,安倍急需用某种方式展示美日同盟的特殊性和坚固性。这样看来,安倍的珍珠港之行,更像日美相互取悦的逢场作戏。
责任编辑:gold
&&&&&&&&最实用的黄金投资指南,分享精品投资理财诀窍,带你走上财富增值之路!股市暴跌人人都亏了,黄金投资我却赚钱了!支持贵金属1秒查行情,菜单栏点击“金饰”“黄金”“白银”等关键词便可知晓即时行情报价。亲,你关注金价波动吗?你想抄底黄金吗?
黄金网声明:黄金网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文明上网,不传谣言
黄金视频学院
专家服务系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倍珍珠港悼念美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