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约伯记讲解里约伯是谁的后裔

您的位置: &
在比较中看《圣经·约伯记》的文化人类学内涵
优质期刊推荐上帝与苦难——《圣经·约伯记》之解读--《甘肃高师学报》2015年04期
上帝与苦难——《圣经·约伯记》之解读
【摘要】:《圣经·约伯记》是西方宗教、文化、文学经典,在《圣经》中非常著名,也是非常重要的篇章之一。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上帝考验自己忠实信徒的故事。以往对于该篇章的解读集中在苦难的意义以及上帝考验的意图上。运用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理论对《约伯记》进行重新解读,试图寻找到上帝与苦难之间的多重意义关联,进而探寻这种关联所具有的信仰层面上的意域。
【作者单位】:
【分类号】:B97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立新;王丽;;[J];东方丛刊;2007年03期
张静;;[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杨慧林;[J];名作欣赏;1995年01期
张清江;;[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贺诗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余虹;;[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陈慧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毕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孙晓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马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曹玉霞;李新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吴玉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周龙田;;[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李盛涛;;[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杨道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海斌;[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李长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胡友培;[D];南京大学;2010年
李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占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任相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贵扬;[D];吉林大学;2011年
佟金玲;[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凤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郝岚;[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5期
左英姿;;[J];名作欣赏;2010年12期
侯春林;;[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郝晓婷;;[J];神州;2013年34期
蔡少尤;;[J];作品;2007年12期
张静;;[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侯博;韩鹏云;;[J];名作欣赏;2012年12期
张艳萍;;[J];东方丛刊;2010年03期
张缨;;[J];圣经文学研究;2008年00期
黄凤想;;[J];天风;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缨;;[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七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田卉群;[N];北京日报;2012年
侯灵战;[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坚承;[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徐水乃;[D];中南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Access denied | a2z.fhl.net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a2z.fhl.net)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fd3-ua98).主题目录尔道自建释经灵修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
欢迎到良友圣经学院网站收听最新每日灵修
1. 建立健康蒙福的生命
作者:吕焯安牧师
伯1:1—5节
钥节:「约伯(为)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伯1:1)
1乌斯地有一个人名叫约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
2他生了七个儿子,三个女儿。
3他的家产有七千羊,三千骆驼,五百对牛,五百母驴,并有许多仆婢。这人在东方人中就为至大。
4他的儿子按着日子各在自己家里设摆筵宴,就打发人去,请了他们的三个姊妹来,与他们一同吃喝。
5筵宴的日子过了,约伯打发人去叫他们自洁。他清早起来,按着他们众人的数目献燔祭;因为他说:「恐怕我儿子犯了罪,心中弃掉上帝。」约伯常常这样行。
约伯记的前言和后语都属散文体,中间主体的部分(3:1—42:6)则属诗体。而前后的散文体叙事段落,为了解主体对话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种倒装平行形式的文体结构(Chiastic structure),在整卷书经常出现。
全卷约伯记的文体结构:
前言(1:1—2:13)- 散文体
主体(3:1—42:6)- 诗体
A’ 后语(42:7—17) - 散文体
在前言部分里,发生的事件一幕一幕的转动,其节奏的明快,与诗体部分的缓慢节奏,成一强烈对比。前言部分,明显地是作者为主体部分的对话作适当的铺排。
乌斯地大概位于以东的东边(参1:3,14,19;42:12;哀4:21)。书中有关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和自然历史等的描绘,支持以上的看法(参耶25:20)。所有关于乌斯地的位置的推想,都是巴勒斯坦以外的地方,这一点让我们了解到书中的信息并非主要跟以色列人有关,而是普世性的。约伯并非一个普通人,更不是一个普通的好人而已(参1:8;2:3)。由于他的品格和美德,他得到别人的钦佩。
健康的品格:完全、正直(1节)
健康的灵性:
敬畏上帝─远离恶事(1节)
恒常亲近上帝(献祭)─为子女建立榜样(5节)
恒常为子女守望(为子女献祭,5节)
健康的家业:建立丰厚家业(表达出勤奋、智慧等美德)
健康的家庭:
上帝赏赐众子女(七男三女,共十个)(2节)
儿女俱各自成家(4节)
子女间关系亲善(4节)
健康的人际:在东方人中就为至大(反映出:与人为善,受人尊重)
约伯的品格是重要的,因为本书要显明神与人关系的基础是神的恩典;人对神的回应只有信靠和顺服。神拣选这个完全正直的人经受试炼,乃是要让我们认识到,他与神的关系的基础,并不在于他个人的善德。若正直如约伯也经历苦难,那单凭正直公义,并不保证必定有神的保护,和免受灾难。在神眼中,并同伴眼中,约伯都是一等一的好人(1:1,8)。明显地他是信服耶和华的,他必是像其他旧约圣徒(如麦基洗德,亚伯拉罕等)一样,听闻耶和华的名,并信靠祂。
思想:在你的生命中哪一方面最不健康,需要改善?写下一个具体的行动可以帮助自己去改善这方面的,今天就开始实行。
2. 一场不解的对话
作者:吕焯安牧师
伯1:6—12
钥节:耶和华…说:「我的仆人…约伯…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伯1:8)
6有一天,上帝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但也来在其中。
7耶和华问撒但说:「你从哪里来?」撒但回答说:「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
8耶和华问撒但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
9撒但回答耶和华说:「约伯敬畏上帝,岂是无故呢?
10你岂不是四面圈上篱笆围护他和他的家,并他一切所有的吗?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赐福;他的家产也在地上增多。
11你且伸手毁他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你。」
12耶和华对撒但说:「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于他。」于是撒但从耶和华面前退去。
经文结构分析─
撒但也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1:6)
耶和华与撒但的对话(1:7—12a)
A’ 撒但从耶和华面前退去(1:12b)
这一幕的场景在天上,用一种文学上称为ABA的手法来表达。这段经文显示天使们(「神的儿子」6节)包括撒但,会定期向神报告他们的行动。昔日撒但如此作,今天他仍是一样「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为了让读者知道约伯受苦的因由,作者为我们揭示天上的情景(1:6—2:10)。在每次的考验中,我们首先见到撒但在天上控诉约伯,然后在地上攻击约伯。
撒但的指控(1:9—11),挑启本书一个主要的问题:为甚么好像约伯一般的仆人会如此生活和表现的呢?撒但的结论就是因为约伯认识到报应之理;这是他所相信的:敬虔会带来丰足。然而,约伯对神的敬畏,却远较撒但所认识的深。
撒但乃决意要证明,若神没有照约伯的敬虔回报他,约伯就不会再顺服神。他相信约伯顺服神是出于自私的动机,而不是爱。以这样的逻辑推断,撒但认为若神不再祝福约伯,祂就必不会得到约伯的敬拜。
为何神会试炼信徒呢?祂试验约伯乃为要叫撒但哑口,并且叫约伯的生命有更高深的成长。当我们读到耶和华对撒但说:「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这句话时,或许会感到十分不安。慈爱的上帝竟会亲自把「祂的仆人约伯」交给撒但?实在是不可思议。然而,请记得先知以赛亚所记载耶和华的话:「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55:8—9,参林前5:5)。
「只是不可伸手加害于他。」(参林前10:13)感谢神,这句话向我们属神的人发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神掌管一切。」(God is in control)邪恶如撒但仍然要受限于神。所以,神的儿女们,放心信靠神吧!
思想:今天你是否觉得神把你交给了撒但?写下一个具体的行动,能帮助自己在困境中仍坚持信靠神。
3.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作者:吕焯安牧师
伯1:13—22
钥节:(约伯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1:21)
13有一天,约伯的儿女正在他们长兄的家里吃饭喝酒,
14有报信的来见约伯,说:「牛正耕地,驴在旁边吃草,
15示巴人忽然闯来,把牲畜掳去,并用刀杀了仆人;惟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
16他还说话的时候,又有人来说:「上帝从天上降下火来,将群羊和仆人都烧灭了;惟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
17他还说话的时候,又有人来说:「迦勒底人分作三队忽然闯来,把骆驼掳去,并用刀杀了仆人;惟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
18他还说话的时候,又有人来说:「你的儿女正在他们长兄的家里吃饭喝酒,
19不料,有狂风从旷野刮来,击打房屋的四角,房屋倒塌在少年人身上,他们就都死了;惟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
20约伯便起来,撕裂外袍,剃了头,伏在地上下拜,
21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22在这一切的事上约伯并不犯罪,也不以上帝为愚妄。
经文结构分析─
祸患接连临到约伯(1:13—19)
儿女们在长兄家中吃饭喝酒(1:13)
全部牛、驴被示巴人掳走,仆人被杀(1:14—15)
神从天降火,烧灭群羊及众仆人(1:16)
2’ 全部骆驼被迦勒底人掳走,仆人被杀(1:17)
1’ 狂风吹塌长兄的房子,压死全部子女,和众仆人(1:18—19)
约伯通过首次考验(1:20—22)
撒但的手段非常厉害,请注意他怎样「毁掉约伯一切所有的」(参1:11)。
首先,噩耗临到约伯的方式:「他还说话的时候」(1:16,17,18)这片语,带出噩耗的来到是一个紧接一个,叫约伯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接二连三的噩耗令约伯失去全部的家产(参1:3)。然而,最要命的打击相信就是最后报信人所带来的噩耗:十个儿女全都死了。
此外,从1:13—19的结构分析,可以看见一个倒装平行的结构,其中似乎突显了1:16这中心的部分。狂风吹倒房子压死众子女,可算为天灾;示巴人和迦勒底人的抢掠则算为人祸。一般人还可以说天灾人祸不能控制,惟有无奈接受吧。然而,仆人口中吐出的这句话:「神从天上降下火来,将群羊,和仆人,都烧灭了」,相信最令约伯苦恼。这也是在后面与友人的争辩中,约伯会反映出来的:「我到底做错了甚么,以致上帝要如此待我?」
「撕裂外袍」(20节)乃表达出极度哀伤的表现。「剃了头」乃象征一个人失去了尊荣。因为在古代近东的社会,须发象征一个人的荣耀(参撒下10:1—5,14:26)。在这样大的困难中,约伯俯伏在地敬拜神,称颂耶和华的名。约伯虽然痛苦,但却仍敬拜。由此可见,苦难与敬拜,并非不能并存的。在其生命中发生的一切事,约伯看见神的恩手仍在他身上。
「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这句话明确表达出约伯对于自己拥有的,具备正确的看法和态度,就是他并不真正拥有,真正的拥有者是耶和华,他只是一个受托的管家。约伯承认神的主权,这是他能通过考验的根本原因。自始至终,约伯并没有失去他的信仰。
思想:此刻最困扰你的是怎样的困境?选取一首你最爱的诗歌,帮助自己在这一刻仍能赞颂神。
4. 祸福有门,唯神掌管
作者:吕焯安牧师
伯2:1—10
钥节:耶和华…说:「我的仆人约伯…仍然持守他的纯正。」(伯2:3)
1又有一天,上帝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但也来在其中。
2耶和华问撒但说:「你从哪里来?」撒但回答说:「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
3耶和华问撒但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你虽激动我攻击他,无故地毁灭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纯正。」
4撒但回答耶和华说:「人以皮代皮,情愿舍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
5你且伸手伤他的骨头和他的肉,他必当面弃掉你。」
6耶和华对撒但说:「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
7于是撒但从耶和华面前退去,击打约伯,使他从脚掌到头顶长毒疮。
8约伯就坐在炉灰中,拿瓦片刮身体。
9他的妻子对他说:「你仍然持守你的纯正吗?你弃掉上帝,死了吧!」
经文结构分析─
再现天上的情景(2:1—7a)
撒但也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2:1)
耶和华与撒但的对话(2:2—6)
A’ 撒但从耶和华面前退去(2:7a)
II. 约伯再次通过考验(2:7b—10)
撒但击打约伯(2:7b)
约伯全身长满毒疮,更沦为不洁,遭受隔离(2:7c—8)
B’ 至亲的妻子,约伯的另一半,也劝他弃掉神(2:9)
A’ 约伯仍然持守纯正,确认神的主权(2:10)
撒但再次宣称约伯之所以仍敬拜神,是因为神仍照顾他。约伯的生命仍丝毫无损。「人以皮代皮」,约伯情愿失去生命中的一切(皮),包括子女和财物,他仍保存肉身生命的完好(皮)。这就是撒但的奸狡之处。撒但若没有神的许可,是不能动约伯分毫的。既获神准许可以伤害约伯,撒但就夺去约伯的健康,令他肉身陷入极度痛苦之中(2:7—8,12;3:24—25;7:5;9:18;16:16;19:17, 20;30:17,27,30;33:21)。
约伯的病也令他落在不洁净的地位上,以致为社会所厌弃。他因而要搬到城外,与乞丐和流浪的人为伍,为邻。之前的日子,约伯是坐在城门地方,有极高的社会地位(29:7)。约伯的病患带来另一方面的影响:就是他妻子的行动(2:9)。她的结论是神对约伯不公平──他过着敬虔的生活却受无妄之灾,她所持守关乎神人方面的关系,如约伯及其他人一样:是因果报应的关系。但她的表现却是「愚昧」(没有属灵的分辨能力)(10节)。然而,对于约伯妻子的表现,我们也不用过分责备,失去了十个辛苦养大的子女,又眼见丈夫受苦,自己却无力帮助,也不明所以。在极度悲伤和沮丧的情况下,很容易会情绪冲动和妄下判断。当然这并不是正确的态度,只是撒但希望约伯会作这样的回应。
然而,约伯受苦的结果并非如撒但所想望的。约伯在这样的困难中,却还重申对神主权的顺服。虽然约伯并不了解自己为何会落在这样的困境中,但仍不以口犯罪,咒诅神;哪怕没有好的结果,仍坚持继续敬拜神。约伯的回应证明撒但是错的(2:5),也证实了神的话(2:3)。
思想: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最难持守纯正的是哪一方面?找一个属灵的知己(若没有,就找教会的牧者),在这方面寻求帮助和支持。
约伯所经历的苦难
五次接踵而至的灾难,代表了任何人可能受损的三个范畴(自轻至重,由外至内)。
首先是他地上的产业。一切的财物都是身外之物,都有失而复得的机会,其时他的地位又会再被肯定(1:3)。
第二个层次的打击临到他的感情。从1:5和1:20,可以知道失去子女对约伯的打击很深,感情上的伤痕是无法医治的,虽只一次,却是深刻永久,即使日后复得十子女,也无法忘怀前情。
第三个层次的苦难触及约伯本人的身心灵。先是「从脚掌到头顶长毒疮」,且「坐在炉灰中拿瓦片刮身体」(2:7—8)。一个尊贵体面的老人,在顷刻之间沦为身患怪病、痕痒难当,甚至他的三个朋友「远远的举目观看,认不出他来。」(2:12)身体的疼痛不在话下,心灵的煎熬更难忍受。妻子的刺激:「你弃掉神死了吧!」(2:9)实在叫他「极其痛苦」(2:13)。
重要的应用
在约伯的试验中,记录了撒但与神的对话。它给予我们不少关于撒但的认识。
撒但是要对神负责的。「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1:6;2:1)。这句话并非显示神的众子(包括撒但)有权随时进到神的面前;反之,乃是表明在神的权柄下,他们要定时到神面前报告他们的工作。撒但之所以能进到神的面前,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可怖之经验。
撒但的心思在神面前也是无可隐藏的。神对撒但所提的问题(1:7,8;2:2)并不表示神有所不知。祂之所以问,乃是要藉着问题来逼使撒但招认他的所作所为。神对撒但发的问题可以这样译:「你是否立心要察看(对付)我的仆人约伯,因为地上没有人像他…?」撒但立刻招认了,并且说他之所以不能加害约伯,是因为神给他「四面圈上篱笆维护他和他的家…」。这是十分安慰的一个信息,神知道撒但心思,知道他要对付的人。
从1、2章,我们知道在一切败坏这地球的罪恶背后,是撒但在张牙舞爪(参彼前5:8)
从1、2章,我们可以看到撒但真实的一面,那就是:他不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撒但既是受造之物,就必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他并非无所不在的。他也不像神一样,可以看透人的心思。由于撒但不明白约伯的心思,以为在他的攻击下,必会崩溃。但是他错了,结果他失败了。
从1、2章,我们见到,没有神的准许,撒但仍是寸步难行,毫无作为。他的阴谋常在神的监管之下;他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不管怎样翻腾,仍不能越出它被定的强界(30:11)。神容许撒但有所作为,是因为神能叫他对人的攻击变成祝福,就像约伯的例子一般。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忽略一点:神给撒但的每一个准许都是有一定的限制(1:12;2:6)。对信徒而言,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参林前10:13)。
让我们紧紧记着,神的眼目常在祂的儿女身上,特别是当他们落在试炼的时候。请注意神怎样题及约伯,祂道出约伯的名字,认识约伯正直的性格、敬虔的心灵,并且特别说到「我的仆人」。约伯在神的心中是宝贵的,尤其是当他落在试炼里。
5. 没出生比出生的更好?
作者:吕焯安牧师
伯2:11—3:26
钥节:「受患难的人,为何有光赐给他呢?心中愁苦的人,为何有生命赐给他呢?」(伯3:20)
11约伯的三个朋友-─提幔人以利法、书亚人比勒达、拿玛人琐法-─听说有这一切的灾祸临到他身上,各人就从本处约会同来,为他悲伤,安慰他。
12他们远远地举目观看,认不出他来,就放声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尘土向天扬起来,落在自己的头上。
13他们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个人也不向他说句话,因为他极其痛苦。
1此后,约伯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
2说:3愿我生的那日和说怀了男胎的那夜都灭没。
4愿那日变为黑暗;愿上帝不从上面寻找它;愿亮光不照于其上。
5愿黑暗和死荫索取那日;愿密云停在其上;愿日蚀恐吓它。
6愿那夜被幽暗夺取,不在年中的日子同乐,也不入月中的数目。
7愿那夜没有生育,其间也没有欢乐的声音。
8愿那咒诅日子且能惹动鳄鱼的咒诅那夜。
9愿那夜黎明的星宿变为黑暗,盼亮却不亮,也不见早晨的光线;
10因没有把怀我胎的门关闭,也没有将患难对我的眼隐藏。
11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绝气?
12为何有膝接收我?为何有奶哺养我?
13不然,我就早已躺卧安睡,
14和地上为自己重造荒邱的君王、谋士,
15或与有金子、将银子装满了房屋的王子一同安息;
16或像隐而未现、不到期而落的胎,归于无有,如同未见光的婴孩。
17在那里恶人止息搅扰,困乏人得享安息,
18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听见督工的声音。
19大小都在那里;奴仆脱离主人的辖制。
20受患难的人为何有光赐给他呢?心中愁苦的人为何有生命赐给他呢?
21他们切望死,却不得死;求死,胜于求隐藏的珍宝。
22他们寻见坟墓就快乐,极其欢喜。
23人的道路既然遮隐,上帝又把他四面围困,为何有光赐给他呢?
24我未曾吃饭就发出叹息;我唉哼的声音涌出如水。
25因我所恐惧的临到我身,我所惧怕的迎我而来。
26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静,也不得安息,却有患难来到。
在极度痛苦和孤独无助的境况中,三位好友和以利户到访。他们看见约伯的情况,一时间也无法接受。七日七夜,只能无言(2:11—13)。然而,他们的到访,和无言的表现,也确实诱发了约伯的情绪。所以,约伯再无法按捺里面的郁结,于是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也开启了本书诗体的部分,是一篇约伯咒诅自己生日的独白;它跟另一篇的独白相对,就是在约伯与三个朋友的对话之后的那篇(29—31章),特别是31章,因为在这章里,约伯再次咒诅自己。这两篇的独白包含约伯与三个朋友三回合的对话,使这部分成为统一的部分。诗体部分一直到42:6,才又再以叙事体结束全书。
明显地,时间的过去并没有减轻约伯的痛苦;反之更加深了他的痛苦。在第2章,约伯的说话表现出他的自我约束和顺服于上帝的主权。现在却变得愤怨和不安,充满情绪的宣泄。在这章里,约伯表达他情愿离世,也不愿再受这无理的苦。
约伯情愿他未曾生于世上(3:1—10),约伯似乎是以怀胎之时为他存在的开始(3:3)。约伯希望用多种方式去表达他为其生于世上而感到遗憾。明显地,他所以有这样的愿望,是因为无法理解他与神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或是说他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关乎创造的秩序,约伯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似乎认识到,要了解自己与神的关系及在创造中的位置,必须从认识和了解创造开始。在澄清约伯的各等关系时,以利户和神都谈论许多关乎神的创造,这正好显明为何创造的主旨,在约伯记是如此普遍。对创造的了解,确实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与及对我们与神的关系有一正确的了解(创1—2章)。
约伯情愿他出生时就死去(3:11—19),约伯认为另一可接受的情况,就是他仍出生,但却难产,在出生之时就死去了,一切在过去日子中的喜乐,都不能补偿今时所经受的苦。对他而言,死亡所带来的安息较活在苦难中为佳。
约伯情愿他马上就死去(3:20—26),约伯所经受的许多苦楚是理性上的:在这章的独白里,他不住的问说为甚么?(3:11,12,16,20,23,共七次;中文译本在16节没有译出)在其后的对话中,仍是一样(7:20,21;9:29;13:24;21:4;24:1)。这正正反映出约伯并不是一个超人,他在苦难中,也是会自然地问:为甚么?为甚么是我?
总结约伯在这篇独白的感受﹕他会情愿死去,但心中并没有打算自杀。痛苦的压力,把往日愉快的回忆抹掉;被眼前的苦况笼罩,以致他看不见背后的曙光。神有时会让一些人经历极大的苦痛,我们千万要小心,不要妄下判断这位正行经死荫幽谷的人,好像我们随后见到约伯的朋友们所犯的错一般。
圣经教导我们要常常喜乐,凡事谢恩(弗5:20;腓4:4;帖前5:6—18)。假若我们要为所遭遇的困境而埋怨,我想最好从诗篇去学习,因为诗篇会把我们的眼睛从自我转回到神身上。经文呼吁我们要忍受苦难,坚持祷告(雅5:13)。约伯被视为一个正面的榜样(雅5:11),乃由于他怎样回应上帝(参伯40:4—5;42:1—6),而不是他怎样回应困难和安慰他的人。
思想:回想在过去经历困境的日子,你曾经有过怎样的回应?比较约伯的祷告,写下你从中有甚么学习,可以帮助自己日后更好应对困境。
6. 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
作者:吕焯安牧师
钥节:「至于我,我必仰望上帝,把我的事情托付祂。」(5:8)
1提幔人以利法回答说:
2人若想与你说话,你就厌烦吗?但谁能忍住不说呢?
3你素来教导许多的人,又坚固软弱的手。
4你的言语曾扶助那将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软弱的膝稳固。
5但现在祸患临到你,你就昏迷,挨近你,你便惊惶。
6你的倚靠不是在你敬畏上帝吗?你的盼望不是在你行事纯正吗?
7请你追想:无辜的人有谁灭亡?正直的人在何处剪除?
8按我所见,耕罪孽、种毒害的人都照样收割。
9上帝一出气,他们就灭亡;上帝一发怒,他们就消没。
10狮子的吼叫和猛狮的声音尽都止息;少壮狮子的牙齿也都敲掉。
11老狮子因绝食而死;母狮之子也都离散。
12我暗暗地得了默示;我耳朵也听其细微的声音。
13在思念夜中、异象之间,世人沉睡的时候,
14恐惧、战兢临到我身,使我百骨打战。
15有灵从我面前经过,我身上的毫毛直立。
16那灵停住,我却不能辨其形状;有影像在我眼前。我在静默中听见有声音说:
17必死的人岂能比上帝公义吗?人岂能比造他的主洁净吗?
18主不信靠他的臣仆,并且指他的使者为愚昧;
19何况那住在土房、根基在尘土里、被蠹虫所毁坏的人呢?
20早晚之间,就被毁灭,永归无有,无人理会。
21他帐棚的绳索岂不从中抽出来呢?他死,且是无智慧而死。
1你且呼求,有谁答应你?诸圣者之中,你转向哪一位呢?
2忿怒害死愚妄人;嫉妒杀死痴迷人。
3我曾见愚妄人扎下根,但我忽然咒诅他的住处。
4他的儿女远离稳妥的地步,在城门口被压,并无人搭救。
5他的庄稼有饥饿的人吃尽了,就是在荆棘里的也抢去了;他的财宝有网罗张口吞灭了。
6祸患原不是从土中出来;患难也不是从地里发生。
7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
8至于我,我必仰望上帝,把我的事情托付他。
9他行大事不可测度,行奇事不可胜数:
10降雨在地上,赐水于田里;
11将卑微的安置在高处,将哀痛的举到稳妥之地;
12破坏狡猾人的计谋,使他们所谋的不得成就。
13他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使狡诈人的计谋速速灭亡。
14他们白昼遇见黑暗,午间摸索如在夜间。
15上帝拯救穷乏人脱离他们口中的刀和强暴人的手。
16这样,贫寒的人有指望,罪孽之辈必塞口无言。
17上帝所惩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
18因为他打破,又缠裹;他击伤,用手医治。
19你六次遭难,他必救你;就是七次,灾祸也无法害你。
20在饥荒中,他必救你脱离死亡;在争战中,他必救你脱离刀剑的权力。
21你必被隐藏,不受口舌之害;灾殃临到,你也不惧怕。
22你遇见灾害饥馑,就必嬉笑;地上的野兽,你也不惧怕。
23因为你必与田间的石头立约;田里的野兽也必与你和好。
24你必知道你帐棚平安,要查看你的羊圈,一无所失;
25也必知道你的后裔将来发达,你的子孙像地上的青草。
26你必寿高年迈才归坟墓,好像禾捆到时收藏。
27这理,我们已经考察,本是如此。你须要听,要知道是与自己有益。
在约伯两段的独白之间(3章,29—31章),有三回合的辩论,是约伯与三个朋友的对话。每一个回合里,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都依次发言,中间夹杂约伯对三人个别的回应。这种格式在第一和第二回合都是一样(4—14章,15—21章);但在第三回合中,却欠缺了琐法的发言,他似乎是无话可说了。在三个回合的对话中,约伯的朋友们并没有改变立论。他们相信因果报应的理论:神赏赐义人,惩罚罪人。他们声称所有的受苦都是罪罚。由于约伯在受苦之中,因而他一定是犯了罪,他们相信人所经验的都是神回应他的行为表现(参约9:2)。虽然这种立论有对的时候,但却不能解释我们在生活中一切的经验,这正是约伯记往后要显明的。
以利法在4—5章的讲论是以一倒装平行的结构方法表达;突出中间段落的重点:
开首语(4:2)
劝慰的话(4:3—6)
神待人的方法(4:7—11)
真理的启示(4:12—21)
神待人的方法(5:1—16)
劝慰的话(5:17—26)
a’ 结束语 (5:27)
开首时(4:1—6),以利法是颇客气的。但很快就转为批判性。他说约伯在过去的日子曾成为别人的帮助,为甚么现今却不能振作呢?在接下来的一段(4:7—11),以利法清楚表达出他对受苦的观点,与及对神人关系的基础了解(7节):他相信好人至终会得胜,恶人至终要失败。比勒达和琐法都认同这观点。然而,正如约伯后来要指出的,人生的经验并不支持这观点。在这段也说明以利法的观点的论据:个人的经验(8节)。然而我们必须了解个人的经验是有限制的,要解决约伯和三个朋友所讨论的这个大题目,明显地是无法提供足够的帮助。
为了强化他的论据,以利法更声称他有从神来的异象(4:12—21)。然而基于下述的原因,我们认为以利法的异象并非来自神。首先,他自己没说是由主而得的,一般从主得到默示的,会申明这是神赐的。其次,默示的内容(17—21节)跟神在其他经文中所启示关于自己的不一致;在这里祂显得并不关心人。明显地,以利法所言的「灵」并不是圣灵。然而,他所听到的仍有真理的教训:人不能使自己在神面前成为洁净的;人是会死亡的。然而,以利法的错误是把这些话应用在约伯的身上,以他为一个恒常犯罪的人一般(比较1:1,8;2:3)。
基于4章的理据,以利法劝导约伯(5:1—16)。虽然7节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但以利法的错误在于以此为约伯受苦的原因。人生在世当然会经历患难,但却并不一定是因罪所致。约伯的朋友们承认恶人也会暂时兴旺(3节),但他们相信神会在他们离世前,惩罚他们的罪。耶稣也不同意这观点(参路10:4)。
以利法的劝慰是好的(8节),约伯确是盼望在神面前有机会陈明,却并非以利法假设的原因。当然约伯的受苦有炼净的果效,促使约伯有更好的成长。然而从1:16—2:10的启示中,我们知道神容许撒但攻击约伯的基本原因并不是这样。约伯并非第一个,也非最后一个,发现在经历神的磨炼时,很难感到愉快的。以利法的劝慰并未收到预期的果效。以利法在总结讲论时,劝约伯要悔罪(5:17—27)。神是有恩典的,祂必定会祝福约伯,使他至终得享高寿和富足。
在这首次发言里,以利法认为约伯的受苦是他犯罪使然。他认定罪恶是人生活的部分,导致神的报应和管教。他也提醒约伯要悔改并应许神会再赐福。然而,以利法的假设:就是约伯曾故意犯罪得罪神,根本不成立。故他的劝慰无法产生果效。从这番说话,我们当学会注意:避免单纯根据人所经历的──无论是苦境或顺境──就去断定他跟神的关系。
思想:回想在过去当别人经历困境的日子,你曾否像以利法一般去劝导他?写下从以利法的劝慰中,你最大的学习是甚么?
7. 我灵愁苦……我心苦恼
作者:吕焯安牧师
钥节:「人算甚么,祢竟看他为大,将他放在心上?」(伯7:17)
1约伯回答说:
2惟愿我的烦恼称一称,我一切的灾害放在天平里;
3现今都比海沙更重,所以我的言语急躁。
4因全能者的箭射入我身;其毒,我的灵喝尽了;上帝的惊吓摆阵攻击我。
5野驴有草岂能叫唤?牛有料岂能吼叫?
6物淡而无盐岂可吃吗?蛋青有甚么滋味呢?
7看为可厌的食物,我心不肯挨近。
8惟愿我得着所求的,愿上帝赐我所切望的;
9就是愿上帝把我压碎,伸手将我剪除。
10我因没有违弃那圣者的言语,就仍以此为安慰,在不止息的痛苦中还可踊跃。
11我有甚么气力使我等候?我有甚么结局使我忍耐?
12我的气力岂是石头的气力?我的肉身岂是铜的呢?
13在我岂不是毫无帮助吗?智慧岂不是从我心中赶出净尽吗?
14那将要灰心、离弃全能者、不敬畏上帝的人,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
15我的弟兄诡诈,好像溪水,又像溪水流干的河道。
16这河因结冰发黑,有雪藏在其中;
17天气渐暖就随时消化,日头炎热便从原处干涸。
18结伴的客旅离弃大道,顺河偏行,到荒野之地死亡。
19提玛结伴的客旅瞻望;示巴同伙的人等候。
20他们因失了盼望就抱愧,来到那里便蒙羞。
21现在你们正是这样,看见惊吓的事便惧怕。
22我岂说:请你们供给我,从你们的财物中送礼物给我?
23岂说:拯救我脱离敌人的手吗?救赎我脱离强暴人的手吗?
24请你们教导我,我便不作声;使我明白在何事上有错。
25正直的言语力量何其大!但你们责备是责备甚么呢?
26绝望人的讲论既然如风,你们还想要驳正言语吗?
27你们想为孤儿拈阄,以朋友当货物。
28现在请你们看看我,我决不当面说谎。
29请你们转意,不要不公;请再转意,我的事有理。
30我的舌上岂有不义吗?我的口里岂不辨奸恶吗?
1人在世上岂无争战吗?他的日子不像雇工人的日子吗?
2像奴仆切慕黑影,像雇工人盼望工价;
3我也照样经过困苦的日月,夜间的疲乏为我而定。
4我躺卧的时候便说:我何时起来,黑夜就过去呢?我尽是反来覆去,直到天亮。
5我的肉体以虫子和尘土为衣;我的皮肤才收了口又重新破裂。
6我的日子比梭更快,都消耗在无指望之中。
7求你想念,我的生命不过是一口气;我的眼睛必不再见福乐。
8观看我的人,他的眼必不再见我;你的眼目要看我,我却不在了。
9云彩消散而过;照样,人下阴间也不再上来。
10他不再回自己的家;故土也不再认识他。
11我不禁止我口;我灵愁苦,要发出言语;我心苦恼,要吐露哀情。
12我对上帝说:我岂是洋海,岂是大鱼,你竟防守我呢?
13若说:我的床必安慰我,我的榻必解释我的苦情,
14你就用梦惊骇我,用异象恐吓我,
15甚至我宁肯噎死,宁肯死亡,胜似留我这一身的骨头。
16我厌弃性命,不愿永活。你任凭我吧,因我的日子都是虚空。
17人算甚么,你竟看他为大,将他放在心上?
18每早鉴察他,时刻试验他?
19你到何时才转眼不看我,才任凭我咽下唾沫呢?
20鉴察人的主啊,我若有罪,于你何妨?为何以我当你的箭靶子,使我厌弃自己的性命?
21为何不赦免我的过犯,除掉我的罪孽?我现今要躺卧在尘土中;你要殷勤地寻找我,我却不在了。
今天的经文(6—7章)是约伯首次回应以利法的话。
开始时,约伯并没有直接回答以利法,乃是就其境况提出抗议。约伯说由于他受了极大的刺激,所以发出抗议(6:1—7)。约伯认为他的苦难比海沙还重(2—3节);认为自己所经受的一切不幸皆由神而来。他过去所认识的神,跟现今所经验的完全无法协调。若连提出抗议的机会和权利都没有,这是不可接受的,如无盐的食物,人会拒绝一般(6—7节)。另一方面,约伯自言他是在极度的苦境中,所以情愿死去。(6:8—13)。约伯甚愿神把他剪除,以致可以从苦境中得释放,得解脱(9节)。他确信自己忠于神的话语(10节),然而却认定是无助和无望的了。
然后,他就回应以利法的讲话,但却同时是向三位朋友说的(6:24—30「你们」)。
首先,约伯对友人表示失望(6:14—23)。约伯的朋友本应在他面对离弃神的危机时,安慰他、鼓励他的。但是他们不单没有这样做,反而妄下判断,徒然加增他的痛苦,约伯感到十分失望,现在他们有如「溪水流干的河道」(15节),无法助人。因此,约伯向友人发出呼吁(6:24—30),要求友人清楚指出他到底犯了什么罪,以致受罚。以利法的讲论中只是暗示如此。但约伯欢喜听到清楚而明确的说明,否则他不能满足。
接下来,在这段的抗议中(7:1—6,参3章),约伯重申他所经受的苦。约伯自比作一个奴隶或雇工,并认为自身的景况较他们更差。第6节的「梭」和「指望」,在原文是同一个字。约伯表示他的指望没有了,犹如一织布的梭用完了线。虽然如此,约伯在苦难的困境中并没有转离神。他仍向神祷告(7:7—21)。约伯常将神摆在他面前,尽办法与神说话(参诗16:8)。相信这是促使约伯在苦境中,至终仍能保持清醒,不致放弃的原因,也是他的动力的所在。我们时常见到当人在苦境中离弃神时,灵命就会陷入极大的困难中。
约伯相信自己会很快死去。但是在这里,他并没有像先前一样求死(3:20—22)。这样的转变,或许就是转向神,向祂祷告的结果。阴间(9节)在旧约时是指坟墓,是古时的人,以为人死后,灵魂安在之处。至于详情如何则是个谜。在这祷告中,约伯抗议神为何不让他干脆死了。他认为神让他落在这样的困境中是没有理由的。神一刻的工夫也没有让他喘息(19节)。假若他真的犯了罪,他请求神指出他的罪来(20节,6:24)。约伯确信他没有作过任何恶事,以致要经受这样的苦(21节)。
有些人害怕向神表白心迹。但约伯却没有该隐藏的。虽然他确信神对待他不公平,但他仍是开放,让神可以纠正他。这篇抗议的祷文,可算为我们的模范。神很明白约伯的心境,祂并没有因约伯的说话恼怒他。由于以利法所采用的方法,不单没有安慰约伯,反倒加增他的忧伤。故此约伯作的回应显出他心中的不悦。以利法基于自己的经验,自视有超然的知识,他硬要把约伯套在他的因果报应论,以他为犯了大罪的人。约伯并不欣赏以利法的言论。他自己曾持以利法的观点,但现在他知道这理论并非一定对。
思想:约伯在经历困境的日子,强烈要求与神对话,你认同吗?为甚么?写下在个人生命中,现今你要向神抗议的是甚么(若有),然后向神陈明。
8. 上帝必不丢弃完全人!
作者:吕焯安牧师
钥节:「上帝岂能偏离公平?全能者岂能偏离公义?」(伯8:3)
1书亚人比勒达回答说:
2这些话你要说到几时?口中的言语如狂风要到几时呢?
3上帝岂能偏离公平?全能者岂能偏离公义?
4或者你的儿女得罪了他;他使他们受报应。
5你若殷勤地寻求上帝,向全能者恳求;
6你若清洁正直,他必定为你起来,使你公义的居所兴旺。
7你起初虽然微小,终久必甚发达。
8请你考问前代,追念他们的列祖所查究的。
9我们不过从昨日才有,一无所知;我们在世的日子好像影儿。
10他们岂不指教你,告诉你,从心里发出言语来呢?
11蒲草没有泥岂能发长?芦荻没有水岂能生发?
12尚青的时候,还没有割下,比百样的草先枯槁。
13凡忘记上帝的人,景况也是这样;不虔敬人的指望要灭没。
14他所仰赖的必折断;他所倚靠的是蜘蛛网。
15他要倚靠房屋,房屋却站立不住;他要抓住房屋,房屋却不能存留。
16他在日光之下发青,蔓子爬满了园子;
17他的根盘绕石堆,扎入石地。
18他若从本地被拔出,那地就不认识他,说:我没有见过你。
19看哪,这就是他道中之乐;以后必另有人从地而生。
20上帝必不丢弃完全人,也不扶助邪恶人。
21他还要以喜笑充满你的口,以欢呼充满你的嘴。
22恨恶你的要披戴惭愧;恶人的帐棚必归于无有。
第8章记载比勒达首次的发言。他基本上同意以利法的看法:上帝因约伯犯了罪,所以让苦难临到他,并相信只要约伯肯承认自己的罪,就会蒙神再施恩典。比勒达的立论跟以利法有点不同,以利法的立论基础在于个人的经验和观察(4:8,12:21);比勒达则引用一些较可靠的权威──就是历代以来所遗传下来的经验,即传统(8—10节)。
比勒达开首的话跟以利法相对,以利法较温和及间接;比勒达则急躁和率直。他强调神的公正(1—7节)。他控诉约伯言语狂妄(2节),又认为约伯子女的死(4节)乃咎由自取。他的意思是:若约伯没有犯罪,神竟让他经历这样的灾祸,神就是不公正──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神必定是公义的,故此问题一定在约伯身上。明显地,他也跟以利法一样,认定一切的苦难皆是罪恶使然。接着他清楚的表达其观点有历代经验作根据,故而是很有权威的(8—10节)。然而,很可惜的是:许多异端邪说也是有长远和深刻的历史流传。所以,这样的理据也不够坚实,难以叫人佩服。
然后,比勒达用了一些比喩来指出约伯是不虔敬的(11—19节)。芦狄(11—13节)乃显示在比勒达的观点中,约伯已离弃神,那祝福的源头(参1:1,8);蜘蛛网的比喩(14—15节)则表示约伯是倚靠自己所有的,而不是倚靠神;至于园中的叶子(16—19节)乃把约伯比喻为拔出根的杂草,终会被其他人所取代。
在结束他的讲论时(20—22节),比勒达藉提醒约伯:上帝是信实的,希望可以使约伯悔改回转。约伯若真的悔改,比勒达向他保证,上帝会挽回他,他仍有蒙福的可能。
纵使比勒达好像较以利法谦卑,但他的讲论并没有感动约伯。他的论据跟约伯的经验完全不一样。像比勒达这样的人,只晓得抱守传统,不愿在新的亮光下去重新评估他们的立论,故而并不能够帮助有问题的人。我们必须常持守一个开放的态度,在新的亮光和证据下,我们,与及我们所追随的,都会有可能是错的。当常存谦卑的心、学习的心、和开放的心。
思想:运用传统的经验去帮助人面对困境,你认为会有甚么限制吗?写下在个人的经验中,那些能够帮助面对困境的人的。
9. 人在上帝面前怎能成为义呢?
作者:吕焯安牧师
钥节:「我虽有义,自己的口要定我为有罪;我虽完全,我口必显我为弯曲。」(伯9:20)
1约伯回答说:
2我真知道是这样;但人在上帝面前怎能成为义呢?
3若愿意与他争辩,千中之一也不能回答。
4他心里有智慧,且大有能力。谁向上帝刚硬而得亨通呢?
5他发怒,把山翻倒挪移,山并不知觉。
6他使地震动,离其本位,地的柱子就摇撼。
7他吩咐日头不出来,就不出来,又封闭众星。
8他独自铺张苍天,步行在海浪之上。
9他造北斗、参星、昴星,并南方的密宫;
10他行大事,不可测度,行奇事,不可胜数。
11他从我旁边经过,我却不看见;他在我面前行走,我倒不知觉。
12他夺取,谁能阻挡?谁敢问他:你做甚么?
13上帝必不收回他的怒气;扶助拉哈伯的,屈身在他以下。
14既是这样,我怎敢回答他,怎敢选择言语与他辩论呢?
15我虽有义,也不回答他,只要向那审判我的恳求。
16我若呼吁,他应允我;我仍不信他真听我的声音。
17他用暴风折断我,无故地加增我的损伤。
18我就是喘一口气,他都不容,倒使我满心苦恼。
19若论力量,他真有能力!若论审判,他说谁能将我传来呢?
20我虽有义,自己的口要定我为有罪;我虽完全,我口必显我为弯曲。
21我本完全,不顾自己;我厌恶我的性命。
22善恶无分,都是一样;所以我说,完全人和恶人,他都灭绝。
23若忽然遭杀害之祸,他必戏笑无辜的人遇难。
24世界交在恶人手中;蒙蔽世界审判官的脸,若不是他,是谁呢?
25我的日子比跑信的更快,急速过去,不见福乐。
26我的日子过去如快船,如急落抓食的鹰。
27我若说:我要忘记我的哀情,除去我的愁容,心中畅快;
28我因愁苦而惧怕,知道你必不以我为无辜。
29我必被你定为有罪,我何必徒然劳苦呢?
30我若用雪水洗身,用碱洁净我的手,
31你还要扔我在坑里,我的衣服都憎恶我。
32他本不像我是人,使我可以回答他,又使我们可以同听审判。
33我们中间没有听讼的人可以向我们两造按手。
34愿他把杖离开我,不使惊惶威吓我。
35我就说话,也不惧怕他,现在我却不是那样。
1我厌烦我的性命,必由着自己述说我的哀情;因心里苦恼,我要说话,
2对上帝说:不要定我有罪,要指示我,你为何与我争辩?
3你手所造的,你又欺压,又藐视,却光照恶人的计谋。这事你以为美吗?
4你的眼岂是肉眼?你查看岂像人查看吗?
5你的日子岂像人的日子,你的年岁岂像人的年岁,
6就追问我的罪孽,寻察我的罪过吗?
7其实,你知道我没有罪恶,并没有能救我脱离你手的。
8你的手创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体,你还要毁灭我。
9求你记念-─制造我如抟泥一般,你还要使我归于尘土吗?
10你不是倒出我来好像奶,使我凝结如同奶饼吗?
11你以皮和肉为衣给我穿上,用骨与筋把我全体联络。
12你将生命和慈爱赐给我;你也眷顾保全我的心灵。
13然而,你待我的这些事早已藏在你心里;我知道你久有此意。
14我若犯罪,你就察看我,并不赦免我的罪孽。
15我若行恶,便有了祸;我若为义,也不敢抬头,正是满心羞愧,眼见我的苦情。
16我若昂首自得,你就追捕我如狮子,又在我身上显出奇能。
17你重立见证攻击我,向我加增恼怒,如军兵更换着攻击我。
18你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当时气绝,无人得见我;
19这样,就如没有我一般,一出母胎就被送入坟墓。
20—21我的日子不是甚少吗?求你停手宽容我,叫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就是往黑暗和死荫之地先-─可以稍得畅快。
22那地甚是幽暗,是死荫混沌之地;那里的光好像幽暗。
今天的经文(9:—10章)是约伯首次回应比勒达的话。在开始回应比勒达时,约伯首先承认他朋友所言,许多都是真实的(2节)。但他马上又转到一个问题上,这正是以利法先前问他的(4:17)。这问题似乎在约伯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对约伯而言,神似乎是一位独裁而善变的神。在这样的一位神面前,人怎能成为义呢?既然神是这样的一位,人又怎能与神对薄公庭而获胜呢(参40:1—5;42:2)。
基于以下的理由,约伯自认无法胜过神。(1)神是伟大的(9:1—12)─-由于神有大能力,若跟祂争辩,必不能回答祂。(2)神是专制的(9:13—24)─因完全人和恶人祂都灭绝。(3)神是不公的(9:25—35)─不论怎样,祂仍以人为有罪。
在古代,拉哈伯(13节)是描绘一神秘的海怪,是邪恶的象征。这怪物与7:12译为「大鱼」的,都是近东一带几个民族,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人和迦南人,在创世的神话中的主要角色。以色列人有时也把埃及形容为拉哈伯(参26:12;诗87:4;89:10;赛30:7;51:9),因她跟这怪物有许多相似之处。
约伯得出一个结论:他是否有罪并不重要,因为神灭绝完全人(像他一样)和恶人(22节)。此外,无辜人忽遭祸患而死的事实,也显明神的不公(23节)。约伯要指出他朋友们的论据是错的。他并非只是从个人的经历着眼。环顾四周,义人受苦和恶人发达(24节)的事实,岂不见证他所说的吗?简言之,约伯以为神定意要对付他,因此任他怎样证明自己是正直无辜,也是徒然。约伯在30—35节所表达出的挫败感,是可以理解的;由于神是他的法律顾问,也是他的审判者,使他显得十分无奈。故此,约伯十分渴望有一中立的人,可以处理他与神之间的挣扎。在古代近东的地方,这个中立的仲裁人的建议,是可以被双方接纳或拒绝的(参13:7—12;16:18—21)。约伯对于能从神那里得到公平,似感绝望。他只希望神仍怜悯他(34节)。
约伯对神的观念开始有混淆,因为神所做的,与他对神的有限认知并不协调。我们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习透过圣经的启示去建立我们对神的观念。因为只有圣经的启示能给予我们最全备和均衡的神观,而并不是单倚赖我们有限的、个人的经验。
第10章是另一篇的祷文(参7:7—21),是约伯向神的挑战:「指示我…为何…」(2节)(请留意在这节的表达,好像在法庭上的情景。在第7节,约伯再一次宣称自己是无罪的。)约伯感到惊异,神自他的受孕至成长,花费如此多的心思和照料,就是为了要毁灭他(8—17节;比较11节和诗139:13)。在18—22节,约伯再次表达他情愿死去(参3章;6:8—9)。明显地,他并没有太多关乎死后的生命的启示。对他而言,死亡开启了一道门,通往黑暗、死荫之地(21—22节);但约伯以之为较活在苦痛中的生命为佳。至此,我们见到约伯每次的发言,都提及死亡和幽暗(3:21—22;7:21;10:21—22),他诚然是一个经历破碎的人。
思想:想象一下,若自己落在约伯的处境时,会否如约伯一般看上帝?若要避免落在约伯的思维,你认为可以采取甚么行动?
10. 将心安正,向主举手
作者:吕焯安牧师
钥节:「你因有指望,就必稳固;也必四围巡查,坦然安息。」(伯11:18)
1拿玛人琐法回答说:
2这许多的言语岂不该回答吗?多嘴多舌的人岂可称为义吗?
3你夸大的话岂能使人不作声吗?你戏笑的时候岂没有人叫你害羞吗?
4你说:我的道理纯全;我在你眼前洁净。
5惟愿上帝说话;愿他开口攻击你,
6并将智慧的奥秘指示你;他有诸般的智识。所以当知道上帝追讨你比你罪孽该得的还少。
7你考察就能测透上帝吗?你岂能尽情测透全能者吗?
8他的智慧高于天,你还能做甚么?深于阴间,你还能知道甚么?
9其量比地长,比海宽。
10他若经过,将人拘禁,招人受审,谁能阻挡他呢?
11他本知道虚妄的人;人的罪孽,他虽不留意,还是无所不见。
12空虚的人却毫无知识;人生在世好像野驴的驹子。
13你若将心安正,又向主举手;
14你手里若有罪孽,就当远远地除掉,也不容非义住在你帐棚之中。
15那时,你必仰起脸来毫无斑点;你也必坚固,无所惧怕。
16你必忘记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过去的水一样。
17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
18你因有指望就必稳固,也必四围巡查,坦然安息。
19你躺卧,无人惊吓,且有许多人向你求恩。
20但恶人的眼目必要失明。他们无路可逃;他们的指望就是气绝。
这章记载拿玛人琐法的首次发言。他基本上是被约伯的讲论所激动。他的发言极具侵略性。较之以利法和比勒达更厉害,给予约伯的伤害也较深。他首先责备约伯(11:1—6),包括:约伯的多言(2节)、约伯的自夸(3节)、约伯的自义(4节)和约伯的无知(5节)。5—6节是充满嘲笑的含意;琐法认为神已善待约伯,他应得的本不止此。
接下来,琐法赞颂神的智慧(11:7—12)。以利法和比勒达主要讲论神的公义和公正方面;琐法则高举祂的智慧。他明言神的智慧无法测度。12节的意思是一个无头脑的人(空虚的、愚拙的人)要学习智慧,较之一头笨驴要生驴驹子更难。对琐法而言,约伯实在是极端愚蠢,因为他没有领会以利法和比勒达所讲论的真理。
最后,琐法对约伯提出劝戒(11:13—20)。他劝戒约伯要悔改(13节)、祷告(13节)和改正(14节)。若约伯听从他的劝戒,就能恢复昔日的光景。琐法也论述到约伯回转后会经历的善果,包括:一颗清洁的良心、忠信、无惧(15节);忘记苦楚、有喜乐(17节);有指望、得享安息(18节);有平安、受欢迎、作首领(19节)等。
像比勒达一样,琐法的第一次发言也是以一严厉的警告作结(20节;参8:22)。
在第一回合的讲论中,以利法的基础在于个人的经验,而比勒达则是传统,至于琐法,却似乎是直觉(20:1—5)、悟性。琐法之所以相信因果报应律,主要因为这较容易接受,他也认为是对的。他的讲论是三人中最情绪化的,较少理性的分析。
思想:你认为在辅助面对困扰的人时,要平衡情绪和理性,可能吗?写下你认为可以帮助自己控制情绪的方法。
11. 你们不要作声,任凭我罢!
作者:吕焯安牧师
伯12:1—13:19
钥节:「惟愿你们全然不作声,这就算为你们的智慧。」(伯13:5)
1约伯回答说:
2你们真是子民哪,你们死亡,智慧也就灭没了。
3但我也有聪明,与你们一样,并非不及你们。你们所说的,谁不知道呢?
4我这求告上帝、蒙他应允的人竟成了朋友所讥笑的;公义完全人竟受了人的讥笑。
5安逸的人心里藐视灾祸;这灾祸常常等待滑脚的人。
6强盗的帐棚兴旺,惹上帝的人稳固,上帝多将财物送到他们手中。
7你且问走兽,走兽必指教你;又问空中的飞鸟,飞鸟必告诉你;
8或与地说话,地必指教你;海中的鱼也必向你说明。
9看这一切,谁不知道是耶和华的手做成的呢?
10凡活物的生命和人类的气息都在他手中。
11耳朵岂不试验言语,正如上膛尝食物吗?
12年老的有智慧;寿高的有知识。
13在上帝有智慧和能力;他有谋略和知识。
14他拆毁的,就不能再建造;他捆住人,便不得开释。
15他把水留住,水便枯干;他再发出水来,水就翻地。
16在他有能力和智慧,被诱惑的与诱惑人的都是属他。
17他把谋士剥衣掳去,又使审判官变成愚人。
18他放松君王的绑,又用带子捆他们的腰。
19他把祭司剥衣掳去,又使有能的人倾败。
20他废去忠信人的讲论,又夺去老人的聪明。
21他使君王蒙羞被辱,放松有力之人的腰带。
22他将深奥的事从黑暗中彰显,使死荫显为光明。
23他使邦国兴旺而又毁灭;他使邦国开广而又掳去。
24他将地上民中首领的聪明夺去,使他们在荒废无路之地漂流;
25他们无光,在黑暗中摸索,又使他们东倒西歪,像醉酒的人一样。
1这一切,我眼都见过;我耳都听过,而且明白。
2你们所知道的,我也知道,并非不及你们。
3我真要对全能者说话;我愿与上帝理论。
4你们是编造谎言的,都是无用的医生。
5惟愿你们全然不作声;这就算为你们的智慧!
6请你们听我的辩论,留心听我口中的分诉。
7你们要为上帝说不义的话吗?为他说诡诈的言语吗?
8你们要为上帝徇情吗?要为他争论吗?
9他查出你们来,这岂是好吗?人欺哄人,你们也要照样欺哄他吗?
10你们若暗中徇情,他必要责备你们。
11他的尊荣岂不叫你们惧怕吗?他的惊吓岂不临到你们吗?
12你们以为可记念的箴言是炉灰的箴言;你们以为可靠的坚垒是淤泥的坚垒。
13你们不要作声,任凭我吧!让我说话,无论如何我都承当。
14我何必把我的肉挂在牙上,将我的命放在手中。
15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
16这要成为我的拯救,因为不虔诚的人不得到他面前。
17你们要细听我的言语,使我所辩论的入你们的耳中。
18我已陈明我的案,知道自己有义。
19有谁与我争论,我就情愿缄默不言,气绝而亡。
12—14章是约伯首次回应琐法的话,但实际上是反驳三友的讲话,及他们对神的观点;且再挑战神,并寻求死亡。其中的一半是与朋友的对话(12:1—13:19),另一半则是向神的祷告(13:20—14:22)。约伯无法同意朋友们的结论;但同时他自己也无法解释,为何神会如此待他。他只能以神为不公。今天我们先处理上半部分,明天才处理下半部分。
在今天的经文,约伯是反驳他的朋友们(12:1—13:19)。明显地,12:2的说话是含有嘲笑的意味。约伯的朋友们并非如他们想象般有智慧。约伯指出他们所讲论关于神的都是普通常识而已(参5:9—10;8:13—19;11:7—9)。然而,他们所得的结论──人与神关系的基础是在于人的行为──与现实生活并不相符。约伯以自己为例,与及所见恶人发达的事实(12:6),证明自己所说的。约伯指出受造的动物也知道是神降灾祸的(12:7—9;参11:12)。
12:12也有讽刺的味道,约伯自己就不相信如此。或许约伯是在谈及他的朋友们,或是在发出疑问:「年老的就有智慧吗?」然后,约伯就指出只有神才是唯一的智者(12:13),藉以反驳比勒达(8:8)。约伯提说神几方面的作为,以证明神那不可测的智慧。另一方面,在大自然的进程和民族间的事务中,约伯也指出神的大能(12:14—21)。神的作为和有关神的事,只能藉神特别的启示才能了解,祂的道是深奥的(12:22;参11:7)。然而,神也会夺去人的聪明(12:24—25)。简言之,若约伯的朋友们所有的立论是正确的,历史会见证所有的掌权者和作领袖的,都不能享受到神应许的福(12:13—25)。
假若约伯的朋友希望以自己的经历为权威,去确立自己的论证,约伯也可以如此(13:1—2)。由于约伯的朋友们无法解决他的问题,他乃转向神,求神与他说话(13:3)。在论及他的朋友们无能力代表神时,约伯再次应用法律上、或法庭上的用语(13:6—12)。对约伯而言,那些自奉为神的辩护者竟用上不公正的、偏差的,和实际上是谎言的辩证,简直不可思议。其后我们见到神责备这几个人(40:7—8)。他们根本并非为神辩护,乃是为自己的「神观」辩护。我们要从这启示学习功课。
约伯纵然对神是否公正有怀疑,但他仍坚持信念:神会公正地审判他的三个朋友。约伯最大的疑问就是关乎神的公正。约伯要求他的朋友保持静默不言,多聆听他向神陈明案件之言(13:13—19;参13:5—6)。约伯知道他若要向神说话,是置生命于危险中(13:14)。虽然如此,他仍希望有机会在神面前表白(13:15)。要是神真的杀了他,他仍甘心,因为他渴望得着答案,胜过生存于无法理解的苦难中。约伯已准备好辩词,并确信能获胜诉(13:18)。他再次申明自己的无辜(13:18)。
思想:从约伯的言论,你认为他的情绪是高涨?还是低沉?祈求上帝给你分辨说话和不说话的时候。
12. 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
作者:吕焯安牧师
伯13:20—14:22
钥节:「惟愿祢把我藏在阴间,存于隐密处,等祢的忿怒过去。」(伯14:13)
20惟有两件不要向我施行,我就不躲开你的面:
21就是把你的手缩回,远离我身;又不使你的惊惶威吓我。
22这样,你呼叫,我就回答;或是让我说话,你回答我。
23我的罪孽和罪过有多少呢?求你叫我知道我的过犯与罪愆。
24你为何掩面、拿我当仇敌呢?
25你要惊动被风吹的叶子吗?要追赶枯干的碎秸吗?
26你按罪状刑罚我,又使我担当幼年的罪孽;
27也把我的脚上了木狗,并窥察我一切的道路,为我的脚掌划定界限。
28我已经像灭绝的烂物,像虫蛀的衣裳。
1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
2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
3这样的人你岂睁眼看他吗?又叫我来受审吗?
4谁能使洁净之物出于污秽之中呢?无论谁也不能!
5人的日子既然限定,他的月数在你那里,你也派定他的界限,使他不能越过,
6便求你转眼不看他,使他得歇息,直等他像雇工人完毕他的日子。
7树若被砍下,还可指望发芽,嫩枝生长不息;
8其根虽然衰老在地里,干也死在土中,
9及至得了水气,还要发芽,又长枝条,像新栽的树一样。
10但人死亡而消灭;他气绝,竟在何处呢?
11海中的水绝尽,江河消散干涸。
12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也不得从睡中唤醒。
13惟愿你把我藏在阴间,存于隐密处,等你的忿怒过去;愿你为我定了日期,记念我。
14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我只要在我一切争战的日子,等我被释放的时候来到。
15你呼叫,我便回答;你手所做的,你必羡慕。
16但如今你数点我的脚步,岂不窥察我的罪过吗?
17我的过犯被你封在囊中,也缝严了我的罪孽。
18山崩变为无有;盘石挪开原处。
19水流消磨石头,所流溢的洗去地上的尘土;你也照样灭绝人的指望。
20你攻击人常常得胜,使他去世;你改变他的容貌,叫他往而不回。
21他儿子得尊荣,他也不知道,降为卑,他也不觉得。
22但知身上疼痛,心中悲哀。
今天的经文是继续约伯首次回应琐法的话,实际上对话的对象已由三友转为上帝(13:20—14:22)。正如在回应以利法(7:12—21)和比勒达(9:28—33;10:2—19)一样,在回应琐法时,约伯也有向神说的话(13:20—14:22)。
他首先向神陈明自己的案件(13:20—28)。注意由21节开始,原来一直所用的人称代名词,已经从「你们」转为「祢」。这明显表示约伯对话的对象已经转移,从三友转向上帝。在重述他自己的苦况时,约伯仍坚持上帝的回答(13:32)。
14章是一篇悲伤的哀歌,反映约伯感受到的绝望;在其中,约伯哀悼生命的短暂(1—6节),死亡的终极性(7—17节),与及没有盼望(18—22节)。「人为妇人所生」乃反映出人的脆弱,因为生他的妇人也是软弱的(1节)。第4节的意思乃是没有神所预备的恩典,谁能使污秽的人洁净呢(参9:30—31;25:4)。人的寿数确实由神所定(5节)。一棵倒下的树仍可生长,但一个人倒下就消亡,这对约伯而言,是不公平的(7—10节)。
正如前面已提到关乎人死后的情况,约伯并没有这方面的特别启示。他相信死后仍有生命(13节),但却不知道死后会复活等的事(12节)。只期望死后可以有机会站在神的面前(14节),以致得到生前盼望所得到的答案。后来,神启示义人和不义的人,有一天都要站在神前。死了的人要先复活(来9:27)。虽然约伯不能确定,但他相信会有这样的机会(16节)。因为他认为这样的结局才是合理的。当他最终能站在神的面前,约伯深信他能以澄清一切对他的虚假指控。
最后的几节(18—22节)描绘约伯的绝望心境。他似乎预见在生命余下的日子,没有多大的转机,或神的干预。面前所能以确定的只有一件:就是死亡。
思想:从约伯对上帝的陈述,尝试去体会他的感受。现在就把内心不明白、不满足的,陈明在上帝面前吧。
13. 废弃智慧、阻止敬虔
作者:吕焯安牧师
钥节:「神用温和的话安慰你,你以为太小么?」(伯15:11)
1提幔人以利法回答说:
2智慧人岂可用虚空的知识回答,用东风充满肚腹呢?
3他岂可用无益的话和无济于事的言语理论呢?
4你是废弃敬畏的意,在上帝面前阻止敬虔的心。
5你的罪孽指教你的口;你选用诡诈人的舌头。
6你自己的口定你有罪,并非是我;你自己的嘴见证你的不是。
7你岂是头一个被生的人吗?你受造在诸山之先吗?
8你曾听见上帝的密旨吗?你还将智慧独自得尽吗?
9你知道甚么是我们不知道的呢?你明白甚么是我们不明白的呢?
10我们这里有白发的和年纪老迈的,比你父亲还老。
11上帝用温和的话安慰你,你以为太小吗?
12你的心为何将你逼去?你的眼为何冒出火星,
13使你的灵反对上帝,也任你的口发这言语?
14人是甚么,竟算为洁净呢?妇人所生的是甚么,竟算为义呢?
15上帝不信靠他的众圣者;在他眼前,天也不洁净,
16何况那污秽可憎、喝罪孽如水的世人呢!
17我指示你,你要听;我要述说所看见的,
18就是智慧人从列祖所受,传说而不隐瞒的。(19这地惟独赐给他们,并没有外人从他们中间经过。)
20恶人一生之日劬劳痛苦;强暴人一生的年数也是如此。
21惊吓的声音常在他耳中;在平安时,抢夺的必临到他那里。
22他不信自己能从黑暗中转回;他被刀剑等候。
23他漂流在外求食,说:哪里有食物呢?他知道黑暗的日子在他手边预备好了。
24急难困苦叫他害怕,而且胜了他,好像君王预备上阵一样。
25他伸手攻击上帝,以骄傲攻击全能者,
26挺着颈项,用盾牌的厚凸面向全能者直闯;
27是因他的脸蒙上脂油,腰积成肥肉。
28他曾住在荒凉城邑,无人居住、将成乱堆的房屋。
29他不得富足,财物不得常存,产业在地上也不加增。
30他不得出离黑暗。火焰要将他的枝子烧干;因上帝口中的气,他要灭亡。
31他不用倚靠虚假欺哄自己,因虚假必成为他的报应。
32他的日期未到之先,这事必成就;他的枝子不得青绿。
33他必像葡萄树的葡萄,未熟而落;又像橄榄树的花,一开而谢。
34原来不敬虔之辈必无生育;受贿赂之人的帐棚必被火烧。
35他们所怀的是毒害,所生的是罪孽;心里所预备的是诡诈。
今天的经文开展了约伯与三友第二回合的对话(15—21章)。我们不知道当中是否有停顿的时间或日子。其中的次序跟第一回合的对话是一样的,仍然由以利法先开始,接着是比勒达,最后是琐法。
在第二回合的讲话中,约伯的朋友们对于约伯受苦的原因,和人神关系的运作基础,基本上仍保持原有的立场,他们仍然持守「因果报应律」的思想。然而,他们的情绪,精神却有改变,变得对约伯更怀敌意。他们似乎已认为约伯是不会悔改的了,故此采取较间接的方式,就是强调恶人的结局,希望藉此可以催逼约伯悔改。至今约伯的回应似乎令以利法确信他是一个顽梗的罪人,蓄意与神敌对。
以利法责备约伯出言不敬(1—6节),自以为聪明和洁净(7—16节)。约伯再次被批评为「狂风充满的」和东风(2—3节;参8:2)。东风是由沙漠吹来,具破坏力的热风。以利法认为约伯的罪导致他说话狂妄。对以利法而言,约伯是在侮辱他。因为一个较他年轻的约伯竟拒绝较年长的朋友们的智慧,约伯的表现是大不敬,是自以为有更大智慧的表现。当然,约伯并没有这样的存心,他只曾说自己也是有智慧的,跟他们一样(12:3;13:2)。他并没有宣称知道自己为何这样受苦,只是指出朋友们的解释不对,并不符合他所经历的。以利法以为约伯向神的祷告是叛逆抗拒神(12—13节),但事实却非如此。在我们的事奉中,也需要小心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一方面,以利法的看法是对的,就是所有人都是败坏的罪人(14节);但另一方面,他以为约伯之所以受苦是因为他叛逆抗拒神,这却是错的。
在结束他的讲话前,以利法详述恶人的结局(17—35节)。或许他想藉这段话去恐吓约伯,使他可以悔改。像先前一样,以利法的立论权威是他的观察和经验(17节;参4:8)。除此之外,他又加上先祖们的智慧(18—19节;参8:8)。在古代的社会中,拒绝遵从过去的传统被视为愚蠢的表现。恶人会因其罪恶而招致好些麻烦(20—25节)。他必一生劬劳痛苦(20节上;参4:22),犹如妇人生产之痛;他一生的年日被数过(20节下;参14:5)、常受惊吓(21节上);在平安的日子被抢夺(21节下;参1:13—19;12:6);常被罪咎所困扰(22节上);如被追杀的感觉常系心头(22节下);为生活的基本需要愁烦(23节);常在急难与困苦中(24节;参7:14;9:34;13:21;14:20)。约伯承认自己确实经受这一切的苦。以利法藉此暗示约伯拥有一切恶人所有的特征。在这清单中,以利法特别强调恶人内心的困扰。
15:20—35是以一对平行的结构表达,藉此强调或突出这些审罚的原因。
恶人的审罚(15:20—24)
受审罚的原因(15:25—26)
受审罚的原因(15:27—28)
恶人的审罚(15:29—35)
恶人受审罚的原因基本上是两方面:叛逆、攻击神(25—26节),与及骄傲自恃(27—28节)。28节的意思大概是「他住在荒废之城,重建无人居住的房屋,因而触犯了这荒废之地所承受的咒诅(参书6:26;王上16:34)。在29—35节,再列出七样的审罚:他不会昌盛(29节)、他要灭亡(30节上)、一切工作的果效随之而失去(30节下)、他会未到期而死亡(31—32节上,参4:8)、财富失效(32下—33节)、没有成果(34节;参3:7;4:21;8:22)、自己欺哄自己(31节)。请注意这段的开首(20节)和结尾(35节),都引用怀胎的情景作比较。这等关乎审罚的描写并非一定可以如上述般排列,诗体的平衡特色常会用类同的描绘去加强某方面的表达。
思想:以利法一直站在自己的位置来评鉴约伯的回应,这对你有何启发?你认为若要学会从别人的立场去思考,第一步应该是甚么?
14. 我的心灵消耗
作者:吕焯安牧师
伯16—17章
钥节:「现今,在天有我的见证,在上有我的中保。」(伯16:19)
1约伯回答说:
2这样的话我听了许多;你们安慰人,反叫人愁烦。
3虚空的言语有穷尽吗?有甚么话惹动你回答呢?
4我也能说你们那样的话;你们若处在我的境遇,我也会联络言语攻击你们,又能向你们摇头。
5但我必用口坚固你们,用嘴消解你们的忧愁。
6我虽说话,忧愁仍不得消解;我虽停住不说,忧愁就离开我吗?
7但现在上帝使我困倦,使亲友远离我,
8又抓住我,作见证攻击我;我身体的枯瘦也当面见证我的不是。
9主发怒撕裂我,逼迫我,向我切齿;我的敌人怒目看我。
10他们向我开口,打我的脸羞辱我,聚会攻击我。
11上帝把我交给不敬虔的人,把我扔到恶人的手中。
12我素来安逸,他折断我,掐住我的颈项,把我摔碎,又立我为他的箭靶子。
13他的弓箭手四面围绕我;他破裂我的肺腑,并不留情,把我的胆倾倒在地上,
14将我破裂又破裂,如同勇士向我直闯。
15我缝麻布在我皮肤上,把我的角放在尘土中。
16我的脸因哭泣发紫,在我的眼皮上有死荫。
17我的手中却无强暴;我的祈祷也是清洁。
18地啊,不要遮盖我的血!不要阻挡我的哀求!
19现今,在天有我的见证,在上有我的中保。
20我的朋友讥诮我,我却向上帝眼泪汪汪。
21愿人得与上帝辩白,如同人与朋友辩白一样;
22因为再过几年,我必走那往而不返之路。
1我的心灵消耗,我的日子灭尽;坟墓为我预备好了。
2真有戏笑我的在我这里,我眼常见他们惹动我。
3愿主拿凭据给我,自己为我作保。在你以外谁肯与我击掌呢?
4因你使他们心不明理,所以你必不高举他们。
5控告他的朋友、以朋友为可抢夺的,连他儿女的眼睛也要失明。
6上帝使我作了民中的笑谈;他们也吐唾沫在我脸上。
7我的眼睛因忧愁昏花;我的百体好像影儿。
8正直人因此必惊奇;无辜的人要兴起攻击不敬虔之辈。
9然而,义人要持守所行的道;手洁的人要力上加力。
10至于你们众人,可以再来辩论吧!你们中间,我找不着一个智慧人。
11我的日子已经过了;我的谋算、我心所想望的已经断绝。
12他们以黑夜为白昼,说:亮光近乎黑暗。
13我若盼望阴间为我的房屋,若下榻在黑暗中,
14若对朽坏说:你是我的父;对虫说:你是我的母亲姊妹;
15这样,我的指望在哪里呢?我所指望的谁能看见呢?
16等到安息在尘土中,这指望必下到阴间的门闩那里了。
这两章是约伯第二次回应以利法的讲话。约伯的回应反映出他对于朋友们指控的话越来越不感兴趣。他向他们发出警告。之后,继续他在孤立中的哀诉。
约伯一开始就毫不客气地表达对他的友人感到厌烦(16:1—5)。他说友人所讲的并无新意,对他没有帮助(1节)。以利法的话并没有带来所应许的安慰(15:11)。他们所说的都是虚空的言语(3节)。约伯宣称他也能以讲这样的话,效果会较他们的好。
约伯最大的不安并非友人使然。约伯始终的问题是为何神会如此待他(16:6—17)。从这角度去看,这段经文所言的就容易理解。在17节他再次肯定自己是无辜,不该受到这些苦难的折磨。因此,约伯极之渴望在天上有一个代表(16:18—17:2)。18节是要求公正的哭诉。约伯不希望当他死后,他的案件就无人理会。假使他自己无法有生命去见证,他仍希望他的疑问得到解答,他的清白得到公正的确认。19节所指的中保,大概是指天上的一位,但相信不是神自己。留心21节,许多解经家相信这是指神人,耶稣基督。他是父神所预备的中保。但约伯当然没有这方面的启示。他只是表达出内心一个深切的渴望。
在17:3—5,约伯向友人发表否认的声明。在这类法律的诉讼,每位诉讼的当事人会于审讯之先,给予法官一笔保证金,保证在过程中会保持公正和诚实。假若其中一方不公正或不诚实,保证金就会被没收。约伯呼求神拿出凭据(3节上)。3节下的中保就是若受审的人无法拿出保证金,他就会为他预备。一般而言,约伯的朋友会帮他预备保证金。但他们却转而反对他、攻击他。约伯以他朋友们的不明理是出于神(4节)。5节的意思似乎是,约伯相信朋友们之所以不帮助他是因为他死后,朋友们可以得到他部分的产业。当然,这只是推想,相信三个朋友并没有这样的动机。
评估个人的处境,约伯多次表达自己必不能逃过大难。面对死亡,约伯显得十分沮丧(17:6—16)。约伯再次指控神使他成为民中的笑谈(6节)。或许有父母以他为反面教材,给儿女说明作恶的结果就如约伯般。在极度的困苦中,约伯经历身心的疲累(7节)。然而,他坚信自己的经验并不会改变敬虔的人反对恶人的立场(8节下)。在结束时,约伯再次提及预见的死亡,十分沮丧(17:13—16)。
思想:从约伯对以利法的二次回话中,你感觉到他的思绪凌乱吗?在与人倾谈的过程中,特别是正面对困扰的人,操练用心思考和感受。
15. 恶人的亮光必要熄灭
作者:吕焯安牧师
钥节:「他的记念,在地上必然灭亡;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存留。」(伯18:17)
1书亚人比勒达回答说:
2你寻索言语要到几时呢?你可以揣摩思想,然后我们就说话。
3我们为何算为畜生,在你眼中看作污秽呢?
4你这恼怒将自己撕裂的,难道大地为你见弃、盘石挪开原处吗?
5恶人的亮光必要熄灭;他的火焰必不照耀。
6他帐棚中的亮光要变为黑暗;他以上的灯也必熄灭。
7他坚强的脚步必见狭窄;自己的计谋必将他绊倒。
8因为他被自己的脚陷入网中,走在缠人的网罗上。
9圈套必抓住他的脚跟;机关必擒获他。
10活扣为他藏在土内;羁绊为他藏在路上。
11四面的惊吓要使他害怕,并且追赶他的脚跟。
12他的力量必因饥饿衰败;祸患要在他旁边等候。
13他本身的肢体要被吞吃;死亡的长子要吞吃他的肢体。
14他要从所倚靠的帐棚被拔出来,带到惊吓的王那里。
15不属他的必住在他的帐棚里;硫磺必撒在他所住之处。
16下边,他的根本要枯干;上边,他的枝子要剪除。
17他的记念在地上必然灭亡;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存留。
18他必从光明中被撵到黑暗里,必被赶出世界。
19在本民中必无子无孙;在寄居之地也无一人存留。
20以后来的要惊奇他的日子,好像以前去的受了惊骇。
21不义之人的住处总是这样;此乃不认识上帝之人的地步。
这章记载比勒达第二次的发言。他强调恶人的命运方面;跟第一次比较,没有甚么新意,只是较第一次更为严厉。
比勒达一开口就责备约伯(18:1—4)。由于约伯拒绝改变心意,或承认自己的罪(1—2节),比勒达感到很不耐烦。约伯宣称神撕裂他,如同野兽撕裂猎物一般(16:9),但比勒达却说约伯是自己撕裂自己(4节上)。他认为约伯无权要求神特别为他行大奇事,这显示约伯的骄傲(4节下)。
基于此,像以利法一样,比勒达藉阐述恶人的祸患,来向约伯发出警告(18:5—21)。请注意比勒达和以利法论及恶人的话:
以利法        恶人       比勒达
15:22—23,30    活在黑暗中    18:5—6,18
15:30下,32—33   如不健康的植物  18:16
15:30,34      被火焚烧     18:15
15:27—31      失去影响力    18:7,15—16
15:21,24      受惊吓而害怕   18:11,14
15:34        失去家园     18:6,14—15
15:4,13,25—26   不认识神     18:21
15:13        堕入网罗、圈套  18:8—10
这段较突出的地方,是常论到恶人会陷入网罗、圈套中,特别是在8—10节。比勒达不单讲到恶人会被抓住,更如被赶逐的动物,陷在惊惶之中(11节)。跟以利法一样,比勒达所描绘的都正是约伯所经验的(例如18:13上,15)。「死亡的长子」大概是指「一种可怕的死亡」。
我们必须谨记:当辅导正在苦境中的人时,不是要他们接纳我们的一套哲学或神学。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引导他去思想神,与祂谈话。约伯的友人们似乎是放弃了,因为约伯不认同他们的神学。他们不能接纳约伯。约伯要求与神对话,正是不容于他们的神学的。
思想:你认为比勒达的讲话,对约伯带来甚么正面和反面的影响?当自己辅导正在苦境中的人时,写下你必不会做的事。
16. 要亲眼见神
作者:吕焯安牧师
钥节:「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伯19:25—26)
1约伯回答说:
2你们搅扰我的心,用言语压碎我要到几时呢?
3你们这十次羞辱我;你们苦待我也不以为耻。
4果真我有错,这错乃是在我。
5你们果然要向我夸大,以我的羞辱为证指责我,
6就该知道是上帝倾覆我,用网罗围绕我。
7我因委曲呼叫,却不蒙应允;我呼求,却不得公断。
8上帝用篱笆拦住我的道路,使我不得经过;又使我的路径黑暗。
9他剥去我的荣光,摘去我头上的冠冕。
10他在四围攻击我,我便归于死亡,将我的指望如树拔出来。
11他的忿怒向我发作,以我为敌人。
12他的军旅一齐上来,修筑战路攻击我,在我帐棚的四围安营。
13他把我的弟兄隔在远处,使我所认识的全然与我生疏。
14我的亲戚与我断绝;我的密友都忘记我。
15在我家寄居的,和我的使女都以我为外人;我在他们眼中看为外邦人。
16我呼唤仆人,虽用口求他,他还是不回答。
17我口的气味,我妻子厌恶;我的恳求,我同胞也憎嫌。
18连小孩子也藐视我;我若起来,他们都嘲笑我。
19我的密友都憎恶我;我平日所爱的人向我翻脸。
20我的皮肉紧贴骨头;我只剩牙皮逃脱了。
21我朋友啊,可怜我!可怜我!因为上帝的手攻击我。
22你们为甚么彷佛上帝逼迫我,吃我的肉还以为不足呢?
23惟愿我的言语现在写上,都记录在书上;
24用铁笔镌刻,用铅灌在盘石上,直存到永远。
25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26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
27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并不像外人。我的心肠在我里面消灭了!
28你们若说:我们逼迫他要何等地重呢?惹事的根乃在乎他;
29你们就当惧怕刀剑;因为忿怒惹动刀剑的刑罚,使你们知道有报应。
这章是约伯第二次回应比勒达的讲话,是本书其中较重要的一章。因为在这里,约伯下到一个极低点,和上到一个极峰。这两极的表现在同一章里出现。在这章里,他透露朋友、亲属和仆人对他的拒绝。但在另一方面,他却开始对神有新的信心。
比勒达两次的讲话都是以「几时」(how long...?)开始。在这篇的回应中,约伯也以「几时」(how long...?)开始。约伯直言他的友人正是苦待他的(19:1—6)。第3节的「十次」可以是指真正的十次经验,又可以是表达「常常」的意思。约伯宣称神没有公正地处理他的案件(5—6节;参8:3)。约伯并不认同比勒达的话(18:8—10),他认为是神用网罗围绕他;是神苦待他,与他作对(19:7—12)。约伯同意他朋友所言,是神让他落在困苦中。所不同者是约伯的朋友以为神是为约伯的罪而惩罚他;但约伯以为神待他不公正。神没有回应他的呼求,正显出神不公平(7节)。
随后在8—12节,约伯列出神打击他的十样手段。留心不断重复的「祂」字,乃强调神是要负责任的。约伯指出他一切的困苦都是源于神(对比:19:8下及18:5—6,18;19:9及18:16—17;19:10上及18:7,12;19:10下及18:16;19:12 18:14)。有人以为约伯在这里所讲的是亵渎神。但「亵渎」的定义乃指故意取笑神,敌挡神。约伯并非在取笑神,或是敌挡祂。他只是从自身的体验中去描绘神。他不能明白神为何待他不公,他一再要求神为他解开这个谜。
接下来,约伯也提到其他认识他的人也苦待他(19:13—22)。在描写那些苦待他的人时,约伯开始时提到遥远的,然后逐渐移近,最后提到最亲近的。从与他同辈分的到至小的。20节下的意思大概表示约伯的牙已脱落,只剩牙肉。由于在其他人中间找不到安慰,约伯乃回望神!
在眼见到的人中间,约伯找不到安慰,遂回到那位在肉身上看不见的神身上,在神里重建他的信心(19:23—29)。这小小的段落,或许是全书最为人熟知的经节(23—27节)。它们是约伯在神里面伟大的信心的确定。约伯在23—24节的要求都成全了,超过他所求所想的。谁是25节中约伯所提及的「救赎主」?或许这是指9:33和16:19所提及的中保。相信在约伯的思想里,这是在神以外的另一位。但也有人认为是指神(参26节)。在希伯来文中,「救赎主」这个字是指一位至近的亲属,为无助的亲属提供法律上的保护(参利25:23—25,47—55;得2:20,4:4—15;诗119:154;箴23:11;耶50:34)。约伯深信这位「救赎主」会处理他的案件,并会为他辩证。至终约伯能以在众人面前得清白(25节下)。虽然,约伯或许不知道这位「救赎主」是谁;但今天我们却知道他就是耶稣基督(提前2:5)。虽然约伯并不了解他的话所含有的预言意义,但明显地这是关乎弥赛亚的预言。
在这突破性的信心宣言后,接下来我们见到约伯的表现已没有那么狂乱了。他已懂得从永恒的亮光中去看自己的受苦。若我们能帮助人得着这样的观点,去看他的困苦,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痛苦将得到减轻或解除。
思想:「人的尽头就是神的开始!」你觉得用这话来形容约伯在这章的表现是否贴切?当自己辅导正在苦境中的人时,写下你必会做的事。
17. 徒然的安慰
作者:吕焯安牧师
伯20—21章
钥节:「恶人夸胜是暂时的;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伯20:5)
1拿玛人琐法回答说:
2我心中急躁,所以我的思念叫我回答。
3我已听见那羞辱我,责备我的话;我的悟性叫我回答。
4你岂不知亘古以来,自从人生在地,
5恶人夸胜是暂时的,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吗?
6他的尊荣虽达到天上,头虽顶到云中,
7他终必灭亡,像自己的粪一样;素来见他的人要说:他在哪里呢?
8他必飞去如梦,不再寻见,速被赶去,如夜间的异象。
9亲眼见过他的,必不再见他;他的本处也再见不着他。
10他的儿女要求穷人的恩;他的手要赔还不义之财。
11他的骨头虽然有青年之力,却要和他一同躺卧在尘土中。
12他口内虽以恶为甘甜,藏在舌头底下,
13爱恋不舍,含在口中;
14他的食物在肚里却要化为酸,在他里面成为虺蛇的恶毒。
15他吞了财宝,还要吐出;上帝要从他腹中掏出来。
16他必吸饮虺蛇的毒气;蝮蛇的舌头也必杀他。
17流奶与蜜之河,他不得再见。
18他劳碌得来的要赔还,不得享用;不能照所得的财货欢乐。
19他欺压穷人,且又离弃;强取非自己所盖的房屋。
20他因贪而无厌,所喜悦的连一样也不能保守。
21其余的没有一样他不吞灭,所以他的福乐不能长久。
22他在满足有余的时候,必到狭窄的地步;凡受苦楚的人都必加手在他身上。
23他正要充满肚腹的时候,上帝必将猛烈的忿怒降在他身上;正在他吃饭的时候,要将这忿怒像雨降在他身上。
24他要躲避铁器;铜弓的箭要将他射透。
25他把箭一抽,就从他身上出来;发光的箭头从他胆中出来,有惊惶临在他身上。
26他的财宝归于黑暗;人所不吹的火要把他烧灭,要把他帐棚中所剩下的烧毁。
27天要显明他的罪孽;地要兴起攻击他。
28他的家产必然过去;上帝发怒的日子,他的货物都要消灭。
29这是恶人从上帝所得的分,是上帝为他所定的产业。
1约伯回答说:
2你们要细听我的言语,就算是你们安慰我。
3请宽容我,我又要说话;说了以后,任凭你们嗤笑吧!
4我岂是向人诉冤?为何不焦急呢?
5你们要看着我而惊奇,用手摀口。
6我每逢思想,心就惊惶,浑身战兢。
7恶人为何存活,享大寿数,势力强盛呢?
8他们眼见儿孙,和他们一同坚立。
9他们的家宅平安无惧;上帝的杖也不加在他们身上。
10他们的公牛孳生而不断绝;母牛下犊而不掉胎。
11他们打发小孩子出去,多如羊群;他们的儿女踊跃跳舞。
12他们随着琴鼓歌唱,又因箫声欢喜。
13他们度日诸事亨通,转眼下入阴间。
14他们对上帝说:离开我们吧!我们不愿晓得你的道。
15全能者是谁,我们何必事奉他呢?求告他有甚么益处呢?
16看哪,他们亨通不在乎自己;恶人所谋定的离我好远。
17恶人的灯何尝熄灭?患难何尝临到他们呢?上帝何尝发怒,向他们分散灾祸呢?
18他们何尝像风前的碎秸,如暴风刮去的糠粃呢?
19你们说:上帝为恶人的儿女积蓄罪孽;我说:不如本人受报,好使他亲自知道。
20愿他亲眼看见自己败亡,亲自饮全能者的忿怒。
21他的岁月既尽,他还顾他本家吗?
22上帝既审判那在高位的,谁能将知识教训他呢?
23有人至死身体强壮,尽得平靖安逸;
24他的奶桶充满,他的骨髓滋润。
25有人至死心中痛苦,终身未尝福乐的滋味;
26他们一样躺卧在尘土中,都被虫子遮盖。
27我知道你们的意思,并诬害我的计谋。
28你们说:霸者的房屋在哪里?恶人住过的帐棚在哪里?
29你们岂没有询问过路的人吗?不知道他们所引的证据吗?
30就是恶人在祸患的日子得存留,在发怒的日子得逃脱。
31他所行的,有谁当面给他说明?他所做的,有谁报应他呢?
32然而他要被抬到茔地;并有人看守坟墓。
33他要以谷中的土块为甘甜;在他以先去的无数,在他以后去的更多。
34你们对答的话中既都错谬,怎么徒然安慰我呢?
20章是琐法第二次的发言,这篇讲话较之其他讲话给予约伯更深的伤害。在这篇讲话里,琐法无情地攻击约伯。他继续先前以利法和比勒达所强调的主题:恶人的结局。以利法着重恶人的困苦,比勒达强调恶人陷于网罗,琐法则就恶人会失去财富的事实方面加以发挥。
约伯在16:3曾向友人提出「他们为何回答他」的问题。琐法给予他的回应是:「我的悟性叫我回答」(20:1—3),藉以表达他的愤怒。琐法提醒约伯,就是恶人的富荣也只是短暂的(20:4—11;参15:29)。他们的罪必遭审罚(20:12—19),其恶至终毒害自己的生命(14节)。琐法所描绘的恶人的遭遇,有影射约伯之嫌。如此,必定深深的伤害约伯。
琐法认为当恶人埋首于满足一己的欲望时,神的忿怒会忽然临到。他身后的一切,也遭毁灭(20:20—29)。关乎恶人的命运方面,琐法所言并非完全错误。神确然会审判罪恶,但他以为神必然会于今生的日子审判恶人,这方面就不对。另一方面,他以约伯为行恶的也是不对。
21章是约伯第二次回应琐法的讲话。在结束首回合的对话时,约伯回应三个朋友都提及的重点──神赐福义人,审罚恶人。在结束第二回合的对话时,约伯再次回应三个朋友都提及的另一重点──恶人会在今生的日子中遭审罚,被毁灭。
约伯希望朋友们静听他的回答,这就是对他最好的安慰(21:1—6)。他提醒他们:他并不是对友人不满,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电影约伯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