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兰到威尼斯世博威尼斯分会怎么样

米兰世博会金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日,由威尼斯世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北京中海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王者归来——暨2015米兰世博会金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博鳌论坛创办人之一沈峰、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国内外知名影响力企业负责人、获奖代表、活动主承办方负责人及国内外100多家媒体参加了此次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由彭书民主持,北京十里河集团董事长李华奎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奖。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大熊猫故乡中国四川的名酒五粮液、首位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展览的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吴欢先生荣获“2015米兰世博会金奖”。
据国酒五粮液获奖代表介绍,在米兰世博会期间,中国品牌表现出的向心力获得了全球参展单位的高度肯定,五粮液作为中国民族优秀品牌的杰出代表借助世博会的平台向世界展示自己,“很多人在米兰世博会上品尝了中国美酒五粮液,我们发现,真正具体的文化交流是从一些优秀的产品交流开始的。今天的是对中国优秀品牌进行鼓励褒奖的一个仪式,希望有更多的优秀民族品牌和企业走到国际舞台。”
荣获2015米兰金奖的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吴欢先生,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香港分会执行副主席、北京紫禁城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出生于历明、清两朝延续至今500年未衰的”品牌“文化家族。素有“京城才子,香江神笔”之称。他的“ 天人合一o天眼系列”油画作品在米兰世博会期间一经展出,叹为观止,迅速引起极大轰动。他的作品凭借得天独厚的艺术内涵、视觉感官冲击力,点击率保持第一,获得国内外的持续关注。吴欢先生表示,自己的作品深受油画前辈大师的影响,潜心学习油画创作,无论家庭受到什么影响仍自强不息,白石老人曾为吴欢赐名“吴欢无不欢”。吴欢表达了对父母吴祖光、新凤霞的崇敬之情,对中国的深切热爱,以及助力中国优秀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赤子之心。并将画册和作品作为礼物送给爱好者。他在现场还赋诗一首:名师如云道非玄,独门受教得大全。
历尽沉浮修广汇,世博金奖有前缘。
博鳌论坛创办人之一沈峰表示,2015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意中联合馆)的成功设计,充分的展示了中国文化风采。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被誉为“水上城市”,素有“西方苏州”之称,不仅是意大利的重要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艺术古城。而今威尼斯水馆(意中联合馆)在米兰世博会上熠熠发光,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魅力,衷心感谢助力中国品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优秀代表,希望更多积极力量加入,共同促进对外文化和经贸的交流,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与理解。
【相关链接:】
吴欢2015世博会金奖获奖感言
这次获奖老实说出乎我的预料,但细想了一下,也确实有些前缘。
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吴祖光与新凤霞,因为任何事都“渊源有自,并非破空而来。”
年轻人有所不知,五、六十年前,我家在王府井的四合院,曾是北京最大的文化沙龙人称《二流堂》,来的人囊括了文学界、戏剧界、美术界、音乐界、电影界、曲艺界。几乎中国所有现当代艺术大师,只要你叫的出名的都来我家玩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郭沫若、老舍、巴金、矛盾、曹禺、叶恭卓、夏衍、傅抱石、于非闇等等不胜枚举。
当时北京还有一个文化沙龙很有名,但从人脉广度上讲,远远不如我家的人多。
原因就是我爸爸是戏剧“神童”我妈妈是“评剧皇后”今天时髦话叫“头号美女”大家都想一见。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当时我妈的演出全国票房第一,经济情况好,天天请客。而当时的大量文化人都很穷,我爸妈好客管饭,所以我这个年龄的画家中,见过真正各界艺术大师的人,从数量上讲,可能是最多的。
别的不说只算指导我的油画家、国画家、书法家就有:张光宇、张正宇、李苦禅、李可染、丁聪、董希文、蔡亮、华君武、叶浅予、张仃、黄苗子、尹瘦石、黄永玉、宗其香、潘絜兹、许麟庐、黄胄、蒋兆和、张乐平、 郁风、胡爽庵等。
如今得获2015年世博会(意大利)美术金牌,在这里赋诗一首,以报众恩师赐教:
名师如云道非玄,
独门受教得大全。
历尽沉浮修广汇,
世博金奖有前缘。
责任编辑:杨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开馆
意大利两任总理参观意中联合馆-科技视频-搜狐视频
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开馆
意大利两任总理参观意中联合馆
<span class="c-black" data-rss-fanscount=" 人订阅
视频介绍:
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开馆
意大利两任总理参观意中联合馆
推荐出品人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邀请资料2015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邀请资料2015
&&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邀请资料2015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穷游大洋洲
 ·  15:59
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终于将这篇意大利游记写完了,从来没有这么用心的对待一篇游记。5万字的游记,600多张甄选的精致照片,希望能看到这篇游记让我回忆起意大利的每一天,让我重新看到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希望也可以通过游记帮助到每一位对意大利感兴趣的朋友们,因为意大利太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此游记、摄影作品和视频作品版权归“24帧的生活”所有。如您转载,需经本文作者“24帧的生活”同意,并注明本文作者“24帧的生活”信息,不得用于商业目的,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特此声明。正文意大利我来了!当我踏上意大利的土地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意大利如此吸引我。不但有浓厚的艺术氛围,还有意大利人的热情礼貌和意大利的美食。走过的罗马、佛罗伦萨、锡耶纳、比萨、威尼斯、米兰,不同的城池,不同的文化,一城一世界,各具魅力;参观过39座各具特色的教堂、14家著名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惊艳每一种艺术品;看过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波提切利、马萨乔、丁托列托、布鲁内莱斯基、吉贝尔蒂、米开伦佐、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贝尼尼、提香等等的真迹,不管是建筑、绘画还是雕塑,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艺术表述,件件皆精品。仅仅14天的旅游时间,让我爱上亚平宁半岛,爱上了这个文艺复兴的发祥地,爱上了这里的意大利人。周边的朋友到意大利一般会用10天左右,从北玩到南。可是对于如此纠结的我来讲,只有14天的时间真的是远远不够从北玩到南的。意大利的旅游路线无非是北部和南部,两条主要的大众路线。第一次到意大利还是走寻常的北部经典路线吧。毕竟,在北部有想看的很多美术馆、博物馆,对于寻找文艺复兴的我们是不二之选。只有到了意大利才能体会文艺复兴给人类艺术带来的震撼,到每一座城市找寻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作品,是这次旅行的主题,真正亲临大师们作品面前,真迹的魅力绝非印刷品可以比拟,那种鲜艳的色彩,强烈的透视感,逼真的画面,典雅的造型无一不冲击视觉神经。跟随我们的脚步,在一边欣赏美景的同时找寻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足迹吧!(提示:本人专业不是美术,也不是欧洲艺术史,因此文中如果错误,敬请谅解,并请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谢谢! )行程安排意大利,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起源地。各种辉煌的教堂建筑,目不暇接的博物馆藏品。想读懂这些内容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行前准备时间比较短推荐大家“美景听听(高级版)”APP,是一个海外景点讲解的软件。里面不仅著名建筑和景点的历史文化介绍,还讲解了文艺复兴的第一推手美第奇家族。由于第一次使用穷游行程,所以将每一个城市单独进行了编辑,导致写游记的时候不能将这四个城市行程放在游记中,所以拷贝了链接,如果需要大家可以自行打开。罗马:/trip/V2UJa1FgBz9TZlI8Cm4/佛罗伦萨: /trip/V2UJa1FhBzFTYlI2Cmg/威尼斯:/trip/V2UJa1FgBzFTYlI5Cmw/米兰:/trip/V2UJa1FgBz5TbVI5Cmg/旅行保障听很多朋友说过意大利治安差,很担心自己的财物问题,临行前还给相机包包加了把锁,再加上意大利是申根国家,医疗保障要满足3万欧元才可以过签,我在选择旅行保险的时候也是好好比较了一下,最终选的美亚的,美亚的理赔和服务都是做的很好的,这款医疗保障到40万、旅行延误、变更、意外等都有保障,最让我看中的是这款个人财物、个人随身财物、银行卡盗刷都有保障,而且连现金都保,保障还是很全面的,具体的你们可以自己比较:http://t.cn/RtHXSBM。罗马从决定到意大利旅游到出行大概有3个月的时间,对于我来讲意大利真的是值得深度游的地方。只有14天在意大利的时间,感觉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建筑、绘画、雕塑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定要在去意大利前,恶补一下各种欧洲艺术,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一堆一堆的书,一部一部的纪录片,一本一本的读书笔记,明白了这些所谓攻略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经过近3个月的准备,终于踏上了去往意大利的汉莎航班,意大利我来了!没想到汉莎的飞机上还有方便面12小时的飞行真的是无聊,没事摆弄摆弄小饼干。罗马的第一天经过12小时的飞行,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罗马。罗马,意大利首都,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在意大利人眼中他不仅是意大利的首都,也是罗马帝国的荣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到罗马的时间已经晚上了,我们拖着行李走在罗马的街道上,让我的心有些惴惴不安。来之前,听到最多的就是意大利的治安很差,所以,临行前我把相机包也上了一把锁,手中的行李紧紧握着,眼睛一边找着要住下的公寓,一边看着形形色色的路人,他们谁要抢我的包好不容易找到了公寓,我们住的是一个小复式的公寓,价格要比酒店便宜一些,但是也要每晚210欧,还不算城市税。朋友说,我们已经住的算是比较好了,毕竟是在梵蒂冈旁边,而且还包含早餐。收拾收拾,也没有再出去转,12小时飞行还是蛮累的,所以激动的躺在了意大利的床上,顿时睡着!罗马的第二天从公寓出来离地铁站不远,坐上可爱的罗马地铁,并不想很多人形容的又脏又破,尽管有一些车确实慢老旧的,但是一点都不缺乏涂鸦。今天算是正式意大利之行的第一天,我们也是从第一站“古罗马”之行开始。罗马的古罗马建筑主要集中在一个建筑群内,主要分成了古罗马斗兽场和古罗马遗迹。尽管在来之前看了很多游记,还是对这个地理位置不清楚,以为是n多个景点,其实就是这两个。这两个地方,用pass票是可以不用排队直接进入的。古罗马斗兽场(Colosseo)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5万人,分为5层,在斗兽场的顶端,安置了当时海军所用的风帆,用于为贵宾遮风挡雨。斗兽场由于失火,原有表演用的舞台已经毁之殆尽,可以清楚的看到斗兽场的地下室,当时的猛兽就是从地下室,经过放置在不同地方的升降梯运到舞台上,展开人兽大战的。在古罗马斗兽场,我一直找寻着这座建筑的特点,它受到了古希腊建筑的影响。如此庞大的一个建筑,古罗马人是怎么样建成这样的一个具有“现代化的运动场”?古罗马斗兽场对于现代的体育场馆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北京鸟巢的建筑师,曾经用电脑模拟古罗马斗兽场和北京鸟巢紧急疏散人群,结果得胜的居然是古罗马斗兽场。尽管这已经是破败不堪,它也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建筑魅力。朋友偷拍了一张我工作时候的照片,这是在所有偷拍当中最优质的一张了古罗马斗兽场之所以可以被保护下来,都是缘于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为了纪念这些殉教的教徒,在斗兽场的一层,立起来了一个大大的十字。来到这里一方面要看,古罗马的建筑,另一方面也从中了解基督教对罗马的影响。基督教对于罗马统治时期、中世纪还是现在都是如此的重要,也左右着亚平宁半岛的走向。有时,宗教确实是很强大,即可以毁灭一些也可以保留一些。在古罗马斗兽场的上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位于斗兽场和古罗马遗迹之间的君士坦丁凯旋门,,站在斗兽场上观看比较清楚。是为纪念君士坦丁一世米里维桥战役的胜利而修建。在这个凯旋门上没有基督的标志,而更多的浮雕是来自较早期异教徒的纪念碑,比如凯旋门顶端的八块长方形浮雕,它们是从奥理略皇帝纪念碑上拆卸而来,现在原件已被珍藏在罗马首都博物馆。在凯旋门前面,居然看到了意大利的大兵,都说意大利出帅哥。走不多远,就是帕拉丁山和古罗马广场的入口。在做攻略的时候,发现在这个地方有很多景点,如:帕拉丁山、古罗马广场、帝国广场、图拉真广场,看得我这叫一个晕,我还以为要走很多地方。实际上,进入帕拉丁山后,这些景点都在这里面,都是可以看到的。在古罗马遗迹这个建筑群中,一共有三个凯旋门。最著名的就是在古罗马斗兽场和帕拉丁山中间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另外两个都在帕拉丁山和古罗马广场这个景区内。进入后,看到第二个凯旋门,就是提图斯凯旋门,是为了纪念提图斯攻占耶路撒冷而建的。在这个凯旋门的右边就是古罗马广场,左边就是帕拉丁山,两个不同的景区。帕拉丁,就是曾经的皇帝和贵族们居住的地方,也是传说罗马建城传说的地方。罗马诞生的传说中,当罗穆路斯杀了兄弟雷穆斯之后,就到了帕拉蒂诺山上修建了一个小村庄,1940年代在遗址上发现了许多小洞,考古学家推测这些小洞应该是用来插牢那些铁器时代的支撑柱的洞。他们是罗马的最早基柱。在这里,我们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古罗马广场,然后就走出了景区。又从帕拉丁山的入口再次进入,这才找到古罗马广场,真是笨啊。不过,也不能全怪我们吧,罗马的景点标识,确实很少,就算有,很多还是意大利文的。古罗马广场,它是古罗马时代的城市中心,包括一些罗马最古老与最重要的建筑,是古罗马举行仪式的中心场所。这里还有很多遗迹可寻,元老院、维斯托神女宫、艾米利亚大教堂等等。在夏天最好一早前往,或者稍晚再去,因为古罗马遗迹当中几乎没有遮阴处,曝晒严重,建议避开中午时间。如今在罗慕路斯神庙中,展出很多古罗马时期的雕塑,这些雕塑有着浓浓的古希腊的味道。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地方就是维斯托神女宫,掌管灶神神庙的女祭司住在此处。这座房子是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建筑围绕着中央花园,各样的雕塑围绕着中央花园,在开满鲜花的季节,这里算是最有味道的。秋林斯柱式、多立克柱式,在这里均能看得到,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些断壁残垣给予了很多建筑师以灵感,例如:阿尔贝蒂、布鲁内莱斯基、米开朗基罗等等。让我从这个千年等的古迹中寻找,不单是体会旅游的快乐,这座建筑不但对于文艺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景区的另一个出口处,就可以看到第三个凯旋门塞维鲁凯旋门。顺着出口往山下走,就可以看到帝国广场,对面就是图拉真广场。从帕拉丁山出来,就可以到了卡比托利欧广场的后面,这与原来计划的攻略还是有不一样的,原来以为这两个地方离得比较远,到了才知道,是紧挨着的。卡比托利欧广场位于一块称为卡比多山的小丘上,是16世纪时由教宗保禄三世邀请米开朗基罗设计、规划,米开朗基罗建议修建新宫,使广场成为一个不等边的四边形,实际上从空中看广场周边的建筑呈现的就是梯形,中间的广场是一个圆形。广场地面上有放射状的图形,与周围建筑物巧妙搭配形成一种几何之美。主要有罗马市政府、皇帝奥利略骑马铜像及智慧之神、台伯河之神和人面狮身三座雕像。米开朗基罗将广场的设计体现出文艺复兴晚期的罗马现状,摆脱宗教改革危机,正寻求新起点的基督教教会。在这个广场我们做了很长的时间,仔细的看着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左右的绝对对称,广场地面是呈现不规则的梯形,最外一圈是一个圆形,让整个广场体会着对称的美。从卡比托利欧广场下来,往右边走一点便是威尼斯广场和著名的“打字机”-维托里安诺纪念馆。就在去往纪念碑顶层的时候,看到了阿拉柯利圣母教堂,这个教堂并没有在计划之内,所以也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这也是来意大利看到的第一个教堂。主祭坛并不让上去,远远的看着华盖,不知道华盖下面供奉的是什么圣物。当看到教堂里面有一个洗礼池,这可以判断出这个教堂所建的时间是比较早的。因为从洗礼池在教堂位置判断教堂的建筑时期,还有就是洗礼池的大小和式样,也是可以判断教堂建筑时期的。看到这三只小蜜蜂了嘛?这是罗马的巴尔贝里尼家族的标志,在罗马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这个家族的标志,在意大利每个有名望的家族都有自己的盾牌标志,只要看到不同的盾牌就知道是哪个家族的。从教堂出来就可以进入维托里安诺纪念馆的旁边,这座高大的大理石建筑的地位多少有点类似于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也位于罗马的最中心。纪念堂落成于1911年,是为纪念意大利的统一以及促成其统一的埃曼努埃尔二世而建的。纪念堂正面是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纪念堂上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边的代表“思想”,左边则意味着“行动”。通往纪念台的第二段台阶上有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飞狮雕像。台阶下方的两组喷泉——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台阶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在纪念堂非常值得坐电梯上去,可以看罗马的全景,还无需费力爬楼梯。夜晚的时候,纪念馆和威尼斯广场的夜景非常漂亮。这里看罗马城市的景色也是不错的地方,但是如果用广角的话,顶层的建筑就会收进镜头,因此建议还是用35已经的头比较合适。从威尼斯广场过一条马路,便到了罗马圣马可教堂,正巧遇到有一对新人正在举办结婚典礼,所以不方便在里面转。该教堂建于336年,是马可教皇为了纪念圣经福音书作者圣马可而建,马可教皇的遗骸存放在祭坛下,教堂内部的装修则采用了大量巴洛克风格的壁画和马赛克镶嵌画,十分精美。出了圣马可教堂,已经是下午时分,朋友跟着我,中午也没有吃饭就赶往下一个景点。A型血的人就是这样,在行动前要制定计划,也会按照计划执行,所以,苦了跟着我的朋友了。14天的意大利旅行,天天如此,早上吃饱,中午茶点,晚饭丰盛。马不停蹄的走到了万神殿,是罗马,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后改建成一座教堂。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将万神庙献给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这也是今天万神殿的正式名称。文艺复兴时期该建筑物成为了意大利建筑师们学习的对象,万神庙的结构简洁明了,主体呈圆形,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是自建成后到1436年间最大的穹顶。穹顶的最高点也是43.3米,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用于采光。这个穹顶采用的是传统的鹰拱架进行建设,与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建筑方式是不一样的。不知道布鲁内莱斯基是否来过这里学习过。这个洞也是万神庙唯一的采光点,这样以来光线从顶部泄下,并会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光线的角度,给予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十分适合宗教建筑的本性。穹顶内部还做了五层凹格,凹格的面积逐层缩小,但是数量相同,因此更加衬托出穹顶的巨大,并给人以一种向上的感觉。不知道这里举行什么仪式,上台演讲的人,都是声泪俱下的。万神殿实际就是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就是伟人的公墓,其实教堂里面一方面是人们与神接触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有权势的人在死后与神接触的地方,也就是“坟地”。这里埋葬的除了维克多o埃马努埃莱二世外,还包括了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和阿尼巴尔o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等人。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拉斐尔墓,我也来到这里,在没有看到拉斐尔作品之前,先向这位艺术大师致敬。伟大的拉斐尔就安静的躺在这里,我默默的注视着他的石棺,有很多人都送上鲜花还祭奠这位文艺复兴杰出的大师。在之后的旅程中,我将看到很多很多拉斐尔的作品,先让我向大师致敬吧!从万神殿出来,已经夕阳了,走在去往纳沃纳广场的路上,看着行色的人,第一次有了一种欧洲的感觉。看着他们都好悠闲,好随意,比起我们他们更会享受当下自己的生活。来到纳沃纳广场,发现这里的人才真是的悠闲,三三两两坐在栏杆上聊着天。广场周边的房子不高,从南到北分别是海神喷泉、四河喷泉和摩尔人喷泉,前两个喷泉都是贝尼尼的作品。我们先是看到的海神喷泉,它是在罗马成为意大利首都后,于1878年增加了“海王星与章鱼的战斗”雕塑。整个广场充满着艺术的气息,在广场的南边有很多人在摆摊作画,也有很多小朋友在地上画着,可惜意大利是不能随便给小朋友拍照的。终于看到贝尼尼的四河喷泉了,位于纳沃纳广场的中心,1651年为献给旁菲力主教英诺森十世而修建的,是巴洛克艺术高峰期的代表作之一。用四个人像代表了文艺复兴时代地理学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条大河:非洲的尼罗河(头部遮住,因为当时源头尚未发现)、亚洲的恒河(人物呈轻松状)、欧洲的多瑙河(转身要稳住方尖碑)以及美洲的拉普拉塔河(秃头作旋转状)。也许是我有眼不识金镶玉,我真不觉得贝尼尼的这个作品具有雕塑的张力,有些肌肉的表现比起米开朗基罗真的是太不一样了。位于四河喷泉旁边有一座教堂,是圣阿涅塞教堂(Sant&#39;Agnese),其凹形正面()的设计是贝尼尼的主要竞争对手—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的作品。圣阿涅塞教堂是圣阿涅塞殉难场所,她是一位13岁的处女,由于不愿嫁给一名异教徒而遭杀害。位于纳沃纳广场的南端是,1653年贝尼尼增加了摩尔人雕像后的摩尔人喷泉,描绘一个摩尔人或非洲人(也许原来是尼普顿),站在海螺壳中, 与一只海豚摔跤,周围是四个特里同(海神信使)。它被放置在一个玫瑰色大理石喷泉池中。我和朋友在广场边上的餐厅找了一个露天的作为,点了些酒水,静静着感受着纳沃纳广场,看着广场的北边都是一些艺人在表演着不同的节目。到了国外,我向来喜欢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和当地人坐在一起,听着他们说话,看着他们有时夸张的表情,尽管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是我喜欢这种融入,不用说话,一切都可以感受到。休息好了,眼看要一天最好的时间就要到了,我们继续踏上旅途,去往圣天使堡。罗马的pass票是可以进去的,现在里面是一个博物馆,但是我们只想在外面看看。圣天使城堡(Castel Sant&#39;Angelo)是意大利罗马的一座城堡,该建筑位于台伯河畔,邻近梵蒂冈教廷。简单的理解圣天使堡原来是一个要塞,后来里面也成为了放置罗马皇帝的墓地,再后来也成为了监狱。曾经教皇克勉七世于1527年,罗马之劫期间被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军队困于圣天使城堡内,之后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教皇的备用居住地。米开朗基罗为圣天使堡设计了门面。圣天使堡桥两边有着很多的天使雕塑,是贝尼尼组品,不过现在桥上的都是复制品,在夕阳的映衬下撒发着金色的光芒。坐地铁又回到了古罗马斗兽场,只为来拍晚上的斗兽场。趁着还没有黑天,我们先在旁边的一家餐厅吃饭,边吃边等光线。来意大利之前,总觉得意餐用奶酪多,比较腻,但是到了这里真正吃的时候,觉得怎么那么好吃!我是一个不太爱吃的人,更不喜欢吃西餐,但是到了这里我就爱上了吃,不听的吃……走到哪吃到哪,也不会为了吃去满处找店,我的一个原则就是,只进当地人多的餐厅。吃完,我们坐在斗兽场对面的台阶上很久,看到有很多人都在这里等片。等到光线来的时候,可惜天空中万里无云,只是简单的蓝色,少了一份情趣。罗马的第三天第三天的上午去了梵蒂冈,下午的时候就匆匆赶到拉特兰圣约翰大教堂,因为它与圣彼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和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并称为天主教的四大教堂。它之所以在天主教四大教堂之列,不仅是因为它雄伟壮丽的建筑规模,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宗教地位。在这座教堂中央进口两侧用拉丁文字写着“世界所有城市教堂之母”。这表明拉特兰圣约翰大教堂是世界上所有教堂中最早的一座。拉特兰圣乔凡尼大教堂多介绍一下,315年至 318年,法乌斯塔将所有这些赠送给教皇梅尔基亚德,并在拉特兰宫旁建立了拉特兰圣乔凡尼大教堂,以便为教皇提供驻地。此后这里和拉特兰宫便成为教皇们的官方处所,直到1309年教皇迁往法国的亚维农。该教堂原为教宗的座堂,在 1305 年以前,均为历代教宗的住所。每走进一所教堂,就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走在教堂里面,看着巨大的石柱、祭坛,总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殊胜的感觉。每一座教堂都会有一个华盖,华盖下面就是本教堂最神圣的圣物,我却不知道拉特兰圣乔凡尼大教堂中的圣物是什么。但是,华盖确实高大,有一点哥特味道。这里应该是唱诗班的地方,是在华盖的后面。穹顶上是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壁画,而且金色也是拜占庭风格的主要特点,唱诗班两旁的上面是两组管风琴。在准备出教堂的时候,正好遇到几位嬷嬷或者是修女?我也分不太清。她们来教堂祷告,这个祭坛画应该是圣母升天吧。我也知道对着他们拍照不是很礼貌,但我看到他们跪下的祷告是那样的虔诚,我还是忍不住按下了快门。拉特兰圣乔凡尼大教堂内,还有一个花园,需要5欧。我们进去看了看,也是一些古迹和石碑一类的,确实没有什么太多可以看的。圣约翰广场方尖碑是公元四世纪初从埃及的卡尔纳 克神庙运来。这座方尖碑本身高32米,连基座则高达47米,重约455吨,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高的古埃及方尖碑。拉特兰圣乔凡尼大教堂旁边是圣阶教堂, 圣阶有 28级白色大理石台阶,据说四级台阶是当时耶稣通往受审地时踏过的台阶,来自耶路撒冷。现在外面包裹着防护胡桃木板,仅供信徒跪行。通过阶梯可到达圣中圣礼拜堂,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必去的地方。(感谢@wangq22)进去的时候,看到有很多人都跪在台阶上,正在祷告。看上去和在藏区寺庙里,一步一叩头一样。上面不知道供奉着什么圣物,因为都是意大利文,实在无能为力。一天的行程又结束了,终于可以不用暴走了,坐上地铁直接回到公寓那边去吃完饭了。罗马的新地铁还是蛮高大上的,站台和走廊里还是很干净整洁的。罗马的第四天来罗马已经4天了,已经熟悉来早起到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前坐坐,看到意大利人他们都会友好的和你点头示意,我也习惯了说上一声:Morning。回到公寓吃早餐,喝一杯Espresso,这种悠闲好像也只能在旅游的时候体会。今天早上要去拼人品了,在我们想去的美术馆中只有波格赛美术馆没有预约上,之前来的朋友也都没有预约上更没能排队进去。罗马的Pass票是可以免费进去的,我们早早便出发,因为不算很远,也就走着去波格赛了。我们穿过昨天已经路过了西班牙广场,阳光照在西班牙广场的阶梯上,三三两两的人要比起昨天旁晚来时候的人山人海要惬意了许多。山上的圣三一教堂正在整修,所以也没有办法看见真容。没想到的是,一大早上就有一对情侣在阶梯上发呆,难不成一天就这样发呆的度过走在通往波格赛的林荫路上,一片郁郁葱葱,有点天坛的感觉,这些路边的棵棵大树年头肯定也不少了。我们一路上感叹意大利人对环境的珍惜,说着也就来到了波格赛门口。排队的人不算多,9点这场应该可以进去,在意大利很多美术馆都是限制人数的,波格赛也不例外,而且这里还限制只能游览2个小时。波格赛美术馆是一家私人美术馆,原来是波格赛家族的一座别墅,这是一座典型巴洛克风格的别墅建筑,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内部收藏可让人睽违已久,里面有价值连城的藏品和布满院子的顶级雕塑群,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一般游客都无法欣赏到它的全貌,直到1998年才整修完毕,全面开放。我们来它的正面正在整修,所以只能到它的后面拍一张全貌。又走进一家艺术殿堂,它并不同于梵蒂冈的恢宏,而是更加的精致。每个房间都有着一件最重要的展品放在正中间,每个房间并不大但是绝对的金碧辉煌。看到的第一个展品就是贝尼尼的《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可以说在波格赛才能真正的领略贝尼尼雕刻的绝妙,与之前看到的喷泉一类的雕塑真是大不一样,雕塑的律动感极强,人物生动,颠覆了我之前对贝尼尼雕塑的认识。 这件雕塑取材于一个古罗马神话故事,刻画了冥王普鲁托强掳少女普洛塞尔皮娜作为其妻子时的场景。两个人缠绕、扭打在一起的雕塑,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它会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从左边看普鲁托有力地抓住并托起普洛塞尔皮娜,而姑娘正在试图挣脱他的束缚;从前面看整个雕塑似乎是普鲁托正在炫耀他所获得的战利品,并把带她进入冥界;从右边看普洛塞尔皮娜脸上有她在向上天祈求时流下的眼泪,风吹起了她的头发,脚下那条守护地狱之门的三头犬正在咆哮。我非常喜欢这件作品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的手和腿接触的地方,这个雕塑极其精致、细微,腿部肌肉的凹陷和手指的用力,展现的淋漓机制,完美。贝尼尼的《大卫》,他25岁创作的。虽然没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出名,但它仍是件杰出雕塑。富有动态的大卫身体扭曲双唇紧闭,定格在将石头扔出去的一刹那,灵性十足。卡诺瓦创造的《斜躺的包丽娜》,这个斜倚在躺椅的雕像,缺少一些女性应有的温柔,而带有一些傲气。那时因为这座雕像的模特儿是法国一代枭雄、败于滑铁卢的拿破仑的妹妹包丽娜。在这里也收藏了一些拉斐尔的作品。这件《基督被解下十字架》木版画,描绘的角度从哀伤死去的基督的原始考虑转向抬走基督的遗体,右边那个强壮的搬运者虽然是抬基督遗体的那组主要人物之一,身体却向相反方向倾斜。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拉斐尔的作品,每一个笔触仿佛都可以看到。欧洲的画作,不管是木版画,蛋彩画还是油画,都可以近距离的观看,而不像我们的国画只能在恒温的展柜中展示。提香的《神圣与世俗之爱》这幅画,可真是和我们捉迷藏了,其实明明第一次来这间房子的时候看到了,但大意了就没在意,再等我们想起来去找的时候,楼上楼下我们翻了一个遍也没有找到,最后还是问的工作人员,才又回到这件房间。《神圣与世俗之爱》上两个象征着天上与人间的妇女似乎在谈心,她们的区别是:穿衣的代表人间的妇女,裸体的代表天上的女神。在这幅狭长宁静的画面上,充满着一种古代牧歌式的情调,中间那个象征爱神的小天使,竟是一个淘气的孩童,他在专注地嬉弄着池子里的水,传达了人间的生活气息。在波格赛有很多卡拉瓦乔的作品,卡拉瓦乔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可以说是绘画界巴洛克风格的奠基人,开创了暗色调主义的画风。这种风格到了威尼斯的教堂中的湿壁画和美术馆可以领略的更多。但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色调。左边这副《圣母、圣子和圣安妮》,运用光线的暗色表达意境,画中几乎全黑的背景,就像戏剧舞台上只给主要人物打光一样,这种画法更加突出了人物。右边那副《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是卡拉瓦乔的最后几幅作品之一。大卫用石块击穿巨人哥利亚面门后,割下了他的头颅。大卫的表情并没有喜悦,他眉头紧锁,夹杂着些许悲伤和怜悯,注视着手中提着的哥利亚的头颅,血水不断从头颅下方滴落。画中依旧采用的是画中几乎全黑的背景。波格赛美术馆尽管不大,但是里面的珍品真的是太多太多,我们足足用满了2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在很多雕塑和画作面前真的是久久不愿离去。在走出波格赛再次来到林荫路上,在罗马,除了早上出行和晚上回公寓,每一个景点间我们都是暴走。我喜欢走在异国他乡道路上的感觉,喜欢看他们都是怎么样生活的,喜欢了就在路边随便买些吃的喝的,倒也不刻意去找某家门店。意大利街边的小店都很惬意,随便坐在哪,都能看到几百年的东西。来到了巴贝里尼广场,看到了贝尼尼著名的海神喷泉。看看这个,再想想刚才在波格赛看到的贝尼尼的作品,怎么感觉就不像是同一个人的作品呢?在巴贝里尼广场的附近,还找寻到了另一件贝尼尼的作品,蜜蜂喷泉,喷泉原来的用途是为了饮马。有看见的是三只小蜜蜂,又是巴尔贝里尼家族的标志。由于坐落于广场的角落,所以很容易错过。之后我们找寻传说中美丽的四喷泉,翻过一个高坡又一个,终于看到了,真是大跌眼镜。说实话,这个喷泉是在意大利看到的最差的,都没有举起相机的欲望。所以,大家不去看也罢,肯定不会觉得可惜。我们还是直奔俗称人骨教堂的嘉布遣会圣母无玷始胎教堂吧,这个教堂就在马路边上,而且进口是在二层,这又让我们好找。1631年,安东尼奥?巴贝里尼枢机下令将成千上万嘉布遣修士的遗骨从Lucchesi街修道院挖掘出来,转移到嘉布遣圣母无玷始胎教堂的地下室。这些遗骨沿着墙壁放置,修士们和贫穷的罗马人死后也埋在这里,他们的墓在目前弥撒小堂的地板下面。原来还真不清楚教堂的作用,这次来才真正的了解教堂其实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墓地,能有幸在教堂安家的人,都不是一般二般的人,他们可能对于生死并不想中国人一样要入土为安,他们有的悬在半空,有的水晶棺盖,有的放在地下室,总之,如果你很在意这些的话,进教堂还真要鼓足勇气。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值演奏管风琴,特别特别的美,尤其伴随着教堂的氛围。但是,忽听有人呵斥,才知道这里不让拍照录像。好在之前,我拍了一张。走过了人骨教堂,我们在暴晒的太阳下,继续往前走,终于看到了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1563年,米开朗基罗受命利用浴场残余兴建了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而1564年大师就在89岁高龄辞世了。教堂的入口就建在浴场的残垣断壁上,浴场的半圆形结构被镶上十字,两个壁龛则变成了大门,看似很简陋。但内部空间其实是非常可观的,浴场内部的三个大十字拱顶被改成了教堂中殿,高大的空间更增加了宗教的神圣感!到处都是米开朗基罗炫智商的痕迹。教堂内的地板上有一条大理石镶嵌的罗马标准时间子午线。平时,阳光透过屋顶上特别设置的小孔洒进教堂,光线照在子午线上,以此来观察时间和日期,子午线旁刻着十二星座。为防止游客太多破坏这条珍贵的线,特别用栏竿隔起来了不让人踩,所以教堂正堂进不去。在大殿的空座位上坐了下来,透过烛台看到了主祭坛,祭台上有着祭品的摆设。这让我联想到了藏传佛教的佛堂摆设,七供也好,八供也好,都有着共同的意义。教堂这些祭台上的摆设也是同样的道理吧。尽管宗教不一样,但是宗教对人产生的意义还是相同的。来到罗马本来想把天主教四座特级教堂都去了,可是有一个比较远,只能放弃。今天还有一个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一的圣母大殿(马杰奥尔圣母玛丽亚大教堂)要去,这样就把罗马的三个特级圣殿走到了。这座教堂的建造说起来还有个传说故事,有点类似窦娥。公元4世纪的盛夏,有一天圣母玛利亚托梦给教皇利伯略,圣母玛利亚对他讲,在这个地?将会出现奇迹,8?份将会下雪。后来教皇宣布,如果真的出现出现这个奇迹,他将在这?建造一座教堂以纪念圣母升天。 结果当年的8?15日,真的下雪了。教皇便兑现诺?,在该处建造这座教堂。这个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圣母命名的教堂,是罗马以圣母玛利亚命名的教堂中最大的,自从该教堂建成以后历尽多次改建。每一个教堂都会有一个主祭坛,主祭坛上一般都会建有华盖,华盖代表着天堂,在这个“天堂”下面就是这座教堂中最重要的圣物。这个教堂是可以近距离的瞻仰圣物,在圣物前有一个雕塑,描绘的是正在跪拜主祭坛下面圣物的应该是主教吧。这是主祭坛顶上的象征圣灵的鸽子的雕塑,非常华丽!来看看教堂的穹顶吧,《圣母加冕》。1294年,由雅各布内.托瑞第绘制镶嵌画。画满中央右边是耶稣,左边是圣母,画面下?的题字来?于8?15日圣母升天的礼拜仪式。这应该南边的礼拜堂,门口已经被大铁门锁上,不让进去参观,其实我非常想看看这个礼拜堂的穹顶,因为那上面的壁画,画的非常漂亮。今天还有最后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去看老米非常著名的纠结雕塑《摩西》。《摩西》雕塑在罗马圣伯多禄锁链堂又称为“欧多西亚大殿”内。这座教堂从外面和内饰都很一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说很简单都。不简单的就是原本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修建的陵墓上的由老米创作的雕刻群,正中就是摩西雕像。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向往给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并将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招来为他工作。说实话这位教皇对艺术的贡献是非常大的,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都是由他慧眼识得,才造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梵蒂冈。但这位教皇对艺术的要求反复无常,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老米差点精神分裂,老米自己到死都认为这座陵墓工程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望。摩西对于犹太人和基督教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史学界认为他是犹太教的创始者。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个。他曾亲自和上帝接谈,受他的启示,领导希伯来民族从埃及迁徙到巴勒斯坦,解脱他们的奴隶生活。他经过红海的时候,水也没有了,渡海如履平地。《圣经》上的记载和种种传说都把摩西当作是人类中最受神的恩宠的先知。看看摩西怒目着前方,射出火焰似的光。牙齿咬紧着,像要吞噬什么东西。老米用壮年摩西来表现。因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龄,老年是衰颓的时期,只有壮年才能为整个民族的领袖,为上帝的意志作宣导使。仔细看看雕塑的细节,肌肉、血管、衣服的褶皱,惟妙惟肖,特别符合米开朗基罗的特点。我们还是要看看圣伯多禄锁链堂的圣物,圣物就是圣伯多禄(圣彼得)在耶路撒冷被监禁时所戴的锁链。根据传说, 欧多西亚皇后(瓦伦丁尼安三世皇帝之妻)从耶路撒冷带回这条锁链,将它赠送给教宗良一世,当教宗将这条锁链和圣伯多禄最后关押在罗马马梅尔定监狱时所戴的锁链放在一起比较时,这两根锁链竟然神奇地结合在一起。本来还去了传说中的许愿池,怎奈正在整体维修,留下了一个遗憾。其实,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在我们的计划之内,那就是“井盖”的“真理之口”。想来就是因为一步电影,也是无趣,就没有安排在计划之内。又是暴走的一天,好累啊!但心里却非常高兴,看到了那么多曾经在书上看到多次的艺术品。晚上,犒劳一下自己,看着意大利的姑娘们,不但吃前菜、主菜,还要吃一个大大的披萨,最后还要吃甜点,真是佩服佩服!我们两个人才吃一个披萨和一个牛排,吃的已经很撑,真不知道意大利的姑娘们怎么那么能吃,还不胖!罗马的第五天再见了,我的罗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很多感伤,是因为有一些遗憾嘛,听他们说罗马很破,治安很不好,也很没有意思,但是我怎么由衷的喜欢罗马。罗马真的不是他们说的样子,这让我开始爱上了罗马,爱上了意大利!再见吧,我想我还会再来的。梵蒂冈梵蒂冈不属于罗马,更不属于意大利,它是独立的教皇国,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天主教会都是教皇国的支脉。整个梵蒂冈就是一座博物馆,一边编写着历史,一边收藏着历史,当然更是在创造着历史。梵蒂冈是三角形组成,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其实,我们就住在这附近,在罗马这几天,每天我都会来到这里感受着罗马的氛围,坐在广场边上的台阶上,看着圣彼得大教堂,这里的宗教氛围是非常浓烈的,让我想起了我在藏区时候的感觉。他们迎着出生的太阳坐着祈祷,不断的祷告着什么,这和藏民磕长头不就是一个道理嘛,一样的虔诚,一样的热爱着他们的宗教,尽管仪轨不一样,但是那颗虔诚的心都是一样的。对于有信仰的人,应该是受人尊重的。在圣彼得教堂的穹顶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整个圣彼得广场和罗马。1656年至1667年间由贝尼尼设计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广场,周围由圆柱围成巨大的椭圆形状,顺着广场出去的大街犹如钥匙孔一般,整个罗马城围绕着圣彼得大教堂,呈现发散式分布,真不愧贝尼尼被誉为巴洛克之父。在圣彼得广场中间就是梵蒂冈方尖碑,这座方尖碑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市集广场运来罗马的。教宗西克斯图斯五世在位时,建筑师丰塔纳於1586年的3月至9月间,动用了900人、150匹马和47部绞盘机,才能把这座巨大的石碑矗立在现在的位置上。这座碑身上,并没有像罗马其他方尖碑那样刻着埃及的象形文字。 如果我们认真的站在方尖碑的正中间,再看圣彼得大教堂的时候,其实,它并不在中心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贝尼尼在设计广场的时候,在圣彼得大教堂正立面用视觉差解决了这个难题。我在广场中间,看了许久许久,要不是提前做了功课,还真的是以为方尖碑是在正中间,这一点真是佩服贝尼尼的用心。在广场两侧圣彼得和圣保罗的雕像分立两边,都是贝尼尼的作品。下面这尊塑像就是这个教堂的主人:圣彼得。手握金钥匙,寓意天堂之门由他打开。他是耶稣的十二圣徒之一,在耶稣死后,由彼得继续传教,后被暴君处以极刑。但是,彼得说,他不如他的老师,因此要倒钉在十字架上。之后,彼得封圣,追认为第一任教皇。贝尼尼设计的两侧由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组成的大理石柱廊环抱,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圣徒像,顶端竖立着140尊圣人们和殉道者的雕像。贝尼尼赋予了这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永恒的生命,他们的高大更加显得人的渺小,使人走在柱子中间的时候,在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祷告自己可以死后上天堂。圣彼得大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西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贝尼尼、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每天有着成千上万的人排队进入教堂,顺着川流不息的河流,走进圣彼得大教堂。走进这座圣殿,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教堂的神圣和雄伟是描述不出来的,站在教堂的中厅,仿佛进入天堂一般,你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上帝看到的一直小蚂蚁。两束阳光透过穹顶,射到中厅内,犹如天堂的射下的两个神柱,站在神柱下面就会生出双翼,飞向天堂……这种神圣只有亲自看到,才可以体会。教堂中厅的正中就是贝尼尼的雕制的华丽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援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复活柱螺旋向上,又是一种将祈祷者可以带入天堂的神圣。对于这个穹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德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上帝、对圣母、对圣彼得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现在我们见到的教堂中央著名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境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穹顶最高点离地面有42米,一束光从那里泻下,幽柔和清澈。在华盖的后面就是贝尼尼设计镀金的青铜圣彼得宝座,宝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宝座后面的玻璃彩窗上有一直鸽子图案,在基督教中鸽子象征着三位一体中的圣灵,也许这就是欧洲的国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广场鸽,他们那么爱戴鸽子的原因吧。光来自鸽子后面,让祷告的人,看着鸽子就可以增加对天堂的向往。在宝座左边就是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墓碑,也称五圣像。这是贝尼尼80岁时受托雕制的作品,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个雕塑作品。端坐在上方的是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红色大理石雕凿成的布幔四周是用白色大理石雕成象征仁慈、正义、真理、智慧的四位女神。礼拜堂内只允许祷告的人进去,但是你进去也是没有人拦着的。在这里大家都很自觉,1就是1,2就是2,不像我们很会钻空子。为了看看这里面的贝尼尼的作品,还是大着胆子进来了。在这个石刻上,记录着历代的教皇的名字。一副拉斐尔的作品《耶稣显圣容》。据说在蒂冈博物馆?也有一幅?模一样的。但是我确实没有看到。在圣彼得大教堂内,只有眼前的这块大理石是老圣彼得大教堂唯一存留下来的。它来见证着圣彼得大教堂从旧到新,从过去到未来。登上大教堂穹顶是来大教堂必须的,有电梯和爬楼两种,但是都要进过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游廊,然后只能爬上去上。在游廊上透过铁丝网看到地面上的人变成了一只只的小蚂蚁,这下感受到大教堂的高度了,真不知当时是怎么建设这么高大的建筑的,米开朗基罗是用多大的鹰拱架才建造成这个穹顶,太佩服!站在大教堂穹顶的照片在前面已经介绍了,这里就不再放了。由于时间特别紧,没有来得及细细的看,也只顾欣赏拍片比较少,就连最重要的《圣殇》都没能仔细看看,打算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再来看。但是,这个梵蒂冈的帅哥,确实太帅了,偷拍他一张,然后鞠躬道谢!在梵蒂冈还有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且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参观梵蒂冈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有网上预约和现场票两种,还是网上预约吧,尽管有预约费,但也比在外面排几个小时的队要值多了。来到梵蒂冈博物馆,它的正门现在实际是参观的出口,在正门的门头上有着一组雕塑,不是别人,正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一左一右拥着教皇比奥十一世的徽章。进门后楼上有租借解说器,有中文解说,对了解作品有很大帮助。记得自己带耳机,否则你就需要一直举着手,举一会可以,举5、6个小时,手估计会断的。 按照地面的导游指示,一开始来到梵蒂冈博物馆首先去的是埃及馆。看到了一具木乃伊和许多雕像。其实没想到教皇有这个爱好,收集木乃伊。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品区,摆放着不同时期的雕塑作品,很多都是源自希腊神话。看来,来意大利不单是要看神曲,还要好好复习一下希腊神话,否则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寓意着什么。梵蒂冈博物馆内有一个很大的庭院,就是皮戈纳庭院。大面积的黄色满眼都是,这和中国是一样的吧,黄色象征着皇权,只有皇帝才可以用明黄色的。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铜铸松果,有很多传说对于这个雕塑,但是到底是谁铸成的,我还确实不知道,但是它真的是巨大。美景宫八角庭院,这里也是有关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一个著名的场所。这里展示的雕塑作品要比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品区内的雕塑要精致和有张力,估计是把极品放在了这里。这是著名的《拉奥孔》,是关于雅典娜和特洛伊城的典故。父子三人被雅典娜派来的巨蟒缠绕,面目狰狞,最后终将死去。这组雕塑就是展现正在挣扎的那一刻,雕塑的鲜活和动感十足,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个题材也是有很多人尝试的,但是我总是觉得没有这组看着有感觉,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人们都赞扬的雅典娜,居然还有邪恶的一面,残害无辜,人性可能都是有两面的吧。《底格里斯河河神》,河神手扶着水罐,眼神注视着远方,略带忧郁,大半身裸露,赤足。下面是一个石槽,表现着战争的场面。在庭院中有很多的人,但是很多都是跟团的,很多团队都集中在下面这个洗澡盆旁边,才让我有机会独自享受刚才的雕塑。这是其中的一个体育题材的作品《刮汗污的运动员》,表现一个运动员比赛后洗澡时用刮身板刮去污垢的那一瞬间。在这个雕塑中,腹部的肌肉感十足。据说,米开朗基罗在这个雕塑上吸收了很多动感元素,这个站姿让我真的可以联想到《大卫》。接下来就是对我来讲最重要的缪斯厅,大厅正中就是令米开朗基罗为之震撼的《美景宫之躯》。看他的大腿的肌肉,那么的有劲,真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动作。当时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本想让米开朗基罗把这件残品,重新修正如新。但是米开朗基罗有个性的说:我觉得这样已经非常好了,不需要画蛇添足。愣是把教皇给顶了回去。我喜欢有个性的人,更喜欢有个性有才气的人。接下来的圆厅里面是一个巨大的斑岩圣水盆,也有人说这是教皇洗澡的澡盆
看这个厅的穹顶,是古罗马式的和万神殿有着很多的相似。在梵蒂冈博物馆在关注展品的时候,也要看看地面。来,低头!又是一个雅典娜马赛克拼接的地面,拜占庭风格。顺着往前就是地图室和挂毯室。看过春运期间的火车站吗?人头攒动,步履艰难,你想多动一下,都会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想停下来拍照,那就不要想了,更不要说认真的欣赏这顶棚上的艺术作品了。地图馆继续往前走就是拉斐尔室了。工作人员要求你从左侧的一个通道走到底。所以,第一个参观的是这个,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厅,只是大家在这里绕了一个弯。在这个厅里面的一副湿壁画吸引了我很久,我并不知道这个画作是谁画的。但是,这副湿壁画的透视感十足,层次极其清楚,光线的明暗极其鲜明。前面就是拉斐尔室了,这里聚集的人是最多的,估计大家来这里最重要就是看这个吧。拉斐尔室由4个房间组成,分别是:君士坦丁室、艾里奥多室、签署室和火灾室。艾里奥多室《艾里奥多在耶路撒冷圣殿被擒》画面左侧穿红色衣服的是教皇儒略二世,画面右侧的是天使在驱逐艾略多。还有一副是《天使从监狱中将圣彼得救出》,由三幅画分别组成了这幅画。讲的是天使使监狱的守卫睡眠,然后进入关押圣彼得的监狱,将其救出的故事。拉斐尔将天使发出的光茫、守卫铠甲上反射的光线,月光、火把光都一一表现出来。最精彩的是,拉斐尔甚至把作画这面墙下方的窗口中射入的自然光都考虑在内,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房顶描绘的是圣经里面四个故事。诺亚离开方舟、艾萨克的牺牲、摩西在荆棘、与雅各伯的梦想。这个房顶是拉斐尔设计的,原有的装饰没有改变,只是替换了这四幅壁画。签署室是拉斐尔最先完成的,拉斐尔最伟大的作品《雅典学院》就在这个房间。从没有想象到《雅典学院》居然是这么大的一幅作品。画面中的每位大师,都如身临其境一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米开朗基罗等等都在这副画中。当然,还有一位最为重要的,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拉斐尔的自画像。看,带着黑色贝雷帽的人就是拉斐尔。帅!《雅典学院》对面就是《圣餐的辩论》。画面中在云层上正中央的是耶稣,右边穿着全套教皇华服站着的任务是尤里乌斯二世的叔叔西克斯图斯四世,坐在祭坛左右两侧的是教会的四个神学家。人在世间辩,神在天上看。火灾室,最后一间拉斐尔室的房间。这幅作品《镇上的火灾》,不是出自拉斐尔之手,是拉斐尔的学生完成的。拉斐尔当初只为这幅作品打了个草稿。很明显的是,部分人物的肌肉线条是模仿米开朗基罗的手法。看过了拉斐尔室之后,顺着人流就走到了“西斯庭礼拜堂”。来到西斯庭礼拜堂,眼前令人震撼的奇迹,最伟大的宗教绘画艺术就在我的眼前。礼拜堂里面不断的有保安“嘘~~~嘘~~~”声,示意游客保持安静。我们找了一个地方坐下,因为不找地方坐下来,就要顺着人流一直走,我不想离开这里,我要静静的看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当年教皇尤里乌斯二世让米开朗基罗把那些光的人都穿上衣服,米开朗基罗说了一句:你还是管好你的教会吧。这些人我管就可以了。又给教皇噎了回去,多有个性!但很不幸,后来,还是被后人把“衣服”给穿上了,弄得有些不伦不类,要是不知道的,就会以为是老米画的,老米的一世英名啊。我们进口是从西斯庭礼拜堂的正面,也就是《最后的审判》的湿壁画。这幅作品花去了米开朗基罗8年的时间。这幅画没有像天花板一样,绘制建筑物背景框架,这暗示了墙不存在,礼拜堂要被末日炸开。在这幅画上,需要和大家说的就是也有一个米开朗基罗的自画像。就是右手握着自己被凌迟的尖刀,左手拿着自己被剥下皮的圣巴塞罗姆。皮上的面容是米开朗基罗自己。可能有些远,会看不清楚,但是现场看的时候,还真是有些像!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的顶部中间安排的是《创世纪》主题,这些画中大量的使用了透视法,如果你站在礼拜堂的最后面,面对《最后的审判》的方向,从《诺亚醉酒》、《大洪水》》、《诺亚的牺牲》、《受诱与被逐》、《上帝造夏娃》、《上帝造亚当》、《地与水分离》、《上帝创造太阳、月亮、植物》到《光与暗的分离》,尽管是倒序的故事,但是人物是从小到大,比例逐步扩大。这是为了避免人的视觉差,避免越看远处越觉得小。米开朗基罗不但在这里使用透视法,在自己的雕塑中也广泛着应用,后面会提到。在《创世纪》两侧分别画着一些祭司和预言家。在左右两侧的墙壁上,则是由很多大师绘画的湿壁画。由于西斯庭礼拜堂是不让拍照的,我仅偷拍了几张。在这里,我们坐了许久,不到现场很难想象这些画中的人的立体感,仿佛就是坐在房梁上,腿微垂,简直就是呼之欲出。我和朋友对着上面的画,一直在讨论,这是画还是建筑?是真的突出来了,还是画的立体感。仔细看着米开朗基罗的画作,真的太喜欢这位大师。从西斯庭礼拜堂出来,往梵蒂冈博物馆出口走,走廊两侧还是有很多艺术品。突然发现前面的窗口立着这副彩色玻璃,光线正好从玻璃背后射进来,圣母和圣子形态非常生动。这个螺旋楼梯大家肯定不陌生,来到梵蒂冈博物馆的人没有一个不在这里拍下照片。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梵蒂冈博物馆,尽管我们已经用了6个小时来欣赏,但也只是匆匆一瞥。留下很多很多遗憾,尽管做了很多的功课,但是到了梵蒂冈博物馆里面还是晕乎乎的,眼花缭乱啊,人山人海啊,所以,还是需要再去一次的。走出梵蒂冈博物馆,重新回到圣彼得广场,坐在台阶上等着傍晚的光线,希望能看到一两朵云,来衬托蔚蓝的天空。可是,天空就是这样的万里无云,华灯初上的圣彼得广场和圣彼得大教堂,少了日间的熙熙攘攘,但是更加显得教堂的神圣。准备第二天早上,在离开罗马之前再来仔细看一下圣彼得大教堂。在我的攻略上很清楚写得有一段话:“每个礼拜三教皇演讲的日子、每个礼拜天教皇会在广场举行盛大的弥撒,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聚集于此聆听教皇的演讲。因此,圣彼得大教堂上午是关门的,下午重新开放的时候会有许多的人。”特别提示自己不要周三安排参观圣彼得大教堂。我们还想利用这个在罗马的最后早上再看看昨天没有看完的部分,但就是之前忘记攻略上写的这段话,而恰恰这个最后的早上就是周三上午 看着大队人马涌入圣彼得广场,还有拿着各种旗子标语的,当时都傻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们很清楚是教皇要出来,所以肯定上午不可能再进教堂了。白来了,留下了相当相当多的遗憾!没辙只能走吧,所以,大家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错开周三这个时间到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佛罗伦萨的第一天带着罗马的遗憾来到了佛罗伦萨,天空中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走出火车站,第一眼看到佛罗伦萨,觉得这个城市好安静、惬意,少了罗马的车水马龙。拖着行李走到了预订的公寓,公寓就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旁边,还真是方便的很。一进公寓的电梯就傻眼了,如此的小,比我再胖一点的估计都进不来。那屋里会是什么样??会不会很小很小??可是走进房间一看,哇撒!真是帅!一个LOFT房间,真是不错呢!朋友一直让我睡在最舒服的房间里,怎么好意思,可是怎么说她也不肯。走在佛罗伦萨细雨中的我,似乎可以闻到到来自美蒂奇家族统治时期的味道。古朴与现代结合完美的小城,多了几分魅力,他并不喧闹,但是引来众人追捧。来到佛罗伦萨就不能不提美蒂奇家族,美蒂奇是姓,这个家族的老科西莫继承了父辈的银行业务,与教皇合作,将美蒂奇家族和银行业务发展光大,为文艺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家族很重视艺术,所以很多艺术家都算是由美蒂奇家族培养出来的,包括老米。他们还自助过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这个时期掌管美蒂奇的就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伟大的洛伦佐。可以说,是他将文艺复兴推到了高潮。整个佛罗伦萨能有今天,也多亏美蒂奇家族的经营,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所有的东西,与他们密不可分。本来想先去大教堂博物馆,那里也有一座老米的《圣殇》的雕塑,结果整个博物馆整修,看不了,那说,我们就先看美蒂奇宫吧,结果下午不开放。今天是怎么了,从早上就不顺利,到现在都没有拜托。看时间不到3点,再到下一个巴杰罗美术馆碰碰运气。还真不错,美术馆是开的,但是离关门只有1个小时了,时间真的是比较紧,好在这个美术馆并不是很大。美术馆总体上只有两层,一层展示的主要是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的作品,以米开朗基罗的z作品为主;二层展示的是14世纪晚期到15世纪的作品,以多纳泰罗的作品为代表。这就是著名的“天堂门之争”留下的两块模板。1401年,佛罗伦萨圣乔凡尼洗礼堂为设计新的青铜大门举办了一次竞赛,以《献祭以撒》为题目,参赛者中两个佼佼者就是布鲁内莱斯基(右侧作品)与吉贝尔蒂(左侧作品),他们是一对老冤家,这扇洗礼堂的大门开始,你争我夺,欢喜至终。布鲁内莱斯基的人物都是设置在背景上的平面,而吉贝尔蒂的人物呈现出更有趣的立体感;布鲁内莱斯基采用了金匠的传统技法,每一个人物都要单独做一个模具,然后安放在背景上,吉贝尔蒂的浮雕只要为以撒做一个模具,浮雕的其他部分是一整块青铜,这种技巧节省青铜,经济实惠,易于制作。因此,比赛最终以吉贝尔蒂获胜。现在我们看到的《天堂之门》,就是出于吉贝尔蒂之手。布鲁内莱斯基失势之后,愤闷至极。也因此与吉贝尔蒂势不两立,暗下决心再决高下!后面我还会继续讲这个传奇故事。多纳泰罗的《大卫》,开创了复兴古代裸体雕像的先河。从雕塑整体看,更多的运用了古希腊的雕塑方法,人物线条流畅,但是对于张力略感不足,更多体现超现实的唯美。米开朗基罗早期的作品《皮蒂圣母与圣子》。在很多国内艺术类的书中,都介绍的是这件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但是,这件作品确实是一件完成的作品,老米从年轻到年老,对于雕塑的都一直在追求完成与未完之间,主题突出的部分就呈现完成的,而次要部分则看上去还没有进行打磨。我想这与摄影中的焦外构图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米开朗基罗的《酒神巴库斯》,酒神的醉态,步履阑珊,这件作品老米更多的借鉴了古希腊的方法,但也从中看到了老米对肌肉的爱好。在巴杰罗能够如此近距离观看原来只在书本中看到的雕塑,甚至可以看到米开朗基罗用钻来开凿大理石的痕迹,这一刻仿佛看到大师就在旁工作一样,这种震撼与罗马看到的又不太一样,毕竟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似曾相识吧?对,就是米开朗基罗的摩西。这里是一个同比例缩小的复制品。詹博洛尼亚的《墨丘利神》。4点钟准时闭关了,我们是被工作人员催促下从巴杰罗出来的。老天爷已经不下雨了,为了防止罗马悲催的事情发生,我们先去圣母百花大教堂吧。在来之前一直看到的书中对大教堂内部的介绍并不是很多,更多的就是穹顶。以为圣母百花大教堂内也会金碧辉煌,艺术品满满,进入大教堂才知道,内部确实比起罗马的大教堂来,如:祭坛画、主祭坛等确实逊色不少,而且也没有华盖。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内饰湿壁画,是直到1568年,距离布鲁内莱斯基建造完工穹顶100多年的时间后,由美蒂奇家族交给瓦萨里的大型穹顶画工程《末日审判》。他完成了壁画中一些重要的部分,展现了精湛的湿壁画技术。六年后,瓦萨里溘然长逝,此后由费多利柯·祖卡利等人又用了五年时间,1579年才告竣工。圣母百花大教堂正面上面是一副圣母加冕的镶金壁画。哥特风格的玻璃窗也是圣母加冕的题材。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参观是按照规定的路线,从进口到出口,没有停留太多的时间。今天天气不好,就没有登穹顶,想找一个晴天再去。索性把旁边的乔托钟楼登了,要不两个放在一天登会有一些重复。登钟楼的石阶是窄窄的,要是两个人上下都要错开身才可以。登上钟楼,刚刚找到看穹顶的最佳位置,太阳突然从厚重的乌云中露出了一小脸,就又马上羞答答的缩了回去。就在这一刹那,我记录下了阳光投射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还可以看到整个佛罗伦萨小城,还笼罩在阴云下,只有这一指缝的阳光还恰恰照在了穹顶。 从钟楼看穹顶是最佳的位置,穹顶的巨大,不身临其境,真的是很难形容它的宏伟,真是不能想象布鲁内莱斯基是怎样在600多年前建造的这个穹顶,只是用了一层一层的砖而已。再钟楼对着穹顶我看了很久,想把之前看穹顶所有的信息都激发出来。穹顶上面的灯笼亭的建造,并不是由布鲁内莱斯基设计建造的,因为他未能赢得这次竞争。所以穹顶的建造者准确说是两个人,布鲁内莱斯基只是穹顶的建造者之一。远眺米开朗基罗广场,似乎可以看到传说中广场中的大卫像。就在看的时候,这次是哗啦啦的下起雨来,赶快往从楼梯往钟楼下面跑,在一个平台正好可以避雨,这里有一口大钟,但不知道为什么放在这里。本来是想到米开朗基罗广场拍夕阳的,但是走到米开朗基罗广场等了半天雨还是没个停,看来老天爷今天不高兴,既来之则安之吧。我们准备下山返回城内,不想走重复的路,就在这个想法下,不经意间来到了半山腰的玫瑰花园,它恬静的迎接着我们。回到市政广场,因为在广场边上有两家餐厅在刚才路上看着还不错,准备晚饭在这里解决。尽管还在下着雨,我们还是坐在露天的餐桌前,旁边就是老板生起来的电炉,可想有多冷,在顶棚传来阵阵的雨声中,我们惬意的吃着海鲜饭,喝着啤酒。等雨停了,正好是神光来临的时候,静静的看着旧宫、碧加洛凉廊和广场上的人们,他和几百年前一样,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什么。有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历史会说话,这种感觉在国内是感受不到,不要说几百年间环境不改变,就是几个礼拜有可能变化的都让你不认识原来本熟悉的环境。在一个浮躁的城市中,不会感受到历史的存在,也不会感受到本应的生活该是怎样的。原来一直认为国外的节奏也很快,其实节奏是靠自己掌握的。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共和广场,广场上有一个旋木,本想拍出一张旋转着的木马和古建筑的合影,但是怎么拍也不出想要的感觉,还不如停止的旋木这张有感觉。国王和公主的童话,只有在欧洲的城市中,才会相信那是真的…朋友先回公寓了,我自己在大教堂前继续记录下夜晚中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少了白天的喧闹,这座哥特式的教堂就在这个城市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这会让我感受到,纯粹的信仰有时是会留下不朽的经典的,在意大利如是,在西藏也是。佛罗伦萨的第二天我和朋友商量好,我早起拍照顺便买早点回来,所以我早上5点半就起床出门。佛罗伦萨的早上有些湿冷,背着30多斤的摄影包,向米开朗基罗广场走去,话说在佛罗伦萨这几天,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到这里一趟。来到广场,阳光还没有露出山头,等啊等,忽然一道霞光穿透云彩,散发出束束光芒,这束光像是来自上帝,投射在佛罗伦萨的上空,照耀着整个小城。第一缕阳光终于投射在佛罗伦萨的身上,将圣母百花大教堂、旧宫、老桥和整个城市从睡梦中唤醒。从广场出来,就到附近的圣米尼亚托教堂。早上还没有开正面,但是侧门是开放的,这让我找了半天,还好看到有晨跑的人进去才跟着进去。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佛罗伦萨早期殉道者圣米尼亚托修建的,据说他的灵魂在死后来到了这里。这座教堂是比较典型的罗马式教堂,遵循古典主义象征含义和几何学规则,建筑象征含义由两大叠加式的古典风格类型构成,第一是王宫的正立面,第二种类型是神殿的正面,泰然自若立于王宫般正立面的基座之上,体现三重节奏。今天早上预约10点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还有一些时间,我们就先到旁边的圣马可博物馆,在这里我需要寻找一副湿壁画和一座图书馆。圣马可博物馆包括一座教堂和一座修道院,15世纪里两名著名的多明我会修士曾经住在这座修道院里。教堂和博物馆是紧挨着的,所以从教堂就可以穿到博物馆,据说我找的两个东西都在博物馆里。哇哇哇,这副湿壁画在这里,二楼的一上楼的迎面的墙上。弗拉·安吉利科的《天使报喜》,这幅画出现在很多讲述文艺复兴的书上。安吉利克修士是位天使般的修道士,因此他绘制的《天使报喜》,一直在描绘着宗教世界里的理想化之美。这幅画是以文艺复兴初期以新的透视法和静谧的画面,来表现圣母玛利亚被告知身怀神子后的情形,对后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也有人说天使的翅膀太多生硬,并不生动。绕过像牢房似的祷告房,走到二楼的尽头,终于看到了想找的那间图书馆,米开伦佐(可不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图书馆,这里还有一个展览,展示了一些米开罗佐的手迹。走出圣马可,旁边就是美术学院。马上就要看到老米的《大卫》的真容了,提前预约好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门票真好,不用排队,直接进入。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美蒂奇家族的科西莫创建的。对,在佛罗伦萨没有一件事情能离开美蒂奇家族。当时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是欧洲文艺复兴的美术巨匠、也曾是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生的米开朗基罗和佛罗伦萨共和国国父科西莫。排列在入口处的是四座面部表情扭曲痛苦的高大的米开朗基罗的《奴隶》和另一组《圣殇》,据说是他当时的心情写照。同样有人说,《奴隶》是一组未完成的作品,但是,老米可能是在找一种完成与未完成之间的作品,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独白。有时候,通过暗示而非明示,可能创造出见微知著的效果。终于看到《大卫》的真容了,对这件作品无需介绍太多。只是有一件趣事就是,当然国内电视台在播这个雕塑的时候,居然将私处打了马赛克,我真是不能理解,难道艺术品也算是扫黄的对象吗?犹如当时把维纳斯雕塑穿上了毛衣,怕她冻着?倒不怕倒了胃口。注意他的眼神。看大卫手上的血管和筋。富有弹性的臀部。大卫的支撑重心的腿是哪条?这个私处为什么雕刻成这样?这和古希腊有着什么联系?在这里不单单是有著名的《大卫》和老米的其他作品,剩下的艺术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还展出了元朝时期的艺术品。从美术馆出来,就往圣母领报大教堂走,圣母领报大教堂又是米开罗佐负责修建,是佛罗伦萨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圣母忠仆会的总会,位于同名的圣母领报广场东北侧,与孤儿院通过一道连廊连接,这道连廊也是布鲁内莱斯基,在1419年为孤儿院所设计的古典风格圆拱正立面,曾被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所抄袭。圣母领报大教堂内部比较特殊的就是管风琴很多,左右两侧都有。在教堂的入门出,有一个小的祷告室,正在进行一个小型的祷告会。又下起了雨,在雨中走到昨天没有开放的美蒂奇宫。美蒂奇宫也是由米开伦佐设计的。但是这个大窗建筑却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从美蒂奇宫窗前走过三三两两的人,才觉得这个窗户有多高大。可巧的是,米开朗基罗在年轻的时候就住在这里,是美蒂奇家族发现了这位天才少年,长大的老米后来对美蒂奇家族执政有些意见,一直和美蒂奇家族很别扭。在美蒂奇小礼堂中有贝诺左·戈左利绘制的《东方三博士》湿壁画,将三博士的形象绘制成了美蒂奇家族的人物,在白马上的是伟大的洛伦佐,左侧是科西莫和皮耶罗。有一个新闻发布会在这里召开,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物,长枪短炮都对准了他,我也参合一下。从美蒂奇生活的地方出来,就直奔他们家族的墓地,圣洛伦佐大教堂及美蒂奇礼拜堂。圣洛伦佐教堂是一座古老的教堂,是美蒂奇家族的家族教堂。它始建于公元393年,并分别在1095年和1461年重新扩建,直到1740年才最终完成,其间经过了布鲁内莱斯基、米开朗基罗等数位大师的改造。在教堂的老圣器室是皮耶罗和乔万尼的陵墓,是韦罗基奥设计的用青铜、斑岩、大理石等材料做成。在圣洛伦佐教堂的新圣器收藏室,其实也是教堂的一部分,但是里面有米开朗基罗著名的《昼》、《夜》、《晨》、《暮》4座半卧像和美蒂奇礼拜堂《圣母与圣子》,因此要单独售票。我们找了很长时间,其他就在大教堂的东边,叫做美蒂奇礼拜堂。这几个作品是老米创作盛期最后阶段的作品。男《昼》与女《夜》,《昼》是一个男性人体雕像,他好像刚刚从睡梦中被惊醒醒,右手在背后支撑着身体,眼睛圆睁着,正越过自己的肩头向前方凝视着第二张夜。《夜》是一个身材优美的女性,但身体的肌肉松弛而无力,她右手抱着头,正在深深地沉睡着,脚下的猫头鹰象征着黑夜的降临,枕后的面具则象征着恶梦缠身,她似乎已经精疲力尽,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得到安宁。女《晨》与男《暮》,《晨》被塑为欲醒未醒的朦胧神态,似在刚从不安的梦中被惊醒的瞬间。雕像将女性的身体塑得丰满、健壮,具有刚柔兼蓄的美感,富有弹性的肌体虽然处于睡态,却蕴含勃勃生机,它是静、美和力的交响。《暮》被表现成为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他松弛的肌肉无力地下垂着,上了年纪的脸上沉浸在平静的反醒中,或许是由于苦闷而在发呆。看到书上的影印的老米的作品,真的无法感受到真实作品的冲击力。我更急敬佩这个老米,他将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推到了一个至高点,不管是同时代的拉斐尔、紧随其后的贝尼尼,还是后来的罗丹,都有着强烈的老米的影子。要向这位大师致敬,最好的办法就是到他长眠的地方,所以圣十字大教堂是我必须要去的地方。因为老米就在那里,他辞世后,从罗马运回了佛罗伦萨,就下葬在了圣十字大教堂。进入教堂,我就在四处看周围的祭坛,我一开始只知道老米在这里,没想到还有很多名人在这里长眠。这就是米开朗基罗场面的祭坛了,在石棺上面就是他的头像。在这里我站了很久很久,注目这位大师,人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怪老头,可能有才的人都会有一些神经质吧,像梵高、罗丹等等。在来意大利之前我对欧洲的文化知之甚少,直到我2月份去国博看了罗丹的雕塑展,听到了中央美院的杨教授的讲解,开始知道欧洲文化的重要。来意大利前所做的攻略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看有关文艺复兴的书和纪录片。从美蒂奇家族,到各位文艺复兴大师,从建筑到绘画、雕塑,让我最感情趣的就是老米。这次意大利之行还是蛮圆满的看到了老米的诸多作品,让我从书本到现实,这是可以一辈子记忆的。这是但丁的祭坛。这是伽利略的祭坛。带着复杂的心情,走出了教堂,看到阳光还好,我再一次奔向了米开朗基罗广场。再一次看到了佛罗伦萨的老桥,也就是维奇奥桥,这座桥承载着太多的佛罗伦萨的文化。尽管不是第一次看到老桥,但是是第一次在阳光的映衬下看到老桥。从米开朗基罗广场的时候,天空又要变天了,所以决定去离广场不远的皮蒂宫躲雨。当时皮蒂修建这座宫殿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不逊于美蒂奇家族,但是当修到一半就因为缺钱而无法继续完成。不久美蒂奇家族出资收购了这座宫殿成为托斯卡纳大公的住所,并收藏了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其中,就有一些拉斐尔的作品。皮蒂宫的正立面是也是布鲁内莱斯基担任总设计,完成时的长度要比原来设计的长度多了3倍,这也是皮蒂没钱修建的一个主要原因。走进皮蒂宫可以说那种辉煌是很难形容的,去了这么多家宫殿,尽管每个宫殿的规制大体是相同的,但是里面的内饰却千差万别。确实不像国内的建筑统一,内饰基本一致,去了一个其他的不去也就算了,总有一种到此一游的感觉。但是在意大利,真的要是不亲临这些宫殿,真是遗憾。皇家公寓中的宝座大厅,装饰以佛罗伦萨多名艺术家创作的壁画为主,在美蒂奇家族没落后,洛林公爵将公寓翻新成为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由于皮蒂宫在每件画作的上方都有射灯,因为从正面拍照反光很强烈,所以只能从侧面避开灯的反射。这幅画是拉斐尔创作的《红衣主教托马斯·因吉拉米肖像画》,这幅画是否出自与拉斐尔的手笔,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玛达莱娜·斯特罗齐·多尼像》对于这幅画的风格,确实值得仔细研究一下,这幅画是在年,拉斐尔接到订单后创作的,但是仔细看这副画你是不是会联想到另外一副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在年在米兰创作的,但是拉斐尔是达芬奇家的常客,而且据史学家判断,拉斐尔是看过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草稿的,为之震撼,也现存了一些拉斐尔素描的《蒙娜丽莎》的手稿。从《玛达莱娜·斯特罗齐·多尼像》的坐姿,手势,眼神,构图等地方,不得不说拉斐尔受到了《蒙娜丽莎》的强烈的影响。拉斐尔的《格兰杜卡圣母》,拉斐尔以画圣母与圣子最为拿手,他的画法一改原来对圣母与圣子的表达方式,将圣母、圣子理想化,形象温柔拥淑,完全是一个生活中年轻的少妇,洋溢着幸福和欢乐,体现他人文主义的思想,这样让观者更觉得亲和和现实。《格兰杜卡圣母》没有任何背景,是一幅半身肖像画,圣母显得沉静和圣洁,一双低垂而略带慈祥的眼神,使画面充满着温馨与诗意,朦朦胧胧的画面,又让我再一次体会到达芬奇对拉斐尔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拉斐尔的《红衣主教毕别纳的画像》这幅画不太了解这为画家,但是这是怎样的刑法,看着就疼。据说也是一位女性殉道者。美蒂奇家族在宫殿的后面修建了具有浓郁文艺复兴风格的波波里私人花园,用以款待尊贵的客人。但由于今天天公实在不作美,又开始下雨了,所以也只得匆匆看看,如果要是时间比较紧,还是不要去了,确实没有什么太多可看的。从皮蒂宫出来,天空还是小雨,心想这下可好,没有一天晴天,怎么去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啊?去那里可是到佛罗伦萨重中之重。边走天边边放晴,走到圣母百花大教堂的时候居然艳阳高照,人品贵重!那时因为美蒂奇家族要巩固在佛罗伦萨的地位,准备赞助已经近100年没有建设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于是在佛罗伦萨组织了建设穹顶的招标赛。布鲁内莱斯基赢得了这场比赛,他对穹顶设计没有采用传统的鹰拱架的建筑办法。以往鹰拱架的方法对于佛罗伦萨这个内径答43.5米的穹顶来讲简直就是花巨资而不讨好的事情,而且是在大教堂52米高的墙面基础上搭建,难度可想而知。 布鲁内莱斯基采用的建设方法是搭建人字堆砌法,依靠砖与砖之间自身的支撑力度来搭建起穹顶,省去了鹰拱架。他还发明了卷扬机提升大量建材,在圆顶的两个外壳之间搭建厨房,工人们吃午饭时,停止工作的时间不会太长。采用内外两层穹顶互做支持,也才使得我们如今可以登上穹顶。站在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上,鸟瞰这个佛罗伦萨城。小城,错落有致的房子,远处青山可见,一座座教堂都要高于普通的住房,也显出宗教对这座城市的重要和高大。在穹顶等到了最后清场,忽阴忽晴,忽大雨忽蓝天的一天算是圆满的画上了句号。回到公寓休息休息,轻装的走在夜晚的佛罗伦萨,甚至都忘记带相机,所以也没有留下我们吃大龙虾的照片。佛罗伦萨的第三天一大清早我同样早起,又行摄在佛罗伦萨的小城里。对于布鲁内莱斯基的认识,我想对于喜欢建筑的人来讲,不单单只停留在圣母百花大教堂,在佛罗伦萨还有一个教堂也是他的杰作,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圣灵大教堂,是布鲁内莱斯基的后期杰作,质朴的外表。在这里是不让拍照的,因为一个神父制止了我的拍照,因此也没有华盖的照片,这里的祭坛和华盖是乔凡尼的作品。但是这个华盖明显与布鲁内莱斯基建造的教堂的比例失调,怎么都感觉那么别扭。在大门的右边还有老米的《罗马圣殇》的赝品,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没有留下《罗马圣殇》的照片,在这里有幸补上了。走过很多次维琪奥桥,但都因为人实在太多没有拍照,这座阿诺河上最著名最古老的桥梁见证了佛罗伦萨整个城市的强盛和衰落。今天上午预约的是乌菲兹美术馆,它就坐落在离圣三一桥附近,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艺术画廊,在画廊的外面是不同时期艺术大师的作品。乌菲兹的内容实在太多太多了,尽管做了功课,但还是远远不够,看得眼花缭乱,太多大师的作品。乌菲兹美术馆是按照时间的排序来安排展馆的,所以先看到的是一些早期的作品。一副木版画的《天使报喜》,是一副哥特式的艺术作品。皮耶罗的《公爵和公爵夫人》,在这幅画前围了很多人,好不容易挤进去,等了半天才能没有其他人在画面中。来到文艺复兴早期的展馆,看到我最喜欢的波提切利专享的展厅了。看到自己喜欢的画家真实的画作,那种激动是很难描述的。我非常喜欢波提切利,很多人对这位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并不熟悉或者都没有听说过。由于波提切利在晚年失势,已经淡出了大家的视野。大家熟悉的《春》,直到19世纪初才回到了人们的视线,波提切利才倍受赞扬,被人们推崇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的大师。《维纳斯的诞生》(约1484年)这幅画也是为美蒂奇家族所画,也是《春》的姊妹篇,延续维纳斯话题,与《春》的构图一样,维纳斯稍偏左一点,在西风神的气息下,让维纳斯有一种吹向海边的动感。这幅画既符合宗教画的理念,也符合人文主义。《春》是波提切利最重要的一副作品,创作于1482年左右,对于这幅画的寓意一直是多有争论,而且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也因此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解释。从我个人对这幅画的理解来看,我更倾向于植物寓意一说。 波提切利的画作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植物非常多,而且极其逼真,这也令现在的植物学家所惊叹。在《春》中的植物有500多棵植物,种类有170种(当然这个数据也是有争论),每一种植物都有其自身的寓意,当然这不是波提切利的创造。例如:橘子象征婚礼(在画的正上方);剪秋罗象征处女初涉爱情(在春神附近);鸢尾花象征婚礼花朵(画的下方);矢车菊象征婚姻的缔结(画的下方);亚麻象征爱情之火(墨丘利的衣服上)等等。《贤士来朝》(约1475年)这幅画也是波提切利很著名的一幅画,即是一副宗教画,也是一副赞美美蒂奇家族的画,更是画最右面的哪个穿金色袍子的、看着大家的人就是波提切利的自画像。贤士来朝是宗教画中较多的一个题材,三个贤士的画像分别是:亲吻圣子的脚的是美蒂奇家族的老科西莫的画像;穿着红袍的是长子皮耶罗;右侧穿白袍的还是孩子的乔万尼。再来一张波提切利的《卡斯特罗天使报喜》(约1490年),这幅画构图上更加突出了天使的左侧,使用的强烈的透视方法,利用地砖的花纹,将看者吸引到画的深处,让人欣赏远处有塔楼所保护的城市风光。再往前走,就是米开朗基罗唯一的一件亲手制作的木版画《圣家族》。在这副画中有很多的解读,但是这幅画到底老米想表达什么,也没有定论。但是依旧可以看到老米细腻与强烈的色彩展现,与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柔和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达芬奇的《天使报喜》,朦胧、柔和,三角构图。《科西莫》是蓬托尔莫所画,对这位画家并不了解,但是对这幅画非常熟悉了,因为只要说到佛罗伦萨就会提到美蒂奇,提到美蒂奇就会提到科西莫,就会有这副肖像画。老科西莫为人慷慨有教养,赞助了大量著名的艺术家如多那太罗、吉贝尔蒂、安吉利科等,还在慈善事业、公共建筑等方面投下大笔资金。拉斐尔的自画像,23岁时绘制了这幅自画像,要说也算是小鲜肉了。23岁本应是青年人的年纪,可画中的人物看起来总像是个少年一般,俊美、忧郁、恬静、平和。拉斐尔《金丝雀圣母》,在金字塔形的构图中,倚在圣母怀中的小耶稣和小约翰,抚弄停在圣母膝上金莺的动作,自然且贴切地传达出对幼小孩童的呵护情意;圣母左手拿着祈祷书,视线一时从树上移开,转向两个孩童,则是时刻关注的表现。在这里最引人注意的,是圣子的脚轻轻地踩在圣母脚上,这种身体的接触充满了亲情,动人心弦。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这幅画与乔尔乔内的《睡着的维纳斯》极为相象,也是提香的创作处于最旺盛的年代的杰作。这副充满美感的裸体画中的女子模特,据说是一个威尼斯高级的妓女,但是她的美丽诠释了维纳斯的美。提香《花神》,意大利人把每年的4月28日至5月3日定为花神节,在节日期间人们欢聚在一起尽情地嬉戏,人们用各种鲜花来装饰自己和动物,环境也布满花草,集会时有花神出现,往往是手持鲜花的年轻貌美的女子装扮。提香是一位伟大的色彩大师,他特别强调色彩的和谐,绘画笔触要服从于色彩与光线对比的需要,笔触不仅要刻画对象的质感,同时笔触的动态起着塑造形体结构和传达情绪的作用。因为下午要去锡耶纳,乌菲兹美术馆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匆匆看完。在上长途车前,先到了火车站对面的新圣母玛利亚教堂,因为在那里有重要的一副我喜欢的马萨乔的《三位一体》,以及这个教堂的正立面也是罗马式风格的三重节奏。当我进入佛罗伦萨新圣母大教堂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在教堂北墙上的这副《三位一体》湿壁画。马萨乔在这幅画中所采用的画法,一改前人的哥特式表现方式(哥特式表现方法,简单举例来说,在画耶稣受难的表情时,总是要表现为慈悲,有时甚至面露微笑,这当然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马萨乔从生活中汲取形象,用写实的手法,表现耶稣受难,摆脱了中世纪宗教的束缚,革新的透视法,创造了具有说服力的逼真空间感,也因此马萨乔的作品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整幅画的构图上看,桶形天井、圣父与地平线中心(也就是我签名Logo的机头位置)形成倒三角构图,从画的最下方的左右两角、石棺与地平线中心也形成了正三角构图,这样的构图方法正是体现了透视法。这个教堂中还有一个鲁切拉伊讲道台,是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这样,我把能看到的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建造的都已经看到了,也算是心满意足了。本来想在锡耶纳吃晚饭,可以有不一样的感觉,但是锡耶纳的长途车确实有些不太靠谱,怕吃完晚饭没有回佛罗伦萨的车,还是趁着天亮先回佛罗伦萨再吃饭吧。佛罗伦萨的第四天早上去扫街,来到了市政广场来不拍这里。旧宫的门口有着老米的《大卫》的赝品和《帕尔修斯》。本来《大卫》的真迹是在这里的,为了保护真迹所以挪进了美佛罗伦萨之父科西莫的雕像。海神喷泉,纪念托斯卡纳海军的胜利。兰奇凉廊,这座开放式凉廊是照顾走失儿童和遗弃婴儿的庇护所。切利尼的《珀尔修斯》詹波隆那的《掠夺萨宾妇女》但丁的故居让我找的好辛苦,围着这里找啊找啊,绕了好几圈,最后还是问了一下一个意大利的老大爷,才找到。今天早上要去比萨,下午打算去购物,所以很早就从佛罗伦萨去比萨,因为比萨实在就是到此一游的城市。从比萨很快就回来了,我和朋友说我还有一个教堂必须要去,因为哪里有马萨乔非常有名的湿壁画,但是是在老桥的那一边。朋友让我自己去了,她说还是逛逛街,太远了。由于前一天来的晚了几分钟,不管怎么说售票的妹妹也不让我进,只好第二天再来,要是不让我看到这副组图,我真是觉得太遗憾了,因为从这里,我想到了米开朗基罗的画作…整组湿壁画分为上下两层,主题就是圣彼得的生活。在上一层从左起第二幅图是马萨乔创作的《纳税银》,画中人都是与马萨乔同时代的普通百姓,他们按自己身分和所处的地位,被恰当地安置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符合空间透视法则,具有深远感,人物被塑造得庄严而厚重,结构明确而清晰。《逐出伊甸园》看到这幅画,我马上就想起来了梵蒂冈西斯庭教堂米开朗基罗的同主题画作,人物是那么的像,包括夏娃的表情都是那么的一致。对的,才华横溢的米开朗琪罗本人,年轻时就临摹了马萨乔在卡尔米内教堂画的人物,不知道是不是受其影响,在西斯庭教堂仿佛看到了马萨乔的影子。从卡尔米内圣母教堂回来,看到洗礼堂门前没有那么多人了,可以认真的看看这个《天堂之门》了,其实这个就在公寓旁边,但每次路过这里都是人山人海。在之前我已经说到了《天堂之门》的获胜者是吉贝尔蒂,这个门花了他27年的时间制作。这扇门由于华丽非凡,因此被放在最显著的东门,正对着大教堂的这扇门。米开朗基罗对这组浮雕作品赞赏不已,也是他给予了作品以《天堂之门》的名称。目前在洗礼堂安装的是赝品,真迹在大教堂博物馆里面。先看左边中间那个秃顶就是吉贝尔蒂的自雕像,他把自己永远的留在了《天堂之门》。作品《在西奈山上的摩西》,位于左侧大门的倒数第二。作品中山下是等待的以色列人,半山腰的那个人是随摩西上山的,他不敢直视神迹,因为只有摩西才能看上帝,地下各色人物雕塑栩栩如生。作品《所罗门王与示巴女王的会面》,位置在右侧大门最下边。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东方和西方教会的统一,教会议会在佛罗伦萨大教堂开会后,在大教堂的台阶上宣布统一。浮雕中,东方教会由从东方来访问所罗门王的示巴女王来代表,而代表西方教会的则是所罗门王。其实还有一个应该去的博物馆要去,但是我怎么也没有找到博纳罗蒂之家(意大利语:Casa B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米兰到威尼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