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2到3种外国游戏的卡尔罗杰斯理论观点点

您所在的位置: >>
>> 第三章游戏的理论流派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五六十年代,是儿童游戏研究的缓慢
  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这一阶段的儿童游戏研究
  领域占统治地位。
  一、 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
  1. 游戏的“发泄”、“补偿”说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敌意或报复冲动的宣泄,儿童就是为了
  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他在论述游戏时,是以人格理论为起
  点的,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
  由一切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所组成,它不受道德、逻辑的支配,只
  是盲目地追求满足。“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儿童生活在社
  会中,就要受社会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的制约,使他远离动物界;
  “本我”与“超我”对儿童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对立的,只有“自我”
  能成为二者之间的平衡机制,使儿童既能追求满足,又可以避免痛
  苦,而游戏是部分与现实分离的。“自我”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儿童
  在游戏中寻求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的满足。儿童期的主要愿望
  就是快快长大,做成人所做的事,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儿
  童就在游戏中寻求成为大人的愿望的满足。天生的欲望是一切机
  体生存的基础。动物本能的欲望可以直接表现,人的欲望却常因受
  压抑而不能随意表现。儿童天生也有着种种欲望需要得到满足、表
  现和发展,但由于儿童所生活的客观环境不能听任儿童为所欲为,
  从而使他们内心产生抑郁,导致自私、爱捣乱、发脾气、怪癖等不良
  行为。游戏则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游戏能使儿童得以逃避
  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拘束,为儿童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途径来发泄情
  感,减少忧虑,发展自我力量,以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冲动
  和欲望,使心理得到补偿。
  2. 游戏的动机是“惟乐原则”
  儿童游戏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游戏中由于愿望的满
  足和痛苦的消失而获得情感上的快乐。他认为游戏的对立面不是
  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真实的东西。游戏使儿童从紧张状态和事实
  的约束力中解脱出来,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发泄不可接受的、常
  常是放肆的、冲动的、情景的“安全岛”。因此,他认为游戏并非总是和
  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不愉快的体验也往往成为儿童游戏的主
  题。这是另一种“惟乐原则”的体现,使自己由现实被动的承受者转
  变为游戏中主动的执行者。如,现实生活中有打针的经历,游戏中
  则出现给别人打针的情节;现实生活中感到恐惧,游戏中就去恐吓
  别人。游戏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非愉快的情绪体验,是因为强迫性
  重复动作而致,强迫性重复动作是一种让个体应付伤害性事件的
  心理机制,个人通过对扰乱性事件的组成部分的强制性重复来掌
  握损伤性事件。在成年期,强迫性重复动作只发生在比较罕见的严
  重创伤事件中。而在童年期,个体对损伤更为敏感,因为自我结构
  和心理防线不足以组织起来防御那些产生焦虑事件的不稳定影
  响,所以,强迫性重复动作在儿童期特别普遍,并在儿童的游戏中
  显示出来。在游戏中,儿童重复在现实生活中给他们巨大影响的每
  一件事,并且发现这些影响的力量,使他们成为环境的主宰者。游
  戏使儿童成为环境的积极的主宰者,而他们曾是被动的受害者。
  3. 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他们愿望的时期是
  短暂的,随着与自我发展相联系的理性思维过程的开始而结束,批
  判性能力或理性的因素的加强束缚了游戏的发展。随着自我的发
  展,那种愉快的但又不能被接受的伊特(id)即本我的愿望,其直接
  的象征表达方式不再可能了,而自我则表现为诙谐和玩笑形式,或
  从事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活动是寻求表达相同的愿望并
  得到原先在游戏中得到的快乐。自我可以在较为现实的和社会可
  接受的活动中获得发展,游戏逐渐被艺术活动替代了。
  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并没有构建系统的游
  戏理论,他只是在其工作的不同方面附带地提及了游戏,他关于游
  戏的观点常常隐含在对其他问题的讨论之中。但是他却奠定了精
  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游戏理论的基调,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在弗
  洛伊德游戏理论的基础上,扩展了他的理论并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这个学派并非发端于心理
  学,而是发端于精神病学,所以该派的游戏理论带有明显的临床诊
  断的色彩。它更注重于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个人的游戏,而且这
  些游戏往往只是个别儿童在某段时间内所玩的游戏,所以使得该
  理论中的许多概括和假设缺乏井然有序的、系统的、精确的关系。而
  且该派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泛性论,把性和本能冲动的作用强调
  到不适当的程度,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精神分析派的游戏理
  论把游戏的研究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密切联系起来了,强调早期
  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性,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
  康的价值,这对于人们重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
  意义。该派在游戏治疗中首先采用了“娃娃游戏”的方法,对后人也
  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二、 埃里克森的掌握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从积极的方面发展了
  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身体的过
  程与社会性的过程同步的企图,游戏可以降低焦虑,使愿望得到补
  偿性的满足。
  埃里克森着重研究了游戏的心理社会发展的顺序,他把游戏
  当做系列未被展开的心理社会关系加以探讨。他提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自我宇宙阶段,婴儿以自己的身体为宇宙。这一阶段分
  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探索活动的中心,语言被一遍遍地重
  复,儿童试图重复或重新体验各种动觉和感知觉。第二时期,探索
  活动渐渐扩大到他人和客体。婴儿的着眼点仍然是肉欲的快乐。他
  试图用不同的语音和喊叫来验证自己对母亲出现的影响效果。第
  二阶段称微观阶段,学步儿用小型玩具和物体来表现主题,学会在
  微观水平上操纵和驾驭世界。第三阶段称宏观阶段,儿童与他人共
  享这个世界,这一阶段的儿童起初把其他儿童当成客体来联系,以
  后逐渐发展为合作性的角色游戏。
  他认为游戏所采用的形式是随着心理社会问题和自我情景的
  变化而变化的。例如:玩具游戏是一种儿童探究他们所关心的正在
  萌芽的能力与性行为问题的早期行为。这些问题反映在由玩具所
  构成的情景这个时空微观结构中,在玩具时空微观结构中的游戏
  是在想象的神话和仪式这个时空微观结构中可能发生的创造性游
  戏的前兆。他认为引起个体发展的文化环境和心理性别的发展阶
  段犹如啮合在一起的运动的两个齿轮,这些力量联合起来引起了
  自我发展的心理社会阶段。游戏加强了这种整合。把游戏与人格
  发展联系起来,突出了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格的发展
  是心理性欲(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游戏可以
  帮助自我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因为游戏创造
  了一种典型的情景,在其中“过去可复活,现在可表征与更新,未来
  可预期”高月梅:《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游戏的形式随年龄的增长和人格的发展而不同,游戏帮助儿童人格从一个阶段转向另一个阶段发展。他把人格的发展
  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如果发展的任务
  解决得好,就形成理想的人格;解决得不
  好,则形成与理想人格相
  反的另一种人格。游戏着的儿童不断进入掌握的新阶段。
  表31转引自刘焱著:《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表中“游戏形式”一栏为作者添加的。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比较
  年 龄弗洛伊德的阶段埃里克森的阶段游戏形式
  0~1.5岁口唇期信任对不信任亲子游戏
  1.5~3岁肛门期自主性对羞怯、疑虑练习性游戏
  3~6岁阴茎期主动性对内疚角色扮演游戏
  6~11岁潜伏期勤奋对自卑
  青春期生殖器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青年期亲密对孤独
  成年期繁殖对停滞
  老年期自我整合对失望
阶段一:0~1.5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
  儿童的人格主要表现为本能与社会要求之间交锋的开始,儿
  童处于一生中最软弱无能的阶段,完全依赖于他人(一般情况是母
  亲)的养育和保护。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到身体的康宁,
  感到了安全,于是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基本信任感。反之,如果
  父母的信心不足,或育儿方式有缺陷,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
  任的定向。基本的信任或不信任是新的社会成员形成的对社会的
  最初的态度,它将影响到以后的发展,决定着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倾
  向。信任人的孩子变成值得信赖而又信任人的成人,多疑的孩子长
  大成人时则不信任别人,因为他(她)未能体验到母爱的深厚而又
  富有意义的缘故。
  埃里克森认为,良好的母子关系是产生信任感的基础。游戏对
  于母子关系的形成和信任感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阶段母
  子互相凝视,母亲带着亲善、关爱的表情注视婴儿,婴儿注视着母
  亲,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儿开始第一次整合自己的经验。这种
  注视的眼神不仅传递着爱的信息,也带有游戏性的鼓励。
  阶段二:1.5~3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
  人格主要表现为必须解决生物社会性危机,必须掌握对排泄
  器官的肌肉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
  一种自主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形成羞怯与怀疑的态度。
  游戏开始在儿童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它可以为儿童提供一
  个安全岛,在自己制定的内心法则的范围内发展自主性,克服羞怯
  与疑虑。
  阶段三:3~6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阴茎期。
  儿童想在性欲上占有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即恋母斥父、恋
  父斥母情结。但从发展中逐渐认识到现实中不可能满足这种愿望,
  从而产生了内疚感,便通过对同性父母的角色自居,小男孩扮演爸
  爸、小女孩扮演妈妈,在想象的角色扮演中,逐步发展起新的自我
  约束的形式。在人格上打上男子汉或妇人气的烙印,获得主动性的
  发展,并能主动制定计划,努力实现目标。
  游戏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这一阶段也称
  为游戏期。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在可能性的范围中定向,“使他辨认
  想象与可能性之间的最初界限,使他辨认在文化环境中什么是最
  有效的,什么是被允许的”。通过在游戏中表现内心冲突和焦虑,扮
  演角色,使危机得到缓和并且使前一阶段发展所遗留下来的问题
  得到解决。
  阶段四:6~1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
  这一阶段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学校是社会的最初代表,他
  (她)意识到必须在同伴之间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就会落后于别人。
  他(她)一方面在聚蓄精力,勤奋学习,以求学业上取得成就;另一
  方面在追求成功的努力中又渗有害怕失败的情绪。因此勤奋感和
  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主要冲突。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则意味着孩
  子获得勤奋和胜任的特征;失败则带来失败感和自卑感的负担。
  游戏可帮助孩子获得胜任和成功感。因为游戏是“一种克服困
  难的经验和获得掌握的感觉的一种孩子气的思维方法,它可与我
  们在重复、反思、喋喋不休的谈话、睡眠中的梦、处理对于我们来说
  过于多的经验时,所用的方法相比拟”。
  埃里克森研究发现,儿童在游戏中存在性别差异。年幼的男孩
  建造涉及积极性主题的直立的建筑物,而女孩的创作物则由静态
  主题的围栏物构成;在材料的使用上,男孩喜欢用积木,而女孩不
  用或少用积木,只是用家具来布置室内环境;游戏内容上,女孩主
  要反映与家庭生活内部有关的情节,而男孩则更倾向于反映户外
  的运动性活动。
  对于埃里克森的研究,洪齐克(Honzik, 1951)系统分析了埃里
  克森所研究的原始数据,在统计数据上证明了男女儿童确实存在
  性别差异。克拉默和霍根(Cramer & Hogan, 1975)的重复实验的
  证实,为埃里克森的结论提供了实验证据。这充分说明埃里克森研
  究的严密性与统计的精确性。他的研究方法已由典型的精神分析
  向数据统计方法过渡,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促进了游戏研究方
  法的科学性。
  三、 佩勒的角色扮演
  儿童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精神分析学派感兴趣的问
  题。他们认为,关于在游戏中模仿什么人和什么事件,儿童具有较
  强的选择性,如果没有情感内驱力,也就没有模仿。角色和情景的
  选择建立在由游戏主题引起的特殊的动力和动机的基础之上。佩
  勒(Peller, 1952)分析了儿童在游戏中经常选择的特殊角色和人
  物,并讨论了其选择背后的动机,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
  佩勒认为,儿童对于角色的选择,基于他对于某个角色的感
  情,游戏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对角色的选择具有高度的
  选择性。他通过观察发现,儿童扮演的角色一般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依据他们对一个特定人物的热爱、钦佩、敬重的感情,
  喜欢模仿他们热爱和敬佩的人,尤其是成人,以使他们“快快长
  大成人”、像成人一样的愿望得到满足。如,儿童在游戏中常常扮
  演他们身边熟悉的人:父母、教师、汽车司机、交警、厨师,等等。
  第二类:依据他们对一个人的恐惧或愤怒等感情,儿童常扮演
  引起他们恐惧的那些人或事物。试图体验与那些人有关的焦虑,以
  帮助儿童征服恐惧。如,医生,是儿童感到恐惧的角色,但在游戏
  中儿童却十分愿意模仿,在重复性的动作中,使自己成为环境的
  主人。
  第三类:儿童喜欢扮演那些“不合身份”、“低于身份”的角色。
  这样可以让儿童在游戏的安全范围内回顾并且尽情享受那些对他
  们来说不可能再获得?“小儿时”的快乐,并且在游戏这个“安全
  岛”中做自己想做而现实生活又不允许做的事情。如,他们常常
  扮演婴儿、动物、小丑等角色,就好比戴上了一副假面具,以掩饰自
  己的错误和过失。
  佩勒(1954)还从发展的角度描述了儿童性别心理发展阶段中
  的儿童游戏的结构的变化。每一阶段心理性欲发展的矛盾冲突不同,游戏内容也不同。
  第一阶段,孩子的焦虑主要集中在与机体有关的挫折方面,这
  种焦虑反映在游戏中,表现玩弄身体某部分的独自游戏。
  第二阶段(前恋母阶段),孩子的焦虑主要是失去母亲――食
  物的来源的潜在焦虑。这一阶段,孩子开始与母亲游戏,孩子游戏
  的主题是“我能够做那些妈妈对我做的事情”。
  第三阶段(恋母冲突阶段),孩子在游戏中扮演成人的角色,试
  图补偿他们无法与成人相匹敌的无能的地位,在环境中占主导
  地位。
  第四阶段(后恋母阶段),孩子通过与伙伴共同参与的规则游
  戏,从外部的“超我”形象中获得了独立。这种游戏的作用在于创造
  一种自我控制的社会秩序,通过严格认真地执行游戏的规则,可以
  从外部的“超我”形象中获得自由。
  佩勒关于心理性别发展问题如何影响儿童游戏结构的讨论极
  大地扩大和丰富了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
  四、 门宁格的宣泄说及相关研究
  (一) 宣泄说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具有宣泄敌意和报复冲动的功能,如果人
  身上的焦虑、问题不宣泄出来,就会形成病症,伤害个体健康。因此
  弗洛伊德专门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对儿童则采取游戏治疗的方
  式。门宁格(Menninger)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这一思想,强调游戏的
  益处在于宣泄和降低焦虑。游戏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为释放被抑制
  的攻击性提供了机会。门宁格突出了游戏对减低被抑制的过分冲
  动的价值。他认为人身上天生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攻击性驱力,此驱
  力不断寻求表现,如果在哪里被否定,就会在哪里形成病症。因此,
  为了发泄这种攻击性的驱力,必须找到一个合法的、社会所允许
  的途径,游戏正是这种发泄的合法途径。因此,儿童玩攻击性或侵
  犯性的游戏可以降低攻击性行为。
  (二) 相关研究:攻击性游戏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
  门宁格把攻击性看做是人的本能行为,提倡“性本恶”的观点,
  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反社会的,这样为攻击性行为、暴力行为提供了
  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把传统的宣泄理论推向了一个极端。为此,激
  起了一批理论家对游戏宣泄理论的验证和考察。其中最有代表性
  的是班杜拉(Bandura, 1969)和费奇贝克(Feshback)。
  1. 攻击性玩具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
  费奇贝克利用玩具来进行实验研究。对班里的每个孩子的攻
  击性水平进行评估,按得分高低分为三组。给他们一组使用攻击性
  玩具(坦克、手枪、剑、匕首等),另一组用中性玩具(无明显攻击性
  特征的)游戏,另一组留在教室里。结果表明:用攻击性玩具游戏的
  被试的攻击性行为增加,本来游戏前没有攻击性行为的男孩,在使
  用攻击性玩具游戏后,在教室里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都增加了。
  由此可见,攻击性玩具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
  2. 攻击性行为是后天习得的,而非天生的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儿童既可以通过直接强化也可以通过观
  察榜样的行为来进行学习。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及其同事在1961年所做的一项著名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研究
  中,72名幼儿园儿童分组观看两名成人榜样:一名安静地玩一套
  玩具,对同屋的充气玩偶置之不理;另一名则对玩偶拳脚相加:扔
  它、用木槌砸它,并叫嚷着“踢它”、“砸它的鼻子”。此后让儿童单独
  玩这个玩偶,观察过暴力榜样的那些儿童模仿了攻击行为。他们不
  仅像榜样一样对玩偶作出暴力反应,而且还发明了新的攻击玩偶
  的行为,譬如用房间内的玩具枪假装向玩偶射击。[英]朱莉娅?贝里曼等著,陈萍等译:《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有趣的是,在实验中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模仿躯体暴力,而在言
  语攻击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通过随后的实验,班杜拉发现,男孩更
  有可能模仿男性榜样,而女孩更有可能模仿女性榜样,即使是异性
  榜样用分发奖品的办法予以“更强有力的”强化。换言之,儿童不是
  简单地模仿和认同那些提供最大强化的榜样,他们还受到文化定
  型的影响。
  班杜拉还通过其他实验证明了,即使不是实地观察成人的攻
  击性行为,而是通过闭路电视看到攻击性行为,也会使儿童在实验
  情境中的攻击性行为增加。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学习发生在什么
  样的文化或社会环境中,而这类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家庭和学校。
  五、 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人的心
  理生活和精神生活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与感知相
  联系,而无意识则以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欲望为主。儿童潜意识
  里充满了与社会道德不相容的本质冲动和欲望,潜意识也在不自
  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构成了人行为背后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
  引发儿童的游戏,认为儿童游戏就是发泄潜意识中的能量。这是一
  种典型的泛性论,它将人生物化,不仅不能证明儿童游戏的深层次
  动因,反而陷入非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唯心论的境地。但是他们对
  儿童游戏的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有重大意义的。虽然他们只
  解决了儿童游戏的生物性动机。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
  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这对人们重视儿童早期的发展与教
  育,重视想象性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
  是他们强调游戏能使儿童受压抑的冲动得以发泄,使儿童保持快
  乐的情绪,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等观点,对于人们重视游戏的情感
  发展价值有重要启示。
  精神分析学派把游戏的研究与心理发展的理论联系起来,注意儿
  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重视儿童游戏的动机,对后世影响极大。对
  人们重视儿童的模仿游戏及象征性游戏、角色扮演等有促进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对研究人格发展的心理学家有极大启
  发。首先是游戏治疗的手段――“娃娃游戏”的方法,引起了研究人
  格发展心理学家的注意,开始把它作为一种研究前言语儿童人格
  因素的一种方法,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研究使“娃娃游戏”技术得到
  了丰富和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儿童游戏的研究。同时,精神分析
  学派在研究游戏时将统计方法的引入,对游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也起了促进作用。
  由于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发端于精神病学,其创始人是医
  生,所以该学派的游戏理论带有明显的临床诊断的色彩。比较注重
  的是各种不同类型、个人的游戏,且是个别儿童个别阶段游戏的个
  案研究,缺乏普遍代表性。在分析时还需要透过经过伪装了的、被
  歪曲的形式来洞察蕴藏于其中的游戏者的真情实意,因此需要了
  解儿童先前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这样不仅使理论本身复杂化、
  神秘化,而且在对于原因的解释方面难免主观臆断,把研究者自己
  的思想模式强加给游戏者,使研究缺乏客观性和普遍性。
  由于精神分析学派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使其游戏理论本身
  就带有局限性,强调个体的生物性而忽略了其社会性。
  尽管如此,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对20世纪游戏研究的影
  响是很大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托幼机构里重视开展想象性
  游戏,主要就是精神分析学派思想的影响,对人们重视早期教育有
  促进作用。另外,精神分析学派对儿童进行游戏治疗已成为一般性
  的临床业务,把游戏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来使用,已成为公认的对儿
  童情绪状况进行精神病理诊断的方法。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小贴士: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按回车(ENTER)可返回该作品目录。鼠标双击滚屏
数据载入中 ...
您可以复制下面的内容,通过MSN或者QQ发送给朋友。
一起来阅读《》吧!作者:
书籍简介:
当当网免费试读此书地址:/book_3825?ref=read-7-share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第二章国外游戏理论概述.pptPPT,ppt,ppt1,ppt8,PPT8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二章国外游戏理论概述.ppt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来自国外的23个家庭亲子游戏!有创意,赞!
我的图书馆
来自国外的23个家庭亲子游戏!有创意,赞!
想让孩子少玩电子设备?那就上点心,给点创意嘛!来看海外家庭常玩的23个家庭亲子游戏。1、胶条游戏场:胶条真真是个好工具,这样的游戏空间能让孩子们玩很久,玩具并非昂贵就是好的,让孩子自己来创造游戏空间,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小提示:可以选择布面胶带,比较容易清理。2、胶带通路:这个玩法依然与胶条有关,找一个家里的过道,将胶条悬空随意贴成若干轨迹,孩子们将手中的小车或者小人偶扔出,如何能让它们通过障碍而不被粘住,要考验小朋友的手眼协调能力了,哈哈,这个游戏是不是让成人也很心动。3、迷宫游戏:还是胶条,聪明的父母在地板上贴出迷宫,设置好出入口,考验孩子们的时候到了。4、行走轨迹:依然是胶条,父母在地板上贴出任意的几条路线,让孩子们按照轨迹去行走,可以培养他们的平衡能力哦,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吸管吹球,让小球按照轨迹行进,也是非常好玩的游戏。5、踩泡泡膜:找一些塑料泡泡包装膜,剪成一段一段的,用胶条贴在地板上,让孩子去踩,当小脚丫与泡泡膜进行亲密接触时,会是什么新鲜的感觉?这个充满刺激的小活动一定会让小朋友爱上的。如果室内的温度还okay,可以让孩子脱掉袜子去踩踏,很有利于他们的触觉发展哦。6、糖果项链:这一定是女孩们喜欢的,边吃边玩,很过瘾吧。7、推球游戏:在地板上设置一个区域做为目的地,让孩子在一定距离外用小手将小球推动,看看小球能否停留到目的地,可以将目的地分区域设置得分,全家一起来玩,看看最后谁的得分最高。8、桌子摇椅:这个聪明的玩法小孩子的父母可以借鉴,床单+桌子就是孩子天然的摇椅,乐趣十足。9、分类游戏:收集家里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孩子进行分类,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到形状的知识,这样的认知一定印象深刻。10、蔬果涂鸦:你有没有带孩子仔细观察过蔬菜水果? 看看借助于颜料,它们会展现出怎样的迷人印记?11、纸箱空间:蜡笔+空纸箱=安静的游戏空间,可以尝试一下。12、纸箱滑梯:家里有楼梯的可以试下这个玩法,一定让孩子们乐此不疲。13、穿越障碍:找一个过道,左右两边贴一些纸条作为路障,孩子们需要身体不接触路障而顺利通过,充满刺激的小游戏,很适合家庭聚会哟。14、击球比赛:这个游戏适合多个孩子一起参加,注意要用脚去击球,很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15、套圈游戏:一次性纸盘+卫生纸芯,自制的游戏道具,一样乐趣多多。16、踩高跷:用吃完的铁盒罐头做个简单的diy,踩在这样的道具上,和踩在地上有什么不同?让孩子们来告诉你吧。17、手指创意:实在不知道怎么玩,就玩玩自己的手指吧,这可是发挥孩子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18、找瓶盖:家里不用的小瓶子,小盒子一定很多吧,把它们的瓶盖和瓶身分开,让孩子们自己去进行配对,很培养孩子的细心观察能力。19、大纸箱游乐场:将家里不用的大纸箱取出来,让小朋友自己来绘制一个游戏场,将小脑袋里想像的情景都实现出来,再把乐高小人或者小玩偶都拿来,在自己创造的游戏场里玩情景游戏,充满乐趣。20、画图案:打印出来一些具有相同图案的纸(可以是不同的圆,三角形或者任意形状),和孩子一起用不同的图案或者花纹去填充,思考+创造,非常推荐这个有创意的游戏。21、配对游戏:经典的记忆配对游戏,找一些废旧的颜色鲜艳的盒子。选择大约6个不同的纯色,然后剪出2对颜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或圆形。将它们全部倒扣在地板上,让孩子一个个翻开,寻找相同盒子上的图案进行配对,很考验小朋友的记忆力及观察力。22、家庭小剧场:找一块床单,diy成一个简单的小幕布,让孩子们带着他们的小手偶来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吧,要鼓励他们尽情想像来创造吧,其乐融融的家庭亲子时光,多美妙。23、扔骰子:在正方型的纸盒六个面上分别写下六个不同的小活动,(可以是身体的动作或者是即兴的小表演),扔到哪面就必须按照提示进行表演,非常适合家庭聚会哦!
馆藏&1594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富论主要理论观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