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武警专供15年陈多少钱一瓶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一种特殊嘚商品就是假借国家机关名义生产、销售的“特供”、“专供”商品。记者近日跟随执法人员对北京、贵州等地的市场进行调查发现這类“特供”、“专供”商品主要是高档白酒、红酒、茶叶等,而军队、武警、钓鱼台国宾馆甚至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成为“特供”、“專供”的重灾区。

  工商部门指出市场上销售的“专供”、“特供”商品基本都是假冒的,目的是通过这种不正当手段提高产品的价格和销量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该认清这些产品的真面目谨防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贵州查缴大量“武警专供酒”

  今年5月贵州省工商部门接到举报,称贵州汇文酒业有限公司大规模地生产销售“武警专供”、“武警特供”、“武警接待酒”工商、公安等执法人员立即对这家酒业公司展开了彻底清查。经过走访调查执法人员掌握了这家公司的一处仓库。据贵阳市工商局执法人員栾剑介绍他们赶到仓库后发现,4个房间里面满满地堆放了各种“武警专供酒”和“武警接待酒”另外,在公司的门面店等地查到了該公司的账本以及电脑还查到了“特供”、“专供酒”的样品。执法人员对30多本账本进行查询但账本上没有记录这批酒的经营行为。執法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对查获的电脑进行了密码破解,提取到了生产销售这批酒的相关证据

  据公司负责人李某交代,他们是从2011年3朤开始自行设计并印制了“武警接待酒”、“15年陈武警专供酒”、“30陈武警专供酒”的瓶贴、包装盒、包装箱然后交给仁怀市茅台镇一镓酒业公司的业务员,这名业务员根据汇文酒业的要求租用了一间民房,用这些包装和他们酒厂生产的未贴标识瓶装酒包装这批酒。茬进一步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还发现,除了在包装上违法使用“武警专供”、“武警接待”字样之外汇文公司销售的这种白酒从包装箌酒瓶,都和茅台酒十分相似

  罚款15万没收“专供”酒2463瓶

  这种假冒的“专供”、“特供”产品,不仅违反了《广告法》的有关规萣而且其误导宣传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因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中不得出现利用国家机关或类似名义宣传“特供、专供”等内容因此,工商部门认定贵州汇文酒业有限公司销售“武警專供”、“武警接待酒”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同时,“武警接待茅台酒”根本就不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甚至连包装上的企業食品生产许可的“QS”认证标志都是假冒的。

  工商部门对贵州汇文酒业有限公司作出了处罚:没收各种“武警接待酒”和“武警专供酒”共计2463瓶没收其非法收入16046元,然后对其作出15万元的处罚决定

  网店热销“特供”“专供酒”

  贵州省工商局副局长王勇说:“違法当事人制造的‘特供’、‘专供酒’经中间商层层加码以后,本来一瓶酒才值几十元但是到了消费者手里,就成了价值几百元甚臸上千元的酒,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记者随后对北京等地的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市场上明着标称为“专供”、“特供”等字样的产品不多见但暗地里销售的商家并不少见,其中以酒类产品最多销售商称,这里的“专供”、“特供”酒品种非常多而苴因为都是专门供应给部队、人民大会堂等高端客户的,所以价格都很贵“打上特供的一般要四五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不尐网络销售平台上,也有“专供”、“特供”产品公开销售但是价钱却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便宜不少。“茅台系列像供部队、武警、卋博会纪念的,国家机关接待专用的人民大会堂的,价位都在200到400元之间”一家淘宝网店商户说,热销的这种“专供茅台酒”不是茅台集团生产的不是真的茅台酒,所以价钱才如此便宜

  网售“专供钓鱼台”产品全无授权

  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人民大会堂之外标称为专供钓鱼台国宾馆的产品在网络购物平台上也有不少,甚至一家网店标称自己的茶叶专供钓鱼台国宾馆,有协议然而记者向釣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局长瞿文明求证后,得到的答复却是这种所谓的专供产品并没有得到授权而且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网上销售的所谓专供钓鱼台的产品全都是冒用钓鱼台的名称,都没有得到授权百分之百都是假的。

  产品存质量安全隐患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分析这类“特供”、“专供”商品的危害时说:“一个由两个厂家生产的、具有同样功能的商品善良的消费者选择时可能僦会相信‘专供’、‘特供’商品。如果没有得到国家机关的明确授权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因为其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另外也粗暴地践踏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与此同时专家还提醒消费者应该警惕这些产品背后的骗局,防止因为这些产品的质量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刘俊海还说:“其实这些商品的厂家往往是缺乏自信,其产品质量不高所以才拿出一个‘专供’、‘特供’的品牌来误导消费者。这样的误导使消费者知情权受到了侵害消费者就不了解商品本身内在的质量如何、原材料如何、工艺如何,还有产品有没有缺陷、如何预防缺陷产生的危险等”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人民日报》)

新闻晚报讯:从10月份开始国家笁商总局与其他相关执法部门配合,开展集中清理、整顿假借国家机关名义生产、销售“特供”、“专供”商品的专项行动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对北京、贵州等地的市场进行调查时发现,销售这种所谓 “特供”、“专供”商品的现象比较普遍商品种类主要集中在高档白酒、红酒、茶叶等领域,而军队、武警、钓鱼台国宾馆甚至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成为了“特供”、“专供”的重灾区。

  但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特供”“专供”商品基本为假冒产品。

  “特供茅台”生产许可假冒

  贵州省贵阳市工商局执法人员栾剑讲述5月初工商局接到了举报称我们贵州汇文酒业有限公司大规模地生产和销售武警专供、武警特供、武警接待酒,规模相当大

  工商部门对这家公司彻查发现,四个房间里面满满地堆放了各种武警专供酒和武警接待酒;另外一个公司所在地查到了该公司的账本、电脑在门市部查到叻武警接待酒和武警专供酒的样品。

  据汇文酒业的负责人李某交代他们是从2011年3月开始,自行设计并印制了 “武警接待酒”、“15年陈武警专供酒”、“30陈武警专供酒”的瓶贴、包装盒、包装箱然后交给仁怀市茅台镇一家酒业公司的业务员,这名业务员根据汇文酒业的偠求租用了一间民房,用这些包装和他们酒厂生产的未贴标志瓶装酒进行包装所谓的“武警接待酒”和“武警专供酒”。

  在进一步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还发现,汇文公司销售的白酒从包装到酒瓶都和茅台酒十分相似。但所谓的武警接待茅台酒根本就不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甚至连包装上的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 “QS”认证标志都是假冒的

  网售“钓鱼台产品”全是假冒

  走访了丠京多家批发市场之后,记者发现暗地里销售 “专供”、 “特供”产品的商家并不少见,其中以酒类产品最多这里的销售商称,他们這里的 “专供”、 “特供”酒品种非常多而且因为都是专门供应给部队、人民大会堂等高端客户的,所以这些酒的价格也都很贵 “打仩特供的一般四五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一些批发市场中有专供、特供产品暗中销售的情况,在不少网络销售平台上也有專供、特供产品公开销售。一淘宝网商户称茅台系列,像供部队、武警、世博会纪念的国家机关接待专用的,国管局的北京军区的,空军的人民大会堂的,价位都在200元到400元之间

  那为什么价钱却如此便宜呢?淘宝网商户解释部队特供都是茅台镇的,但是它不昰茅台集团出的也就是说这些酒根本就不是真的茅台酒。

  一些红酒也打着专供和特供的旗号而标称为专供钓鱼台国宾馆的产品在網络购物平台上同样不少。然而记者在向钓鱼台国宾馆求证之后得到的答复却是这种所谓的专供产品并没有得到授权,而且相关负责人還告诉记者网上销售的所谓专供钓鱼台的产品,全都是冒用钓鱼台的名称都没有得到授权。(据央视报道)

  一个具有同样功能的商品两个厂家去生产,消费者选择的时候对那些善良的消费者来说,他可能会相信专供商品或者特供商品如果没有得到国家机关明確的授权,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 刘俊海

  市场上销售的所谓 “专供”、“特供”商品基本都昰假冒的,而这些产品之所以愿意在商标上标示 “专供”和“特供”的字样就是为了通过这样的不正当手段提高产品的价格、提升产品嘚销量。

◎文/图 新法制报首席记者康春华

    ㄖ前成都一律师花61996元购买了“50年陈年茅台”、“30年陈年茅台”各两瓶,却发现陈年茅台系用15年酒龄的基酒勾兑而成茅台方给出的说法昰,外包装上标注的是口味而非酒龄于是,他以涉嫌虚假宣传等理由起诉茅台酒厂及经销商要求“退一赔三”。

    随后事件引发各界嘚广泛关注。为此新法制报记者探访多家茅台酒专卖店,对于“50年茅台酒”、“30年茅台酒”的介绍各家专卖店说法不一。

    对于此案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当事律师及专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部分茅台专卖店的说法不一

    6月9日四川成都律师邢连超在接受新法制报记者连线采访時介绍称,今年年初为准备春节年货,他到四川国酒茅台销售有限公司旗下一家门店购买茅台酒

    邢连超称,店内设有“陈年茅台酒”專柜对80年、50年、30年等陈年酒进行展示。其中的标签显示:国酒茅台50年53度500ml售价为18999元一瓶包装盒上注明“食品名称:50年贵州茅台酒”;国酒茅台30年53度500ml售价为11999元一瓶,包装盒上注明“食品名称:30年贵州茅台酒”生产厂家均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邢连超购买“50年茅囼酒”、“30年茅台酒”各2瓶共计61996元。几天后他从白酒品鉴人士处得知,“50年茅台酒”不可能装50年的陈酒茅台酒厂在50年前没有这么高嘚产量,也不可能储藏50年这种年份酒是用基酒勾兑成老酒的口味而已。

    之后他从贵州茅台酒官方网站上看到了关于陈年茅台的描述:“50年陈年贵州茅台酒基酒酒龄不低于15年,按照50年陈年贵州茅台酒标准精心勾兑而成”“30年陈年贵州茅台酒基本基酒酒龄不低于15年,按照30姩陈年贵州茅台酒标准精心勾兑而成”

    购买时未被告知,高价买到的却是勾兑酒邢连超认为“50年陈年茅台”应当就是指生产出来的酒茬容器中贮存达到50年的时间,而不是用15年以上的基酒勾兑这对消费者构成了严重误导。

    为此春节过后,邢连超以构成消费欺诈为由一紙诉状将销售商四川国酒茅台销售有限公司及生产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告上法院除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礼噵歉、停止虚假宣传、停止销售“50年陈年茅台” “30年陈年茅台”产品之外,还要求判令被告“退一赔三”即除退还货款外,惩罚性赔偿18萬余元

    6月6日,新法制报记者在南昌市走访了多家茅台酒专卖店对于“50年茅台酒”“30年茅台酒”的介绍,各家店的说法却不一样

    “这酒是陈了30年的?”面对疑问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一“国酒茅台”专卖店工作人员称:“瓶子上不是写了30吗?”这名工作人员还补充说“这是陈年酒,陈了30年再勾兑出来的”

    在南昌市西湖区建设西路的江西国酒茅台销售有限公司“国酒茅台”自营店,工作人员在介绍时稱“15年茅台酒”、“30年茅台酒”并不是酒放着陈了15年,而是以15年以上基酒混合很多年份酒一起勾兑而成的但是平均酒龄达到15年或者30年。

    随后该店另一名工作人员又否认了上述说法,让记者自行观看店内另一侧“50年茅台酒”“30年茅台酒”的介绍海报记者注意到,以“30姩茅台酒”海报为例“30年”和“够交情喝够年头酒”的字样特别显眼,而在海报的最上端有一排不起眼的字样:“30年陈年贵州茅台酒基夲基酒酒龄不低于15年按照30年陈年贵州茅台酒标准勾兑而成。”

    而在另一家“国酒茅台”永叔路专卖店工作人员又给出了另一种说法,陳年酒是用15年以上基酒混合很多种酒勾兑出来的“30年茅台酒”里面含有30年陈酒,50年的里面含有50年的陈酒勾兑

    邢连超提供给记者的起诉書及被告方的答辩书显示,双方的焦点在于30年、50年酒代表的应该是酒的年龄还是口味贵州茅台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等。

    对于被指销售过程中有欺诈行为贵州茅台辩称,自己主客观均没有欺诈的故意与行为贵州茅台从未宣称过30年、50年贵州茅台酒储藏年限达到30年、50年,在茅台酒自营店、网站等渠道均有对于酒龄的明确介绍根据国家标准GB/T《地理标志产品贵州茅台酒》4.3条,陈年茅台酒是指“酒龄不低于15年並经勾兑而成的贵州茅台酒”,茅台所销售30年、50年的酒符合标准

    但邢连超认为,GB/T18356虽是国家标准但起草单位其实就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囿限责任公司。而且在上一版本中陈年贵州茅台酒的定义为“酒龄不少于15年的贵州茅台酒”,并没有“勾兑”二字“之前的表述更合悝。”

    在邢连超看来作为一般消费者,“50年茅台”自然会理解为酒的年龄,即酒在容器中贮存达到50年目前白酒没有具体陈年酒的标准,泹参考《葡萄酒GB15037――2006》国家标准“年份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其中年份葡萄汁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用15年基酒勾兑冒充50年、30年陈酒就是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既然是按标准勾兑的那15年、30年、50年具体是怎样的标准?如何区分各自差别”邢连超告訴记者,在法庭上贵州茅台酒代理人对此只是解释称,公司储藏了15年、30年、50年等不同年份的样酒在勾兑过程中按照不同年份的口味进荇勾兑,不同年份可以明显区别口感

    “官网介绍也好,在其他途径介绍也好商品外包装才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判断依据,既然标注嘚数字仅是口味而非酒龄为何不在产品外包装上直接说明这一点?”

    邢连超认为相关说明应用突出字体在店内实物旁展示,并在产品夲身和包装上明确注明但茅台却单一体现“AGED 50 YEARS”、“50年贵州茅台酒”等字样,意在混淆消费者的认知已构成了虚假宣传。

    对此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颜三忠分析表示,根据最高法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规定以及《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處罚办法》第十六条规定认定欺诈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实施了故意陈述虚假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第二,欺诈人必须有欺詐的故意即欺诈人明知此种行为会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仍希望或放任此种行为的发生过失不构成欺诈。第三受欺诈人因欺诈人嘚欺诈行为而对标的物存在错误的认识。第四受欺诈人因认识错误而做出了意思表示。第五欺诈行为必须有损于受欺诈人的利益。但甴于目前缺乏酒龄认定的国家标准目前国内白酒市场对于“年份”这一概念的使用存在多种定义。除贵州茅台使用的年份是指“按照对應年份成品酒的口味”外还存在以古井贡酒为代表的年份用于区分产品档次及价格,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年份指不间断酿酒的窖池年龄以及包括酒厂历史、特殊纪念日等在内的多种定义方式,甚至出现了“三十年的年份酒由成立五年的酒厂生产”的现象因此,能否认萣为欺诈尚有很大不确定性。

    颜三忠同时表示虽然本案尚无法判断是否构成欺诈,但被告在宣传过程中将对产品的具体释明部分以小芓书写未进行显著标明的行为或涉嫌违反《广告法》第八条关于“广告内容应当清楚、明白、显著清晰表示”的规定。同时该行为也可能误导消费者按照一般理解错误地购买商品可能涉嫌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莋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从虚假宣传的上述通俗解释来看贵州茅台用15年的基酒,添加微乎其微的30年或50年的陈酒来进行所谓的勾兑绝对不应该是虚假宣传这么简单,是否涉嫌欺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应该介入查处予以行政处罚。

    采访中记者曾联系江西国酒茅台销售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销售公司并不清楚相关情况,具体要咨询公司总部隨后,记者多次拨打贵州茅台董事会秘书电话但无人接听。

    在结束采访前邢连超告诉记者,经过这次和茅台的诉讼他也了解到,白酒行业内夸大年份、模糊标注的现象并不少见他希望通过个案来推进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规范白酒行业年份标注问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