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言文介绍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山道教医药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武当山道教医药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武当山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和道家修身养性的地方,它孕育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器重医药知识、研发的药品至今仍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所属地区: 湖北 · 十堰文化
遗产名称:武当山道教医药
遗产编号:Ⅸ-1
遗产类别:传统医药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
遗产级别: 省[1]
武当山道教形成后,历代道士在草木丹药、内丹术、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八宝紫金锭”等武当道士更是医药大师,武当道教思想不仅影响了如、等著名古代医学家的养生观和疾病防治学的形成,也成就了如戴孟、葛洪等很多道教医药家,经过他们不懈努力,不仅创造了一个理论完整、临床疗效神奇的道教医药,而且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宋代以前,武当山远离喧嚣的井市,不被统治者重视。这里山高壑深,林木茂密,药用资源繁多,秀美的自然风貌和宜人的气候,吸引了无数隐居、修真、炼丹、采药者。南朝刘宋郭仲产的《南壅州记》说:“武当山广三、四百里……学道者常百数,相继不绝”。绵绵不绝的修道者来到武当山,他们不但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养生术和其他方术,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为了追求所谓的长生不死,他们不断地收集药物并鉴别药物的种类和性能。道教出现后,修真的神仙方士衍化成道士,替百姓画符祈祷、治病解厄成了扩大道教影响的一种方式,治病当然不仅仅是用符水,也需要医药作配合。道教的追求长生和治病解厄,直接促进了古代医药学的发展”。
有文字记载的武当山道人服食和治病的事迹可追溯到汉代武当著名道人尹轨。《武当福地总真集》载:“尹轨,字公度,太原人,文始先生弟子也,博极群书,晚乃学道……常起居山林服黄精,年百余岁……入太和山去领杜阳官太和真人”。
宋元时期,以崇奉真武神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已经形成,各种道派著名道士纷纷来到武当传道,使武当山出现南北道派交融汇合的新局面。各种道派人物带来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摄养修炼方法。各道派在思想理论上融会吸收,摄养修炼方法上相互补充。盛于秦汉魏晋时代的炼丹服石以求长生之俗,在唐以后,已由服食金石丹药逐渐向服食草木丹药转移。宋元时期的武 当道士更注重自身心神、行为的修炼,即通过守一、导引、辟谷、服气、胎息、内丹等来达到长生的目的。是早期武当道教内丹理论的创始人和实践者,他总结了汉唐道教与佛教内炼理论,结合自身实践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内丹功法,对宋元武当内丹修炼影响深远。
明代是武当道教鼎盛时期。明成祖朱棣在发动“”时公开宣扬真武神显灵阴佑,即位后为巩固统治、神化皇权,大修武当道教宫观,选道设醮,武当道场被抬到了“朝廷家庙”的位置。与此相应,武当道教医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武当山因其丰富的药物资源和道人行医济世的声名,使朝山进香者中有众多的访医问药者。当时武当山地区有“十道九医”之说,在庙道人中有专门从事采药者。《大岳太和山志》记:明永乐二十年,礼部左侍郎胡鸦到武当山,“将平昔所集医书,类集成帙,名曰《卫生易简方》,上表进奏”。《卫生易简方》在武当山成书,加深了香客们对武当道教医药的崇信。武当著名道士中有不少精通医术者,如张三丰,后人称其武术击技,气功吐纳,识药通医,无一不精。嘉靖年间,武当道医曾抱一研制出“八宝紫金锭”,该药治疗小儿高热惊风疗效独特,几百年来盛名不衰。经过后代道医的不断探索,“八宝紫金锭”的应用范围拓展到治疗癫痫、昏厥、伤食、惊风、毒虫咬伤等病症。同样声名远播的武当道药“万银锭”、“黄龙洞眼药”也在这一时期研制成功,它们和“紫金锭”一样被奉为武当神药,在香客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明末以后至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统治阶级的压制,武当宫观殿宇多遭焚毁,武当道教开始走下坡路。与此相反,武当道医在复兴武当教的各种努力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道医们利用自己的医技来扩大道教的影响,使武当道教几现中兴景象。清顺治年间,武当道人曾和宗奉诏进宫,用自制八宝紫金锭为皇姑治愈疾病,得到皇帝封赏。被焚毁的部分宫观得到修复。到了同治年间,武当道医杨来旺立志修复武当诸宫,“由于他为陕西汉中抚台治病有验,抚台病愈后亲到武当山紫宵宫坐镇三年,调运钱粮,修复部分宫观”。杨来旺于1909年去逝,他生前为复兴武当道教作了很大努力,使宫观殿宇、道房在清末仍有3000余间,道人千余名。这期间,为复兴武当道教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道医有:黄清一(?—1900年),均县人,清咸丰年初皈玄武当山天合楼,识药性、苦修炼,昼则入山采药和丸济世,夜则如定洞中消遣世虑,此外遂别无他事。至光绪庚子中秋,无疾而化。黄承元(年),武当天云楼道士,性慈祥,甘淡泊,日以采药济世为事,治愈病人甚多,据传光绪丙子年七月七羽化于宫中。
近代对振兴武当道教作出重要贡献的道医还有徐本善。按近年《武当山志》记载,徐本善(年),号伟樵,河南杞县人,入武当紫霄宫。他清整道教,制定教规,使武当道教重见生机。民国二十年(1931)四月,贺龙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驻武当,徐率徒众50余人迎至紫霄宫东天门,主动腾出西道房,作为红三军后方医院,并派徒弟水合一、罗教培等协助医治伤员。贺率部转移时,亲出楹联相赠,中寓伟樵、紫霄四字:“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西去云腾霄”以“气”为本,保“气”为先。武当道教医药受楚汉文化的影响,吸收了楚汉文化中的“养气”理论,在医药理论上是以气为本,保气为先。名著《知北游》中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南宋石泰《还源篇》中说:“气是形中命,心为性中神”,三丰《大道论》中说:“气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从以上这些文献上可以看出,“气”是人生命之关键,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因此,武当道教医药中特别注重“气”的保养。自从武当山道教创建以来,武当山的道医们就源源不断地从民间吸取营养,引进技术,将流行在民间的各种健身养气法收入道教,加以宗教化地改造,纳入道教医药体系中,成为武当道教医药体系中“养气”方法的准则。在用药治病疗伤方面,道医们也是以养气、理气、破气、调气为主要治疗方法。
游遍武当山各庙观,都可以看到:“太极八卦图”,众所周知,八卦图是《周易》中演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符号。《周易》是道教诸经中的最重要的经书,道医们根据“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就指的是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道者规律也,并以《周易》中所揭示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的特性的一阴一阳,相反相对,相互依存,错综变化不己,于变化中生长、发展,在无穷反复中保持和谐与统一理论,运用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整个医疗体系中。这种矛盾与统一,对立而和谐的“阴阳平衡论”与上述“以气为本论”也就成为武当道教医药学中的理论核心。在其核心理论指导下,武当道教医药认为:人体的病因主要是“二毒”,即是经络之毒和脏腑之毒,经络之毒是经络中宿血所致,脏腑之毒是脏腑中宿便所致。针对其病因病理的认识,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武当道医们创立了独特的“四个一疗法”,即是“一炉丹,一双手,一根针,一把草”。其中一法可以治疗多种病,一种病又可用几个法。它把预防、治疗、康复视为一个整体,总结出了不少治疗奇难杂症和健身益寿的成功经验,又经历代武当道医反复临床应用,不断完善提高,这“四个一疗法”已成为武当道教医药工作者们都能掌握,可重复操作性极强,药到病除,手到痛止,带有一定道教特色,具有中华民族的武当道医神方妙法。自以来,武当道教医药已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药物保健和内丹养生均达到较高水平,其代表人物有:
戴孟:由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所著《真诰》记“武当道士戴孟, 姓燕名济,字仲微,汉明帝末时人也。”成书于周武帝文邕(561-578)时期间《无上秘要》卷八三说:“戴孟,本姓燕。名济,字仲微,汉明帝末入华阴山及武当山受裴君玉佩金珰经,又受石精金光符……行此者不死,非仙人。”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所编写的《真诰》记有:“……服食大黄及黄精,种云母,雄黄、丹砂、芝草…… 得不死之道, ……遂能轻身健行,周旋名山,日行七百里之术,为武当道教医药学及武当内丹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真集》引《神仙传》说:姓马,字君贤,号明生。得太阳神丹之秘,丹成,服半剂周游人间。架屋从徙,与谷无异。不过三年,夫妇辄易其处,今五龙观自然庵即其隐处。武当山五龙宫有炼丹池、自然庵,《总真集》说:“按《图记》故址……明生所炼太阳神丹炉灰尚存,非铁非石”。
鲍 靓,暂住江东,于蒋山北道见一人年可十六七许,好颜色,其人徐徐动足,靓奔马不及,已渐而远,因问曰:相观行步,必有道。其人曰:吾乃武当仙人阴长生也,太上使到赤城,君有心,故得见我尔。靓即下马,随其上武当山,拜问寒温。向他学习解之法。《太平御览》卷六引《道学传》与《仙鉴》卷二十一《传》,也有类似记载。鲍靓是的岳父兼师傅,曾拜为师学道教医术,左慈所传的“左慈耳聋丸”,至今还被广泛使用。
尹 轨,据《神仙传》载:“尹轨者,字公度,太原人也。博学五经,尤明天文星气。河洛谶纬,无不精微。晚乃在武当道,常服黄精,日三合,计年数百数。腰佩漆筒十数枚,中皆有药,言可避兵疫。常与人一丸,令佩之,会世大乱,乡里多罹其难,唯此家免厄。又大疫时,或得粒许大,则一家不病。”
葛 洪,字稚川,自号抱扑子,道号葛仙翁,西晋,句容人,是晋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伟大的道教医药学家。师从学道,鲍靓除将自已道术及医术全部传给,并将自已的亲生女儿嫁给葛洪为妻。一生专攻炼丹术,并发现所炼之丹能治疗很多疾病,也发现某一种药和另一种药合在一起,通过烧炼可以变成另一种东西,这即是化学药的开始,也是世界最早的化学工艺。一生著书甚多,《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证类本草》、《玉函方》、《葛氏单方》等,在临床上他发现了很多寄生虫病,传染性病等诊断方法及治疗这些病的特效药物,为武当山的道教医药学和中国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均起了很大作用。
,《类书》载晋安帝(379-418)在位时,有华阴县令徐子平,弃官入道,隐居于武当山砂朗涧钓台之下。洞明针炙,常以针为人治病,针到病除。
刘 划,《云笈七签·尸解部》记:刘划,不知何许人也,长大多须,垂手下膝。久住武当山,去襄阳五百里,旦发夕至。不见有所修为。颇以药术救治百姓,能劳而不倦。用药多自采,识草石穷于药性。善尸解法,著有两短卷书,可惜没能保存下来,最后因臂长而被宋文帝所杀,反映了封建统治的残暴无道。
陶弘景,曾在武当山修道,在他的《玉蒉记》中说:“大和山形南北长高,大有神灵栖凭之者甚多。”陶弘景:字通明,,魏晋南朝,丹阳秣陵人,从小就很聪明,博学多才,好道术,幼年得《神仙传》一书,一心一意钻研学习,遂立志养生术,精究医术,以后在道教医药学方面造诣很深,他长期从事采药制药及炼丹的实践,不断丰富自已的医学知识。他发现《神农本草经》几经战争破坏与多次转抄和错简,已十分残缺不全,他重新编写了《本草经术集注》,并著有《效验施用药方》、《断秘方》等二百二十三部著作,为我国道教医药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581-682),京兆华原人,初唐时期著名道士、著名医学家。少时日诵千言,通晓百家之说,喜爱老庄,“隐于,学道,求度世之术,洞晓天文,精究医药,务行阴德。”著有《千金要方》等医书和《摄养论》、《太清丹经要决》等道书,共三十余种。明代山志称他曾在峰西南的灵虚岩隐居修炼。清代山志云:“遍游名山,历武当。”
陈 抟,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人,一说陈是普州崇龛人,《仙鉴》记此人,“享年一百一十八岁,是五代北宋著名道教学者、诗人,学识渊博,著述甚多,其中主要著作大都是隐居武当山时期撰成,如《指玄篇》、《无极图》、《观空篇》《阴真君还丹歌注》等,大多著作均是讲解内丹修炼的著作,它据天地方位,五行所属,阴阳交感,四时运转的道理,说明人身脏器(肾、肝、心)部位,修炼的时机,方法和功效,把武当道教内丹的功理、功法及修炼及所达到的效果,讲的非常清楚,对武当道教医药学、内丹的修炼有其深远的影响。”
田蓑衣,《武当传》称不知其姓名,隐居武当山隐仙岩石室,冬夏只穿一蓑衣,故当地人就称他为田衰衣。隆冬腊月,其身上则真气蒸,盛夏苦暑,其身上则温凉如玉。人有疾病叩请他,则摘蓑衣草吹气与之,服之即愈。曾炼大丹,有其丹室炉灶。端平()间,失其所在,他是内丹、外丹并重的奇士异人。
孙寂然,名元政,号寂然子。嗣业茅山清真观,得上清五雷诸法之妙,云游遍地及名名山福地。北宋未,汴湖龙去,江汉地区遭受金兵蹂躏,武当殿宇被毁坏一空,他于绍兴十一年首先率徒登上武当山,披荆斩棘,兴复五龙殿宇,开辟基绪,创立五龙派。他擅长医道,为民除疾治病,得到群众的敬慕和支持。经过数年努力,殿宇悉备。诏赴阙廷,以符水换旨,敕度道十人,后还山,无疾而终,冠剑遗蜕藏于桃源之东。
吉志通(?—1264),《山志》称其为人(说苍阳)。幼颖悟博学,居武当十余年,不火食,但饵黄精苍术,双目澄澈,行步若飞。一日召弟子戒以珍重道教,言讫而逝。
鲁洞云(),名大宥,号洞云子。随州应山(今湖北)人。其家世代为官宦。他幼年弃家往武当山学道,遍历南北。据元程矩夫()撰写的《大元敕赐武当山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称:“汉东异人鲁大宥隐居是山,草衣菲食,四十余年,救灾捍患。”如张守清称他“以道著远,点墨片纸可疗疾。”张守清,元代名医,名洞渊,号月峡叟,峡州宜都(今湖北宜昌人),他31岁时拜武当派士鲁洞云为师,后来成为武当道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位关键人物,他弟子甚多,其中汪道一,是江西汪文富之子,生有异证,既长超悟不羁,至元丙子(公元1336年)秋,遇武当道人张守清,带回武当山,授以金丹雷霆秘诀,一语有省,复往江西,元末兵兴,福建光泽县杉关一带疾疫频甚,民众请汪道一,驱治皆验。可见元代张守清弟子中,有精通医道者,在福建光泽县为民治病一实例。
张三丰,元明之际著名道士,字玄玄,辽东懿洲人,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鬓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明洪武初入武当册拜玄帝于,创武当内家拳,又言其精通医道,常身带七针,人称“七针先生”,常于人祛痛苦于俄倾,救性命一瞬间,他事迹甚多,在此不多赘述。
雷普明,明代道士,湖北均县人,生卒年月不详,成化四年(公元1473年),提宪宗命太监等护送真武圣像,安奉太和,玉虚二吕,后皇宫御马传染疾病,檄雷普明医治,马疫遂平息,这说明武当山还有兽医。
曾和宗,清代当道医,清顺治年间,皇姑患病,太医们束手无策,武当道知普和宗奉诏进宫,用武当秘制的“八宝紫金锭”为皇姑治愈疾病,得到皇帝封赏。
杨来旺,陕西白河县人。曾举孝廉,清同治初,来武当山拜金真门派何阳春为师,修道习医,由于他为陕西汉中抚台治病有验,抚台病愈来武当山紫霄宫坐镇三年,调运钱粮,修复武当山被兵战所毁的宫殿,使武当山再次兴旺。
黄承元();武当天合楼道士;性慈祥,甘淡泊。日以采药济世为事,治愈病人甚多。据传,光绪丙子(1886)七月七日,有人见其负重物行驶如飞,顷刻羽化于宫中,年九十一。
徐本善,号伟樵,河南扎县人,生于清咸丰元年,幼习儒业,聪明过人。及长入道,拜武当山龙门十四代渺为师,后为龙门派第十五代传人。善于光绪二十年为武当山全山总道长。一九三一年三月,贺龙等同志率红三军转战武当山,开辟了武当山革命根据地时,徐本善亲自率领道众迎大军住入宫观,协助部队创办红三军后方医院,亲自配制下当道教医药秘方“刀枪金创散”及武当山的其它方药,并采集中草药供医疗伤病员使用,并安排徒弟梁合启、水合—及徒孙罗教培协助红军治疗及护理伤病员,使大批伤病员很快康复,回到前线,徐本善为红三军所作的有益工作受到了贺龙同志的高度评价。
黄清一(?—1900),均县人;清咸丰年初皈依武当山之天合楼。识药性;苦修炼,昼则入山采药、和丸济世;夜则入定洞中,消遗世虑,此外遂别无他事;后移居天仙岩,忽隐忽现。至光绪庚子(1900年)中秋节;无疾而化。
胡合贞,人们不知其名,皆呼之胡善女,修道后皆称,“胡子爷”偶于小抄本科知,其礼徐本善为师,老河口人,家为富豪之族,曾捐资老河口善书堂刻印《太上感应篇》、《玄天上帝报恩经》行世,出家于武当山玉女峰仙姑洞,后建妙贤院,为人慈善,甘淡澹泊,以采药济世度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见遇真宫破败,以针灸药物为人治病而倡修,后为其主持,曾两次睡庙,又复设学堂,学生80余人,后皆培养有用之才,胡合贞为武当山有文字记载的唯一的坤道道医,在清末民国年间,振兴武当有功,为人们所歌颂。
刘理山,山东人;生卒年不详。曾任西北军冯玉祥部少将。一九二九年蒋冯之战后;他毅然弃官入道。在武当山麓朝阳洞三清殿任主持,勤俭募化。修复殿字石房;设茶水施于过往行人。通医述,为人治病,经常走乡穿户,为人治病不收分文。一九四四年游小南海,不返。
朱宇亮(),湖北随州人。幼家贫,随母逃荒到武当山落户,13岁时到太和宫学道。师傅见其聪明、诚实,并爱好武当道教医药,秘授“武当山八宝紫金锭”之方,为其正宗传人。
罗教佩(),河南邓县人,幼读四书五经,精医术,有慕道之心。入武当山紫霄宫拜龙门派道人冷合斌为师。一九三一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进驻紫霄宫时,他同道友水合一等精心医治红军伤员。一九五三年,贺龙因怀念武当道友,特电湖北省统战部,询问武当道人情况。同年罗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和中国道教协会理事。他生活朴素,为人治病常不收费,颇得群众称颂。
赵元亮(),甘肃省人,年轻时在北京读书,适逢战乱,遂投笔从戎于西北军吉鸿昌部骑兵团当兵,擅刀术,几次与日作战以英勇善战升为排长。吉鸿昌将军遇害后,投效张自忠军部,在特务营侦察连任职。一九四零年五月十六日,在南瓜店同日作战中,在臂被打断,侥幸不死,被送往宜昌治疗,宜昌沦陷时,转辗到郧阳,伤愈后,身已半残,其是感慨,一九四一年奋然出家,当拜洪永寿为师,皈依龙门。因爱好医术,针灸,数年辛苦,得其师真传,解放后,广行方便之门,为民疗病不收分文,几十年治疗病人数千,名扬武当上下。一九八一年善终,享年78岁。
朱诚德,俗名,,河南南阳城关镇人,生于清光绪庚子二十六年九月十八日,1939年在南阳玄妙观出家,为武当山三天门悟性丹功,24代传人,尽受其师金宇成真传,擅长武当龙门派三天丹功修炼,点穴按摩,针灸、药物为人疗病医伤,朱诚德一生经历了种种不幸和“文革”的磨练,但他毫无怨言,始终保持了一颗增功培德,助人行善的心,1988年朱诚德第二次应邀出席了古都西安作了三天门悟性丹功的表演,受到了与会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同年湖北襄樊市邀请朱诚德前往,作了他的丹功表演,并先后为400多人治愈了疑难杂病。1989年朱老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数省,为数以千计的患者疗伤医病。1989年应中国人民大学邀请,在北京作了十数天的健康咨询,他的高超医术和神奇丹功,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许多师生的倾幕,科学家钱学森拨冗易繁抽出了宝贵时间,接见这位深山修道之士,两位老人交谈中,对人体生命科学和道教医药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达到了共鸣,建立了友谊。[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精彩视频/video
日至24日,新加坡养生团预定我馆8个标准间。只剩下两个普通双人间 和两个集体间,温馨提示在此期间需要标准间的学员请错开此时间段。谢谢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习武强身,以德养性,2013暑期到来你选择好了吗?问道武当山,
“精诚专注,法度俨然,心与妙会,神与道融。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
冬季来临,忙碌了一年的你是否想过趁着假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和家人一起度假,远离城市喧嚣,到武当山寻仙问道,感受道家文化,观赏冬
自日起,陈师宇道长将暂停亲授太极养生班的课程。12月1日至日期间,陈道长将外出学习、云游、参访。
太极十三势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拳术,属于中国第一代内家拳,相传为张三丰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
康夫,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也是西方文化的演绎者。2005年在东莞成功地举办了两场以中西文化相结合为内容的个人音乐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好评。沉静六年
2014暑期功夫夏令营
钟云龙道长著作(武当太
寻根问祖,问道武当
武当道家功夫馆位于武当山风景区内回龙观东侧,周围群山环抱,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您将会深刻体验远离人间喧嚣的静谧美妙,进入仰望璀璨星河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本馆创办于2007年是一家以弘扬武当太极为宗旨的传统武馆。武术结缘武当山,太极相伴回龙观。在仙山武当景区内办馆的陈师宇道长,以道家养生理念为核心,以弘扬武当武术为己任,服务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爱好者。鉴于不同练习者的需求,馆内开设有太极初学班、太极提高班、太极速成班、太极教练班、太极内功心法讲座班以及传
统武术班、养生班等.........
武当道家功夫馆位于武当山风景区内回龙观东侧,周围群山环抱,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您将会深刻体验远离人间喧嚣的静谧美妙,进入仰望璀璨星河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本馆创办于2007年是一家以弘扬武当太极为宗旨的传统武馆。武术结缘武当山,太极相伴回龙观。在仙山武当景区内办馆的陈师宇道长,以道家养生理念为核心,以弘扬武当武术为己任,服务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爱好者。鉴于不同练习者的需求,馆内开设有太极初学班、太极提高班、太极速成班、太极教练班、太极内功心法讲座班以及传
统武术班、养生班等.........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武当功夫秘籍
Copyright &
Wudangtaiji. 武当太极养生馆 版权所有
网页设计:武当山 道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相关文辑推荐
格式 文档名称 用户评分 浏览量 下载量武当道教功夫学院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武当道教功夫学院本词条缺少概述,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所属地区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中部开课时间7月20日——8月20日
武当道教功夫学院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中部““皇室家庙”紫霄宫(武当山道教协会所在地)旁,海拔800多米,周围群山环抱,环境优俯瞰武当道教功夫学院雅,空气清新,交通便利,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您将会深刻体验远离人间喧嚣的静谧美妙;充分领略千古仙山福地武当山的奇异风光;尽情欣赏世界文化遗产的精美绝伦;更是你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静心学习正宗武当功夫的理想之所,也是武当功夫、道家文化的传播、交流、培训基地。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大岳仙山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武当武术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武当拳技之大成,创立了武当内家拳,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但由于受道教隐秘单传的传统影响,武当武术曾长期隐没不彰。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民族从自给自足状态变为相互依存,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相互流通,精神武当道教功夫学院位于武当山紫霄宫旁武当道教功夫学院训练场地之一紫霄宫产品必然也成为人类的公共财产,而道家文化已越来越被世界关注。同样道教武术作为道家思想的一种体现亦被更多人的接受。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一个民族要同另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交流,首先需要的是保护好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于是,武当山道教协会为了使武当武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发展。于1989年春创办了“武当道教功夫学院”。首次对外开放了武当武术,并培养优秀的武当武术人才。武当道教功夫学院养生班住宿环境之一二十多年来,武当道教功夫学院先后接待了印度尼西亚亲王、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几十个国家领武当道教功夫学院餐厅之一导人及国际友人的到访,并受邀到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道教文化交流及武术表演。受到各国领导及道教武术文化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全球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武当道教功夫学院,由武当山三丰派第十五代正宗传人任主教练,并拥有一支经常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武当道教功夫学院雪景武当道教功夫学院外景优异成绩的教练员队伍。师资力量正统雄厚,为传承正宗武当功夫奠定了良好基础,并凭借其深厚的传统道教武术文化底蕴,为社会各界培养输送了数千名武术人才,在国内、国际武坛上享有重要的地位。武当道教功夫学院主要开设有国内外养生班、国内武术班、假期集训营;同时,常年与各旅行社及相关武当道教功夫学院每年接待上千名海内外学员武当道教功夫学院学员在练功单位合作开展养生体验之旅活动。教学主要内容有:传统武当功夫太极、形意、八卦,传统武当器械套路,传统武当养生功法、中医理论、道教文化等。教学方法除依照道家传统由教练亲传亲授外,同时吸取百家之长,正在编写统一的武术课教材,逐步向教学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武当山道教武术院收费情况:
该班主要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以养生为主旨,学习武当养生功。学习 时间分二年、一年、半年、三个月、一个月或半个月不同。
国内养生班收费标准
学费: 每月 1500元/人,半年
6000元/人, 一年10000元/人
  住宿费:单间每月900元/人,双人间每月500元/人,集体宿舍每月300元/人
  生活费自理
  学习时间不满一个月者:费每人每天200元(包食宿)教学内容根据学员要求而定,主要教习武当三丰太极拳、太极剑、形意拳、八卦掌、气功等传统养生功.
主要接收国内学员,接受系统全面的武当武术训练,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教学内容依照初级、中级、高级不同层次依次进行。学习内容主要有基本拳、玄功拳、伏虎拳、玄门剑、玄功刀、太极拳、八仙棍、锁喉枪、玄武拳、形意拳、八卦拳、武当基础气功等。培养目标是传承武当武术,向国内外输送武术教练。   每人每年学费4000元( 三年一次交清者10000元)住宿费500元 水电费200元 服装费200元(共二套)合计:4900元/年
假期集训营学习模式: 由武当山三丰派第十五代正宗传人任主教练,依照道教传统由教练亲传亲授,学院采用全封闭式管理,每天早上、上午,晚上训练基本功(三十六路腿法、步法、身法等),并根据接受程度传授一套武术套路(武当三丰太极拳、太极剑、形意拳、八仙棍、八仙剑、八极拳、太乙玄门剑、太乙五行拳等)。   每天下午及周四休息,休息时可选择的活动:  1、学习文化课,与功夫团成员一同到紫霄宫听课&&道德经&&&&易经&&及道家医药理论知识等  2、与来自国外的学员一同交流学习英语及异国文化  3、由教练组织一同去景区的各景点参观。  4、中小学生做学校布置的作业。   报名条件:   1、年龄在12周岁以上没有严重疾病,能够基本自理生活的各大、中小学生。   2、对道文化感兴趣,且在武术方面有一定的悟性。   3、报名人数限定在50人以内,来时必须携带学生证(进入景区门票可半价)及两张一寸照片。   4、即日起开始报名,7月16日截止。超过名额者将会在下次寒假时为其提前预留机会。
收费标准:  1、每位学员学费800元,杂费200元:包含住宿费(四人集体宿舍)、水电费、服装费、及景区内紫霄、金顶门票费。(不包含景区大门门票,此票凭学生证90元)  2、山上温差较大,学校提供被褥,自备床单及被罩。  3、生活费自理,学校有内部餐厅,可购买餐票,每月200元左右。  4、开课时间:7月20日——8月20日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当道教音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