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10∠0ºV.R=10Ω.Xl=Xc=10Ω.求电路的输入阻抗匹配Z和电流I.

第八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0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第八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0
第八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一.基本要求;1.掌握阻抗(导纳)的概念及其串并联化简;2.能将直流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应用到相量法中,来;3.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中各种功率的概念;4.掌握RLC串、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及频率特性;二.本章要点;1.R、L、C串联电路的阻抗;Z?R?j?L?1;j?C?R?j(?L?1;?C)?R?j(XL?XC)?R?jX?Z?ΦZ;感
第八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一. 基本要求1.掌握阻抗(导纳)的概念及其串并联化简。2.能将直流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应用到相量法中,来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3.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中各种功率的概念。4.掌握RLC串、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及频率特性。 二.本章要点1. R、L、C串联电路的阻抗Z?R?j?L?1j?C?R?j(?L?1?C)?R?j(XL?XC)?R?jX?Z?ΦZ感抗XL??L,容抗XC?1?C当X?XL?XC?0, 感性电路,电压超前电流; 当X?XL?XC?0, 容性电路,电压落后电流。
图8-1 阻抗三角形2. R、L、C并联电路的导纳Y?1R?1j?L?j?C?G?j(BC?BL)?G?jB?Y?ΦY 感纳B1L??L,容纳BC??C
图8-2 导纳三角形3.无源一端口的阻抗、导纳、功率 阻抗:Z?U?UI?I?(Ψu?Ψi)?Z?ΦZ 导纳:Y?I?U?IU?(Ψi?Ψu)??ΦY 阻抗和导纳互为倒数关系Z?1Y
图8-3 无源一端口有功功率:P?UIcosΦ无功功率:Q?UIsinΦ视在功率:S?UI 复功率:?U?I???P?jQcosΦ叫做电路的功率因数
功率三角形 614.对于感性负载,当功率因数cosΦ比较低时,可以采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5.阻抗的串联与并联n个阻抗串联: Zeq?Z1?Z2??Znn个阻抗并联:1111?????或者Yeq?Y1?Y2??Yn Zeq Z1 Z2 ZnZ1Z2 Z1?Z2 2个阻抗并联: Zeq??1?分流公式:IZ2?;I?2?Z1I?IZ1?Z2 Z1?Z2图8-5
2个阻抗并联6.应用相量法,并引入阻抗与导纳后,直流电路中的各种定律,定理及分析计算方法都可以推广应用到正弦交流电路。7.含有电容、电感的电路,当电抗或电纳等于零,电压和电流同相时,电路发生谐振。谐振时电路呈电阻性,谐振电路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具有选择性。电路的品质因数Q对谐振曲线形状的影响很大。8.负载阻抗ZL和电源内阻抗Zeq为共轭复数时,称为最佳匹配,此时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三.典型例题例8-1
写出图示电路的输入阻抗Zab表达式,已知,不必化简。(a)
例8-1图 1?(R2?j?L)(R1?j?L)?(R2?j?C解:(a)Zab?R1?;(b)Zab?1?(R2?j?L)(R1?j?L)?(R2?j?C 62
1)j?C 1)j?C例8-2
RLC串联电路,已知:R?15?,L?12mH,C?5μF, 端电压u?2cos(5000t)V。求:电流i及各元件的电压相量,并画相量图。解:用相量法解题时,可先写出已知相量和设定待求相量。??100?0?V,待求相量是I?,U?L和U?R,U?C 已知相量U各部分阻抗:ZR?15?, ZL?j?L?j60?,ZC?1??j40?
例8-2图 j?CZeq?ZR?ZL?ZC?15?j60?j40?15?j20??25?53.13????U100?0??I??4?53.13?A Zeq25?53.13??R?RI??60??53.13?V 各元件电压相量:U?L?j?LI??240?36.87?V
例8-2相量图 U?C?1I??160??143.13?V Uj?C正弦电流i为:i?42cos(?)A R2?2?,?L?35?,R1?5?,例8-3
图示电路,已知:1?S?5??15?A,I?38?,?C?1、I?2,并画出电流相量图。求等效阻抗Zeq及I 图8-9
例8-3相量图解:Z1?R1?j?L?5?j35?;Z2?R2?1?2?j38? j?C63Zeq?Z1Z2(5?j35)(2-j38)??176.7?18.08?? Z1?Z2 5?j35?2-j38Z22-j38?S?I?5??15??24.98??78.79?A; Z1?Z2 5?j35?2-j38 ?1?分流公式:I?2?IZ15?j35?S?I?5??15??23.20?90.26?A
Z1?Z2 5?j35?2-j38相量图见图8-10例8-4
图8-11所示电路,试列出该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及网孔电流方程。 图8-11
例8-4图解:1.节点电压方程,以节点③为参考节点。节点①: (??111?1?UU??)Un1?Un2?S1?S3 Z1 Z2 Z3 Z3 Z1 Z3?S31?11?U?S5 Un1?(?)Un2???I节点②:?Z3 Z3 Z4 Z3注意:节点法中,与电流源串联的阻抗应略去,自导、互导中均不应出现。2.网孔电流方程?m1?Z2I?m2?U?S1 网孔①:(Z1?Z2)I?m1?(Z2?Z3?Z4)I?m2?Z4I?m3??U?S3 网孔②:?Z2I?m3??I?S5 网孔③:I例8-5
图8-12中。试列出该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和网孔电流方程。 解:此电路有无伴电压源和无伴受控电流源。(1) 列节点电压方程。令节点②为参考节点,对节点①③④列出下列方程:?n1?U?S2 节点①:U64图8-12
例8-5图?S31?111?1?U?)Un2?Un4??节点③: ?Un1?(? Z3Z3Z4Z5Z5Z3节点④:?1?1?11??Un1?U?)Un3?(n4??I3 Z1Z5Z1Z5????3?Un1?Un3?Us3 补充控制量I?3与节点电压的关系:IZ3?m2、I?m1、I?m3,如图所示,并设受控电流源端(2)列网孔电流方程,设网孔电流I?C,并当作电压源处理。 电压为U?m1??U?S2?U?C 网孔①:Z1I?m2?Z4I?m3?U?C 网孔②:(Z4?Z5)I?m2?(Z3?Z4)I?m3?U?S2?U?S3 网孔③:?Z4I?3?I?m3 补充控制量I?3和网孔电流的关系:I?3?I?m1?I?m2 ?C补充关系:?I因增设变量U?S?5?30?V,例8-6
图8-13所示电路,已知U分别用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求I?2。 图8-13
例8-6图解:(1) 用节点电压法分析,节点②为参考节点。列节点电压方程: 节点①:(?11?n1?3I3?5?30? ?1?)U2?j33?j22?j3165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第八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0等内容。 
 4. 应用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 本章与其它章节的联系: 本章内容以直流电路的分析和第八章阐述的相量法为基础,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在第 10、11、12 章节中都...  三、本章与其它章节的联系: 本章与其它章节的联系:本章内容以直流电路的分析和第八章阐述的相量法为基础, 正弦稳态电路 的分析方法在第 10、11、12 章节中都...  9-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 9-6复功率 § 9-7最大功率传输 § 9-8串联电路的谐振 § 9-9并联电路的谐振 § 9-1 阻抗和导纳前一章为本章打下了方法基础...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典型例题例 9-1 有一电感线圈,已测得其电阻为 16 ? ,如果在其两端施加 50 Hz ,110 V 的 电压,并测得线圈中的电流为 5 A ...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电路课后答案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已知 I1=I2=10A,电阻 R 上电压的初相位为零, 求相量 例...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如图 1 所示正弦电路,R1=R2=1Ω, (1)当电源频率为 f0 时,Xc2=-j1Ω 时, 电压表的读数 V1=3V, V...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总结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考研\矿大电路资料\电路各章总结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重点: 重点: 1. 阻抗与导纳的概念及...  ? 图 2.8-22 a) ( 所示二端正弦稳态电路, 已知 U 与 I 同相, = 3A, I 电路吸收的平均功率 P=36W。式求 I1 和 I2。 . UR1 _ ? I + + ?...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图 9-1 所示纯电抗电路的串联谐振角频率为 (A) (B) 图 9-1 (C) (D) 2.正弦稳态电路如所示,已知 L=1H,R=10KΩ ,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所示各电路的输入阻抗 pdf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所示各电路的输入阻抗 pdf——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2|
上传日期: 18:29:4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所示各电路的输入阻抗 pdf.PDF
官方公共微信图是所示的正弦电路中 R=XL=10欧姆 UAB=UBC 且U与I同相 复阻抗Z为多少 具体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啊_百度作业帮
图是所示的正弦电路中 R=XL=10欧姆 UAB=UBC 且U与I同相 复阻抗Z为多少 具体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啊
阻抗:Z=1/根号[(1/R)平方+(1/XL)平方]=1/根号[(1/10)平方+(1/10)平方]=1/根号0.02≈7.07(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R=15欧,Xl=20欧,Xc=5欧.电源电压u=30Sin(ωt+30°)V.求此电路的电流和个元件_百度作业帮
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R=15欧,Xl=20欧,Xc=5欧.电源电压u=30Sin(ωt+30°)V.求此电路的电流和个元件
z=15+j(20-5)=15* √2(sin45°+j cos45°);i= u/z= √2∠(30°-45°)=√2∠-15° 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输入阻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