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在经济,政治思想工作表现,思想等方面的抗争与探究事件各举一列

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答案
  安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答案(26页)
本帖最后由 口可﹌ 于
09:20 编辑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一、[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知道林则徐和虎门销烟;& & ②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③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④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⑤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⑥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2、理解层次:①简述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②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3、运用层次: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二、[考点狂背]1、林则徐和虎门销烟虎门销烟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 && & ,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鸦片的大量输入,一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二腐蚀了清政府的统治机构,三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意义:日的& && &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战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 && &&&。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 & 月& &&&日开始)2、鸦片战争①根本原因:& && && && && && && && && && && && && && && &&&。直接原因:& && && && && && && && & 。②经过:& &&&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 &&&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 &&&年8月,英舰到达& & 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战争结束。③结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 && & 不平等条约《& && &》,(失败根本原因:& && && && && && && && && && &)其主要内容有:a.割& && && &&&给英国&&(中国& &&&主权受到严重破坏)b.赔款& && && && &(加重了& && && && && && && && &)c.开放& &&&.& &&&.& && &.& && &.& && & 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 &须同& && & 商定&&(破坏了中国的& && &主权)④影响:《& && &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使中国& &&&沦为& && && && && & 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 &&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 && && && && &)3、第二次鸦片战争①原因:& && && && && && && && && && && && && && && &&&。②时间:& & 年10月--& && &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③主要事件:1860年& && && &联军火烧& && && && &。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来源:学。科。网]铜牛头& &圆明园残迹④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 && &&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4、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 && && & 领土& && && & 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 && && &》时间& && &&&不平等条约& && &&&割占领土范围& && &&&割占领土面积1858年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 &&&6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 && &&&中国& && && &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 &&&约40万平方千米1860年1864年& && &&&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19世纪80年代& && &&&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 && && && &&&7万多平方千米5、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新疆出现危机:(表现)19世纪60年代:_________________187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左宗棠收复新疆(1)187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876年采用“_____________”战术,收复除________以外的广大地区.(3)1881年,中国收回________(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_______年___月-----_________年____月2.主要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有公足壮海军威”)英勇牺牲。体现中国人不畏强暴、勇于抗争、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结果——由于& && &&&的“避战保船”,日本夺得& && &的制海权战役:1895年初, 日军攻占威海卫,& && &舰队全军覆没3.爱国将领: 邓世昌:在& && && &中致远舰管带& && & 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敌舰,不幸中鱼雷,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来源:学科网ZXXK]4.结果:时间:_________清朝战败,& && & 地点:__________签订《& && &》&&中方代表_______日方代表________内容: ①割& && &&&、& && &、& && &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③增开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中国影响:影响:《马关条约》是继《& && && && && && & 》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表现在: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受到破坏;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新的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 && & 的发展。因此,《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 && && &&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①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反抗。& && && && &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直接原因:为镇压& && && &反帝爱国运动[来源:]过程:& && &年,& && &、& &&&、德、法、& & 、& &&&、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在廊坊、杨村阻击敌人;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 &&&。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②《辛丑条约》(是赔款最多的条约)& && & 年&&其主要内容有:a.清政府赔偿白银& && && &,以& && &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 && && && && && && && & ;c.清政府拆毁& && && &&&,允 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 && && && && & 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 && &&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些,清政府完全成为& && && && && &。中国完全沦为& && && && && &&&。联想ABC问题1: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或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全面加深了中国民族的危机?)——回答条约的危害和影响。问题2: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A、开始沦为:& && &战争———《& &&&条约》&&B、大大加深:& && && & 战争——《& && && &&&》&&C、& &&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沦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问题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于& && && &,标志是《南京条约》的签订;形成于20世纪初年,标志是《& && && & 》的签订;终结于1949年& && && && &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应用点拨例1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例2&&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中,以下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②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A.①②③④& & B. 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 & D. ④③②①[单元练习]一、选择1、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条款是(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元C、开放五口通商         D、领事裁判权2、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法国作家雨果说的“两个强盗”是指(  )A、英、美    B、日、俄    C、英、法   D、英、德4、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5、清朝诗人黄遵宪根据时事写了《台湾行》,诗中“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的“仇虏”是指(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荷兰6、《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割地面积  B、开放的口岸  C、赔款的数额  D、开设工厂的特权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是指民族英雄(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8、新疆有一座纪念晚清名臣的祠堂里悬挂着一幅楹联: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霜边月,万里寒鸦相国祠。楹联颂扬了这位名臣收复新疆的功绩。这位名臣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9、《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清政府完成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D、清政府的经济被帝国主义完成控制10、近代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俄国11、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一位清末诗人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林则徐    C、丘逢甲   D、刘光第二、辨析题12、1850年,在上海日本人开办的造船厂等数十家,外国商品也在此大量倾销,致使当地手工业纷纷倒闭。请判别这句话哪些是对,哪些是错的,并说明理由。三、材料解析13、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在供认:”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中国此次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计数将永远不能查出。”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①瓦德西统帅的军队称什么?②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③此前哪支军队曾侵入北京?他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④这段屈辱的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四、论述题14、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大举侵略我国,中国人民也不断掀起反抗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结合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谈谈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②在此期间,中国丧失了哪些领土?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知道洋务派为的口号、代表人物;②知道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③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④知道武昌起义;⑤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⑥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理解层次: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运用层次:①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考点导学]1、洋务运动①时间:19世纪& &&&年代--& &&&年代。②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 && && & 。③代表人物:中央以& && &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 && &&&、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④口号:前期以“& && &”为口号;后期以“& && & ”为口号。⑤主要内容:a.创办一批& && && & 。主要有: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 && && && & ;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 && && && &&&;1866年& && &&&创办的福州船政局。b.创办一批& &&&工业。主要有:& && &在上海创办的& && &&&;张之洞创办的& && && &、& && && &&&。c.筹建了南洋、& && &和福建三支海军d.兴办新式学堂。代表: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⑥结果:破产,破产的标志:破产的根本原因:运动没有触动& && && && & 制度。⑦评价:a.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 && && && && && && && && && && && & 。b.失败原因: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 && && & ,而不是把中国引向& && && && &,因而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 && && &&&,使中国出现了& && &&&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的& && &作用。d.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 && && & 。2、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春,《& && && && &》的签订(2)经过:& && && & 、& && && &联合各省举人,上书& && && & ,反对同日本议和。(3)影响:揭开了& && && && && & 的序幕。2、康梁的主要活动(1)领导公车上书&&(2)创办《& && && && & 》后改名为《中外记闻》(3)成立政治团体:& && && &&&。3、百日维新(103天)(1)时间:& && &年6月~9月,历时103天。(2)内容① 改革:& && && && & ,裁撤冗官,任用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③文化:开办& && && &培养人才,翻译& && && & ,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④军事:训练& && && && &等(3)结果:变法触动了& && && & 的利益,& && && && &发动政变,囚禁& && && &,杀害& && && & 等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4)影响①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②在社会上起了& && && & 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3、辛亥革命①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a.1894年,孙中山在& && &组织了& && & 。b.1905年,孙中山在& && & 组织成立了& && &。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 && && &&&。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 && &”“& && &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 &&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c.组织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d.& && & 年元旦,& &&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②领导者:孙中山③标志性事件:& &&&年10月10日的& && & 起义。因为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换算: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年④结果:革命果实被& && && &窃取,建立起& && && &的统治⑤历史意义:a.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 && &&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 && &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 && & 的观念深入人心。c.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 && && && && && && &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4、新文化运动[来源:学|科|网]1、兴起:& && && & 年,《& && && &&&》的诞生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代表人物:& && &&&、& && && &、& && &&&、& && && && &。他们高举& && & 和& && &&&两面大旗,以《& && && & 》作为主阵地3、内容(1)提倡& && &&&,反对独裁专制。(2)提倡& && &&&,反对迷信盲从(3)提倡& && && &,反对旧道德。(4)提倡& && && &,反对旧文化4、后期发展(1)背景:1917年, 俄国& && && &胜利(2)活动①1918年,& && && &在《新青年》上发表《& && && && &》《& && && && && & 》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②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宣传& && && && &。⑤评价:a.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 && && && &&&。b.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 && && && &&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起影响到后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综合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 && && && &来维护清统治。戊戌变法: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 &,来变法维新。辛亥革命: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 &,来进行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 && && && && && &,来开展思想解放运动[目标测评]一、选择1、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A.虎门销烟& &   B.洋务运动& &&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2、下列属于张之洞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福州船政局3、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德国强占胶州湾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4、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是中国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探索活动D、是由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发动的5、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   B.华兴会& && &  C.光复会& &   D.同盟会6、请将孙中山先生的以下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组建兴中会& && &&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 & ④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A. ①②③④& &  B. ①③②④& &  C. ④③②①& &  D. ③①②④7、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8、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两次重大斗争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维新变法运动③义和团运动④辛亥革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0、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11、祖籍武平的刘光第在家乡调查访问时,大力宣传国家危难的形势,指出要救国就得变法图强,他参与的活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二、材料解析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世纪中期,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开展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洋务运动进行的时间?(2)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什么?(3)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什么?(4)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是什么?(5)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什么?(6)洋务运动的消极作用是什么?三、论述题13、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根据所学知识请列出:中国近代化历程三个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及主要特征。(6分)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第三单元&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考纲要求]1、& && &&&识记层次:①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②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③了解南昌起义; ④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2、理解层次:①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②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认识长征精神。[来源:学§科§网][考点导学]1、五四爱国运动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2、过程(两个时期)前期:爆发:& && &&&年5月4日,以& && &&&为中心,以& && &&&为先锋。口号:& && && && && && &、& && && && &、后期:发展:6月初,运动中心转移到& && && &。以& && && &为主力。3、结果:取得反封建斗争的& && &胜利,表现如下A迫使& && && &&&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 && && & 等人的职务C 拒绝在《& && && && && && & 》上签字。4、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 && & 。是中国& && && && &&&的开始。⑤五四精神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其中爱国主义又是五四精神的核心。2、中共“一大”的召开1、召开:& && && &年7月,中共一大在& && &&&召开。后转移到2、代表:& && & 、& && & 等13人参加了大会。3、内容(1)通过了党的纲领①党的奋斗目标:推翻& && && && &&&,建立& && && && &,实现②党的中心任务:领导(2)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 && & ,选举& && && & 为书记。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 && & 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 && && && &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北伐战争①国共第一次合作:& && && && && && && && &&&,标志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的合作。②黄埔军校的创建黄埔军校(全称:& && && && && && && && & )创建时间: 1924年;& &&&地点:广州黄埔领导机构: 总理—& && &&&;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性质: 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 & 目的: 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特点: 实行& && && && &&&和& && && &&&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 && &&&思想和& && & 精神。贡献: 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 && &&&军的建立和& &&&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③北伐战争a.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 && &b.对象:& && &、孙传芳、张作霖c.主要战场:湖南、& && && & d.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战役等e.战果: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 & 流域,基本消灭了& && &和& && &的主力,国民政府也从广州迁到武汉。(5)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北伐军英勇善战;工农运动的支持;作战方针的正确性。3、国民革命的失败:由于& && && &、& && &&&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 && && && &破裂4、南京国民政府(1)成立:& && & 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2)性质:代表& && && &&&的利益,对外& && && && &,对内4、红色政权的建立①南昌起义时间:日(& && && &节——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光荣节日)领导:& && && &、贺龙、叶挺、朱德。& && && &&&地点:南昌结果:起义军在转战中失败,一部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一部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共打响& && && && && && && && && && &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 && && &&&、独立领导& && && && &的开始,它在中共党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②秋收起义a.时间、地点、领导人:1927年9月,湘赣边界,b.意义:放弃攻打大城市计划,改向& && &进军③& && &&&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的直接原因: 1927年9月毛泽东在& && &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 && &&&,进攻长沙失败,转军井冈山,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地位)—井冈山根据地。创立意义: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共探索& && && && && && && && &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④井冈山会师:& && & 年& & 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 && && && && &&&。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⑤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5、古田会议-29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上杭古田召开。通过《古田会议决议》,规定红军必须完全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不仅为红四军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6、红军长征①原因:第& &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②简要经过: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从& && & 出发--血战湘江--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 && && &--巧渡& && &&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 && && && && && &&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③遵义会议a.时间、地点:1935年1月,遵义b.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 && &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 & 。④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 && &&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 && && &&&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⑤长征精神:a.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与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取得胜利的精神;b.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c.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d.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e.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目标测评]一、选择1、标志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什么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3、《国民革命歌》道“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针对_______的强盗行为,中国青年学生发出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的怒吼。(  )A.英国侵占香港岛     B.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C.日本侵占台湾      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5、五四运动成为五四青年节的来源,主要是因为(  )A、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B、运动的参加者都是青年学生C、五四运动席卷全国     D、运动主力由工人转向学生6、闽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永定支部”成立于(  )A、1923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6年7.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和江西& && &B.湖南和湖北& && & C.河南和湖北& && &&&D.江西和福建8、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到访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谈,并发布了新闻公报。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A、中共“二大”的召开& &  B、中共“三大”的召开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创办9、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A、武汉&&  B、南京   C、上海& & D、广州10、若要考察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应去的地方包括(  )①井冈山 ②长汀 ③遵义 ④南京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11、红色旅游是当前的热点。若要考察中共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  )A、南昌   B、武汉   C、井冈山   D、广州12.某校学生计划组织 “闽西红色之旅”,如他们想参观“古田会议"的旧址,应到(  )A、上杭    B、长汀     C、永定   D、连城13、下列关于长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实行战略转移B.长征途中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D.后来红军改编,奔赴抗日战场开展敌后游击战14、在红军长征途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是(  )A.飞夺泸定桥   B.“八七”会议   C四渡赤水   D.遵义会议15、红军长征中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A、四渡赤水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 D、翻过大雪山二、问答16、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问题:相关链接:& &&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1)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2)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事。(3)各抒己见:谈谈你心目中的长征精神。17、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个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井冈山、遵义、延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2)“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卢沟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景点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游客量大增,你认为国家确定这些旅游景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发展红色旅游,从发展经济角度看有何意义?(4)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请你谈谈对长征精神的认识。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来源:学*科*网Z*X*X*K][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②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③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④知道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⑤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⑥知道重庆谈判的史实;⑦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理解层次:①了解西安事变的史实,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②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考点导学]1、九一八事变--中国& && && & 的开始a.时间:日& && &b.借口:& && && &事件& && && &c.结果:东北沦陷d.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开展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2、西安事变a.时间:& && && && && && &,& && &b.领导人:& && && && &,杨虎城c.目的:为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d.结果:西安事变e.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 && && && &&&的初步形成。标志着国共两党& && && &&&合作的& && & 形成。3、七七事变a.时间:日,又称& && && && && && &&&b.标志& && && & 抗日战争的爆发。4、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中国居民达& && && &以上。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5、台儿庄战役年春,& && && &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歼敌1万多人。& && && && &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6、百团大战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 & 年8月,八路军在& && && &&&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 && && &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其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 && && & ,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 && && && && && && & 。它的辉煌战绩,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著名战役简表战役名称& && &&&时间& && &&&指挥者& && &&&意义国民党& && && && && &&&1938& && &&&李宗仁& &&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鼓舞了抗战士气共产党(八路军& && && && && &&&1940& && &&&彭德怀[来源:学科网]& && &&&主动抗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7、抗日战争的胜利1、中共七大& &&&( 1945年4月 ,& && && & )召开背景:& && && &即将胜利;国民党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内容 : ①毛泽东作《& && && &&&》的政治报告②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③通过新党章,确立& && && && & 为党的指导思想。④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意义:七大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 && && && & 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2、& && && &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投降的原因:A、1945年8月美国向& && &、长崎投下两颗& && & ;&&B、& && & 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中国军民大反攻(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时间: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A、 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 && &取得完全胜利的& && && && &战争(战争性质),宣告了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的结束。 B、 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 && && && && && && &转折点。  C、 抗日战争是& && && && && && && && && && && && && && && && && && && & 。抗战胜利的原因:(1)日本——小国、人少、兵少、侵略战、非正义、失道寡助。(2)&&中国——大国、人多、兵多、物博、反侵略、正义、得道多助。(3)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和人民战争路线。(4)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解放区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5)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 相互援助。3、& && &&&台湾光复:日(1895年《& && && &》被日本割占)8、重庆谈判①原因:a.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b.& && & 支持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但为& && && && && && &,蒋介石假意和谈c.中国共产党为& && &&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②时间:1945年8月--10月& && &③中共代表:④结果:签订“双十协定”谈判未解决的内容: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 && && && && & 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 && &&&,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 && &&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 && &&&。10、三大战役名称& && &&&指挥员& && &&&参战部队& && &&&影响& && &&&意义林彪、罗荣桓& && &&&东北解放军& && &&&解放& && &全境,人民解放军在& &&&上取得优势& && &&&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 &&&基本被消灭,大大加 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淮海战役& && &&&刘伯承、陈毅、& && & 、粟裕、谭震林& && &&&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来源:]& && &&&奠定了解放& && && &各省的基础[来源:学.科.网]平津战役& &&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 &&&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11、渡江战役①时间:1949年4月②战线: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③& && &&&年& &&&月& && &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 &&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12、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违背民意,坚持独裁,发动内战,失去民心;而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与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②人民解放战争中有& && && && && && & 正确领导③& && && && && &&&作战英勇顽强,有正确的战略战术[目标测评]一、选择1、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右图是一位同学在这天画的一幅画,你认为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A.月映华夏魂&&腾飞中国龙B.月圆神州情&&勿忘国耻恨C.雄鸡舞蝉娟&&两岸一家亲D.奋臂揽明月&&随手摘星辰2、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粉碎亲日派企图C、实现全民族抗日      D、寻找发展时机3、张学良的传记公布于世后,引起海内外华人极大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他曾经是(  )A.九一八事变的见证者& & B.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C.重庆谈判的参与者& && &D.西安事变的发动者4、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A.中国开始转人局部抗战B.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C.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一次大胜利D.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开始5、“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这是什么战役(  )A.卢沟桥战役& &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6、 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战役时间& && &&&指挥者& && &&&组织兵力& && &&&破坏交通线& && &&&摧毁日伪军据点月& && &&&彭德怀& && &&&100多个团& && &&&2000多公里& && &&&近3000个A. 平型关大捷& &&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 D. 淞沪会战7、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的砍杀百人比赛,这件事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中  B、旅顺大屠杀中& &&&C、七七事变中   D、南京大屠杀中8、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间,中国抵御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三元里抗英& & B.甲午战争& &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9、下列有关重庆谈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蒋介石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B、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谈判C、通过谈判,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D、通过谈判,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10、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是(  )A.辽沈战役& &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三江……”毛泽东这首诗描绘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2、1949年4月,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覆灭的历史事件是人民解放军解放( )A、北平     B、天津    C、南京    D、广州二、材料解析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年12月15日,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三千多人,被日军解往南京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然后,受伤未死者与死者一起被焚化。1 6日,中国难民五千多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机枪扫射后,弃尸江中……丧心病狂的日本军队还冲进由红十字会和其他国际友人设立的“安全区”,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把“安全区”变成了黑暗、悲惨的人间地狱……材料二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辞,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1)根据材料一,从南京大屠杀持续的时间、遭杀害的对象等方面来说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南京大屠杀中我死难同胞的人数。(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发生变化的实质什么?作为当代中学生,请略谈你的认识。三、论述题14、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几度和谈共谋大业,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周恩来亲历和谈并起了重要作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周恩来在20世纪30—40年代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在其中的一次谈判中,蒋介石提及周恩来是他的部下,这是为什么?而周恩来认为“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是否成为了事实?(2)分析两次谈判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或作用,以及让人们 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第五单元& &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了解张謇兴办的实业;②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③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④了解魏源、严复等的主要思想;⑤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⑥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成就。[考点导学]1、状元实业家状元实业家——张謇,他抱着& && && && && & 的志向,在南通创办& && && &&&。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 && && &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2、民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废除有损人格的& && &&&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 && & ”“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 && & ”“& && & ”等平等的称呼。清末民初,& && &&&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孙中山创制的& && &&&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女士服饰:高领服装逐渐流行,它是现代中式& && && &的雏形。3、詹天佑和京张铁路詹天佑是我国著名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 && && && &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在京张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出色地完成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隧道工程和为确保行车安全,设计出“& && & ”字形路轨。4、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1940年& && && && &&&(侯氏制碱法),为抗战时期& && && & 作出贡献。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他研制出的制碱新工艺被称为“侯氏制碱法”。他还著有《制碱》一书。5、魏源和《海国图志》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写的《& && && & 》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 && && && && &&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 && && &&&,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6、严复康有为称的“中国西学第一”指& && && &&&(中国近代的& && && &思想家),他著有《& && && &&&》,把西方& && && && &&&学说介绍到中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他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在当时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的势力。7、新式教育的发端①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②& && && &&&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它是中国近代& && && &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③1904年清政府颁布《& && && &&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并于& && & 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 && &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8、文学巨匠鲁迅&&陈独秀&&胡适鲁迅:1918年,发表《& && &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用犀利的文字猛烈抨击封建礼教。主要代表作有《狂人日记 》、《孔乙己》等。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 && && & 运动,明确提出“& && && &&&”的口号胡适:发表《& && && & 》,提出文学改良“& && &&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9、美术大师创作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愚公移山》《奔马图》10、人民音乐家:聂耳、①聂耳的主要代表有《& && && && &&&》等。②& && && && &&&的主要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等。[目标测评]一、选择1、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建的企业是(  )A、新洋灰公司& && && && && &B、上海申新纺织公司C、福新面粉公司& && && && & D、大生纱厂2、“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一主张应该出自(  )A.《海国图志》& && && && && && &&&B.《资政新篇》C.《西学东渐记》& && && && && && &D.《孔子改制考》3、1998年是北京大学的百年诞辰,这所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时创办的(  )A.京师大学堂& & B.两江师范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水师学堂4、下图邮票中的人物是福州籍科学家侯德榜,他的主要成就是(  )A.研制“两弹一星”B.发明“联合制碱法”C.主持修建京盗铁路D.译述《天演论》5、《幼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其中追述了一位中国近代杰出铁路工程师的留学生涯。这位工程师是(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严复6、将西方进化论演说介绍到中国来的思想家是(  )A、魏源    B、康有为    C、李大钊    D、严复7、以下对科举产生、发展、废止的脉络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朝,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B、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C、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D、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新中国成立后8、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他的代表作是A.《义勇军进行曲》          B.《毕业歌》C.《黄河大合唱》           D.《铁蹄下的歌 女》9、“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傲骨”是近代哪些著名画家的名言?(  )A、张大千   B、徐悲鸿   C、齐白石   D、郑板桥10、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变革,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  )A、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    B、牛顿的科学理论C、达尔文的科学理论     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11、被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郑律成12、以杂文为武器,在粉碎国民党文化“围剿”斗争中起很大作用的作家是(  )A、郭沫若   B、茅盾    C、巴金   D、鲁迅二、论述题13、学习过中国近代史后,有的同学认为我国目前的对外开放就是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长处,用来抵御外国的侵略)的现代版。结合课文知识回答:(1)《海国图志》是本什么书?(2)魏源编《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反映了当时哪一类人的什么思想倾向?(3)上述思想与严复译作的《天演论》里的思想有何不同?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答案1--5 CACBC  6--10 DDBBD  11 C2、答:说1850年日本人在上海办厂是错的,因为外国人在中国办厂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才开始的。外国商品在上海大量倾销,致使当地手工业纷纷倒闭是可能的,因为1842年《南京条约》中把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13、答:①八国联军。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落后就要挨打,我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自己的实力;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言之成理即可)14、答: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1842年通过《南京条约》英国割占了香港岛。从1858年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割占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答案1--5 ACCDD 6--10 BCDDA  11 B12答:(1)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自强(3)求富(4)中国近代化的开端(5)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对内、对外各2分)(6)它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13、答(1)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军事生产技术(2分)第二阶段,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答出一项即可1分);宣传维新思想、推动变法实行;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答出一项即可1分)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2分)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5 AABBA  6-10 DBCDB 11-15 CABDB16、(1)20世纪30年代(2)飞夺泸定桥;会宁会师等。(3)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等。17、(1)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共开始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遵义是长征途中的重要一站,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在此召开。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共“七大”在此召开。(2)以史为鉴,勿忘国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有利于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4)长征精神:充满理想信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顾全大局。(说 明:主观试题,只要答出与主题相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的内容可酌情给分)第四单元&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5 BCDBC  6-10 BDCDC  11-12 DC13、(1)长达6周。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或难民)和放下武器的军警人员。 30万人以上。(2)企图掩盖和否认战争罪行。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影响了中日关 系正常化。(答其它也可以,如日本对待军国主义的罪行没有真正地反省,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发展中日和平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学好本领,保卫祖国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等同给分)14.答:(1)参加了西安事变后的国共谈判、抗战结束后的重庆谈判。因为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黄埔军校中,蒋介石是校长,周恩来是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成为事实:抗日战争时期归属国民革命军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由红军改编的。(2)影响或作用:西安谈判使西安事变等到和平解决,开始了国共合作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重庆谈判迫使国民党与共产党签订&&双十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两次谈判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努力,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只要围绕其中的一层意思来谈均可)第五单元&&近代经济、社会 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5 DAABB  6-10 DCCBC  11-12 AD13、答:(1)《海国图志》是本介绍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书籍。(2)其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3)魏源的思想是想借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巩固清朝的统治,《天演论》则主张“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起了打击封建势力,启发中国知识分子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完整图文26页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政治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