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股份【2009】9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终稿]“科技北京”行动计划&#..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终稿]“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若干意见》部门座谈会召开
作者: 发布时间: 10:20:06 来源:科技部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加强相关部委之间围绕国家高新区有关政策措施进行充分沟通,听取各相关部委对高新区建设的构想与意见,紧抓机遇,共同推动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核心载体,《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门座谈会近日在科技部举行。教育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税务总局等12个部门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言,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胡世辉对《意见》起草工作做了说明。&&& 会上,参会代表一同观看了高新区建设20周年活动宣传片,了解了20年来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成长历程和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各部门参会代表对《意见》所提各项政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必将对指导各高新区建设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各位代表就各自部门职能分工,对国家高新区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想法和建议,并对《意见》本身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国家高新区若干意见》是科技部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文中“要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发展而组织起草的。科技部曾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各有关部门和国家高新区的政策需求和修改意见,待修改完善后将上报国务院。
··········
··········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刊  名:科技信息
主办: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技术
承办: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编:董红红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康庄路9号
邮编:102600
电话:(010)8
传真:(010)
E-mail:dong.
给刊社投稿
给本刊留言
&&您的位置: &&
&& 总公司科技动态
2011年 第2期
中国铁建入选第三批创新型企业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文件(国发[2009]9号)精神,进一步加强评价导向,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 根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号)部署,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三部门)于2010年底联合组织开展了第三批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2011年3月,根据评价结果,经三部门研究,决定命名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54家企业为第三批创新型企业,其中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位于其列。
&&&&被命名为创新型企业的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技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强化创新战略,增强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积极承担重大创新任务,扎实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道路,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主动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并加强与三部门的联系。
&&&&从2008年起,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三部门)对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的企业进行评价,现已分两批命名了202家创新型企业,形成了鲜明的政策导向。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要求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提出了培育创新型企业500强的目标。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对创新型企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摘编自中国科技创新网)
国家级工法申报培训及审核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级工法是企业特级资质就位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做好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年度国家级工法的申报工作,~25日,股份公司科技设计部在北京顺义组织召开了国家级工法申报培训及审核会。股份公司系统通过各种渠道申报年度国家级工法项目编写人员、各级工法管理人员共190多人参加了会议。科技设计部王清明部长参会,并就工法管理面临的形势及对策和做好今年国家级工法申报工作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由科技设计部许和平副部长主持。会议邀请了工法编写专家中铁十六局郭秀琴教授级高工就如何提高工法编写质量进行了授课,并对国家级工法的申报要求进行了说明;会议还邀请系统内13位工法编写专家对全系统通过各种渠道申报年度国家级工法的118个项目进行了审核,并将审核意见与工法项目编写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指导修改工作,保证申报项目的文本质量。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时间虽然短,但效果非常好,提高了工法编写水平,对做好本年度国家级工法申报工作及提高股份公司系统工法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设计部 供稿)
铁一院设计的武汉北编组站荣膺“鲁班奖”和“詹天佑奖”
&&&&日前,从中国土木工程协会传来喜讯:由铁一院总体设计的武汉北编组站继荣膺铁道部“2010年度铁路优秀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之后,又荣获“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多项设计创新及新技术的应用使武汉北编组站开创了国内现代化编组站的多项第一,成为我国大型编组站科技创新的最为闪耀的明珠。武汉北编组站是衔接京广铁路、麻汉铁路、沪汉蓉快速通道、汉丹铁路、武九铁路的路网性编组站,为一次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路网性编组站,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车站采用双向三级七场站型布置,编组站上、下行驼峰均为四推双溜点连式自动化驼峰,配置目前最先进的调速设备,并再创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CIPS系统、GSM-R无线通信系统。编组站作业在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水平及作业效率四个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武汉北编组站设计注重“前瞻性、系统性、先进性”,铁一院组建了专家型设计、管理机构和配合施工队伍,创新设计理念,大胆采用领先技术和先进手段,保证编组站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流水性和灵活性。自日一次性成功开通运营以来,车站作业效率不断提升,作业量稳步增长,各项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受到了运营单位的一致好评。
&&&&近几年,铁一院先后设计建设了我国改扩建最大编组站新丰镇编组站、我国首个采用移动接触网技术的昆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我国西部最大物流中心那曲物流中心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
(摘编自铁一院网站)
中铁十六局湿陷性黄土地质特长隧道施工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承建的太中银铁路吴堡隧道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绥德县与吴堡县的交界处,隧道全长12305 m,为双线隧道。该工程穿过地层地质条件复杂,进出口段为湿陷性黄土、隧道中部为砂岩与泥岩互层,大部分地段呈宽缓波状起伏,岩层呈水平状,砂岩性碎、风化裂隙发育,泥岩性柔,风化失水后易开裂膨胀,水平岩层开挖时成拱困难,泥岩易膨胀变形。因此处理好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的技术保证是工程的重点、难点。湿陷性黄土地质特长隧道施工技术以该工程为依托而研发。本施工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湿陷性黄土段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技术;(2)水平砂泥岩互层控制爆破施工技术;(3)超前支护防坍塌施工技术;(4)隧道施工防排水施工技术;(5)隧道施工排烟施工技术。
&&&&其特点为:吴堡隧道穿过地层地质条件复杂,有湿陷性黄土地质、水平砂岩与泥岩互层地质。砂岩风化裂隙发育,泥岩风化失水后易开裂,遇水易膨胀变形,水平岩层开挖时成拱困难。部分Ⅲ级围岩段还具有岩性破碎和含水量较丰富的特点,软硬相间互层本身相互作用力差,爆破振动后,破碎的裂隙会进一步张大,因水的作用,易沿着结合面产生滑动变形,再加之泥岩膨胀变形特性,开挖后易产生变形或坍塌。根据本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水文、环境的实际情况,针对施工要求工期短以及人员设备等情况,结合隧道断面大、轴线长等特点,确定采用的施工方法。
&&&&主要创新点有:(1) 湿陷性黄土隧道开挖工法改进
在湿陷性黄土覆盖土岩交界这种特殊地层下进行隧道的开挖支护施工,在设计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正台阶、环行开挖预留核心土相结合的十步开挖方法施工。在充分论证和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把隧道进出口段开挖方法调整为改进的CD八步法。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施工原则,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在确保安全、质量情况下,加快工程进度以及降低施工成本。
&&&&(2)湿陷性黄土隧道开挖工法转换
针对吴堡隧道轴线较长,沿程穿越地质较为复杂,在泥砂互层围岩中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取多种不同施工方法,其中有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在这三种开挖工法中,两种开挖工法要进行相互转换。
&&&&(3)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加固处理技术
基于水泥挤密桩和树根桩各自的优缺点,吴堡隧道进出口段基底采用水泥挤密桩和树根桩联合加固处理方案。由于隧道进出口段拱脚所受的基底反力较大,在拱脚处采用桩径300 mm、桩长8 m、轴向间距1 m、横向间距1.5 m的水泥挤密桩加固基底;在仰拱处采用桩径150 mm,在满足基底承载力的前提下桩长视仰拱不同位置的基底反力不同而不同,采用等三角形布置的轴向横向间距1 m的树根桩加固基底。
&&&&(4)在水平泥砂岩互层地质条件下,软岩爆破开挖中防止围岩坍塌的同时不影响施工进度是重点,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并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并首次把管理学中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运用到爆破施工中。
&&&&(5)隧道进出口处、土岩交界面及砂泥岩夹层处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小导管超前支护方案防坍塌技术。
&&&&以太中银铁路吴堡隧道为依托的“湿陷性黄土地质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科研项目,针对该项目地理、地质、地形特殊的特点,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研究思路大胆新颖,方法正确,采用的研究手段先进,获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研究开发了多项成果,总结出了一整套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湿陷性黄土地质特长隧道施工技术,并成功运用于实践,为同类铁路工程施工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该项综合技术成果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巨大,经总公司评审认定其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中国铁建中铁十六局 供稿)
铁四院主导完成的一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铁四院主导完成的“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建设成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中面临的大直径、高水压、强透水、地层软硬不均、长距离掘进、地面环境复杂、交通流量大、匝道多等诸多世界级难题,取得了我国水下隧道修建技术重大突破,开启了我国水下隧道建设的新局面。
&&&&4月15日,中国铁建铁四院主导完成的“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建设成套技术”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文灏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铁四院副总工程师肖明清的课题汇报并审阅了相关文档资料,经质询讨论,认为研究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国内外少见,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高分子聚合物不分散泥浆稳定技术、同步注浆材料及工艺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建设成套技术”由铁四院、中铁隧道局、武汉市城投公司等13家单位联合完成。作为我国在长江上第一个立项研究、第一个由国家批准、第一个开工、第一个盾构掘进、第一个建成通车的水下隧道,武汉长江隧道是当之无愧的“万里长江第一隧”。1995年,铁四院开始对武汉长江隧道工程进行方案研究,在工程前期研究、勘察设计、施工过程中,对15项关键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科研与试验,形成了五大综合技术,取得了14项创新成果。
&&&&铁四院董事长蒋再秋对鉴定委员会表示感谢。他表示铁四院将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成果水平,让武汉长江隧道工程不仅成为对武汉发展有贡献的工程,而且成为工程界有影响的工程。
(摘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中铁十六局《海底隧道钻爆法安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总体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
&&&&近期,浙江省技术经纪人协会在杭州组织召开了由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完成的“海底隧道钻爆法安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该技术依托青岛海底隧道研究开发,经浙江省技术经纪人协会鉴定委员会鉴定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
&&&&青岛海底隧道修建意义重大,施工风险难度高,是示范工程,对海底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中铁十六局根据现场地质水文资料及大量的实测数据,认真分析了胶州湾隧道施工难点,明确了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钻爆法安全施工方法,针对风险极大的海底透水通道发育条件,进行隧道施工注浆技术研究,采用超细水泥、特制硫铝酸盐超细水泥,对浆液配合比进行优化,同时对注浆工艺、机具、注浆方法及施工全过程进行预探孔,超前裂隙注浆,有水跟踪注浆,该方法针对性强,注浆效果好,节约成本,解决了海底隧道突涌水风险难题,具有创新性和技术领先性,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应用价值。
&&&&提出了浅埋大跨隧道上覆岩层最小稳定厚度的分析方法,并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确定了不同区段的开挖方法与支护参数,解决了洞顶围岩稳定性评价难题。
&&&&通过对爆破试验段测试研究及反分析,采用光面、控制、减振爆破方法,解决了下穿超浅埋群楼爆破施工、超小间距(0.25 m)隧道爆破施工、海底隧道松动圈测试与控制等工程难题,保证了洞室稳定和建筑物的安全。
&&&&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地质与环境复杂、开挖断面大、超浅埋、断层破碎带、突泥、突水条件下海底隧道施工技术的重大难题。实现了安全、快速和稳定穿越超浅埋特大断面和海底施工,同时也为国内外修建海底隧道工程提供了设计理论、规范、技术标准和施工成套技术和工艺。
(中国铁建中铁十六局 供稿)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公司再获四项省级工法
&&&&近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关于公布2010年度省级工法的通知》,中国铁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公司“下穿铁路超浅埋暗挖隧道双侧壁六部正台阶留核心土法施工工法”等四部工法被评为福建省省级工法。
&&&&二十四局集团福建公司深入实施“科教兴企”战略,积极引导与鼓励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围绕施工生产难点,进行科技攻关和工程创优活动,强化现场项目技术管理,推行建设标准化作业,提升施工工艺水平,落实重要环节和重要工点的卡控措施,有力保证了工程实体质量。大力开展QC以及质量攻关活动,加大工程试验设施投入,提升工程检测能力。积极发挥公司专家组的作用,实现与外部专家的技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加强“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近年来已先后取得省部级和总公司级科技成果3项,取得省级工法10项、总公司级工法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 项,申报发明专利1 项,完成了34个科技项目的攻关研发。
&&&&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司近年来先后入选“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职工“模范之家”、福建省建筑业信用评价AAA级企业、福建省建筑业施工总承包30强企业、福建省诚信经营单位、福建省省级市政公用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预选承包商名录企业、福建省经济社会突出贡献企业。
(摘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中铁十四局云桂铁路田东制梁场通过局级投产鉴定评审
&&&&2月24~25日,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梁场投产鉴定评审组对云桂铁路田东制梁场进行了为期2天的鉴定评审。鉴定评审组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刘运平、副总工程师刘宏文、技术开发部部长李学乾、北京房桥公司总工程师周兆春及中铁二十三局技术专家严蜀平5名领导及专家组成。鉴定评审主要分内业资料、梁体检测、静载试验、检查评审四项内容。
&&&&这次评审是对田东制梁场的一次最全面检查,也是对梁场一次最细致的检阅。对梁场物资设备、安全质量、工程技术、计划合同、试验检测及场区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全面审核检测,集团公司鉴定评审组对田东梁场各项工作及梁体质量表示满意,梁场顺利通过了集团公司投产鉴定评审,为迎接3月中旬国家生产许可证审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铁建中铁十四局 供稿)
中铁十四局电气化公司获六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
&&&&近日,中铁十四局电气化公司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六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是该公司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后,在施工技术领域的又一次新突破。
&&&&2010年5月,电气化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高空通丝吊杆安装工具”、“接触轨测量安装工具”、“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作业车”、“地铁隧道区间管线支架测量工具”、“接触网回流线放线架”、“地铁区间隧道壁定位画线轨道车”等六项实用新型专利, 11月通过了审批,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告后,颁发了证书。
&&&&专利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是高新技术企业最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证明。电气化公司近两年持之以恒地进行知识产权的开发,去年,该公司以独占许可方式取得了发明专利一项,目前又成功取得了六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点燃了企业科学发展的不懈动力,有力推动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强优企业建设。
(中国铁建中铁十四局 供稿)
中铁二十二局大跨度钢箱梁“液压同步顶推数字控制系统”填补省内空白
&&&&在大跨度钢箱梁顶推施工中,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哈建公司征仪路项目部创新工艺,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及自动化“液压同步顶推数字控制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还降低了工程成本。目前,该公司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哈尔滨市征仪路打通工程钢箱梁单幅长268 m,宽18 m,单幅重3250吨,属于省内钢箱梁顶推工艺中跨度最大、构件重量最重、施工顶推行程最长的顶推法施工。施工时需跨越哈尔滨铁路局南编组站16条正线及站线,安全风险高,该环节对总工期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为了提高效率,确保工期,该项目部经过多次专题研究,反复论证攻关,自主研发了现代化及自动化的“液压同步顶推数字控制系统”控制顶推及自动纠偏。通过在钢箱梁上建立自动化数字控制平台,对顶推过程24小时监控,并根据系统反馈的数据,及时对顶进过程进行自动纠偏,保证了误差可控性,避免了人力数据反馈不及时的现象。应用“数字液压同步顶推数字控制系统”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使有效工期比预期提前20天,而且还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
(中国铁建中铁二十二局 供稿)
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日,十四局集团电气化公司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六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至此,该集团2010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1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
&&&&十四局集团公司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努力营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十一五》期间,该集团与大专院校构建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推动产学研结合,引导和支持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所属单位电气化公司、北京房桥公司两个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利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是高新技术企业最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证明。十四局集团公司近两年持之以恒地进行知识产权的开发,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点燃了企业科学发展的不懈动力,有力推动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强优企业建设。该公司累计共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高空通丝吊杆安装工具”、“接触轨测量安装工具”、“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作业车”、“地铁隧道区间管线支架测量工具”、“接触网回流线放线架”、“地铁区间隧道壁定位画线轨道车”等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
(摘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中铁十七局以技术创新打造专业优势
&&&&在企业“十二五”规划中,十七局集团五公司针对提出的“做强做优做专”总目标,实施“科技兴企,创新推动”发展战略,以隧道和桥梁施工为重点,加快开发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进一步培育企业技术特色,形成自身专业优势。
&&&&围绕这个总目标,2011年该公司“量体裁衣”,推出“自主创新、重点推进、联合开发”措施,要求各参建项目围绕2011年度科技成果、工法、论文、专利的创新计划和目标,“走出去”与知名高校、地方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的合作联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总结和提炼,加强产学研联合力度,确保创新目标落到实处。
&&&&在近日山西省建设厅组织的工法关键技术鉴定会上,该公司娄新项目的2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这为2011年的科技工作开了一个好局,也是该公司从战略高度强化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
&&&&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还让企业尝到了更多的“甜头”。娄新项目的2项技术成果《岩溶严重发育地区深水大直径深孔钻孔桩基施工技术》和《桩柱式桥墩H型轻型套箱水下系梁施工技术》在施工实践中的运用,巧妙地解决了岩溶严重发育地区深水大直径桩基施工难、安全风险大等一系列难题,还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节约了成本,为水位常年保持在175 m左右的资水大桥安全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多次被业主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实现了科研与生产双丰收。
&&&&近两年来,该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引导各级管理人员强化“干一项工程,出一批成果”的科技工作理念,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成立了科技开发部,设立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针对承建的重难点工程,制定了创新计划的“路径图和时间表”,把《科技项目研究开发制度》纳入到公司《20项项目管理制度》中,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不断规范、促进了科技管理。并对技术干部实施技术创新与技术津贴发放、技术职称评聘等挂钩制度,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广泛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此外,为不断适应科技创新的新形势,该公司还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工法管理办法》、《优秀技术总结及科技论文评选办法》和《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管理办法》等四个企业科技管理办法,新制订了《专利管理办法(暂行)》。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企业科技项目数量逐年提高,科技含量逐项提升,专业优势不断形成。2009年以来,企业累计完成科技成果13项,专利3项。尤其是2010年,专利申报实现“零”突破。
(转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中铁二十四局五项举措给力科教兴企
&&&&科技进步是建筑业振兴与发展,保持永久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中国铁建二十四局福建公司积极实施科技发展激励机制,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充分发挥公司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聪明才智,促进了企业加快发展,去年再次进入局集团公司科技管理工作和信息化工作先进行列。
&&&&近日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股份公司、局集团公司系列会议精神,精心谋划打好“十二五”开局之战,抓住机遇,强化管理,把优势运用到位,把潜力挖掘到位,把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群策群力,拼搏攻坚,实现今年公司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他们结合实际提出五项措施给力科教兴企,以提高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加快公司发展:一是着力开展科研课题攻关活动,尽快形成快速施工技术能力,以高铁的路基、桥梁、铺架、检测为主攻方向,组织实施“松散体富水浅埋偏压松散堆积体特殊段隧道施工技术研究”、“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及沉降控制施工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切实解决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施工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二是积极开展科普系列活动,加大与外部专家的技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力度,进一步推广“四新”技术,在科技推先、QC、合理化建议、技术总结等方面有优秀论文、有重要成果的,都将得到重奖。三是重点开展施工工法、专利技术的研究,着力抓好“HDD技术实施城市隧道长管棚施工工法”、“岩溶地质钻孔灌注桩基础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工法”、“水泥土挤密桩加固既有铁路帮宽路堤施工工法”等10项工法,以及“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报警装置”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力争取得实际成果。四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综合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出台相关推进计划,认真进行工作考核,全面实现公司项目管理手段的变革升级。五是要继续抓好员工职业技能教育和持证上岗工作,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围绕客专和高铁项目的测量、试验、深水基础、耐久性混凝土以及既有线施工等方面的应知应会,开展因地制宜办学、分门别类施教的技术培训,确保完成全年的培训任务,做到专业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率达100%、持证率达100%。
(摘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中铁建设常州北站喜获2010年度中国钢结构金奖
&&&&近日,由中铁建设集团华东分公司承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站房常州北站钢结构工程荣获2010年度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
&&&&京沪高铁常州北站为线正下式站房,二台六线,车站总建筑面积为,钢结构雨棚覆盖面积30742 m2,建筑主体高度33.900 m,整个钢结构雨篷外形呈“美人鱼”造型,完美结合了常州当地“渔米之乡”的历史文化底蕴。
&&&&雨棚钢结构工程施工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其跨度大,单个构件吨位重达80吨,为重钢结构;且主钢梁均为变截面箱形梁,每根梁的尺寸几乎都不一样,厂内加工和现场拼装的要求精度高,难度大。
&&&&为保证钢结构安全拼装,项目部制定了钢结构吊装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将钢结构拼装场地全部硬化,南北两侧吊装线路全部硬化,以保证重型履带吊车(250吨和300吨)的吊装施工安全。在质量保证方面,项目部技术、质量、试验人员携监理方从厂家材料加工、运输到现场每条焊缝的检测再到后期的涂装工作,每个环节都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2011年4月,常州北站钢结构工程荣获2010年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供稿)
昆明中铁 “铁工”牌大型养路机械再获“云南名牌产品”称号
&&&&3月8日上午,昆明市隆重召开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对荣获2010年“云南名牌产品”和“昆明名牌产品”的企业进行表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文荣出席会议并为获得荣誉的企业颁奖,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铁工”牌大型养路机械再次被授予“云南名牌产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云昆代表集团公司参会并上台领奖。
&&&&近年来,昆明中铁集团公司积极响应昆明市质量兴市的战略部署,紧抓机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项目以及科技创新项目的投入,成功实施了名牌战略,对云南省、昆明市的名牌战略推进工作做出了贡献,在拉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据悉,“云南名牌产品”2004开始评选,每年一评,有效期为3年,到期后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续评。对于产品质量发生较大波动,消费者(用户)反映强烈,出口产品因质量问题遭国外索赔,企业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出现重大问题等,云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可以暂停直至撤销该产品的云南名牌产品称号。从撤销云南名牌产品称号之日起,该产品生产企业在3年内不得就原产品重新申请云南名牌产品。
(昆明中铁集团 供稿)
中铁十四局云桂铁路田东制梁场顺利通过国家桥梁认证审查
&&&&3月17日至20日,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办公室桥梁认证专家孙法林、朱一兵、魏华、朱艳一行四人在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刘运平、副总工程师刘宏文、技术开发部部长李学乾、集团公司云桂铁路项目部指挥长程相华、副指挥长汪清理、总工李西亚及五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薛峰、总经理赵方刚的陪同下,对五公司云桂铁路田东制梁场进行桥梁认证现场审查。
&&&&专家组冒着寒风细雨对梁场进行了详细的核查,核查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职责、生产资源提供、人力资源要求、技术文件管理、过程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和安全防护共7章27条46款。通过试验、测量、核查等检验方法对所要检验的项目逐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通过四天的核查,关键项点合格率100%,外形外观样品梁平均得分大于85分,单件梁得分大于80分,产品质量合格。在3月20日召开的桥梁认证核查末次会议上,现场审核组组长孙法林宣布实地核查合格,田东制梁场顺利通过桥梁认证审查,同时专家组对梁体的外形外观给予了高度评价。
&&&&云桂铁路起于广西南宁市,止于云南昆明南站,全长915.8 km,为国家一级电气化双线铁路,其中南宁至百色段设计时速250 km,百色到昆明段设计时速200 km。五公司田东制梁场承担着云桂铁路(广西段)2、3、4标490孔箱梁的预制和架设任务。为了落实集团公司“建功云桂,永争第一”的精神,开工之初,公司从石武客专、京沪高铁等项目抽调一批经验丰富的制梁技术人员到达云桂项目部。2010年5月,梁场场长朱金涛同志带领第一批技术人员进驻现场,勘察地形,做好梁场的选址工作。8月初梁场征地拆迁完成后开始组织建场工作,广大参建员工克服高温多雨、蚊虫叮咬、水土不服等种种困难,用了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梁场的建场工作。11月18日又在全线率先完成第一榀箱梁浇注,梁场的各项工作均走在全线的前列。在施工中,梁场加强技术培训,做好工人的岗前培训,做到人人持证上岗,严格质量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使各个环节都处于可控状态,确保了箱梁质量。
(中国铁建中铁十四局 供稿)
我国首座水下铁路盾构隧道在水底67 m处成功对接
&&&&我国首座水下铁路盾构隧道――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的两台直径超过11 m的巨型盾构机,日前在水下67 m深处成功对接,至此,双洞总长达21.6 km的狮子洋隧道全线贯通。它标志着我国水下盾构隧道建设的施工与科研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狮子洋隧道,左、右线各长10.8 km,隧道穿越小虎沥、沙仔沥和狮子洋三条水道,是目前我国采用盾构机建设的里程最长、标准最高、列车运行速度最快的水下铁路隧道。
&&&&中国铁建十二局狮子洋隧道项目经理刘广钧说,狮子洋隧道穿越珠江入海口,三次穿江入洋,并且在水下67 m的深处实现了盾构机的成功精确对接。隧道建成后,火车的通行时速为350 km,这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自日狮子洋隧道第一台盾构机开始掘进以来,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与建设、设计和科研部门联合展开攻关,以超人的智慧和毅力,先后攻克了“高水压、强渗透”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机水中更换刀具等多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成功穿越深水、淤泥、硬岩和超浅埋地段,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为我国水下大型盾构机的施工与科研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了解,狮子洋隧道是我国第一座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水底高速铁路隧道,在防灾设计上也完全满足了抗火、抗震、抗洪的要求。特别是隧道纵向设计了贯通全线的逃生通道,横向设置了19处联络通道,在江底最深的位置设置了救援防护区。即使出现火灾等意外事故,也能够确保人员的安全撤离。
&&&&中国铁建十二局狮子洋隧道项目经理刘广钧介绍说,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 “四纵四横” 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缓解粤港间交通紧张局面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线路全长约142 km。全线正式建成通车后,将会大大缩短香港与内地的时空距离,使香港到广州的列车行车时间由原来的两个小时缩短到40分钟。
(摘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促进党员作用发挥方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