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母机,有这个东西吗,能造高端设备的的机床。哪位大神f1能帮帮我?

整个过程全部用数控不用人来参与,包括换刀和最后部件上的loog都是自动完成的,看一件毛坯原钢加工成一件精美的零部件,整个过程就宛如在雕凿一件艺术品,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不止这个能不能加原创,图是我做的,但是从一段视频转换的)本文内容为我个人,申请原创加分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的机床工业才几年,当然无法和已经上百年的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是必然的。不过假以时日,我们定能迎头赶上,我们中国人必将迎来腾飞的一刻!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10楼11楼25楼更多楼层已隐藏,31楼说话文明一点你会死么?就你这样的,你就是个博士,你的素质也高不了,素质不是简单的上几年学就提高的。
更多楼层已隐藏,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10楼11楼25楼31楼这里要考虑什么样材质的零件什么样的工艺要求而选择不同的刀具,看来你对刀具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本人只是了解点通用机床的刀具,我干过也带过好几个徒弟。钢比如45号,加工我一般都是选择YT15合金刀具,高速切削,是不会用也不能用切削液的,要不刀头准炸!这个刀具耐高温,切削时候能看到那个刀尖都是红的,但他还有很好的刚性和锋利程度,热量大部分是通过切削下来的铁屑带走的,铁屑无一例外都变红变蓝了。遇到生铁铸件,选用YG8刀头,也是更不能用冷却液的 要不还是炸,热量还是通过铁屑带走的。加工铝铜等选用这刀也行,类似于粗加工也不用冷却的,但是精加工一般都是高速钢刀慢速加冷却液加工,比如涡轮的精加工。钢蜗杆加工也是不用冷却高速切削,完成粗加工,然后换高速钢刀具加冷却液,挂轮,慢速加工蜗杆,那时候我一般都是选12转,加工后转磨床 进行轴承台等的精加工。同过这个你该知道加工钢件不用冷却液不是什么高科技,二十多年前我就是那么干的 所有的车工都是那么干的!
或者说是刀耕火种
10楼11楼25楼31楼41楼他那是说话之前先打个嗝。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的机床工业才几年,当然无法和已经上百年的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是必然的。不过假以时日,我们定能迎头赶上,我们中国人必将迎来腾飞的一刻!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10楼11楼25楼31楼硬质合金刀片是不用切削液的,不然刀片会出现裂纹,后果自然是报废。
是,刚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总觉得好像哪里有点不同,确实是没有冷却冲洗液~~这一点来讲确实比较厉害~~坚韧度热性能都很高~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10楼11楼25楼31楼说话文明一点你会死么?就你这样的,你就是个博士,你的素质也高不了,素质不是简单的上几年学就提高的。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10楼11楼25楼31楼硬质合金的刀具不用冷却液冷却,刀片要裂,高速钢的刀具要冷却,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10楼11楼25楼31楼我记得以前我再学校班里的车床竞赛,就我用那台冷却液电机坏了用不了,结果我原本工件的锥度从刚做好时的98%到工件冷却后变成5%。工件没冷却的话精度会有很大的影响。简单的说就是热胀冷缩。
设备可以用人来代替~~ 国内大多情况下一直是这样~ 但是原材料就无法代替~国家在冶金方面需要再加强了~~~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10楼11楼25楼放屁,如果车铸件毛坯你不用看你的刀具能用多久,你干出来的精度稳定性怎样。还有批量车铝件时我们车间的无级变速机粗车180的毛坯都800转的,你不用车削液试试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7楼26楼我的意思是刀的物理特性类似于人工钻石。但到底是什么,人家是不会说的。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10楼11楼25楼合金刀具是可以不用冷却液的,这你没记错!这种加工中心用的刀具特别是合金钻头、三刃铣刀及球头铣刀都有一种规格是在刀具中心开个小圆孔,用于空冷,保护刀具,现如今是很常见的刀的了。
24楼我也说刀具可以不用冷却,但铁屑肯定会发蓝、发红。毕竟工件温度升高是不可避免的。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7楼你是说刀具是人工钻石?兄弟,咱不懂就是不懂,可不敢乱说话的,会让人笑话的。那是合金,只有前面那一片是合金,就像剃须刀的刀片一样是可以更换的。在普通机床上也已经应用广泛了,技术难点在于控制系统。咱们国家所谓的国产加工中心,几乎全部使用进口控制系统。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10楼11楼前面我回复过了,我就是学机械的,虽然是个中专水平,但是我记得就算是普通机床,无论是车镗铣刨,只要刀具是合金的,都不用冷却。难道是我记错了?
我也是学机械的,我记得哪怕是普通机床,只要是合金刀具都不用冷却了呀?
咱们倒是愿意,就怕人家不愿意。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切削冷却的问题以前是冷却液,后来有油雾冷却,现在主轴上万转了后可以靠切屑带走热量了,因为速度高切下的铁屑很细小的,表面足够大到带走刀具的热量。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10楼很有道理,事实上也是几乎唯一的可能呢。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
6楼工艺,设备,特别是工作母机,短板啊。看颜色估计是人工钻石一类。
点击加载更多  据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监测,1~9月机床工具产品累计进口1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2.33%;累计出口50.66亿美元,同比增长49.55%,但尚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2008年同期水平,相比减少7.8%。1~9月出口增速已接近进口增速,但由于进口基数远远大于出口额,导致外贸逆差继续加大,达到59.84亿美元,同比增长54.6%。  http://www./cflp/newss/content/_124761.html    八年来,中国连续成为机床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机床贸易逆差还有几十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工业虽然产能巨大,但事实上还不能“自己武装自己”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制造”,让人欢喜让人忧。    2009年世界还处在泡沫破灭后的惊慌中,中国却连续赢得两个“世界第一”。一是,汽车产量达到1370万辆,这个“世界第一”通常被认为是步入工业大国的标志。二是,中国机床行业完成总产值4014亿元,首次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生产国。    汽车从工厂的流水线开下来。那些用来加工零件、组装汽车的各式各样的巨大机器,就是机床。机床又称工具机。马克思曾说,工具机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    业界有这样的说法,称中国制造是“加工产品”,德国制造或日本制造,则被誉为“制造工厂”。言外之意,工业化水平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在机床这个工业“母机”的生产能力上,谁执牛耳?    几年前,一位中国家电企业老总参观完德国的机床厂后感慨:中国制造如同“食草动物”,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仅仅靠廉价的产品补贴世界;那些“制造工厂”的国家却是“食肉动物”,吃进去钢铁,吐出来机器,人家是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设备占领世界。    2002年至今,中国连续8年成为机床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机床贸易逆差还有几十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工业虽然产能巨大,但事实上还不能“自己武装自己”。    如今,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已到了转型升级的最后关头,不仅要能加工产品,还必须能“制造工厂”。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门槛”,就是机床。    美国搞出了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数控机床的发展,还是要数德国。德国本来在机械方面就是世界第一,数控机床无非就是搞机电一体化,机械方面德国已没问题,剩下的就是电子系统方面,德国的电子系统工业本来就强大,所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就执机床界的牛耳了。    但中国人的强项就是仿造,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大量从德国引进技术,消化后大量仿造,经过努力,日本在90年代起,就超越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数控机床生产国,直到现在还是。他们在机床制造水平上,有一些也走在了世界前面,如在机床复合(一机多种功能)化方面,是世界第一。数控机床的核心就在数控系统方面,日本目前在系统方面也排世界第一,主要是它的发拿科公司。第一代的系统用步进电机,我们现在也能造,第二代用交流伺服电机。现在的数控系统的核心就是交流伺服电机和系统内的逻辑控制软件,交流伺服电机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谁能制造,这是一个光学、机械、电子的综合体。逻辑控制软件就是控制机床的各轴运动,而这些轴是用伺服电机驱动的,一般的系统能同时控制3轴,高级系统能控制五轴,能控5轴的,五轴以上也没问题。我们国家也由有5轴系统,但“做秀”的成份多,还没实用化。我们的工厂用的五轴和五轴以上机床,100%进口。    机床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象征,其核心就是数控系统。我们目前不要说系统,就是国内造的质量稍微好一点的数控机床,所用的高精度滚珠丝杠,轴承都是进口的,主要是买日本的,我们自产的滚珠丝杠、轴承在精度、寿命方面都有问题。目前国内的各大机床厂,数控系统100%外购,各厂家一般都买日本发那科、三菱的系统,占80%以上,也有德国西门子的系统,但比较少。德国西门子系统为什么用的少呢?早期,德国系统不太能适合我们的电网,我们的电网稳定性不够,西门子系统的电子伺服模块容易烧坏。日本就不同了,他们的系统就烧不坏。近来西门子系统改进了不少,价格方面还是略高。德国人很不重视中国,所以他们的系统汉语化最近才有,不像日本,老早就有汉语化版的。    就国产高级数控机床而言,其利润的主体是被外国人拿走了,中国只是挣了一个辛苦钱。    美国为什么没有能成为数控机床制造大国呢?这个和他们当时制定产业政策的人有关,再加上当时美国的劳动力贵,买比制造划算。机床属于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底的产业,而且需要技术积累。不太附和美国情况。但后来美国发现,机床属于战略物资,没有它,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的制造都有问题,所以他们重新制定政策,扶植了一些机床厂,规定了一些单位只能买国产设备,就是贵也得买,这就为美国保留了一些数控机床行业。美国机床在世界上没有什么竞争力。    欧洲的机床,除德国外,瑞士的也很好,要说超高精密机床,瑞士的相当好,但价格也是天价。一般用户用不起。意大利、英国、法国属于二流,中国很少买他们的机床。西班牙为了让中国进口他们的机床,不惜贷款给中国,但买的人也很少——借钱总是要还的。    韩国、台湾的数控机床制造能力比大陆地区略强,不过水平差不多。他们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技术发展的。韩国应该好一点,它有自己制造的、已经商业化了的数控系统,但进口到中国的机床,应我们的要求,也换成了**系统。我们对他们的系统信不过。韩国数控机床主要有两家:大宇和现代。大宇目前在我国设有合资企业。台湾机床和我们大体一样,自己造机械部分,系统采购**的。但他们的机床质量差,寿命短,目前在大陆影响很坏。其实他们比我们国产的要好一点。但我们自己的差,我们还能容忍,台湾的机床是用美金买来的,用的不好,那火就大了。台湾最主要的几家机床厂已打算把工厂迁往大陆,大部分都在上海。这些厂目前在国内的竞争中,也打着“国产”的旗号。    近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引起了世界一些主要机床厂商的注意,2000年,**最大的机床制造商“马扎克”在中国银川设立了一家数控机床合资厂,据说制造水平相当高,号称“智能化、网络化”工厂,和世界同步。今年**另外一家大机床厂大隈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一家能年产1000台数控机床的控股公司,德国的一家很有名的企业也在上海设立了工厂。    目前,国家制定了一些政策,鼓励国民使用国产数控机床,各厂家也在努力追赶。国内买机床最多的是军工企业,一个购买计划里,80%是进口,国产机床满足不了需要。今后五年内,这个趋势不会改变。不过就目前国内的需要来讲,我国的数控机床目前能满足中低档产品的订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已到了转型升级的最后关头,不仅要能加工产品,还必须能“制造工厂”。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门槛”,就是&机床&。
  衣架市面上日本、德国、美国、台湾的机床卖得多,特别系日本的机床,虽然国产机床也多,但是论技术、质量不及人地噶,胜在价格方面,呵呵。。。
  哈哈只有二十年,甚好。1980年的&东芝事件&,日本东芝公司违反巴统条约向苏联出口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结果苏联加工出来的核潜艇螺旋掌,让核潜艇成了”大洋黑洞“,甚至和美国的核潜艇相闯。    哈哈,现在8轴连动国内都是小儿科啦
  近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出口到英国的3台机床设备已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    多年来,高端数控机床都由国外输入中国。此次,“武重制造”实现反输出,3台机床登陆国际制造老牌强国,其中,FB260型数控落地铣镗床是中国制造的超重产品首次出口英国。    武重的英国客户是谢菲尔德锻造国际公司,这家有200多年制造历史的企业,是世界精炼钢铸、锻件生产巨头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核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重点行业。因此,对其所购置的设备有很高的要求。    经过国际招标,谢菲尔德向武重投下一份价值6000万元的大订单,包括XK2645型数控龙门移动镗铣床、FB260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和CKX5280型数控双柱立式铣车床等3台设备。    在设备制造完毕后,武重派出精兵赴英安装。据介绍,在英伦安装过程中,位置精度的检查由第三方公司进行,用激光干涉仪检测精度,包括各轴的直线性和相互的垂直性,最终武重安装的机床完全达到各项要求,运转正常,体现武重产品的可靠性。  
  再差也强过XO酱,前一阵香港不是搞了一个高尔夫球场小车吗,哈哈,吹了一阵不见影子了。不是JJWW的从天涯上抄一遍
  中国机床产业的现状        中国机床产业的现状,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就是“大而不强”.“不强”主要表现在:目前中国机床产业仅仅在规模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与机床制造强国相比较,在结构、水平、研发和服务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①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价格战,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2009年国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虽然已上升至70.1%,但是进口机床仍高达59亿美元,其中金切机床45.6亿美元,金属成形机床13.4亿美元。进口产品几乎都是高档数控机床(包括成套生产线)。可见,针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国产机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所供非所需,所需不能供的结构性矛盾,目前虽有改善,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②高性能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发展滞后于主机,并已成为制约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瓶颈。        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关键、共性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开放式、社会化的研发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        ④中国机床产业还没有实现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模式的转型。尤其是工程集成能力弱,为汽车等重点行业核心制造领域提供成套生产线还处于起步阶段。        ⑤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多而散,全行业企业多达5944家;主机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精;配套能力弱,产业分工不清晰;与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产业链体系还不够完善。    ⑥高端人才匮乏,尤其是缺少高端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研发的领军人才;缺少高级技工;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目前,高端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世界上好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用的核心系统不是日本法兰克,就是德国西门子。至于机加工系统,比如主轴,刀具,电机,这些东西德国,美国,瑞典,日本,....都很厉害。那个差别真的是太大了。     台湾也生产数控加工中心,但是台湾的加工中心在设计上赶德国日本差很远,大陆赶台湾又差了很远。     中国的材料技术不行,工艺也烂,根本造不出好的主轴和刀具。
  作者:Ilovehanry
回复日期: 21:36:00    衣架市面上日本、德国、美国、台湾的机床卖得多,特别系日本的机床,虽然国产机床也多,但是论技术、质量不及人地噶,胜在价格方面,呵呵。。。    咦, 亮妹, 你好像很熟. 我們生產的軸精度及公差是以micron來定的, 算比較高科, 但工厂里都是台灣日本的机床磨床, 沒用國貨.
  大叔,我衣架为美国机械行业服务噶,所以唔多唔少都知道D咯。呵呵。。不过知道的都喺好肤浅!  大叔分析得好,我国机床行业确实存在好多弊端。  大叔,如果用日本、德国、美国的机床,精确度更加高哦。一条生产线,设计好生产程序,完全唔使人工,直接就可以自动化生产,而产品无论喺质量还是精确度都喺无得弹。不过价格都好贵。特别喺进口。问过好多D代理商或者厂家,距地都比较中意用日本、台湾的机床,因为技术好,而且价格无欧美国家的高,其次喺国产的机床,使用原因:价格低,生产要求唔高。o(︶︿︶)o。。。。唔喺我贬低国产机床,但事实对比欧美日本D机床来讲,我地的技术真喺唔及人地噶。。。所以要努力。。。
  作者:Ilovehanry
回复日期: 10:35:00    大叔,我衣架为美国机械行业服务噶,所以唔多唔少都知道D咯。呵呵。。不过知道的都喺好肤浅!    大叔分析得好,我国机床行业确实存在好多弊端。    大叔,如果用日本、德国、美国的机床,精确度更加高哦。一条生产线,设计好生产程序,完全唔使人工,直接就可以自动化生产,而产品无论喺质量还是精确度都喺无得弹。不过价格都好贵。特别喺进口。问过好多D代理商或者厂家,距地都比较中意用日本、台湾的机床,因为技术好,而且价格无欧美国家的高,其次喺国产的机床,使用原因:价格低,生产要求唔高。o(︶︿︶)o。。。。唔喺我贬低国产机床,但事实对比欧美日本D机床来讲,我地的技术真喺唔及人地噶。。。所以要努力。。。    哈哈, &大叔分析得好&--不是我分析的好, 上面的文章是引自真正的內行--機床協會. 不過因平時有接觸才有感而发.  除了机床外, 切割工具的差別也很大的.
  話罷買日貨果班大陸人先好笑 , 叫左咁多年冇一次成事
  就算係國產車床, 都唔係100% 大陸&自主研發&    根本連材料技術都唔過關  買唔起歐美日本既bearing, cheap cheap地都要買台灣既  大陸自製完全唔掂
  30,40年前國產機床遠勝日本    所以30,40年前舊機床,保養得好,貴過現在國產新機床    改革三十年,有些東西進步,但亦有很多東西退步    現在純國產,全都是垃圾  
  作者:kk_man
回复日期: 22:32:00    30,40年前國產機床遠勝日本        所以30,40年前舊機床,保養得好,貴過現在國產新機床---30,40年前系實牙實齒, 衣家....
  这个确实被人诟病了好多年了,以前香港人杯葛大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螺丝跟刀具都造不好,整天想着造航天飞机上太空。
  作者:日捣一乱
回复日期: 16:27:00    这个确实被人诟病了好多年了,以前香港人杯葛大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螺丝跟刀具都造不好,整天想着造航天飞机上太空。    現在依然如此, 好刀具是德日吧, 中國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金屬也是, 我們工厂的鋼都主要是日鋼, 2007-08鋼材漲的太厲害, 想換國產, 但發現品質不穩定.
  这文章是抄袭很多年钱的一篇文章里的段落,我在网站找了一下,至少2002年这文章就存在了。  /zh_cn/critical3/27/57458_1.html    嗯,今年是2010年!  拿2002年及以前的中国状况,描述2010年的中国机床现状,真了不起!  2002年中国低端机床都是刚刚起步,2010年中国高端机床都开始出口发达国家了。        这是2002年的那篇文章里的文字:    虽然,美国搞出了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数控机床的发展,还是要数德国。德国本来在机械方面就是世界第一,数控机床无非就是搞机电一体化,机械方面德国已没问题,剩下的就是电子系统方面,德国的电子系统工业本来就强大,所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就拿到了机床界的牛耳    但日本人的强项就是仿造,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大量从德国引进技术,消化后大量仿造,经过努力,日本在90年代起,就超越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数控机床生产国,直到现在还是。他们在机床制造水平上,有一些也走在 了世界前面,如在机床复合(一机多种功能)化方面,是世界第一。数控机床的核心就在数控系统方面,日本目前在系统方面也排世界第一,主要是它的发拿科公司。第一代的系统用步进电机,我们现在也能造,第二代用交流伺服电机。现在的数控系统的核心就是交流伺服电机和系统内的逻辑控制软件,交流伺服电机我们国 家目前还没有谁能制造,这是一个光学、机械、电子的综合体。逻辑控制软件就是控制机床的各轴运动,而这些轴是用伺服电机驱动的,一般的系统能同时控制3 轴,高级系统能控制五轴,能控5轴的,五轴以上也没问题。我们国家也由有5轴系统,但“做秀”的成份多,还没实用化。我们的工厂用的五轴和五轴以上机 床,100%进口。      机床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象征,其核心就是数控系统。我们目前不要说系统,就是国内造的质量稍微好一点的 数控机床,所用的高精度滚珠丝杠,轴承都是进口的,主要是买日本的,我们自产的滚珠丝杠、轴承在精度、寿命方面都有问题。目前国内的各大机床厂,数控系统 100%外购,各厂家一般都买日本发那科、三菱的系统,占80%以上,也有德国西门子的系统,但比较少。德国西门子系统为什么用的少呢?早期,德国系统不 太能适合我们的电网,我们的电网稳定性不够,西门子系统的电子伺服模块容易烧坏。日本就不同了,他们的系统就烧不坏。近来西门子系统改进了不少,价格方面还是略高。德国人很不重视中国,所以他们的系统汉语化最近才有,不像日本,老早就有汉语化版的。      就国产高级数控机床而言,其利润的主体是被外国人拿走了,我们只是挣了一个辛苦钱。      大家看,和楼主那段文章,是不是只差几个字啊?      楼主说,我们国家也由有5轴系统,但“做秀”的成份多,还没实用化。我们的工厂用的五轴和五轴以上机床,100%进口。    可今年是2010年,现在国产五轴机床你想买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  我随便查了一家机床厂的网页都可以提供。这个是齐齐哈尔的大型龙门式五轴混联机床  /jc1/jc12/gyinfo_q2jc_539870.html  
  回复第19楼,bxdfhbh      这文章是抄袭很多年钱的一篇文章里的段落,我在网站找了一下,至少2002年这文章就存在了。    h...  --------------------------  请问出口到哪儿?出口额是多少?有哪些企业在用?出数据  
  在南京举办的中国数控机床展CCMT2010上,经过一年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展出了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K7032数控螺杆转子磨床,其首台首套的重要意义不仅得到了行业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赞扬,也吸引了参观者的格外关注。    该螺杆转子磨床主要用于异型螺杆转子的精密加工,这些零件齿面形状各异,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也比较大,是典型通用机械,其中以螺杆压缩机、冷冻机、工业泵螺杆转子精度要求最高、最具代表性。螺杆转子市场需求量很大,但其关键的制造设备一直只有国外几家公司能够提供,我国还完全依赖进口,因此这些制造设备在中国市场的售价不菲,基本都在千万元以上。SK7032系列数控螺杆转子磨床正是打破了这个局面,在精度、性能和稳定性上均达到国外同类机床的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可替代国外进口机床。    由于精密螺杆转子零件设计与制造水平所限,20世纪60年代以前,高精度螺杆转子类加工设备自发明以来发展异常缓慢。我国的相关设备及精密螺杆转子的生产,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从仿制走向独立自主开发、经历了35年左右的蹒跚步伐。上世纪80年代以后,引进了部分国外先进的螺杆加工、检测设备以及计算机软、硬件,大大提高了我国螺杆转子的制造水平,但主要还是采用铣削加工工艺,精加工刀具全部依赖进口。    转子的齿面是复杂的三维曲面,由于螺杆转子齿数少,螺旋升角大,采用铣削加工计算复杂,刀具制造要求高,加工精度低。而铣削后精密磨削的加工方法,降低了粗加工对设备及大刀具要求,能有效地提高螺杆转子的加工精度,进而提高其终端产品压缩机、工业泵、冷冻机的性能和工作效率,使其产品更节能、更环保,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SK7032数控螺杆转子磨床总设计师周斌介绍:“螺杆转子的型线很复杂,这款机床技术难度非常大,设计难点和自主创新亮点主要是压缩机转子成型磨削基理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复杂空间曲面的修整及修整误差的自动补偿技术;系列高精度数控螺杆转子磨床的开发与制造。螺杆转子以前主要靠铣削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都达不到要求,特别是对精密的来说还必须磨,而这款机床实现了强力磨削,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可以做到磨比铣还快,很实用。”    据悉,在本次展会上,汉江机床签订合同订单105万元,意向合同达1000多万元;丝杠导轨等多家用户要求增加订货量达1000多万元。  
  新华网辽宁频道4月14日消息(记者 姜敏)在12日南京开幕的第六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沈阳机床集团展示的立式、卧式加工中心下角赫然写上&飞阳数控系统&字样,一改过去由西门子垄断的局面。在此次展示的25台具国际化水准的数控机床产品中有6台装上了&中国芯&,其加工精度、加工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装上&中国芯&――飞阳数控系统的高档数控机床首次高调亮相,标志着中国开始拥有了完全意义上的中高档数控机床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数控系统核心技术的成熟使我们不再模仿别人,不再依赖别人,这是长期自主创新的结果。&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说。    据介绍,技术创新带来了沈阳机床集团规模的不断攀升。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连续7年名列国内机床行业第一名,在世界机床行业由2008年的第七位跃升为第五位。    据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车欣嘉介绍,数控系统被称为数控机床的 &心脏&,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其价值约占整个机床价值的30%。过去,我国中高档数控机床配置的数控系统全部依赖进口,而沈阳机床集团数控系统的供应商主要来自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国内机床企业还没有尝试自主研制数控系统的情况下,沈阳机床集团从2007年起,勇于打破国外制造商的封锁和垄断,加大研发投入,自主研发中高档数控系统,&飞阳&牌数控系统便应运而生。目前,飞阳系统已批量应用于四轴、五轴联动的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和高速铣削机床等产品中。在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上,从2008年开始配置飞阳数控系统的11台立式加工中心运行可靠。而应用于汽车轮毂生产线的32台加工中心也获得了用户好评。    据了解,按照&国际化,世界级&的总体战略,沈阳机床集团已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近年来,筹建了&高档数控机床国家重点实验室&,聘请中国工程院卢秉衡院士及上海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教授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国家科技部等部委的支持下,由沈阳机床集团牵头,联合全国8家企业、6家院所组建了&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围绕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开发、高速精密机床运动特性、高速精密机床切削工艺、数控系统应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引领机床行业共同技术进步。同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已经启动,沈阳机床集团共主持承担了9个项目,参与研究14个项目。    作为进入世界机床行业第一集团军的沈阳机床集团,在成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后,将在未来3年里淘汰普通机床,实现全面数控化。今年预计销售收入达150亿元,机床数控化率达70%,到2012年,经济规模达200亿元,数控产品占80%,进入世界机床前三强;到2015年,经济规模达到300亿元,跃居世界机床首位。  
  武重机床集团近期为中国一重、二重集团制造提供了一批DL系列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产品,其中专为中国二重提供的一台DL250型5米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是目前世界上同类规格最大(两顶尖承重为世界第一)的产品,也是“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的关键工艺设备、标志性成果之一。       据了解,在这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国产化装备上,武重机床集团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一是超重型高精度静压主轴箱的设计为当今世界之最。二是超长床身制造工艺新技术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设计水平。三是首创国内双工作组三通道数控技术及三轴同步技术。       目前,我国超重型轧辊、大型船舶(航空母舰)舵轴、超临界汽轮机转子、水轮发电机转子及大电机主轴的加工设备均需进口,国家不仅需花费大量外汇,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也对我国的国防安全和产业安全构成威胁,而DL250型5米数控超重型卧式镗车床填补了这一国内空白。      DL250整机交付使用以来,主要用于核电产品的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已成功顺利完成超临界核电半速转子超大超重关键零部件的全序加工,用户反映状况良好。该装备的成功研制和投入使用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同类高档机床产品的限制和封锁,对提升我国民族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加强我国的国防安全和产业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DL250型5米数控超重型卧式镗车床是武重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新产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格的超重型数控卧式车床,可广泛应用于水电、核电、船舶、航天等行业。该机床总重达1450吨,其中主轴箱重量就达到177吨,主轴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均在0.008毫米之内,精度储备可达20%。最大回转直径5米,过刀架最大加工直径4.5米,最大加工长度20米,最大镗孔直径3.5米,镗孔深度可达8米,最大承重500吨。该装备除具备重型卧式车床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进行锥面、曲面、台阶轴、槽及螺纹的数控加工。配置不同的附件,可以进行铣削、磨削、镗孔及曲轴的加工,并具有深孔镗、自动对刀及自动测量工件尺寸的功能。      作为我国高档数控重型、超重型机床研发领域的领跑者,武重集团一直秉承着“武重机床,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经营理念,不断开发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档数控超重型机床的“极限制造”产品。
  我国装备行业研制出填补国内空白的“首台首套”产品已经不是多大的新闻了,但地处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比较落后的革命老区江西吉安的江西杰克机床有限公司,其大型精密异型复合面随动数控磨床和超高速随动数控磨床12月22日通过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鉴定后,还是引起了同行和用户的高度关注。当地政府部门甚至称此是吉安经济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这次通过鉴定的产品全称是JKMCNC/CBN大型精密异型复合面随动数控磨床和JKM8320超高速CBN随动数控磨床。对内行来说,都明白大型、精密、异型复合面、随动、高速等字眼和那几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意味着数控机床的技术高度、研制难度和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普通人怎么理解其中的意义?杰克机床的董事长陈华贵说,我国发动机行业正在高速发展中,凸轮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目前我国生产的磨床,只能加工1.2米以下的凸轮轴,而且稳定性差、效率低。要想生产更大的凸轮轴,效率再高一点,就得购买外国产品;如果外国人愿意卖给我们的话,能加工2米曲轴的大概要1200万元人民币。而杰克机床这次通过鉴定的产品,最大加工尺寸达到2米,而价格只相当于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就在鉴定会后的第二天,陈华贵接到了几个企业的电话咨询,都有购买的意向。“受生产能力的限制,看来短期内很难满足市场需求。”陈华贵既无奈又有点得意地对记者说。    为什么杰克机床能得到市场如此的青睐。购买了杰克首台大型精密异型复合面随动数控磨床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宏伟告诉记者,这里确实有市场需求的因素,“而最让北方动力认可的有两点,一是杰克机床的技术实力,二是陈华贵董事长的个人魅力。”    后起之秀杰克机床有什么技术实力?江西杰克机床有限公司是杰克控股2004年底收购吉安机床厂基础上成立的民营企业。吉安机床厂主要生产曲轴磨床、外圆磨床,是原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曲轴磨床的中型企业,积蓄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和40多年的生产经验。2008年,杰克控股又与湖南大学磨削领域的技术团队合作,成立了湖南杰克数控磨床有限公司,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科技专家胡惜时教授领衔整合了一支致力于开发随动曲轴磨床的团队。    而陈华贵的个人魅力,可以用“关注小节”和“着眼大局”两点来“管窥”。进入机床行业之前的陈华贵经常要购买和使用国产装备,所以他现在特别重视杰克机床管接头、清洁度、水箱冷却系统等“小事”。在杰克的装配车间,有一个巨大的背景板,上书“装备民族工业,服务中国制造”十二个大字;鉴定会结束后的用户座谈会,陈华贵将会议名称定为“共圆强国之梦战略合作研讨会”。这是杰克的大事,也是民族工业的大事。    包括周勤之、杨学桐、雷源忠、于成廷等业内顶尖专家给出了这样的鉴定结论———JKM8330大型精密异形复合面随动数控磨床为非圆凸凹复合、异形复杂曲面的加工提供了高效、精密、复合与柔性磨削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磨削精度与磨削柔性,其整体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JKM8320超高速CBN随动数控磨床的整体技术也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相信专业人士和普通人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总裁马克四日在此间介绍说,“中国一重”已经解决了核电建设项目关键设备所需大型铸锻件的自主研发,2010年位于富拉尔基的铸锻钢基地完工后,中国铸锻件技术可达世界第一。     
马克透露,近年来中国核电建设迅猛发展,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中的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及常规岛等关键设备都需要大型锻件。中国虽已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核电设计、制造技术,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引进核电锻件的制造技术,甚至无法及时从国外采购锻件,导致中国的核电站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自2006年开始,中国一重开始了以核电大型铸锻件为标志的自主研发。经过几年努力,两代加、三代核电主设备和大型铸锻件已经开始批量出产,基本上满足了国家对能源装备重大基础部件的需求。     
马克介绍说,目前中国一重已投资五十多亿元人民币,在富拉尔基建设世界一流的铸锻钢基地。这一基地将于2010年完工,届时可一次提供钢水七百吨、最大钢锭六百吨、最大铸件五百吨、最大锻件四百吨,技术水平堪称世界第一。     
马克表示,中国一重如今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核电产品项目的大规模技术改造工程,建设世界一流的核电石化生产基地,分别完成和正在完成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电关键设备的专项技术改造项目。全部改造项目完成后,中国一重将完全具有了核电主设备的成套供应能力。
  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专为香港西港岛线研制的首列地铁列车成功下线,明年将开始交付。这是国内企业首次向质量要求最为苛刻的香港地铁出口列车,首批将交付10列80辆,车体强度、使用寿命和防火标准都达到了世界最高标准。      西港岛线位于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西区,全长3公里,预计2014年完工,新下线的西港岛线列车为A型不锈钢轻量化不涂装鼓型车体,8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目前,京、沪等中国内地城市的地铁列车都主要采用B型列车,载客量比A型地铁列车要低20%。长客刚刚下线的港铁列车,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填补了国内A型高档不锈钢地铁列车的空白。      长客股份城铁客车开发部部长杨晨辉表示,长客完成西港岛线列车项目,将意味着获得进军欧洲市场的资质。
  作者:Patabthk
回复日期: 22:25:00    回复第19楼,bxdfhbh          这文章是抄袭很多年钱的一篇文章里的段落,我在网站找了一下,至少2002年这文章就存在了。      h...    --------------------------    请问出口到哪儿?出口额是多少?有哪些企业在用?出数据        =========================================    武重集团最近刚刚向英国谢菲尔德锻造国际公司出口了三台高端数控机床,包括XK2645型数控龙门移动镗铣床、FB260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和CKX5280型数控双柱立式铣车床3台设备,总价6000万。
  作者:mmbbalala
回复日期: 12:59:00    話罷買日貨果班大陸人先好笑 , 叫左咁多年冇一次成事  ------------------------------------------------  所以話猜那愚民所講果啲嘢都唔洗當真,可以盡情蝦佢地啦
  4月12日—16日在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傳遞的信息令人振奮。 最近兩年國產機床進步很快,數控化率越來越高,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與進口機床的差距明顯縮小。我國將有一批企業向跨國公司發起衝擊,瀋陽機床有希望盡快脫穎而出。”      回首過去的一年,在世界機床行業生產普遍收縮、產值大幅下降背景下,2009年我國機床產值在世界機床產值佔比達27.6%,比2008年增加10個百分點;我國機床進口占機床消費的比例為30%,比2008年下降9個百分點。 國產金屬加工機床產值市場佔有率由上年的61%提高到70%,其中國產數控機床由51.6%提高到62%。 這幾個轉折點是怎樣產生的? 從國內機床領軍企業———瀋陽機床集團身上不難找到答案。      本屆展會上,瀋陽機床推出的展品都是創新之作,如AH1100自動鏜床是世界上首款自動鏜床。 技術跨越的推手源自自主創新的厚積蓄勢。 過去4年,瀋陽機床技術研發投入始終保持在銷售收入的5%左右。 該企業的“高檔數控機床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內機床行業惟一設立在企業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瀋陽機床還聯合國內8家企業、6家院所組建“數控機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為契機,打造自主創新體系。 在高速精密數控機床關鍵功能部件開發、高速精密機床運動特性、高速精密機床切削工藝、數控系統應用等高端技術研究領域都取得重大突破,並以此引領機床行業技術進步。      以前,國產數控機床主要立足於“性價比”優勢,但在適用性、穩定性、智能化甚至外觀上都比進口機床略遜一籌。 瀋陽機床相應提出創造“不惟技術的新優勢”,強調提供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全面解決方案。 比如斥巨資改進產品精密度並改善外觀設計,使機床產品在柔性化、個性化、便利化達到較好融合。 齊重數控的負責人也表達了近似的觀點,現在許多國產數控機床精度、速度和結構上同進口機床已差異不大,但還缺少細膩性的改進。      對此,吳柏林提出,國產數控機床要抓住難得的機遇,下力氣開發更多細分市場需要的產品。 機床工業“春燕”獎評委劉宇凌更是直言,進步主要還是幾個主機廠,國產數控機床要想實現整體超越必須有更多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零部件企業盡快趕上來。  
  作者:bxdfhbh
回复日期: 17:23:00    作者:Patabthk 回复日期: 22:25:00      回复第19楼,bxdfhbh              这文章是抄袭很多年钱的一篇文章里的段落,我在网站找了一下,至少2002年这文章就存在了。        h...      --------------------------      请问出口到哪儿?出口额是多少?有哪些企业在用?出数据              =========================================        武重集团最近刚刚向英国谢菲尔德锻造国际公司出口了三台高端数控机床,包括XK2645型数控龙门移动镗铣床、FB260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和CKX5280型数控双柱立式铣车床3台设备,总价6000万。    很好, 有理有据.
  中国高端工程机械取得突破    一、11.22米直径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机    该设备由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成功,并已成功应用于上海世博会配套工程的打浦路隧道复线工程中。装备适用于粉土、粘土、砂纸粉土等多种地质施工,驱动功率为900千瓦,最大推动达到102400千牛,主轴承寿命达到10000小时,转速0~0.46转/分,最大推进速度2.7米/小时,泥水压力控制精度±0.01兆帕。通过该设备的研制,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大型盾构机总体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实现了刀盘和刀盘驱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泥水输送和平衡控制系统、壳体结构、管片拼装系统、推进系统等自主设计。    该盾构机具有四大创新点:一是设计理念和实际方法的系统创新,模拟试验与动态数据分析相结合,突破了传统的静态设计理念;二是核心部件和关键部件的创新,自主研制出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多项专有技术;三是平衡控制技术的自主创新,该技术使泥水压力的波动精度大幅提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保证了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开挖面稳定和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四是盾构施工信息管理技术的创新,解决了信息化施工的信息源技术瓶颈。    该装备在设计和制造方面还融入了节能降耗理念,首次装配了泥水平衡盾构泥水输送接管装置,改变了原来传统接管操作中将管内泥水排放在隧道内的做法,而是将泥水排放到泥水回收装置中并加以再利用,从而在可控的条件下完成接管操作,这样既保护了作业环境,又提高了泥水的回用率。    盾构机在投入使用后,完成了上海世博配套工程打浦路隧道复线长达1472米的隧道掘进,平均月进尺达310米,地表变形控制在+10~-30毫米以内,故障停机率≤5%。  
  二、EBZ318H硬岩掘进机    该设备由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是一种截割功率大、生产效率高,可适用于高中低不同硬度煤矿的岩巷掘进。该掘进机重点对掘进机截割部的刚性、截齿的耐用度和全硬岩情况下的掘进稳定性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关,满足全岩巷道掘进的需要,设备最大定位截割断面可达39平方米,最大截割硬度达130兆帕。    该掘进机的创新性体现在:一是设备采用了专业的截齿排布软件,实现了良好的截齿布置、较小的截齿消耗、极强的破岩能力和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二是易磨损部位采用了高强度的耐磨材料,大大提高了耐磨性;三是本体架和行走架采用分体式设计,保证了整机强度,方便井下运输;四是液压系统采用了自动加油全封闭油箱,适应了更大坡度的工况,双冷却系统彻底解决了油温过高问题,独立的加油泵站避免了加油时的污染;五是整机配备了无线遥控装置;六是电气系统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提高了安全保护能力,实现了截割与铲板防撞监测;七是采用具有高效通风系统的除尘设备,设备的总除尘率达到95%以上。    EBZ318H硬岩掘进机首台应用于陕西铜川矿务局玉华煤矿,施工巷道设计总长为530米,成型高为4.15米,宽为5.3米,截面面积为19.9平方米。实现平均日进尺3米以上,单日最高进尺5.2米
  三、420马力推土机    由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SD42-3推土机为液力传动、先导液压操纵和机电一体化的履带式推土机,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走系统和液压系统等40多个主要部件组成。发动机额定功率为310千瓦(约合420马力),最大扭矩为1907牛米,动力换挡变速箱采用行星动力换档结构,转向离合器采用湿式盘式结构,制动器为制动带式,终传动系统采用一级直齿轮、一级行星齿轮减速。传动路线经发动机接飞轮壳、变矩器,通过万向节传到变速箱,后接中央传动,通过横轴到转向离合器、制动器,最后传到终传动,通过终传动的链轮驱动履带行走。    该设备在研制过程中融入节能环保的理念:选用符合国Ⅰ排放标准的发动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各系统及部件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尽量是可回收、易分解、能再生而且在加工过程和使用中对环境无害的材料;选用高品质的液压泵、马达、液压管路及接头,进而确保液压系统的密封性,杜绝渗漏现象发生。    首台SD42-3推土机用于甘孜州泸定县境内的泸定水电站建设,主要用于土方和石方的作业施工
  不是线性的。。。。lz烧饼了吧。     20年的数据从何而来。。。。  
  近日,在西安举办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与服务融合博览会”上,汉江机床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国首台GK4620数控多线硅片切割机一亮相,立刻引起中国新能源开发机构和领导高度关注,为该公司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功研制硅片切割设备表示祝贺。此设备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晶片切割技术上的垄断,对中国发展光伏行业将起到重大影响。    随着全社会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光伏产业成为国家的新能源开发重点,由于切割硅片等光伏设备,只有瑞士和日本等少数国家生产,价格昂贵,对中国光伏产业带来制约。汉江机床承担这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后,组织专门人员攻关,攻克了绕线、同步等难题,终于研制成功,经测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汉江机床成功研制数控多线硅片切割机,打破国外对此类技术的垄断,价格只相当于国外同类设备的30%~50%,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拓宽了天地  
  NIM5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通过专家鉴定    最新发现与创新    12月7日,记者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自主研制的“NIM5可搬运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于近日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鉴定。NIM5铯原子喷泉钟采用国际最新一代铯钟原理,独立研制设计了喷泉钟物理真空系统、激光光学系统和电子学系统,实现了多方面创新,达到性能指标:年运行超过300天,连续30天准连续运行率大于99%,频率不确定度达到2×10-15,把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准确度提高到1500万年不差一秒,并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喷泉钟直接驾驭氢钟产生地方原子时,这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研究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据介绍,时间单位秒(s)是国际计量单位制(SI)的7个基本物理量中准确度最高、最重要的一个。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将秒的定义从天文秒改为基于铯原子跃迁的原子秒。从此,实验室型铯原子钟复现秒定义,成为时间频率计量的基准装置。时间频率在国民经济、大众生活、国防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研究开发相关技术,以求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NIM5已获得了重要应用。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喷泉钟直接驾驭氢钟,产生中国计量院(NIM)原子时,既可以参与国际时间合作,在非常时期又可以独立运行。喷泉钟驾驭氢钟产生NIM原子时,充分发挥了喷泉钟准确度高和氢钟可靠性高、稳定度好的优点,科学先进,资源利用合理。专家透露,铯喷泉钟也将为中国北斗卫星的地面时间系统提供计量支持和服务  
  ——15次/分:他们改写了历史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装备进口国。我国汽车行业所需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大部分依赖进口。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国产金属切削机床40%供给汽车行业,但很少能进入发动机生产线等关键领域。在中国的整车厂,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所需装备大部分需要进口。    在四大工艺装备中,冲压生产线是首道工序。在这里,形势开始有所不同,中国机床业一扫萎靡之态,扬眉吐气,具备可与世界顶尖企业叫板的资格。不过,这种局面不能代表行业企业的整体水平,而是靠一家遥遥领先的行业排头兵企业支撑的。这家企业就是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做强做精 冲击国际最高水平    标定济南二机床在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冲压设备领域显赫地位的数字有两个:一是在国内汽车数控冲压设备领域,占有行业80%的市场份额;二是能够研制生产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每分钟可冲压15件大型汽车覆盖件的全自动冲压生产线。“80%”奠定了济南二机床在国内汽车冲压设备制造行业“大”的地位,而“15次/分”展示了济南二机床努力跻身国际一流企业的强势。这个“15次”也让中国机床工业改写了不能为汽车工业提供最先进设备的历史。据行业人士介绍,德国冲压商给中国用户提供的最高水平快速冲压线的生产节拍为每分钟13.5次。    今年4月,济南二机床研制的首条“15次线”在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公司投入试生产。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济南二机床陆续与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国内轿车生产企业签订了10余条高水平快速送料冲压生产线。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领导这样评价“15次线”:“每提高一次都是要命的问题,对设备的结构强度、制造精度、控制系统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好比百米赛跑,成绩由12秒提高到11秒、10秒,再到9秒,一步比一步艰难。济南二机床达到这样的水平,很不容易。”    日,济南二机床为上汽通用五菱青岛汽车分公司研制生产的“12次线”,以93.9分的成绩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验收。该线自2008年5月投入生产以来,一直连续24小时运转。据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制造总监介绍,这条“12次线”冲压出的工件质量非常好,效率很高,曾创下一个班次8小时生产3850件的纪录。济南二机床副总经理张世顺认为:“12次线到15次线的技术跨越,如同‘动车’到‘高铁’的飞跃济南二机床负责人认为,是国家重大专项的实施催生出“15次线”。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该方案将机床行业从一般制造业提升为国家战略产业。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重大专项”首批项目于2009年1月正式实施。    重大专项的启动,为机床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是对行业、企业实力的一次最新检阅。曾300余次为国家提供首台套大型技术装备的济南二机床,先后承担了“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数控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大型伺服压力机”、“大型精密复合冲压成形机床创新能力平台建设”、“高速龙门五轴加工中心”等涉及汽车、军工、能源多个重点行业的7项重大科技专项,涵盖金属成型、金属切削、创新平台、关键功能部件等关键领域。今年9月20日,以“15次线”为代表的显著重大专项成果,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实施重大专项以来,济南二机床先后投入资金4.8亿元完善创新体系,攻克了35项关键技术难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20项。以全面的科技创新为支撑,让济南二机床在单双臂高速送料线、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大型伺服压力机等各冲压领域,与国际最新技术接轨,实现同步开发。    ■ 加快市场化 做有实力的国际供应商    重大专项的实施,同时加快了新技术的市场化步伐。据悉,今年,在济南二机床接到的锻压设备订单中,快速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多工位压力机等高技术产品订货比重由原来的10%提高到近50%。在国际市场,济南二机床先后赢得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泰国等客户的2000吨、5000吨多工位压力机、1000吨重型落料线、3200吨大型冲压线等重点项目的订单,成为通用、福特、奔驰、铃木、本田、日产等国际汽车巨头的全球供应商,被国外客户誉为“世界三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    事实上,在国内高端冲压设备招标中,济南二机床也是惟一有资质竞标的中国企业。济南二机床在与德、日等国际一流企业的一次次较量中,展示着中国机床工业的发展与实力。      
  新华网哈尔滨11月15日电(记者 梁冬)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TK6932型超重型双立柱数控落地铣镗床日前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公司研制成功,该机床可加工航天航空、大型矿山机械、大型水电机组、核电站设备等超大型工件,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随着我国核电设备、水电设备、大型船舶、冶金设备、石化装置等向大型化及巨型化方向发展,国内现有的数控落地铣镗床性能及尺寸参数满足不了需求,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加氢反应器、特大型冷热扎机等超大型零部件的机械加工都需要采用超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当今世界,用于超大型零件加工的镗轴直径达到320毫米的超重型数控铣镗床,只有德国、捷克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制造。     为突破特大型零件的极端加工制造瓶颈,近两年,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投入近八亿元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升级,新建厂房4万平方米,引进进口把关设备100余台套,使企业重型数控机床制造能力达到国内同行业首位,跃居世界同行业前列。今年年初以来,该企业凭借几十年生产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床的丰富经验,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工艺制造水平,终于完成了TK6932型超重型双立柱数控落地铣镗床的试制。     该机床镗轴直径达到320毫米,立柱行程41米,主轴箱行程8米,滑枕行程2米,总重量达760吨,主要采用了大型立柱优化设计技术、方滑枕伸出直线度伺服补偿技术、滑枕及镗轴热伸出补偿技术、重型高速主轴温升控制技术及重型平衡锤减震等多项关键新技术,通过用户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也因此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机床行业“十大”标志性装备之一。
  中国研制出激光机床 专加工先进雷达钼微件     
11:22:43         中评社北京11月16日电/高精度雷达研制中,需要一个核心微型器件——由金属钼加工而成、直径只有12毫米的球面栅网,栅网里72个梯形小格,小格之间相连的“筋”只有0.12毫米。由于钼的熔点高达2000℃,国内没有加工设备,国外技术封锁,球面栅网就成为制约雷达提高精度的瓶颈。清华大学与南京四开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联手,近日成功攻克这道难题。这把“金刚钻”,叫做“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       精度达到头发丝的1/70       南京日报报道,记者看到,这台机床只有收银机大小。工作人员把一个金属钼球体置入加工头,短短5分钟,一个精致的球面栅网就成型了。“加工精度达到μ级,相当于头发丝的1/70。最大的亮点,是五轴联动数控和光纤激光。”       公司总经理陆启建告诉记者,控制部分的五轴联动数控,是数控技术中难度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它主要应用于复杂曲面的高效、精密、自动化加工。加工部分采用的是光纤激光器。与传统二氧化碳激光器不同,它不需要高纯度的二氧化碳等用作激发介质,而是通过光纤将激光直接传输,从而使光束质量更加稳定。光纤激光的能量转换效率可达30%,远高于二氧化碳激光器,可单件加工成本仅为二氧化碳激光切割机的一半。       据介绍,这台机床还能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的心脏支架等医疗器械,在航空航天、国防领域也可大显身手。11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现场,四开公司的现场演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专业观众,洽谈的人络绎不绝,“嗓子都说哑了”。       校企联姻,“聊出来”的合作之路       “这台机床能研制成功,多亏了市委市政府这个‘红娘’。”陆启建感叹。       2008年,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的促成下,我市出资100万元,选择南京10家高科技企业与清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四开公司名列其中。该公司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数控系统和五轴联动精密机床驰名业界,2005年,公司为中电集团第五十五所提供了一台高速雕铣机床,用于加工一种精度要求极高的微波器件载体腔,这个工件曾经用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上。       “我们知道清华大学机械系有许多优势项目,但如何对接还没有清晰目标。我们把企业研究方向告诉清华大学机械系的专家教授,他们很感兴趣,认为机械系进行了多年的激光技术研究,可以把激光技术与我们的优势项目五轴联动高端数控系统嫁接,联合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       双方一拍即合。       经过近一年的联合攻关,新产品成功问世。据悉,新研制出的机床已被中电集团第十二所订购,专门加工我国航空航天急需的高精雷达微型工件,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找到捷径,继续研制激光机器人       新型机床的成功,让陆启建对双方下一步的合作信心更足了。“公司在数控方面是长项,清华大学的激光技术国内领先,有了这么好的伙伴,当然要联手研制更多新品。”陆启建说,公司已着手研制激光三维切割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运动高速、精确、灵活,可以在多种恶劣环境下工作,“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的热压成型技术,市场非常广阔”。
  钼是极重要的战略物资,广泛用于各种军用设备和器材,其熔点高达2160℃  
  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高精度数控机床可用于电子器材的精密加工,加工出三维空间中的复杂型面。普通机床一般以三轴联动为主,更精密的机床则可变为四轴联动和五轴联动
  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应用范围:同位素钼-99则可以作为衰变材料,用于制造CT扫描机所用的放射材料
  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应用: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应用
  上图:海军052C防空驱逐舰装备的新型相控阵雷达  下图:中国陆军装备的新型机动式固态相控阵雷达
  同位素钼-99则可以作为衰变材料,用于制造CT扫描机所用的放射材料
  骗术研发单位你貼這麼多射精文幹什麼﹖
  十大国产数控机床精品亮相中国国际机床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展出的VX32型龙门加工中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代表着龙门加工中心的发展方向,整机具有高的可靠性、高精度、高刚度等的特点。     
VX32充分采用了最新的FEM(有限元分析系统)模拟优化的设计方法,在机床总体的强度和刚性全面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五面加工的动态性能。该机床采用了固定龙门框架与X方向可移动工作台相结合的结构设计,把宽大的空中通道与最大刚性相结合,设计允许Y向滑枕(铣头)完全移出工作台之外,尽量提高刚性龙门架的通过工件的宽度。各直线轴采用可伸缩的不锈钢防护罩,在结构上保证了切削过程采用空气冷却与冷却液冷却的实现。各个坐标轴采用全闭环控制,提高机床整机精度。 主要参数:X轴mm;Y轴3500mm;Z轴1000mm;W轴1300mm;工作台最大承载30000kg;X、Y、Z轴定位精度±0.01mm;X、Y、Z轴重复定位精度±0.005mm    
  2.HTM125600车铣中心     
由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展出,采用斜床身、双主轴箱、单立柱、双刀架结构,配置大功率电机,用于电机气轮机转子、轧辊、曲轴等精度高、复杂回转体零件加工。机床体现国内最高水平,达到国际当代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军工、船舶、重工、能源等国家骨干重点行业。     
该机床Z轴采用主从驱动反向消隙、X轴采用双驱动结构,运动平稳精度更高。左侧刀架为自主开发B轴,采用内置滑枕式结构,配置铣削及车削刀具,多点布刀满足不同加工的需要,5轴铣头最大铣削扭矩2400Nm。右侧滑枕结构,配置φ1500mm刀盘进行旋风铣削,最大输出扭矩12000Nm,完成轴向、径向加工。多点支撑,液压中心架自动定心,自动移动,准确定位。大功率C轴前端制动机构,机床刚性更强。     
主要参数:最大切削直径φ1250mm,最大切削长度6000mm,工件最大重量30t,主电机输出功率75kW,镗铣主轴功率52kW, B轴/C轴最高转速30/20r/min。   
  3.TKS6920型数控落地铣镗床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TKS6920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同时具有镗孔、铣削、钻孔、攻丝、锪孔等多种功能。可广泛用于电力设备、内燃机、汽车、船舶、石化机械、重型矿山机械、机床工具、锻压设备、通用机械等制造行业的大型复杂工件的粗、精加工。     
该机床采用滑枕自重变形补偿及附件重量补偿技术,以保证精度。静压系统采用恒压式一泵多腔节流方式,结构紧凑,调整方便。配备附件铣头后可实现工件一次装夹,五面加工,一机多用,从而提高了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主要参数:镗杆直径φ200mm,铣轴端部直径φ400mm,主轴孔锥度ISO No.60,主轴转速0~600r/min,主电机功率100kW,铣主轴最大扭矩15000Nm。   
  4.XHC5735定梁龙门移动车铣加工中心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XHC5735定梁龙门移动车铣加工中心为自行开发的系列车铣复合机床之一。该机床滑枕镗铣头具有车、铣、镗、钻、铰、攻丝等功能。     
滑枕为合金锻件,经淬火处理,静磨制成,滑枕内设置有铣削主轴和自动装卸附件头机构,附件铣头和车刀夹可实现自动装卸,附件铣头可4×90°自动转位。该机床采用了SIEMENS数控系统和交流伺服电机及驱动装置,各进给轴采用了HAIDENHAIN精密光栅尺或编码器实现闭环控制。机床运动部件均设有电气及机械防止过载及超程等保护装置。车铣工作台采用一腔一泵式预载恒流静压导轨,具有温度保护装置。     
主要参数:工作台直径φ3150mm,工作台上最大承重量30t;龙门行程X(X1)10500mm,镗铣头水平移动行程(Y轴)5200mm,滑枕垂直移动行程(Z轴)1500mm;镗铣头--主电机功率(AC)40kW,主轴转速范围5~4000 r/min,主轴最大扭矩1720Nm。   
  5.BVGM315×5/20Q-NC数控立式铣齿机     
数控立式铣齿机是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首创的用于风力发电行业的一种高可靠性、高效率的金属切削机床,用于偏航轴承的外齿圈和变浆轴承的内齿圈齿廓的粗、精加工。同样适用于船舶行业、能源行业、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等,以硬质合金刀具对各种大型回转支撑类零件(如:风电设备增速箱、船用大型齿轮箱、矿山机械中的球磨机等上大齿圈)内外直齿齿廓的粗、精铣削。     
该机床通过C轴分度、Z轴进给、圆盘刀强力铣削,实现齿轮毛坯的粗加工。采用山特维克圆盘刀具单齿加工,效率高,国内原来一台铣齿机加工一个普通轴承需要6~7天的时间,而如果利用新研数控立式铣齿,则只需要3个小时。机床配置整机半封闭防护罩,有效解决了铁屑及冷却水回收问题。     
主要参数:最大工件直径3150mm,最大工件高度500mm,最大工件重量20t,工作台转速范围0.005~0.5r/min,工作台分度重复定位精度±3″,主轴转速范围25~150r/min,主轴最大扭矩2800N.m,主电机功率28/38kW。   
  6.CXH/50型立式双柱车铣加工中心     
由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铣轴转速高达3000rpm。机床设有三种冷却液体,六个单独控制液压站,分别使用不同液压油。工作台转速125rpm,达世界先进水平。机床工作台和铣轴精度高,稳定性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核电,风电,汽轮机,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等行业。     
机床采用三档机械变速,工作台主轴采用高精度双列短柱滚子轴承定心,轴向采用恒流静压导轨。工作台具有转速高,精度高,承载能力大,热变形小的特点。   
  7.CHA564立式复合车削中心     
北京第一机床厂展出的CHA564立式复合车削中心,是带有双立式(一正一倒)主轴和配备双动力回转刀架的立式复合车削中心,机床还配备有送料机构。主要应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生产线,加工刹车盘和汽车轮毂,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该机床两个主轴都具有C轴控制功能,双工位均可以实现4轴同步加工。两个主轴均采用交流变频电机驱动,可实现宽频无级变速。刀塔上的径向刀具和轴向刀具采用错列排布方式,避免了加工时刀具和工件的干涉。上刀塔配备有卸料用机械手。有自动诊断功能。     
主要参数:床身上回转空间φ780mm,主轴卡盘外径φ420mm,最大加工直径(下刀塔/上刀塔)φ420mm,最大加工长度(下刀塔/上刀塔)185/150mm,快速进给速度60m/min,主轴转速30~2500r/min,主轴最大扭矩605Nm。  
  8.Y31320CNC6大型数控滚齿机     
Y31320CNC6大模数六轴四联动数控滚齿机是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针对近年来国内风电、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对大规格数控滚齿机的需求而开发的。机床采用当今世界主流设计思想,集现代数控技术、机械高刚性设计、平衡对称抗变形理论和值得信赖的安全功能、人机协调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滚齿加工的艺术。  
  该机床是自主研发制造的最大规格六轴四联动数控制齿机床,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填补了我国3米左右大规格全数控滚齿机的空白,为我国风电、船舶、矿山、冶金、发电设备等重型机械行业齿轮传动技术质量水平提升制造提供了急需的关键装备。     
机床最大加工直径3200mm,最大加工模数m24,主轴最高转速220r/min,工作台最高转速8r/min,最大轴向行程1300mm。加工精度全面达到6级,部分项目可达到5级及以上。加工效率是传统滚齿机的5~10倍  
  9.SK数控蜗杆磨床     
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展出的SK数控蜗杆磨床采用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可实现6轴3联动,可磨削蜗杆的规格和精度均属于国内领先水平。适用于机床工具及减速机行业,用于批量磨削各种圆柱形蜗杆,如法向直廓蜗杆(ZN)、轴向直廓蜗杆(ZA)、渐开线蜗杆(ZI)、锥面包络蜗杆(ZK)及圆弧圆柱蜗杆(ZC),也可用于磨削梯形丝杠和滚珠丝杠。该机床实现了大模数蜗杆砂轮的数控修形技术。采用砂轮架移动式结构,机床整体刚性好,占地面积小。砂轮架拖板的纵向运动采用SIEMENS交流直线电机驱动,传动链短,无间隙。砂轮架拖板用进口重载滚柱直线导轨,摩擦系数小,运动平稳灵活,无爬行。     
主要参数:最大安装直径630mm,最大顶尖距4350mm,可磨工件直径50~500mm,最大可磨长度3950mm,可磨蜗杆螺距4~40π,最大工件重量1500Kg。      
  10.KDW-4200FH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展出的KDW-4200FH型14轴5联动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可实现高速铣削及钻削功能、高速车削功能、多工位刀塔,可对回转体圆周表面精密车削、钻孔、平面及曲面铣削、开槽等功能,一次装夹即可完多道工序。适合中大型细长轴类零件加工,曲轴及复杂回转体零件加工,是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大型复杂轴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叶轮、叶片类零件制造的关键设备。该产品的国产化将改变这类关键设备长期受国外发达国家进口限制的现状,以高性能价格比达到替代进口目的。     
该机床采用直驱技术、同步双驱技术、重心驱动技术、传感器细分技术,采用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GDS09光纤总线开放式高档数控系统、高精度总线式伺服驱动装置、直驱式摆角铣头等关键功能部件。     
主要参数:最大工件回转直径φ730mm;最大车削直径φ660mm;主轴转速4000r/min,5轴联动  
  龙口蓝牙数控装备有限公司专业生产车铣方复合机床、车铣一体机床、LY批头挤压机床、数控车床。性价比高QQ
  肛灿傻眼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神f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