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主角是全国安徽高考状元元后来去当兵了的小说

高考状元被人大录取后报名参军 称想去二炮
蒋琪在中江中学上学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蒋琪收到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当事人蒋琪回应:早就向往军营生活,要走一条特殊的路2014年高考,德阳市中江县龙台镇顺风村的蒋琪,以文科625分的成绩夺得今年中江县文科第一名,并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系。得知自己被人大录取后,蒋琪却做出了“惊人之举”,毅然选择携笔从戎,先参军到部队锤炼,再到大学深造。蒋琪说,对军营生活的憧憬早已根植于心,而且他的性格决定了他要走一条特殊的路。一边是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系的录取通知,一边是从小根植于心对军营生活的憧憬,这个7月,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摆在高三毕业生蒋琪的面前。寒窗苦读12年,蒋琪以625分的高考成绩,获得了一张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过他已经把这张大学“入场券”的时间延期了,选择先入伍再读大学。解这道题远远难过高考试卷上的考题,快满18岁的蒋琪足足用了五天才给出答案。高考625分,他被人大录取今年高考,蒋琪取得文科625分的成绩,成为中江县的文科第一名,“平时成绩保持在全县前10名,”蒋琪发挥了自己的实力。7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系录取蒋琪的通知出来了,然而他却并不兴奋,“第一志愿是北大,”蒋琪难掩失落。接下来,一件“闹心”的事不自觉地涌上了蒋琪心头—要不要去当兵?用蒋琪的话说,他已经回忆不起从好久开始萌生了对军营生活的向往,只能感受到,这个想法一直在心底,“以前在读书,轮不到考虑当兵的事,现在毕业了就有条件去思考。”于是,他陷入了久久的思考。纠结5天,他决心携笔从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该怎么取舍?”这是困扰在蒋琪心中最大的烦恼。他说自己做出的选择,意味着在未来两年时间里,他将经历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就这样,蒋琪进行了5天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坚持最初的梦想”占了上风,他决定暂时放弃大学生活,去报名参军。“也是我的性格决定的,注定要走一条特殊的路,”蒋琪坦言,他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很多人都觉得当兵是读不下去书才去,我不这么觉得。”另外,大学生入伍将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今后4年的学费将减免,这也让蒋琪更坚定了报名参军的想法。报名参军,他想去“二炮”蒋琪的妈妈陈华芝分析,蒋琪滋生军营梦,与他的舅舅和伯伯当过兵有关系,“从小爱给他讲那些当兵的事情。”蒋琪承认,对戎装的向往源于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爱国,当然!”他语气坚定,说自己荣辱感很强。他甚至已经有了规划,“想到二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决心入伍后,蒋琪心中有了“夜长梦多”的担忧,“现在只是报了个名,还不晓得能不能进部队”。体检和政审之类的,是他心里打鼓的缘由。“除非当不了兵,才去大学”,他的决心很坚定。|三|种|反|应|老师反对 当兵延误两年时间得知蒋琪要当兵的消息后,一位高中老师十分激动,吃惊之余更是对此事坚决反对。第一时间给蒋琪打了电话,极力劝他放弃。“人大好多人想去还去不了,你怎么不知道珍惜?”老师的语气有些恨铁不成钢,“如果真想当兵,当初怎么不报国防生?”各种劝导的话老师反复说,“不要只图学费可以减免,要考虑时间成本,当兵延误两年时间,你若早工作两年收获会更多。”包括细数部队锻炼的艰苦,只为了能劝蒋琪打消当兵的念头。“我还是想去试一试”,尽管老师坚决反对,但蒋琪依然坚持初衷,“这算是对最初梦想的坚持吧!”妈妈担忧 怕他的学业受影响蒋琪挣扎如何取舍大学与部队时,父母没能帮上忙,“他自己最清楚,让他自己做决定。”报名入伍的决定父母没有反对,只有担忧,“如果去了部队,至少有两年时间与外界完全脱离,他再去学校会不会不适应?部队锻炼也很辛苦,他身体比较瘦弱,能不能受得了哦……”妈妈陈华芝相信,蒋琪选择当兵是考虑过父母的,“当兵可以免4年学费,他懂事得很,肯定是想给我们减轻点负担。”同学意外 他是儒雅的人身形显瘦小,尽是书卷气息,爱写毛笔字,爱看史书,也爱安静,时而腼腆少语,时而幽默健谈,这是大家眼里的蒋琪。蒋琪要去当兵,同班同学都很意外。同学周立东说,他觉得“更适合读书”的蒋琪居然要去当兵,“感觉挺意外,他是个比较文静儒雅的人”。“但是他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周立东转念一想,觉得“内心强大”的蒋琪,选择当兵好像也在情理之中。“就拿读书来说,因为他的坚持,每次总能取得让全班同学惊讶的结果。”“外在冷静,内心有太多澎湃,性格决定了我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蒋琪这样说自己。大学生入伍可减免学费四川省征兵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学生参军入伍除享受义务兵正常优待外,还享受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的政策,“对批准入伍的大学生在安排去向时,优先安排到军兵种或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部队服役。”国家对应征入伍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对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国家确定的资助标准为,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万元。同时,我省今年出台新规,凡在四川省范围内参军入伍的大学生,还享受发放一次性入伍奖励的优惠,本科、专科毕业生分别不低于4000元、3000元,本科、专科在校生(含大学新生)分别不低于3000元、2000元。阳明吴德亮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媛莉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znguan]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备战高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4:07:10|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理科状元.PDF当状元毕业十多年后,他们在干什么
 马志海:说实话,这个真的比腾讯对我的访问做得好多了!
■新快报记者 陈思呈
  这个专题真心不易做。一开始,所有辛苦找到的采访对象都对我们说一句话:高考?状元?那都是咸丰年间的事情啦……
  这种情况下我会赶紧表示理解:“理解理解,换了我是高考状元,我也不想提。好汉不提当年勇嘛!”再说还有一些高考状元,职场上却完全没有考场的威风,有不少报导说明这个事实,比如“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高考状元已难觅职场踪迹”……,多么心酸,颇有一种英雄落魄美人迟暮之感,我们再去问其近况,好像在看人家笑话似的,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其实我们也遇过昔日状元如今仍是职场领军人,但是,这么说吧——不管职场表现如何,状元们都不愿拿多年前这次辉煌来说事。我们记者何宁同学稳准狠地总结:“混得不好的自然不愿提,觉得羞愧;混得好的也不愿提,觉得没必要。”
  但我们最终自然说服很多状元接受了采访——不容易啊,所有的人脉都用上了——但,这些辛苦都很值得,因为,在这一场场本不报太多希望的采访里,我们得到很多意外的收获。
  不知哪一位伟人,噢,不对,是我们同事梁静同学说过,优秀,是有惯性的。学生时代的学霸们,并不是白白地像天上掉馅饼似的轻而易举地拿惯高分,他们往往在千军万马的学习考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优于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性格习惯,换句话说,学霸们,状元们,高考大V们,他们是必有过人之处的。
  看看我们在这一期的采访对象,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短时间的接触里,采访如采气,我们借回不少力。
  但我们不只是展示美好。我们要的,不是一些经过了PS的、光鲜的个案,我们更愿意展现一个个人性样本,在这里,你能看到种种生活的质感。
  所以,在这一个个案例里,我们读到了曾有的阴影和徘徊,这是更令我们珍惜的财富。在每一个人展现残破的瞬间,我们看到了真实生活的张力。
  金牌编剧李樯说:“回首往事,好和不好都会成全你的,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你自己虚惊一场而已。”如果你知道,身为状元,也有种种不为人知的无力感,那么我们孤军奋站的生活里,是否可以得到更多坚持的力量?
  近七成高考状元恐已“流失”海外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2年,全国超过八成的高考头名最终被清华和北大录取。而香港高校虽然在近几年吸引了不少高考头名学生。而从高考头名选择专业看,经济和管理专业仍然最多。
  近几年,关于高考状元最终能否成才的争论不断,而调查报告显示,近7成高考状元已难觅职场踪迹,大多数人恐已“流失”海外。
  状元争夺战,港校与北大清华抗衡据调查显示,在过去30多年里,选择就读北京大学的高考头名人数最多,有696人,清华大学位居第二,有520人。而这两所高校招录的高考头名人数,占比超过8成。
  自2005年以来,香港、澳门和台湾高校陆续进入内地招生,正在集体挑战北大、清华的“霸主地位”。年,内地各省状元,选择就读香港高校的就有66人,虽较北京相差甚远,但已超过上海排在“最吸引状元就读地区”的第二位。
  高额的奖学金,是港校吸引更多内地高分考生投奔的一大“杀手锏”。此外,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更好的职业前景,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青睐香港高校的重要因素。专业选择偏爱金融和管理
  从今年已经确认的情况来看,金融、经济、管理仍然是状元们的主要专业去向。据调查报告显示,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头名选择就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数最多,有522人,占总数的37.85%。
  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完全不同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除了需要良好的记忆力外,更需要有一定的创造力。父母应抛弃在孩子人生发展道路上“急功近利”包办一切的做法,不要集中选择北大、清华等个别高校的经管等热门专业,而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充分挖掘他们自身的专长和潜力。出国留学比例高达60%,
  学成归国仅占少数
  据浙江媒体日前对该省多名高考状元目前的生存状态的回访信息显示:高考头名在国内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大多数人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保守估计,状元们出国留学的比例高达60%,美国、新加坡、英国和加拿大等是这些学生的留学首选。而且,这些曾经的高考状元学成归国的仅占少数,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位负责人同时强调,我国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等与世界先进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
   (据《法制晚报》)
高考状元人生访谈1
  一个高考状元的考试观:我从根本上是厌恶考试制度的
  ■新快报记者 陈思呈
  人物档案  此人太帅,为避免毒害女粉丝,照片欠奉。据本人要求,实在要放就放黄晓明吧!请诸位自行想象。
  姓名:朱坤
  性别:男
  星座:金牛座
  高考:1996 年(河南省文科状元)
  大学以及专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现任:《新周刊》编务总监,生活方式研究院秘书长
  新快报(以下简称“新”):你一直成绩很好?成为高考状元是意料之中?
  朱坤(以下简称“朱”):当然是意料之外!我从来都不是学霸。成绩固然不错,但也不稳定。一般来说都是班上前十名吧,曾经有一次考班上17名,老师觉得这应该是我的奇耻大辱,但我其实也无所谓。
  新:你属于“可以考得很好,但并没有用尽全力去保持好成绩”那种学生。
  朱:对,我并不喜欢考试。考上北大,身边的同学全是各地尖子生,很多人都习惯性地要考一个很高的分数,但我不是,一上大学,我就基本放弃考试了,只以及格为标准。
  新:那确实不算学霸,学霸应该是对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强迫症的。
  朱:我记得当时有一门科目是《革命史》,整个学期我都没上过课,考试的时候还找不到教室。
  新:为什么上大学后对学习这么没兴趣呢?算不算高中用功学习的某种的反弹呢?
  朱:不算反弹,只是我从根本上厌恶考试制度。我认为考试制度是无聊的。我不喜欢谈“高考状元”这件事,原因也在此。冠亚军往往只差几分,这几分,不能证明冠军一定就比亚军能力优秀。这里面,运气的成分太大了。但人生就是这么不公平,这是事实。我只能说,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我这么说,相对更有底气。
  新:但是不管怎么说,考试肯定也是一种能力。能考上高考状元,肯定是有过人之处。
  朱:考试确实需要一些能力,除了平时的知识储备啊记忆力啊什么的之外,我觉得最关键的,无非就是状态的稳定。
  我之所以会全力以赴去考试,就是知道,我的命运只能靠考试去改变。当时我父亲和我谈过,如果考不上一个好大学,就去开出租车或者去当兵。在中国,很多人都像我这样,要改变人生,就只有靠自己考试。
  新:你的意思是:考上状元这件事,带给你的“实际利益”远大于虚荣心的满足。
  朱:很对,主要是现实方面的好处。在虚荣心方面,我确实曾为此高兴一阵子,但很快就明白,这不是多大的荣耀。正如前面所说,我明白一次考试的偶然性。这一点不是我现在才知道,我在考上大学之后,很快就完成了这种心态的转变。
  新:但还是很多人会像崇拜一个偶像那样崇拜你吧。朱:是的,我记得当时某个组织编了一本书,取了一个类似《在北大等你》之类的名字,请一些状元写了些稿子。我也写了一篇。这书发行之后,我就收到了无数的来信,甚至还有人从外省千里迢迢到北大来找我。
  新:到宿舍去找你?就想看看活的状元长什么样?
  朱:是啊,一直到大三大四,都有人按图索骥地来找我。
  新:这称得上奇观。
  朱:但我当时觉得很无聊。
  新:他们会觉得你很傲慢。
  朱:是的,我心里想:要学习好,去看书啊,看我有什么用?
  北大就是有一种气氛,鼓励你与众不同  新:我在《&新周刊&口述史》里看到,你在文章里写,你从大学就开始留长发。
  朱:我中学的时候一直是板寸头。我父亲是军人出身,非常严格。所以我上大学之后就想逆反一下,就留了长发。
  新:当时学校里留长发的人多么?
  朱:男生里面,不多。女生里面,留长发的当然很多了。(笑)
  新:身为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在九十年代的大学校园里,会不会引人注目?
  朱:这一点我特别欣赏北大。北大就是有一种气氛:鼓励你与众不同。我还遇到有人用裹着一张床单就出来的。什么怪事都有。
  新:你的大学时怎么过的?
  朱:就是可着劲儿看书,书看得杂,多数都跟专业没关。那时候也没想到现在会从事这个工作,事实证明,那时候乱读书,对现在这个工作很有益处。
  当时也去别系旁听,比如中文系的谢冕,钱理群,温儒敏,陈平原,这些人的课都听过。
  新:最喜欢哪位先生的课?
  朱:我最喜欢朱青生,艺术学院的,他讲艺术史讲得特别引人入胜。娓娓道来,很从容,很有君子风度。而且观点和书上截然不同。他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艺术史的兴趣。
  当时还有电影鉴赏这些课,就放一些现代启示录啊,克雷默夫妇啊这些电影,在当年,DVD还没有普及,这些电影还是比较少看到的。
  新:听起来,我的大学时光与你差不多。但我觉得,北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应该有一些特别不同的地方……
  朱:如果要说不同,可能就是北大的气氛更宽松吧。不过,说实话,我觉得要说大学生活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学校的不同,而在于你自己和你同学的不同。
  新:毕业的时候,怎么选择到《新周刊》的呢?
  朱:快毕业时我就想着,我去哪好呢?像我们当时的专业,比较好的出路有两种,一种是去银行,一种是去大企业。我当时觉得银行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之一。大企业我又进不去。这时刚好看到《新周刊》的招聘启事,我就来了。
 任何时代,总要有人敢于走在时代尖端  新:我看你曾在文章里说,你对工作有三个要求,第一,没有人管你的头发。第二,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第三,工作环境里必须女的比男的多?
  朱:对,《新周刊》很符合这些条件。
  新:一开始是在驻北京办事处?
  朱:对,在北京,每周一要赶到亚运村开例会,后来开着开着大家都不来了,我算乖的,除了我之外,就领导,我们俩人。几年后我调回广州总部。
  新:《新周刊》是你的第一份工作,你对它的感情我可以想象。
  朱:这么说吧,不管是来过就离开,或者一直呆在这里,只要真正融入《新周刊》一天,血液里也必定会流淌着不安分的因子。肖锋把这称为“破坏性”,若云把这称为“新锐”。
  新:肖锋和若云,你的同事……。说说你在《新周刊》的同事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朱:工作圈子就是我的交际圈子。那时候我们一起经历截稿焦虑、选题枯竭、熬夜加班,可能那是最早的金鹰时代了。我常想,我们那群人如果生在魏晋,也就是刘伶、阮籍般的人物,如果生在宋代,就落草无疑,生在民国也是救亡运动急行军……,任何时代,总要有人敢于走在时代尖端吧。
  新:那时候经常加班?
  朱:对,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有的事。夜里十二点以前根本就不能算加班。
  新:早睡早起是不可能的了。午睡也是不可能的了。
  朱:我从不午睡。我又不是国企老干部。
  新:聊聊工作经验。如果由你招一个记者,你最看重他(她)的哪种能力?
  朱:如果是写人物访谈的记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她)的阅历和观察力。有阅历,才清醒,不会由对方牵着走。有观察力,才能把人物抓透。如果是写事件新闻的记者,我看重的是他(她)对事件的突破能力,干脆、干练的办事能力。如果是文化记者,那我看重的是他(她)的知识储备、知识背景。
  新:你在《新周刊》是既采又编,那你怎么看待编辑这份工作?
  朱:编辑工作的任务,很大程度就是保证所有的版面基数比较一致。这话的意思就是,要保证所有的稿子质量不能差别太大,风格要比较统一,有一种平衡感、稳定感,专题要有节奏感。说到底,编辑工作就是把握大局的工作。
  如果真有“克莱登大学”这样的大学,我倒真想一读  新:这几年你一直呆在《新周刊》?
  朱:不,中间有两年我去了英国。就是年,当时我觉得应该出去走走了,就到了伦敦,念了一个媒体分析的专业。
  新:欧洲的大学,中国人多么?
  朱:几乎每所大学都有中国人。这么说吧,每逢夏季,假期,北至瑞典,南至希腊,西至英国,东至波兰,都能看到亚洲学子,背NorthFace大背囊、拿一张Eurorail
火车通票,住火车或YHA通铺,便能自由穿梭于边界消失的欧洲。
  新:用个烂俗的说法,就是出去“开阔视野”。
  朱:对,如今,不管是游学还是留学,学都是第二位,首要的还是开阔眼界。我曾经总结过,去德国读哲学的,去梵蒂冈读神学的,显然对形而下已丧失了兴趣;去法国读红酒的,去意大利修时尚的,完全是中了某种生活方式之毒。《围城》里方鸿渐出洋留学,四年中换了三所大学,分别在伦敦﹑巴黎和柏林,最后却拿回美国“克莱登大学”文凭。如果真有这样的大学,我倒真想一读。
  新:说说你的留学生活。
  朱:最难忘的确实不是“学”,是四处游历。我在那两年有两次比较长时间的漫游,都是一个人去的。一次是从伦敦到挪威,再到瑞典,最后到希腊。另一次是从伦敦到比利时,再到西班牙,到巴塞罗纳。都很难忘,这些游历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难忘的经历。
  新:我看到你的文章里提过这些留学生游历的生活:“他们在哥本哈根Christania与无政府主义者调情,在阿姆斯特丹红灯区里抽两口大麻,在英国Glastonbury音乐节撒野,在巴黎贝尔拉雪兹JimMorrison
墓前跳舞,在西班牙Ibiza岛喝到烂醉,在希腊Mykonos沙滩上裸奔。经历过这样放浪而迷醉的青春之后,他们回到各自所在,从YoungPerson
成长为Adult,西装革履,娶妻生子,夹紧尾巴做人。”——你说说你在游历过程的一些细节?
  朱:我说一个震撼点的。比如在西班牙,去看了一个流浪剧团的演出。演出进行一半,男主角当场脱了裤子,下台找一个女的,当场做爱,还拿DV拍下,在舞台的大屏幕上播放。
  新:真是三观尽毁!
  朱:这个西班牙剧团在欧洲很多地方是被禁止的。
  新:其它观众是什么表情?
  朱:都被吓傻了。
  新:你呢?
  朱:我当时本来是坐在第三排的,看到这里我赶紧溜到后面去了……,我怕他会来脱我的裤子……。后来我想,那个女观众可能也是演员之一。
  新:这个艺术形式是想表达什么呢?
  朱:大概想表达女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之类。内容不怎么样,但形式实在是骇人。这和看一般春宫秀还实在不同。它的确打着艺术的幌子。下面观众还都是西装革履的绅士淑女。说起来我较喜欢英国人的这种越正经的事就越不正经,越不正经的事情就越正经的调调。
  新:那么,与这种调调同理同质的事物,还有哪些?比如说,哪个作家?
  朱:王尔德,毛姆,破产女孩里的Max……
  新:我明白你的趣味了。既然说到书,说说中国的作家,你喜欢哪些?比如《西游记》喜欢不?
  朱:喜欢的,但更喜欢《金瓶梅》。它粗俗,泼辣,真实,是另一个世界的,但挺让人向往的。
  新:为什么说它是另一个世界的呢?
  朱:我们还是带点知识分子的小情怀吧。
  新:嗯,再说回留学。留学还有没有比较难忘的收获?比如对你的三观的影响。
  朱:还有一个收获就是成熟了我的城市观。像伦敦一个晚上可以有2000多场在不同地方上演的、各种趣味的戏剧,这个在广州是不可想象的。我最看重一个城市的丰富性。
  新:广州的丰富性够不够?
  朱:明显不够,起码是不如北京的。在北京,各种文化、各种层次的趣味,都能得以展示,你能知道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度,都有一些富于生命力的有趣的事物生长着。但在广州,这种生命力和丰富性就不足了。广州更多的是小市民趣味,香港文化对广州的辐射,变成一种限制。
  新:那么上海呢?在中国的其它城市?
  朱:上海的丰富性也是不够的。在中国,北京还是我最喜欢的城市,原因就是丰富性。
 不管做人还是写文章,平庸是最大的缺点。  新:我读过你写的一篇采访,关于隐居在丽江的布农,他花四年在玉龙村建了一个布农山舍。自己画草图,自己推翻又自己重建,整个院子占地六亩多,有完整的池塘、花圃与菜地。养了三只狗、三只鹅、两只羊与十余只鸡,请了三个工人。鸡蛋、羊奶与蔬菜基本可自产自得。每天打坐,喝茶,读书……,完全远离城市。这种生活,你能过不?
  朱:我现在过不了。但我希望以后能过。
  新:为什么现在过不了?是诱惑过多,还是?
  朱:布农几乎是与世隔绝,完完全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要关注外界,也要外界来关注你。
  新:对,我们的教育是不允许这样的。你觉得为什么呢
  朱:中国人还是有宗族观念吧,我们没有宗教,家庭代替了宗教功能。
  新:对,我们是人伦社会,需要观众,讲究互动。不然会觉得空虚。
  朱:在中国社会,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在一个集体、宗族里的相对位置,而不是来自个人认定。
  新:那么为什么西方社会没有这个问题?
  朱:来自宗教,宗教教义里我们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被上帝放牧的,父母只是托管而已。
  新:可能任何宗教,真正的教义,可能都是让人回到自己的内心。
  朱:对,就像少年派一样,灾难只会使他从一个怀疑主义者过渡到一个坚定的信徒。但中国人是反过来……。我也希望我能更多地回到自己内心。
  新:今天聊得很开心。最后我还得点点题,有没有什么话可以总结你的人生态度?
  朱:除了刚才说的丰富性之外,另外就是,尽可能地不要平庸。不管做人还是写文章,平庸是最大的缺点。
  采访手记
  对一个陌生人的阅读  采访朱坤的过程,就是尝试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一个不好把握的个体,进行把握。毫无疑问,这很难。我们见面聊了不久,就几乎要吵起来了。
  朱坤与我是同行,他从北大毕业就到了《新周刊》,任编辑、记者多年,现任《新周刊》编务总监。当我们谈到人物稿怎么写的时候,他认为,写人物稿要尽量避免采访者的感受,尽量避免“我”字的出现。而我的看法刚好相反,我认为一个鲜活的人物往往是在他人的注视、观察中发出光的,这需要采访者在写稿的时候投入真性情,说出独家的识见。再说,世界不就是由一个个的“我”组成的吗?我只能代表我自己,不能代表任何人,当然更不能代表某一团体。
  朱坤冷冷地说,这是两性的区别。他说,他们杂志的目标读者其实主要是男性。话题涉及两性,我在他的语气中听到某种性别歧视,很有些不悦。为了采访能顺利进行下去,我硬生生地把激烈的反驳咽回去,却一直如鲠在喉,直到现在。
  一个晚上的面谈,朱坤给我的印象是:有种几乎咄咄逼人的直接。但我知道,这不是全部的朱坤。因为,在采访之前,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
  当时,我通过非常曲折、非常间接的关系找到朱坤,当他听到我是因为他曾获“高考状元”而采访他,第一个反应是拒绝。
  他解释得很清楚:虽然他身为既得利益者,但人生并不因这个状元身份而有任何实质性改变,“只是一次考试,运气占很大成分。没什么好谈的。”再说,他也不愿意以一次多年前的成绩,再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一次。
  我很理解。但我还是必须采访。在QQ上僵持了好一阵,他终于接受了见面的请求,他说——“我们是同行,我理解约别人采访被对方拒绝的滋味。”
  他对陌生人所给出的这份善意,令我印象很深。将心比心,我做不到。由此,我看得到他的咄咄逼人背后的温和。
  在采访之前和之后,我又阅读了他很多文章,还在QQ上做过多次长谈,渐渐地,一个原本完全素昧平生的人,在我心中渐渐地丰富、立体起来,他的人生轨迹也变得鲜明,变得亲切可感。
  现在,我所认识到的朱坤是这样的:他是一个才华和个性一样突出的编辑、记者和写作者,一个视平庸为最大缺点的人,一个带有智力优越感的人。他说话做事,直接而且犀利,假如你无法承受这种犀利,也许会觉得刻薄,假如你能欣赏,他会向你展示更多的层面。他追求自由、广阔、丰富的生活,对他来说,乏味而狭窄的人生不值一过。他读过很多很多书,走过很多很多地方,加过很多很多班,做过很多很多采访,他虽然没有赚到很多很多钱,但他拥有很有趣、很有趣的生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状元笔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