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更改户主村委写证明关糸可以改成孙子吗?

声明:本站内容部分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或有意见、反馈或投诉等情况, 请联系本站,
Copyright (C)2017
| 欢迎来到杭州厨师培训孩子户口与户主非直系亲属,会影响入学吗?
孩子户口与户主非直系亲属,会影响入学吗?
我儿子的户口和我的户口都在我大伯家里(也就是孩子的外公的哥哥家里),户口对口的公立学校去年的招生简章上要求,孩子的户口要和户主是直系亲属关系,或者是祖父外祖父与孙子和外孙的关系。。。像我们这种情况,会不会影响公立学校的录取呀?会不会调配到其他很差的学校去呀?.
金币1216 枚&违规0 次&活跃度0 0%&
有可能,关键还是看学校招生情况.
今天打电话到学校去问,接电话的人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又那样说,后来干脆说,等5月份招生简章出来以后看了再说吧。。。这电话是白打了,无果。。。.
金币1216 枚&违规0 次&活跃度0 0%&
我们也是这情况,不过去年对口小学的招生简章上刀没这要求。你是哪个区的呀?.
我女儿前年入学的时候学校就是这么要求的,还必须全家都在一个户口本上,必须1年以上。.
如果是比较热门的学校就不行.
热门的学校还要看房产证上面是否有父或母的名字。.
引用:原帖由 emuclub 于
20:29 发表
我们也是这情况,不过去年对口小学的招生简章上刀没这要求。你是哪个区的呀? 我说的学校是普陀区的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其实我们主要是打算考民办小学的,但是考虑到万一考不进,还是要进户口对口的公立小学的。但是万一对口的公立小学对于户口问题非常的严格,非要和户主是直系亲属或者祖孙外祖孙关系,那么,我儿子该怎么办呢?民办考不进,公办对口的不让进,那该如何呢?想想心里就紧张。。。.
金币1216 枚&违规0 次&活跃度0 0%&
回复 8楼gaoxin1976 的帖子
普通的公办小学,如果生源不是很满,肯定会让你们上的。如果生源很多的公办小学,户主必须是孩子的直系亲属
你放心,5月份的时候幼儿园会给孩子一张告知书,告知书上的学校就是你们的对口公办小学,信息也是幼儿园负责采集后统一交给区招生办的.
回复 8楼gaoxin1976 的帖子
是呀,现在BBMMBB都不容易啊~~小朋友么进小学就要考这考那,BBMM么要想方设法给小朋友最好的环境~~bu
不过你所说的普通的公立小学应该不会那么严格的
我是徐汇区的,三年前小朋友和他爸爸就签到亲戚家去了,不过这家小学算公立里面还可以的,我就担心呀~~.
引用:原帖由 emuclub 于
22:32 发表
是呀,现在BBMMBB都不容易啊~~小朋友么进小学就要考这考那,BBMM么要想方设法给小朋友最好的环境~~bu
不过你所说的普通的公立小学应该不会那么严格的
我是徐汇区的,三年前小朋友和他爸爸就签到亲戚家去了,不过这 ... 你们现在读小学了吗?还是依然在担心中?.
金币1216 枚&违规0 次&活跃度0 0%&
引用:原帖由 tonny2010 于
16:13 发表
普通的公办小学,如果生源不是很满,肯定会让你们上的。如果生源很多的公办小学,户主必须是孩子的直系亲属
你放心,5月份的时候幼儿园会给孩子一张告知书,告知书上的学校就是你们的对口公办小学,信息也是幼儿园负 ... 我拍的就是对口的学校因为户籍问题(和户主不是直系亲属或者祖孙外祖孙关系),不让我们进,把我们随便分配到一个乱七八糟的学校。其实我们是把对口公立作为保底的,我们是打算去考好的民办小学的,就是怕竞争太激烈,万一考不进,所以公立的作为保底的千万不能太差劲,否则实在心里太不平衡了。三年前把儿子送到家附近算不错的一个私立幼儿园,就是想考个好的民办小学。唉,忐忑不安中。.
金币1216 枚&违规0 次&活跃度0 0%&
回复 11楼gaoxin1976 的帖子
我们现在中班,因为听说对口的小学供大于求,所以在担心呀.
LZ 这种情况,很差的学校,应该没问题的,稍好的学校,机会很少,最好做两手准备
学校虽然没有规定,但是如果区招生须知里写了,也是一样的,下面是浦东,去年的规定,今年小孩多,肯定会更严格
2011 年浦东新区小学招生入学须知
尊敬的家长:
您的孩子即将跨入小学阶段学习,现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义务教育阶段
入学规定,特向您告知本区小学招生事宜:
1. 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制度,您的孩子将依据在浦东新区
的常住户籍地址,被对口安排进一所公办学校免试入学。学生户籍本上的户主须
是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否则不作为对口入学依据。户籍的最后统计日为
2011 年6 月30 日。如果您孩子的户籍所在地遇到动迁,户籍尚未迁移到新住址,
可凭动迁协议书安置地址对口入学(租赁房屋地址只能统筹安排)。
2. 如户籍地址与产权证地址不一致,需要凭产权证地址对口入学,产权证上的产权
人须是学生父母或学生本人,并共同拥有全部产权,需待区域内有户籍学生安排
后,视学校招生情况尽可能安排对口公办学校。
3. 持人才引进类《上海市居住证》,有浦东新区产权证,产权人必须是父母或学生
本人,并共同拥有全部产权,可按产权证地址对口入学。无产权证,可根据在浦
东新区实际居住地址接受统筹安排。
4. 本市外区县户籍的幼儿园毕业生,如需继续在浦东新区就读,须在随后下发的《反
馈表》中表明要求,我们将根据小学招生情况统筹安排。
5. 非本市户籍的幼儿园毕业生,希望继续在浦东新区借读,须在随后下发的《反馈
表》中表明要求,我们根据小学招生情况统筹安排。
6. 5 月14 日前,您将收到您的孩子就近对口入学的《告知书》。
7. 5 月21、22 日请持《告知书》到相关对口学校报名。
8. 如果您的孩子要选择浦东新区教育局批准招生的民办学校就读,请于 2011 年5
月14 日至5 月15 日到民办学校报名,5 月21 日至5 月22 日接受民办学校组织
的面谈,被预录取的学生将《告知书》交民办学校,以示放弃公办对口学校,民
办学校凭此作为录取依据。
9. 我区将在8 月15 日前向家长发放全区统一印制的,盖有浦东新区招生办公室和
录取学校公章的录取通知书。
祝您的孩子健康、快乐、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学习!
浦东新区招生办公室
2011 年3 月31 日.
唉!真是紧张呀!儿子幼儿园的班主任让我们去找关系,把儿子送入理想的私立学校。说班级里有些家长已经找好关系了,“搞定了”。可是我们实在找不到关系呀,除去关系户占掉的名额,剩下的名额更加是稀少了,还得好多好多像我们这种没有关系的孩子去争。。。一旦挣不到,就得去户口对口的公立。如果这个公立小学又因为我儿子和户主不是直系亲属或者祖孙外祖孙关系,拒绝接受我们,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呢?愁死人了。。。
想进个合适的学校,还得拼爹,真是没活路了。。。.
金币1216 枚&违规0 次&活跃度0 0%&
好象一般都要求直系亲属吧,如果不这样要求的话,估计这个学校一般也不太好。之前我们家小孩的户口可以上在明珠小学对口的片区内,可惜户主不是直系的,上了也是白上,我就放弃了。.
回复 15楼gaoxin1976 的帖子
你不会是指金州吧,这也要找关系啊!.
引用:原帖由 晓于妈妈 于
10:34 发表
好象一般都要求直系亲属吧,如果不这样要求的话,估计这个学校一般也不太好。之前我们家小孩的户口可以上在明珠小学对口的片区内,可惜户主不是直系的,上了也是白上,我就放弃了。 我是知青子女,根据国家政策回到上海的时候,我父母都还在外地,所以我的户口落在上海唯一的亲戚家里,一直到现在。所以我的儿子的户口也在这里,如果要求和户主是直系亲属关系或者祖孙外祖孙关系,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户主的名字改成我,可是那怎么可能呢?.
金币1216 枚&违规0 次&活跃度0 0%&
公办学校一定会给你们分的,只是未必是你们户口对口的学校
如果能分到户口对口的学校,那么这个学校多半也是一般的学校了引用:原帖由 gaoxin1976 于
17:22 发表
我是知青子女,根据国家政策回到上海的时候,我父母都还在外地,所以我的户口落在上海唯一的亲戚家里,一直到现在。所以我的儿子的户口也在这里,如果要求和户主是直系亲属关系或者祖孙外祖孙关系,那是不可能的。 ... .
回复 18楼gaoxin1976 的帖子
这个一定要跟学校实事求是地先讲清楚,如果讲不清楚再跟教育局再讲,这是客观事实啊。.
我们会选择3-4所比较好的私立小学去考,希望可以被录取,这样,无论公立学校怎样规定户口,我们都无所谓了。希望儿子争气些,运气些。。。.
金币1216 枚&违规0 次&活跃度0 0%&
引用:原帖由 gaoxin1976 于
23:22 发表
我们会选择3-4所比较好的私立小学去考,希望可以被录取,这样,无论公立学校怎样规定户口,我们都无所谓了。希望儿子争气些,运气些。。。 加油加油!!!.
你的情况特殊,我想对口学校可以理解的,你可以先去区教育局打听下,相类似这种情况会怎么解决。.
回复 8楼gaoxin1976 的帖子
如果是热门小学的话,要求户口上的关系是祖孙或者子女。不符合要求的会调配到周围的其他不满名额的小学去。如果是一般的小学,只要名额不满。肯定会收你们的。.
引用:原帖由 gaoxin1976 于
15:01 发表
我拍的就是对口的学校因为户籍问题(和户主不是直系亲属或者祖孙外祖孙关系),不让我们进,把我们随便分配到一个乱七八糟的学校。其实我们是把对口公立作为保底的,我们是打算去考好的民办小学的,就是怕竞争太激 ... 如果是热门小学的话,这个户籍是要被关掉的,刚刚咨询过一名校的负责招生的老师。不过,也会帮你们就近入学的。社会上还有人,把公办名校的户籍用来赚钱。所以,这样的户籍是不符合要求的,当然,如果这个学校有多余的名额,会让你们进的。但是,第一批入学,估计是不行的。.老人留下的房子 户主成了孙子_网易新闻
老人留下的房子 户主成了孙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老人留下的房子
户主成了孙子
本报讯(记者梅国胜 实习生揭非易)昨日是本报法律援助工作站第15次接访。9时至12时,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黄杰、湖北忠三事务所张鹏两位律师共接待10位居民来访咨询,电话接访3人。
【市民求助】汉阳区永丰乡汉江村的张先生于1993年因父母的房子拆迁,还建得到一套公房,在1998年办理房屋两证时,发现房产资料显示房主为张先生的儿子,因此,张先生至今办不了“两证”。而张先生并未将此房赠与儿子,其父母死亡也没有留遗嘱将房产赠与孙子,鉴于此,他如何才能办理“两证”,继承父母房屋遗产?
【律师观点】黄杰律师认为:由于原村委会现在已不存在,建议张先生带上其他兄弟、姐妹的委托手续及原村委会出具的房屋拆迁证明,到当地街道办事处咨询该房屋目前代为办证的单位及办证所需准备材料。如对方答复个人可自行办理,可到当地房产局详细了解办证所需手续。
作者:梅国胜 揭非易
本文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不满儿媳“偷改”户主,老人怒将儿子告上法庭!
央视财经(《经济与法》)一处老宅,四间危房,是什么搅动了一家人平静的生活?二级精神残疾,四级听力障碍,这个本已特殊的家庭会走向何方?
大 家都知道,法院调解工作比较难做,尤其是家庭纠纷的,一般都是家庭成员存在误解和矛盾,不把误会解开,很难抓住调解的“眼”。如果这个家庭比较特殊,争议 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又关涉到生存,这调解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了。北京市房山区家事法庭的庞立新法官就碰到了这样一件棘手的案子。81岁的老人孙敏把他的三个子 女给告了,要求确认老宅四间房子的产权归属。
孙敏老人告的三个子女,分别是大儿子孙春山,女儿孙春华,小儿子孙春生。大儿子有精神残疾,这情况已经很特殊了,更特殊的是,争议的房屋现在由精神残疾的大儿子居住。
主 审法官认为,四间房子的继承问题,从法律上来说非常简单,但一家人能走上法庭,这背后肯定存在着相当深的家庭矛盾。老人年迈,大儿子有精神残疾受不了刺 激,如果处理不好,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家庭矛盾加剧。因此必须找到这个案子起诉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家庭的问题。
综合考量该案的各种情况后,负责审理的庞法官决定,委托两名调查员去对当事人的身心情况、居住情况、经济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员了解到,争议的四间房屋是孙敏老两口于1981年建的,老伴1993年去世后,老人和三个子女一直居住在这里,直到后来大儿子结婚。
现 在,孙敏老人和小儿子居住在一起,女儿早已嫁到了北京市里居住。老人这次起诉,主要针对的是大儿子。在村委会,调查员还了解到,老人的大儿子孙春山不仅有 四级精神残疾,要长期吃药维持治疗,一家人的生活也比较困难。村里帮助申请了低保,大儿媳偶尔出去打点零工,孩子还在上学。
至于孙家矛盾的起因,是争议的房屋年久失修,北京暴雨时又造成了更大的损坏。村里已经帮助申请了危房改造,已经审批通过,政府出钱帮助建新房,但是需要拆掉老房在原址上重建。但是这时孙敏老人不干了,他说四间房子是建德,不同意拆除。
调 查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孙家四间房子对大儿子孙春山来说十分重要,而且必须翻建才能保证安全。可是,老人就是不同意。按理说,国家帮忙出钱翻建,对孙家来 说是件好事儿,新房子怎么也比现在的几间危房好啊,孙家老人为什么就不同意翻建呢?两位调查员又来到了老人居住的小儿子家一探究竟。
一见面,孙敏老人就亮明了态度,房子是我的,不能拆。原因很简单,大儿子、大儿媳妇太不像话,儿媳曾经上门骂过他,说他偏向小儿子。
孙家老人说,大儿子、大儿媳对自己的态度倒在其次,主要是大儿媳做的一件事,让自己彻底寒了心。大儿媳先是偷偷地把户口迁到了村里落在老宅上,后来又偷偷把房子的户主变更成了她自己。这件事儿让其他子女很有想法。
孙家小儿子孙春生说,谁是户主,这在财产上的意义非同一般,尤其是涉及到将来拆迁的利益分配。
孙春生说,嫂子现在申请危房改建没有道理。首先房子是父亲的,应该征得父亲的同意。其次,2008年,哥哥住院6年了,病情已经稳定,可嫂子还不愿意把哥哥接回家。嫂子心里盘算着什么,已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孙春生说,把哥哥接回来后,嫂子就借故找茬,后来干脆就不让他们进入老宅看哥哥了。
孙春生说,老爸打这场官司,没别的目的,就是要防止家产落到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如果大哥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他和姐姐要不要老宅的房子都可以。
两 位调查员还了解到,孙家大儿媳是二婚,与前夫还有一个孩子。大儿媳嫁进孙家后没有再生育,另外又收养了一个女孩,与大儿子也没有血缘关系。孙家老人担心家 产将来会落到外人手里,如此一来患病的大儿子以后的生活就没有了保障。那么,孙家大儿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她真的像孙家老人担心的那样,只是为利益才留在 丈夫孙春山的身边吧?调查员决定去到孙春山家看一看。
这所房子就是孙家老宅,也就是争议房子。孙春山和他妻子杜淑芹都在家。这个院子有四间正房,杜淑芹说是老人建的,后来她在最西边加盖了一间。
杜淑芹先带调查员看了房子的状况,说这房子不翻盖真没法住人了,一下雨就四处漏水,老人硬拦着是没有道理的。
调查员看到,院子里仅有一条窄窄的过道,南边是杜淑芹自己建的简易房,但是仅能放一些杂物,不能住人。
孙春山的家庭确实很特殊,不仅孙春山因为精神疾患需要人照看,收养的女儿也是个残疾人,先天性听力障碍。
平时,杜淑芹去打些零工贴补家用,可不久前却在打工时造成了手腕骨折,没法再继续干活,家里就靠孙春山的退休金和低保来维持。
杜 淑芹说,老宅是当初嫁给孙春山时孙家许诺的。按照农村的习俗,一般儿子结婚都会有一处宅院,当时小叔子孙春生住的那处宅院是买的,结婚时让他们选一处,她 和丈夫就选了老宅,所以这老宅就是他们的。杜淑芹说,老人偏心小儿子,退休金都给小儿子花了,对患精神障碍特别需要照顾的大儿子不闻不问,这么多年来都是 自己一个人支撑着这个艰难的家。丈夫有时犯病,嚯嚯磨刀,挺吓人的。
大儿媳说,她嫁进孙家后,没少照顾老人和这个大家庭,她的户口当初是老人要她迁过来的,后来老人把自己的户口迁走了,所以她就成了户主。
当着调查员的面儿,大儿媳杜淑芹拼命往外倒这些年来积聚在心里的苦水,一旁的孙春山也跟着着急起来,帮妻子指责父亲孙敏。
孙春山说,父亲这些年基本不管他,现在又来争房,就是为了钱。妻子特别不容易,现在又摔伤了胳膊,都是妻子慢慢教他洗衣做饭,勉强维持生活。
调查员感觉孙春山目前的精神状况还可以。杜淑芹说,这是在药物控制下心情好的时候才这样,如果稍有疏忽可能就会犯病,所以她基本是寸步不离。调查员发现,孙春山基本的交流没问题,但交谈时间久了还是会时而语无伦次。
经 过几天的调查走访,这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和矛盾点算是弄清楚了,调查员把情况反馈给了承办法官。对于承办法官来说,如果现在就按法律下达判决,似乎也没什么 困难。这是起简单的继承、确权纠纷,四间房子是孙敏和老伴儿建的,一人一半,现在老伴去世了,属于老伴的两间房由孙敏和三个子女共同继承。四个人分两间, 每人半间。可是,如果这样简单地判决,患病的大儿子孙春山一家,只能得到半间房,可能连最基本的居住都没有办法保障。这可怎么办?承办法官思量一番,决定 试着做做双方工作,缓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澄清误会,尽力促成和解。调解的第一站,法官来到了孙家小儿子孙春生的住处。
没想到,出师不利,孙春生态度强硬,坚持要把争议房屋进行分割,哥哥只能对他应得的那部分改建。
小儿子孙春生这边和解不成,法官又来到大儿子孙春山家,大儿媳杜淑芹态度更加强硬,寸步不让。尽管希望渺茫,但法官还是耐心地跟杜淑芹做思想工作,解释法律。
双方分歧很大,矛盾冲突激烈,但法官还是尽力寻找他们利益诉求的趋同点,哪怕达不成调解,能缓和双方的矛盾也好。经过几个小时耐心做工作,杜淑芹终于同意,她愿意把老宅一分为二,兄弟俩一人一半。法官终于看到了点希望,决定趁热打铁,约双方第二天去村委会面对面调解。
第 二天下午,法官一行早早地来到村委会等候。两点钟,老人和小儿子如约前来。过了一会,大儿子、大儿媳也来了,径直走到老人对面,隔得很远坐下来,整个过程 双方没有说一句话。感觉气氛有些冰冷尴尬,法官先开口了,把大儿子儿媳叫到老人的旁边坐下。但老人让小儿子代表自己表态。
小 儿子孙春生开口就指责嫂子曾上门骂过父亲,并提出了两个谈判的先决条件,第一,嫂子杜淑芹要向老人道歉。第二,把父亲户口迁回老宅子,然后再谈争议房子的 事。听到这儿,大儿媳杜淑芹满心不高兴,转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又向法官讲述了一遍,坚持说自己当时没骂老人。见事情不妙,法官赶紧插进话头,安抚大儿媳, 不管骂没骂,当晚辈的跟老人说句软话总该可以的吧。
在法官的劝说下,儿媳最终向孙敏老人道了歉。至此,双方的情绪缓和了很多,接下来再谈房 子产权的事也不再互相指责了。一家人之间多年的积怨坚冰,在这一刻终于开始化解了,大家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讨论房子问题了。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由于双方 意见分歧较大,法官最终没有调解成功。但双方都表示,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会尊重并接受法院的判决。
号,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争议房屋其中两间归孙敏所有,一间归孙春山所有,另外一间归老人和小儿子、女儿共有。孙春山继续居住使用这四间房子。
判 决做出后,双方都没有提出上诉。回顾这起案件,虽然从法律上来说比较简单,但法官考虑到大儿子孙春山的实际情况,并没有草率做出判决,而是先委托调查员实 地调查几方情况和矛盾冲突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耐心的调解。在双方矛盾缓和后,才做出了尽量照顾大儿子孙春山利益的判决,使患病且生活困难的孙春山能够 继续居住在老宅里。采访中承办法官说,家事审判同样注重公平,但与其他民事案件有所不同,家事审判的公平,更在乎家庭成员的内心感受和认同。因为,无论官 司打成什么样,他们毕竟是一家人。
《经济与法》与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联合策划系列节目《和为贵——谁是亲人》9月21日央视财经频道20:00播出。
(本文编辑:魏园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户主更改需要什么手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