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1937到1953年的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中国历史上所有战争时间列表(4/4)
中国历史上所有战争时间列表(4/4)
20、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0年(民国九年)7月 直皖战争
1922年(民国十一年)4月至6月 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3年(民国十二年)3月 成都之战
1924年(民国十三年)1月至1927年7月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民国十三年)9月至10月 第二次直奉战争
1925年(民国十四年)2月至3月 第一次东征
1925年(民国十四年)10月至11月 第二次东征
1926年(民国十五年)4月至11月 西安战役
1926年(民国十五年)7月至1928年12月 北伐战争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 汨罗江战役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 汀泗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30日 贺胜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0月 武昌战役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1月 江西战役
2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至1937年7月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至1928年1月 涿州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 蚌埠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 南昌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至9月 龙潭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 秋收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0月 第一次兰封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 第二次兰封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至12月 黄麻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 广州起义
1928年(民国十七年)1月至2月 第一次反进剿
1928年(民国十七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济南战役
1928年(民国十七年)5月 第三次反进剿
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 平江起义
1929年(民国十八年)8月至12月 中东路战争
1929年(民国十八年)12月 百色起义
1930年(民国十九年)3月至11月 中原大战
1930年(民国十九年)7月 长沙战役
1930年(民国十九年)10月至12月 红二军团南征
1930年(民国十九年)11月至1931年1月 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民国十九年)11月至1931年1月 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攻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1月至2月 洪湖苏区第一次反围攻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3月至5月 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攻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4月至5月 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7月至9月 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至1933年春 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日作战
1931年(民国二十年)10月至11月 江桥抗战
1931年(民国二十年)11月至1932年6月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11月至12月 黄安战役
1931年(民国二十年)12月 宁都起义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3月 淞沪抗战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1945年8月 东北抗联游击战争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一&二八淞沪空战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2月 商湟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2月至3月 赣州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3月至5月 苏家埠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4月 漳州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6月 潢光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0月至1933年9月 川军二刘大战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0月至12月 红四方面军转移之战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月至5月 长城抗战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3月 第四次反围剿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6月 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3月 热河抗战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7月至8月 岷江战役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9月至1934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1月至1934年9月 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至1937年冬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8月至10月 红六军团西征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至1936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至1935年9月 红二十五军长征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至12月 湘江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月至5月 四渡赤水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2月至8月 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2月 遵义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2月至5月 中央军区九路突围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3月至4月 嘉陵江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5月 泸定桥之战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6月 荆紫关战斗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9月 腊子口之战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0月至12月 天芦名雅邛大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1月 直罗镇战役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2月至5月 东征战役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2月至3月 乌蒙山战役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5月至7月 西征战役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0月至1937年3月 西路军西征之战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1月 山城堡战役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1月至12月 绥远抗战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1月至12月 百灵庙之战
22、抗日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至1945年9月 抗日战争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 七&七事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 平津作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 南口战役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至11月 淞沪会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 杭州空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9月至12月 南京空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9月 平型关战斗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 太原会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 娘子关战役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 忻口战役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 阳明堡机场之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 七亘村之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1月 黄崖底之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1月 广阳之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 南京战役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至5月 徐州会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至5月 武汉空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至7月 南昌空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至4月 晋西北反围攻战役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 老岭隧道之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 神头岭之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至4月 归德空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至4月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 响堂铺之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4月 大清沟之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4月 长乐村之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6月 韦岗之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至10月 武汉会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 广州战役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2月 香城固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2月 兰州空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至4月 南昌会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4月至5月 反攻南昌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 随枣会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7月 虹桥机场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至10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 陈庄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0月 汉口机场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 雁宿崖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 成都空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 黄土岭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至1940年2月 桂南会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2月至1940年1月 昆仑关战役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2月至1940年1月 柳州空战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3月 磁武涉林战役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5月至6月 枣宜会战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8月 重庆空战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8月至12月 百团大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9月 狼牙山之战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10月间 黄桥战役
1941年(民国三十年)1月 皖南事变
1941年(民国三十年)1月至2月 豫南会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3月至4月 上高会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3月至7月 胶东战役
1941年(民国三十年)5月至6月 晋南战役
1941(民国三十年)年9月至10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至12月 沂蒙山反扫荡战役
1941年(民国三十年)底至1942年初 侏儒山战役
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 黄崖洞之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12月至1942年1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3月至9月 滇缅路战役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10月至1945年4月 沁源战役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5月至6月 鄂西会战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6月 梁山空战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0月至1945年3月 缅北滇西战役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0月至1944年3月 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1月至1944年1月 常德会战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1月至12月 常德空战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3月 车桥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4月17日至12月10日 豫湘桂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4月至8月 中原空战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4月至6月 豫中会战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4月至6月 孟拱河谷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至8月 密支那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至8月 长衡会战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至8月 长衡空战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6月至7月 强渡怒江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7月 洞庭湖空战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9月至12月 桂柳会战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9月 湘潭空战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11月至1945年8月 359旅南征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12月至1945年1月 南坎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月至3月 新维腊戍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月至4月 道清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3月至5月 豫西鄂北会战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至6月 湘西会战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至8月 桂柳反攻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7月至8月 空降作战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至9月 晋冀鲁豫军区反攻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至11月 晋察冀反攻作战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至9月 晋绥军区反攻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 山东反攻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至12月 新四军反攻战役
23、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至1950年6月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至10月 上党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0月至12月 绥远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0月至11月 邯郸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月至10月 热河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4月至5月 四平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6月至8月 中原突围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7月至8月 苏中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7月至9月 大同集宁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8月 如黄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9月 定陶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9月至10月 张家口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0月至11月 新开岭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1月 滑县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2月 宿北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2月至1947年4月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2月至1947年1月 钜金鱼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月 鲁南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2月 莱芜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3月 青化砭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3月至5月 豫北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4月至5月 正太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4月 羊马河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4月 娘子关战斗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5月 蟠龙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5月至7月 东北夏季攻势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5月 孟良崮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至7月 四平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至7月 鲁西南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至12月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8月 挺进大别山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8月 沙家店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8月至16日 豫西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9月 沙土集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9月至12月 胶东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9月至11月 东北秋季攻势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0月 清风店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0月 高山铺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1月 郏县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1月 石家庄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 大别山反清剿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 莱阳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 平汉陇海路破击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 彰武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至1948年1月 涞水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至1948年3月 东北冬季攻势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月 公主屯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2月至3月 宜瓦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 四平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至5月 临汾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 洛阳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至10月 长春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4月至5月 胶济路中段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4月至5月 西府陇东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5月至6月 冀热察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6月至7月 晋中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6月至7月 豫东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6月至7月 兖州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7月 襄樊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至11月 察绥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至11月 辽沈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 济南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0月至1949年4月 太原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0月 荔北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0月 锦州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0月 塔山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0月 黑山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0月 辽西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 沈阳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至1949年1月 淮海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 碾庄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至1949年1月 九连山战斗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 西北冬季攻势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至12月 双堆集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至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至12月 张家口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2月至1949年1月 陈官庄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2月 新保安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1月 天津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至5月 安新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至6月 渡江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 郎广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至1953年6月 中南剿匪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 上海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 汉浔间渡江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至1953年 华东剿匪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至6月 陕中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7月 宜沙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7月 扶郿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 福州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至9月 兰州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至1950年5月 舟山群岛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至9月 翠微峰战斗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 宁夏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 河西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至10月 漳厦金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至1950年3月 大别山剿匪
1949年11月至1953年7月 西北剿匪
1949年10月 衡宝战役
1949年10月至11月 广东战役
1949年10月 阳明山战斗
1949年10月 阳江战役
1949年10月 金门战斗
月 鄂西战役
1949年11月至12月 西南战役
1949年11月至12月 广西战役
1949年11月 南川县北战役
1949年11月至12月 博白战役
1949年12月 成都战役
1949年12月 剑门关战斗
1949年12月 昆明战役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 滇南战役
1950年1月至1951年12月 西藏战役
1950年至1953年 西南剿匪
1950年1月 八面山战斗
1950年2月 天全保卫战
1950年3月至5月 海南岛战役
月 西昌战役
24、抗美援朝时期战争年表
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至11月5日 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防空作战
1950年11月 云山战斗
1950年11月至12月 第二次战役
1950年11月 武陵里战斗
1950年11月 新兴里战斗
1950年11月—12月 三所里战斗
1950年11月 松骨峰战斗
日至日 第三次战役
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 新垡石湖以南地区战斗
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 高阳以南地区战斗
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 仙岩里战斗
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 道城岘石长里战斗
1951年1月 草鞋洞华岳里战斗
日 泽川车站战斗
日至2日 济宁里战斗
1951年1月 釜谷里南山战斗
1950年至1953年 空军作战
日 安州一&二一空战
日—4月21日 第四次战役
1951年2月 536.9高地防御战
1951年2月 京安里大桥战斗
日—6月10日 第五次战役
1951年5月 芝岩里以南地区战斗
1951年5月 加郎山战斗
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 反绞杀战
1951年8月至10月 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
1951年10月 文登川之战
1951年11月 大小和岛空战
1951年11月 肃川一一&一八空战
1951年11 清川江口一一&二三空战
1951年12月至1952年8月 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
1951年12月 泰川龟城一二&五空战
1951年12月 清川江一二&一四空战
1951年12月 平壤一二&一五空战
1952年至1953年 冷枪冷炮战
1952年1月 清川江口一&一一空战
1952年1月 黄州沙里院一&三一空战
1952年2月 军隅里二&一O空战
1952年2月 三登谷仓二&二二空战
1952年5月 镇南浦五&四空战
1952年5月 平壤五&八空战
1952年6月 官垈里西无名高地战斗
1952年7月 镇南浦7.27空战
1952年8月 沙院里八&五空战
1952年9月 沙院里海州九&一空战
1952年9月至10月 1952年秋战术反击战
日至11月25日 上甘岭战役
1952年11月 597.9高地之战
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 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
1952年12月 永山铁山龟城一二&二空战
1953年1月 205高地及以南无名高地战斗
1953年3月 龟城三&一三空战
1953年4月 883.7西北无名高地战斗
1953年4月 大堡四&七空战
1953年5月至7月 1953年夏季战役
1953年5月 方形山战斗
1953年5月 安州空战
1953年6月 883.7及973高地战斗
1953年6月 座首洞南山战斗
月13—27日 金城战役
1953年7月 二青洞以南战斗
1953年7月 义州空战
25、新中国时期战争年表
1950年3月至5月 伊吾保卫战
1950年5月至8月 万山群岛战役
1950年9月至12月 川滇黔康边剿匪
1950年9月至11月 黔东北剿匪
1950年10月至11月 湘西鄂边剿匪
1950年10月至12月 湘西剿匪
1950年10月 昌都战役
1950年11月至12月 梵净山剿匪
1950年11月 斗逢冲战斗
1950年12月至1951年2月 十万大山剿匪
1950年12月至1951年2月 六万大山剿匪
1951年1月上旬至2月底 瑶山剿匪
月 桂西剿匪
1951年6月至1966年9月 打击逃缅国民党军窜扰的作战
1952年至1971年 打击入侵中国领空的美军飞机作战
1952年9月 崇明岛九&二零空战
1953年7月 东山岛保卫战
1954年5月 一江山岛空战
1954年11月至1955年2月 一江山岛战役
1958年7月至1961年12月 炮击金门
1958年8月 平潭岛八&一四空战
1958年8月 漳州八&二五空战
1958年10月 金门以南一零&三空战
1958年10月 龙田一零&一零空战
1959年3月至1961年底 西藏平叛
1959年5月 恩平五&二九空战
1959年10月 北京一零&七防空战
1962年10月至11月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2年10月 克节朗达旺战斗
1962年11月 西山口邦迪拉战斗
1963年6月 赣中六&二零空战
1963年11月 上饶防空战
1964年3月至1966年底 打击海狼艇战斗
1964年11月 雷州半岛一一&一五空战
1965年1月 包头一&一零防空战斗
1965年3月 陵水三&三一空战
1965年8月 八六海战
1965年至1975年 抗美援越作战
1965年9月 雷州半岛九&二零空战
1965年10月 隘店一零&五空战
1965年11月 崇武以东海战
1967年4月 板兴四&二四空战
1967年6月 陵水六&二六空战
1967年8月 板兴八&二一空战
1968年2月 万宁二&一四空战
1969年3月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1969年至1973年 援老抗美防空作战
1974年1月 西沙自卫反击战
1974年1月 西沙海战
1974年1月 收复甘泉珊瑚金银三岛战斗
1979年2月至3月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 高平之战
1979年2月 东溪穿插战
1984年4月至5月 收复老山者阴山之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日&卢沟桥事变
】【】【】【】
卢沟桥上红烛祭“七七”
  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驻防在卢沟桥一带的29军,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旧部。这支部队擅长刀术,每个战士都身背一口大刀。每当日寇接近阵地时,战士们就跃出战壕,抡刀同敌人搏斗。日本军队集中火力连续猛攻卢沟桥石桥和平汉路铁桥,铁桥曾一度失守,驻守铁桥的一个连仅4人幸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29军将士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经过4小时激战,又从日寇手里夺回了铁桥。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几百具日军的尸体横卧在卢沟桥头,而中国守军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卢沟桥的炮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抗战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工农大众和各界爱国人士以募捐、劳军、宣传等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日前线。但国民党政府却推行一条消极的抗战路线,他们不敢动员民众,在日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犹豫动摇,致使北京、天津等地在7月底相继沦陷。  由于全国人民要求抗战的压力,以及日军的侵略严重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直接威胁到蒋介石等四大家族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于8月中旬发表《自卫宣言》,起来抗战,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时,南京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不久以后,南方各地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从此,一场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坚力量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人民网资料)
中国军队沿长城开赴前线卢沟桥旧貌“卢沟晓月”宛平城守军闻日军侵犯,紧急出城赴战日本军队向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B.1932..
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
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B.1932年1月到1945年5月C.1936年12月到1945年9月D.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B.1932..”主要考查你对&&抗日战争胜利,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抗日战争胜利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请降。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抗日战争的特点: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的显著特点。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形成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订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抗战的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决定性的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抗日战争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长达8年持久性反侵略战争,是所有法西斯战场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7.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①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②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④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1.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2.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3.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4.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扭转乾坤的伟大意义,经过抗战,改变了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6.抗日战争从开始就鼓舞了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是最早开始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法西斯大部分兵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为抗战做出重要贡献。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1.日,德国法西斯投降,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日本法西斯孤立无援。2.根据雅尔塔协议,8月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3.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其毁灭威力击垮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的顽固抵抗心理。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人民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人民军队遵照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坚决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人。日本正式向中国递交投降书: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日在北平西南宛平县(今属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制造的军事冲突。日军挑起事端、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称为卢沟桥抗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开始。七七事变: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先后占领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等省,继续向南进逼,企图占领华北地区,日军动三面包围了北平,形势十分危急。2、经过: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的拒绝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3、结果:平津地区相继陷落。4、影响:(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2)全国人民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的战争。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1935年进逼山海关,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日军开始向华北渗透,何梅协定有赋予日本驻军平津的合法权利,所以北平有驻军很正常,在九一八事变时,中国军队没有抵抗,所以仗没打起来,虽然马占山等人进行抵抗,但纯粹是个人行为,与政府无关,卢沟桥事变时是中国政府军第29军进行的正规抵抗,蒋介石中央政府也发表了抗战宣言,所以中国政府决定迎战,故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
发现相似题
与“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B.193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880118185080982196639853871800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