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个玩传奇的日子子吗?

坚持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批评与自我批评
字号:大 中 小
& 房姐引发的“潘任美”事件越来越被人肉得清晰了,几乎地球人都知道咋回事了。任志强一改大炮风格、开始在微博中“忆苦思甜”了,追忆文革中死去的中学校长,追忆其父母如何成为走资派遭遇迫害,但始终不提50亿国资流失之事。心领神会的潘石屹立马接过话题,情不自禁地道出“最怕社会倒退,回到文革、反右、三年饥荒的年代”,“多少人会被冤死,多少人会被饿死”,等等。
& “潘任美事件”的几大主角,就是这样“移花接木”般地突兀演绎昔日文革,欲将反腐反贪的行为误导为文革再现,妄图转移时下社会舆论焦点,将自己塑造为“新文革”的受难人。& 如果“文革”就是反腐反贪、反官僚反浪费的话,那么这样的文革应该搞,应该再现,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都欢迎。另外,还能警醒现在年轻一代,重新独立思考被彻底否定的旧文革了。不是吗?!
& “潘任美”低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2009年11月,时代周报报道了“恒大地产传奇”,很值得一看,尤其传奇的背后有个神秘而巨大的推手。
& 引子:2009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 11月5日在上海发布,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以396亿元人民币身家成为内地新首富,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分别以375.5亿元、327.7亿元身家位列榜眼和探花。&&与此同时,中国大型综合住宅物业房地产开发商恒大地产刚好赶上1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而其在股市受到的追捧也让恒大地产夺得了两个“第一”的称号。以恒大地产11月5日收盘价4.7港元/股计算,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荣膺内地新首富,而恒大地产也成为港股市值最大的内地民营房企。
&&恒大地产昨日开盘价报4港元,较3.5港元/股发行价高出14%;收盘于4.7港元/股,较发行价溢价34.28%。&&据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许家印和其夫人约持有恒大地产102.02亿股,约占公司上市后总股本的68.01%。若以恒大地产4.7港元的收盘价计算,许家印及其妻身家高达479.49亿港元(约合422亿元人民币),已超出“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富王传福(财富395亿元人民币),跻身中国内地新首富。也就是说,王传福的内地首富宝座只坐了半天,就被许家印抢走了!
&&一、 鲜花和美酒&&“恒大地产”,或许没有人比许家印更能深刻体会这四个字的含义。&&恒大地产,这家“广东地产五虎”中唯一未上市的地产公司,2008年可谓命途多舛:先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上市折戟,后遭遇资金链断裂危机。在2009年终于迎来转折:正府放宽了对地产商的信贷和土地出让金缴纳,加上其自身的降价促销,半年时间销售额冲上百亿大关。&&对恒大老板许家印来说,从一年多前深陷破产传闻,到如今大摆“庆功宴”,更是充满了戏剧色彩。
&&7月10日,恒大集团的许家印邀来成龙、范冰冰等五大明星,共同为其恒大御景半岛超五星级白金酒店助兴,他边张罗边说,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根据恒大地产公布的官方销售数据,其上半年销售额约为127亿元,销售面积238万平米。&&“许家印太需要这样一个扬眉吐气的场面了!”在场的业内人士说。
&&因为在一年多前,恒大地产还深陷资金链断裂的危机。2008年3月,恒大备战赴港IPO,拟募资100多亿,如果成功,许家印将超过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跻身内地新首富。当时正值全国两会,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许家印没有参会,全程在香港督战,但国际资本市场已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寒意,这对恒大和中国地产概念股很不利。&&许家印回忆说,路演期间,恰逢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轰然倒塌。面对巨变,公司决定暂缓上市。但是这样一来,计划中120亿到150亿元的融资中断了,公司的发展遇到了不可想象的困难。
&&于是,流言四起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恒大旗下多个项目传来停工、破产的消息。许家印选择了沉默。3个月内,他滞留香港,与本港各大地产商和投行代表会面,其中包括李兆基、李嘉诚长子李泽钜等人。“从始至终没想过首富的概念。”许家印向身边的人说,那段时间他脑子里想的,只是公司如何解决资金困难。
&“卖地就是卖儿女”&&在地产界,许家印多少显得有些另类,有人称他为“地产枭雄”,2008年的恒大上市,在外界看来,就是许家印和幕后推手投行的一场“豪赌”。上市未成,恒大4580万平米的巨额土地储备备受质疑,但许家印坚持说,再困难他都不会卖地卖项目,因为那相当于“卖儿卖女”。
& 与万科、保利等主流地产商不同,恒大很少在公开招拍挂市场高价拿地,在其土地储备中,大多是以交付少量订金并与地方正府达成“分期开发”协议而纳入的。这使得恒大的大部分土地储备都很低廉。“许家印有着深厚的地方正府资源,”一接近恒大的业内人士说,恒大的土地储备多位于江苏、云南、河南等地的二线城市。&&许家印将这些土地视为恒大的底牌,在庆功会上他直言,即使恒大在外界看起来最困难的时候,距离倒下也很远。他透露,2008年恒大手中有280万平米的楼盘已取得了预售许可证。而据了解,这部分房产楼面地价每平米不到500元。“如果这280万平米房产低价预售,资金紧缺可以很快解决。”
&&二、众星捧月&&10月29日,许家印在结束全球路演从美国回到香港后,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轻松。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许家印在为11月5日的庆功会做准备,这一天恒大地产在港交所挂牌。他偶尔还与已成为恒大股东的香港富豪们见见面,加深感情。&&对于许家印来说,这几乎是恒大地产成立13年来最轻松的一周。去年3月上市暂停后,许家印在香港度过了“压力最大的3个月”,为了募集到资金,他每周要与郑裕彤吃上一两次饭,但吃得并不轻松。
&&一年半之后,重启IPO的恒大地产招股却出奇的顺利,不但获得了李嘉诚、郑裕彤等诸多香港富豪们的“踊跃认购”,而且其公开发售部分还获得了46倍的超额认购,国际配售则录得超11倍的超额认购。&&另外,以十家主要证券行合计较早前截止的I展(保证金)认购额高达约58.6亿元,恒大成为香港认购反应最热烈的新股。&&而与恒大地产火爆招股场面相比,同期在港招股的数只内房新股却反应平淡,其中卓越还出人意料地宣布搁置上市,唯有恒大独领风骚。
&&众多香港富豪热捧&&由去年IPO暂停到今年重启,恒大地产足足准备了18个月,而由悬而未决到胜券在握,则只用了短短数天时间。&&10月19日,恒大在香港举行投资推介会,成为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推介会现场,当有香港记者听说当天香港富豪、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将到场时,纷纷表示怀疑:“彤叔很久没有露面了,会出来给新股捧场?”&&但郑裕彤果真到场,推介会后轻松地在现场走来走去,并说:“恒大销售额大,定价便宜,抵买,我钟意买恒大。”郑裕彤的这句话第二天被香港媒体纷纷引用,为后来的公开认购起到了“示范效应”。
&&不仅郑裕彤到场,华人置业主席刘銮雄、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中渝置地主席张松桥及人称“壳王”的陈国强等香港超级富豪,都前来撑场。& 一位现场人士透露,在当天没有记者参加的投资者午餐会上,许家印说了四句话:“没买的人会心痛,买少的人会后悔,买多的人有成就感,股东会感觉惋惜,因为卖得便宜。”但他随之补充道:“在香港上市是恒大发展的里程碑,即使集资额不多,却意义重大。”
& 恒大的定价确实便宜,每股招股价3.5元,集资规模56.5亿,集资规模较市场预计的78亿元少,但仍然是今年以来内地房地产赴港融资的最大一单。恒大这次在港发行股份的数量仅15.11315亿股,仅占总股本的10%。&&众多香港富豪掏出“真金白银”认购恒大股票。其中,郑裕彤、刘銮雄及张松桥等富豪认购的金额都高达1.5亿美元-2亿美元,英皇集团杨受成、星岛主席何柱国等也斥资认购,而久未沾新股的首富李嘉诚,也加入热捧行列,出现在恒大的投资者名单中,已被确认以1亿美元认购恒大地产。
&&恒大风格延续&&获重量级“资本大佬”的支持,为恒大公开招股带来正面影响。10月22日,恒大地产在香港正式招股,根据英皇、辉立、时富、新鸿基、信诚、耀才6间证券行的合计数据显示,招股第二天的累计认购金额较首日跃升了近一倍,达到了29.1亿元,相当于公开发售超购3.5倍。&&这意味着恒大两天已获42.6亿元的认购额,国际配售超额认购情况已突破6倍。吸引了最少377.9亿元资金的关注。恒大地产发行可谓顺风顺水、胜券在握。&&“恒大的能量绝不仅如此。”时富金融业务董事总经理郑文彬认为,恒大自公开招股以来气势如虹,可以持续看好。&&截至恒大招股结束,公开发售部分录得超额认购46倍,冻结资金达300亿元,国际配售则录得超11倍的超额认购。
&&但太平山下的资本角逐并非都是一帆风顺。自7月29日北京金隅赴港上市以来,已有恒盛地产、宝龙集团、华南城等多家房企完成境外上市。在恒盛和华南城招股的时候,香港市场行情很好,所以两家公司定的价格都比较高,但上市后受大市影响一路下降。&&到宝龙路演时,不得不大幅下调招股价。当时香港投资者对内地地产股的看法确实一度出现悲观的情绪。&&而与恒大地产同期在港招股的另三只地产股禹洲、卓越和明发也反应平淡。10月27日晚,距卓越置业次日招股定价时间还有12个小时,卓越置业宣布搁置IPO。而消息人士透露,明发集团是否如期上市也仍存变数。
& 恒大地产一枝独秀被市场关注。市场解释这一现象时认为,恒大的定价极具吸引力,此外恒大地产计划每年派发盈利的10%作为股息,这也成为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恒大风格在资本市场的延续。”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恒大一直以“成本价销售”战略占领市场,今年第三季度销售额超越万科。如今许家印将这一低价策略运用到资本市场,为投资者留有明显的升值空间,从而成为今年到港融资额最多的内房股。
&&聚拢效应让强者恒强&&但显然,“低价策略”只是许氏战略的表象。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境外市场对企业IPO的判断标准,更偏重于企业在行业内是否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因此内资优质房企赴海外上市的成功率便相对较高。
&&目前,恒大地产土地储备覆盖全国24个城市,面积高达5120万平方米,已成为国内“最大地主”。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些土地大部分购于2006年及2007年,每平方米平均成本仅为445元人民币,具有极高的成本优势。&&同时,恒大地产的54个地产项目大部分位于省会级城市,今年前9个月获得合约售楼收益逾230亿元人民币,单季销售面积及金额为同组之冠,且在建面积多达1700万平方米。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皆为乐观。&&“房企的市场聚集度,演变成资本聚集度,这反应了‘强者恒强’的市场规律,同时,也说明投资本更加理性。”
&&2004年开始,许家印就派出小组人马在全国寻找优质土地,这一曾被质疑的举动,如今已在资本市场上“开花结果”,显示了许家印长远的战略眼光。&&日,恒大地产与包括德意志银行在内的四家金融投资者达成交易,向后者发行8亿股可换股优先股,融资4亿美元。这笔交易是恒大地产历史上首轮私募,旨在应付恒大地产亟待支付给工商银行的到期2.3亿美元的贷款。&&一年之后,即2007年11月,恒大地产即宣布等额赎回这笔4亿美元的可换股交易合同。投行人士表示,投行已与恒大结成利益共同体,当然不会一味逼宫,否则双方的利益都会蒙受损失。
&&业界担心的是,经过一系列融资后,许家印将极大地稀释股权。然而,恒大最新披露的招股文件显示,在众多融资中,至少有三笔交易为项目融资,本身并不涉及恒大地产的公司股权。正是这几笔关键交易,为恒大地产及时提供了项目拓展的资金。&&这三笔交易分别在与美林、与郑裕彤旗下的周大福之间完成,投资对象分别为恒大在广州、佛山和武汉的三个物业。根据合约规定,恒大地产与美林共同开发广州恒大御景半岛,后者注资1.3亿美元。在佛山和武汉的两个项目中,恒大从周大福分别获得4.82亿元和2.72亿元的中长期贷款。
&&三、资本运作高手&&鲜为人知的是,许家印还是一个资本高手―国内第一个试图借壳上市的地产商。当时,他选择的是琼能源,即现在深市的绿景地产!(原本属海南板块,现在属广州板块)&&从“琼能源”到“恒大地产”,再到“绿景地产”,最后携7889万弃壳而去,许家印在其中展现着资本腾挪的实力。
&&正如一部电影。现在是倒序。虽然镜头已切换到恒大赴港IPO的画面,然而当时恒大国内借壳上市时,曾经跌宕起伏的资本气息仍然如在旁翼。&&日,广州恒大实业集团公司宣布,已成功受让上市公司“琼能源”原大股东海南润达实业公司所持有的公司法人股股(占总股本的26.89%),成为琼能源新的第一大股东。&&其时,备受市场追捧的上市模式并不是如今的IPO。1995年国内资本市场对地产股上市的解禁,并没有带来火热的上市潮,内地房地产股方面反而是长达数年的寂静。从2000年至2002年,只有天房发展、栖霞建设等5支股票直接挂牌上市,然而这期间,共有40~50家之多的公司通过借壳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在当时直接IPO上市的操作难度复杂的现状之下,更多的公司还是采用了“借壳”这种相对便捷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恒大也不例外。许家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曾经有过直接上市的构想,但最终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在选择琼能源之前,恒大曾与十多家公司商谈过收购事宜,但在左右权衡之后,最终选择了琼能源。精于资本的许家印显然早已对其知根知底,琼能源是一家非常“干净”的公司。
& 当我们聚焦到琼能源,才能发现它的“身世”也不简单:1998年中期,海南新安房地产有限公司、海新宇环境艺术装饰有限公司将其持有合计万股(占总股本25.61%)的公司法人股,协议转让给海南润达实业有限公司,后者遂成为琼能源第一大股东。&&时隔一年之后,公司原第二大股东中国农业银行海口市金贸区支行又将其持有的公司法人股万股(占总股本16.35%),协议转让给海南汉氏环境投资有限公司。&&2000年,琼能源还实现净利润3622.37万元,每股收益达到0.2327元。然而在01年中期,琼能源每股收益猛然下降到了0.002元,濒临亏损边缘。到了2001年年报公布时,公司亏损4863.69万元,每股亏损0.3124元。2002年中报显示业绩依然不容乐观,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仅431万元(主要来自酒店收入),净利润为负825万元,同比减少85.77%,每股亏损0.05元。从此,琼能源带上了ST的帽子。&&就是这样一个并不健壮的被遗弃的孩子,许家印领回了家。
&&一切快得出乎想象。许家印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与原股东只用了1个小时就基本谈定,办理相关手续也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许家印向媒体解释其上市的目的时说,实现上市后,恒大借助上市公司这个融资平台可以持续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并最终建立起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治理结构,促进企业持续长久发展。许表示,恒大集团有信心把琼能源打造成优质的蓝筹股。恒大集团入主琼能源没有捞一把就走的想法。& 显然许家印当时考虑更多的,还是资金问题。据悉,恒大集团旗下现有金碧花园、金碧华府、碧水闲庭与占地3000亩的大型别墅区花都御水山庄四大主力楼盘,其中,金碧华府正在销售、碧水闲庭、御水山庄尚未发售。
& 据称,恒大当年上市的开发规模达到28万平方米。该集团2002年可能还要再上两三个面积在8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房地产项目,到次年,恒大集团拥有的大型楼盘项目将达6到7个。支持如此大的开发规模和如此快的开发节奏,其要求的资金流量可想而知。
&&鉴于琼能源所处的盈亏状态,决定其在未来的两年里无法通过增发或配售来融资。所以,恒大入主之后要做的事只有两件:一个是入主琼能源后对之进行有效的重组并将其经营好;另一个就是用心经营好恒大自身的地产主业,争取早日获得再融资的能力。&&于是,恒大当时要做的,就是尽全力发挥好金碧华府的销售业绩,使其在迟迟没有启动的珠江新城项目中,突出重围。&&后来的事实证明,金碧华府最终成为恒大资金的有力支持,而希图起到融资之效的琼能源,并没能带来源源不断的股市之利。&&拿下琼能源,恒大地产漫漫坎坷上市路正式开始。
&&四、 琼能源改名恒大地产&&新股民也许只知道恒大地产在香港上市了,却不曾知道A股原来也有一只“恒大地产”的股票!其实就是同一家主儿,只不过通过改头换面,又偷渡到了香港。
& 成功入主琼能源之后,琼能源改名恒大地产,2003年上半年资产置换,主业转变为房地产开发。2003年,许家印将旗下广州花都绿景房地产开发公司90%的股权置入“恒大地产”。(注意,这就是绿景地产的前身了)&&资产置换后,2003年恒大地产大打翻身仗,上半年就成功扭亏。据2003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收入1.21亿元,毛利率高达54.97%,而净利润达4698万元。第三季度,恒大地产的业绩达到顶峰,月实现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收入1.72亿元,净利润将近5199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2003年四季度,公司运营开始急转直下。2003年全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收入2.33亿元,净利润仅为5203万元。换而言之,这一年公司全年业绩与前三季度业绩相当,四季度利润仅为4万元。&&再往后就有些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2004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亿元,虽然比上年增长17.97%,但实现主营业务利润却比上年减少285万元;实现净利润3890.41万元,同比减少25.25%。
&&2005年,业绩更是大幅下滑,当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亿元,同比下降32%;实现净利润仅仅525万元,同比下降86.5%。2006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09万元、净利润235万元,分别比上年度同期增长7.32%和-39.84%。&&8月8日,公司再次预告,今年上半年业绩将同向大幅下降,下降区间达50%-90%。恒大给出的业绩变动原因为:受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控股开发的商品房项目销售收入下降,相应成本上升导致净利润下降。
& 同时,长期低迷的熊市,恒大并未通过恒大地产这一平台进行增发融资。恒大地产也由03年6月的最高18.54元跌到05年7月的最低2.67元,跌幅高达85.5%,腰斩腰斩再腰斩。
&&五、恒大地产改名为绿景地产&&2006年5月,许家印动了转让“恒大地产”之心,而前期的铺垫则是,恒大地产名称由“恒大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绿景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日,“恒大地产”股票名称正式变更为“绿景地产”。
&&随后,绿景地产7月3日停牌,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此前公布的股改方案为,拟用资本公积金向流通股股东每10转增3.7股(相当于每10股流通股获送2.06股),法人股以此获得流通权。停牌前绿景地产股价为5.77元。&&日,绿景地产公告,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绿景地产所有股份,计41,864,466股法人股,占总股本26.89%,全部转让给广州市天誉房地产开发公司。转让价格为每股1.88441元,转让价款总计78,889,818元,转让价款在上市公司股权过户完成后15天内,一次性以现金支付。由此,广州天誉成为绿景地产控股股东。&&继恒大集团接盘4年之后,琼能源再度易主。
&&仓促介入琼能源,又仓促将“绿景地产”甩手,恒大套现出局的心态可见一斑,转手绿景地产的股权,恒大集团可获取7000多万现金,净赚2000多万。而引进新的大股东也有利于解决绿景地产的资金困局。
& 实际上,恒大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一直以来就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恒大地产2005年年报显示,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525.3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5.83万元。而2006年一季度报告显示,1-3月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缺口达3853.68万元,可谓入不敷出。目前维持公司正常运作的现金来源于筹资活动。
& 而作为大股东的恒大集团自身资金亦不宽松。&&2003年4月,恒大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万股社会法人股全部质押给建设银行广州市越秀支行。到2005年3月,期满后,继续将上述股权质押给该行。直到日上述质押股权才得以解除冻结。& 恒大在开发金碧花园的同时,亦从2003年开始在广东投资建设了年产量10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钢铁基地。
&&虽然恒大的楼盘销量一直在广州名列前茅,但自宏观调控开始以及投资钢铁业后,恒大出现了迫切的资金需求。&&此后,恒大开始与对内地房产市场兴趣极浓的外资投行进行了亲密接触。2006年12月开始,恒大集团陆续通过发债方式,向知名银行募集5亿美元。&&至2007年1月,恒大集团旗下的恒大地产,获得三家国际投资者美林、德意志银行及新加坡淡马锡,斥4亿美元购买8%的股份。当时外界传闻称,淡马锡可能成为主战略投资者,美林和德意志银行可能会作为IPO主承销商和保荐人,恒大借此筹资9亿美元。
&&&之后,传闻成为了现实。(完)
& 恒大从一个在内地频繁折腾而效果不佳、濒临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房企,到成为香港富豪们热追认购股份的香饽饽,上市之前又在全国各地以极低的首付款获得庞大的省会城市的土地储备,省市级城市都为其“让路”,运气好得不得了,时来运转之前恒大内部发生了什么呢,如引入什么人才等。& 当然恒大“能量”也很大了。“能量”大得甚至可以让久未露面、走不动路的香港超级富豪为其招股而出场“做广告”。恒大背后的神秘推手能量之大,可见一斑。
& 实际上,恒大传奇的实质是,成功预测到“4万亿刺激”政策的出台而得以发展。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4万亿刺激”的大放水,那么恒大的各个举动就成为自己的绞索了,而不是之后的英明和传奇了。
& 可以预计,去年曾发生的恒大被唱空,肯定是外资机构获得了什么信息而为的,如参股恒大的某些股份欲抛售等、时间也不多了,跟后来的平安股份一样。& 恒大的前后踪迹和含义,也与沪市上的那个XX风电前后踪迹极其类似的。
& 一边高呼“宏观调控”,一边又以经济刺激名义大放水,后来又以“金融创新”名义大搞影子银行(实际大放水),宏观调控不是被对冲了嘛。究竟在实施什么政策呢,非常令人困惑。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合作伙伴:
Copyright& 195传奇私服新开服 版权所有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使用协议和版权声明
注:本站只接受官方授权游戏广告,非官方授权游戏请办理广告业务之前告知本站,请玩家仔细辨认游戏信息的真实性!合作伙伴:
Copyright& 10月16日新开传奇私服 版权所有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使用协议和版权声明
注:本站只接受官方授权游戏广告,非官方授权游戏请办理广告业务之前告知本站,请玩家仔细辨认游戏信息的真实性!《传奇故事》:于娟最后的日子- 在线观看 - 综艺 - 乐视网
《传奇故事》:于娟最后的日子
下载到电脑
缓存至手机
转存到云盘
收藏成功!同时能自动追剧。
方式B免费发短信到手机
方式C下载APP到本机
综艺狂欢季|
英雄,快来抢沙发!
英雄,快来抢沙发!
乐视集团旗下网站
乐视网频道
乐视网旗下产品
乐视推荐:
京公网安备:
Copyright &
乐视网()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传奇的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