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飞行员死于霍嘉顺飞越驼峰峰

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远征军老兵:当年赴印 我们一起飞越驼峰
原标题:远征军老兵:当年赴印 我们一起飞越驼峰
“驼峰航线飞行员重返四川”后续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悦肖翔见习记者王昕裴摄影吴小川
张仲安坐上驼峰航线的飞机后,非常
原标题:远征军老兵:当年赴印 我们一起飞越驼峰来 自 西 陆 军 事
“驼峰航线飞行员重返四川”后续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悦肖翔见习记者王昕裴摄影吴小川
张仲安坐上驼峰航线的飞机后,非常兴奋,但被告知要做好随时跳伞的准备,大家这才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
南茜说,这次来成都,能够找到父亲当年驾机降落的地方,而且还找到了亲眼目睹的见证者,也了却了他们一家的心愿
9月16日,阔别四川60多年,抗战时期驼峰航线的飞行员――98岁的古蒂尔和99岁的陈文宽重返故地。昨日,这两名抗战时期驼峰航线中国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和其他飞越驼峰航线飞行员的后代及亲属来到都江堰光亚学校,与5名抗战老兵一起回忆了当年那段难以忘怀的往事。
曾坐过驼峰飞机的远征军老兵张仲安,对驼峰航线飞行员甚是感激。
我们曾在一起战斗
昨日上午10点过,一辆大巴缓缓驶进都江堰光亚学校。99岁的陈文宽和98岁的古蒂尔从车上下来,看到几名抗战老兵后,热情地上前与他们紧握双手,一直不肯放开。
尽管彼此互不相识,交流需要通过翻译,但几位老人就像遇到了故人一样。陈文宽坚持不坐轮椅,和抗战老兵一起缓慢行走在学校的小路
70多人抱团取暖
“当时我就坐他们的飞机到的印度。”今年87岁的张仲安,见到驼峰飞行员非常激动。他握着陈文宽的双手,不断地说着“Thank you”。
1943年,18岁的张仲安参加了中国远征军。为学习美国先进的武器技术,必须坐飞机到印度。当时,张仲安坐的正是驼峰航线的飞机。他回忆说,他们坐的是运输机,第一次见到飞机,也是第一次乘坐,当时非常兴奋。但坐上飞机以后,被上。古蒂尔更是对几名老兵充满了好奇,拉着翻译,不停地询问抗战老兵的故事、年龄等。
94岁的姚飞说,1944年他参与了在云南攻打腾冲的那一战。当时他率领先锋连在和日军的遭遇战中取得胜利,并抓获了4名俘虏。姚飞说,那一仗打得很艰苦,一直持续了30多天才结束。
“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听老人讲到这里,古蒂尔竖起大拇指说,虽然他是飞行员,抗战老兵是陆军,但他们都曾在云南战斗过,就算并不认识,但见到这些抗战老兵,感觉就像战友,特别亲切。他说,他很尊敬这些抗战老兵。告知要做好随时跳伞的准备,大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
张仲安说,他们70多个人坐在机舱里,没有保暖设备。由于驼峰航线地处高原地区,空气稀薄,飞行过程中异常寒冷,他们冷得发抖,大家抱成一团取暖。当飞机上升至7000多米后,他就昏睡了过去,战友中甚至有人休克。直到飞机高度下降,他才醒过来。3个小时后,飞机安全抵达印度汀江。
张仲安说,很难想象,飞行员们是怎样克服这些艰险,将他们安全送到印度的。这么多年来,他对驼峰飞行员一直心存感激。
遗憾的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当时乘坐的那架飞机的飞行员是谁。
来自异国的礼物:
80年前默片送老兵
前日,驼峰航线飞行员艾利森的女儿南茜委托本报,希望能联系上当年目睹成都首架民航飞机降落的吴星耀老人。
昨日,本报发起寻找行动后,吴星耀老人给记者打来电话:“我很想和他们联系,毕竟亲历过这些事情的人已经不多了。”他在9岁时,曾亲眼目睹中航飞机首次降落在东较场。几年后,成都就遭日军飞机轰炸,他被迫跟随家人迁到自贡避难。
吴星耀说,自己小时候对飞机的最初印象,就是当时美国人驾机到成都,总是万人空巷,附近老百姓都赶来看热闹;而日本人的飞机刚出现在上空,老百姓都赶着出门避难。虽然离开成都几十年,今年已88岁了,但他一直希望弄清楚,这些美国人的飞机是从什么地方飞来的。
当记者把找到吴星耀老人的消息告诉南茜后,她很高兴,记下了吴星耀的地址。但因为两位老人语言不通,南茜决定等翻译空闲时,再给吴星耀打电话。
南茜说,她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吴星耀。这份礼物是她的父亲艾利森在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默片。在这部电影中,记录着艾利森和他的中航同事们在中国开辟的每一条民航航线。
昨日采访结束时,南茜说:“我希望这部影片能让他(吴星耀)了解中航飞机到成都的过程,了却他多年的心愿。而这次来成都,能够找到父亲当年驾机降落的地方,而且还找到了亲眼目睹的见证者,也了却了我们一家长久以来的心愿。”
本栏目最新文章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词中国大陆最后一位飞越驼峰的飞行员:邓重煌
更新时间: 12:33:1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号:
&&&& &&&&本文链接地址:
相关阅读:
*航校名称:
广州穗联直升机通用航空
中国南方航空西澳飞行学院
亚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南航珠海直升机公司
青岛九天航校
河南安阳国家体委航校
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
北京华教通用航空公司
上海和利通用航空
上海金汇通航公司
东方通用航空公司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西安金胜飞行学院
西安中飞航空俱乐部
新疆天翔航空学院
西安精功通用航空公司
美国捷一飞行学院
*驾照类型:
私用飞机驾照
商用飞机驾照
*你的姓名: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
大家喜欢看的飞机
参考价:114万
参考价:30万
参考价:19万
参考价:115万
参考价:38万
参考价:40万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1)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战时,只有一层铝皮的美军C-47运输机常常遭日本战机的偷袭,一些飞行员也因此被夺去了生命。于是有人在飞行-语文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1)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09:00:00
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  (1)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战时,只有一层铝皮的美军C-47运输机常常遭日本战机的偷袭,一些飞行员也因此被夺去了生命。于是有人在飞行员座椅背后焊上钢板,从日本飞机的火舌下夺回了不少飞行员的性命。  (2)诺曼底登陆时,美军第101空降师副师长普拉特准将乘滑翔机实施空降作战,有人在他的座位下焊上厚厚的钢板来防弹。结果钢板使飞机头重脚轻,一头扎向地面,普拉特准将阵亡。  (3)”二战“后期,美军对德军、日军展开大规模战略轰炸,自己的飞机往回飞时损失惨重。空军请数学家沃尔德诊治。经统计、画图分析,空军在座舱和尾翼焊上钢板,使美军降低了损失。第一块钢板是”传奇“,机智的飞行员用它挽救了生命。第二块钢板是”教训“,焊钢板的人,好心办了坏事。第三块钢板是“智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挽救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  请任取其中的一个话题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请不要在文中写与自己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文题二:善待____________  在横线上填一个词,如:父母、老师、残疾人、儿童、植物……完成写作要求。  要求:  ①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  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③请不要在文中写与自己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试题来源:模拟题
&&试题题型:写作题
&&试题难度:偏难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1)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当前位置: 〉
大陆最后一位飞越驼峰飞行员逝世 享年99岁(图)
| 作者:王蕾
邓重煌当年英姿。
中国大陆最后一位飞越驼峰的飞行员,“两航起义”带队北飞机长,原西南民航局离休员工邓重煌,于美国中部时间日凌晨00:02分(北京时间日13:02分)休斯敦逝世,享年99岁。从此,中国大陆所有飞越“驼峰”的英雄在天上聚首,人世只留下传说。
成都作家刘小童曾历时7年,将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曾飞越驼峰的中国飞行员全部找到,翔实地记录了他们飞越“驼峰航线”的真实情节。17日,华西都市报记者独家对话刘小童,还原了硬汉邓重煌的传奇一生。
飞越驼峰英雄每次都在“鬼门关”打转
“我第一次联系上邓重煌,是在2003年10月,那时他已经88岁高龄,而且已到美国子女那里居住几年了,由于年事高听力不好,我们只能通过书信交流。”刘小童介绍说,邓重煌是地道的广州人,1943年加入中国航空公司,任飞行副驾驶直到抗战胜利,他一直担负昆明至印度汀江航线上抗战物资和人员运输的军事任务。在这人类航空史上最危险的航线——“驼峰航线”的空中禁区飞行了1800多小时。
按照中国航空公司飞越“驼峰”的飞机平均寿命只有120多天的说法,平均只要连飞4个月,一架飞机就会在“驼峰”上消失得杳无踪影。而邓重煌几乎每日都在鬼门关前转来转去,飞行次数达到600多次,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据老人回忆,当时飞行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疲倦”,“没日没夜地飞,既要和天气斗,又要警惕日本人的飞机。”他在回信中说,原来飞个汀江——昆明来回就应该换班,但因飞行员缺乏,常常是无人来接班,货物还等待急运,所以只好接着飞下去,两名飞行员在空中轮流把杆飞行。由于任务繁重,又缺乏机组,他每个月的飞行都在140个小时以上
在邓重煌眼中,“最难忘的一次飞行”和“最危险的一次飞行”,不算天气方面的就不止“一次”。不过,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44年12月一次“死里逃生”的深夜飞行。从汀江飞昆明的航线上,轮到他先睡,机长操纵飞机。但是由于失眠,他一直双眼微开,视线没离开过飞行仪表,坐在左座的机长竟然抱着驾驶盘睡着了……他果断叫醒机长,两人手忙脚乱地把飞机控制住后才发现,“刚才飞机处于盘旋下降状态,再有十几秒钟……那肯定是没救了。”
两航起义机长一生飞行没擦伤一片机皮
抗战胜利后,那些侥幸生还的飞行精英又陷入解放战争的危局中。日,12架飞机(中国航空公司10架、中央航空公司2架)从香港启德机场陆续起飞,但它们没有飞向该航班的目的地,而是在空中转了一圈后,把机头全部对准了北方……这就是“两航”(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大起义。
“邓重煌在‘两航起义’中担任北飞正驾驶,他冲破国民党反动派重重阻拦,放弃优越生活,毅然驾机和其他战友一起,从香港飞回北京,轰动中外。”刘小童说,邓重煌后被分配至西南民航局工作,1996年来到美国工作的儿子处居住。
他是中航公司北飞空勤人员的组织者之一,为中国民航的建立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培养了大量飞行员,后担任民航成都管理局训练科副科长,科委办公室副主任,日后担任中国民航成都管理局训练处副处长,1984年11月离休。
值得一提的是,邓重煌飞行驼峰航线期间,虽然经历了多次惊险,险象环生,但都安然度过,“在其一生飞行任务中没有擦伤一片机皮。”
新闻链接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 英 里 ,地 势 海 拔 均 在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驼峰空运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条件最艰苦的空运。先后投入飞机2000余架,参战人数84600人,运送物资85万吨,运送人员33477人,美方共损失飞机563架,牺牲飞行员1500多人,中方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
图片由刘小童提供
扫一扫二维码 加“微观上海”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驼峰鼻矫正有哪些优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