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都有什么奖项分几个奖项呢?分别是:

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哪些人?
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哪些人?
08-11-09 & 发布
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 一、生平简介 李政道(Tsung-Dal Lee 1926~)理论物理学家。日生于上海。年在浙江大学(当时一年级在贵州永兴)物理学系学习;得到老师束星北的启迪,而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44年因翻车受伤停学。1945年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6年受他的老师吴大猷的推荐,得国家奖学金,去美国深造,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考试,开始在费米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研究。 1949年底,在费米的指导下,李政道完成了关于白矮星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该校天文学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物理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秦惠君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长子李中清,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历史教授;次子李中汉,现任密歇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1964年任该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任该大学全校讲座教授。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把高质量的学生变成高质量人才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顾20世纪科学的发展,杨振宁认为主要成就体现在3个方面:学会了控制电子的行动;发现了研究极小结构的方法;离开了地球引力实现了登月梦想。 展望21世纪,杨振宁认为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我这样说原因有四:一、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三、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四、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杨振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几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从那时就培育和积累了一大批基础人才。“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的。比如清华大学的生源就不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差,但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把高质量的生源变成高质量的人才。”杨表示有信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条件的改善,继本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必将于下个世纪在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 丁肇中 日,40岁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 学院领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 发,从那时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 金榜提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血统科学家。在隆重的颁奖 仪式上,他先用汉语然后用英语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他说“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 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 的重要性。中国人有句古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落后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害处 。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研 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 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 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注意 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 丁肇中祖籍山东省日照县。1936年1月出生在美国 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母正在美国进行访问。后来 ,丁肇中曾这样说起过自己的身世。他说:“我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初期出生在一个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组成的家庭里。我 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国,但在他们访问美国时,我提早 出世。由于这个意外,我成为美国公民。这个突来的小插曲 ,却也影响了我的一生。”他出生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 国。丁观海教授一家人回国后不久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 ·七事变”,孩提时代的丁肇中,伴随着兵慌马乱的岁月。 他回忆这段时日时曾说:“我在出生3个月的时候回到了中 国。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 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其父丁观海先在山东大学执教, 1938年到重庆大学任工程学教授。母亲丁隽英任四川教 育学院心理学教授。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国大陆度过的。起 初就读于重庆磁器口小学,直至抗战胜利后,随父母迁到天 津,勉强念完小学。1948年冬,丁观海到台湾省台南工 学院教书,并举家迁至台湾。1956年9月他只身赴美, 进入密执安大学工学院研读。起初学的是机械工程,后来他 发觉自己的兴趣主要在物理方面。第二学期,他选了些物理 学和数学的课程。大学第二学年,他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物 理系。 1959年他毕业于该校研究院,取得了数学和物理方 面的两个工学学士学位。翌年又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他还以 优异成绩获得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特别奖金。不久又获得美国 科学基金会奖。1962年,丁肇中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 直到1974年夏末秋初,丁肇中的实验进入到关键的 时刻,高能加速器中质子相撞,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他与同 事们的心。当他们将粒子质量的方位降到30—40亿电子 伏这个范围的时候,突然间一个新的粒子出现了,它以极长 的寿命分解出正负电子。丁肇中此时兴奋极了。不过,严谨 、慎重的这位华人学者并没有立即宣布这一发现。从8月至 10月,他们又进行了多次这样的实验,待取得无懈可击的 数据时,丁肇中才于日向全世界公布 了这一惊人的成果。科学实验有很多趣闻。丁肇中的实验是 在东海岸进行的,正当他已经捕捉到瞬息万变的J粒子的时 候,在西海岸,美国物理学家希特带领他的斯坦福研究小组 也发现了这种新的粒子。的来,东海岸和西海岸发表的实验 报告几乎一样。不同的是,对这种新粒子,丁肇中称之为“ J”,希特呼之为“Ψ”。那么到底是谁首先发现这种新粒 子的呢?这是一桩难分难解的悬案。因此,丁肇中和希特同 时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将,他们所发现的新粒子被 称之为J/Ψ粒子。 [李远哲] 1936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县,196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土学位后,先后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任博士后。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升为教授,1974年又回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化学教授。曾在哈佛大学和李远哲合作从事分子束研究的赫希巴哈教授称赞他为“惊人的实验天才”。后来李远哲发展了赫希巴哈用交*分子束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思想,创造了新的一代交*分子束装置。用此装置来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所得到的信息和反应过程的细节远远走在反应轨迹的理论计算前面。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装置。李远哲被誉为“分子束化学真正的实现者”。到1986年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李远哲发表的各种论文有180多篇。李远哲还在反应动态学、光化学、光谱学、分子间与分子内能量传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86年李远哲教授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86年美国化学会德拜物理化学奖、美国国家科学奖。他是获奖中最年轻也是近十年来研究成果最多的化学家之一,也是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位华裔化学家。李远哲是中国人,他在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也做了一定的贡献,他帮助台湾省搞原子分子研究所,1986年指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建成分子光束激光裂解产物谱仪。对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分子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给予了很多指导。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天,朱棣文说,他骑着自行车,朝着目标往山路上攀爬,达到了目的地。这种攀登高峰的踏实感受,也只有在努力过之后,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掌声响起。在瑞典皇室、全球顶尖学者以及贵宾一千四百人的目光下,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华裔朱棣文正站在学术最高殿堂之上。此时此刻,尽管欧洲正飘飞着圣诞季节的白雪,朱棣文心里却是无比的炽热。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他接下了荣耀,脑子里闪过的是许许多多在实验事里度过的日子——看着实验结果成功失败,起起落落……而今,他终于精精确确地以“光束蜜糖(雷射制冷捕捉技术,Laser Cooling Trapping)”抓住了原子,从而拥有了学士界最闪亮的光环,永远在世界物理学的史册上留名。 朱棣文,这位史丹福大学第一位华裔教授,学生喊他Steven。平日里习惯穿着淡色长袖衬衫,袖子整齐地卷得高过手肘,显得很是清爽自然。自从日凌晨那个划破宁静夜空的、来自斯得哥尔摩的电话传来喜讯,他和他的家人便开始不得清静。从那时起,他就被媒体包围着。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仍是一身简单的休闲服装,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他还是一样的他。 朱棣文祖籍是中国江苏太仓。1948年2月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士市,1970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数学及物理双学士,1976年获柏克莱加大学物理学博士,并在学校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他到美国贝尔实验室担任电磁现象研究员,五年后,升为电子学研究部主任,并在1987年赴史丹福大学任教授至今,曾于1990年担任系主任。 1993年,他与另一名研究学者共得国际大奖沙乌地阿拉伯“国际科学奖”,两人合得奖金约十万美金。 同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第130届院士。1996年,荣获古根汉研究奖,并获美国物理学会学术奖。这次诺贝尔物理奖,朱棣文是与马里兰州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菲利普斯以及法国科学家柯恩但诺吉一同分享这分殊荣。三人同时共分诺贝尔奖金约100万美金。 朱棱文是继1957年的杨振宁、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在他之后,还有一位华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六位华裔获奖人中,除李远哲为诺贝尔化学奖外,其余皆是物理奖。 朱棣文的获奖研究,得追溯到十四年前。当时他还是贝尔实验室的一员。在低温物理的研究领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这个物理学名词它让朱棣文“甜在心中,爱不择手”。原来“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朱棣文他们所进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却原子后,能够进行精确测量的研究。原子在室温中非常活泼,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乱跳,若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冷却至几近绝对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时活动得非常缓慢,再利用光与原子交互作用的时间拉长了,便可用来精确测量物理量。 这个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应用。事实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测量”,这样的解析早已令学术界和科技业界感到惊喜乐观。利用原子在超低温状态时,科学家可进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运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这项应用将使得石油开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对这项研究非常有兴趣。相同的应用还可能发现环宙间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另一重大应用则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术,可以解读DNA。 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也是当代科学家,1949年自大陆来美,现在已有八十高龄。朱汝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他的妻子是当年曾在同一大学念经济系的朱李静贞。朱汝瑾和朱棣文同属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父子档”。朱父于1964年当选第五届院士,朱棣文则在父亲以及另四名院士崔琦、卓以和、顾毓秀以及田炳耕共同推荐下,于1994年以高票获选为院士。朱汝瑾曾在美国圣路易、维吉尼亚、纽泽西等多个大学任教授,还担任过美欧地区化工、石油、太空等六十多个企业公司的顾问。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朱筑文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哈佛医学院毕业,现在是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弟弟朱钦文是哈佛法学博士,现为洛杉矾执业律师。这个家庭,真的称得上是一个“博士之家”。 作为一名成熟的科学家,朱棣文有着自己的人生皙学。他常说:“我们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热情。” 虽然朱父和三个杰出的儿子都是顶尖科学人才,其实,当年朱父不太赞同朱棣文念物理,因为“这一行要出头太难了”。从小就爱画画的朱棣文,父亲觉得或许建筑对于他是个不错的出路。然而,身上满是物理细胞的朱棣文把绘画的天分用在绘制物理结构图上了。好在父亲后来并没有太刻意地阻拦他;而他,也终于以自己的努力,冲破了这条被视为崎岖的路。 在学生及友人眼中,朱棣文有着浓厚的科学家气质,而且饶富幽默口才。他常常能即兴地发表学术演说,深度中还能穿插趣味。无论是在研究上、工作上,甚至是教学上,他都有一套“以退为进”的哲学。他对自己、对学生并不会定下过高的要求,他觉得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才会激起更旺盛的动力,使自己更有信心。他酷爱运动,每周五固定骑自行车到校园,并趁着实验空档“溜车”。在他,运动带来的爆发力正如同物理实验中击出的美丽火光一般,是物理之“力”与人生之“美”的结合。 朱棣文在研究中兢兢业业,悠游于物理的世界中。在他,获得全球的认同,是否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朱棣文却答:视自己为一名科学家,最大的希望是无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自己在斗大的实验室中的成果,能够对人类产生贡献,与人类的生活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崔琦和斯托尔默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氯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处聚集。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琦因此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崔琦在互联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 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被称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崔琦正是在这里和施默特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1982年),两人因此在1998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挪威裔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长女爱琳曾在武汉留学。 在美国,据新华社引述崔琦教授来自中国的学生李济群等人介绍,崔琦为人随和,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他思维敏锐,在师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大家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像平常那样微微一笑,只说了句“谢谢”就躲了起来。据介绍,崔琦非常关心祖国,经常与中国学生谈论祖国的发展情况。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 1901年 范霍夫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 荷兰人,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 E.费歇尔(Emil Fischer,) 德国人 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 阿累尼乌斯(Sir WilUsm Ramsay,)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拉姆·塞(Sir William Ramsay,) 英国人,发现了惰性气体 1905年 拜耳 (Adolf von Baeyer,)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莫瓦桑 (Henri Moissan,)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 1907年 布赫纳 (Edward Buchner,)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E.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 英国人,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 1909年 F.W.奥斯瓦尔德 (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 德国人,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 瓦拉赫 (Otto Wallach,)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M.居里(居里夫人)(Marie Curie,)(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 1912年 梅林尼亚 (Victor Grignard,)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     萨巴蒂埃 (Paul Sabatier,) 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 1913年 维尔纳 (A1fred Werner,)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 1914年 T.W.理查兹Therdore William Richards,) 美国人,精确测量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er,) 德国人,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8年 哈伯 (Fritz Haber,) 德国人,发明工业合成氨方法 1920年 能斯特 (Walter Nernst,) 德国人,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索迪 (Frederick Soddy,) 英国人,研究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 1922年 阿斯顿 (Francis Willian Aston,) 英国人,研究质谱法,发现整数规划 1923年 普雷格尔 (Fritz Pregl,) 奥地利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5年 齐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 奥地利人,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质 1926年 斯维德伯格(Theodor Svedberg,) 瑞典人,发明超离心机,用于分散体系的研究 1927年 维兰德 (Heinrich Wieland,) 德国人,研究胆酸的组成 1928年 文道斯(Adolf Windaus,) 德国人,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哈登 (Sir Arthur Harden,) 英国人,研究糖的发酵作用及其与酶的关系     奥伊勒(Sir Arthur Harden,) 瑞典人,研究辅酶 1930年 H.费歇尔 (Uails Fischer,) 德国人,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1年 波施(Carl Bosch,1874— 1940) 德国人,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贝吉乌斯(Friecrich Bergius,) 德国人,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1932年 兰米尔 (Irving Langnuir,) 美国人,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4年 尤里(Harold Clayton Urey,) 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F.约里奥—居里(Frederic Joliot—Curie,1900— 1958) 法国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I.伊伦—居里(I reno Joliot—Curie:)(女) 法国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德拜 (Peter Debye,) 荷兰人,研究偶极矩和X射线衍射法 1937年 哈沃斯(Sir Walter Haworth,) 英国人,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     卡雷 (Paul Karrer,) 瑞士人,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B2 1938年 R.库恩 (Riehard Kuhn,) 德国人,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布特南德 (Adolf Butenandt,1903—) 德国人,研究性激素     卢齐卡 (Leopold Ruzicka ) 瑞士人,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 1943年 海维西 (Gyorgy Hevesy,) 匈牙利人,利用同位素作为化学研究中的示踪原子 1944年 哈恩 (Otto Hahn,) 德国人,发现重核裂变现象 1945年 维尔塔宁(Aatturi Virtanen,) 芬兰人,发明饲料保藏方法 1946年 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美国人,发现结晶蛋白酶     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rthrop,1891—) 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斯坦利 (Wendell Meredith Stanley,) 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鲁宾逊(Sir Robert Robinson,) 英国人,研究生物碱和其它植物制品 1948年 梯塞留斯(Arm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瑞典人,研究电泳、吸附分析he和血清蛋白 1949年 乔克(William Francis Giauque,)美国人,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性质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01 1950年 第尔斯(Otto Diels,) 德国人,发现双烯合成     阿尔德 (Kurt Alder,) 德国人,发现双烯合成 1951年 麦克米伦 (Edwin Mattison McMillan,1907—)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等     西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等 1952年 A.马丁 (Arcger Martin,1910—) 英国人,发明分配色谱法     辛格 (Richard Synge,1914—) 英国人,发明分配色谱法 1953年 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 德国人,提出大分子概念 1954年 鲍林 (Linus Pauling,1901—) 美国人,研究化学键的本质 1955年 杜·维尼奥(Vincent Du Vig neaud ) 美国人,合成多肽和激素 1956年 谢苗诺夫 (Nikolay Senyonov,1896-) 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     欣谢尔伍德(Sir Cril Hinshelwood,) 美国人,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 1957年 托德(Sir Alexander Robertus Todd,1907-) 英国人,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桑格 (Frederick Sanger,1918—) 英国人,测定胰岛素分子结构 1959年 海洛夫斯基 ( Jaroslav Heyrovsky,) 捷克人,发明极谱分析法 1960年 利比 (Willard Frank Libby,) 美国人,发明用放射性碳-14 测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1961年 开尔文 (Melvin Calvin, 1911--) 美国人,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02 1962年 肯德鲁(John Cowdery Kendrew,1917—) 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     佩鲁兹(Max Ferdinand Perutz,1914-) 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 1963年 纳塔 (Giulio Natta,) 意大利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     齐格勒(Kafl Ziegler,) 德国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 1964年 D.C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ekin,1910—)(女) 英国人,测定抗恶性贫血症的生化化合物维生素B12的结构 1965年 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 美国人,人工合成固醇、叶绿素、维生素B12和其他只存在于生物体中的物质 1966年 米利肯 (Robert Sanderson Mulliken,1896—) 美国人,用分子轨道法研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967年 艾根(Manfred Eigen,1927—) 德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     诺里什(Ronald george Wreyford Norrish,) 英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     波特 (Ceorge Porter,1920-)英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 1968年 翁萨格(Lars Onsager,) 美国人,创立不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 1969年 巴顿(Derek Harold Richard Barton,1918— ) 英国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哈塞尔(Odd Hassel,1897--) 挪威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1970年 莱洛伊尔 (Luis Federico Leloir,1906—) 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赫茨伯格 (Gerhard herzberg,1904—) 加拿大人,研究分子光谱,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04 1972年 安芬林 (Christian Borhmer Anfinsen,1916-) 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     摩雷(Stanford Moore,) 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     斯坦(William H.Stein, ) 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 1973年 E.O.费歇尔(Wrnst Otto Fischer,1918-) 德国人,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     威尔金森(Cerffrey Wilkinson,1921—) 英国人,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 1974年 P.J.弗洛里(Faul John Flory,) 美国人,研究长链分子,制成尼龙66 1975年 康福思(John Warcup Cornforth,1917—) 英国人,研究立体化学     普雷洛格(Vladumir Prelog,1906—) 瑞士人,研究立体化学 1976年 利普斯科姆(WiHiam Nunn Lipscomb,1919— ) 美国人,研究硼烷、碳硼烷的结构 1977年 普里戈金 (1lya Prigogine,1917—) 比利时人,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米切尔 (Peter D.Mitchell,1920—) 英国人,研究生物系统中利用能量转移过程 1979年 H.C.布朗 (Herbert Charles Brown,1912—) 美国人,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维蒂希(Georg Wittig,1897-) 德国人,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1980年 W.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1932—) 美国人,第一次制备出混合脱氧核糖核酸     P.伯特(Paul Berg,1926-) 美国人,建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     桑格 (Frederick Sanger, 1918—) 英国人,建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07 1981年 福井谦一(1918—) 日本人,解释化学反应中的分子轨道对称性     R.霍夫曼 (Roald Hoffmann,1937—) 美国人,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1982年 克卢格(Aaron Klug,1926—) 英国人,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 1983年 陶布 (Henry Taube,1915-) 美国人,研究络合物和固氮反应机理 1984年 梅里菲尔德(Brace Merrifield,1921—) 美国人,研究多肽合成 1985年 豪普特曼(Herbert A.Hauptman,1917—) 美国人,发展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方法     卡尔勒(JeroMe Karle,1918-) 美国人,发展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方法 1986年 赫希巴赫 (Dudley R.Hercshbach,1932-) 美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 1987年 佩德森 (Charles Pedersen,1904—) 美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     莱思 (Jean-Marie Lehn,1939-) 法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     克拉姆(Donald Cram,1919-) 美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 1988年 罗伯特·休伯(Robert Huber)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约翰.戴森霍弗(Johann Deisehofer)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哈特穆特·米歇尔 (Hartnut Michel)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1989年 切赫(T.R.cech) 美国人,关于发现核糖核酸催化作用的研究     奥尔特曼(S.Altnan) 美国人,关于发现核糖核酸催化作用的研究 1990年 科里(E.J.Corey) 美国人,在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贡献极大丰富了有机化学的理论宝库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07 1991年 理查德·R·恩斯特 (Richard R.Ernst) 瑞士人,在发展付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方面的重要贡献 1992年 鲁道夫·阿瑟·马库斯 (Rudolph.Quthur.Marcus) 美国人,创立和发展了电子转移反应理论 1993年 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 美国人,运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创造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 加拿大人,运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创造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1994年 乔治·欧拉(george Aolah) 美国人,发现了利用超强酸使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 1995年 克鲁岑(paul crutzen) 荷兰人,在大气层化学特别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莫利纳(1ario iolina) 美国人,在大气层化学特别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罗兰(F.sherwood rowland) 美国人,在大气层化学特别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1996年 罗伯特·F·柯尔 美国人,发现(富勒氏球C-60)     理查德·E·斯莫利 美国人,发现(富勒氏球C-60)     哈罗德·W·克罗托 英国人,发现(富勒氏球C-60) 1997年 保罗·博耶 美国人 发现“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过程     约翰·沃克 英国人 发现“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过程     延斯·斯科 丹麦人 发现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平衡的酶 1998年 沃特尔·科恩 美国人 提出的密度作用理论为简化原子键的计算打下了基础     约翰·波普尔 英国人 1970年设计了一种日后被广泛应用的计算程序,他发展的计算方法使人们能够对分子、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如何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 美国人,用激光闪烁照相机拍摄到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 2000年 艾伦·黑格 美国人,发现导电聚合物(导电塑料)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07 2001年 野依良治 日本人 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     威廉·诺尔斯 美国人 发现和制造手性催化剂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人 手性催化反应的研究 2002年 约翰.B.芬 美国人 发展了生物宏观形态的鉴别和结构分析方法     Koichi Tanaka 日本人 发展了生物宏观形态的鉴别和结构分析方法     库尔特.伍斯里奇 瑞士人 测定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的三维结构中,引入了核磁共振光谱学     其中约翰.B.芬和Koichi Tanaka将各自获得本届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1/4,其余的1/2将由库尔特.伍斯里奇一人获得。 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国人 罗德里克·麦金农 美国人     他们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这是个重大发现,开启了细菌、植物和哺乳动物水通道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之门。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0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 W.C.伦琴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 1902 H.A.洛伦兹 荷兰 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P.塞曼 荷兰 1903 H.A.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国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国 1904 L.瑞利 英国 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 1905 P.勒钠德 德国 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 J.J汤姆孙 英国 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 1907 A.A迈克耳孙 美国 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国 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 1909 G.马可尼 意大利 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C.F.布劳恩 德国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兰 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 W.维恩 德国 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 1912 N.G.达伦 瑞典 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 1913 H.K.昂尼斯 荷兰 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 1914 M.V.劳厄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 1915 W.H.布拉格 英国 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W.L.布拉格 英国 1917 C.G.巴克拉 英国 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国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国 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国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 1921 A.爱因斯坦 德国 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 1922 N.玻尔 丹麦 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国 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09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 1925 J.弗兰克 德国 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    G.L.赫兹 德国 1926 J.B.佩林 法国 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顿 美国 发现康普顿效应    C.T.R.威尔孙 英国 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轨迹变为可见 1928 O.W.里查孙 英国 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 1929 L.V.德布罗意 法国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1932 W.海森堡 德国 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 1933 E.薛定谔 奥地利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P.A.M.狄立克 英国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国 发现中子 1936 V.F赫斯 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孙 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7 J.P.汤姆孙 英国 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C.J.戴维孙 美国 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费米 意大利 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1939 F.O.劳伦斯 美国 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国 测定质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国 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奥地利 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国 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 1947 E.V.阿普顿 英国 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 1948 P.M.S.布莱克特 英国 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 1949 汤川秀树 日本 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 1950 C.F.鲍威尔 英国 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现介子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09 1951 J.D.科克罗夫特 英国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开展原子核    E.T.S.瓦尔顿 爱尔兰 蜕变的研究 1952 E.M.珀塞尔 美国 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展及有关的发现    F.布洛赫 美国 1953 F.塞尔尼克 荷兰 论证相衬法,特别是研制相差显微镜 1954 M.玻恩 德国 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W.W.G.玻特 德国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辐射 1955 P.库什 美国 精密测定电子磁矩    W.E.拉姆 美国 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 1956 W.肖克莱 美国 研究半导体并发明晶体管    W.H.布拉顿 美国    J.巴丁 美国 1957 李政道 美国 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获重大发现    杨振宁 美国 1958 P.A.切连柯夫 前苏联 发现并解释切连柯夫效应(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物质中传递时放出蓝光的现象)    I.M.弗兰克 前苏联    I.Y.塔姆 前苏联 1959 E.萨克雷 美国 发现反质子    O.张伯伦 美国 1960 D.A.格拉塞尔 美国 发明气泡室 1961 R.霍夫斯塔特 美国 由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结构    R.L.穆斯堡 德国 研究r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发现穆斯堡效应 1962 L.D.朗道 前苏联 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理论,特别是液氦的研究 1963 E.P.维格纳 美国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和应用对称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贡献    M.G.迈耶 美国 发现原子核结构壳层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原子核的长周期和其它幻数性质的问题    J.H.D.詹森 德国 1964 C.H.汤斯 美国 在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导致了根据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构成振荡器和放大器    N.G.巴索夫 前苏联 用于产生激光光束的振荡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    A.M.普洛霍罗夫 前苏联 在量子电子学中的研究工作导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制作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10 1965 R.P.费曼 美国 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包括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意义深远的结果    J.S.施温格 美国    朝永振一郎 日本 1966 A.卡斯特莱 法国 发现并发展光学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级的贡献 1967 H.A.贝特 美国 恒星能量的产生方面的理论 1968 L.W.阿尔瓦雷斯 美国 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发展氢气泡室和数据分析技术而发现许多共振态 1969 M.盖尔曼 美国 关于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的发现,提出“夸克”粒子理论 1970 H.O.G.阿尔文 瑞典 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找到广泛应用    L.E.F.尼尔 法国 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的基本研究和发现,这在固体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1971 D.加波 英国 全息摄影术的发明及发展 1972 J.巴丁 美国 提出所谓BCS理论的超导性理论    L.N.库珀 美国    J.R.斯莱弗 美国 1973 B.D.约瑟夫森 英国 关于固体中隧道现象的发现,从理论上预言了超导电流能够通过隧道阻挡层(即约瑟夫森效应)    江崎岭于奈 日本 从实验上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I.迦埃弗 美国 从实验上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1974 M.赖尔 英国 研究射电天文学,尤其是孔径综合技术方面的创造与发展    A.赫威期 英国 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在发现脉冲星方面起决定性角色 1975 A.N.玻尔 丹麦 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与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结构理论    B.R.莫特尔孙 丹麦 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研究工作    L.J.雷恩瓦特 美国 1976 B.里克特 美国 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新粒子J/Ψ,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三倍,寿命比共振态的寿命长上万倍    丁肇中 美国 1977 P.W.安德孙 美国 对晶态与非晶态固体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的理论研究,提出“固态”物理理论    J.H.范弗莱克 美国 对磁性与不规则系统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 英国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10 1978 A.A.彭齐亚斯 美国 3K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    R.W.威尔孙 美国    P.L.卡皮查 前苏联 建成液化氮的新装置,证实氮亚超流低温物理学 1979 S.L.格拉肖 美国 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    S.温伯格 美国    A.L.萨拉姆 巴基斯坦 1980 J.W.克罗宁 美国 CP不对称性的发现    V.L.菲奇 美国 1981 N.布洛姆伯根 美国 激光光谱学与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A.L.肖洛 美国    K.M.瑟巴 瑞典 高分辨电子能谱的研究 1982 K.威尔孙 美国 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 1983 S.钱德拉塞卡尔 美国 恒星结构和演化方面的理论研究    W.福勒 美国 宇宙间化学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 1984 C.鲁比亚 意大利 由于他们的努力导致了中间玻色子的发现    S.范德梅尔 荷兰 1985 K.V.克利青 德国 量子霍耳效应 1986 E.鲁斯卡 德国 电子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设计出世界上第1架电子显微镜    G.宾尼 瑞士 设计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    H.罗雷尔 瑞士 1987 J.G.柏诺兹 美国 发现新的超导材料    K.A.穆勒 美国 1988 L.M.莱德曼 美国 从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过发现μ介子中微子从而对轻粒子对称结构进行论证    M.施瓦茨 美国    J.斯坦伯格 英国 1989 N.F.拉姆齐 美国 发明原子铯钟及提出氢微波激射技术    W.保罗 德国 创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达到能极其精确地研究一个电子或离子    H.G.德梅尔特 美国 1990 J.杰罗姆 美国 发现夸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证明    H.肯德尔 美国    R.泰勒 加拿大 1991 P.G.德燃纳 法国 液晶基础研究 1992 J.夏帕克 法国 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 1993 J.泰勒 美国 发现一对脉冲星,质量为两个太阳的质量,而直径仅10-30km,故引力场极强,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    L.赫尔斯 美国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11:11 1994 C.沙尔 美国 发展中子散射技术    B.布罗克豪斯 加拿大 1995 M.L.珀尔 美国 珀尔及其合作者发现了τ轻子 雷恩斯与C.考温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电子反中微子他们在轻子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为建立轻子-夸克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图像作出了重大贡献    F.雷恩斯 美国 1996 戴维.李 美国 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    奥谢罗夫 美国    R.C.里查森 美国 1997 朱棣文 美国 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    K.塔诺季 法国    菲利浦斯 美国 1998 劳克林 美国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    斯特默 美国    崔琦 美国 1999 H.霍夫特 荷兰 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     马丁努斯-韦尔特曼 荷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巴里-马歇尔资料-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 巴里-马歇尔履历: 日生于西澳大利亚的卡尔古利。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68年-1974年 西澳大利亚大学攻读理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 1977年-1984年 澳大利亚佩斯皇家医院注册主任; 1985年-1986年 佩斯皇家医院肠胃病医生,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疗研究委员会研究员; 1986年-1994年 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员和医学教授; 1996年 弗吉尼亚大学内科医学研究教授; 1997年 西澳大利亚大学临床医学教授; 1999年 西澳大利亚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授; 2003年 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主要获奖经历: 1994年 与罗宾?沃伦共同获得华伦?阿尔坡特(Warren Alpert)基金会奖; 1995年 与罗宾?沃伦共同获澳大利亚医疗协会奖; 1995年 获美国阿尔波特?拉斯克奖(Albert Lasker Award) 1996年 获盖尔德纳(Gairdner)基金会国际奖; 1997年 与罗宾?沃伦共同获得德国保罗?埃尔利希奖(Paul Ehrlich Prize); 1998年 获阿姆斯特丹DR AH Heineken医学奖 1998年 获堪培拉弗洛里奖章(Florey Medal); 1998年 获英国皇家医学会布坎南奖章(Buchanan Medal); 1999年 获美国费城本杰明?富兰克林生命科学奖章; 2003年 澳大利亚联邦建国百年特殊贡献奖。 华伦(J. Robin Warren)资料-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 华伦(J. Robin Warren)1937年出生在澳大利亚南部城市Adelaide。1961年在Adelaide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皇家墨尔本医院培训后,于1967年进入皇家澳亚病理科学院,并曾在佩斯皇家医院任高级医师。 1979年华伦首次在胃黏膜中观测到了细小曲形细菌。在接下来年的研究中,他发现这种细菌经常出现在胃黏膜中,并和某类胃炎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1981年他结识了巴里-马歇尔并和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他们的研究发现了这种细菌在临床医学上的重大作用。他们对这种细菌进行了培育,并确认为一种新的细菌种类,命名为Helicobacter pylori。彻底消除这种细菌可以治愈胃炎并使得溃疡不再复发。 近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 2004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 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他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2002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了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 2001年,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2000年,俄罗斯科学家泽罗斯·阿尔费罗夫、美国科学家赫伯特·克勒默和杰克·基尔比。他们因“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的基础性工作”获奖。 近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主要成就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他们因为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他们在导电聚合物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贝尔奖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