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徽国歌的含义是什么

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
一、国旗图案与含义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国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
二、国徽图案与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聂耳简介: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人。音乐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的道路,是革命音乐先驱。聂耳是《》的作曲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Untitled Document
  本节内容均是有关国家的象征和标志的,在宪法最后一章即第四章作出规定。通常一国宪法均须规定这些内容,用以在国际活动中区别此国与彼国。同时,这些内容也反映了一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的特性和传统,是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的规定。正是由于国家标志的这些作用,即使是在当代没有任何形式的现代宪法文件的国家,也必须订明或表明自己国家的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1.国旗的产生及其作用
  国旗(national flag)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是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应为本国人民所崇敬,为国际社会所尊重。国旗的图案、色彩、象征意义及使用办法,一般都由宪法和有关法律加以规定。
  国旗源于欧洲十字军东征()中的军旗,以后通用于航海的商船上。19世纪末,当帝国主义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时,便在占领地悬挂国旗,以示主权所有。中国古代的旗帜用来区别王朝、军队或地位,较为普遍的是军旗,用文字、图案、色彩来区分不同王朝的军队。在中古时期,旗帜的颜色也代表国家,如“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衣服旄旌节旗皆上(尚)黑”。
又有刘邦“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廷而衅鼓。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所杀者赤帝子故也”的记载。
在汉语中,“帜”就等于“标”、“识”或“志”,
所以国旗用于象征国家的意义上,也就是国家标志之义。但到了清代,由于实行八旗制度,所以用旗帜代表国家的做法也就消亡了。归根结底,在国际交往不发达的古代,以特定形式的旗帜标明国家,多数情况下只表明一种信念,而不是标明国家本身。
  世界各国一般都将国旗视为代表国家的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在国际活动中最能表明国家的象征,人们或许不知道某个外国领导人姓甚名谁,但却可以从他桌上或身后的旗帜判断出他代表的国家是哪一个。有些第三世界群众为反对某个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行径,有时会以焚烧该西方国家的国旗来表明对其行为的不满。为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许多国家都规定有“国旗日”(Flag
Day)。我国虽然没有正式的国旗日,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的升降旗仪式,表明国家新的一天的开始,故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旅游热点。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正式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之后,在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中,都以专章专条加以规定。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对我国国旗的制作、升挂、使用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
  2.我国国旗图案的含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和政协主席团通过的《国旗制法说明》规定:我国国旗为五星红旗,长方形,红色象征革命,其长与高之比为三分之二,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3/10,居左;四星较小,其外圆直径为旗高1/10,环拱于大星之右侧,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似众星拱北辰。旗杆套为白色,以与旗面的红色相区别。
  3.我国国旗的升挂
  根据我国国旗法的有关规定,国旗的升挂使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每日升挂国旗。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中央最高国家机关、政协全国委员会、外交部、出入境的机场、港口、火车站和其他边境口岸以及边海防哨所等处,均应每日升挂国旗。
  (2). 工作日和学习日升挂国旗。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政协地方委员会,应在工作日升挂国旗。全日制学校,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以外,也应每日升挂国旗。
  (3). 节庆日升挂国旗。在国家法定的节庆日,各级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都应升挂国旗。企事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城镇居民院以及广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都可升挂国旗。举行重大庆祝、纪念活动和大型文体活动,也可升挂国旗。
  (4). 下半旗志哀。如遇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对国家和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逝世,应下半旗志哀。对于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也可以下半旗志哀。
  4.对违反国旗法行为的制裁
  由于国旗的国家的最重要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多数国家都有专门的法律禁止对国旗的犯罪行为。如在美国,各州都制定保护国旗的法律,禁止那些当众撕裂、毁损、玷污、蔑视、践踏、嘲笑国旗的言论和行为,特别是那些亵渎和毁坏国旗的行为,绝对不受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规定的表达自由(象征性言论)的保护。
  我国《国旗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所以,“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为此,这部法律对下述三类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
  (1)不正确升挂国旗。国旗法第17条规定,不得升挂破损、褪色或者不合《国旗制法说明》规定规格的国旗。这里的“升挂”当绝对约束国旗法中列举的有关组织、活动和场合,亦可有选择地约束一般国旗升挂者。
  (2)不正当使用国旗。国旗法第18条规定,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不得使用同我国国旗相同或者近似的图形(第8条);广告法也规定,广告内容不应当损害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因此广告不得有使用国旗的情形(第7条)。国旗也不得用于私人丧事,但是,如果经有关国家机关批准,国旗可以用于以国家名义甚至以国家机关名义进行的丧事活动。
  (3)对国旗的犯罪。国旗法第19条规定,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在国旗法通过的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规定对这种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1997年修改的新刑法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上述决定规定为第299条的内容,属于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扰乱公共秩序罪的一种。
  1.国徽的产生
  国徽(national emblem)是以图案形式组成的国家标志。它常常表现一国的历史背景、革命传统乃至传说故事,也能象征一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和宗教信仰,以及传统的政治思想。
  在欧洲,国徽起源于各个王室家族的徽记,当某一贵族家族登上国家的王位后,其家族徽记也就当然地成了国家的徽记即国徽。所以,凡属君主制的国家,其国徽多由王室徽记演变而来;凡由君主制变为共和制的,一般都在原有徽记的基础上做出部分修改而形成新的国徽;当然,也有重新设计国徽的。中国古代一般以龙的图案为皇帝的象征,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了中国的“国徽”,所谓“龙的传人”,与这种象征不无关系。
  我国现在的国徽图案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由毛泽东主席予以公布的。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国徽法。
  2.国徽图案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表示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同时又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国徽鲜明地反映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3.国徽的悬挂和使用
  根据我国国徽法和外交部《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等有关规定,国徽的悬挂和使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国徽的悬挂。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中央军委、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外交部、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均应当悬挂国徽。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也可以悬挂国徽。另外,在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厅、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厅、出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也应当悬挂国徽。
  (2)国徽的刻印使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印章,应当刻有国徽图案。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及各部、委,以及县以上各级人在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的印章,也应刻有国徽图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主席和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任命书、外交文书;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职务名义对外使用的信封、信笺、请柬等,均应印有国徽图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国务院公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公报封面;国家出版的法律、法规正式版本的封面,也要印有国徽图案。
  从上述各项规定看,国徽与国旗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但区别在于国徽通常都用于公共权力的场合,代表国家权力。任何个人和一般社会组织可以在家庭中或工作场所中、在与外界的交往中使用国旗,但绝对不能滥用国徽,即使只是用它来表达“中国”或“中国人”之意也不行,否则严重时就可能因招摇撞骗而构成犯罪,因为国徽的代表性通常要比国旗狭小,当然同时也非常准确:即它只表示特定国家的政府或国家权力。
  4.对违反国徽法行为的制裁
  尊敬、维护和捍卫我国国徽,是我国公民的义务,也是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具体表现。《国徽法》第3条规定:“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对于什么样的行为为不适当使用国徽,国徽法作了如下的规定:
  (1)不适当悬挂。凡破损、污损或者不合规格的国徽不得悬挂。如有特殊需要而要悬挂非通用尺度国徽的,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第11条)。
  (2)不适当使用。国徽不得用于商标、广告;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私人庆吊活动;国务院办公厅规定不得使用国徽及其图案的其他场合(第10条)。从这一规定来看,国徽的使用比国旗要严格得多,上述几类事项都是用排除法的语言规定的。我国《商标法》与《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也都作了与对国旗保护相类似的规定。
  (3)对国徽的犯罪。与国旗法的规定类似,国徽法也规定:“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第13条)。与对国旗的保护一道,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并在1997年通过新刑法,在同一条文中规定了对直接侵犯国徽犯罪行为的制裁。另外,在其他种类的犯罪活动中也有间接侵犯国徽的行为,也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国歌(national anthem)是代表国家的歌曲,有的由最高权力机关或政府以法令公布,有的是约定俗成而由国家加以承认。
  国歌是近代才有的,一般认为国歌源于16世纪荷兰歌曲《威廉·凡·拿骚》,是反映尼德兰独立革命运动最早的歌曲之一。国歌是民族独立国家的音乐象征,现在世界各国一般都有国歌,有的还有两首国歌,如美国的《星条旗永不落》和《美丽的阿美利加》。中国古代讲求诗歌“载道”,所谓“诗言志,歌永言”。
作为国歌的原曲大都非产生于民族危亡既产生于民族复兴之际,最能表现国家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国歌是诗的韵律与歌的旋律的结合,表明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举行隆重集会、庆典以及国际交往的仪式时,通常演奏或演唱国歌,激发人民的爱国精神。
  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一首抗日歌曲。这支歌曲调高昂激越,旋律铿锵有力,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外敌侵略的愤怒和与之作殊死战斗的精神。此曲一出便响遍了中华大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对动员和鼓舞人民群众起了巨大的作用。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以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为基础,并填写新歌词。但由于新歌词在民族精神的反映上远较旧词为差,所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于日正式通过决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时撤销了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关于国歌的决定。恢复原歌词具有新的历史意义,它会唤醒人们不要忘记祖国苦难深重的历史,不要忘记中华民族自由、独立和解放的来之不易,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志士为民族的独立前赴后继的战斗业绩,要居安思危,以激起人民的爱国主义热忱,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定在北平,并决定自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1954年宪法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国务院等中央国家机关的所在地,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祖国的心脏,也是各国大使馆或公使馆的驻在地。
  在古代,都城不仅是政治中心,而且也要成为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国家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在近代民主制度产生后,首都作为一切社会活动中心的地位逐渐消退了,它最基本功能是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也即作为政府的所在地。无论是国内政治,还是国际政治,对于一国而言,基本上都要在首都进行和完成。所以,历史较浅近的国家的首都均以政治活动为主旨,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德国首都波恩等。但是,有悠久历史的国家,首都则多为大城市或全国最大的都市,如法国首都巴黎、英国首都伦敦等。
  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和文化古都。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黄帝就建都于现在北京北面的河北省涿鹿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北京市的所在地是燕国的都城,从10世纪初起成为我国辽代的陪都,以后金、元、明、清以迤北洋军阀政府均在这里建都。历代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里宏伟的宫殿、秀丽的园林、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举世景仰。北京还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它是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在这里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英勇斗争,北京于1949年1月和平解放。10月1日毛泽东代表中国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广场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建国以后,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政府努力将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生产城市,使北京不仅是政治、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地。
现在,北京已经有了比较健全的科研机构和比较发达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有了较强的物质技术实力,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和服务业。北京市在市内交通、市政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