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提问:忽然想问一下,关于雨的诗句DC……

[举手提问] [NS] 啥都不懂的新人问一下大佬们关于入手switch的问题~
坐标魔都……有什么合适的淘宝店铺推荐嘛?或者说还是在美亚上买比较好?……我比较想要那个……红蓝配色的版本……美亚上好像暂时没有货的样子……顺便问一下下switch这东西在黑五有可能会打折嘛??
ns硬件不赚钱。官方价降价不太可能。
黑五圣诞都没折扣吗
黑5打折和国内tb没啥关系吧,国外的话……你抢得过老美[s:ac:哭笑]?
美亚申请30天prime会员试用是有货的 不过就是转运回来要等比较久 最快也得半个月吧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UID[/uid] ( 23:16):[/b]美亚申请30天prime会员试用是有货的 不过就是转运回来要等比较久 最快也得半个月吧[/quote]就是那个used&new里亚马逊卖的那个299的嘛?为啥他黑色的机子要卖350。红蓝的放在used&new里亚马逊只卖299咧[s:ac:惊]标的不也是new嘛。。
tb的话本地实体店新亚,就是贵一点,东西不坑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UID[/uid] ( 23:55):[/b]就是那个used&new里亚马逊卖的那个299的嘛?为啥他黑色的机子要卖350。红蓝的放在used&new里亚马逊只卖299咧[s:ac:惊]标的不也是new嘛。。[/quote]因为那个是官方亚马逊的 现在没有货是预定的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UID[/uid] ( 08:09):[/b]因为那个是官方亚马逊的 现在没有货是预定的[/quote]原来如此[s:ac:羡慕]那那个预定的。要是有货之后价格变成350了还需要自己补差价嘛?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UID[/uid] ( 08:40)[/b]不用的 还是299 发货时候才扣款
你只要看清是亚马逊销售并送货的就行
In stock on October 28, 2017. Order it now.Ships from and sold . Gift-wrap available.最上面是预计有货的时间 下面那个sold by代表商家是谁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UID[/uid] ( 08:44):[/b][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UID[/uid] ( 08:40)[/b]不用的 还是299 发货时候才扣款
你只要看清是亚马逊销售并送货的就行
In stock on October 28, 2017. Order it now.Ships from and sold . Gift-wrap available.最上面是预计有货的时间 下面那个sold by代表商家是谁[/quote]大佬,从美亚下单到国内快递发货,需要多久??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UID[/uid] ( 08:54)[/b]短则半个月 长则两个月吧 清关速度很难说
而且美亚不支持游戏机直邮 要通过转运公司转运
有些转运比较快 但是被税的概率也高
美亚请用礼品卡
看情况吧,我9月30日在美亚买的,现在还没到呢[s:ac:哭1]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UID[/uid] ( 09:02):[/b][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UID[/uid] ( 08:54)[/b]短则半个月 长则两个月吧 清关速度很难说
而且美亚不支持游戏机直邮 要通过转运公司转运
有些转运比较快 但是被税的概率也高[/quote]那我还是淘宝买吧我看论坛上说买游戏同捆的主机是不是遇到二手翻新的几率小?光买一个主机是不是遇到二手翻新的几率大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UID[/uid] ( 09:14)[/b]现在没翻新机,就算有一千台里你能碰上一台也算是天选之人了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UID[/uid] ( 08:40):[/b]原来如此[s:ac:羡慕]那那个预定的。要是有货之后价格变成350了还需要自己补差价嘛?[/quote]不用 你直接买那个prime会员的 预定以后到货就给你发了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UID[/uid] ( 09:14):[/b]那我还是淘宝买吧我看论坛上说买游戏同捆的主机是不是遇到二手翻新的几率小?光买一个主机是不是遇到二手翻新的几率大[/quote]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同捆机肯定二手概率小吧 像奥德赛同捆今天才发售 二手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所谓的二手机估计就是那种买了觉得不合适 拆箱退货的比较多 纯翻新的应该比较少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UID[/uid] ( 08:44):[/b][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UID[/uid] ( 08:40)[/b]不用的 还是299 发货时候才扣款
你只要看清是亚马逊销售并送货的就行
In stock on October 28, 2017. Order it now.Ships from and sold . Gift-wrap available.最上面是预计有货的时间 下面那个sold by代表商家是谁[/quote][s:ac:羡慕]预购也可以用礼品卡付费的嘛大佬?
马云吧。我准备入手了,日亚也不能直邮了。转运搞不懂[s:ac:哭1]反正也贵不了多少。查看: 6330|回复: 11
新手们的选择!JOYO卓乐 DC-15 和贝塔斯瑞 M6+小对比!
主题帖子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新手们的选择!JOYO卓乐 DC-15 和贝塔斯瑞 M6+小对比!
老是看到有很多新手在纠结买音箱的问题,不断的发帖问,怎么挑选一个性价比高的音箱,我就琢磨着弄个对比,让那些预算不多的新手们根据需要来选择自己的音箱。好了,今天咱就主要从功能来方面看看两个比较受欢迎的新手音箱吧!
DC-15.jpg (57.99 KB, 下载次数: 0)
09:34 上传
M6+.jpg (68.9 KB, 下载次数: 0)
09:34 上传
下面是他们俩基本参数和功能上的一些对比:
&&&&尺寸(cm)
&&&&25*25*19
&&&&23.5*23.5*15
&&&&重量(kg)
&&&&输入接口
&&&&Input*1、Aux in*1
&&&&Input*1、MP3输入*1、Mic in*1
&&&&输出接口
&&&&耳机输出phones*1
&&&&Line out*1、耳机输出phones*1
&&&&效果模式种类
&&Jazz chorus,Clean,Tube&&Screamer,Blues,Crunch,
&&Lead,Rhythm,Metal
&&Clean,acoustic,
&&Overdrive,Distortion,
&&Fuzz,Metal zone
&&&&只有一个tone
&&&&4段均衡
&&&&周边效果
&&&&Delay,Reverb,Chorus,
&&Flanger,Phaser,Tremolo
&&&&Delay,Reverb
&&&&音色存储功能
&&我们逐个来说说……
M6+的接口丰富些,输入方面mp3接口很方便,省去了接转换头的麻烦,输出还多出了一个line out,输出更加丰富。
DC-15背板.jpg (46.77 KB, 下载次数: 0)
09:34 上传
m6背板.jpg (37.23 KB, 下载次数: 0)
09:34 上传
关于效果模式
DC-15为8种,分别为:
1.Jazz chorus 模拟ROLANDJAZZ CHORUS 音色& &
2.Clean 模拟WAVE-X&&C-Clean音色
3.Tube Screamer 模拟 Ibanez Ts9音色
4.Blues 模拟&&BOSS SD-1音色
5.Crunch 模拟 MI audio Crunch Box&&音色
6.Lead 模拟 WAVE-X Power Drive – Lead音色
7.Rhythm 模拟 WAVE-X Power Drive – Rhythm音色
8.Metal 模拟&&BOSS MT-2音色
M6+为6种,分别为:
1.clean(清音)
2.Acoustic(原声吉他)
3.Overdrive(过载)
4.Distortion(失真)
5.FUZZ(法兹)
6.Metal Zone(金属)
相对来说DC-15分的更加细一些,而且8种效果模式都是经典的箱子或是单块的音色,特点鲜明。M6则是分了几个大类,还要靠自己去细细的调,可调的空间比较大。
DC-15控制板.jpg (58.54 KB, 下载次数: 0)
DC-15控制板
09:34 上传
m6控制板.jpg (79 KB, 下载次数: 0)
09:34 上传
关于其他方面
周边效果DC-15丰富些,可调性更强,延迟、混响、合唱、镶边、相位、颤音应有尽有,尽情的折腾吧!而且自带的鼓机有36种节奏型,满足各种风格的要求。
M6+虽然没有鼓机,但有音色储存功能,当你调出自己最喜欢的音色的时候可以把它储存起来,多爽!MP3的输入口确实方便了不少,免去了弄转换头的麻烦,而且还能直接插入麦克风,这样M6+就可以当做一个弹唱音箱来用了,没事唱俩小清新的歌曲来陶冶下情操也是很美啊,哈哈!
综上来看两者各有千秋难分高下,在效果种类方面DC-15略胜一筹,但在拓展功能方面M6+还是更人性化些,但我觉着这两个新手音箱都有一个小缺点:没有调音器,对新手来说调音器很重要哇!哈哈,个人愚见……
这两个性价比超高的小箱子是新手不错的选择,希望能够给新手们一些参考。关于试听,大家从网上搜吧,不过还是建议到琴行自己试,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上面的都是本人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给些建议,谢谢!!
[ 本帖最后由 wliwei2 于
09:36 编辑 ]
主题帖子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贝塔斯瑞 绝对的垃圾,我用过M5 , M6,爆炸声不断 啊。。。。。
主题帖子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卓乐也不咋地,哈哈,正在用。
主题帖子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回复 2楼 回家的路途 的帖子
只是从功能上做了个对比 哈哈!!
主题帖子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回复 3楼 风没我快2 的帖子
分享一下详细的使用感受吧
&&我觉着新手音箱里算是不错了 功能都很实用
主题帖子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我用的还不是这个型号,只有混响,延迟,失真,和清音,面板上还有高中低音的调节。因为喇叭小的原因,动态和深度不够,但是音量超级大,低音不足,开大了混的很,而且我的高音已经让我干破了,听起来不舒服。接上效果器以后音色也不真实,假假的感觉。所以平时也就家里偶尔用用。现在升级音箱选择了4*12的箱体和机头。
主题帖子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回复 6楼 风没我快2 的帖子
这个箱子对于初学者在家练练啥的,功能都挺实用,这种价位小箱子就不要追求好的动态和深度啦……
主题帖子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吉他琴魔, 积分 17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99 积分
吉他琴魔, 积分 17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99 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回复 3楼 风没我快2 的帖子
我想请问你。500内你买个箱子。你说垃圾。。。那500的箱子你的标准是,,500不到的小箱子你要怎么样一个标准来满足你才不垃圾。。。。
主题帖子积分
吉他琴魔, 积分 192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6 积分
吉他琴魔, 积分 192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6 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m6+已经送给人当手机音箱了,功能在多再好有什么用,失真听我都想砸了它,接效果器根本发不出效果来,还不如普通的耳机音色好,唯独不错的就是延迟和混响,现场感挺浓的
主题帖子积分
吉他侠客, 积分 38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4 积分
吉他侠客, 积分 38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4 积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 小时
我用的是BETA M8,清音效果还不错,就是失真比较烂,我现在接着效果器玩还可以。
Powered by有些概念模糊&想请大大们能给个确定的解释偶&关于APS画幅的数码专用头,佳能的EF-S;尼康的DX;索尼的DT&这三种镜头例如:索尼DT&50mm&F1.8&SAM&这个镜头的实际焦距就是50mm吗?&还是应该乘以1.5来等效135相机的焦距?望能指点指点&多谢!
坐等&希望好心人回应一下
所有镜头上面的焦距标示都是物理焦距,是镜头固有的物理性质,不会因装在不同的机器上而改变。.所谓的等效焦距,其实是可视角度。50mm*1.5=75mm的意思是,当50mm镜头装在APS-C上的适合,其可视角度跟传统135(全画幅)相机使用75mm镜头相同。所谓的APS-C专用头,其实是其成像圈较小,适合APS-C画幅相机使用。而装在传统135相机(全画幅)会出现巨大的暗角,或者根本无法装上。跟焦距是没有关系的。
.cn/images/bbs4/logo//9.jpg
多谢LS的回答!!!!!!!!还想问一句,那么APS数码专用镜头与传统镜头的实质区别究竟是什么?&就是只能装在APS画幅数码单反?
板凳的回答过于专业,我简单补充一下:50MM装在APS机上,焦距仍为50MM。拍摄效果等同于50MM在全幅上拍摄之后,再按APS比例进行剪裁。(所以乍一看拍的东西大了,似乎焦距变大了,但是这是假象。APS就是全幅的剪裁)第二个问题,“APS数码专用镜头”的反义词不是“传统镜头”,而是“非APS数码专用镜头”。以佳能为例,APS数码专用镜头只能安装在APS机身上。
Re:[plbpanyutian,4楼]&以下是引用&plbpanyutian&于&09:11:54&在4楼的发言:&多谢LS的回答!!!!!!!!还想问一句,那么APS数码专用镜头与传统镜头的实质区别究竟是什么?&就是只能装在APS画幅数码单反?
嘿嘿……&對於商家來說,&實質就是可以省不少成本;&對於用家嘛,&實質就是眼前少花錢,長遠多花錢&——尼康相對好些,FX也可以兼容DX鏡頭。
Re:[luor312,6楼]&斑斑。。。我来这个论坛不到半天,就能明显感觉到你有些过偏于N家了。
Re:[plbpanyutian,4楼]&以下是引用&plbpanyutian&于&09:11:54&在4楼的发言:&多谢LS的回答!!!!!!!!还想问一句,那么APS数码专用镜头与传统镜头的实质区别究竟是什么?&就是只能装在APS画幅数码单反?
就是APS专用镜头的成像圈小,即从镜头投射到“底片”上的影像范围小,只能适合画幅为APS尺寸的相机使用,如果画幅再大一些。例如装在135传统相机/全画幅数码机上,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cn/images/bbs4/logo//9.jpg
Re:[一只小船,5楼]&有些犯糊涂了,弱弱的问句:那么等效焦距是1:1,还是也要乘以转换倍率呢?这是本人最想知道的关键问题!因为我昨天去过索尼的店铺看了一下镜头,售货员说:“DT的镜头,焦距不用乘以转换倍率”,本人也就懵了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弄不明白.....&
Re:[plbpanyutian,9楼]&以下是引用&plbpanyutian&于&11:40:37&在9楼的发言:&Re:[一只小船,5楼]&有些犯糊涂了,弱弱的问句:那么等效焦距是1:1,还是也要乘以转换倍率呢?这是本人最想知道的关键问题!因为我昨天去过索尼的店铺看了一下镜头,售货员说:“DT的镜头,焦距不用乘以转换倍率”,本人也就懵了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弄不明白.....&
他要么不懂,要么忽悠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D3100新手必读,解答论坛中的新手问题,陆续更新中,最新一楼添加第三条版规!
184891浏览 / 21回复
本贴为D3100版新手必读贴,各种资源陆续更新中,同时选择论坛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此集中解答!
大家有问题或好的共享资源可以给版主发短消息!
本贴常态为锁定,不接受回复,回复必删!
2010年11月本贴不慎误删,感谢好友youjianfengy和猫版的帮助,现已恢复!
D3100版专属版规:在遵守大版规的前提下,针对本版出现的特殊问题,特制定本版专用版规,如下不断更新中:
1、不要回复广告贴!解释:便于版主快速定位0回复帖子找到广告,即使未能发现也会快速沉底!
2、器材交易信息尽量发到二手版,若发到本版必须遵守以下规则,a:相同帖子只能发一次。b:必须是3100相关器材。c:要有实物照片和联系方式。不符合帖子直接删除!3、本版原则上不许发QQ群宣传,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我曾经发过,后来大版跟我沟通也是这个意思;第二是发群号的帖子主内容一般只有群号,最多有一句欢迎加入,完全没有意义,且有广告嫌疑!所以本版规定,不许发QQ群宣传帖,但允许在不起到主要作用的前提下,在有意义的主贴内出现群号!总之不能以群号宣传为主要内容,如有违反,隐藏!再犯删帖,直至封号!版第三次摄影比赛获奖公告:【人像大帅哥组优秀奖】腼腆的周老师 :&&
4票&& 作者:ping135790
【人像宝贝闺女组优秀奖】小牛魔王的草莓大餐:&
13票& 作者:weredstar
【人像宝贝闺女组安慰奖】我是小盆友:&
7票& 作者:huajiao001
【人像宝贝闺女组安慰奖】无题:&
6票& 作者:linkin0558
【人像大美女组优秀奖】杭州美女亦浅:&
21票& 作者:暮归
【人像大美女组安慰奖】杭州美女贝贝:&
18票& 作者:暮归
【人像大美女组安慰奖】甜蜜的午后:&&&
15票& 作者:Double鱼
【人像宝贝儿子组优秀奖】幸福时光1: &
作者3100酱油包揽本组全部奖项
【人像宝贝儿子组安慰奖】幸福时光2:
【人像宝贝儿子组安慰奖】幸福时光3:
D3100官方网站链接:.cn/productitem_new.php?pid=e57b
D3100官方用户手册下载页:.cn/pagearticle.php?pageid=139
D3100论坛官方样张欣赏:.cn/74/657_739959.html&&&
D3100官方样张下载:.cn/pagearticle.php?pageid=709-bf92ebecf6
天极网D3100评测:/394/.shtml
D3100套头版块:.cn/5/268_40726.html解答贴!对焦不准?跑焦?照片不清晰?.cn/78/657_778013.html关于借助“近摄接圈”拍微距的几点体会:.cn/57/657_568872.htmlD3100光影魔术手边框下载&:.cn/79/657_785434.htmlCamera Raw 下载专区 (独立安装版本)支持D3100:.cn/80/657_792767.html手动时代相机曝光计算表:.cn/75/657_744517.html从零开始玩单反 相机参数之ISO/焦距篇&& & & 坛友aaron881215提供从零开始玩单反 相机参数之光圈/快门篇&& & &&坛友aaron881215提供从零开始玩单反 编辑教您怎样正确曝光&& & & &坛友aaron881215提供
帖子发图方法:1、点击本版右上角的“发表新帖”2、键入主题名称:
3、选择图片:
4、写帖子主内容:
5、检查内容,点击“发表回复”
6、发多图方法:先√选多图上传:
7、在下边的浏览栏选择图片后点击上传图片,会在下方出现已上传的图片缩略图,重复后即上传了多张图片:
8、在正文中选择光标位置后,点击“点击插入”,即可在光标位置插入相应图片!
转帖自蜂鸟论坛
整理:单反新手购机的十六个问答
问题一、套头是不是都很差?答:不是。肯定不是。事实上,厂家在决定用什么样的头来作为“套头”、跟机身组成“套机”一起销售的时候,的确就已经先考虑好了、用户最可能需要的镜头会是哪一个。这往往跟机身的“气质”是配套而来的。比如,500D的套头是18-55IS,这个塑料壳子的18-55IS焦段正好是多数业余拍拍照片的人们最常用的,更重要的是跟同样工程塑料机身的500D正好组成了小巧轻便的一套,以此用户可以非常容易随身携带。50D的套头17-85的尺寸、重量则正好跟50D机身大小、重量很匹配,焦段也同样是非常便利地覆盖了最常用的一段。同时,厂家考虑得很多的也是“匹配”原则;什么样的机身,意味着什么样“高度”的拍摄要求,于是给予各方面匹配度都比较“配得上”的套头。比如,5DII 的套头是24-105/4L,1DsMarkIII的套头是24-70/2.8L(原帖后来有网友回复说,这一说法不确,1DsMarkIII不作套机销售)。尺寸、重量,都是匹配得比较简明地好的。当然,所谓好马配好鞍,背后也有默认的价钱对称原则吧。说到这里,估计没有谁说套头的坏话了——原来套头里也是有红圈圈的哦,听说只要有红圈圈的就是牛头哦。但我得说的是,即使是最便宜的机型,套头也没很多新手想象的那么差、红圈也没想象的那么好;之间的落差当然有,但绝没那么夸张。一句话,没到影响你“出不出作品”的程度。跟世界上所有其他商品一样,满足基本功能的、打80分的东西,卖1000块,则85分的东西就要卖3000块,那个卖10000块的东西也就打个87分。而不是我对新手有歧视哦,我觉得即使是我这样的老菜鸟,多数时候也看不出(或者是根本就不认为有必要去看)那87分跟80分之间的差别。因此,非常建议新手上套机用套头。那真的是厂家通过多年市场经验的积累后,为了最普遍意义的用户、专门进行过平衡考虑的设计。话说回来,厂家、尤其是这些日本企业的问题在于,对咱们的国情把握得的确不够。他们不了解,咱们很多人胸前挎相机有一项重要用途,就是要显得自己有档次(所谓亮骚)。他们真该向他们做汽车行当的同胞好好学习;你看,什么车到了中国,都会特别出品一款只针对中国人销售、而且总是卖得特好的“加长版”(很有趣的是,也称为L版)。这样做,会给那些不惧头重脚轻、一定要为500D配上24-70/2.8L的同志们省去不少麻烦。问题二、“一镜走天涯”好不好?答:好。至少没多么不好。(支起小阳伞一把,挡砖)感兴趣的朋友们在器材版里肯定看过无数帖子大骂“一镜走天涯”的。理由大概有这么两个:一是光学素质差;二是失去了单反更换镜头的乐趣、“还不如买一个大变焦DC”。这两个理由当然都成立,大变焦的镜头光学素质肯定不能怎么样,有了这么一个的确好像就是一个大号的DC了似的。然而,“一镜走天涯”真的是方便,在很多情形下不可替代的方便。尤其出门长途远行、能够随身携带的东西很有限的情况下,尤其去到一些跋涉艰难、非常耗费体力的地方,尤其是经常可能突然遭遇到一些不可预知却又容易转瞬即逝的拍摄题材时。新手们往往是还搞不清楚自己要拍啥的。一会儿看见好风景要拍,一会儿又觉得应该扫扫街拍拍所谓的“人文”,再一会儿又对远处一头漫步的驴感兴趣。“广谱” 点儿的镜头最适合他们用,方便快捷就是优点。需要拍过一段时间,逐步算是明白了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再选择自己最中意的焦段,很符合逻辑。当然,画质派会大声反对:拍是拍到了,可是没法看啊。——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这里千万别轻易中招。在屏幕上放大到100%还觉得细腻无比,才觉得画质好;这样的心态也许有小道理,但没有命中“大道理”。没有一幅好照片,是以“在屏幕放大到100%时每个象素都清晰无比”作为必要条件。优秀摄影作品,跟 “绝对清晰”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当然,画质好自然是更好的事儿,会给好照片添彩的。但对于一幅好作品来说,如果全部分数是100分,则“画质”项最多占20分;其中,至少15分是现代工艺下绝大多数镜头在正确使用下就已经可以收入囊中的。多数情况下,只有在那些就知道把照片放到100%然后盯死了屏幕看的人眼里,才会变成“没法看”。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有必要追求画质了(比如你象我一样有因为工作需要而必须把某些东西拍得清楚无比的需求),“一镜走天涯”的确就难以胜任了。至于单反变成大号DC的说法,我觉得这个说法挺无聊。单反就是单反,能容纳比一般DC更强得多的操控能力,无论换不换镜头、这些能力都存在着。你只要别有些“高手”说你两句你就觉得臊得慌就行——他们说你把单反用成DC了,那是他们的事儿;方方便便拍照片的可是你自己,对不。问题三、要不要上定焦?答:你觉得呢?(靠,这样回答是不是很讨人厌……)实情如此:要不要上定焦头,取决于你需要不需要定焦头(继续废话……)。定焦头有这么几个特点:1,普遍意义上说,在同样的光圈下,画质比变焦头更好。2,能够做到较大的光圈。3,构图、拍摄操作不便。4,新手乍装上一个定焦头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我更专业啦”的心理感受。第1项是有一定意义的,不过其意义的重大程度参考前文。第2项是很要命的,意味着它能让你跨越更大的光线范围、对付弱光环境。我发现很多人因为要给孩子拍照片而购买了单反,而孩子既好动、又多半是在光线偏暗的屋子里动,偏偏又还小、不能使用闪光灯,于是只好弄个定焦头、把光圈拨到1.4来对付。这可真是没辙;多数人很快就体会到了第3项的讨厌了,想要撵上体力无限的孩子可真不是容易的事儿。最后的第4项,也算是一个交代吧,谁让“定焦才专业”的鬼话已经流行了那么多年呢。多数人会觉得最迫切需要的是大光圈。那意味着一份多出来的拍摄自由。当然,很好,虽然以拍摄者蹿前跑后为代价。但是,你的拍摄有多么频繁地必须用到这个大光圈,只好你自己衡量了。我身边认识的,人云亦云地跟风买回去、然后兴冲冲地试试大光圈和“背景虚化”、再从此只在摄影包的角落里呆着的50/1.4有好几只,日常上手的仍然只是某只变焦。至于我自己为什么总是一个28/1.8,说穿了一文不值:懒。我是在胡乱拍照了N多年之后,越来越觉得可拍的东西少;但是又把拍照弄成了习惯,所以相机还总是随身带着,于是就带了这么个焦距中庸、光圈弹性很大而个头又比较小的镜头。前阵子,资深高手右腿曾经发文说,高手用变焦、低手用定焦。我对右腿一贯很欣赏,不过他这个概念我不大赞成。我觉得应该这么说:高手善于选用最合适的那个镜头。有些拍摄题材的确只好用定焦头才能胜任。问题四、都需要些什么配件?答:咱们掰开揉碎了说吧。第1项,手柄。我的个人意见是,对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说,手柄实际功能基本没啥用。现在单反的电池续航能力都已经不错了,如果再多备一块电池,千把张照片都能拍下来了;标配的充电器充满一个电池的时间最多俩小时,急了的话充上半小时的电池就又能支持三五百张。得比一个手柄轻巧多少啊;那玩意儿一加上,笨重了一大圈。但还是有人给出了若干其他理由。首先是“配重”;需要手柄的自然不是1D系列,如果架上一个类似于小白之类的镜头,会头重脚轻的。手柄在这时候基本起到砖头的作用了。我只好同意、这应该有道理;虽然在街上常见的加上手柄的机器常常配着类似于A16这样的标准镜头。其次是更方便“竖拍”;竖拍的时候有手柄的机器是不用右手绕过头出演“孙悟空”的(据说很多女孩配手柄的原因就是免得夏天竖拍时会露出腋下的毛)。我也只好同意这应该有道理,虽然我自己从未因此觉得有什么不便。还有一项理由、支持手柄大卖的,就是:哪怕三位数的机器(如450D),配上手柄之后就显得很大个儿,乍看上去跟大马三似的很雄壮,容易得到周围人们的羡慕。这也好,花钱买个自己开心么。第2项,存储卡。我认为这个钱不要太省。你会摁下快门,说明多少你是想留存记忆的。因为卡的质量问题、拍回来发现读取不了,实在是冤。至于多大容量的卡合适,那就看你自己需要了。我自己,反正一张4G的卡外加一张古老的512MB备用卡,一直用到而今现在也没觉得不够使。第3项,UV片。这个钱最好还是花,相当于给镜头上加个保护;同时,最好稍微贵点儿的,这样能保证不至于对画质造成比较明显的破坏。但完全没必要追求什么顶级的。我强烈推荐Kenko的Pro 1d,价格便宜量又足,还薄。第4项,摄影包。这东西是需要的,主要任务是在日常背相机出门的时候能给相机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没觉得那些岗岗大名牌的摄影包真就能比一般点儿的摄影包格外强在哪里——如果你不是就准备好了要去磕去摔去淋的话。在我这儿,相机总是随身带、但非常不愿意谁一看见我背的包就觉得我“搞摄影”的,呵呵,所以我就买了一个怎么看都不象摄影包的帆布漂流木,再给我的450D买了一个套机皮套,从此可以随便扔在任何一个书包里。问题五、要不要“一步到位”?答:一步永远到不了位的;也可能随便一步都已经到位了。世界上不存在“一步到位”的事儿,数码摄影器材尤其如此。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就不用说了,还有一堆比平常见到的佳能尼康之类“高端”得多的器材,我都叫不上名字、就知道人家的价钱还得翻几个跟头的。说咱老百姓能够得着的;就拿佳能来说事儿吧。现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差不多最老的数码单反是N手的300D,最新的则有如1D MarkIV;最便宜的新机器大概是450D,价钱仅仅是最贵的新机1DsMarkIII的十分之一。很多人的“一步到位”的目标,如5DII或者7D,其实都没“到位”不是么。如果用安慰自己的方法来说事儿,“对于我来说就算一步到位了”,那你真的很认真地考虑过,为什么500D或者50D对于你来说就没“到位”?镜头也是如此。18-55IS,售价便宜,“轻”而且“贱”所以很广泛地被“轻贱”;24-70/2.8L,“贵”而且“重”所以很广泛地被认为“贵重”。但“贵重”未必是个多么好的词儿;贵的意思是你花了好多钱、这些钱你本来可以给自己多塞好多好多馒头;重的意思是你走到哪儿都得多费很多体力、那顿中午饭就得多塞俩馒头。而摄影的乐趣,并不因为你更“到位”而增加多少,相反你如果再拍得不怎么地的话、挨骂的几率倍增。技术总是在进步,综合成本总是在降低;后买的人,也就总是在占便宜似的。话说回来,早买的人还得了早用呢。用着是一个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延续,才能逐渐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当手头的东西慢慢限制了自己对需求的挖掘的时候,更换器材的必要性才能凸现出来。着什么急呢,是吧;要是你从一开始就“一步到位”,然后在若干个月之后悲惨地发现、原来到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到的“位”,不是冤大头么。拍去吧;拍的过程中,自己的“位”慢慢就“定”了,才说得上去“到”。说到器材,就难免要联系到一个低俗的词儿,钱。很多人的“到位感”等同于“钱花够了感”,因为在他们心中,“钱花够了”就等于“品质够好”。可是在摄影这个事儿上,作品的好坏对器材的要求没那么高,眼下的主流单反都已经具备了出好片的能力。只是不免有不少人希望通过更贵重的设备来向世界宣告自己很有钱或者很注重“品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还是强烈建议,这种思路的人不妨直接在脖子上挂一大捆美钞出门。
问题六、要不要上全幅?
答:随便。都能拍得足够好。但全幅很贵。
如果当初的35mm感光胶片的尺寸没有设计成36mm×24mm、而是设计成22.2mm×14.8mm,这问题就没人问了。现在,因为两种画幅同时存在,根据我们一贯认同的“大就是好”的原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全幅就比半幅好。
先得说,单纯就画质而言,我是有体会地同意的。半幅(APS-C)的CMOS板的面积仅是全画幅面积的约40%,因而在同样像素的前提下不得不把感光单元密度增加、从而导致如高ISO下画面质量的下降。——但是,So what?够不够你用?
有人说,全幅才是潮流。这话我觉得几乎不值得反驳了。眼下,非全幅的出货量是全幅相机的N多倍,市场保有量大得多得多;无论哪个厂家都把非全幅当作最重要的市场重心,而全幅只是在高端市场上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子——哪里有那么多象你这样雄心勃勃准备当专业摄影家的人呢;还是象我这样出去玩的时候带个相机拍拍照的人多,是吧。佳能最新推出的一系列EFs镜头,无论画质还是做工都越来越倾向于精细,只是碍于面子、暂时还不肯把那个红圈圈给EFs套上而已。
甚至更相反,我认为7D做成非全幅,是佳能的企业思路的一个信号:非全幅相机要向“专业领域”挺进了。15-85、17-55、60mmMacro等镜头的推出,无疑反映了厂家意图正在顺应市场而潜移默化。
这里就说到一个词儿,“专业”。我不知道,有多少初哥在购买第一台单反的时候就奔着“专业”滚滚而去,呵呵。这个词儿,诱人哪。曾经拥有全幅、因此“专业”过的N多老师们,肯定很enjoy这种被景仰的感觉、并且非常不愿意失去,于是难免时不常地下意识地透露出那么一点儿对非全幅的鄙视,让非全幅的哥们兄弟们郁闷一小下、再景仰他们一大下。你中招不?不全幅就不专业,不红圈就不专业;不专业,就很丢人哦?被表扬成很专业,就很得瑟哦?
今天,你专业了吗?
问题七、哪个网站的评测比较可信?
答:国外的可信度高一些。
对国内各种媒体作出的各种评测,我是一直有戒心的。原因是,有钱人(厂家)有超乎你想象的话语权,因而大多数(不敢说全部)所谓评测文章都是公关稿件,歌颂是主要目的。只不过为了做得更象“客观评测”,一般都不得不在文章的最后好歹也说一句诸如“电池续航能力一般”之类不着四六的似乎含有一点贬义的扯淡话。
这可能有些年轻人不信;那就给你们一个现成的例子,到百度去搜一下“汉兰达爬坡门”就知道,一个叫做丰田的日本企业如何漂亮地把一次结果糟糕的评测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抹除、乃至客观评测者差点儿因为“诽谤”而蹲了监狱。这就是咱们现在的实情。也许你会觉得很不爽,那是因为你不足够财大势大;等你财大势大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很爽的。
而境外一些网站能比较客观,同时也比较严谨。
同时,非常赞赏一些网友们自行作出的各种评测,这种无偿却认真的态度值得尊敬。但偶尔也有这种情况:拥有某设备的人为了肯定自己,以赞扬自己拥有的设备为出发点、进行所谓评测。因而,总结一句话就是,网上的评测谨供参考(包括我自己做的在内,呵呵)。
话说回来,一般评测都评些什么呢?无非各种物理指标。还请同志们认真想想,对于摄影来说,器材的物理指标有多重要呢。它影响你什么?限制你什么?
当然这也是正常心态啊。就算咱是一小小王八,也恨不得蹚的是个大大池子,是吧哈。
问题八、RAW、还是JPG,要不要PS?
答:随便。
我想这个问题只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RAW到底是啥。RAW其实是CMOS板感光后的所有原始电信号的记录;相机会按照你的相机设置(白平衡、图像模式等)通过一系列固有程序、把RAW计算成为一个JPG文件,从而呈现给你。如果你用RAW,等于你得到了相机的原始记录,但这记录你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必须经过软件(相机内置软件或者电脑软件)的“翻译”,同时还可以“赋值加工”(指定白平衡、图像模式等)。
RAW当然能让你有最“根本”的东西。但它很麻烦:一是它不能直接看见,必须经过电脑处理才能显示(所以相机内置都有“RAW+JPG”的设置);二是它数据量很大,于是导致对存储卡容量的挑战,且造成数据读写量的剧增、从而影响连拍速度和数量。
——我反正是彻底认了自己是个懒人,所以非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几乎就没用过RAW。直接出来JPG也挺漂亮了呀,不是么。说实话也基本什么都没耽误。后边 RAW允许的调整空间,其实在机身上作出合理设定后,就算是差点儿也差不到哪儿去:瞅一眼天空,大概色温有数了,类似的吧。
但,象我这样马大哈的可能是少数。多数人还是很追求的。就比如Photoshop;很多人趴在电脑前用Photoshop“做”片子的时间精力,远比拍摄时揣摩、构图、拍摄来得多N倍。
得说这是好事。每每到人像版,看着美女们白玉无睱、玉骨冰肌的样子,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从来不曾见到过,赏心悦目之余、自然慨叹PS神功无限;“拍”出这样的片子有面子,被“拍”出这样漂亮的女孩子们更有面子,大家都开心,挺好。看着这种情形,电脑里都没装过Photoshop的我只好羡慕嫉妒恨。
然而我却终于没有去装上Photoshop的意愿。我觉得,拍照片是一回事,而做照片是另外一回事。拍,这事儿我喜欢,并且总希望拍得更真实。做?咱不感兴趣。我总觉得,照片存在的意义是还原真实。世界本来并没有那样的做出来的艳丽,对吧。
在这一点上,我完全不指望大家的认同。
问题九、中关村、马连道,五棵松?还是淘宝?
答:中关村已经是恐怖地带了。马连道和五棵松正在变得恐怖。淘宝?!
现在还敢去中关村买相机的兄弟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毕竟是中国高新科技产品的发祥地,村里随便哪家商户都早已经玩惯了高科技,要技巧有技巧、要招数有招数、要套路有套路,总之初哥们想要全身而退是颇有难度的。不过还好,上当的人多了之后,总是有人能够跳出来给予揭穿;他们的招术也无非是先用低价幌子吸引你过去,然后忽悠你换一种机型(造成信息不对等)或者鼓吹什么配件的重要性(信息更加不对等)。你楞是坚持不换机型、不追加预算,大不了也就是买卖不成。
骨子里,90%以上的骗子都是利用你想占一点儿便宜的心态。实际上网上能查到差不多所有设备的大致价格。哪家报价低得离谱的,别惦记了,天上没有凭空掉馒头的好事儿。
马连道和五棵松都是北京传统的摄影器材市场,眼下似乎还比较正路,不过道听途说来的一些信息让我感觉他们那里的一些商家也正在变得不那么靠谱。没辙啊,这是一个全民只管设法尽快捞钱的时代,能今天捞的绝不等到明天、能捞到100块绝不只捞99块;所谓商业道德,改革开放之前咱们还有,一开放丫就出国了、再没见回来。
淘宝,我说不好。以我这种穷人,买个相机或镜头属于置办一个大件儿的,东西不拿到手里仔细掂量掂量、是死活不肯就把钱给出去的,呵呵。
至于验机,说实话没经验,只知道类似于ISO1600曝光3秒查坏点之类的基本技巧。我个人觉得,现代工业产品,出现特色毛病的应该是很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也许我人品爆发,买回来的机器镜头都没怎么验、也都没什么毛病,唯一的一次遭遇到一点儿毛病、还被特别重视地解决了。那是350D刚出的时候、我买到了据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台,成像总是会比取景框里看到的稍微倾斜那么很细微的一点点。拿了跑到佳能公司,佳能二话不说,先给我一个300D替用,然后从日本调了一台新机器到一个经销商处、我用300D直接换了回来。在这个事情上,我的感觉是,佳能可比咱们的很多商家有道德得多。
北京之外的城市、什么地方买器材靠谱,就彻底不知道了。前段时间才得知有个江苏的哥们在南京某著名器材城花12000买回一个500D套机并得意洋洋中……
问题十、哪个镜头适合拍什么?
答:坐下,喝个茶,咱们唠仨小时,……
还是得大力鼓吹套头。那玩意儿也许画质不是最好、做工不是最细、能力不是最强,但多数都是兼顾了许多种拍摄需求的、综合性能价格比很高的东西。仍以最便宜的套头18-55IS为例。18mm的广角端,等效35mm片幅的焦距是29mm,一般的风光片完全能拍下;55mm端,只要你别躲得太远,拍个半身人像乃至一张大头,也都没问题。拍呀拍呀,自然就慢慢知道了不同焦距的感觉。
但是要偷偷摸摸不被发现地拍呢?要在灯火阑珊的夜里拍呢?要拍出来能分辨出公母的苍蝇呢?要“打鸟”“摄月”……呢?
大的规律,从镜头的命名属性上就都可以得到答案了。广角,就是对付大场面的。长焦,就是对付远处的。大光圈,就是对付暗处的(也可以是制造“背景虚化” 的)。微距,就是可以凑近了拍、把小东西拍得老大的。移轴,就是真实还原各种几何线条的。狗头,就是……啊呸,说快了嘴、吐噜错啦。
——你是不是各种镜头都需要有呢?那看来你是各种东西都需要拍了哦,恭喜你,在如今这世道还如此胸怀大志。同理,你是不是也胸怀大志到所有焦段都要“配齐”呢?唉,这个“配齐焦段”的说法,又害得多少人花了多少冤枉钱啊;身边的朋友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在买相机的同时忍不住花一堆钱去买回来一个白炮、之后在试用过三两次后蜕变成为一件家具。
那,啥头适合拍人像(问这个的人最多)?其实,啥头都适合拍人像。
大家爱说,人像就是85/1.2或者85/1.8或者50/1.4或者70-200/2.8L之类。说这些话的人是比较“主流”的、亦即比较时尚的,原因是,眼下人像片的普遍“境界”就在于“背景虚化”;因此,大光圈、长焦距,制造出“空气切割机”的效果,那人像就是岗岗的(参看蜂鸟人像版)。
我在这里只好很非主流地说,“背景虚化”其实很容易(即使用18-55IS)。更难的,偏偏是那些能够把人像和环境都放在一张照片里、而且环境能为人像制造氛围凝缩性格的,不那么“背景虚化”的片子。不妨看看那些摄影史上伟大的肖像作品,有几张靠的是“背景虚化”?如果觉得那有点远,咱们说近处:咱们著名的右腿(新手可能不知道,右腿全称:“右腿骨折过”)在论坛里贴过很多纪实题材的片子,其中不少人像片子能讲故事(那是我认为优秀的肖像片的必要条件之一);你不妨搜一搜看看,有多少是“背景虚化”的?
问题十一、蜂鸟该怎么玩儿?
答:这池子你蹚对了。忒深。
你进了蜂鸟了,你就是蜂鸟会员了。蜂鸟会员分若干种,高级、老、中级、初级啥的。这些Title有啥用,我是还没高级到有资格体会吧。怎么得来呢,攒积分攒工分。
之前曾经在一个网友发问的时候,这样回复的他:
高级会员,一般不讲设备问题,拍人体和私 房;
老会员,一般讲成像原理和摄影理论,喜欢拍细节;
中级会员,一般聊聊各大品牌的优势劣势,拍风景照和糖水片;
初级会员,一般问问相机应该怎么配置,逮啥拍啥。
我一直觉得,积分也好工分也好、终归不能换成钢蹦儿换馒头吃,所以也没多在意;但后来看,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东西还很受重视。也鉴于对蜂鸟论坛观察日久,给新手一些快速提高人气的技巧(“勤能补拙”之类的辛苦狂灌不算技巧)建议如下:
技巧1,骂品牌。如果你用佳能、就骂尼康,反之同理成立。这一招术,百试百灵;尽管大家都嚷嚷着“不要口水”,但一旦有了口水、大家都还是忍不住要来添一口的,最不济也会有一堆人来扮演“不明真相的群众”。
技巧2,骂人。当然骂人得有技巧,主要是得挑准对象;如果你骂的是一个象我这样的无名小卒,骂了也白骂、没人站起来跟你对付,我自己还脾气特好、你骂骂好了那种,事倍功半啊。找准名头大、粉丝多、脾气还不好的,一骂成名,可也。
技巧3,讨骂。蜂鸟曾经出过一个执着高手,只用一招、就把大家都搞服了(当然这一招人家坚持了N百遍):以非常肉麻的语言写帖,贴技巧非常寒碜的照片,发得满论坛到处都是,每天自顶N次,……搞得人不骂之就堵得心慌。坚持下去,你会变成蜂鸟名人的。
更多技巧,只好大家去发挥创意了。
问题十二、有没有其实很重要、但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东西?
答:有!最典型的,就是:说明书。
记得很早以前在别的论坛里看到一位高手写的帖子里有过这样意思的话:如果你翻开一本单反说明书,里边的内容你能看懂的不到2/3,你就不适合买单反。这话我不赞成的;如果我家饭桌的某条腿短了,就买一个单反来垫着,也不碍谁的事儿,对吧。但这话是有道理的;道理在于,单反相对于一般家用DC来说所拥有的各种好处,说明书里大概都已经说明白了。
器材版里经常会见到一些这样的、看来是单反新手的提问,比如“M档怎么调光圈”、“曝光补偿怎么设置”等。这些问题,在说明书里早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完全不必扔到论坛里、再指定某个著名大师来专门回答一次的(大师们真不容易呀,呵呵)。要是器材版变成了“单反说明书复读机”,那实在是太无聊了。
我家LP看我折腾相机多年、时不常就给她秀点儿啥,跟着也就发生了浓厚兴趣,自然在出门游玩的时候也背了相机四处咔嚓。于是经常发生这样的情景:我正在认真琢磨一个什么,就听得LP遥远的叫声传来:LG,快过来看看这个怎么办啊;连忙拍马过去,仔细一看,昨天晚上拍夜景用的ISO1600+F2.8光圈优先的设置,拍出来一片白茫茫……直到上个月我才把这块心病去除:专门用了一整个周末,伺候咖啡伺候巧克力伺候牛肉干的前提下,把说明书认真陪读了一遍,并当场演示、看到哪页就拿相机当场耍一遍。
尤其女孩子们,天性对这种物理的、逻辑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往往能仔细看说明书的少;这里给出两个解决方案:1,勒令老公(男朋友)搞明白,然后在某个豪华餐厅的烛光晚餐餐桌上配合红酒一瓶钻戒一枚玫瑰一捆的情况下,手把手地教会你。2,在器材版发个撒娇帖,题目为“小女子弱弱地问……”。
问题十三、器材的使用寿命?
答:足够长,一般能用到你嫌弃它的那天。
到目前为止,我身边认识的所有朋友之中,还没有一例是某个机器或者镜头真的是“用坏了”而不得不扔掉重买的。相反,倒是有朋友拿着单位的设备,想要更新一下玩玩新的吧、旧设备却怎么都用不坏;新器材的申购理由就是成立不了,郁闷呢。
这也是我颇想发起的一个统计,就是现在的爱好者们手里器材更新的周期。一款机器,大概耍了多久之后、就觉得不够自己用了,或者就只是因为觉得自己可能落后了、于是要升级了。当年的350D曾经在市场上卖疯了,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用、有多少人已经出掉了换成了更新的机器、有多少人把它当作了“备机”?真正把它用坏了的,有多少?
器材寿命里最被广泛关心的是快门。佳能只在两位数、一位数的机身指标上有快门寿命的说明,曰10万次到30万次,同时不提供检测快门次数的官方软件。三位数、四位数的机器,快门寿命不标注,有人猜测说大概5万次吧。
就拿5万次说事儿;这个次数真的也已经足够多。理由如下:
1,假设你每个月拍1000张(平均每周两百多张、每天差不多“一卷”),你可以拍四年。这个频率,在一般意义上、把摄影当作业余兴趣的人来说,都属于比较“勤快”的。
2,正常情况下,快门到了5万次,并不是就不能用了,而是快门的速度将不能保证如刚出厂时的100%精确。
3,快门是相机的一个部件,更换起来很容易,费用也不高;一个三位数机身到佳能公司官方维修更换快门的费用大概也就是三五百元,这就是再获得5万次快门的成本。
唉。我想多数时候人们更换自己设备决不是因为它用坏了,甚至都不是“不够用”了;而是它老啦、没那么漂亮啦、落后过时啦、不新鲜啦……嫌弃了呗,小媳妇变成了黄脸婆、捏在手里“左手握右手”没感觉了而已。感觉的事儿,跟寿命成反比例关系的;你买回来一个超长寿命的器材、永远都不会坏,结果就是有朝一日你就是想要换掉它的时候心理上反而多出那么一点儿负罪感。它还是自己坏了最好,是吧哈。
问题十四、高感有用吗,重要吗?
答:当然有用,但是没那么重要。
数码时代,高ISO的能力已经得到了飞跃的进步。在胶片时代,ISO400的胶卷价钱就比普通的ISO100贵多了,似乎就没听说过哪个业余爱好者采用。提高胶片的感光度,是一种对胶片生产工艺上的“硬”要求,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到得数字时代,高ISO并不需要对感光板进行任何改动,只需要成倍放大电信号就好;但是,放大电信号的结果就是会产生噪音,而去除噪音的算法则导致成像锐度下降,这就是眼下的问题。
咱们得回归高ISO的本质:扩大拍摄对光线需求的自由度,在需要高速快门或者弱光情况下能得到清晰影像。那么,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多大的这份自由度呢?
自然光线下,白天、室外的风景、肖像,一般ISO100-200搞定;室内,只要房间有个像样的窗户,ISO800足够了。
夜晚,灯火通明的街景、灯光明亮的室内、聚光灯照亮的舞台,ISO1600足够用。
我觉得,上述两种情况已经覆盖了多数业余爱好者的多数拍摄课题。下列情况则开始涉及对ISO1600以上的需求:
手持拍摄灯火并不辉煌的夜景;
在昏暗的室外(比如清晨或者黄昏)用超长焦距拍摄快速移动的东西(比如打鸟);
乃至在陪着小甜甜一起看月亮的时候忽然想起来给她拍一张月夜舞姿(恨不得ISO 819200啊),等等。——你有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需要?
得说,摄影器材里有N种东西还真就是为了一些极端情况下准备的。其中包括:
1,大光圈镜头。举个例子,多数情况下我手持拍摄北京夜景时采取的ISO是800,这时采用2.8光圈一般可以用1/50秒左右的曝光时间。
2、三脚架。你可以ISO100踏踏实实地曝光N秒钟——不过只好拍静止的画面。
3,防抖机身或镜头。也可以适当延长你的曝光时间——不过仍然要求拍摄对象也不好动。
4,闪光灯。在你拍摄对象局限于一个小的目标空间中的时候。
在上述四个东西里,最常被初哥忽略的、偏偏最实用的,就是其实最便宜的三脚架。弱光下的静态的拍摄对象,一个山寨版三脚架就搞定,呵呵。而配合其他各种措施,又能帮助你解决一大部分拍摄问题。你还有百分之多少的拍摄需求、真的就那么器重这个必定导致画质损失的高感?
但、当然,还是有这四个东西全凑齐了仍然搞不定的状况、非ISO6400不能解决问题的(比如小甜甜月下舞姿);拍摄愿望无止境啊。那我没辙了;上高感吧。
那么,高感到底谁家最好?我觉得,现在各家的CMOS工艺真的已经是蛮好的了,众多机型在ISO800甚至1600都可以产出能支持较大画幅印制的成像;到了3200以上的片子,坦率说缩小了都好像还看得过去,放大了则都好不到哪儿、甚至可以说都很菜,比过来比过去也就是比的“谁更稍微不菜一点点”而已。有些老师说的“可用”或者说“可接受”这样的词儿,其实非常“个人感性”的,真搁到你头上、拍了这样一张回来自己盯着屏幕仔细一看,还不定从你嘴里蹦出来一个什么词儿呢。
那,为什么最近论坛里大家讨论高感讨论得如火如茶的,搞得这个高感好像是个灰常灰常重要的物理指标哦?呵呵,这里,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尽量用杨钰莹姐姐的声线):
很多人希望通过高感这个指标来证明某个品牌更牛屄,而已。你没看到凡是歌颂某品牌而贬低另一品牌的帖子都很火么;很多人是有高度的品牌忠诚度、并且把这种忠诚度上升到与个人荣誉感紧密结合的高度的。证明自己使用的品牌更牛屄,近乎等于证明了自己更牛屄吧。
当初,某品牌的高感能力一直强过另一品牌;最近,长期高感落后品牌的某款机器忽然高感能力大升、反而在高感竞赛中获胜了。这下,当然是重磅话题啦。
——你,悄悄地听见了没?
问题十五、怎么选二手?
答:严肃认真,小心谨慎。
没办法,现在这个世道的确颇有点人心不古的意思。我坚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但因为极少数坏人百分之百都把自己扮成好人的样子,我们只好以防备坏人的方式来防备所有人。而如今咱们国情就是这样,违法成本很低、而维权成本极高,吃亏上当了往往最好的结果只是被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热烈同情一番而已,大多数骗子最终还是揣了钱逍遥着;因此,大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自己曾经买过二手、也卖过二手。迄今为止曾通过两个网站寻找(发布)过二手信息,一个就是蜂鸟的二手交易版,另一个是中关村在线。感觉卖东西的过程很简单,可能因为我会提前做点儿功课、知道大概行情,并一般会定一个比行情低那么一两百的价格,而自己用东西一惯很爱惜、成色都还不错;同时,自命做事比较凭良心,总之一切据实以告就是了。但买东西的时候的确心里多少有点栗碌,因而每次都费的时间比较长。
除非你是从知根知底的、靠得住的哥们手里买东西,否则个人建议如下:
第一,不赞成一切非当面交易的方式。尤其是异地通过快递收取。见过飞机火车装卸行礼的人都知道咱们国内邮递系统对货物的处理方式。相机镜头都是精密仪器,不敢说那么娇气吧、但那么跌跌撞撞地一路过来,鬼知道会发生什么;没问题当然就没啥说的了,万一到了你手里发现有问题了,那可就互相彻底说不清楚了。
第二,提前做功课了解行情和知识(比如镜头、机身的编号法则等)。
第三,最好带上两个工具:笔记本电脑,和一支手电筒。笔记本电脑用于试机,手电筒则用于观察镜头。
第四,到手先细看,越细越好。看成色,主要看那些容易发生正常使用磨损的地方。比如,机身最先磨损的一般是背带挂口、热靴接口、电池触点等(都属于一眼就可以否定“全新”的地方),然后是手握处和边角。仔细检查每一个螺丝是否有伤痕——它不会无缘无故被拆开的。手电筒在检查镜头内霉点和灰尘的时候用得着。
第五,别嫌麻烦,拍几张、然后导入电脑里仔细看。如果有什么检测软件,更好,当场验明正身。别理睬卖家脸上烦躁的表情,更别理睬卖家脸上亲切的笑容,呵呵。发现问题,立即问,别含着;尤其不要因为怕别人鄙视你外行、于是想问都不好意思。
第六,一定要卖家留下一张“字据”。如果是商家,发票是一定要索取的。如果是个人,则要求他当场写一张。推荐格式如下:“今售予××镜头机身一套,收到交来镜头交易款××元整,镜头型号××、编号××,机身型号××、编号××。收款人(签字),联系方式:××,×年×月×日。”
第七,二手的器材买回来后,消消毒。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消毒湿巾正常擦拭那些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地方。
总之,认真仔细就是了。谁让咱们不舍得花那份买新的价钱、还想什么事儿都不耽搁呢(上大店买个全新行货,看着他们拆包装、开发票的感觉,那是岗岗的)。
以下东西,个人很不建议买二手:存储类的东西(CF/SD卡、移动硬盘之类,本身不贵、已经费成什么样儿了搞不清楚、万一出毛病了可能损失很大);电池(同样不贵、同样搞不清楚已经费成什么样儿了);摄影包(原主人万一有某种皮肤传染病……,同理沿用于肩带、腕带、帽子、马甲等,家里自备大型医学消毒设备的另论)。
问题十六、C、还是N、还是SOP……
答:打死我也不说……
真的是不得不把这个问题也列入,因为大家太关注了。我还得说,这个问题无解。没答案。这里不是给大家提供“解”的;而是给出一些想法、来让大家在作出品牌之选的时候稍微多琢磨一下。
这将是这个帖子的最后一段,“解释”最后一个问题(真的不是回答)。用这么一个岗岗大话题作结尾,算是对得起自己了哦,呵呵。
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
1,选择一个品牌的机器,意味着选择这个品牌身后的“产品+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甚至意味着选择这个品牌的企业未来研发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摄影器材领域,C和N当然是最大的两家公司,综合能力最强、产品线相对最齐全、新品研发能力都是岗岗的;因此他们的用户最多,因为容纳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度。除非你准备N修,否则难以避免你的器材的延续性问题。
2,民间很多“铁律”,别迷信。比如什么“佳能更适合拍人像,尼康更适合拍风景”“佳能的定焦、尼康的变焦”“佳能的长焦、尼康的短焦”之类,都有道理(毕竟是很多人用下来的经验慢慢汇集成了说法),但都没那么大的对比落差。在成像能力上,现代工艺制作出来的品质水准都差不到哪里去了;相比之下,品质高低跟价钱的关系更明显得多,跟品牌的关系真没那么大。何况,任何一款单反产品都容许你很大范围的参数调整空间(嫌这个麻烦的话,真的还是用DC吧,呵呵);任何一幅数码照片都拥有各种后期制作手法能够达到的“无限可能”,不是么。
3,别用愤青情绪引导你的选择。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尼康曾经为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军队全力以赴生产各种武器上使用的光学瞄准器械(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坦克都装备了尼康……)。这是实情。但那是很久以前的历史。如果沿用这个思路,整个日本的所有产品咱们都别用得了。爱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眼下可能对国家有贡献的事;记仇往往有利于显得自己爱国(很多愤青之所以愤的动力),但对国家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呢?你依法纳税、扶老爱幼、节能环保了没?
4,评判数码摄影器材企业的竞争力,很重要的是三点: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市场把握能力。在电子领域,佳能、索尼、松下具备优势,尼康和奥林巴斯有所不如。在光学领域,奥林巴斯、尼康、佳能具备优势,索尼、松下略有不如。在市场把握能力方面,索尼、佳能、松下具备优势,尼康、奥林巴斯略有不如。但是但是但是但是——!!但是,你买相机的目的是为了开展“摄影器材行业分析评论”么?我还以为你是想拍照片去的呢!
5、对一个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不是给你带来利益的东西。给你带来利益的,是你的劳作。不管用的N还是C,摄影的乐趣都来源于你自己。
6、即便亮骚是一项重要乐趣,亮骚的根本的本钱也不是品牌,而是你的设备的价钱和可被辨识的程度;骚的程度跟你烧钱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同时还得是众所周知的某个型号才成。就象开个宝马Z4或者保时捷卡宴很骚,但开个同样恶贵却长得跟帕撒特一个模样、没几个人知道的W12辉腾,却很难达到让路人回头的效果。红圈白炮就非常好地迎合了这两点:贵,且易辨识。
7、没有完美的产品(哪怕你出了“完美”的价钱)。没有完美的品牌。就跟没有完美的人一个道理。在今天的数码单反市场、产品基本功能都已经具备,产品能力的落差对你的作品的影响,相对于使用者的构思、技术、操作能力的落差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8、没有这样的作品,因为更有“佳味”“尼味”或者“德味”而就可以更“有味”。如果自己拍出来东西不满意,别只知道埋怨设备,还是多反省自己吧。如果拍出来很得意的作品了,不妨为自己骄傲自豪一把、去喝一杯,而完全没必要给自己器材的那个厂家送面锦旗。
其他的一些问题,包括初哥们也经常在坛子里提出的,比如“手感”、“操作界面”等,也多属于“无解”的,就不一一说下去了。那些由个人感受出发的词儿,我觉得多数属于文化词汇,你自己去体验一下、觉得舒服就好。有人喜欢手里沉甸甸、有人喜欢轻便,有人喜欢个头硕大、有人喜欢小巧,有人喜欢拨转轮、有人喜欢摁按钮;一来各有各的方便,二来用的时间长了自然会逐渐习惯,终归那些实在让多数人都觉得不舒服的东西是会被市场淘汰掉的、沉淀到今天的各种都有存在的道理,照相机这么个东西毕竟是已经有历史了。
这个帖子就写到这里吧。颇为凌乱无序的一个帖子,还能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我这里谢谢了。衷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并祝大家能拥有自己喜欢的设备、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享受摄影的乐趣。
什么是焦距?我用最简单的两张图片来解释,实际上要比这个复杂,但这样更好理解!
图一:上图说明物理焦距,整个镜头不论焦距是多少,都可以想象成一个放大镜,那么b点就是焦点,焦点到放大镜中心就是焦距,这是物理焦距,只要放大镜的尺寸与弧度不变,焦距就是固定的,也不论入射的光线角度如何变化,焦距都是不变的!在a区域产生正像、c区域产生反像!
图二:结合图一理解,相机的成像原理就是图二,b为焦点,b-d为焦距,a-c为底片(或感光元件)尺寸,这个尺寸是固定的。
那么焦距反映的其实是拍摄角度,也就是角e的大小。
这样可以理解为:
1、焦距变长(b-d增大),在a-c不变的前提下,角e变小,从取景器里看的效果就是“拉近”,反之亦然!
2、结合图1理解,不同焦距的镜头的物理焦距是固定的,但实际使用的角e是由底片大小决定的,所以可以在加工镜头时吧镜头加工为筒状,只要镜头筒遮挡的光线在a-c以外就可以了,因为不影响底片感光!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镜头装了大的遮光罩会有暗角,因为遮光罩遮挡了角e的两个边,也就是缩小了成像圈!
3、全副镜头与非全副的区别:因为全副的a-c长度要比非全副的大,也就是全副的感光元件比非全副的大,结合图来讲,就是a-c长度变小了,那么为了获得相同的角e,就需要减小b-d焦距,所以18毫米的非全副镜头相当于全副的27毫米,这个比例与a-c尺寸的大小差距比例是相同的,尼康一般是1.5倍(D倍),佳能一般是1.6倍!这也是为什么老鸟很关注感光元件的尺寸了,之差0.5毫米都很重要!
相机的焦距与视角关系(全副尺寸,非全副请先换算):
不同焦距拍摄效果的示意图:
&&&&&&&& &
尼康公司产品防伪检验方法:
尼康公司关于水货的说明:
什么是“水货市场”?
通常,在特定的地区,制造商与一个进口商合作,该进口商负责在该地区销售和支持制造商的产品。进口商通常有负责转销进口产品的当地经销商和分销商;这叫作“分销渠道”。水货市场是指通过这些正规渠道之外的方法进行进口和销售的商品。
根据当地的安全法规、认证和政府部门要求,制造商提供特别包装(使用适当语言的操作手册,设计与当地所用插座匹配的电源线等)和产品工程,二者均设计以符合当地标准。制造商同时与授权进口商签订服务和支持协议。
水货市场商品并非设计以在特定市场中销售,并且不受授权进口商支持,因为它们不符合规定的安全及认证标准。因为这些商品并非设计以在特定市场中销售,因此可能会出现操作问题,或者授权进口商可能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或软件。
随着国际边界的开放,以及利用互联网作为销售商品的渠道,使得水货市场设备在摄影器材与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中变得非常普遍。在没有正当文件编制的情况下,许多不同类型的设备就流入国内销售,而许多消费者不一定了解他们所购买商品的来源。
因为转销者的成本比较低,他们在水货市场中销售的商品价格也比较低。但是,此低价只意味着在购买时节省开支;因为产品的服务和支持更加难以获取,从长期来看消费者最终可能得花费更多金钱。
如何判断我的尼康产品是否来自“水货市场”?
如果产品非常“价廉物美”,则很可能是来自“水货市场”。其中一个判断的首要指标是价格,如果产品价格远低于其它经销商的价格,则此尼康商品可能来自水货市场。
此外,正品尼康产品将附带英文版本的用户手册和保修卡。它还将附送电源线(若有的话)。如果有任何其它语言的印刷材料或电源线不正确,则表示它是来自水货市场的商品。
水货市场产品的另一个指标是操作手册是复印的,或软件光盘是手工刻录的。一个国家的授权分销商总是随正品提供正式打印或复制的材料。
拥有“水货市场”尼康产品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个国家的尼康授权分销商对于水货市场商品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或保修服务。此外,他们不为水货市场的商品提供任何收费的维修服务。若拥有任何水货市场产品,请勿联系任何尼康授权分销商以获取帮助。请联系水货市场商品经销商或进口商,以获得保修和服务信息,以及进行软件更新和下载。
是不是拥有“水货市场”尼康产品就表示我无法获得担保?
不是!所有尼康产品都随附制造商的担保。指定的尼康服务中心总是会维修“保修期内”的尼康产品,并进行“保修期外”维修。如果您拥有水货市场产品,则需要退还给经销商或进口商接受服务。请联系您的经销商,或参阅产品随带的保修卡,以获得服务联系信息。
定义不用说了,有几个关键问题解释一下:
1、闪光指数(GN),任何闪光灯都有一个闪光指数,是反映闪光灯功率的大小指数之一,闪光指数有两种作用,一是鉴别闪光灯功率的大小,数值越大,表示功率越大,二是在手动使用闪光灯的时候用来计算光圈的大小,计算公式为:闪光指数/拍摄距离=光圈系数!
&& 比如D3100的内置闪光灯的闪光指数约是12(ISO 100),那么在ISO 100的时候,根据公式计算,光圈f10的时候,1.2米处的物体曝光准确!这时有人要问,相机曝光最基本的是要考虑光圈和快门,这个公式为什么没有引入快门时间这个参数呢?答案很简单,因为闪光灯的闪光时间十分的短暂,短到只有数千分之一秒,也就是说不论快门时间定到多少,闪光灯的有效时间也是一样的,所以决定曝光量的只有光圈系数这一个参数!
2、前帘同步闪光:在快门全部打开的时候闪光,效果如下,摩托从左向右移动:
一般自动闪光都是前帘同步闪光!
3、后帘同步闪光:在快门关闭前的一瞬间闪光,效果如下图,摩托同样从左向右移动:
4、跳闪:闪光灯转动闪光方向,使用物体(墙面等)反光形成特殊的效果,下图为闪光灯向右闪光折射的效果:
5、慢同步闪光: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理解为在选择快门时间的的时候不考虑闪光因素,根据对焦点光线选择光圈大小或根据光圈大小选择输出功率使主题曝光准确,同时根据无闪光设置时的测光选择快门时间,使是有效距离外的景物得到充足的曝光时间,适用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的均匀曝光!效果如下:不使用慢同步会根据闪光设置选择高速快门,造成背景黑暗,使用慢同步后曝光均匀!
6、闪光同步:新手不太容易理解!是使用闪光灯时所能使用的最快的快门时间!这个问题是现在单反使用的帘幕快门所特有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他是帘幕快门结构所决定的,一套帘幕快门分为前帘和后帘两个部分,3100拆下镜头掀开反光板会看到快门,其实看到的是快门的前帘,前帘平时负责遮挡感光元件,避免曝光,其实在快门下边还折叠着后帘,前帘和后帘形式一样,只是平时前帘打开,后帘折叠!曝光的过程并不是快门打开然后再关闭的过程,因为一个来回运动的过程会产生曝光不均匀,假设快门全部打开需要1/100秒,那么快门再关闭也需要1/100秒,这样会造成先感光的地方最后才关闭,造成照片一边亮一边暗!所以曝光的过程需要前帘和后帘协同完成,正确的方式是在曝光的时候,前帘从下向上打开,达到曝光时间后,后帘从下向上弹出遮挡感光元件,完成均匀曝光,然后同时复位!
这种结构在慢速快门的时候是这样运行的,比如曝光时间为1秒,前帘打开---计时1秒---后帘关闭,但在高速快门下就不同了,比如1/1000秒,运动如下,前帘打开---在前帘打开到1/1000秒的时候---后帘开始关闭,使前后帘形成一个细小的开口,通过开口扫过感光元件达到高速快门的效果,速度越快,前后帘开口越小!
看明白了上边描述的过程,再结合看闪光同步,闪光同步其实就是快门的机械速度!结合秒的闪光同步来讲,就是说快门全部打开的机械运行速度是1/200秒,超过这个速度,后帘就会在前帘全部打开之前开始关闭,同时由于闪光的点亮时间非常的短,所以超过这个速度使用闪光灯,只能使前后帘开口的位置得到闪光!有些顶级闪光灯可以实现高速同步,是闪光灯在降低功率后高速频闪实现的!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结合这个图看就明白了,闪光同步速度其实就是快门全部打开所用的时间!超过这个速度整个底片没有全部曝光的时机,所以会有黑边!高端闪光灯的FP模式就是告诉频闪,让缝隙划过时分段给底片闪光!
你不一定知道 尼康镜头标识详细解读& (ZOL好友:zhonghualong68友情提供)
  作为一个尼康“玉米”,你是否知道尼康单反镜头上的VR、AF-S是什么意思。而作为佳能的“粉丝”你是否又知道标有USM/U、UD标识的镜头好在那里呢?如果你对这些不是很清楚的话,请往下看。
镜头标识的含义(尼康篇)
AI: Automatic Indexing自动最大光圈传递技术
  发布于1977年,是Nikon F卡口的第一次大变动。AI是指将镜头的最大光圈值传递给测光系统以便进行正常曝光测量的过程和方法。当一个AI镜头被装在兼容AI技术的机身上时,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在机械连动拨杆的自动接合和驱动下传递给机身的测光系统,以实现全开光圈测光。Nikon F2A、F2AS、Nikkormat EL2、FT3和FM是第一批获益于这项技术的机身。
代表镜头:Nikkor AI 50/1.4
AI-S:Automatic Indexing Shutter自动快门指数传递技术
  在1981年,Nikon对全线AI镜头卡口进行了修改,以便使它能够与即将投入使用的FA高速程序曝光方式完全兼容,这些修改后的新镜头就是AI-S卡口Nikkor镜头。根据镜头光圈环和光圈直读环上的橙色最小光圈数字以及插刀卡口上的打磨凹槽,非常容易识别。当AI-S镜头用于Nikon FA机身时,它能够根据自身的焦距向机身提供信息以选择正常程序或高速程序,在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方式时,它们能够在非常宽的光照范围内提供一致的曝光控制。(因为AI-S镜头是为FA上的曝光“自动化”而定制的,因此机身的自动曝光连动拨杆能够非常流畅地控制AI-S镜头的光圈,以达到更为快速而精确的曝光控制)。 代表镜头:Nikkor AIS 50/1.4
AF-S: Silent Wave Motor静音马达
  代表该镜头的装载了静音马达(Silent Wave Motor,S),这种马达等同于佳能的超音波马达(ultrasonic motor),可以由“行波”(travelling waves)提供能量进行光学聚焦,可高精确和宁静地快速聚焦,可全时手动对焦。 可支持AF-S 镜头自动对焦的相机有 F5 ; F4; F100; F90X; F90; F80; F70; F65; D1; D1X; D1H; D100,其余的机身可以接用,也可以测光,但不能自动对焦。
代表镜头:28-70mm f/2.8 ED-IF AF-S Zoom-Nikkor
D型镜头:Distance 焦点距离数据传递技术
  代表镜头可回传对焦距离信息,作为 3D(景物的亮度,景物对比度,景物的距离)矩阵测光的参考以及 TTL 均衡闪光的控制。1992年推出。
代表镜头:28-105mm f/3.5-4.5D AF Zoom-Nikkor
CRC:Close Range Correction 近摄校正
  采用浮动镜片设计,保证近摄时光学素质不下降,例如AIS 24/2.8、AF 85/1.4D IF之类均采用了CRC技术。
DC : Defocus-image Control 散焦影像控制
  尼康公司独创的镜头,可提供与众不同的散焦影像控制功能。镜头的前端有一个散焦定位转环,该环上的光圈值从F2到F5.6共4挡,分别标在环的左右,用R(后景散焦)与F(前景散焦)来指示。这是一种特殊的定焦镜头,其最大特点在于容许对特定被摄体的背景或前景进行模糊控制,以便求得最佳的焦外成像,这一点在拍摄人像时非常有价值,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根据所想要表现的来控制照片的各个部分,这也是其它厂家同类镜头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尼康只有2支DC镜头:AF DC 105mm f/2D、AF DC 135mm f/2D
ED : Extra-low Dispersion超底色散镜片
  是指这支镜头内含 ED 镜片,最大限度降低镜头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从而保证镜头有优异的光学表现。
代表镜头:80-200mm f/2.8D ED AF Zoom-Nikkor
  与D型镜头不同的是,该种镜头无光圈环设计,光圈调整必须由机身来完成,同时支持3D矩阵测光。这样的设计减轻了镜头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该种镜头与F5、F100、F80、F65、F60、F55、F50、F401、PRONEA和D1机身完全兼容,对于F4、F90F90X、F70、F801和F-601等机身,只能使用程序曝光和快门优先曝光模式。与剩下的其他机身不兼容。G型Nikkor镜头操作更为简便,理论上没有误操作,因为它无需手动设置最小光圈。这是塑料AF镜头的延续,针对那些几乎从不手动设置镜头的摄影者。现在Nikon有将G型头推广的趋势。
代表镜头:28-80mm f/3.3-5.6G AF Zoom-Nikkor
IF : Internal Focusing内对焦技术
  所谓内对焦是指镜头在对焦时,前后组镜片都不移动,而由镜头内部的一个对焦镜片组(focus lens group)的浮动来完成对焦,对焦时镜头长度保持不变。IF技术的采用使快速而安静的对焦变为可能。
代表镜头:85mm f/1.4D IF AF Nikkor
  1996年Nikon为APS相机Pronea发布的价廉、紧凑的镜头。性状与塑料AF-D镜头相同。不能适配于非APS机身。减少了预留给反光镜的空间,意味着这类镜头不同用于35mm相机,而且像场也太小,不足以覆盖35mm胶片。但是标准的AF镜头却可以用于APS相机。
  是指这只镜头是微距镜头,或有微距拍摄的功能
代表镜头:105mm f/2.8D AF Micro-Nikkor
N:New 新型
  Nikon一些改进型镜头的标志,例如著名的AF 80-200/2.8D ED(N)
N/A:全时手动对焦
  与佳能的FTM一样。
P型镜头:内置CPU镜头
  机身内置聚焦马达是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但这个策略对巨大的望远自动镜头并不能很灵,这使得Nikon新机身无法高效使用望远镜头。1998年Nikon发布了内置了CPU手动聚焦长焦镜头(P),以满足AF机身先进的自动曝光功能,从而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尽管P型镜头看起来和AI-S镜头是一样的,但这些镜头却拥有AF镜头的电子和大部分性能。
目前只有3支P型镜头:500/4 IF-ED、.6-8 IF-ED和45/2.8。
PC - Shift:移轴镜头
  移动镜头光轴调整透视的镜头。多用于建筑摄影。
RF : Rear Focusing 后组对焦技术
  与IF不同的是,RF镜头由后组镜片(rear lens groups)完成对焦。由于后组镜片比前组镜片要小,易于驱动,所以保证了迅捷的对焦速度,而且镜头长度一样不变。RF对改善成像质量亦有贡献。
代表镜头:85mm f/1.8D AF Nikkor
S:Slim 轻薄
  Nikon一些薄型镜头的标志,例如AIS 50/1.8S。
SIC:Super Intergrated Coating 超级复合镀膜
TC :Teleconvertor 增距镜
VR : Vibration Reduction 电子减震系统
  NIKON防手震镜头的代号,可用于手持摄影在低速快门时,增加画面的稳定性。能支持VR的机身有 F5、F100、F80、F65、D1、D100。其余机身可以使用镜头但不支持VR功能。
代表镜头:80-400mm f/4.5-5.6D ED VR AF Zoom-Nikkor
  佳能“粉丝”不要着急,第二页就是关于佳能的介绍。
镜头标识的含义(佳能篇)
AFD:Arc-Form Drive 弧形马达
  为早期EF镜头的AF驱动而开发的弧形直流马达。与USM马达不同,AFD马达对焦是有声的。
DO:Multi- Layer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多层衍射光学元件
  Canon于日宣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片用于照相机摄影镜头中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多层衍射光学镜片同时具有萤石和非球面镜片的特性,所以该镜片的推出,是光学工业的一个里程碑。衍射光学元件最重要的特性是波长合成结像的位置与折射光学元件的位置是反向的。在同一个光学系统中,将一片MLDOE与一片折射光学元件组合在一起,就能比萤石元件更有效地校正色散(色彩扩散)。而且,通过调整衍射光栅的节距(间隙),衍射光学元件可以具有与研磨及抛光的非球面镜片同样的光学特性,有效地校正球面以及其他像差。
代表镜头:EF 400/4 DO IS USM
EF: Electronic Focus 电子对焦
  佳能EOS相机的卡口名称,也是EOS原厂镜头的系列名称。
EMD:Electronic-Magnetic Diaphragm电磁光圈
  所有EF镜头的电磁驱动光圈控制元件,是变形步进马达和光圈叶片的一体化组件,用数字信号控制,灵敏度和精确度都很高。
FL:Fluorite 莹石
  一种氟化钙晶体,具有极低的色散,其控制色差的能力比UD镜片还要好。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莹石不是玻璃,而是一种晶体。它的折射率很低(1.4)而且不受潮湿影响。莹石镜片一般不会暴露在外,所以你不大会直接接触到。莹石镜片不如普通玻璃耐冲击,但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易碎,所以在使用中并不需要特殊的照顾。
FTM:Full-time Manual Focusing 全时手动对焦
即无论什么时候,即使是镜头正在自动对焦时,都能用手动调节对焦,不会损坏镜头。
L: Luxury 豪华
  佳能专业镜头的标志。和消费级镜头相比,L头带有研磨非球面镜片、UD(低色散)、SUD(超低色散)或者Fluorite(萤石)镜片,这些是镜头出色的光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通常镜头的构造质量也要优秀很多。其标志为镜头前端的红色标线,是佳能的高档专业镜头。
代表镜头:EF70-200/2.8 LU
IS:Image Stabilizer 影像稳定器
  影像稳定器是通过修正光学部件的运动减小手颤动对成像的影响,所以也称防手震镜头。在IS镜头中,装有一个陀螺传感器,它能检测手的振动并把它转化为电信号,这个信号经过镜头内置的计算机处理,控制一组修正光学部件作与胶片平面平行的移动,抵消手颤动引起的成像光线偏移。这个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手持拍摄的效果,对一般情况而言,IS镜头允许您使用比理论上低两级的快门速度。也就是说,您用普通300毫米镜头时,只能选择1/250秒以上的速度,而使用300毫米IS镜头就可以用1/60秒拍出清晰的照片。
代表镜头:EF28-135/3.5-5.6 U IS
MM:Micro-Motor 微型马达
  这是传统的带传动轴的马达。比较费电。不支持全时手动(FTM)。多用于廉价的低档次镜头。
SF:Soft Focus 柔焦镜头
  用这种镜头拍摄出来的照片与相机移动或调焦不实的效果大不相同,它利用刻意设计的球面像差,而使被摄景物既焦点清晰又柔和漂亮。柔焦的效果视光圈大小及专门的调节装置而有强弱之分。
代表镜头:EF135/2.8SF
S-UD:Super Ultra-low Dispersion 高性能超低色散镜片
  一片S-UD大体与用一片萤石镜片的效果相近。
TS:Tilt Shift 移轴镜头
  移动镜头光轴调整透视的镜头。移轴镜头的作用,除了纠正透视变形,还能调整焦平面位置。正常情况下,相机焦平面与胶片平面平行,用大光圈拍摄,焦平面的景物清晰,焦外模糊;若用移轴镜头调整焦平面,能改变清晰点。 显然,移轴镜头最合适建筑、风景和商业摄影。 EF移轴镜头不设AF功能。
佳能的TS镜头目前有TS-E24/3.5L、TS-E45/2.8和TS-E90/2.8三款.
UD: Ultra-low Dispersion 超低色散镜片
  一种特殊类型的光学玻璃,由于能够控制光谱中光线的色散现象,被广泛用于镜头的色差控制。两片UD一起用大体与用一片萤石镜片的效果相近。
USM/U:Ultrasonic Motor 超声波马达
  大部分EF镜头使用的对焦马达类型,利用频率在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源转动的马达,是实现宁静、高速AF的主要部件。EF镜头的超声波马达有两种,环形超声波马达(Ring-USM)、微型超声波马达(Micro-USM)。采用超声波马达的镜头在前端有一黄色环,标记着”ULTRASONIC”。环形超声波马达是佳能中高级USM镜头使用的对焦马达,其驱动组件是环形的,在驱动时不需要使用任何齿轮之类的传动件。因扭矩很大,所以启动和制动的速度比一般的对焦马达快很多。全时手动只能在环形超声波马达头中实现,要注意如EF 200/1.8L、EF 500/4.5L和EF 600/4L、EF 50/1.0L、EF 85/1.2L等不能实现全时手动。微型超声波马达是一种小型圆柱状超声波马达,在速度和安静程度上不如环形超声波马达,而且不能全时手动对焦,但因其较低的制造成本,所以较多用在中低档的EF镜头上。
代表镜头:EF24-85/3.5-4.5U
关于尼康的机身马达和镜头马达,以面向新手的语言解释如下:简单说一下吧!以前拍照是需要手动拧对焦环,靠目测进行对焦的,后来自动对焦技术发明以后,需要机械来驱动对焦镜片的移动,移动的动力来源就是马达!在电子化卡口出现以后,佳能全面抛弃机身马达,所以现在佳能的对焦全靠镜头马达,特别是超声波马达发明以后,所以佳能用户没有选择马达的苦恼!而尼康当初比佳能的市场大,没能下决心改换卡口,折中方案就是使用了机身马达,从卡口上看,如果面对机身卡口,大概在7点钟方向有一个类似一字改锥的东西,就是机身马达的驱动杆,在镜头相应的地方也有一个凹槽,耦合上以后来传递扭矩!机身马达的主要优点是镜头便宜,只要一个马达就可以驱动所有镜头,缺点也很明显,对焦反映慢,因为会有机械耦合的间隙,同时机身马达的扭矩是固定的,大小不同的镜头对焦速度差异很大!后来尼康开发了机身马达,就是AF-I和AF-S镜头,前者是普通镜头马达,后者是超声波镜头马达,有点是对焦速度快,动力直接作用到镜片上,同时可以在不同镜头上安装不同扭矩的镜头,缺点是每个镜头都要装马达,所以比较贵!从使用上讲,没有马达的镜头保有量大,而且有很多经典镜头,所以很多老用户很在意是不是有机身马达,但同时没有马达的镜头已经开始限制高端机身的性能了,所以尼康在几年前开始逐步淘汰机身马达,第一步是停产无马达的镜头,第二步是在低端器材上(面向没有镜头负担的用户)取消机身马达(同时减低入门器材的成本),然后会缓慢的在中高端机上取消机身马达!两种镜头的区别,一般市面上常见的镜头中:无马达镜头编号是AF、卡口上有凹槽、触点缺2个!有马达的镜头编号是AF-S,没有凹槽、触点全!缺的两个触点应该就是镜头马达的电源接口!D90机身,注意机身马达:相对的D60就没有机身马达:下图AF镜头,看凹槽和触点:AF-S镜头:
ZOL人在旅途提供:转载关于测光的知识
相机测光模式
  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或传统傻瓜相机,大多数都具备这几种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点测光以及评价测光。这几种测光方式基本可以应付目前所有的拍摄,但是在影楼以及一些专业场合或者广告拍摄,摄影师依旧依赖测光表的数值来进行拍摄。
一、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或简称:中央平均测光)
  中央平均测光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测光模式,几乎所有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将中央平均测光作为相机默认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主要是考虑到一般摄影者习惯将拍摄主体也就是需要准确曝光的东西放在取景器的中间,所以这部分拍摄内容是最重要的。因此负责测光的感官元件会将相机的整体测光值有机的分开,中央部分的测光数据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而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作为小部分比例起到测光的辅助作用。经过相机的处理器对这两格数值加权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摄的相机测光数据。例如尼康的相机采用的就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尼康相机的中央部分测光占据整个测光比例的75%(这个比例各家品牌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他非中央部分逐渐延伸至边缘的测光数据占据了25%的比例。在大多数拍摄情况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测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摄的主体不在画面的中央或者是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适用拍摄用途:个人旅游照片,特殊风景照片等。
二、点测光
  (SPOT)
  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虽然可以充分的表现整个画面的光线反应,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需要精准的小范围物体曝光准确时,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就不那么好使了,即使是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有时范围也有些大。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一些厂商研发出此种点(SPOT)测光模式来避免光线复杂条件下或逆光状态下环境光源对主体测光的影响;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大多数点测相机的测光区域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却不那么好掌握,怎样去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由于点测光的技巧,还可以用在日益盛行的数字相机微距拍摄时大放光彩上,这样可以让微距部分曝光更加准确。因此喜爱微距拍摄者必须尽力学好这种测光方式,初步可以选则画面中的中间小区域来作为测光基准点。点测光在人像拍摄时也是一个好武器,可以准确的对人物局部(例如脸部、甚至是眼睛)进行准确的曝光。
  点测光只对很小的区域准确测光,区域外景物的明暗对测光无影响,所以测光精度很高,其用途主要是可对远处特定的小区域测光。掌握这种测光方式一是要求摄影者对所使用相机的点测特性有一定了解,懂得选定反射率为18%左右的测光点,或能对高于或低于18%反射率的测光点凭经验作出曝光补偿。点测方式主要供专业摄影师或对摄影技术很了解的人使用。点测方式使用不当会添乱。
  适用拍摄用途: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照片等。
三、评价测光
  (或称分割测光)
  评价测光(或称分隔测光)测光方式是一种比较新的测光技术,出现时间不超过20年,最早由尼康(Nikon)公司率先开发这种独特的分割测光方式。评价测光(或称分隔测光)测光方式与中央重点测光最大的不同就是评价测光(或称分隔测光)将取景画面分割为若干个测光区域,每个区域独立测光后在整体整合加权计算出一个整体的曝光值。最开始推出的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一般分割数比较少,例如尼康是将测光区域分割为八个部分,各自独立测光后通过相机的中央处理器以及内建数据区域测光的功能,佳能、美能达、宾德等品牌的相机也都有类似的测光模式设计,区别仅在于测光区域分布或者分析算法不同。例如佳能顶级机器上设计的21区域TTL测光准确并且快速,这不仅仅依赖于相机本身的硬件性能,还和相机的处理能力以及数据分析算法关系紧密。
  多区评价测光是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化测光方式,是模拟人脑对拍摄时经常遇到的均匀或不均匀光照情况的一种判断,即使对测光不熟悉的人,用这种方式一般也能够得到曝光比较准确的片子。这种模式更加适合于大场景的照片,例如风景、团体合影等等,在拍摄光源比较正、光照比较均匀的场景时效果最好,目前已经成为许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最常用的测光方式。
  适用拍摄用途:团体照片,家庭合影,一般的风景照片等。
  上面介绍了测光的原理以及几种常见的测光方式,希望能给大家在实际拍摄中带来帮助,不过实际拍摄中受到物体色彩、各种光源以及自然界的光影都会影响到相机的测光精度。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曝光补偿?正补偿还是负补偿,这些都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经验来判断。多拍片,多看片,多理解,希望大家都能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
原文里“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一节因D3100无此功能,做了删减。
本文摘自网络,非本人原创,仅供大家分享学习。
带什么样相机去旅游 &网友“月涯无忌”分享 &日收录&&&追寻完美的旅游相机&&& 如果有朋友问"我想买一块手表,买哪个好",历尽千辛万苦一起分析了两个小时,终于你推荐了一款卡西欧CasiobabyG,而你的朋友说:谢谢你,BabyG很好,但我从小不喜欢圆形,我要一个方形手表。当场晕倒,几个小时白费了。&&& 买手表这问题看似简单,要准确回答却让人抓狂。首先是你买表干啥?纯粹看时间?运动记步?时装的装饰?收藏与保值?显阔?然后要看你预算多少,因为一块表的售价可以从一美元到十万美元。最后手表这东西还牵涉到个人的审美观和颜色喜好,而这些东西根本无道理可讲。&&& 我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以帮助别人为乐。但当我被问"买什么相机"我一般都很难回答。因为这问题和买手表一样不是半个小时能讲清楚的。尤其如果这位朋友对摄影常识一无所知,不知道什么是光圈和速度,那情形简直就是鸡同鸭讲。我很原意帮助别人,但如果每帮助一个需要几个小时,每天我也不用干别的事了。如果您不了解这些基本的摄影名词,可以先看一下我先前的《几个必要的摄影名词解释》。希望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能做出自己的选择。&&&&旅游摄影相机的选择&&& 关于摄影器材的价格有一点要强调,付出与收获是不成正比的,而且你付出得越多收获越少。打个比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雨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