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堂电脑上玩登录养神凡加多少体力?

糖尿病与经络拍打保健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和压力的不断加快和增加,加之缺乏运动和太过丰盛的饮食,以及人们对空调、冷饮的过度偏爱等,使得随之而来的现代病、职业病和慢性病不时侵扰伤害人们,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烦恼,为此,我们整编了一套经络拍打养生保健操,以达到强身祛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此经络拍打操简易、明了、实用、不花钱且安全可靠,且无药物的毒副作用,便于操作和锻炼,正所谓一看就明,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一拍就安,效果不可思议!
人的身体无论任何一个部位出现病症,都是气血问题,造成气血不通的原因很多,如哀、乐、忧、思、悲、恐、伤等七情六欲;贪、嗔、痴三毒烦恼,以及外邪、风寒、饮食不当、不良习惯、外伤等。这些现象一旦造成气滞、血瘀,就会出现病症。拍打疗法简单有效的原因就是直接作用于病灶,将气滞血瘀的问题化解,打通经脉气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所有的经络通畅,气血流动没有阻碍,新陈代谢就会正常,免疫能力充分增强,身体也就健康平安。
由于经络拍打长期藏于深闺之中,加之百家齐鸣,百花齐放,众多拍打方法和方式不一样,未能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以及五禽戏等有一个统一的锻炼标准和套路,从而某种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其全面推广和发扬光大。自古以来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各种健康之路和方法如雨后春笋般问世,层出不穷,经络拍打正是众多方法中最简单、易学、全面和有效的方便法门。
实践证明,虽然所有的锻炼方式各有所长,都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但经络拍打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祛病防病,针对性极强,这也正是其最诱人的魅力之处和根本所在,因此经络拍打值得大力推广和宣传,也有益于全民健身,利国利民,造福于人类。总之,经络拍打效果殊胜,祛病防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相信未来的健身热,不仅是“爬山热、跑步热、打球热、跳舞热、瑜伽热、太极热”,更是“拍打热”。
最后,感谢所有提供帮助的人,祝福天下所有同胞都“大显身手”,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幸福快乐!
&&&&&&&&&&&&&&&&&&&&&&&&&&&&&&&&&&&&&&
末学 &&海东
糖尿病与经络拍打保健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是“ 富贵病”之一,为“
现代生活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三大疾病。中医称为消渴病。糖尿病分为两类: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即1型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即2型。前者主要见于青少年与儿童,
而后者以中老年人和肥胖者居多,具有多饮、多渴、多尿和血糖与尿糖升高特点。中医认为患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素体虚亏,过于疲劳等。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中风的的症状,甚至昏迷。
总之,糖尿病是多发病,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近些年统计也呈上升趋势。作为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一个主要致死因素,统计表明:在患糖尿病15年后,34%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19%的2型患者会发展成为临床糖尿病肾病。同时它更以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重要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伴发血脂的升高,特别是甘油三酯增高,以及血胰岛素升高,而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也是导致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冠心病、脑梗塞的基础,使冠心病更加隐蔽,糖尿病可造成神经损伤,使痛觉传导异常。糖尿病病人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无症状性心肌梗死的比例比无糖尿病者要高得多。糖尿病导致弥漫性脑动脉小血管病变,易发生腔隙性脑梗塞、多次梗塞。
导致糖尿病肾病,由于大量高渗糖从肾脏滤过,造成对肾小球的损伤,日久可以使基底膜变性,导致糖尿病肾病,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末梢神经病变:糖尿病的高血糖可以影响末梢神经的营养与代谢、神经纤维脱髓鞘变性等,引起周围神经炎,出现肢体麻木,感觉障碍;如导致痛觉异常,表现为疼痛敏感、低下等。
眼部病变:糖尿病可以引起眼底视网膜病变及眼底中央动脉硬化,表现为渗出、水肿,
视网膜变性,眼底出血,视力损伤等,也可以导致晶状体混浊或白内障等。
导致阳痿:男性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阳痿与性功能低下。下肢溃疡与坏疽: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下,
而高血糖又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一旦发生下肢皮肤破损,容易形成溃疡,经久不愈。
糖尿病与经络拍打保健方法
一、仙人揉腹法---“延年九转法”:
仙人揉腹又称“延年九转法”,延年九转法是以自我按摩为主的组合动功。本法载于清初方开手辑的《颐身集》中。方开,清代安徽新安(歙县)人,是康雍年间著名养生家,此法以转摩腹脘为特色,共计九法,每法均有图与图解。最后“全图说”指出:“摩腹之法,以动化静,以静运动,合乎阴阳,顺乎五行,发其生机,神其变化。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证,补不足,泻有余,消食之道,妙应无穷,何须借药烧丹,自有却病延年实效耳”。
本法有理气宽中、和胃降逆、健脾润肠的作用,简便易学,动作柔缓,锻炼时不受时间、场地等限制,也无任何偏差之弊。因而最适宜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一些消化系统疾病,诸如胃下垂、胃炎、胃神经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以及肺结核、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肝炎等患者。常练此功,还有助于治疗遗尿、尿潴留、遗精、阳痿、早泄等,对于女子痛经、月经不调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仙人揉腹方法:
预备势: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第一式:按摩心窝部
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图1)
  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图2)
  第三式:按摩腹两侧,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循环做共21次。(图3)
第四式:推按腹中线部位 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图4)
  第五式:右手绕脐腹按摩 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图5)
  第六式:左手绕脐腹按摩 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图6)
  第七式:推按左侧胸腹&
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图7)
  第八式:推按右侧胸腹&
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右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图8)
  第九式:盘坐摇转&
改为盘坐势,两手拇指在里,四指收拢,握捏成拳(道家称为“握固”),分别轻按两膝上,全身放松,足趾微向下屈。上身微往下俯,进行缓缓摇动。先自左向前、向右、向后、按顺时针方向摇转21次;然后自右向前、向左、向后、做逆时针方向摇转21次。摇转的幅度宜大,如摇转向左时,应将胸肩摇出左膝;摇转向前时,宜将上身摇伏膝上;摇转向右时,应将胸肩摇出右膝;摇转向后时,上身宜尽量往后倒。摇转以满足为妙,但又不可心躁图速,着意急摇。(图9)
凡摩腹时,须凝神静虑于矮枕,平席正身,仰卧齐足。手指轻摩缓动,将一至八式依次作完为一度,每次应连作7度。作毕,遂起坐,按第九式摇转,左右各21次。清晨睡醒时作所谓之早课,中午作谓之午课,晚来临睡前作为晚课,日三课为常,倘遇有事,早晚间课必不可少。初作时,一课3度;3日后,一课5度;再3日后,一课7度。无论冗忙,不可间断。练习次序:将一至七式依次作完为一遍,每次应连作7遍。作完后,起身盘坐,按第八式摇转,左右各21次。
“延年九转法”注意事项:
1练功前一般要求解开衣裤,以直接揉摩为宜。姿势第一至第八节,以正身仰卧为主。
揉腹时必须凝神静虑,动作轻松、柔软、缓慢的的运动,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匀畅,切忌闭气着力。摇转上身时不可过快过急,练功后应自感轻松舒适、无疲劳感为度。
依次做完前七节为1度,每次可做2—3度,最后以第八节摇身毕,初练功者早晚各做一次,不可间断,只要持之以恒,必见成效。每次如认真作,大约需要三十分钟,越慢越好。倘遇有事,早晚两次必不可少。
练功期间,由于胃肠臑动增强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常会出现腹内作响(肠鸣音)、嗳气、腹中温热或易饥饿等现象,这属正常的练功效应,可顺其自然,无须作任何处理。
5 凡腹内患有恶性肿瘤、内脏出血、腹壁感染及妇女妊娠期间均不宜练此功。
揉腹效验:
1 腹部温热:一般认真作到第六到七遍时会感到腹部温暖,这是内气汇聚的表现。
胃肠蠕动有声:坚持揉腹,动作熟练后慢慢每次都会出现胃肠蠕动的感觉,有时甚至别人也能听到你肚子“汩汩”的声音,这是内气汇聚后运行通畅的表现。
头脑清爽愉快:认真作完揉腹保健法,会感到明显的头脑轻松,疲劳感一下子消失,因为揉腹可以使中焦气健运,清气上升,头脑轻松。
排除宿便:揉腹后可能出现大便黑臭、或者拉肚子、肚子疼等表现,这是内气汇聚攻冲宿疾、排出胃肠毒素的表现。
食欲改善:胃口变好,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身体瘦弱者体重会增加;虚胖者身体会变得结实,肚子赘肉消失,腹部有弹性,这是元气汇聚充沛的表现。
面色光润、身体健壮:坚持锻炼揉腹,面色会变得越来越光彩,皮肤细嫩,身体强壮,因为长期揉腹可以使内脏血运丰富,内分泌协调,内脏元气充盛自然面色红润,身体强壮。
“延年九转法”养生机理:
1、中医学角度:
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有肝、脾、胃、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因而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保健法与普通的揉腹方法不同,不仅将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而且揉法一直沉到丹田,将中焦和下焦连成一片,通过圈揉和回环晃海,横向联通足阳明胃肠、足太阳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和任脉等经脉,使整个腹部的内脏得到运动。使内气迅速汇聚运行,坚持揉腹法,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证,补不足,泻有余,消食之道,妙应无穷,有却病延年实效耳。”本功法属于强壮功法,通过培护脾肾达到补气益精的目的,因此常练此功,有助于治疗肺结核、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肝炎、遗尿、尿潴留、遗精、阳痿、早泄等虚损性疾病,同时对于女子痛经、月经不调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现代医学角度: 
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淋巴液循环,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增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从而有助于防治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和便秘等疾病。另外,坚持揉腹还可迅速消除积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于防治肥胖症,因为血液大量进入腹腔,因此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此外,揉腹可以产生的“啡肽”类物质,能够迅速缓解大脑疲劳,使人产生愉悦清爽的感觉,非常有助于脑力劳动者恢复疲劳。
3、针对糖尿病人的说明:
A、本保健法可以刺激内脏运动,使脏腑气血运行通畅,特别是胰腺的血运通畅,可以帮助恢复胰岛功能,唤醒沉睡的胰岛,增多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活性,直接解决糖尿病的根本原因。
B、本保健法通过外在的手法按摩,可以促进内脏血液运行,加速肠、胃、肝脏、胰腺等的血液供应和新陈代谢,消耗血液中的糖能量,从而直接而有效的降低血糖含量。
、金元时代的名医李东垣认为:中焦脾胃受饮食劳倦所伤是导致消渴病(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这种分析恰恰与当前社会状态吻合。糖尿病人群有很大一部分四五十岁,属于社会中坚力量,饮食没有规律,要么饿过劲、要么猛吃猛喝,饥饱不调,损伤中焦脾胃;工作压力大,睡眠休息不足,疲劳得不到缓解、生命能量一直处于透支状态,这些都会导致“元气不足、阴火上升”,导致消渴的产生。李东垣把这个过程就描述为“饥饱劳役,损伤脾胃,百病丛生”,治疗从中焦脾胃入手进行调理(具体方法见下期)。只要中焦脾胃运化良好,气血运行通畅,内脏功能自然健运,胰岛功能恢复,糖尿病自然消失。本保健法以按摩腹部为主,通过外在的自我按摩,使体内中焦之气汇聚运行,恢复中焦脾胃功能,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笔者在临床中曾做过实验,凡按照规定认真做该保健法七遍(大约四十分钟),糖指数均会下降1~3不等,尿糖指数下降两个加号,最多降低三个加号,长期坚持此保健法的锻炼,可脱离降糖药物而维持血糖稳定。
二、拍打、摩擦大椎:
起势:双脚自然站立,同与肩宽,膝盖微屈,双手下垂,送胯放松,闭目养神,以下每节开始拍打时皆如是,以调息身心。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摩擦大椎,先右手再换左手轮流拍打、摩擦大椎,一般36下。
三、按揉、拍打后背、背部两侧膀胱经、督脉(华佗夹脊):
第一步,扭摆拍打后背,以腰为轴带动两臂,左手手掌绕至体后用掌背拍击后背部,同时右臂绕过体前用掌心拍击左侧后背部(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然后再反方向左右轮换拍打。右手内旋向右下方绕至背后,屈肘用掌背拍击后背部,左臂同时向左绕过体前用掌心拍击右肩部,如此反复拍打,一般拍打遍数为四八拍。拍打时动作要协调,利用肩背及腰部转动时的惯性。两臂摆动时肩、肘、腕关节要灵活,拍打力度要适宜。
拍打后背时,臂应尽量向后上屈,使自己不易接触的背部得到拍击锻炼。如此不断地扭身、摆臂,两手交替进行拍打,拍打次数自定。
第二步,自下而上推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一般5遍,然后自下而上按揉背部两侧膀胱经肺俞、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三焦俞各1分钟,如无他人帮助按摩,自己可用右手掌背自下而上拍打背部左侧,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然后用左手拍打背部右侧,方法同上,一般拍打5-8遍,膀胱经上有心、肺、肝、胆、脾、胃、大小肠以及肾俞穴等;
第三步,用掌背拍打背部中央即督脉,由背部正中上方(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拍打至长强穴,可顺拍亦可上下反复拍打,一般拍打5遍;第四步,自下而上按揉、推擦华佗夹脊,华佗夹脊也叫夹脊穴,自第一胸椎起至第五腰椎止,每椎棘突下旁开半寸处是穴,十二个胸椎和五个腰椎两旁共三十四个穴,以酸胀为度。
四、按揉、拍打胰俞穴:
胰俞穴:第8胸椎下旁开1.5寸。胰俞穴是“胃管下俞”穴的别名。在第八、九胸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主治:消渴、咽喉干燥、腹痛呕逆、肋间神经痛等。
尿频尿量多,而且尿的颜色混浊,脸色开始发黑,口干舌燥,常觉得腰膝酸软,有时睡觉会出汗,有时心烦失眠。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一般病程久了才会发展到肾阴受损的地步。肾阴不足,肾主收藏的功能就减弱,所以会小便频繁;水谷稍微不能吸收,都随小便排出,所以小便颜色混浊;五脏与五色相配,肾脏与黑相合,脸色发黑是肾脏本脏色的显现,有此现象,说明疾病发展的程度已经很深了。同时,肾虚会导致虚火上炎,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必然出现“心肾不交”的症状,如腰膝酸软、睡觉出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燥等表现。这个时候需要刺激按摩胰俞等穴位。一般1-3分钟。
五、按揉、搓摩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膻中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黄帝内经》认为“气会膻中”,膻中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和心血管神经中枢,促进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改善冠状血流量,提高心肺部植物神经功能。拇指或由手掌大鱼际按揉100次;或拇指或手掌大鱼际部由上向下摩擦膻中,持续1-3分钟,以透热为度。
六、拍打命门、肾俞穴:
第一步,用双拳拳眼或双手掌心轮流敲打或拍打命门,拍打时,身体略微前倾,便于拍打,一般拍打八十一下,所谓“九九打”;第二步,双手半握拳以拳背或双手掌心轮流敲打或拍打左右肾俞穴,身体略微前倾,便于拍打,右手敲打或拍打左肾俞穴,左手敲打或拍打右肾俞穴,一般为九九打,左右肾俞穴各拍打八十一下。
拍打命门穴,命门与肚脐相对应,命门就是命火之门。命门火上下贯通脊柱,左右联络肾脏,命门是个强壮穴位。经常拍打命门有培补命门真火,振奋人体阳气,扶助肾阳功能,保持青春活力的功效。命门火旺,增强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水液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保持性机能持续有力,总之,就是打命门壮活力。此外,拍打命门,还能防治多种腰痛、遗精、遗尿、阳痿、早泄、赤白带下等多种病患。
拍打肾俞穴,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储藏着五脏的精气,拍打肾俞能激发肾气,健肾壮阳,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代谢力,有益健康长寿,拍打肾俞能刺激膀胱经的脉气,对五脏六腑的功能都有振奋作用。
七、拍打、搓摩腰骶部(即八髎穴):
第一步,双手掌背轮流反复拍打或用空拳叩击腰骶部(即八髎穴)3分钟或360次;第二步,搓摩腰骶部,搓热双手将双手放在腰眼部位,从上向下摩擦腰骶部,从腰部向下斜擦至尾闾处(长强穴),再回头从腰部反复搓起,反复搓摩3分钟,将腰骶部搓得越热越好,摩擦腰肾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
八、拍打、叩击髀关:
双手拍打或用空拳叩击髀关,髀关位于足阳明胃经,耻骨上缘水平线向下四寸,靠大腿前中位。髂前上棘与髂骨外上缘连线上,屈股与承扶相对取之。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所谓脾胃之邪常滞留于髀关,胃经气血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拍打、叩击髀关穴可健脾除湿,固化脾土。一般拍打1-3分钟或左右穴各180次。
九、按摩、捶打足三里:
足三里位置,腿的髌骨下面有一个凹陷,这叫犊鼻穴,用左手的四个手指头放在犊鼻穴的下边,横着放着,四个手指头就把上下的距离量出来了,足三里就在小指的下头,足三里穴在经络学里称为长寿穴,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经常按摩足三里对全身各脏腑的疾病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特别是有利于下列疾病的康复:头痛、牙痛、鼻炎、口眼歪斜、口舌生疮、候痹、哮喘、高血压、腹胀、精神疾患、骨关节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双腿伸出100度-130度,双手握拳,用尺侧适量捶打本侧足三里穴位(附图),双侧交替捶打。熟练者也可以双侧同时捶打(图9)。每曰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双侧均捶打九九八十一下。
十、按揉、拍打三阴交:
取穴方法:
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三阴交穴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十总穴之一。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有安神之效,帮助睡眠。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遗精,阳痿,阴茎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按摩穴位时应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力度,一般一次按摩持续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另外按摩用手的指甲不宜过长,按摩时力量不应过大,以免伤害自己。
十一、按揉、拍打消渴穴-诊治、预测糖尿病的经外奇穴:
消渴穴取位在漏谷穴和地肌穴之间,即内踝尖向上4指为三阴交穴,再上4指为漏谷穴,再上4指为地肌穴。消渴穴在人的双腿上各有一个,每天按摩此穴,5-10
分钟,坚持100天,必有明显效果。
消渴穴不仅能诊断、治疗糖尿病,还能超前5-10年预测、预防糖尿病,而且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其实这个方法不稀罕,就是在人的小腿上寻找一个神奇的穴位——原来在人的踝骨和胫骨的正中有一个经外奇穴——它就是消渴穴。对中医了解的人都知道,人体有365个穴位,而我今天要说的这个消渴穴是人体365个穴位之外的一个奇穴。
十二、按摩合谷、内关:
1、按揉、切打合谷穴: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的合谷穴上,适当用力掐压按揉120次。两手交替进行。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第二掌骨中点,即“虎口”处。取法:当拇、食指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即是。按揉合谷穴可疏风解表,镇痛通络。五指并拢,用一手掌尺侧适量切打另一手虎口的合谷穴位(附图)。每曰早、晚各做一次,一般按揉120下或各切打九九八十一下。合谷穴反映敏感,能引起女子子宫收缩,怀孕女子,不可妄自按摩。
2、按摩内关穴:手腕之间有一个腕横纹,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然后把无名指放在腕横纹上,食指所指的那个位置就是内关穴,在腕的当间,两根筋的中间,按摩内关穴对心包经所经之组织器官疾病有一定疗效,如心肌梗死、手心热、肘臂疼痛、拘挛、腋下肿胀、乳腺疾病等。尤其《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说:“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按摩内关穴对预防和治疗心脏病有好处的。一般1分钟或120下。
十三、搓揉、拍打涌泉穴:
用掌心搓揉、拍打涌泉穴即脚心,用手掌紧贴足心,快速摩擦至发热,左右各180次。掌心有劳宫穴,能清心火,平肝逆,舒气化痰,清胸膈之热,醒神开窍,通脉回阳,防治心胸痰火。涌泉穴被称为“长寿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趾、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即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经常按摩可起到补肾固元的功效。用掌心搓揉、拍打涌泉穴,为心肾相交,两极相激,即水火既济。
十四、叩齿吞津保健法:
&“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要领如下:
1、功法要领:
A、叩齿:早晨醒来后,先不说活,心静什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B、搅舌: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可按摩齿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
C、鼓漱: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闭口咬牙,口内如含物,用两腮和舌做漱口动作,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漱口时,口内多生津液(唾液)。
D、吞津:等津液满口时再分三口慢慢下咽。初练时可能津液不多,久练自增。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
E、时间及次数:每当做时以十次为佳,早、中、晚各叩齿十次,多做更佳。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即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有好处。
2、保健机理: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现代食物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使牙齿的咀嚼功能相对减弱
,经常叩齿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则把引起牙痛的龋齿和牙周病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口腔健康是关系到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大问题。现代医学证实,口腔疾病可引发多种疾病 ,如心脏病和胃病就与牙周炎有关。
牙齿的牙腔内有由血管等组织构成的牙髓,是牙的营养通道。牙所需要的营养在血液里,叩齿产生的生理性刺激,可以振动牙髓及牙床,巩固牙齿和牙周组织,兴奋牙神经、细胞和血管,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应,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和再生能力,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类似咀嚼运动形成的刺激,提高牙体本身的抵抗力,使牙齿变的坚硬稳固、整齐洁白,有益于口腔健康。经常叩齿,还可以使咬肌及牙齿的咬肌部保持和增强机能,减缓因年老机体萎缩造成的凹脸瘪肋状。牙病患者,经常叩齿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叩齿时,嘴、舌充分活动,血液循环加快,对延缓面部皮肤衰老大有裨益。
叩齿后跟着做吞津,所谓“津”,就是口腔活动后所产生的唾液。唾液能维持口腔的清洁,帮助浸湿、软化食物以利吞咽,其中含有淀粉酶,对食物有消化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各种酶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增强免疫机能。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在叩齿过程中,口腔唾液增多,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唾液中有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同精、血一样,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曰:“脾归涎,肾归唾”。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长寿、摄生保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李时珍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红炉点雪》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叩齿吞津养生作用如下:
A、健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东坦《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叩齿能健脾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叩齿能健齿。齿健,则食物易被嚼细,胃负减轻,从而养胃;二是脾“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涎为口津是唾液中较轻清稀的部分,具有帮助食物消化的功能。叩齿催生唾液,咽之有助于胃“腐熟水分
)”和脾的“运化、升清”(把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并将之“灌溉四旁”、布散全身),减轻脾胃的负担,达到健脾胃的目的。
B、补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叩齿健肾的机理有二:一是“齿者,肾之标”(《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牙齿健否是肾健否的标志之一,叩齿能健齿、充肾精,故可健肾。二是肾“在液为唾”,唾为口津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叩齿催生唾液,是谓“金律”,又称“玉液”,“津”通于“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故可健肾。
C、强骨益脑: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为肾精所养。叩齿能健肾,充盈肾精,利及骨骼,持恒进行,能致骨坚,故可健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而脑为髓海,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功能;反之,肾中精气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失养。叩齿能健肾,使肾中精气得充,故可健脑。
D、聪耳明目:《灵柩·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耳聪;肾中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耳鸣甚或耳聋。又“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灵柩·大惑论》),精气充盈则目能辨五色。叩齿能充盈肾精,故可聪耳明目。
3、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说明
糖尿病患者在中医看来主要为阴精亏乏,而造成“上中下三消”。叩齿吞津保健法持之以恒,所产生的“津液”便可自上而下灌溉五脏六腑。津液滋润上焦心肺,使人产生“不思小饮”之感,即产生的津液将心肺中虚燥的火气清润后,糖尿病属“上消”
型患者的“口渴欲饮,喝水多而不解渴”的症状便会消失;津液滋润中焦,会使人食欲正常,即产生的津液将中焦脾胃滋润后,胃中亢进的火气自然褪去,糖尿病属于“中消”型患者“食欲亢进,吃得多”的不正常表现就会慢慢消失;叩齿本身可以固齿,齿为肾之余,经常叩齿,可以固密肾气,同时,产生的津液可以滋润肾阴,糖尿病患者属“中消”型的“小便多,腰酸易疲劳”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肾气逐步充盈。可见,叩齿吞津法通调上中下三焦,补充阴精,固充肾气效果非凡,不啻为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方法的上上之选。
十五、全身上下颤抖(瞬间强肾法):
A、全身上下颤抖,所谓百练不如一颤,基本要领,身体站立,自然、放松,两臂下垂,两腿略宽于肩,身体随两腿一直一曲有节奏地上下颤抖,速度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幅度要感觉到胸肌震颤起来为标准,脚跟挨地离地均可,时间可长可短。
B、瞬间强肾法,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这种运动被誉为中医里的金匮肾气丸,有温补肾阳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补肾方法,瞬间强肾法是道家仙学泰斗胡海牙老先生所独创。
瞬间强肾法可与全身上下颤抖结合运动,因为其方法原理都一样,全身抖动时或两臂下垂(即标准式全身上下颤抖),或双手握拳贴在肾腧位置(即瞬间强肾法),交叉轮流进行亦可,全身上下颤抖和瞬间强肾法加在一起一般3-5分钟,时间长则更佳。
所谓百练不如一颤,颤动属于较缓和的运动。用不着将身子跳离地面,只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身体像筛糠一样颤抖,颤动运动身体所产生的振荡,就像筛面时筛子所产生的振动一样,筛子抖动筛子里的面粉就会泻漏下来,人身子颤动时气血就能在经脉里畅通运行,华佗说得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瞬间强肾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动肾气,短时间内使人体阳气生发起来。《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日: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瞬间强肾法对肾虚,慢性腰脊劳损,腰间盘突出的病人非常实用;对过度疲劳、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效果良好,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在短时间内补足肾气。肾乃先天之本,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好静不好动,导致人体阴气过盛,阳气相对不足,会产生乏力、疲劳、健忘等症状,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联,其实是肾气衰了,按摩肾腧有直接补肾的功效,肾气足了,自然腰背就不弯了。
十六、“哈”字吐气法:
身体站立,双手放松自然下垂,双脚脚尖掂起,脚跟抬起(尽量抬高),两肩耸紧,吸气,发出“哈”的一声,同时脚跟落地。要有弹动,急吸快呼,放松全身。注意脚跟落地,膝盖稍弯曲,劲会自然内收,用巧劲,以免用蛮劲脚跟着地,震动后脑,一般“哈”3-7次。
“哈”字吐气法: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增强体内的气机活动,疏散淤滞,使气机条达通畅,调理气郁情急等情绪和脏腑的功能。
十七、收势(捧气灌顶法):
双掌由背后经体侧向上经头顶,双掌向斜上方,像大漏斗一样,充分吸收宇宙和太阳的能量和光明,尔后双掌心朝下缓缓按下于小腹前,稍停一会,意想全身气血归向丹田,双手自然回归体侧缓缓收势结束。
捧气灌顶法通过吸收宇宙和太阳的能量和光明,观照自性,体内所有病毒和污浊之气均将排出;而丹田是真气升降出入之基地,意守丹田,可以培补元气、纳气归根;调节人体上下气机平衡;有利于形成胎息,从而益气养神,益精补髓,调和气息,安和五脏,气机通畅,驻颜抗老。此外,意守丹田,还有助于经脉之气,促进经气运行以疏通经络,提高人体的气化功能,促进人体的再生能力;最后,意守丹田,有利于炼精化气,恢复生理机能。元精充沛,百病减除,从而达到防病健身,益寿延年。
十八、拍打的要领和方法:
1、拍打的要领:
拍打前,首先做手腕准备活动,如手腕抖动、转动以及握空拳等;其次搓热手掌。此外,需注意的是拍打结束后,不宜马上接触凉水,此时,双手毛细血管张开,以免受寒邪之气入侵。另外拍打时应注意洁净大小便。
拍打是从按摩推拿疗法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拍打和推拿一样强调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较高境界拍打“渗透”。拍打时。首先要求全身心整体放松。从头到脚自然松弛,做到体松、肩松、臂松、腕松、指松。拍打时放松各部位,要感觉到手是柔软而中空的,而不是僵硬和实心的;第二,拍打的线路清晰,有规律,或者从上往下,或者从左往右,或者按经络循行路线等,这样意念就会随着拍打而跟随,否则就会感到零乱;第三,拍打时手法要有弹性,有让性,要顺着肌肉的弹性来操作,切忌生硬地击打;第四,拍打的频率要合适,快慢要根据每人的体质和拍打的部位来确定,如背部心脏附近的拍打,就不能太快或太慢,不然会影响正常节律,并感到难受;第五,拍打节奏要有艺术性,拍打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就像乐器打击一样,节奏明快,不仅悦耳动听,还可放松身心,精神感到安慰快乐。
2、拍打的方法:
拍打时,密度要适中,被拍打部位一般不留空,紧锣密鼓的均匀拍打,一下挨一下,不要有遗漏,如有遗漏,不要回拍补打。拍打遍数多少应据自身情况而定,一般以感到精力充沛,呼吸顺畅,全身舒适,体表温暖为宜。
拍打时环境要安定,排除外界干扰,注意力要集中,要专心。体会拍打部位的肌体感觉和经穴、脉络传导反应。随拍随想,就是把精力集中在被拍打部位和经络上。意随拍打,拍打时可意想从手掌向体内注入清气,手掌离开皮肤时,手掌则有抓出浊气的意念,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拍打时心神安宁,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拍打部位。
拍打力度要恰当,用力过小,不能起到良有的刺激作用,用力过大,易疲劳,以免损伤。一般有热、胀、酸、麻、木或微庝感即可。总之拍打要循序渐进,年老体弱的一次不能拍打完,可休息一下分次拍打,在拍打的过程中,可来回走动一下,或原地跺多脚,以活络腿部气血。此外,拍打如无特别说明,一般采用自然呼吸法,呼吸时自然平和,不可呼吸过猛,或过度憋气。
拍打时用实心掌,一般初次拍打时感觉稍痛,以后疼痛会逐步降低。通常拍打几次后再拍打不易出痧,但无论出痧与否,只要拍打就会疏通经络,起到保健、治疗功效。拍打时,力点在掌心。掌心有劳宫穴,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一个穴位,性清善降,既能清心火,平肝逆,舒气化痰,清胸膈之热,又能醒神开窍,通脉回阳,防治心胸痰火。拍打时若心中默念佛(阿弥陀佛),则效果更佳(意念祛病能事半功倍)。
最后,拍打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方能达到祛病防病和强身健体的功效。
十九、拍打注意事项:&&&&
1、对疼痛过敏者,不宜拍打;
2、昏迷、急性创伤、严重感染部位,不宜拍打;
3、女性经期、妊娠期,不宜拍打;
4、拍打后,积滞严重者,可选用热敷或药酒轻揉,不宜用冷水;
5、同一部位如果痧未退,不要带痧拍打,待淤滞之状消失后再进行拍打;
6、拍打时应避风,不可用电扇或空调直吹,以免风寒之邪通过开泄的汗孔进入体内,引起新的疾病;
7、遇心慌、心悸、发烧、炎症、出血、疮疖等病时,可暂停拍打;&&&&&&&&&
8、如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白、或冷汗、或脉搏过快等反应,应立即停止拍打,可平卧并喝一些温热的糖水或盐水;
9、拍打前后可饮热水,补充水分,防止头晕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代谢物排出;
10、拍打后洗浴要在3小时后并要用热水,不可用凉水。
二十、拍打的禁忌症:
尽管拍打疗法治疗范围广泛,但也有许多禁忌症。
1、有出血性疾病者,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
2、恶性肿瘤、结核病患者及骨质疏松患者;乳头、肚脐、原因不明肿块者;
3、骨折、新扭伤、脱臼未恢复者及皮肤有开放性损伤者;
4、孕妇;妇女月经期者;
5、皮肤局部有化脓、感染者,皮肤外伤或有明显炎症、红肿、渗液溃烂者;
6、急性传染病患者;
7、发热及高热患者,精神病患者;
8、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者以及严重糖尿病患者;
9、过饥、过饱及酒后神志不清者;
10、年老体弱、病重、病后极度衰弱者。
最后,需注意的是,如经拍打保健后,血糖等指标正常,能否减药、停药?如何减药、停药应咨询医生,切勿擅自减、停药!
附:糖尿病食疗粥-黄芪、党参、山药粥:
黄芪30克,党参15克,一段山药(连皮,洗净,切块),大米(最好是粳米)100克。先将黄芪党参放入砂锅煮40
分钟(水要一次加足),大米事先泡水30分钟,40分钟后,取出黄芪,党参。放入泡好的大米和洗净的山药,熬粥,每周吃1-2次。
山药有一个名称叫做气死小人参。山药能补益肺气,在吃山药时有一点要注意,山药的须和皮一定要保留,因为山药的皮和须入胃,对血糖的控制很好。另外黄芪、党参也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作用。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敢吃粥,怕粥里糖份会增加病情,其实一碗粥的热量低于一块肉。粥和黄芪里的糖份是不会增加病情的,请放心食用。
附: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或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或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或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的进步:1.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2.弱化了症状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早期诊治。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
   诊 断
静脉(全血)
静脉(血浆)
糖耐量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
5.6~ 6.1 
5.6~ 6.1 
6.1~ 7.0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位于5.7~6.5%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2.8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附:消渴穴可预知防治糖尿病-视频
/doc_1142-14.aspx
附:武国忠大夫介绍糖尿病小知识和独门秘笈-视频
/doc_970.aspx
附图:三阴交
附图:胰俞穴
附图:合谷穴位图
附图:内关穴位图
附图:足三里穴位
附图:涌泉穴
附图:消渴穴
附图:瞬间强肾法
附图:髀关
附图:人体胸部穴位图:
附图:人体背部穴位图:
附:读经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经是无价至宝,道乃世间最贵。&每一本经都在劝人为善,但要想鼓舞激励行善去恶的动力,还要多读深明事理的善书,如《弟子规》、《了凡四训》、《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等,以培养和坚固自己的善心、善行、善念以及善力。
读经可首先从《弟子规》、《了凡四训》、《论语》、《无量寿经》着手,其中《弟子规》对现代忙碌之人最为适宜,效果、感应最好,最为殊胜,不可思议。
&现代人平均寿命高于古人,但多数人却受着各种慢性病的折磨。读经是最好的养生治病之道,三教经典揭示人生之真谛在于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心养性乃是三教的共同法门。儒家《大学》讲正心,说:‘身(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中医《黄帝内经》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指出情绪作用与五脏健康有密切的相关。佛经说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是由道德上的止恶修善去培养稳定的情绪,再由稳定的情绪去开显智慧。
&现代人之所以受困于各种慢性病,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烦恼太重,而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老子教人‘常无知无欲。’佛教《八大人觉经》说:‘少欲知足,身心自在。’现代人若能多读圣哲经典,淡泊欲求,必能舒解感官享受之情结而得轻安自在。正如中医《黄帝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着,以其德全不危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这明显指出,道德修养可以使人益寿延年。
&三教经典皆有强烈的利他思想,所以儒家讲仁爱恻隐,道家讲救人救物,佛家讲慈悲普度,都认为利他才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也才能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快乐,所以《论语》孔子说:‘知者乐,仁者寿。’又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道教的《太上感应篇》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神仙可冀。’佛教的慈悲行善乃是为自己广结善缘增加福报,最终可得究竟解脱,圆证菩提。一个无忧无惧,人际关系良好,福禄有余的善人,怎么会不健康长寿呢!一个人之所以多病,心理因素至少占了一半。若心有千千结,看不开,心情郁闷,患得患失,纵有仙丹妙药,难免憔悴虚损。假使藉助读经,吸收圣贤智慧,使心胸开阔,‘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经语),抛弃许多污浊卑劣鄙陋的想法,纵使吃的只是粗糙的饮食,也会变得健康快乐。所以我们说正确的思想能治病,不正确的思想能致病。
无论什么疑难杂症,心智上的,精神上的,神经上的,五脏六腑的,四肢百骸的,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前到后,一切疾病,皆可结合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专长,运用心性的修持、修养、修炼,配合正确的中药处方的服用,健康食品的摄取,以及经络穴位的锻炼,予以消除,但这需要信心、恒心与毅力。
附:《弟子规》《了凡四训》修学儒释道基础
1、《弟子规》是根本的根本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能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孰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2、《了凡四训》承接儒释道三学之桥梁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读了可以使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实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书。
自古以来,一般人都被命运所控制,而身不由己,只有明理之人,命运约束不了他,正所谓:‘贤达之人能安命也。’
“了凡四训”,世人几乎都晓得是改造命运的宝典。有福份的人,大都能于获得此书之后,细心阅读,进而立定志向,力行实践,以化疾病于无形,扫除穷困的危胁,消除生活的烦恼,达到化凡入圣的境界。‘了凡四训’,作为修身之铭言,人人可以成圣成贤;用为处世之准则,举世得以消除灾难与业障,确实是自救救人的最佳途径。因此,凡有先见之明的人,都不会放过读此书的机会,凡是有智慧、有志气、有作为的人,想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人,在读过此书之后,必能逢人介绍传颂才对,而这些收获,正是此书所以能够流傅千古,历久不衰的原因。
当年印光大师极力提倡《了凡四训》、《安士全书》和《感应篇汇编》,而且流通量很大,我感到非常惊讶!印祖是佛门大德,净宗一代祖师,为何不流通佛经,而流通这三部书?我认为其中必有大道理。因为中国在近一个世纪,舍弃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佛教也衰微到了极处。虽然儒与佛是世间纯正之法,但是疏忽的时间太久了,如果再以儒跟佛来教化众生,至少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收到效果。因此,印祖才采取因果教育,这真是印祖真实智慧与无尽悲心的表征。
&现前世界上,每个国家社会都动荡不安,因果教育愈发重要。因果教育最好的教材,无过于《了凡四训》、《安士全书》和《感应篇汇编》。若以因果教育为基础,无论高低贵贱决定能得殊胜成就,因此应宣演这三部书。
印光大师为《了凡四训》写了一篇序文,这篇序文非常重要。序文开端说:‘圣贤之道,唯诚与明。’‘诚’是真诚,真诚是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性。‘明’是智慧,这种智慧也是我们本具,不是外来的。一个人如果能用真心本性处世,就称为圣人,在佛法称为佛菩萨。由此可知,佛圣与凡夫的差别,在于用心不同。佛圣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则用妄心。真心纯善!《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大乘经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不是佛?因为我们现在不用真心,用妄心。妄心就是虚情假意,妄心造无量无边的罪业。用真心,这是无量无边的功德、福德。世间人求福,多半不知道福是从真心流露出来的,一切灾祸都是妄心变现的。佛儒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导我们舍妄心用真心,这是基本的道理,印祖一开端就为我们指示出来。所以,儒佛的教学都是从‘诚敬’开始,一分诚敬自然流露一分智慧,十分诚敬流露十分智慧,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过去、现在、未来,超越时间、空间,这样的智慧德能你就有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诸佛的法印。佛法是讲原则、讲道理的。所以佛经有五种人说,除佛之外,其馀弟子、天、仙、化人所说的,只要和佛说的宗旨一样,不违背佛的原则,佛都承认它是佛经。看看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等于是佛经。并不是只有佛自己说的,才称为佛经。这就是佛教值得人尊敬,值得人赞叹的地方。因此凡是符合佛陀教育的原理、原则,我们都应该看成是经典。尤其是这本书,经过祖师的证明,一再提倡,它是我们学佛的根基;不但是学佛的基础,也是一般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创造命运是有一套学问,它是有理论、有方法的,这些理论方法就在这本书中。本书的分量虽然不多,但对于这方面确实掌握住纲领。所以我们想要改造命运、创造命运,乃至学佛真正有所成就,都要依本书的道理方法为基础,可见本书对于学佛修行是何等的重要!
附:读经是大智慧、大福德
读经念佛就是把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念出来。清净平等觉是本有,不是外来的,是真心本性。读经也是念佛,读经是念自性佛,一切诸佛的本体就是自性佛。阿弥陀佛无处不在。经就是佛,佛没有离开经。依经典的理论、方法做,就是皈依、亲近、学习阿弥陀佛。
我们善根福德都不足,要培植,天天亲近佛菩萨,唯一的亲近方法是读经,明理,依教奉行。
读经是修定。读经有两种读法,两种目的。
第一种,求根本智,那种读法,恭恭敬敬,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念得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错,字字分明,不去求解,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怀疑,这种读法就是修定、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我们修无知。读经想想这句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解释,就坏了,读经的目的破坏掉了。读经是修定,读一小时,修一小时定,修定的方法很多,净宗是用读经、念佛,密宗持咒,都是修根本智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是修定。  
第二种方法,随文入观,已经得到根本智、得到定,才有这种能力,把经里佛所讲的理论、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那是高境界,心跟经融成一片,是真功夫。
信心不具足,还有怀疑,遇到境界还会动心,就要听经、读经。
读经的目的是在学道,应该怎样学?一部经,从一部经下手。如果没有得定,没开悟,绝对不看第二部经。自古以来祖祖相传,历代凡有成就的人,都是用这个方法。凡是失败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不肯遵守老祖宗的旧规矩。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熏修是从定里开慧。
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一样也放不下,他不是真修,真修的人不但世间一切放下,佛法也放下。选一部经,一门深入,从一部经成就戒定慧、成就清净心、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解,那个解是正解,不会曲解、错解。没有根本智,心不清净,看经不理解,听讲意思也错会了。关键是在用心。要如法的修学,要修真实的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
真用功,不是你一天读多少部经,如果你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完全不相应,一天读两百遍也枉然。
读经真正的作用,是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决定不是念这个经佛菩萨喜欢,念给他听。今天造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谅你、消你的罪业了,那是自欺欺人。
把你平常心里思想忆念的,统统换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最具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经,读经就是思想忆念依正庄严,读就是忆念,忆念就是读诵。不要一面念着经一面去想。我们用读诵持名的方法,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着通通打掉。初学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定要从读诵下手,读诵不但能修定,同时能开慧。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白了,不能打妄想,就一直读。你想,这个念头很粗,不易成就三昧,我读,读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去想它,这个觉观慢慢就细,容易成就念佛三昧。容易达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乱。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依规矩去念,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读,一个妄念没有。跟念佛一样,不能夹杂妄想,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就是修慧。念经最忌讳的是夹杂,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就完了,戒、定、慧三学全部破坏掉了,最怕的是打妄想,有念经文,意思自己出来了,不要理会,不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赶快记下来。为什么?这一次有一点悟处,念第二、第三遍,遍遍有悟处,不用记它。念经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随自己欢喜就好,一定要念到心平气和、全身舒畅,就得受用。默念、出声都可以,最好出声,出声的功德比不出声大很多,念给别人、无形众生听。出声,要读得字字分明,音声悦耳。让人听了生欢喜心,听后会觉悟。默念,自己、鬼神得受用。我们身心微细的震动,一般人不能发现,鬼神行,默念他都能听见。读诵不能图快、图遍数多。有的同修读得很快,一部《无量寿经》半小时念完,读的模糊不清,这样读,只利己,不利他。读诵时要有利益众生的心。读时不能草率,一定要诚心诚意、恭恭敬敬、一心专注。
读经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部经要一次读完,分几段读效果就低,就差很多很多。读经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情干扰。在家读经最好把电话拔掉,用清净心读才能收到效果。读经如果常常有干扰,常常间断,这种读经是帮助你熟悉,是练习阶段,没什么大作用。
马鸣菩萨教我们读经、闻法要离言说、文字、名字、心缘相。
法界就是一念心性,自性、真性、佛性、法性、法界都是一个意思。佛意叫我们不要执着。唯有离名字、言说、心缘相,才能体会大道。一落在名、言里,心里有念头在思惟分别执着,事实真相永远跟你隔绝。
读经,读一遍有一遍的悟处,集小悟成大悟,集大悟成大彻大悟。心浮气躁,要赶时间赶功课,那没用处,心要恭敬,会有悟处。每天读诵,听阿弥陀佛教诲,如同在阿弥陀佛身边,现前的一切时、一切处,决定得阿弥陀佛护念。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
真弥陀弟子,天天要受阿弥陀佛灌顶,每天读经,念一遍,十方三世诸佛如来给你灌顶一次,念两遍受两次灌顶,一天念三遍,就得诸佛如来三次灌顶,你的福报还有谁能比得了?《佛说大乘无量寿经》(以下简称《无量寿经》)太长,没关系,念《阿弥陀经》也一样,念一遍,诸佛如来给你灌一次顶,念十遍,每天佛给你灌十次顶,你还能不开悟吗?
为什么教先念经,不教先念佛?念经,收心。心里妄想太多,一句佛号不得力,读经目的在收心、断惑。经典读多了,慢慢开悟了,疑惑就断了。断疑生信,你信愿才会恳切,信愿才有力量,读经就是把妄念读掉,疑惑读掉,一切分别执着读掉,然后就紧紧抓住一句佛号,那就成功了。
用读经的方法先把染污洗掉。读经比念佛有效,因为念佛只有一句佛号,佛号念久了,念到滑口了,有口无心了,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照打妄想,感到佛号没有力量,压不住妄想。读经,一打妄想经就念错了,不是漏了字,就是看错了行,所以你一定把精神集中在经本上,用这种方法离开妄想、分别,容易摄心。我劝大家一天至少将《无量寿经》念三千遍,念满三年,古人入佛门不是从听讲解入门,从读诵,时间限制五年,五年读诵,纵然不能背诵,都很熟了,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现在人没耐心,所以我把五年减成三年。再减少一点不行了。念三年,满三千遍,念熟了,可以背诵。常背经文,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间,起心动念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是不是这样教的,起念、说话、做事,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三千遍念下来,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功夫得力了。再用持名的方法,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要再念经了,专念名号,他心定了,那个名号会有很大的作用。
重要的是要专要精,其它一切经论法门统统放下,这三年功力完全用在《无量寿经》上,不仅是口念,一定要把经里的教训时时刻刻记住,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才叫读诵。每天念,愈念得多,体会愈深、愈广,你才发现经的义理无有穷尽,用这个经来启蒙,来奠定三资粮的真实基础。
为什么要提倡《无量寿经》?过去提倡《阿弥陀经》,民国以前,人很老实,教他念佛,他就老老实实念佛,《弥陀经》足够了。现在人不老实,天天胡思乱想,《弥陀经》经意很深,他要不了解一点道理,怎么能接受?《无量寿经》讲的圆满,事理、因果面面都说到了,分量不多,现代人容易接受,最契合现在众生的根机。这部经不看注解,也能懂,依经典教训,你真做,能信、能愿、能行,你解得深浅都得利益。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无量寿经》是一切大乘经的总纲领、一切经典的精华,念这部经就是念一切大乘经,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不讲这部经的。念这部经,就是把一切诸佛所讲的经统统都念到了。依《无量寿经》修学,“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自己几十年的修行,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劫的修行,就转阿弥陀佛无量劫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
《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经”所在处,就是阿弥陀佛所在之处。念一部《无量寿经》,没一个妄想,必定跟三世一切诸佛感应道交。读经一定要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去念就有感应了,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不可能有感应的。
每天一定要念一部《无量寿经》。佛光在哪里?《无量寿经》经本就是。这个经是星星之火,字字句句充满了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寿经》是经中之王,要死心塌地、一门深入。“一经通,一切经通”,学到通,通到自性。任何一部经都是释迦佛从自性般若里流出来的,所以每部经都通自性。坚持在一部经上成就戒定慧,才通一切法。好比凿井,在一个地方一直打下去,打得愈深,水源就愈丰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精武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