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王钱缪陌上花开6区什么时候开的

新京报网手机版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吴越 意外地“热”了一下
编辑:王晓琳
点击加载更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90533号 | 国新办网备字[2006]7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2592号 | 京公网安备56号
Copy Right (C)
www.bj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6年第6期
真相――南京附近史前文化遗址考察记(三)
2003年8月,我去拜望六朝史专家罗宗真研究员,1950年他从金陵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就在南京博物院工作。
我们谈到了曾昭<堑蒙鲜兰土甏鞘蔽一剐。盖子写胃慈饲那奶傅搅楣人滤咸乱桓鋈耍旰笪也胖浪撬档氖窃N夷盖椎木斯瓒牒∈钊鹎迕派磺樯詈瘢呛∈呐茏印
罗 老 给 我 看 南 京 博 物 院 编 辑 出 版 的 《 曾 昭 文 集 》 , 其 中 的 序 言 说 : “南京博物院已故院长曾昭俏夜脊叛Ъ液筒┪锕菅Ъ遥彩窍执泄┪锕菅Ш涂脊叛У牡旎酥弧 ,说她于1964年患病不幸逝世。书中也有罗老写的纪念文章。
历史研究是一门说出真相的学问。曾昭悄暇┛脊叛Ы缯嬲奶┒罚运ナ乐螅暇┍ㄖ饺创永疵挥薪樯芄馕唤艹龅呐铡N医ㄒ槁蘩习鸭湍钗恼滦薷囊幌拢依凑冶ㄖ椒⒈怼N恼录睦春螅易隽宋淖中薷模⒓由狭怂恰白陨薄比ナ溃馐抢氛嫦唷N恼乱浴蹲芬淠喜┮压试撼ぴ肺晏猓日在报纸发表,署名“文德”。 这是南京报纸第一次介绍曾昭
2014年,我在深入研究六朝玄武湖时,思路鬼使神差地延伸到了秦淮河盆地,上溯到史前文化,在这个领域,曾昭斓寄暇┎┪镌菏逼冢髌鹆耸非啊昂煳幕焙汀氨币跹粲幕绷酱蟊旮恕!暗刈煨闫葡胪泛α⒍纭保ㄔ骸对偬饽贰罚Zぺぶ校坪跏窃抑赋隽艘惶跹芯啃侣罚撕螅已鐾拧案吒咴谏稀钡目凑撸刈潘堑淖慵#刈吆炻贰
这里究竟发生过什么?
日,尹焕章所率南京博物院普查组结束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史前遗址调查的第二天,搬运工人李学富来到南京博物院,捐赠了一只战国青铜鼎,是他在元山镇南的胭脂村田里挖黄鳝意外得到的。元山是秦淮盆地西沿的小镇。江宁有方山,因为远看山顶是平的;江宁也有座圆顶小山,俗称元山头,元山镇即在山边。方山很有名,而元山则不出名。
元山镇距离秦淮河干流有十多公里,比较偏僻,尹焕章他们普查遗址也没有去过那里。8月5日,被青铜鼎出土地点所吸引的尹焕章来到胭脂村调查,他想弄清楚这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但是,因为青铜鼎出土于稻田下1.5米处,庄稼将要成熟,不能发掘,只好暂时作罢。《尹焕章考古日记》里记:“可能为墓,也可能为遗址,唯有附近岗坡上捡到汉或战国的印纹硬陶和新石器时代的砂陶鬲等”。
这次没能解决问题,他难以释怀,日再次来到元山,偏又遇到村里刚刚打坝蓄了水,只好又作罢。青铜鼎出土地之谜,从此再没有人去解开。
不过,元山给了尹焕章另外的补偿。第一次去元山,他们在胭脂村北发现了沟东村沟墩史前遗址,再扩大寻找,又发现了糕饼店村荷花墩遗址、陶村后头山遗址。第二次去元山,又在附近发现船山遗址、大墩子遗址,在陶吴镇也发现两处。补偿如此丰富,更增添了元山的神秘感。《尹焕章考古日记》还记载了日曾陪同波兰考古学家参观过糕饼店、西阳街的遗址,就是去过荷花墩和陶村后头山。
极丰富而标准的大型遗址
在胭脂村北望,隔一片田,约700米远是沟东村,村子北部有高墩,尹焕章一眼就能看出它是史前遗址。
1 9 5 9 年 南 京 博 物 院 《 宁 镇 山 脉 及 秦 淮 河 地 区新 石 器 时 代 遗 址 普 查 报 告 》 ( 以 下 简 称 《 普 查 报告》)记: “台138沟墩在江宁县东善乡元山街南50(刘注:此处缺字,应该是元山街东南的李家村以南50米),北距元山头约400米,东南紧靠沟东村,西面与南面有河通陈家桥。墩西北高,东南低,成条形,顶平坦,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约140米,突出地面约10米。……此处为一极丰富而标准的大型台形遗址。”
在发现的史前遗址中,尹焕章很少给予这么高的评价,所以他第二次去便开了两个探沟,发现文化层厚度有3米左右,出土了各种类型的陶器、石器,还有铜镞、铜渣及动物牙齿、加工的鹿角。
2015年我去考察,沟墩似乎没有大变样,毕竟没有被大开发波及。村上人指给我看当年考古留下的痕迹,还说墩上曾经有过寺庙,毁于太平天国之乱。
出现战国青铜鼎的胭脂村现在叫前干,当地人说是前岗的音误。捐鼎人李学富是北方人,曾在凤凰山铁矿做工,因跟本村人结亲,故常来往。村上人传说他挖到的是金香炉,放在床下半夜会响,亲戚就劝他赶紧缴公。
沟东村西北的元山镇老街因为修建银杏湖大道而被拆,只有街后两棵古树还能让你想象过去元山庙的历史,一棵是400年的银杏,一棵是200年的榉树。被尹焕章评价极高的元山沟墩史前遗址,不明白为什么至今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说,沟墩没有身份证,不能算有价值的文物。
无端遭蹂躏的荷花墩
不被官方承认的遗址,将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先看看元山东北2.5公里的荷花墩。
《普查报告》记: “台139荷花墩在糕饼店村西约50米,一周为水田和池塘,田外一周为土岗。遗址高7(米),面积约70×80米,顶平。地表全为灰土和烧土,南坡呈阶级状,包含遗物颇多。”
21世纪初扩建宁丹公路北段为丹阳大道,糕饼店村被拆迁,2003年卫星地图显示荷花墩尚存。2005年这里又新建东西向的正方大道,荷花墩正处在两条大道交口的西北角,本来是可以免于灾祸的,但因为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墩土被推去填塘,惨遭蹂躏被毁。
我去考察时,如果不是在地表捡到些史前陶器残片,都不敢确认7米高的荷花墩曾经在这个地方。我拍下几张照片,一声叹息而去。
彻底消失的船山
1959年南京博物院《江苏江宁元山镇遗址的试掘与调查》说:“台153、船山遗址位于元山街以东约1公里,其西北约350米为李家岗村,遗址东西两面为土岗起伏。这是一个滨河近岗而突出地面约5米的条形土墩,其面积约16000平方米,墩北高南低,……” 我颇费周折地寻找船山,以为它还存在,至少还能残存,后来恍然大悟,这一带因建江苏软件园而大范围拆迁,船山不属文物保护单位,应该被毁了,这是大开发的常规运作。
跟寻找荷花墩一样,我在2003年谷歌卫星地图上找到船山的影子,拆迁后的2005年也还能看到,以后地形完全被夷平,船山也就彻底消失了。 “东风回首尽成非” (清?纳兰性德) 。我实在不能理解把一大片原生地貌推平的大开发模式,更不能理解这还能叫做绿色环保。
带院子的陶村后头山
《普查报告》记: “台140陶村后头山在西汉桥东,陶村东北端,东距引山(刘注:今尹山)500米。墩四周为水田和池塘(刘注:指整个陶村四周)。遗址面积100×60,高8米,顶高低不平。东部灰土色浓而多,遗物丰富。”
整个陶村(现称小陶村)实际上就是个大墩子,底盘较大,像是带了院子,遗址在最高处。 陶村南面与西阳村岗地相望,周边都是低地,洪水来时,属“顿水区”(即蓄洪区),当地人说,田里水深可达2米。他们还戏说村边水塘是打雷炸出来的,肯定不是人工挖的。这个谜在后文将能揭开。现在,后头山上有村舍,大部是菜地,村民挖到过陶片和石器,我也捡到史前陶片。此遗址所处位置很特别,后文也会说到。陶村后头山遗址至今也不是文物保护单位,4千年来它所等待的也许是跟荷花墩、船山遗址一样的命运,不同的只是我给它留下了照片,这算不算是提前祭奠呢?
陶村东西长400米,南北最宽处250米,西距宁丹路150米,西南距西阳街300米,东距尹山350米。
时来运转的大墩子
西阳村南边有陶家桥,桥东南400米有个大塘,形状特别,叫做粽子塘。《尹焕章考古日记》日记录, 发现“粽子塘的大墩子遗址”“一周为水田,东南有大塘,曰粽子塘,……确为一个山冲中台形遗址。”
他在《江苏江宁元山镇遗址的试掘与调查》中说:“台154、大墩子在元山街南约2.5公里公路上陶家桥,在陶家桥东南里许处就是遗址所在。遗址西距小王山约400米,东西两面相距400米都是土岗。遗址为土墩,高出地面约8米,墩顶平坦,西南略高,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其地表红烧土及灰土普遍,遗物以红砂陶为主,也有印纹软陶和硬陶。”大墩子遗址幸存,也很容易找到,西距宁丹路仅200米,旁边有粽子塘村。因为有水塘衬托,远看遗址非常漂亮,我觉得这最能体现史前遗址临水的特点。
1959年大墩子被发现后无声无息,却在2009年时来运转,南京市发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京新发现》,西阳社区“粽子塘遗址”在列!遗址没有动,怎么会又被新发现的?是因为市文物部门根本就不知道五十年前曾经发现过,还是不承认南京博物院(省属单位)早先的发现呢?真相是什么?“大墩子遗址”改名“粽子塘遗址”后,有了身份证,命运改变,成为区级不可移动文物(即未定保护级别的文物),与那些至今无身份而待毁的史前遗址相比,这也该满足了;与荷花墩、船山那些大开发中已被毁掉的遗址相比,真算幸运!
露水墩忽然荣宠加身
与大墩子相同的咸鱼翻身情况也发生在江宁区其他地方。日,尹焕章的普查组从句容步行至土桥镇,往返30公里,发现4处史前遗址。《普查报告》中有:“台95露水墩在土桥镇南约1公里,秦淮河的支流从遗址东南绕过。一周为水田,外围有土岗。遗址面积120×80,高6米,墩周边呈阶梯形,顶平。”露水墩被发现后,也没有再被人提起。2009年南京市发布的重要新发现中有:“吴帅墩遗址,位于淳化街道土桥社区南约2公里处。遗址现存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10米,高约8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该遗址中部隆起,呈龟盖形,遗址南面是大面积水塘和农田,有一条小河沟,从东往西绕墩而过,遗址顶部及坡面栽种庄稼。地表采集有泥质灰陶和印纹硬陶片。据采集标本,遗址时代为相当于中原商周时期的湖熟文化时期。”
地还是那个地,墩还是那个墩,这就是尹焕章他们早已发现过的“露水墩遗址”,五十年默默无闻,重被新发现后荣宠加身,成为江宁区文物保护单位。此墩有三个读音相近的名字:露水墩、雾水墩、吴帅墩,其实是对当地方言读音的不同理解,当地人说正确的理解是“吴帅墩”,传说三国周瑜曾在此练兵,故得名。
赵家边乌龟墩首发再发
1951年南京博物院在湖熟最早发现的遗址中有:“8.乌龟墩在湖熟镇东北约4.5公里,汊河自墩东南脚下流过,在赵家边东约200米,高出地面约十余米。墩作椭圆形,西部较高,东部略成坡形,似乌龟状,因之得名。墩高处建有土地庙一间,南部梯形麦田内,有红烧土多处,露出陶片颇多。”
当初首发阵容中的赵家边乌龟墩沉寂几十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解放,用“赵家边乌龟山”名再发,名列南京市2009年发布的新发现之中h,并成为江宁区文物保护单位。龟墩有福,终于又被新发现了。现在墩上盖满房屋,使遗址失去了自己的风采。
郭家后头山回光返照
2008年8月,京沪高铁施工在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大定坊的郭家山坑村挖出古文化遗址,南京市组织抢救性发掘4千平方米,据称这是南京近郊最大规模的史前遗址,一时轰轰烈烈。随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京市发布的重要新发现里就有了“郭家山坑村遗址”。
其实该遗址也是1957年就已被尹焕章普查组发现过的。《普查报告》记: “台141郭家后头山东为郭家山,西、南、北三面为水田和小溪,外围为土岗。面积约200×100,高8―9米。中部低洼,南北两端各自成平面,上有灰土及烧土屑,遗物不多(刘注:指地表,并未往下发掘)。有红砂陶鬲和鼎片和春秋、战国时代的印文硬陶片。”
从那以后,郭家后头山遗址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当然是有关部门认为无保护价值,或者根本就不知道,现在忽然应运再现,还回光返照地上演了一出文物保护大戏,也可以告慰平生了,总比悄悄地被毁灭好。遗址在发掘后无存,原地现为京沪高铁保养点。
以假篡真的湖熟前岗
比重新发现更好玩的是以假篡真,一处遗址的身份信息被另一处所谓遗址冒充了,而自己却不能再算遗址,居然会有这等怪事!
日,曾昭茁誓暇┎┪镌旱鞑樽榈谝淮稳ズ欤碧煜挛缭诓芗冶叻⑾掷鲜蠖帐非耙胖贰4月7日,尹焕章又率队复查老鼠墩,同时发现了近旁的前岗遗址。5月9日,尹焕章再次率队去湖熟16天,试掘老鼠墩和前岗遗址。当时在湖熟发现的13处遗址中,只发掘了这两处,奠定了“湖熟文化”的基本内涵。
南京博物院《江宁湖熟史前遗址调查记》说,老鼠墩“在湖熟镇西1.5公里秦淮河的北岸上,紧靠着曹家边的东边,中隔小圩,计130米,墩北脚下就是南刘村。”“前岗在曹家边前面,秦淮河北岸,老鼠墩西南170米,较老鼠墩稍低,面积也稍广。岗上有池
塘数处,塘边杨柳依依,衬出岗的美丽。” j还附有一张《湖熟前岗及老鼠墩地形图》。很清楚,两个遗址相距仅170米,都在曹家边村旁。 非常奇怪的是,现在曹家边只有老鼠墩遗址,而前岗遗址却跑到另一个地方去了。来看看前岗遗址跑路的轨迹。
1982年老鼠墩、前岗遗址同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金陵胜迹大全》 k附录的《南京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表》中,老鼠墩、前岗遗址都还在“江宁湖熟曹家边”。没有错。
此前1989年的《江宁县志》说: “前岗古文化遗址位于湖熟镇友谊村,秦淮河北岸,老鼠墩以北约200米处,1951年试掘过,遗址约2400平方米。” l友谊行政村是曹家边自然村的上级,看起来没有错,但前岗遗址已开始从“老鼠墩西南170米”跑到“老鼠墩以北约200米”了。错误已经发生。
1997年《南京市文物志》中则说: “[前岗古文化遗址]在江宁县湖熟镇跃华(注:即耀华)行政村,秦淮河北岸,在老鼠墩以北约200米处。1951年曾经试掘过,遗址约2400平方米,……” m这时的前岗遗址出现在距离曹家边6公里以外的耀华行政村(现为社区)。
官方最近的资料说:“前岗古文化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耀华社区前岗村北。该遗址,当地人称‘雷公墩’,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1951年发现并试掘……1982年8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耀华村(社区)下辖有个前岗自然村,村子在岗地上,岗顶最高处为“雷公墩”,即现在官方所谓“前岗古文化遗址”,立有南京市文物保护碑。当地老人说,从来没有见到在雷公墩考古发掘。这里既不在秦淮河的北岸,老鼠墩也不在其南200米。显然,耀华前岗村雷公墩冒用了曹家边前岗遗址的身份,李鬼取代了李逵。
说前岗遗址在耀华村的还有:2000年《江苏文物古迹通览》 、2009年《江宁区地名志》 、2011年《江宁区文化志》 、2013年《南京市志》 。目前,南京市文广新局官网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序号第7“前岗古文化遗址”的地点也是
在“江宁区湖熟镇耀华村”。 对此以假篡真,我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找不到的大宝山
我们再回到元山附近。2009年南京市发布的新发现还有“西阳村大宝山遗址”,被列为江宁区不可移动文物。官方资料是:“西阳村大宝山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西阳社区西阳自然村17-1号正南约100米。该遗址当地 人 称 大 宝 山 , 二 十 世 纪七十年代开垦的水渠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遗址东约300米是杨河,北约50米是一个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水塘 , 遗 址 上 除 有 近 1 0 米 宽的 水 渠 外 , 其 余 全 被 开 垦成 种 植 苗 木 的 坡 地 。 大 宝山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65米,面积约975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1.5米,……”并附有照片。 看起来记录十分详细,但我去西阳村考察时,请问了十几位村民,包括多位老人 , 都 说 西 阳 村 没 有 大 宝山。西阳村的门牌号码从南边陶家桥开始,我找不到17-1号,只好按照官方资料去分析地点所在。
在卫星地图上先作出距离杨河 300米的平行线,此线附近北有约5600平方米水塘,南有约1800平方米水塘,一共也就两个大塘。北塘南面是一片岗地田,种的是庄稼,不是苗木,没有10米宽的老水渠,位置也不在村南。南塘之南是更高的岗地,上有小土堆,既不是山,也不是墩,村民说土是挑来的,这里是菜地,也有杂树。老引水渠还在,仅1米宽。这处靠近村南,可能是所谓大宝山遗址的地方,但与官方资料完全不符。
官图1所显示的那片种植苗木的岗地,我没有找到,很奇怪的是,官图2、3里却是乱树岗,与官图1相差甚远。照片不像是在西阳村拍的。希望官方能给出更准确资料,并在地图上标出地点,否则产生怀疑是难免的。西阳村也叫西阳街,街就是宁丹路,村子在路两侧夹道分布,官方资料没有提及“宁丹路”这个最重要的位置参照物,令人不解。
发现湖头村大神墩
我在湖头村发现大神墩,简直就是走到擒来。今年春天去考察南京市2009年新发现的“湖头村神墩遗址”,村上人问我,有大神墩和小神墩,你要找哪一个?我立刻意识到会有新发现了,因为官方只说到一个神墩,没说有两个。
果不其然,在村子东北面,东、西各有一神墩,东面是小神墩,西面是大神墩。大神墩高出地面约5米,顶平,面积约70×70平方米,据说过去修建云台山铁路时,墩北部被取土破坏,所以过去面积大。墩西南有水塘,其余三面是田。南距湖头村90米,东距将军大道300米。
大神墩是典型的台形遗址,春天在桃花、菜花的掩映下,十分美丽 。遗址断面上可见丰富的陶器残片及红烧土,文化层厚约3米。 大神墩南面40米外有一条废弃的引水渠向东北方延伸,废渠东头直插小神墩中间,将其分为两半。小神墩就是早先南京市发现的,其东南立有江宁区文物保护碑。官方资料说:“湖头村神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西泉社区湖头自然村东北约300米。湖头村神墩遗址当地人称‘神墩’,原始高度约9米,20世纪70年代修人工水渠时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刘注:方位有错,应该为南北,下同),现有高度4-9米,外呈西高东低分布,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20米……”
村里人戏称两神墩为“卵子山”,我很奇怪,两 墩 相 距 只 有1 7 0 米 , 当 初为 什 么 只 发 现了 一 个 ? 我 感觉 发 现 大 神 墩算 是 拾 遗 捡漏 , 运 气 好 ,以 后 的 考 察 记我 将 发 布 主 动定 位 调 查 的 遗址新发现。
向谜底靠近一步
尹焕章先生两次去元山调查,想解开出土战国青铜器之谜,没想到又发现5处史前遗址,说明元山并不偏僻闭塞,而是我们知道得太少。只要不去破坏,元山还会举证自己的文明。
我提出有古秦淮大湖见解之后,元山的古代地理状况便显现出来。从古秦淮大湖地形图上看,秣陵镇北的三里湾是个湖汊口,宽度三里。湾口有傅家大坟滩遗址与后晋墩墩山遗址相对把门。进入湖汊,有秣陵神墩和中村小墩山、磨子山遗址。湖汊内先被凤凰山分为两汊,南分汊里有新发现的十房村庙墩。向西南的分汊又被湖头村再分为两汊,湖头村有大小神墩。向南的分汊到陶吴,而直向西南去的湖汊抵元山,半途又有陶村后头山遗址立于另一分汊口,地位特殊,与粽子塘大墩子、荷花墩、船山、沟墩共同组成元山遗址群。陶村的水塘和粽子塘都是古大湖的遗留,当然不是雷打出来的。
我们向谜底靠近了关键的一步。直至战国时期,古秦淮大湖应该依然存在,是大湖孕育了元山一带的史前遗址和战国青铜器。南京古代传说秦始皇开掘秦淮河以泄金陵王气,我认为这个传说反映了秦淮盆地水情由“湖泊相”到“河流相”的转变,并不是秦始皇开掘了秦淮河,而是地球大气候的改变,使古秦淮大湖萎缩,秦淮河(时称淮水)成为常态,这是秦始皇开掘秦淮河传说的真相。
山不变水变,这个转变可能在秦汉之间,西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在秦淮盆地始设胡孰侯国(今江宁湖熟),也许是这个转变的历史标志。秦淮盆地的水情受历史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数次,而文字历史只用传说告诉我们最后的一次。
三里湾秣陵湖汊后来萎缩成秣陵浦(今云台山河),元朝《至正金陵新志》引“《舆地志》云:(秣陵浦)以旧县为名,源出龙山,北流十里入葛塘湖,又十里入长溪,合秦淮,冬夏胜三百石舟,春秋胜一百五十石舟。 ” v今 湖 头 村与北面1.5公里的葛塘寺村一带即是过去的葛塘湖(也叫葛仙湖)所在。昔日葛塘湖边的湖头村,今地势仍旧低洼,2015年 6 月 云 台 山 河 决 堤 , 全 村 被淹,数百人被困,后由公安特警冲锋舟救出。
(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和制作)
千古江山 满眼风光――镇江城市形象宣传语之我见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集中精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精心打造城市品牌,积极提升城市形象,产生了一批精要贴切、形象鲜明的广告语。如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苏州:“东方水城,天堂苏州”;扬州:“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常州:“开吴之地,名士之都”等宣传语,无不言简意赅,突出个性,彰显精神,耐人寻味,令人向往。然而,也出现少数不雅、易产生歧义、雷人的宣传语。如宜春市:“宜春,一个叫春的城市”,此宣传语本身内涵根本没能体现宜春的形象与精神。镇江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宣传语征文大赛选出:“水漫金山,情系镇江”“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镇江游”“万里长江镇江游,满眼风光北固楼”“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大江风貌”“江河交汇,滨江城市”“中国镇江,满眼风光”等入围宣传语。应该说,基本反映了镇江的地理特征与景观优势,但内涵与外延不够严密,未能全面而精准地概括出镇江这方热土特有之形象与核心之精神。收不到语言精炼、内涵包蕴、形象独特、气势豪迈、视角冲击的效果。镇江户外电子广告屏上频频出现的“镇江,一座美得让您吃醋的城市”宣传语,似乎成为目前宣传镇江的一个最佳城市形象推介口号。对此,市民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褒者觉得,这句宣传语别出心裁,既让人对当地著名景点充满向往,又让人记住当地的特产香醋,可谓一举两得。贬者认为,这句宣传语的行文路数与“宜春,一个叫春的城市”如出一辙,只是“吃醋”较“叫春”稍文雅之外,并无创新之处,有步人后尘之嫌,感到五味杂陈的尴尬与不爽。也有折衷者认为,尽管这句宣传语褒贬不一,但并不影响它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也算是一次成功的城市营销。其实,这句宣传语不妥之处有四:一是镇江之“美”所指义项不明,究竟是山美、水美抑或人美?外人不知所云。二是“吃醋”一词与宜春宣传语中的“叫春”一样,很容易使人想到因男女关系而引发争风吃醋的嫉妒情绪,如此歧义,自然不雅。三是就宣传语而言,基本上是不出现地方食品类特产的,而镇江宣传语夹带“吃醋”一词,似有兜售香醋之嫌。四是这句宣传语不能概括镇江形象特征与核心精神。再说,镇江香醋虽然驰名中外,但作为同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的山西陈醋的产地清徐县,人家也可以这样宣传自己说“清徐,一座美得让您吃醋的城市”呀。既然镇江香醋在全国尚未占据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那么,你镇江竟敢如此“吃醋”,结果就只会给人留下酸溜溜的感觉罢了。上乘的城市形象广告语,它应该具备哪些主要特质与要素呢?概括而言:形象独特,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兼容并包;排除歧义,好记易传;气势豪迈,庄重大方;语言精炼,琅琅上口;耐人寻味,语音绕梁。其中,最主要的是能够准确勾画出原生态的城市形象,深刻解读出最根本的城市精神,生动体现城市的内在气质和价值追求。由此鉴而衡之,笔者以为,八百余年前的爱国词人、镇江知府辛弃疾在北固山巅慷慨高歌的《永遇乐》与《南乡子》伟词双璧中,他老人家早就为镇江后人预留了两句绝妙无双的城市形象宣传语,那就是:“千古江山”“满眼风光”。兹就此二句宣传语之审美价值作一浅论。
千古江山――地理特征个性美
镇江旅游资源的核心元素,就是“得江山之助”的“江山”二字。它是上苍赐福于镇江人民的得天独厚的东南形胜。就周边城市景观而言,如果说南京是以古都取胜,苏州是以园林取胜,扬州是以瘦西湖取胜,那么,毫无疑问,镇江是以江山取胜。江山,是镇江地理特征之目,是镇江城市形象之魂,是镇江诗情画意之韵,也是镇江旅游文化之标,更是镇江人文精神之灯。故镇江山水雄秀壮丽之独特审美价值,自古多有称颂。
据《北固山志》载,一千五百余年前,梁武帝萧衍登上北固山,惊叹于江山雄伟壮丽之景象,随即题写了“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这是对镇江这座山水城市最早、最精当、最权威的评价。北宋曾彦和所纂《润州类集?序》中则有更为深情而明晰的论述,其云: “朱方之重,非一日也。江山清绝,襟吴带楚,芙蓉名楼,甘露表寺,幽赏丽观,不出城市。水嬉,则焦庐、裴岩相望于西江之中;陆走,则鹤岭、鹿泉映带于南郊之外。秦潭庆井,则暴君戾臣之可鉴戒;谢堂许涧,则贤人端士之可想象其远。若碑书十字,泉沸四井,则余光遗烈风动千古;青童马迹,紫阳鹤驭,则洞天福地事隔人境” 。 如此优美的山川美景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极大地开阔了诗人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了诗人们的情感世界,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热情,真乃“得江山之助”者也。米芾酷爱镇江山水,称其为“城市山林”,所题匾额,至今仍然高悬于南山风景区门楼之上。元代著名学者俞希鲁高度赞美“京口江山,为天下冠”。 陆游的《水调歌头?多景楼》词云:“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又称“南徐州”,即镇江)。连山如画,佳处缥缈危楼”。 陈亮登上多景楼之后,对镇江的地理形势,则另有一番深沉感慨:“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念奴娇?登多景楼》)又云:“京口连岗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藏穴之虎”。 突出了镇江这块风水宝地雄峻险要的独特地理形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所谓“一水横陈”,即指紧临镇江城北而由西向东浩荡奔流的长江,沿江向东依次有金山、北固山、焦山三山鼎立。镇江先人极其钟爱这沿江由西而东排列的三山,明朝即编修了《京口三山全志》,努力保存三山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今鸟瞰三山,则恰似一串天造地设的珍珠项链也。面对镇江如此壮观雄奇的“千古江山”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更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的由衷赞叹,将对镇江山水风光、人文景观的热爱赞美之情推向了顶峰。[乾隆]《镇江府志》亦云: “镇江山川奇丽,甲于江左,诸名胜诗文最足相副”。 清光绪年间编修的京口三山志《北固山志》云:“三山齐名,北固中处,其间尤擅登远之胜” 。 陈毅元帅当年登上北固山,曾情不自禁地颂赞“这是一幅美极了的天然长江画卷”。真所谓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也。
浏览中国城市地理风貌,城外有山者较多见,山在城中者则稀少。而镇江则是具有“城郊南山环抱、城中山岗棋布、城北江河交汇、城东江海相通”的“千古江山”别具一格的“城市山林”景观。可谓举世罕见,独领风骚。镇江历史上无数墨客骚人纷纷来此登山临水,发抒性灵,争吐珠玑,歌吟风光。据镇江市档案处、档案馆编印的《京江赋》收录了南朝迄当代赞颂镇江山水美景及人文景观的诗文计1700余首(篇),其中歌吟镇江山水的篇章占绝大多数。就词而言,颇具权威性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中收录专写镇江之词有10余首。中国十大词人中,宋代的苏轼、辛弃疾、姜夔都为镇江填写了优秀的词章。苏轼一生亲历镇江12次之多,留下了30余首诗词。十大词人之一的柳永则葬于北固山。可见镇江“千古江山”之无穷魅力焉。
以前,人们曾以“三山六岭七十二岗”来描述镇江城中多山的独特城市风貌。据统计,在镇江市区及近郊的15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大小山体60多座,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单就城南的南山名胜风景区,便是群山起伏,连绵如画,诸如黄鹤山、磨笄山、夹山、招隐山、九华山、回龙山、观音山、岘山、黄山等多达20余座,面积达11平方公里左右。尽管道路建设与房地产开发而减少了一些山岭,但现在镇江城内还有20多座山林。就镇江城市景观而言,它襟山带江,山环水绕,既有山的仁厚,又有水的灵动;既有山的雄壮,又有水的温柔,真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名副其实的“古郡山为城,特色秀南国”的“天下第一江山”。镇江曾以工业发展的“五子登科”(港口、能源、水利、用地、城市依托)为自豪,而今天,同样要以文化旅游发展的“五子登科”(“四山一水”,即金山、北固山、焦山、南山与江河)而骄傲。这是上苍赐给镇江人民得天独厚的一方风水宝地。
满眼风光――城市形象精神美
“风光”一词之义项,约有五端:指风景;景色。李益《行舟》云: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指繁华景象。李咸用《同友人秋日登庾楼》云: “六代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 卓尔堪《扬州踏灯辞》云: “城门十二无关锁,如此风光是太平”。 指光景,时光景物。冯梦龙《挂枝儿?五更天》云: “莫负了有限的好风光,似这等f是f非也”。 《再生缘》卷十五云: “处此风光心本足,小千岁,偏偏一旦病沾躯”。 指韵致风采。元稹《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云: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欧阳山《苦斗》六十:“她那灵慧、矫捷、安详的风光气韵却完全恢复了”。指光采,体面。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云: “只是我的亲事,倒作成别人去风光”。《红楼梦》第一百十回云: “将来你成了人,也叫你母亲风光风光”。
由辛弃疾“满眼风光北固楼”观之,其中的“风光”一词,主要是指江山风景与韵致风采两大涵义。词人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北固山的雄险之景,而且还领略到了镇江全城“千古江山”的“城市山林”的无限风光之美,同时也具有追怀像“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天下英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孙仲谋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平民豪杰刘寄奴等“风光”人物之情,还当包含词人对刘义庆《世说新语》、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文学双璧、“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沈括《梦溪笔谈》等江左风流的敬仰与推崇之意,以及不失对市井风物的喜爱与流连之怀。可以这样说,镇江千古江山的雄丽景观、英雄豪杰的非凡气概、江左风流的无比魅力、风土人情的淳朴敦厚,此四者合一的镇江人文风貌与精神,便是辛弃疾“满眼风光”的内涵之集,钟情之穴,欣喜之点,豪迈之处。在词人眼中,镇江山水美景,志士英豪风流,市井风俗气象,满目皆是,触处生春,都是最“风光”,最风流,最具魅力的。
对于镇江之“山”的雄伟峻拔之势与“水”的波涛汹涌之状,诗人们多有歌吟赞叹。叶梦得《念奴娇》云:“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边。” 吴潜《水调歌头》(焦山)云:“铁瓮古形胜,相对立焦山。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李曾伯《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云: “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 孙吴会《摸鱼儿》(题多景楼壁): “八窗空、展览秋影,长江流入樽俎。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沉别浦,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 朱希真《水龙吟》(登北固山):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波随女神,九江东注。” 还有米芾《渔家傲》(金山): “浩渺一天秋水至,鲸鲵鼓鬣连山沸”。 晁冲之《渔家傲》(泊北固山下): “浦口潮来沙尾涨,桅樯半落帆浮漾” 等,都不愧为歌吟镇江雄奇壮美山水之佳词丽句,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镇江,素有“东南锁钥”、“江防重镇”之称。它是英雄辈出的一方热土。三国孙权的天下英雄,东晋北府兵的威震四方,祖逖中流击楫的爱国赤诚,刘裕横扫千军的无敌气概,等等,可谓代有豪杰,各具风流。就宋词观之,其中直接歌颂“英雄”之句者不胜枚举。如:“问人间:英雄何处” (朱希真《水龙吟?登北固山》)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天下英雄谁敌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古来多少英雄” (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二首》) ,“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陈亮《念奴娇?多景楼》) ,“江流千古英雄泪” (刘过《多景楼》) ,“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寄奴今寄何所” (孙吴会《摸鱼儿》(题多景楼壁) 等。此外,词中还有不少是对“孙(权)刘(裕)”合称英雄的歌颂与追怀。如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等。真乃英雄气概、力透纸背者也。“孙刘”合称俨然已成为英雄的代名词了。除歌咏镇江山水之雄丽与英雄之壮美之外,不少诗人还对这方水土的风物与市井情形,多所描述与赞叹。如释仲殊《忆江南》十首组词中有不少描写镇江街市风情而细腻真切之佳作。黄机《夜行船》(京口南园),米芾《满庭芳》(试赐茶词),毛滂《感皇恩》(甘露寺待闸)等,诸如此类,无不生动逼真地描绘出镇江风物之美好与镇江市民和谐安逸的生活情状,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委实令人憧憬与向往。
江山、英雄、志士、市井之美,登高一览,游目骋怀,真是“满眼风光”、名不虚传也。
江山风光――时空交错逻辑美
“千古江山”,纵写镇江壮丽江山的悠久历史事实,给人以旷远遥深的历史感慨。“千古”,非为实指,而是虚写,突出时间之无比悠远。从而也彰显出镇江这座有3000多年悠长史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是从时间角度来写镇江古老江山之美。“满眼风光”,横写镇江风景遍佳、人文俱丰的形象魅力与精神风貌。“满眼”一词,强调镇江自然与人文美景无处不在的事实。这是从空间角度来写镇江无限风光之美。“千古江山”与“满眼风光”,辛弃疾就凭此八字,握举重若轻之如椽巨笔,以“千古”为经、“满眼”为纬,时空交错,纵横并举,十分精准而全面地概括出了镇江的形象特征与人文精神,委实令人拍案叫绝而叹为观止!
辛弃疾怎么也没料到,八百年以后镇江的江山,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镇江人民的保护与建设下已越益焕发出其特有的光彩与魅力。坐落于长江南畔的江苏大学,其两幢教学楼分别以“三江楼”“三山楼”命名,形象壮丽,气魄宏大,十分切合以江山为灵魂的镇江景观特征,颇受人们的喜爱。现在,沿江次第蜿蜒而东的金山、北固山、焦山已成为国家最高级别的5A级旅游风景区;城南之郊南山群落已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及省级风景名胜区。更令人可喜的,启动金山至焦山段的内江围截工程,全面打造金山湖,水面积将是杭州西湖的1.5倍。这无疑又为“千古江山”之风貌增添了壮阔华丽的一笔,使“满眼风光”更具醉迷游人的绝妙色彩。
从辛弃疾于北固山巅吟唱的最为著名的两首爱国词中取其“千古江山”、“满眼风光”八字作为镇江形象宣传语,其概括镇江地理特征个性之鲜明、提炼镇江形象与精神之全面而准确,激越豪迈,宏观大气,语言简当,对应匀称,琅琅上口,涵义明确,绝无歧义,时空交错,逻辑严密,委实难能可贵。无论于词人名望观之,抑或于精湛词意察之,以“千古江山”“满眼风光”八字作为镇江形象宣传语都是精准妥帖。这是辛弃疾赐予镇江人民最佳、最美、最典型、最具个性的镇江城市形象宣传语,它与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正可成为我国顶尖城市 形 象 宣 传 语 的“三鼎足”而百世流芳、辉映汗青!
“红色气质”的震撼彰显――――“铁军精神”在盐城“6?23”抢险救灾中的传承、展示和发展。
◎ 茆贵鸣 王海燕 吴建新 丁益萍等
日14时30分许,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龙卷风冰雹灾害突袭盐城市阜宁、射阳2个县9个镇(街道)29个村(居),造成99人遇难、846人受伤,8970多户31841间房屋毁损,通讯基站、供电供水设备等基础设施严重毁坏,直接经济损失50多亿元。这是建国后盐城遭受波及范围最广、破坏程度最大、受灾人口最多的一场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国家气象中心判定等级为EF4级、风力超过17级。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县党委政府迅即行动、科学应对,全市上下协力同心、众志成城,社会各界紧急驰援、倾力相助,灾区干群奋起自救、顽强拼搏,抗灾救援很快取得阶段性胜利,灾后重建有序开展。
大灾面前显精神,危难之处见英雄。灾难那一刻:上下同心,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抢险那些天:党徽闪耀,党旗高扬在灾情最严重的每个地方;援助那情景:大爱无疆,社会各界到处涌动浓浓真情和爱心暖流;救援那场面:众志成城,受灾地区处处彰显百折不挠的拼搏意志和自强精神。“6?23”抢险救灾的伟大实践,不仅谱写出一曲曲大爱无疆、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同时也铸就成“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忠诚担当、冲锋在前,依靠群众、自强不息,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尊重规律、科学应对,厚德大爱、无私奉献”的盐城抗灾精神。这是根植于盐阜大地、渗透进老区人民血液中的红色气质,是铁军精神在新的历史背景和重大突发情况下的新传承、新展示和新发展。
历史的传承:根植于铁军精神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
精神凝聚力量,信念铸就坚强。抗击“6?23”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所凝结成的盐城抗灾精神,是铁军精神在盐阜大地传承生根的时代体现和精神展示。“弘扬铁军精神,把党旗插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这既是省市委的号召,也是盐城抢险救灾的现实场景。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与不忘初心的“使命当担”,在盐城“6?23”抢险救灾中得到全面传承和充分彰显。
6月23日,武警战士背起受伤群众。 武警盐城支队供稿
1.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传承了铁军精神的为民情怀
不忘初心,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抗战时期,新四军与盐阜区人民生死与共、相濡以沫所结下的鱼水情深,是我们党和军队为民情怀的写照。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曾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盐城地处沿海,历史上经常发生海啸灾难。民国时期一次海啸,阜宁县死亡一万多人。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也曾修建过一座小堤,但很快被海水冲垮。新四军开辟盐阜根据地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后,尤为关注民众疾苦,将修筑海堤作为民生工程列入重要日程。刘少奇特别强调:修筑海堤之事要从政治角度考量,经济问题次之。工程伊始,三师师长黄克诚将新购进的12万元军粮全部送达工地以保证施工。新四军和地方干部身先士卒,战斗在施工大堤。“宋公堤”的建成,见证了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为民宗旨,竖起了人民至上的热血丰碑,执政为民的理念由此在盐城大地生根传扬。为减轻群众负担,新四军广泛开展减租减息并投身自给自足的大生产运动;为帮助群众抗击自然灾害,新四军连年兴修农田水利;为解决荒年农民吃粮难题,新四军借粮放粮给群众度荒;为保一方平安,新四军抗敌歼顽、剿匪除霸……。当年,新四军以真挚的热情体恤于民、以必胜的豪情鼓舞于民、以切实的行动造福于民,使“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成为铁军精神的一根红线贯穿其中。
从“宋公堤”的修筑到“6?23”抢险救灾,虽时空相隔,一以贯之的都是党矢志不渝秉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市委市政府带领灾区人民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全市各级党组织奋战在灾区最前沿,组织救援、协调调度、舆情引导、有序推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快速度安置受灾群众。灾害发生不到10个小时,现场救援基本完成,连夜从废墟中救出1000多人,846名伤员全部入院及时救治,112名重伤人员连夜被转至市级医院实施精准救
护,26000多灾民被紧急转移安置。救灾现场,响彻灾区每一个角落的最强音就是:“人民至上”。这与铁军精神“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内涵一脉相承。
2.忠诚担当、冲锋在前,传承了铁军精神的使命担当
当年,新四军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夺取抗战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新四军组建之前,是留守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他们面对强敌远离中央,在屡遭围剿的残酷斗争中经与国民党军队艰苦卓绝的生死搏斗得以生存。国共合作抗日后,在白色恐怖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的这支红军游击队,坚决服从中央决定,高举团结抗日大旗,毫不迟疑地接受统一改编。部队番号变了,隶属关系变了,但“听党指挥”的忠贞没变,共产主义信仰没变。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成为中共独立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并最终夺取胜利的中流砥柱。源于对党的绝对忠诚,新四军中涌现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大胡庄八十二烈士”“人民军队中第一个舍身堵枪眼”的徐佳标等诸多英雄群体和战斗英雄,那视死如归的无限忠诚、冲锋在前的使命担当,悲壮淋漓,震撼彰显。
回望历史,观照现实,撼人心魄的是:面对特大灾害,各级基层党组织和灾区广大党员,广大部队官兵、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公安干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成为战胜天灾的战斗堡垒。灾情发生当天,万名党员奔赴现场抢险救援。灾区成立党员救灾突击队,救灾现场党员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受灾群众真切感受到共产党员在与他们同呼吸、共患难。解放军东部战区和北部战区、江苏省军区及武警总队和消防总队、驻盐部队和公安系统,紧急出动兵力警力1.4万余人。共产党员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地冲锋在解救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公路运输、电力抢修、恢复生产一线,承担了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始终战斗在急难险重前线;1.3万名医疗卫生人员与各级医院通力配合,不分昼夜救死扶伤;供水、供电、电信、移动、联通等系统,不讲条件、不惜代价日夜抢修,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最短时间内得到恢复。这样的忠诚担当,与新四军“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神内涵完全一致。
现实的展示:蕴含于铁军精神的顽强拼搏和众志成城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总书记号召不忘初心、执政为民,告诫全党: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6?23”特大灾害发生后,灾区群众直面灾难、自救互助,展示出自立自强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这种意志和精神,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铁军精神在老区人民身上的精神传承和气质展示,也彰显了老区人民“顽强拼搏、众志成城”的英雄气概。
1.依靠群众、自强不息,展示了铁军精神的顽强拼搏
铁军精神穿越时空,成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武器。面对家园毁损、亲人生离死别的巨大痛苦,许多群众从废墟爬出后,顾不上擦去血迹就自发组织救人。阜宁县立新村陈红明拉起一支由左邻右舍村民组成的救援队伍,以最快速度救起20多人。射阳县1200多名群众在专业救援队到来之前,从废墟扒出34名受灾群众。当天下午,灾区组织动员3.6万名群众,组成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自救力量。受灾严重的7个镇(街道)和22个村(居),全部成立自救突击队。灾区村民不等不靠,自救互救的感人事迹和动人场景不断呈现。阜宁郑朱村老教师殷德贵家屋顶全部被掀,但他婉拒临时救助款。他说:“我有固定收入,请将救灾款留给最需要的灾民!”受灾群众用他们坚定的意志和自强的行动,展示了不屈不挠、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由抢险救灾转向灾后重建后,市委市政府广泛听取受灾群众意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是盐城地方党委和政府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党群同心、携手奋进,顽强拼搏、共克时艰”的最新展示。
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为民宗旨;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当年,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群众工作为突破口,开启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赢得民心,建立并巩固盐阜抗日根据地,创造出引领华中、影响全国的“新的盐城”的群众工作经验和模式,新四军因此被毛泽东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亲骨肉含泪送战场”。感人的场景历历在目,动人的事迹处处传颂。1944年初,为迎接对日作战大反攻,盐阜区春季参军运动异常热烈:区乡干部、共产党员带头响应,工人、农民、青年知识分子踊跃参军,各报名点到处涌现父送子、妻送夫、父子双双齐参军的场面。阜宁二区中队长汤乃勇新婚三日别妻参军,当地士绅现场吟诗:“结婚才三日,参军欣然别。腰刀上战马,鼓号引俱发。新妇含笑送,所言益壮烈。”因为有着“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铁的作风”和“令行禁止、执纪严明”的“铁的纪律”,新四军在盐阜区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深得人民群众爱戴。
2.厚德大爱、无私奉献,展示了铁军精神的众志成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群同心,其利断金。“6?23”特大灾害发生后,无论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都在为灾区祈祷祈福,“盐城加油”“阜宁挺住”不断温暖慰藉着灾区;各种救灾力量源源不断奔赴现场。在盐城,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学校,全市上下紧急行动,共同应对灾情,合力抢险救灾。机关,捐款捐物的人群络绎不绝;医院,义务献血的人们排起长队;灾区现场,2万多名志愿者竞献爱心。灾后不到半小时,阜宁县城180辆出租车、200名驾驶员自发融入抢险救灾,很多司机连续20多小时不休息,全力抢救运送伤员。面对灾难,全社会风雨同舟,这种厚德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着灾区人民在磨难中砥砺前行,在感恩中坚强奋进;这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现的是盐城人民在灾害面前自觉集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团结奋进、共御灾害的精神品质。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当年,新四军在华中高举抗日大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人心所向的铜墙铁壁。新四军的真诚和真心磁铁般吸引亿万民众,大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冒死参加新四军、大批各阶层爱国人士临险支持新四军,许多爱国华侨飘洋渡海投奔新四军、许多左右摇摆的中间派转而倾向新四军,人民群众成了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最坚强的后盾,所有抗日力量汇成一道抗日洪流。堪称楷模的团结铸就了铁军精神“铁的团结”精神内核。1941年1月,重建军部后的新四军7个师和1个独立旅,虽说由新四军东进部队和八路军南下部队整合而成,但他们团结友爱,并肩战斗,粉碎了日伪军一次次大“扫荡”。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和浴火重生的新四军部队经受住一次次严峻考验。历史证明,铁军精神中“铁的团结”,揭示的是华中军民及社会各界人士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精神品质。这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
时代的发展:升华于铁军精神的运筹理念和全局思想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皖南事变危局事关新四军生死存亡,“6?23”特大灾害危及3万多名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灾难突袭那一刻,应急系统和指挥体系迅捷响应高效运转,抢险救灾即刻科学有序展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不仅经受住了严竣考验,在应对和处置中还创造性地形成抢险救灾的“盐城模式”。“6?23”抢险救灾伟大实践,因其在传承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同时,融入新的形势、新的条件下科学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创新思维与崭新理念,赋予了铁军精神新的内涵,故而更具时代意义。
1.尊重规律、科学应对,发展了铁军精神的运筹理念
尊重规律、讲求科学,实事求是、果断决策,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并撤销番号,命令数十万大军进攻新四军各部。面对危局,刘少奇认真分析华中和全国形势后致电党中央和毛泽东:“全国局面,国民党未投降,仍继续抗战,对共产党仍不敢分裂。……此时,我党不宜借皖南事变与国民党分裂。”党中央采纳其“政治上取全面攻势,军事上取守势”斗争策略,命令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历史证明,党中央处理皖南事变危局的斗争策略及由此构成的完整而缜密的战略体系是正确的。它在赢得社会各界及国际舆论深切同情与广泛支持的同时,孤立了国民党顽固派,提高了中共威望;更重要的是让深陷绝境的新四军得以浴火重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进而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铁军雄师。也正是基于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成竹在胸的前瞻思维和胸有甲兵的运筹智慧,才始终引领新四军一路披荆斩棘,冲破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
“ 6 ? 2 3 ” 特 大灾难发生第一时间,正在外事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随即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国务委员杨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亲赴灾区慰问,国务院工作组很快赶至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省18个部门组成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在错综复杂的灾情面前,在庞大的施救体系亟待科学调度的情势下,市委市政府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处置裕如,上下联动的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I级响应机制和抢险救灾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第一时间研判灾情,第一时间成立现场指挥部。市委先后在抢险救灾一线三次召开常委会,受灾各村均由一名县四套班子成员任总指挥。科学调度,科学决策,为抢险救灾赢得生死时速,科学的指挥印证了铁军的临战作风。
历史上,盐城自然灾害频仍,东部沿海饱受海啸侵袭。1941年2月,阜宁县第一届参议会讨论“宋公堤”方案时,众说纷纭,议而不决。面对各种声音,县长宋乃德果断拍板:以盐税抵修堤费用,实行以公代赈,同时发行公债100万元!修堤方案应声落地,修堤委员会随即成立,公债发行、粮草筹集立即启动,民工动员及修堤工程迅速展开。“宋公堤”――抗战期间苏北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不仅成为锁海御潮的捍海长龙,更成了保一方平安的民心长城。1942年冬春,连续暴雪天寒和干旱,致华中多地麦苗冻死。雪寒连旱情,粮荒酿饥荒,民主政府执政能力面临挑战。中共华中局果断作出《关于防灾救荒指示》,七条措施因地施策直指症结,既高屋建瓴又切实可行,最终夺取防灾救荒胜利。对症的精准使灾荒得到有效防治。决断的准确,并非天外神笔,它是华中局深入调研、及时把握灾情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全面分析复杂军事斗争和严竣灾情形势所作出的准确决断,体现了科学执政的理念和运筹帷幄的智慧。这正是铁军精神的精华所在。历史的经验已载入史册。面对今时今日、未知挑战,如何找准规律、破解难题、科学施政,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无尽的。在“6?23”抢险救灾中,有许多“金点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一户一党员”“一村一领导”,救治伤员分类管理、康复安置互为衔接,重症伤员“一人一档”“一伤两护”等,既创新了举措,又稳定了人心、稳住了大局。铁军精神在传承中被注入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并已得到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
2.把握大局、协调推进,发展了铁军精神的全局思想
胸有全局,路有格局。什么是全局?全局就是一盘完整的棋,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孕育于北伐战争、形成于抗战时期的铁军精神,既有相忍为国、顾全大局的可贵品格,更有总揽全局、通盘运筹的智慧要义。当年新四军所以能长期坚持敌后,一次次粉碎日伪军疯狂进攻,不仅在于党领导下建立的政治素质强、军事素养高、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顽强、战斗英勇的正规化军队,还在于军部领导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前瞻的战略思维,政治制度、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后勤保障,如同盘中棋子布局合理各得其所。全面建设后的新四军部队在血与火的洗礼下,被锻造为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铁军。穿越时空,当“6?23”特大灾难突袭而来,第一时间出现的依然是不畏艰险、冲在最前沿的最可爱的人――人民子弟兵及消防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这支新的“铁军”承担了最为艰险的任务:地毯式生命探测、转移伤员、疏散群众、抢通道路、清理危房,他们以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姿态日夜奋战在抢险救灾最前沿,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处置阜宁阿特斯协鑫公司危化品时,因信息准确、决策果断、应对及时、措施得力,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协同作战,成功疏散300余人,救出7名受困者,迅速安全地转运厂内所有危化品,遏制了因危化品泄漏造成的次生灾害,避免一场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未雨绸缪,预则立。全局思想既需要全局一盘棋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局部的协调推进。打赢“6?23”抢险救灾整体战役,重在科学有序、统筹协调,从伤员救治到遇难者善后、从物资调度到设施修复完善、从废墟治理到灾后重建,环环相扣。全局思想还在于重视舆情、注重宣传、严明纪律、杜绝腐败等各个方面。当年新四军在盐阜区重视文化普及和舆论引导,宣传新四军抗日主张,激发百姓抗战热情,军部制定一系列严惩腐败的法规条例,现今注重宣传、强调纪律和规矩都与之一脉相承。中央和省市县四级宣传部门密切协同,联合把握舆情,抗灾指挥部及各新闻媒体坚持正面导向,营造良好氛围:第一时间启动新闻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全国46家媒体、310多名记者深入一线,及时发出权威报道,有效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最大程度满足公众知情权。与此同时,深入报道感人事迹,为抢险救援鼓劲加油凝聚正能量,为抢险救灾及后续重建提供精神支撑。针对社会关注的救灾物资及资金流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救灾资金管理和社会捐赠款物分配使用。财政、民政部门出台相应文件,规范财政性救灾资金、捐赠资金物资接收使用、受伤人员医疗救治费用等管理,确保资金物资阳光运作。风清气朗的政治生态赢得全社会广泛支持,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这是夺取“6?23”抗灾胜利的基础和保证。阳光下的盐城抗灾,是新四军铁军精神最好的时代诠释。
盐城“6?23”抢险救灾的伟大实践表明:铁军精神是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思想法宝和力量源泉,传承于铁军精神并赋予了时代内涵的盐城抗灾精神,是取得“6?23”抗灾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盐城抗灾精神的形成、凝结和升华,是铁军精神在当代盐城的传承和弘扬,是盐城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集中展示,是厚德盐城建设成果的有力佐证。如果说,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将士在盐阜区刚毅果敢、威武不屈的精神写照;那么,盐城抗灾精神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党的基层组织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危难时刻听党指挥、团结奋进的政治品格和思想风貌的生动诠释。
回顾和重温产生并发展于烽火岁月的铁军精神,发掘和弘扬孕育于“6?23”抢险救灾中的盐城抗灾精神,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接续传承铁军精神,弘扬抗灾精神,并融合贯穿于灾后重建乃至各项工作,自觉遵循历史的昭示,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凝聚精神力量,激励盐城人民在“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创出新辉煌,在推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奋力谱写出中国梦的盐城华彩篇章。
苏州风俗“冬之篇”――鱼羹稻香庆丰年 弹指流光又一冬
《说文》云:“冬,四时尽也。”《初学记》引蔡邕《月令章句》云:“冬,终也,万物于是终也。”秋收冬藏,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准备过冬,腊月来临,年关将近,人们以牺牲向万物报恩,万物进入休养生息,人也调慢生活的节奏,休养生息。冬季的节庆有一个强烈的特征,主题都是报恩感恩。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的观照下,千百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人与自然的调节,人与人的调节,这种生活态度在冬季的节庆中有充分的体现,而人们正是用节庆的方式强化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代代相延。冬季苏州最主要的节庆有冬至、腊八、祭灶、过年。人们起鱼塘、冬舂米、做年糕、杀年猪、吃口数粥、烧松盆、照田蚕、送年盘、祭灶、掸尘……其实江南风俗亦大体相同或相似。
相传冬至大如年 贺节纷纷衣帽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大雪节气后十五天。这时开始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过此日则白天逐渐变长,故又标志冬去春来,是冬春转变之时。冬至节的历史相当悠久,《渊鉴类函》第 16 卷“冬至一”记载:“《易说》曰:‘坎,北方也,主冬至。’《易通卦验》曰:‘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向来,岁大美,人民知不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为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树,八尺表,日中视其晷如度者,则岁美人和,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周礼》曰:‘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风俗。旧时,帝王亲自参加有对天地、社稷、宗庙的祭祀活动。古人冬至之日,荐黍羔及祖祢,及谒贺君师耆老。在时节转换时候祭祖,邀请祖先和我们一起过节,给祖先的灵位前祭献供品和香火,酹酒一盏,全家在一起分胙、同庆。《渊鉴类函》第 16 卷“冬至一”记载有北齐杜台卿《玉烛宝典》卷十一云:“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南极景极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律当黄钟,其管最长,故有履长之贺。”《渊鉴类函》第16 卷冬至三又记云:“崔《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荐黍糕,先荐元冥以及祖弥,其进酒ィ摆撕鼐壤先缯铡!端问椤吩唬骸航寥眨坪仄湟牵怯谒瓿!钡诠糯褂腥巳衔凑罩泄车囊跹粑逍欣砺郏潦且跹糇墓丶谄T谑儇晕乩赘簇裕寥找谎羯!栋谆⑼ㄒ濉ど碳帧肪砹疲盒性簧蹋乖患帧!兑住吩唬骸韧跻灾寥毡展兀搪貌恍校蟛皇》健!碧贫鸥Α抖痢肥疲骸疤焓比耸氯障啻撸裂羯河掷础!彼沃焓缯妗抖痢肥疲骸盎浦佑β珊梅绱撸醴羯缙亍!闭庑└栌蕉恋氖瑁锩娑继岬蕉裂羝忌ぃ禾焖孀叛羝コざ础9湃巳衔硕粒字缫惶毂纫惶斐ぃ羝厣且桓鼋谄返目迹币彩且桓黾眨Ω们旌亍N航焙蚨寥帐芡蚬鞍倭懦坪兀湟鞘浇鲅怯谡4送舛寥嗣腔钩3Mü鄄烊沼昂驮朴袄丛げ饫此甑姆崛摹
苏州民间最重冬至节,有“肥冬瘦年”的民谚。民间有送冬至盘、拜冬、祭祖、冬至团圆夜饭、饮冬酿酒、吃冬至团子的习俗。冬至前一夜称为冬至夜,吴俗以冬至前一日之夜,谓之冬至夜,次曰冬至,谓之冬至朝。相传其俗起自张士诚,张士诚以冬至不宜当日宴贺,宜先一日置酒宴会,乃得迎阳。民间因循成俗,由此或可知道,冬至团圆宴大约其自张士诚首倡,姑存一说。
冬至前,苏州古城里,亲朋以食品相馈遗,提筐担},充斥道路,俗呼为送冬至盘。清初褚人获《坚瓠首集?吴门风俗》云:“吴门风俗多重冬至节,谓曰肥冬瘦年,互送物件,宋颜度有诗曰:‘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顾禄《清嘉录》引宋周遵道《豹隐纪谈》记道:“吴门风俗,多重至节,谓日肥冬瘦年,人家互送节物。”且是日妇女必须归婆家吃冬至饭,家家挂喜神像,拜祭祖先,俗称“过节”。小辈都至长辈处拜谒,称贺节,拜冬,一切礼仪如过年,谚云“冬至大如年。”旧时,冬至苏州城中还有新衣鲜帽的习俗,后来,冬至穿新衣的习俗也固定下来了,清时尚且如此,清徐士宏《吴中竹枝词》云:“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尽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家家户户在冬至夜必吃团圆冬至夜饭,饮冬至酒。冬至夜家家开筵饮酒,称为节酒或分冬酒。民间有谚云:“三朝迷露刮西风。”分冬酒也称冬阳酒或冬酿酒,味甜色绿,由城镇中酱园特制售客,清金孟远《吴门新竹枝》咏道:“冬阳酒味色香甜,团坐围炉炙小鲜。今夜泥郎须一醉,笑言冬至大如年。”今冬至夜吃冬至团圆饭、喝冬酿酒的习俗,仍流传不变。江南一带农村,在冬至夜以糯米粉做团子,以豆沙、萝卜丝、猪肉等为馅,用以荐先祭祖,并互相赠送,称冬至团。江南民间冬至最文气的活动有贴绘“九九消寒图”。消寒图的形式有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清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除以上的两种以外,更有一种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计八十一朵,自冬至次日起,每天用红色染一瓣或涂一圈,作记号以标记阴晴雨雪,每九日为一组时间记录单位,至第九个九日为八十一日,天气回暖,冬尽春来。消寒图是一种有趣的冬天日历。梅花可自己画,也有木刻年画社刻印售卖者。有的九九消寒之图,旁边还写上一联语:“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冬至开始,文人士绅开暖阁,举办诗画文会,喝酒品茶,以诗画会友,引以为佳话,称消寒会。过冬至日,节气上开始进入“冬九九”,俗称连冬起九,苏州旧时还流行冬至九九歌,其云“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七,篱头吹v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妗F呔帕捡牧郊缣0司牌呤ü访咭醯亍>啪虐耸唬詈菏茏锉稀8找旖琶撸贸妾蚤出。”又有“头九暖,九九寒。晴乾冬至邋遢年,雨雪连绵四九天。冬前弗结冰,冬后冻杀人。”之谚语流传至今。清蔡云《吴Q》云:“露宿何曾熟夜眠,太阳照户一欣然。若教穷汉街头舞,还有春寒廿五天。”又云:“连冬起九验天寒,只怕寒消九九难。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什么时候算寒尽春来呢,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谓从冬至次日数起,至九九八十一日,到立春为寒尽。期间常有春寒料峭彻骨,故有“春打六九头”之谚。
关于“九九”说 法,宋《东 京梦 华 录》和《梦粱录》都只是谈到 了“冬 至”并没 有“冬 至 数九”的事。明代谢 肇 J《五 杂俎?天部》卷二,详 细 记 录 了 夏九九歌和冬九九歌。并有“按此谚起于近代,宋以前未闻也,其以九数,不知何故?”的疑问。比他晚的刘侗《帝京景物略》和刘若愚《酌中志》都有关于“九九”事物的记载。清翟灏《通俗编》卷三有“数九”条也做了考证,引的是陆泳《吴下田家志》和周遵道《豹隐纪谈》记载的数九谚。清朝顾禄在他的《清嘉录》中亦非常清楚的说明道:“陆泳《吴下田家志》冬至后九九歌云:‘一九至二九,相叫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一日脱膊,十日龌龊。’《仙里麈谈》及褚人获《坚瓠集》皆载冬至后九九之说,与今歌略异。《荆楚岁时记》谓从冬至次日数起,至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吴俗则从冬至日数起,故有‘春打六九头’之谚。然周遵道《豹隐纪谈》载范石湖语,谓从冬至后九日为寒来之候,有‘冬至未来莫道寒’之谚,其说更自不同。”顾禄认为九九之说起于宋。《辞海》“九九”条也引了苏东坡诗云:“算来九九无多日”。然由宋末周遵豹《豹隐纪谈》所记,范成大语‘冬至未来莫道寒,夏至未来莫道热’,可知九九谚语,本来冬夏各一,后来只传“冬至”,不传“夏至”,到了顾铁卿的时代,则是“三九”与“三伏”并称了。为什么用九来计算呢,郭立诚先生在他的《中国民俗史话》里这样认为:“我想大约是由于‘阳九’之说,‘九’为阳之极,‘冬至’是一阳复生,九九而阳盛阴衰退;‘夏至’则是一阳始衰,九九而阳衰阴盛,所以不论冬至夏至,才都用九计算的。”江南农村过冬至后开始冬舂米,俗信腊月舂米经久不坏。民间饮食上则开始吃羊肉、暖锅,提升阳气,保暖过冬。
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现在的人们只知道腊八与佛教有渊源,传说是佛祖成道日,又称成道节。但考之来源,我国古代早已有此俗,最初此日是蜡祭与农业有关的八神日子,祭祀百神称“蜡”,(读zha)。八蜡是指先啬、司啬、农、邮表啜、猫虎、坊与水庸、昆虫(先啬:炎帝,司啬:后稷,农:农夫;邮表啜:茅棚、地头、井、坊、堤;水庸:城隍。)现在留下来的有古代神农氏部落蜡祭辞,据《礼记?郊特牲?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从古人的祝辞里,可以看到我们祖先蜡祭的主题是希望水土归其位,害虫不要出来危害庄稼,草木生长在自己沼泽边,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古代蜡祭同时也是个团圆宴饮慰劳一年辛苦的日子,古人为什么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呢?关于“蜡”之祭意,周礼《礼记?郊特牲》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祭祀的时间即在年终。关于蜡:《说文》:冬至後三戌,腊,祭百神也。《礼?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注云: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就是说,起初,腊八为祭祀百神、祖先的重要节日,而由于历法的变更以及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各个历史阶段的腊日节是不同的,时间和名称都不一样,故汉应劭《风俗通?祀典》云:“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为腊。腊者犹也,言田猎取以兽祭祀其先祖也。”周代更将其视为五祀之一,《周礼?月令》云:“天子祈来年于大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腊日节国家还要举行朝会,赏赐百官肉食、钱等,唐代还要赏赐澡豆、头膏、面脂等清洁化妆用品。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原有的祖先崇拜色彩逐渐淡化,呈现出中国祭祖与佛教纪念佛祖成道结合的新特征。
从唐代开始,人们逐渐就以十二月为腊月,故此初八日称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烧制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或有取自寺庙者,名曰佛粥。佛教典籍《百丈清规》卷二记道:“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申供养。”《譬喻经》谓诸谷米、果煮粥,取逼邪、祛寒、却疾病。清李福《腊八粥》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侬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腊八粥的传说很多,流传最广的有两个故事:相传释迦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想放弃苦行,这时遇见一牧女送他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在菩提树下静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佛祖成道日,佛徒们熬腊八粥施舍众人。
其二,明太祖朱元璋家境贫寒,小时候即给财主放牛,经常挨饿,偶然有一次他挖到老鼠洞中的“粮仓”,挖出了一小堆小米大米、干果、豆类,便和在一起煮粥,味道香甜可口。打下江山后,坐在龙庭之上,在腊八日想起儿时美食,便令御厨熬制,后分给大臣食用。传至民间,便有了腊八烧制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的衍化,在苏州民间相传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器,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妄想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粥吃,做赤豆沙为馅的糯米团子吃,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赤豆辟邪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记载,见卷二十四赤小豆附方引五行书言:“正月朔旦及十五日以赤小豆二七枚,麻子七枚,投井中,辟瘟疫甚效。又正月七日新布囊盛赤小豆置井中,三日取出,男吞七枚,女吞二七枚,竟年无病。又正月元旦面东。以齑水吞赤小豆三七枚,一年无诸疾。又七月立秋日面西,以井华水吞赤小豆七枚,一秋不犯痢疾……”赤小豆有辟瘟疫的作用,不仅在《本草纲目》在更早的《齐民要术》里也有记载。后来的腊八粥大约就是赤豆粥演化而来的,而时间上也由冬至移至腊八了,至于佛前供奉,纪念佛主,称佛粥,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物。
作为江南文化腹地的苏州,由于佛教影响甚深,当地民众非常重视腊八节。寻常百姓以菜果杂煮,和以莲实枣栗,以多为胜。热腾腾的一碗腊八粥喝下,既能起到饱腹作用,也能表达对神佛的尊敬,一举两得,绝对是件好事。正如清袁景澜在《姑苏竹枝词》中咏道:“人秋无鲎慰村农,欲发西风宿雾浓。腊八林间喧粥鼓,年丰新米足冬舂。”《姑苏四季竹枝词》有《腊八粥》诗一首,咏道:“霜降牵连五九风,粥名腊八菜名冬。调和百果成佳味,有碗先盛曝背翁。”吃腊八粥也不忘记先敬老,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一直传延至今。苏州地方的寺院的僧人们更是早早起床,用米、豆、乳蕈、胡桃、百合等,煮好五味粥,抬至山门外,馈送门徒信众,以纪念佛主成道。
在苏州古城中,旧时腊八节时还有“跳灶王”、“跳钟馗”的驱疫民俗活动。清褚人获《坚瓠续集?傩》中也记载道:“今吴中以腊月一日行傩,至二十四止,丐者为之,谓之跳灶王。”清诗人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跳灶神》亦云:“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灶神人媚将人媚,毕竟钱从囊底来。”乞丐们为了生计行走各处,尤其是到了腊八,更不会被拒绝了,甚至有些人家还把熬好的腊八粥放在门口,等候他们前来领取。
男儿献酌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
腊月二十四夜,吴语称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灶神,江南民间称为“灶界老爷”,家家用饴糖捏成元宝样,称糖元宝,不过用糖元宝祭灶神不是为了让灶神长一口结实的牙齿,而是想把灶神的嘴巴黏住,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述职时打小报告。还要用糯米粉裹豆沙馅为团子供奉灶神,名谢灶团。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古代祀祝融为火神,各地民间建有很多火神庙,随着灶的出现,才出现了灶神,后来又人格化,纳入了道教的神灵谱系。古时候,祭灶却是掌厨的老年妇女的专利,称“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后儒释道相互影响,以及男尊女卑的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男属阳,女属阴,灶用火属阳,因此旧时祭灶时妇女不得参加,需要家里成年男性主持仪式,民间形成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
祭灶神后,还有送灶神上天的仪式,需要用竹编为轿和马镫,在祭祀完毕后,把灶上旧神马揭下放入轿中,并备豆、草为秣马焚送门外,余灰撒屋顶,然后拨火中未烬轿镫取回纳灶中,谓之接元宝,有人笃信马料余者食之则眼亮。据周处《风土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又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宋时祀灶以酒糟抹灶门谓之醉司命,明清时改用饴糖。江南地方称此夜为小除夕。
而在宋代祭灶却十分盛大,苏州乡贤宋朝诗人范成大有《祭灶词》传世,那个时侯祭灶是鱼鲜、猪头、豆沙团子、老酒,十分丰盛。其诗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恋,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宋时苏州民间送灶的习俗,祭品丰富也用荤腥与糯米团子。
相传汉时阴子方腊月做饭,见灶神现形,他家里贫穷,只有黄羊一只,阴子方于是用黄羊祭祀,后来阴子方富裕起来,民间俗信其祭灶虔诚有回报,故百姓祭灶多用黄羊,更加诚敬。宋以后灶神纳入到道教体系中,改用素食祭灶。明代祭灶基本固定,民间有“官三、民四、D家五”的说法,就是说做官人家腊月二十三,平民百姓腊月二十四,渔民则要到腊月二十五才能祭灶。因此苏州民间有句歇后语:七颠八倒,廿五送灶,来形容该做事情的时候不做,不该做的时候又去做。祭灶的目的是通过灶神上天述职,祈求上天保佑家庭平安、衣食有余。所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而接灶神回家,通常是除夕夜,有的地方是正月初一,各依所例。
茅舍春回事事欢 屋尘收拾号除残
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苏州各里巷地保以新历分送每户,人家则酬些钱文,称送历本。每晚沿街巡更者高叫“火烛小心”,提醒居民天干物燥,小心火灾。俗称叫火烛。腊二十四后,家家看皇历,择日打扫卫生,准备过年,俗呼为打檐尘。此俗最初见于宋代的江南地区,而且是在除夕夜,后来大都选在腊月二十四后进行,祭灶之后灶神上天,便可以扫除屋中一切尘秽了,因为灶神上天述职去了,灶间扫尘也不怕不小心碰到灶神纸马得罪于他老人家。《岁时琐事》云:“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凡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乱丝日。”灶神上天百无禁忌,扫秽远弃,以便干净过年。可见,古人打檐尘,除了清洁屋宇,迎接新年外,还含有除旧布新,送穷求富的心理。清蔡云《吴Q》云:“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
糊涂一碗共饱吃,尽除疠疫消残年
民间俗信灶神上天述职后的第二天即腊月二十五日,玉皇听完灶神汇报后,要亲自下凡视察人间善恶,民间又有“迎玉皇”的俗信活动,古书有:“十二月二十五日,玉皇三清巡视诸天,定来年祸福。”的记载,我国古代最初信仰天帝,玉帝的信仰则是较晚才出现的,唐以后民间才开始普及玉帝信仰。苏州民间习俗,此日家家户户煮赤豆粥祀神,名曰“口数粥”,有猫狗者亦与焉,说是吃了赤豆粥可以驱疫。据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二引《杂阴阳书》记载:“正月七月,七月七日,男吞赤小豆七颗,女吞十四枚,竟年无病,令疫不相染。”《荆楚岁时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后来把这个冬至饮食习俗移至腊月里了。苏州乡贤范成大有诗云 :“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LK分口数 , 疫鬼闻香走无处……”
二十五日夜农村则有烧松盆的习俗,门首架柴,成井字形,齐屋高,举火焚烧,俗称相暖热。古诗云:“多谢松明力,几忘客子寒。”村农以长竿燃灯田间,焰高者稔,稔,吴语,庄稼成熟大丰收之意。谓之照田蚕,又称照田财,是祈求新年丰收的习俗。古诗云:“农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历二年
旧俗,正月初一到初五皆不设市,所以年节之物在除夕前都须预备完毕,腊八后,家家户户忙着购置南北杂货,鸡鸭鱼肉,纸马香烛,酒肆药铺各以酒糟、苍术、辟瘟丹等送给老主顾,这一切买卖、赠送俗称年市。城乡民众则互赠猪蹄、青鱼、年糕、果品、称送年盘。
腊月三十日前或年夜家家悬挂喜神像,供佛马,具牲果之属,以祭祀祖先百神。开炉炽碳,俗称圆炉碳。祭祀结束后放爆仗,有单响双响,一本万利或报旺鞭等名,旧时称过年,或谢年,现在称过节。蔡云《吴Q》云:“三牲三果赛神虔,不说赛神说过年。一样过年分早晚,声声听取霸王鞭。”
除夕夜,家家举宴,长幼咸集,多说吉利语,俗称吃年夜饭,又称合家欢。菜肴丰富,全鸡全鸭蹄o、猪肉成方形,称“四喜肉”;且极讲究口采,蛋饺称“元宝”寓意招财进宝;肉圆称“团圆”;豆芽形似如意称“如意菜”;青菜梗长又色绿称“长庚菜”;“梗”与“庚”同音,风干茄加果蔬称“安乐菜”。芹菜寓意勤勤恳恳。鱼,讲究的人家用大黄鱼,小户人家则用鳊鱼。一般是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最后才上桌,且不能吃完,须留下鱼头鱼尾,预示新年“年年有余、有头有尾”。菜盘一定要成双成对,以讨吉利口采,年饭桌上一定有个紫铜暖锅,炽热碳热气腾腾,里面放有咸肉、肚片、笋片、蛋饺、菠菜、白焐蛋等荤素菜肴。全家围坐,喜气洋洋,象征家道兴旺。年夜饭毕,相约围炉守岁,“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迎接新年到来,小辈向长者辞年,长辈给小辈放压岁钱,压岁果子,以红丝带穿百钱置桔、荔枝诸果于枕畔,取吉利百岁谶。“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饴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除夕夜吃过团圆饭,主妇忙着准备“年饭”,新煮米饭,盛新竹箩中,置红桔、乌菱、荸荠、糕、元宝、插松枝于上,陈列中堂,新年里蒸食之,取年有余之意,俗称“年饭”。古有“风俗隔年陈,中堂位置新。但教炊似玉,不使甄生尘,苍翠标松正,青红}果匀。家家欣鼓腹,留此待开春。”的诗描写这一风俗。然后接回上天述职的灶神,祭以酒果糕饵,供净水于灶山上。家家汲取井水,须备三五日之用,然后以糕、果、酒祭井泉童子,封井,到初三或初五日始开,并以井水拭目,可令目不昏。媳妇除夕夜须送绣制新鞋给公婆,称过年鞋。
此外,除夕夜寝室中祀床神,俗称床公床婆,祈终岁安寝。大门旁或竖撑门炭,称炭将军,或束甘蔗于门侧,祈新年生活越来越甜蜜。门上插冬青、柏枝、芝麻梗,称节节高。
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年夜团圆筵毕,至夜 11~12 时之间,易门神,贴春联。苏州人家门神多是桃花坞木刻年画,年前玄妙观内有门神年画摊有卖,所在城市,人们争购踊跃,以祈新年喜气,那个时候,三清殿四周挂满了桃花坞木刻的各样年画,以寿星、天官、一团和气、芒种春牛等吉祥如意图案的年画最畅销,购买之人多是苏州城四周的乡农,特别是春牛图最为热销,故殿前书画摊内有句行话“三春靠一冬”。
关于门神,旧时多画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像。门神起源较早,是古代五祀之一,汉代以后人格化门神出现。先有勇士成庆,后又画荆柯为门神,南北朝时为神荼、郁垒,唐时则为秦叔宝,尉迟敬德,五代又以钟馗为门神。民间贴门神的目的是辟驱鬼邪,家宅平安。
门神两旁多贴有春联,春联是由辟邪物演变而来的。民间俗信桃木可以避邪,上古传说有神荼,郁垒在度朔山中桃树下,检阅百鬼中有无道祸害人间的,则用韦索捆住喂虎,所以古时门挂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以驱恶鬼,后来演化成桃木二板挂于门户,后又刻神荼,郁垒像于上,王充《论衡》云:“立桃像人于门户。”相传五代蜀主孟昶在桃板上刻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五言字联,从而产生了我国第一副对联。明时太祖朱元璋酷爱春联,故贴春联的习俗在民间开始普及,桃符正式改称为“春联”。
苏州自古文风昌盛,民间贴春联的习俗盛行不衰,自入腊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春联讲究对仗平仄,风格千姿百态。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万象更新”;“五福临门”等等,新年贴春联不仅满足了人们辟邪的心理,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寒城店客终宵开,一年积欠除夕催
苏州自唐宋以来经济发达,市肆贸易繁荣,商铺习多赊欠,至除夕,店家计数索钱,称之节帐。年夜里街巷灯笼摇曳,催债人争相驰逐,自昏达旦。躲债之人都至虎丘后山供奉牛马王的磨王庙里躲藏,此庙因名为赖债庙。在苏州民间还有许多关于赖债庙的故事。如有一则故事这样说到:说是除夕夜,一位做蚕丝生意的商人躲债来到磨王庙,他用自己的余钱帮助了另一位躲债人,自己寻了短见,那人有了救济的本钱辛苦做生意,又挖到一个聚宝盆发了大财,为了纪念帮助过他的人,除夕夜在虎丘的赖债庙里请戏班来搭台唱戏祭祀死者。据说现在虎丘还有赖债庙的遗迹和严禁重利盘剥的碑文呢。
分湖烟波芦墟桥
“四围春水一芦墟”。位于江苏吴江东南端,临沪,邻浙,芦墟,遮不住的明丽水印,写不尽的莼鲈之思:偌大的元荡,“无风三尺浪”的三白荡,更有“分湖便是子陵滩”。
不事修饰,“芦墟”之名,总让我想起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想起《诗经》中的歌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几点渔灯过远村”“一片芦花万顷秋”,这是过客眼中的景致。
“芦花如雪稻初收”“浪痕来去送行舟”,这是故园诗人的梦萦。
泊在透明的梦境中。江南、渔隐,吴歌、快船,泗洲寺、午梦堂,……现实推远了,历史拉近了。
“荡阔村稀小市孤”。因市成集,由村而镇。“芦墟”地名最早见于元末著名诗人杨维桢的《游分湖记》。此记还为“分湖”作了一个极妥帖的说明:“湖分而半,一属嘉禾,一属姑苏,故名分湖云。”“嘉禾”即今浙江嘉兴,属越;姑苏自然属吴。吴越之际,一湖之分。(宋张尧同《分湖》诗有句“如何一湖水,半秀半吴江”,同理。“秀”,秀水,嘉兴又一古称。)至此,似有必要梳理一下芦墟与分湖的来龙去脉。
地缘上讲,分湖在芦墟西南,为边界。“先有北芦墟,后有南芦墟。”古芦墟(北芦墟)在分湖东北,今“芦墟古镇”(南芦墟)则紧贴分湖东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挖掘的太浦河,贯通太湖与黄浦江,在“南北”芦墟间划出一条新分界线,似乎在给“风水轮流转”作一个与时偕进的注解。同时在文化层面上,把“吴江”与“松江”进一步疏通成“吴松江”,晋人张翰念念不忘的四鳃鲈鱼从此可畅快洄游。
不难看出,分湖是地理标志,而芦墟是区划标签。地方史志记载:三国时已成村落;唐建泗洲寺,香火颇盛,居民渐多并南移;南宋设分湖巡检司(“设巡检一员以镇之,镇之名自此始”,镇名即“分湖”);清康熙年间,“居民至千家,货物并集”,名副其实成“镇”。新中国成立,计划经济时代,芦墟为吴江七大镇之一。2006 年,芦墟镇与黎里镇合并为汾湖镇。2013 年,复出的黎里成功申报中国历史名镇,汾湖镇再度更名为黎里镇,是时芦墟移作镇下一社区,然行政中心仍在芦墟(汾湖高新区)。笔者出生地黎里,本能并习惯感觉,芦墟与黎里毗联、并列,芦墟镇的卫星小镇为莘塔,北厍小镇的附庸为黎里。(此非无稽之谈,只要考查一下风俗与人物归属,不难认同。本文所列“芦墟桥”,基于此)
纠 结 或 折 腾,均 不 必 计较。须知历史总爱螺旋状变幻。 至 于“分 湖”与“汾 湖”之辨,笔者以为也是“一说两通”,言“分湖”乃依据“分吴越”,着眼于地理;言“汾湖”乃“想当然”推理,更多倾注于行政区划。
分湖是芦墟的象征,芦墟是分湖的演绎。风生水起,人杰地灵。仅清代就有三部本土人士编撰的地方志问世,分别为:沈刚中的《分湖志》(清乾隆年间)、柳树芳的《分湖小识》(清道光年间)、叶绍袁的《湖隐外史》(明末清初)。
分湖泽国,芦墟桥市。载入沈氏《分湖志》的桥梁计有四五十座。其中,元老级桥梁当数嘉泰桥。嘉 泰 桥,始 建 于 南 宋 嘉 泰 元 年(1201),明 成 化二十三年(1487)改建,现存之桥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拱形单孔,矢高 3 米,宽 2.5 米,上下石阶各 14 级。青石、花岗石杂糅,显现历代重修重建印记。拱顶两侧横额均有“嘉泰”字样,桥身南侧镌刻对联一副,曰:“虹腰环水南连市,雁齿排云北顾村。”“虹腰”“雁齿”,均描摹桥形,指代桥梁。
嘉泰桥坐落于北顾村(今芦北村一带),所跨之河名“武陵溪”。当年杨维桢游分湖时曾到,杨维桢同时代诗人赞誉“武陵溪上花如锦,花气薰人如酒浓”。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明成化年间嘉泰桥改建,曾勒碑《北顾里重建嘉泰桥题名记》。碑为青石,嵌于桥体。碑文洗炼,极具文史价值。摘录如下:“松陵距东南五十里,有镇曰芦墟。梁太学博士顾野王子卜居于此,遂有北顾里名。今顾姓者,皆野王后。东西两岸,居民百姓,人物仁厚,风俗义让。中流南北,曰武陵溪。桥名嘉泰,盖南宋宁宗朝,嘉泰改元始建,故以此名。自昔迄今,皆柱石L砖,屡构屡倾。成化丁未岁,境有乡尚义者,同心合力,各出己帑,兼募众财。致石作券,更为一洞。上布以石,傍立以阑。肇工于岁之九月,至十二月乃成。……”
芦墟古桥,多分布老街市河。市河河系成“大”字形,主河道由北往南,河东西两岸自然成市,建筑有连片的“跨街楼”,独具风情,蔚为奇观。据考证,清末民初,老街市河上约有石桥十四五座。市河宁静,市桥俊秀。建国后,部分古桥拆除了,不少石拱桥改建成了水泥平桥,可行而不可观,奈何!
古 镇 市 桥 首 推 观 音 桥。现为苏州市文物控制保护建筑。此桥位老街北栅,镇守河口。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里人募资重建。风雨沧桑,桥体石面风化严重,碑文、桥联漶灭。北侧桥额,依稀可辨识三圈内“泰生桥”三字。原来,观音桥本名泰生桥,清末于桥堍建小庵供观音像,遂俗称观音桥。而今小庵早废,然遗风犹存,桥西北堍建起了简易的香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年吴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