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九月出新角色时灵魂灾难会贵妈?屯一万几千值得…

江山胜迹——大唐都城长安
一.东方破晓
  1.当晨鼓敲响的时候
<font COLOR="#08-12-22 17:27:03 上传
  清晨五更二点,随着太极宫承天门上敲响第一声晨鼓,长安城各座城门相对的大街上街鼓齐声响应,这就是诗人笔下所描述的“六街尘起鼓鼕鼕”。
  新的一天开始了。  贞观初年之前,长安城中唤起新的一天的信息是由巡街士兵用嘴传达的,叫做传呼,就是用嗓子喊,提议设置街鼓的人是马周。  马周年少时读过不少书,学问都在肚子里,但是因为家境落魄在当地没有人看得起他,贞观三年,三十岁的马周游历到了长安城东的新丰镇。
  &#8251;朝花夕拾&#8251;——新丰镇的来历
17:27:03 上传
  新丰这个地方在秦朝时叫做骊邑,因为著名的名胜风景骊山而得名。汉高祖刘邦正式进驻长安城是在高祖七年,在此之前他把秦朝的都城栎阳作为临时首都,把他的父亲刘太公安置在栎阳附近的骊邑居住。尽管刘邦在栎阳的时候每隔五天就要去看望父亲,但刘太公生活的并不开心,当了皇帝的父亲有很多不方便的之处,比如说礼节问题。开始的时候看到儿子来了,刘太公还是像过去在乡里那样享受着儿子的跪拜,但是照顾他的官员发现了问题,官员对刘太公说,天上不能同时出现两个太阳,地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帝王。当今的皇帝虽说是您的儿子,但他是整个天下的主人。您虽说是皇帝的父亲,但却是他的臣子。怎么能够让天下的主人对您这个臣子跪拜行礼呢,照这样下去皇帝就没有威严了。
  当刘邦再次来看望父亲时突然发现情况有变,父亲规规矩矩的站在家门口抱着一把笤帚往后倒退着迎接自己的儿子,这在古代叫做“拥慧”,意思是亲自拿起笤帚打扫环境卫生迎接贵客的到来。刘邦看到此情此景大吃一惊,急忙跳下马去搀扶父亲,父亲说“帝,人主,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话说得很有些水平,不是官员现教的就是经过写历史的文人加工的。这就存在一个难题,你不能总是让皇帝的父亲抱着笤帚站在门口迎接儿子,规矩有时候会把天伦之乐变成很没趣儿的过程,比如当传宗接代成为做爱的唯一目的之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太公被尊封为太上皇,这样一来父亲就能够理直气壮的接受儿子行礼了。刘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刘太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生活环境陌生,原来在老家的时候出门就能和屠夫、小贩、少年儿童们接上话,想买酒有酒铺想吃饼有饼摊儿想看热闹有斗鸡踢球的,现在这个地方什么都没有,人也不熟悉,只好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呆在屋里。刘邦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下令修建一个新的村庄,这个村庄完全仿照故乡沛丰邑中阳里的格局,新村建成之后住在故乡的村民们也千里迢迢整体迁到了这里,甚至包括鸡呀狗呀这些家养的小动物。据说新村连细节都和故乡一摸一样,那些小动物下车之后都主动的往自己家跑,所谓“混鸡犬而乱放,各识家而竞入”。因为刘太公故乡叫丰,这个新建的移民村被命名为新丰。
<font COLOR="#08-12-22 17:31:50 上传
  新丰镇位于通往长安城的官道旁,是个热闹的地方。盛唐时期从新丰一直到长安城的东城门,沿着官道两旁都有卖酒的摊点,这些卖酒人都是沿途村庄的村民,那些赶路的人随到随喝,付钱多的多喝付钱少的少喝,人们把这种饮酒方式叫做“歇马杯”。运气好的时候,行人们还会遇上免费赠饮。诗人王维这样描写新丰:“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义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font COLOR="#08-12-22 17:42:15 上传
  马周是不甘心居于人下的,一无所有不是理由。西汉初年的娄敬当时也是一无所有,自己拉着车子从山东出发不远万里去西部边关屯守边境,当他走到洛阳的时候毅然放下车子提出要面见汉高祖刘邦,说服刘邦定都长安。结果是一条建议就建功立业。
  马周在新丰的一家客店住下,吃饭的时候却遭遇冷眼,店主人只顾优先伺服那些有钱的商人,把穷书生模样的马周扔在一旁不闻不问。马周已经是“司空见惯浑闲事”,他掏出钱要了一斗酒,自斟自饮。一斗酒喝的少剩的多,剩下的酒倒进一个盆子里,马周在食堂脱下鞋用盆子中的酒洗脚。店主人目睹此景大为惊诧,这个穷书生不可等闲视之。
<font COLOR="#08-12-22 20:03:40 上传
  马周进了长安城,到了一个卖馅饼的铺子。铺子的主人是一位女子,她听说马周来到京城是要干出一番事业,就把他介绍给中郎将常何当宾客。这个女子不仅牵线为马周找到了工作,还将马周牵到了自己身边,从此两个人朝朝暮暮共同厮守。
  &#8251;朝花夕拾&#8251;——曾经是卧底的常何  常何原先是瓦岗李密的部下,李密投唐时常何也到了长安,李密离开长安出走,常何再次追随旧主准备重整旗鼓。不过李密的这步棋没有成功,常何又回到唐军之中,在太子李建成麾下效力。
  武德中期的某一天,秦王李世民找到常何,送给他一笔钱物,其中包括黄金三十挺,金刀子一把。常何被派到玄武门去当守将,李世民还交给他一项任务,那就是在守卫皇宫的士兵中发展力量。也可能发展常何时李世民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这件事有时候只是一步闲棋,你无法预料今后会不会起到作用,但是一旦用上就可能成为神来之笔。常何就属于后者。
  常何的重要性就在于他是把守玄武门的主将。当李世民决定在玄武门设伏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常何实际上是自己人,而且他已经联络发展了一批士兵牢牢掌控着玄武门。
  李建成并不了解常何的真实身份,他一直把常何当作自己信任的部下。玄武门之变前,李元吉曾经劝李建成不可大意,李建成并没有太当回事,他认为把守玄武门的常何是忠于自己的。李建成放心的直奔玄武门,在他的心中相信只要进了玄武门见着父皇,自己就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没有料到会在常何这里出现问题。
  常何就是这样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这一年六月,因为旱灾的缘故,唐太宗要求文武官员都要对时世政事提出批评和建议。中郎将常何虽说官居四品,却是个武将,对于文章一类事情远逊于弯弓射雕,这时他想到在自己家中的那个书生马周。马周提笔写下了二十多条建议,其中就包括在长安城各个城门相对的大街上设置街鼓,清晨击鼓开启城门坊门,晚上击鼓关闭坊门城门。各个城门行人车马实行左进右出。
  唐太宗看过常何交上的奏章后十分满意,他没有料到自己当年亲手发展的卧底会有这些真知灼见,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李世民对常何说,你能有这么深刻的见解真是不容易。常何知道皇上是无所不知的,还是作老实人说老实话比较稳妥,常何告诉唐太宗说这些建议都是臣家的宾客马周写的。
  唐太宗李世民求贤若渴,当天就下令召见马周。当马周还在前往皇宫的路上时,太宗迫不及待,连续派出四名使者前去催促。
  马周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在唐朝御史里行这个职务最初是专门为马周设置的。马周迈开了政治生涯的第一步,最终官居中书令,成为当朝宰相。唐太宗曾经和长孙无忌等人从容谈论大臣们的得失,在讲到马周时他说:“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所称意。”曾经和马周共事的另一位宰相岑文本说:“吾见马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岑文本是文章的行家里手,当需要起草的诏书太多时,他就会叫来六、七个书僮执笔,自己口述,几篇诏书的书写同时进行,在很短的时间就会完成。而在岑文本的口中,马周议论事情时所说出的话是多一个字就繁锁,少一个字就言不达意,人听了之后有一种华美的感觉,可以解除疲倦。这种评价是很高的。
<font COLOR="#08-12-22 19:42:19 上传
  马周晚年身患消渴症,就是现在所说的糖尿病,唐太宗下令在长安城内的形胜之地为马周修建新的住宅,用以压邪,这座住宅就建隆兴坊内。隆兴坊后来成为五王子宅,唐睿宗的五个儿子在这里居住,在这五个儿子中排名第三的李隆基也当了皇帝,隆兴坊从此改建为兴庆宫。
  马周病重时唐太宗在南山的翠微宫,他亲自为马周调配药剂并让皇太子李治前往马周家中慰问,连马周的日常饮食也由御厨提供。
  贞观二十二年元月九日马周病故,时年四十八岁。
  贞观年间治国的人材济济,马周能够从一介寒士做到宰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盛唐时的李白就曾以马周为榜样,企盼着一策打动帝王心进而建功立业。一百六十多年后,郁郁不得志的李贺想到了马周的经历,他写下了那首《致酒歌》
  “&&&&&&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
  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牋上两行书,
  直犯龙颜请恩泽。”
  同时李贺也在哀叹自己: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
  谁念幽寒坐鸣呃。  
  长安城清晨的街鼓规定要敲三千下,但不是绝对的,有一条补充规定是“辩色而止”,就是说等人的眼睛可以清楚地看清远处的物体时就可以停止擂鼓了。
  这种早晚击鼓传达信息的方式无论是对于城市的管理者还是市民都带来很大的方便,人们给它起了个俗称叫“鼕鼕”,鼕字音冬,大概是唐朝人专门创造的。
  清晨的鼓声响起之后最先开启的是长安城四周的城门,接下来是各个坊区的坊门。在唐朝中央机构门下省中设有城门郎这一官职,城门郎管理着八百名门仆,这八百名门仆轮流值班,每天清晨鼓声响起时,当班的门仆们会准时将统一保管的城门钥匙送达相应的城门下。
  清晨的时候,皇宫的宫门是最后才开启的,所谓先外后内。  “吏传开锁契”,皇宫的宫门在开启前要进行“勘契”。  契是指鱼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用檀木雕刻成的木鱼,叫做鱼。一是在檀木板上刻出凹下的鱼形,叫做坎。鱼很合适的放进坎中就是合契。鱼和坎分别保存在宫门和管理宫门的门使处,经双方验证合契后才能打开宫门。清晨的时候,在大明宫右银台门旁的翰林院值班的翰林学士正在享受着黎明觉,勘契和打开宫门的过程声音很大,往往会吵醒学士们,元稹就为此发牢骚说:“声甚繁多”。
19:53:54 上传
  当着晨鼓敲响之后,宫中那些为皇帝准备服装的宫女们捧着熨烫整理完毕的衣裳送往皇帝的寝宫,这些衣裳都是用郁金香和龙脑香薰过的。负责这项工作的宫女晚上不能睡觉,当深夜皇帝寝宫的灯熄灭之后,她们就要开始工作,直到清晨皇帝穿戴整齐准备上朝时,她们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王建在他的《宫词》诗中写到:
  “每夜停灯熨御衣,
  银薰笼底火霏霏。  遥听帐里君王觉,
  上直钟声始得归。”
  五代的花芯夫人也有一首描写宫女熨衣的《宫词》:
  “蕙炷香销烛影残,
  御衣熏尽辄更阑。
  归来困顿眠红帐,
  一枕西风梦里寒。”
<font COLOR="#08-12-22 19:53:54 上传
  皇宫里这些普通宫女的精神世界实际上是很枯燥的,甚至可以说是摧残。她们若想走出深宫高墙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希望将寄托在皇帝开恩放还宫女。这种放还所涉及的人数毕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都是属于新皇帝登基后普天同庆系列活动中的一种,这类系列活动中还包括大赦囚犯和犯了错误的官员。有的皇帝口子开的大一些“放宫女三千”,有的例行公事放出几百人,三千也罢,几百也罢,较之数万人的宫女总数,总归是个小数目。
  如果首都发生战乱,宫女们会出走各自寻找生路。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在黎明时分离开皇宫,离开长安。天亮之后,不知情的官员们照常准时来到皇宫门外准备上朝和皇帝共商国事,时辰到了,宫门打开,大批惊惶失措的宫女蜂拥而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皇上不见了宫女们先知,她们也乘乱出走。
  当然,这种乘乱出走的现象属于个别案例。  唐太宗曾经把监狱中的死刑犯放回家,让他们在执行前自觉的赶回监狱,这叫“纵囚”。李世民纵囚的人数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几十个人,有人说是数百名,史书上记载说这些假释的犯人在规定时间内一个不少的自觉回到了监狱。相比这些死刑犯,如果有皇帝把宫女们放出宫去,他们是否能自觉的归来呢?
19:55:57 上传
未必。  那是在唐中宗神龙四年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是上元节。
  *寻章摘句*—神龙上元夜  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驰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竟。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
  苏味道诗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郭利贞诗曰:“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爤熳唯愁晓,周施不问家。更逢青管发,处处落梅花。”
  ——《大唐新语》卷八
18:50:28 上传
  ****************************************************
  每年上元节连续三天的晚上,长安城中放开夜禁,各个坊区的坊门不关闭,满城的人都涌到大街上去观赏花灯。神龙四年上元夜,唐中宗李显和皇后韦氏双双换上便装,兴致勃勃的走出皇宫到城中微服赏灯,算是与民同乐。临出宫前中宗下了一道命令,让几千宫女也到大街上去放松心情,和老百姓们一起欢度良宵体会天朝的大好形势。结果这几千宫女“多有亡逸者”。
  宫女们长期呆在被封闭的皇宫中,这无异于软禁,她们迫切期盼着和外界交流,哪怕只是单方面的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于是就有了战袍题诗的故事。
  开元年间,边防线上的士兵们收到一批战袍,这是一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袍,它由当今圣上唐玄宗担任总监制,由皇宫的宫女们亲手缝制。对于士兵们来说这种战袍就不能再叫发,皇上发的东西叫作赐,当然了赐并非都是好事,皇上叫你死也叫赐死。
  有一个士兵领到一件短袍,打开一看袍子上写着一首诗:“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合情更著棉。今生已过矣,结取后身缘。”
  诗是缝制这件战袍的宫女写的,“今生已过矣,结取后身缘”,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来生,这是一种无奈的伤感。
  士兵看到这首题写在战袍上的诗后十分认真的向主帅做了汇报,主帅也不敢擅自处理,这战袍毕竟是皇上赐给的东西。于是这件战袍千里迢迢的从长安运到边塞,又千里迢迢的从边塞送回了长安,交到唐玄宗手上。唐玄宗让人把这件战袍拿到宫中去做巡回展示,要求找出题诗的宫女,他强调指出不会因为这件事处理当事人。
  这种事情如果追查起来是很容易的,且不说动用刑侦人员或是采用核对笔迹一类的手段,仅仅是由宫女们自查自举,行写诗的人也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那位写诗的宫女当然很了解世事人情,深知其中的利害,于是争取主动自己站出来请罪。
  事情的结局是喜剧性的,唐玄宗特批还这个宫女一个自由身份,把她嫁给了那个得到战袍的士兵。
19:58:58 上传
  唐玄宗说:“我与汝结今生缘”,这句话显然是针对宫女诗中那句“结取后生缘”而言的,但这样的好事在整个玄宗时期也就是这么一件,对于全部宫女来说这种幸运是几万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
  宫女中的多数人将在宫中白头到老,所谓“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她们死后有专用的安葬地,从洛阳附近出土的墓志来看,隋代洛阳的宫女有很多都埋葬在“河南郡河南县千金乡芒山之北”,唐朝宫女的墓地叫做宫人斜,“未央墙西青草路,宫人斜里红妆墓。一边载出一边来,更衣不减寻常数。”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名为《宫人斜》的七绝诗。
  &#8251;寻章摘句&#8251;——唐人有关宫人斜的诗  窦巩《宫人斜》
  离宫路远北原斜,生死恩怨不到家。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棠花。  羊士谔《和李都官郎中经宫人斜》
  翡翠无穷掩夜泉,犹疑一半做神仙。秋来还照长门月,珠露寒花是野田。
  权德舆《宫人斜绝句》
  一路斜分古驿旁,阴风切切晦秋烟。铅华新旧共冥冥,日暮愁鸥飞野田。
  雍裕之《宫人斜》
  几多红粉委黄泥,野鸟如歌又似啼。应有春魂化为燕,年来飞入未央栖。
  杜牧《宫人冢》
  尽是离宫院中女,苑墙城外冢累累。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去时。
  陆龟蒙《宫人斜》
  草著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
18:53:15 上传
  ******************************************************
  还在清晨的鼓声敲响之前,有些人已经开始忙碌了。
  坊中饼食铺的店主点亮了灯,燃起炉子,准备开张迎客。  升平坊一家饼铺的店主打开铺门时发现一个小伙子坐在屋檐下,显然他是在等待坊门的开启。小伙子向店主打听附近那座豪华的院宅中住的是什么人,店主想了一下回答说,这附近哪有什么豪宅,倒是有一个早已废旧的院落,听说里面经常有野狐狸出没,这些狐狸往往会变化为抚媚的女子勾引男人,你莫不是已经陷入幻境被勾了魂去。
  安业坊一条巷口的饼铺也开始营业了,卖饼的汉子一边干活一边唱着歌,歌是王维的那首《渭城曲》,“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家住在安业坊的刑部侍郎刘伯刍每逢清晨上朝时都会看到卖饼人当炉讴歌,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天清晨,刘伯刍和卖饼人交谈,卖饼人说自己是小本生意,日子过得很艰难,基本上在贫困线上下徘徊。刘伯刍伸出了援手,借给卖饼人一万钱作为本钱,有了本钱相信他能够把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借款的条件很宽松,刘伯刍对卖饼人说,我每天在你这里取上几个饼顶帐,一直到这一万钱用完为止。
  有人垫资而且一垫就是一万钱,卖饼人当然是欣喜万分,刘伯刍则想着卖饼人有了本钱之后就会少了许多烦恼,心情舒畅了今后的歌声将会更加嘹亮。
  但事实却和想象的大相径庭,从此之后刘伯刍再也没有听到卖饼人唱歌,他百思不得其解,就把卖饼人找来询问。卖饼人回答说,自从有了本钱之后自己心里就时时刻刻在盘算着怎样把生意做大做强,根本就没有再去唱歌的闲情了。
  刘伯刍是诗人刘禹锡的从叔伯,唐长庆元年,二十一岁的韦绚从江陵逆江而上到达白帝城,在那里拜夔州刺史刘禹锡为师。在此期间韦绚听刘禹锡讲了许多趣闻轶事、童谣佳句,便记在心中。到了大中十年的时候,韦绚将这些听来的事情编写成了《刘宾客嘉话录》,安邑坊卖饼人的故事就是书中的一段。刘禹锡当时对韦绚说,刘伯刍在总结卖饼人本钱一大就无暇再唱歌时讲到,我想一个人官做大之后恐怕也回事这样。
  在胜业坊中,一个人推着小车朝大街方向走去。他姓邹,因为驼背远近的人们都管他叫邹骆驼。此时他以卖蒸饼为生,那辆小车上装着灶具和蒸饼,当车子经过一个拐弯处时轮子碰上了露出地面的砖块,小车翻到在地,车上的蒸饼掉在地上沾满了泥土,卖是卖不成了,自己吃都碜牙。
  这几块露出地面的砖头已经多次造成小车倾倒,这一次邹骆驼终于忍不住了,他从家里拿来工具要挖出这些绊脚石。如果不是这一挖,邹骆驼的小车恐怕会一直推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但这一挖改变了他的命运。
  埋在土下的砖有好几层,一层一层揭开之后露出一个瓷瓮,打开瓮口一看,里面装着砂金,大约有五斗。  邹骆驼从此进入京师民间富豪排行榜,名列前茅。
  大概是为了弥补从前艰辛生活的损失,邹骆驼过起锦衣玉食的生活。他的女儿出嫁时邀请了几千名嘉宾,酒席整夜不散。当一百多个婢女簇拥着新娘出现在宾客们面前时,连在场的官员都感到惊愕,惊的是这些伴女个个都是“绮罗珠翠,垂钗曳履”,愕的是这种打扮让人想到喧宾夺主这个词。
  那时候时常人们可以看见邹骆驼的儿子邹眆和驸马萧佺在一起游玩,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歌谣:“萧佺驸马子,邹眆骆驼儿。非是道德合,只为钱相知。”
  人们不清楚邹骆驼到底有多少财富,长安城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邹骆驼拜见唐高宗时曾经说,如果终南山上的树木每一颗价值一匹绢,自己的钱买下山上所有的树木后还绰绰有余。
  邹骆驼的结局并不完美,他因为触犯了法令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后来虽然遇上大赦回到了京城,但家产已经耗尽,重新和最广大的民众保持一致了。
  邹骆驼大名邹凤炽,这大概是他致富之后重起的名字。  
  唐德宗贞元年间,每天清晨长安城中有两处王公的府宅中都会响起悠扬的乐曲声,这两处住宅一处是位于安邑坊的北平郡王马燧的府宅,另一处是位于永崇坊中西平郡王李晟的府宅。
19:29:59 上传
  李晟和马燧曾经为平定内乱立下战功,是当时数一数二的武将,他们府中的乐工和歌女都出自皇家教坊,是唐德宗赏赐的。
  每天清晨,从李、马二府中传出的乐曲声表面上是那么轻松愉快,但在其背后却有着某种特殊的“照顾”。负责京师治安巡查的金吾卫军将们日夜都在留意着这两个王府的动静,如果哪一天清晨某个王府没有响起音乐声,金吾卫就会立即上报,时间不长便有来自宫中的宦官前来询问:“大臣今日为何不举乐?”
  两个功高一时的大臣家中的动静牵动着皇帝的心,这对他们来说是福祸相依。福的是皇帝对大臣的关心,祸是皇帝对大臣不放心。唐德宗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各种事件使得他成为一个多疑的人,对谁都不放心,京城的官员都可能被监视,史书上说:“朝官或相从,多令金吾伺察密报”,对于李、马二府清晨是否奏乐的关注,也是伺察的内容之一。这就要求大臣们始终要夹着尾巴做人,一有风吹草动首先自查自纠。李晟在紧靠着城南安化门的大安坊有一座园林,园林里翠竹茂盛,不知怎么的京师中就有传言说这竹林里藏有全副武装的士兵,是为了应付突发事变而准备的。李晟听到这种传言后马上让人把大安园中的竹子连根除掉,一根也不剩,这样一来园林中连小小的兔子都藏不住了。
  俗话说得好,不怕偷就怕惦记。北平郡王马燧死后,他的宅子就被皇帝惦记上了。  马燧住在安邑坊,继承这份家业的是他的儿子马畅。马府中长着一颗杏树,结出的杏子比普通的杏子要大的多,马畅就把这种大杏送给神策军中尉窦文场品尝,窦文场又把其中的一部分转献给唐德宗。唐德宗琢磨着树上竟然能够长出这么大的杏来,是一件超出常理的怪异之事,就派宦官到马府中把这颗杏树就地封存。
  自己的宅子中有一颗被皇帝封存的杏树,这种事情让马畅感到一种说不清的恐惧,连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生怕灾祸降临。有人就给他出主意说,你干脆把这座院子捐给皇上吧,这样一来既可以表现出你对皇上的一片赤子之心,又能摆脱当前的窘境。
  马畅照此办理,把安邑坊的府宅捐了,此地便成为皇家园林,因为马燧曾经担任过奉诚军节度使,这座园林就叫做奉诚园。府中大多数建筑被拆毁,大一些的建筑材料被运到皇宫中另有任用。
  清晨的长安城中有时还会有另一种清脆的声响,这声响佛塔上以及高堂屋檐下,这些地方悬挂着铜铃,晨风吹过铜铃在摇摆中发出叮当的声响。
  清晨的时候,长安城已经醒了,人声、车声、马声、鸡鸣狗咬,寂静不再,风吹铃响的声音并不那么突出,甚至会被喧杂声淹没。但在长安城中有专注的人,他们不仅能够辨别出那种铃声,而且能够从中听出异常的声响。
  长安城东部的光宅坊紧靠着东内大明宫,元和年间以前,大明宫外并没有给清晨上朝的官员修建侍漏院,很多官员会在光宅坊中的光宅寺等候宫门的开启。
  光宅寺所在地原本是皇家的葡萄园,唐高宗仪凤二年,长安的术士说在葡萄园中有异常之气冉冉上升。紧靠着大明宫的地方有异常之气这是个大问题,唐高宗下令掘地三尺探明原因。发掘的结果是出土了一个石函,在这个石头做的盒子里装有一万多粒舍利子。舍利子的出土显示出某种佛意,于是就在出土石函的地点修建了光宅寺。
  一天清晨,太常丞宋沇在光宅寺等候上朝,他听到了寺中那座佛塔上的铜铃在风中作响。宋沇精通音律,在他的耳中叮当的铜铃声就是一曲乐曲,他静静的倾听着,听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响声,这种响声钩着他的心神。
  散朝之后,宋沇立即返回光宅寺找来寺主询问佛塔上那些铜铃的来历。寺主回答说这件事情我也不太清楚,我来到寺院时那些铜铃就悬挂在塔檐下。宋沇说我听出其中有一颗铜铃的响声与众不同,这种声响表明它的历史相当古老,能否请一位僧人爬上去敲打一下那颗古老的铜铃,让我再分辨一下。
19:27:17 上传
  围观的僧人中有人证明有一颗铜铃确实与众不同,在无风的时候它也会自动摇动,发出声响。  那颗与众不同的铜铃被摘了下来,宋沇的判断被证实,这是一个古老的编钟。宋沇向僧人们解释了它无风自鸣的原因,在宫中太常乐队中也有一套编钟,其中的一个和光宅寺塔上这个编钟的音律相同,当太常乐队敲响编钟时,光宅寺的编钟会发生共鸣。
  街鼓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如果长期阴雨空气中湿度太大,鼓皮会因受潮而松弛,从而影响发音甚至无法敲响。《新唐书&五行志》中记载“贞元十三年六月丙寅,天晦,街鼓不鸣。”从历史记载中看,贞元十三年五、六月份阴雨不止,街鼓受潮无法敲响的事例不止这一次,《册府元龟》卷10中就记载了这一年五月唐德宗向宰相和大臣宣布的指示,说是因为鼓声失常,各位上朝的时候免不了要在泥泞湿滑的街道上催马疾驰来赶时间,这样很容易发生坠马损伤,朕甚为关切,从今以后即使因为鼓声不准而耽误了时间,也不能放马奔驰。
官员上朝的路上  早起的还有朝廷需要上朝的官员,上朝的官员属于常参官,他们必须在五更五点之前就赶到皇宫宫门外,这个时间对于居住的离皇宫较远的官员来说是有些紧张。白居易诗中的“远坊早起常侵鼓”,就是在说在晨鼓还未敲响之前自己就要起床,“铜瓶水冷口先知”,起身之后要盥洗漱口;“漆匣镜明头尽白”,还要对镜梳头,古人讲究身体上的毛发是父母给的不能损毁,因此男性也留长发。当他们穿戴整齐骑上马走到坊门口时,晨鼓敲响坊门打开,这时便可以走上大街赶往皇宫了。
  *******************************
  寻章摘句——常参官
  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号常参官《新唐书&百官志三》
  ***************************************
  进士施肩吾写了一首《冬日观早朝》的诗:“紫烟捧日香炉动,万马千车踏新冻。繍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早朝即将完毕的时候,闺阁中的美人仍然在睡梦之中。施肩吾是在看别人上朝,他在元和十四年考中进士之后没有去做官,而是到江西洪州附近的西山上隐居修道去了。尽管有些没有资格常参的官员在诗中讲自己可以不受每日早早就起床的约束,也是很舒坦的事情,但这更多的是一种解嘲,毕竟,能够参加常参是一名官员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19:38:21 上传
  在没有钟表的年代里,街鼓的另一项重要作用就是报时工具,鼓声敲响的时刻是以太史局的记时设备刻漏为依据的,这是一种官方的标准时间。官员们依照鼓声上朝,百姓们依照鼓声安排各种活动,在这种情况下鼓声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唐文》卷174中有张鷟的一篇判词,题目是《漏生夜睡,不觉失明,天晓已后,仍少六刻不尽,钟鼓既晚,官司失朝判》,说的是由于值班的刻漏生睡着了,耽误了报时以致于天亮之后街鼓还没有敲响,造成常参官集体迟到,张鷟判定:“漏司乖错,准法论刑”。失职者要受到刑罚。
19:38:21 上传
  既然是朝参,早起的当然也包括皇帝,皇帝是朝政的主持人,他不出现在宫殿中,文武百官就只能在宫殿外面干等着。
  皇帝勤政的一条标准是宵衣,清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要穿戴整齐前往朝堂坐朝,否则就是置国家、天下、祖宗于不顾。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天宝年间天下承平日久,唐玄宗懒于政事勤于情事深居宴游,不再坚持清晨坐朝,安史之乱的原因之一就是皇帝懒政,“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大雅&
荡》,史家说前辈的这句诗简直就像是给唐玄宗写的。
  唐敬宗十六岁继承皇位后经常玩到后半夜,睡得晚也起的晚,很多时候上朝的官员都列队在宫门外等候了,皇上还没有起床。
  唐敬宗是在长庆四年正月即位的,长庆是他父亲穆宗的年号,一般的规矩是新皇帝即位之后先帝的年号要用到年底,然后才改用新的年号。长庆四年三月的一天,官员们从清晨就在宫殿外等候,一直站立到太阳高高升起,可皇帝这个国家的太阳还没有出现,有些年老体弱的官员站的久了身体已经僵硬,随时都可能扑倒在地。
  唐敬宗来了之后,谏官左拾遗刘栖楚发誓不惜一死批评皇上迟到的行为,他说“请碎首玉阶以谢谏官之旷”,我要在宫殿的台阶上磕破脑袋来履行谏官的职责。刘栖楚批评唐敬宗说,陛下年纪青青就当上了皇帝,本应该宵衣旰食来治理国家,可现在的表现却是吃喝玩乐样样都行,日上三竿才起床。更不像话的是先帝的棺椁还放在宫中没有下葬,皇帝你却兴趣盎然的欣赏起了音乐,我很担心,担心这种种现象都是皇帝福祚不能长久的预兆。
  唐敬宗当然不爱听,我不过是晚来了一会儿,你竟然说这是皇位短命的征兆。不过唐敬宗死后如果灵魂还在的话他会评选刘栖楚为第一乌鸦嘴,刘栖楚不幸言中,唐敬宗确实是福祚不长,当了三年皇帝就死于非命。
  刘栖楚真的在宫殿中叩起头来,脑袋在台阶上磕的咚咚作响,那响声连宫殿外头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真叩头血自然是流了不少。宰相李逢吉指示说,刘栖楚你不要在叩头了,这事儿会有结果的。刘栖楚用手托住头站了起来又开始讲起皇上重用宦官的事,唐敬宗一看这人没完没了,连连挥手让他离去,另一个宰相牛僧孺也按照皇上的旨意宣布:所说的事情已经知道了你到门外侯着。
  刘栖楚退出宣政殿,来到殿外的金吾卫值班室等候处罚,这叫待罪金吾仗,这也是谏官们的行规。不一会儿,传出唐敬宗的指示,提拔刘栖楚当起居舍人。起居舍人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朝政大事。合格的起居舍人是真实记录,好的要记下,坏的也要记下,年终时将这些记录交给编写国史的部门,载入史册。左拾遗是从八品,起居舍人从六品,刘栖楚显然是受到优待,不过他没有接受,请病假回洛阳去了。
  这件事给唐敬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个月之后,朝廷的谏官要求面见皇上讨论一个官员的行为,唐敬宗问道,当初在宫殿台阶上叩头的人在不在这些谏官之中?有了这句话,朝廷当天就发布任命书,任命刘栖楚为谏议大夫。自从唐代宗大历年间之后,谏议大夫已经是正四品的官员了。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宰相刘晏骑马走出了修行坊。修行坊在乐游原的南边,相对于朝堂所在的大明宫来说也属于远坊。
  这时的天气冷的出奇,厚厚的棉袍并不能阻挡寒气的入侵。刘晏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他自称看到各式各样的货物就会想到其中的利润,利润就像铜钱在地上流动。就连每天骑马上朝的时候,他都在算计着经营,马上算计叫做鞭算。
  面对这寒冷的天气,刘晏在寻找救急的方法,如果是个不惜破费享受生活的人,他可以带上手炉,上等的手炉是很精致的,这不仅是指高档的质料和华丽的外观,还在于巧妙的内部结构。这种手炉的内胆可以始终保持平衡,里面的炭渣不至于外漏,就像那种金质的熏香炉。但刘晏在生活上不是那种讲究的人,他需要另想办法克服眼下的寒冷。这时他看见路边有一个卖蒸饼的摊子,那新出笼的蒸饼热气腾腾。刘晏让仆人买来几个蒸饼,用袍袖垫着边走边吃,热气腾腾的蒸饼既可以暖手又可以暖胃。刘晏把这个窍门推荐给同事们,末了还要说一句:“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刘晏在世六十六年,吃了五十八年的皇粮。他步入仕途的第一个职务是秘书省正字,官秩正九品。中唐之前人们把秘书省比做病坊,说这里是官员养病的地方。
  *******************************
  寻章摘句——俗流以秘书省为病坊
  “唐初,秘书省唯主书写贮掌、校刊而已,自是门可张罗,逈无统摄官属,望虽清雅,而实非要据,权贵子弟及好利夸侈者率不好此职。俗流以(秘书)监为丞相病坊,少监为给事中、中书舍人病坊,丞及著作郎为尚书郎病坊,秘书郎及著作佐郎为监察御史病坊,言以职不任繁剧者,当改入此省”——唐&
韦述《两京新记》
  *********************************
   而秘书省正字不过是负责一些文字校对工作,更不是什么重要的职务,但刘晏这个秘书正字却让多少读书人羡慕不已。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年龄,刘晏担任这个职务时才八岁,不过是梳着揪揪辫儿的总角小儿。《新唐书&刘晏传》中说:“玄宗封泰山,晏始八岁,献颂行在,帝奇其功,命宰相张说试之,说曰:‘国瑞也’……号神童,名振一时”。
  这一年是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四十年后,也就是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担任闲职一年多的刘晏又重新出山掌管经济工作,担任河南、江淮转运使,同时协调各地的税赋可以便宜行事。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的经济状况甚为艰难,刘晏在一封书信中描写了北方地区的状况:“函、陕凋残,东周犹甚,过宜阳、熊耳至武牢、成皋,五百里中,编户千余而已。居无尺椽,人无烟爨,萧条凄惨,兽游鬼哭。”这里的“东周”指的是东都洛阳,洛阳所辖五百里范围内在编的户籍仅有一千多户,而在正常的时期洛阳管户近二十万,人口近百万,两者相比可见萧条到了极点。京师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也面临困境,关中的米价每斗已经达到一千钱,而在正常年景时这里的米价也就是四、五十钱一斗。斗米千钱还是有价无市,皇宫中御厨都没有多余的存粮,禁军的伙食供应不及,长安城周围的百姓不得不用手去搓下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麦粒来筹集军粮。
  现种庄稼显然是解不了当务之急,缓解这种状况的最佳方案就是转运,把江、淮一带的粮食运到关中来。转运要走水路,江淮的船只汇集到扬州,由扬州入汴水再由汴水入黄河,经由黄河逆流而上进入渭河或卸载在陕州的几个大仓,最终运达长安。针对转运船队需要经过几个水势不同的河流,刘晏设立了专门制造运输船只的造船场,分别制造出江船、汴船、河船、渭船,分段承担运输任务,每年运送数十万石米接济关中。
  刘晏认为,只有当一个地方户口增多百姓安居之后,国家的税赋才能增长。他用重金在全国各地招募了一批腿脚敏捷善于跑路的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这些人的任务就是了解当地的物价,及时报告给刘晏管理的转运司。这个信息网的效率很高,即便是偏远地区的物价也会在几天之内报到京城,刘晏会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调度,哪个地方粮食丰收了官方会买进粮食,以防谷贱伤农。哪个地方遭遇了灾害造成粮食减产,官方则会平价卖出谷物,抑制粮价。中国古代粮价就是物价的纲,提纲挈领粮价稳了物价就会跟着稳定。
  由于这个信息网的存在,刘晏能够在第一时间得知地方的灾情,提前做好赈灾准备,实际情况往往是当地官员的灾情报告还没有送达中央,中央的救灾物质就已经下发到该地,而不是等到饥荒爆发民众流离失所的现象出现时才实施救济。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各地的民众安居乐业,安居之后户口也随之增长,国家税赋也会相应的增加,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刘晏刚开始主管财政时,天下的税赋是四百万缗,到了大历末年刘晏去职时已经增至一千多万缗,而且天下正式登记在册的户口也由二百多万户增长至三百多万户。
  刘晏不是那种耿直的人,实际上一个耿直的人也不可能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上干那么久,从小就是官场中人的刘晏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着当时的社会。朝中的权贵人士找他安排亲属,提出一些关于俸禄升迁方面的条件,刘晏一般都会满足这些人的要求,只是始终坚持一点,这些走后门进来的人不会去担任关键的职务。就是说钱可以往多的拿,工作可以干轻松的,但是不能去管实事。
  刘晏自己的生活是很简朴的,“居取便安,不慕华屋。食取饱适,不务兼品。马取稳健,不择毛色。”  刘晏是够简朴的了,但他的一个亲戚比他更简朴。刘晏的妹妹嫁给了李廙,李廙官至尚书右丞,也是正四品的高官了。那次刘晏到了李廙的家中,看见一个门帘已经很破旧了,就让仆人悄悄的量了一下尺寸,回去之后让人编织了一个新门帘。刘晏知道自己这个妹夫不喜欢那种豪华的东西,所以这个新门帘是用粗糙的竹篾编成,没有添加任何装饰物。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门帘,刘晏也担心李廙不会接受,他三次带着门帘来到李廙家门口,三次都没敢开口,最终这个门帘还是没送出去。
  长安县令刘行敏早上上朝的时候路过坊角的武侯铺,看见铺门外面躺着一条汉子。这汉子被绳子捆绑着,头上的幞头掉在一旁,头发散乱,身上有着明显的棍棒击打的痕迹。
  汉子姓崔,头天晚上喝醉了酒,违犯禁夜令在大街上行走,,被坊间武侯铺的士兵捉住,捆将起来打了一顿扔在路旁醒酒。刘行敏让士兵给汉子松了绑,放他回家。
  刘行敏是个幽默的人,临分手前他送给崔某一首诗:  “崔生犯夜行,武侯正严更。幞头拳下落,高髻掌中擎。杖迹胸前出,绳纹腕后生。”
  ********************************************
  &#8251;寻章摘句&#8251;——武侯铺
  长安城各个坊区都设有武侯铺,大铺配备士兵三十名,小铺配备士兵五名,负责坊区的治安,夜间则在坊区巡逻,暗中探查。武侯铺又叫街铺,设在坊角。《旧唐书
五行志》中记载:“贞元二年夏,京师通衢水深数尺。吏部侍郎崔纵,自崇义里西门为水漂浮,行数十步,街铺救之获免。”这里的街铺就是武侯铺。
  *************************************************
  清晨上朝除了要早起之外还要面对天气的因素。
“夜色尚苍苍,槐阴夹路长。听钟出长乐,传鼓到新昌。”
  长庆元年秋天,白居易和他的弟弟白行简一同上朝。白居易当时居住在城东南的新昌坊十字街之东,青龙寺的北面,所谓“最近东头是白家”。他形容自己家所处的位置是“市街尘不到,宫树影相连。省吏嫌坊远,豪家笑地偏。”
00:03:18 上传
  夜里的一场细雨清晨就停了,这种天气是很令人舒心的,白居易和白行简走出新昌坊时,天色还没有放亮,人的眼睛隐约的可以辨认道路两旁夹道种植的槐树。经过夜间那场小雨的湿润,铺撒着沙子的路面有些松软,那时候还没有路灯,照明工具自备,白居易用的是桦烛——一种用桦树皮卷上蜡制成的蜡烛,它在燃烧时会散发出桦树的香气。白居易此时的心情不错,自己前不久被授予从五品朝散大夫的散阶品秩,五品散阶对于官员来说是一个台阶,达到五品散阶就可以身穿绯色的官服,更重要的是五品以上就是士流了,全家都可以免除赋役。杜甫的父亲就是五品,杜甫在诗中说自己受父亲的荫蔽得以“生常免租税,名不吏征伐。”就是说自己作为五品官员的子弟生下来就不用缴纳租税,不用去服兵役,不用去出劳役。白居易从贞元末年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后虽说职务几经变动,但散阶一直是从九品的将仕郎,只能穿着青色的官服。另一个让白居易心情舒畅的事情是自己的弟弟白行简被任命为左拾遗。由于心情很好,这一路上就觉得“宿雨沙堤润,秋风桦烛香。马骄欺地软,人健得天凉。”
  秋高气爽,月白风清,再加上心情舒畅,那是很惬意的。
  那还是在东都洛阳发生的一件事。唐高宗时期的宰相上官仪上朝时走马洛水堤上,放声高咏自己的诗作:“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州。鹊飞山月晓,蝉躁野风秋。”其他上朝的官员看到这种情景都觉得上官仪此时潇洒的和神仙一样。
  不过天气不会总是那么风和日丽,它也会变脸,变脸之后的天气有时是很恶劣的,比如风雨交加,水浸道路。比如大雪纷飞,“风头如刀面似割”。水部员外郎张籍在《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一诗中写到:“鼓声出动未闻鸡,赢马街中踏冻泥。烛暗有时冲石柱,雪深无处认沙堤”
  ****************************************************
  &#8251;寻章摘句&#8251;——沙堤
  一般认为沙堤是天宝三年开始形成制度的,当时的京兆尹萧炅“奏请于要路筑甬道以通车骑,而覆沙其上。”《大唐传载》  凡拜相,礼绝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子城东街,名曰沙堤。——《唐国史补》
  铺撒沙堤的沙子来自长安城东的浐河,白居易《官牛》一诗中写到:“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驱载沙。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阴下铺沙堤”。
  ******************************************************
  冬日,晨鼓敲响的时候天色仍是黑沉的,张籍骑着一匹瘦马行走在冻硬的泥路上。用来照路的烛光在笼罩的夜色下显得那么暗淡,昏暗之中马匹常会偏离道路撞上路旁树立的石柱,整个道路都被积雪覆盖着,让人难以辨认哪个地方铺撒了河沙。
  张籍这首诗中所提到的白舍人就是白居易,白居易对于雪天上朝的描写就更为形象,“上堤马蹄滑,中路烛光死。十里向北路,寒风吹破耳。”  下雨的时候也是行路难。长安城中的大道都是土路,雨天时低洼的路段积水成池,其他路面泥泞不堪,马蹄会陷入泥泞之中,而且是走的车马越多道路就越泥烂。
  于是,遇上恶劣天气时就有了放朝的变通方法。所谓放朝就是因为天气恶劣,常参官可以不用上朝。
  在唐朝皇帝的诏令中就有关于雨雪天停止上朝的指示,比如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六月诏:“自今以后,时暑及雨雪泥潦,亦量放朝参。”《唐会要》卷25
  唐穆宗长庆二年八月敕:“秋夏之间,尝多水潦;如缘暮夜遭雨,道路不通车驾,宜放其朝参。”《全唐文》卷66
  朝参是皇帝和大臣共议国事的时间,如果雨下的时间很长,皇帝和大臣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也是一个问题,元和八年六月,由于阴雨不止已经十五天没有朝参了,唐宪宗很着急,他告诉宰相们,从今以后即便是阴雨不止,你们每隔三天也要到延英殿来议事。
  “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途”(白居易《雨雪放朝因怀微之》)从白居易的诗中可以看出,这次放朝是临时通知的。当时的通讯条件决定了这种临时的决定不可能迅速地送达到每个官员,所以上朝的官员们还是早早的起床前往皇宫。住处离大明宫近的官员率先到达,他们得知放朝的消息后又往回走。白居易住的远,在半路上看到“归骑纷纷”,这才得知放朝的事。这种现象在韩愈的诗中也有体现,“放朝还不报,半路踏泥归”。韩愈这首句诗写的是雨天放朝。
  相对于临时通知,提前宣布显得更方便,这对于官员们来说是很惬意的事情。“今朝街鼓何人听,朝客开门对雪眠”(姚合),他们不用再去理会街鼓的催促,可以放心的睡一个懒觉了。
  天灾固然给官员们上朝带来不便,但对上朝官员威胁更大的是人祸。
  唐宪宗元和十年六月三日清晨,家住静安坊的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途中遇刺身亡,同时遇刺的还有大臣裴度,由于一顶毡帽的作用和仆人的拼死保护,裴度幸免于难。宰相上朝途中遇刺,这在唐朝还是第一次,凶手来自两个藩镇。当时唐宪宗正在采取军事行动解决淮西藩镇的问题,淄青的李师道和河北的王承宗这两个藩镇的主帅有了唇亡则齿寒的危机感,他们联手采取非同寻常的暗杀手段,派人刺杀两个主战的大臣,试图逼迫唐宪宗放弃削藩的行动。
  这种血腥的行为已经超过了讨价还价的界限,实际上是对唐宪宗这位皇帝的权威发起的挑战,一种赤裸裸的挑战。如果唐宪宗就此屈服,唐朝的历史将会改写,很可能提前就土崩瓦解。好在唐宪宗不是后来的唐文宗,唐文宗有其谋而无其断,面对重大事件优柔寡断是很致命的软肋。唐宪宗没有屈服于压力,没有因为宰相遇害而停下讨伐淮西的战事,其实有许多事情最大的难关就在于坚持,唐宪宗坚持着。两年之后,也就是元和十二年十月,淮西吴元济被擒,淮西平定。又过了两年,淄青李师道被擒,淄青平定。
  另一件宰相上朝遇刺的事情发生在唐文宗开城三年正月,地点是在长安城亲仁坊外。正月五日清晨,宰相李石骑马上朝,走出宅门不久,从亲仁坊一座荒废的宅院中冲出几名刺客,他们追赶上李石,张弓发箭,箭矢划破了李石的皮肤。面对突发事件,李石的随从们惊慌的逃散,好在李石的马匹受到惊吓后本能的转身疾驰,方向是李石的住宅。马匹的突然举动反倒令刺客们措手不及,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另一组刺客。另一组刺客已经埋伏在亲仁坊坊门处,这里是李石回家的必经之路。当李石骑在马上奔回住宅时,埋伏在坊门的刺客挥起刀砍去,只是他们慢了一步,刀落之后砍断的是马的尾巴。李石就这样骑着受惊的马逃回自己家中。
  这次行刺案的主使者是宦官仇士良。甘露之变后,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一度掌控了国家权力,李石担任宰相是受命于危难时刻,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引起了仇士良的妒恨,可以说是恨的咬牙切齿,于是仇士良就导演了这次行刺事件,企图逼走李石。唐文宗是知道事情的深层次原因的,他却难以作为,除了赐给李石一些治疗生理伤口的金疮药,派遣中使到李石家中表示慰问之外,再没有采取其他深究的措施。唐文宗悔恨的说“朕受制于家奴”。
  李石也看出在这件事上不能指望皇上再做什么事情,为了自保他三次上书请求辞去宰相职务,十二天后,李石被免去宰相职务出任荆南节度使。
举子们走进考场  
  “凤车送举人,东方犹未明。自谓出太早,已有车马行。骑火高低影,街鼓参差声。可怜早朝者,想看意气生。”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诗,题目未《早送举人入试》。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在清晨开始,当街鼓声还在长安城街巷中回响时,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们正在奔向考场。
  唐代的科举考试一般在早春二月举行,所以称为春试。中唐之后,考试的地点设在礼部南院。开考之前,礼部南院的考场四周就已经戒备森严,大批的兵士守卫在考场周围,考场大门外设置了棘围——一种功能等同于铁丝网的防护设施,每个进入考场的考生都要被搜身并仔细核对身份,以防夹带或冒名顶替。
  由于每场考试要从天亮考到天黑,所以考生们入场时需要携带一些生活用物品,这些物品包括炭火盆,食合,茶具,蜡烛等。炭火盆用来取暖煎茶热饭,食合中备有一天的食品,条件差的考生备不全这么多东西,带些干粮凑合一天。当然,笔、墨、砚等文具用品更是不可缺少的。这些物品放在一起也是一大堆,家境富裕的考生由仆人送到考场外面,家境贫寒的考生只好自己扛着拎着。
  ***********************************************
  &#8251;朝花夕拾&#8251;——唐人笔下的考场即景
  试之日,见八百人尽手携脂烛,木炭,泊朝脯餐器。或荷于肩,或提于席,为胥吏纵慢声,大呼其名氏。试着突入棘围重重,乃分坐庑下,寒余雪飞,单席在地。
  ——唐舒元舆《上论贡士书》  **************************************************
  考试在卯时也就是早晨六时左右发放试卷,每科考试会进行一个白天,到了天黑之后考试时间允许顺延,顺延的期限控制在三根蜡烛烧尽的时间内,“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景画不成”,这是考生韦承贻在考场墙壁上留下的诗句,从诗意中可以看出在主考官那里燃有标准的蜡烛,当最后一根蜡烛燃尽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大声呼报通知考生。
  唐朝的科举考试有很多门类,主要的是明经和进士两门。明经主要考的是贴经,就是把经典著作某一段的一部分文字用纸贴住,让考生回答原文的内容,类似于现代的填空,考的是死记硬背。后来因为选择明经考试的学子太多,为了增加难度,主考官开始选择一些偏僻生冷的章句做为试题。考官魔高一尺,应考者道高一丈,有人专门摘录出偏僻生冷的章句编写成易读易记的歌谣体的诗句,供考生背诵记忆,以应付偏题怪题。这种歌谣体的诗被称为“贴括”,“贴括”被商人们雇人抄成小册子在集市上出售。
  说是容易,其实也不易,那时候的书是手抄的,一个考生要拥有一套经典大全要抄上几十万字,这些文字包括原著也包括被公认的注疏,有钱的可以雇人抄书,没钱的只好自己动手。手抄本在传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字别字掉字,这样一来就和官方考试用书产生了差别,可不能小看几个字的差别,有时候就是几个字的错误就可以断送整个考试。所以那些有志于参加考试的学子不仅要抄书,还要把抄好的书和官方公布的标准版本进行勘校。像唐初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开元年间公布的《五经新样》都是官方公布的标准样本,到了唐文中开城年间,经典著作集成被刻在石板上树立在务本坊国家教育机构国子监内。
  按理说那些从四、五岁就开始熟读《论语》等经典著作的学子特别适合参加明经考试,但这些少年时期就显得很聪慧的人往往不会去考明经,明经太小儿科,不足以显示安邦治国的才能。
  相对于明经而言,进士考试就难的多。中唐之后进士考试要考三场,第一场考诗赋,第二场考贴经,第三场考策文。诗赋是命题、命韵作文,策文是问答题,是那种高深层次的问答。
  关于明经与进士这两种考试的难易对比,唐人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意思是三十岁的人考中明经就已经是高龄考生了,而五十岁能考中进士还算是年青的。唐德宗、宪宗时期的知名文士许孟容考中进士后又去考取了明经科,结果获得双学位不但没有受到赞誉,反倒被说成是“锦袄子上着纱衣”,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羽绒服上穿体恤,可见当时人们对于明经和进士这两者的态度。
  参加诗赋考试时,有些考生发挥的很好,有些考生却并不适应这种程式性的诗赋。贾岛在考场上一遇上这种省试诗就头痛,拿着纸张去串铺,向其他考生求助说:“乞一联,乞一联。”
  *****************************************
  &#8251;朝花夕拾&#8251;——省试诗
  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是尚书省的一个部门,所以唐人也称进士考试为省试,把考试时所作的诗称为省试诗。
  由于受到格式、体裁、内容等诸多方面的限制,省试诗少有佳作。有唐一代能够说得上的就是钱起那首《省试湘灵鼓瑟》,诗的最后两句是“曲终不见人,江上数峰青。”
  倒是祖咏那首未完成诗成为名篇,诗的命题是《终南望余雪》。这种诗按照规定要作六韵十二句,祖咏写了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诗只是完成了整诗的三分之一,祖咏放下笔就去交卷子,考官接过卷子一看就说你还没有写完,祖咏回答的很干脆:“意尽。”
  ********************************************************
  贾岛是韩愈的高徒,元和初年时贾岛在洛阳出家为僧时写了一些诗,当时担任洛阳县令的韩愈看过贾岛的诗后劝说他还诉,从此两个人开始了延续二十多年的交往。贾岛作诗作得很辛苦,有一次他终于构思好了两句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在记下这两句诗后他用笔在一旁添了一个注,说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十个字用了一千天,可见其难。
  考生中也有十分敏捷的,温庭筠就是之一。
  唐代考试时所作的赋是律赋,一般规定八个韵字。温庭筠写赋文时不打草稿,双手交叉一次就想出一韵的文字,交叉八下,一篇四百字左右的文章就完成了,人们因此送给他一个绰号:温八叉。温庭筠不仅自己做题既快又好,还喜欢帮助别人答题,按照考场纪律这种助人属于作弊行为。有一个考官知道温庭筠有这个喜好,就给他安排了一个特座,特座位于主考官办公室门外,考官隔着门帘可以看清楚温庭筠的一举一动。尽管如此,温庭筠还是替好几个考生作了文章。
  温庭筠在考官办公室门前答题是特例,正常情况下考生答题的地点是在考铺,考铺里设有书案,地上铺有席子。每个考铺中的考生应该不止一人,唐乾符年间,考生李延壁在考铺中发现一件棉马甲,就起身把这件马甲穿在自己身上。当时已经入夜,天很凉,一件棉马甲穿在身上正好抵挡风寒。同在一个考铺的另一个考生觉得李延壁的运气真好,说这是一件神授的马甲。李延壁刚刚开始体验马甲的温暖,铺外就有人冲进来将他一把拽住大声呼喊:“捉得偷衣贼也!”看来是有人恶作剧将别人的马甲塞进了李延壁的考铺里,考铺的马甲不可乱穿。
  考场尽管有着严格的纪律,但是还会有考生串铺。  郑昌图参加了咸通十三年的考试,天黑之后有一个来自南方的考生跑到郑昌图的考铺中,这位考生操着一口吴语对郑昌图说:“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必先是考生中的一种尊称,称对方为必先的意思是必定能够考到我前头。应南方考生的请求,郑昌图给他让出了半边地方,原本为一个人设计的空间再加上一个人是有些紧张,对于郑昌图这样身材的考生紧张程度就更加重一些。郑昌图身材魁梧在本届考生中名列第一,而且被当作一个典型人物被写进了诗歌作品中。当时的宰相看到考生中有些人骑着高头大马过于奢侈,超越了制度,和那些骑着小毛驴的考生相比是明显的贫富不均,就报请皇上下令禁止考生骑马。郑昌图原本也是骑马的,为了坚决贯彻执行皇上的命令而改骑毛驴,问题是郑昌图身材魁梧,骑在毛驴上显得很不协调,毛驴也不看重负。考生中有人针对这种现象创作了一首诗“今年敕下尽骑驴,短辔长鞦满九衢。清瘦儿郎犹自可,就中愁杀郑昌图。”
  那个南方籍的考生在郑昌图的考铺中坐下之后又提出第二个要求,要一碗水喝,当他接过郑昌图递过的水后第三个请求接踵而来,说是给煎些茶吧。郑昌图取出茶具挑旺炭火为南方考生煎了一壶茶。
  放榜之后,郑昌图榜上有名,随后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庆祝进士及第的宴会上,一个应邀前来助兴的伎女心脏病突发粹死在现场,在场的进士们惊惶失措,最终由郑昌图作主将筵席上所有的餐具赔偿给伎女的经纪人,才算了解了此事。进士宴会上的餐具档次不低,是从政府后勤部门租借来的。
  第二件事和那个串铺的南方考生有关。郑昌图接到一封信,写信的人正是那位南方考生,他不幸落榜。南方考生在信中回忆了考试当晚和郑昌图的交往,并且说:“既取水,更煎茶,当时不识贵人,凡夫肉眼;今日俄为后进,穷相骨头。”
  元和四年,考生郭承暇交完试卷后回到自己的考铺,这诗离考试结束还有一段时间,郭承暇在烛光下打开自己的书箱,寻找一份书法字帖。这卷书贴出自前代名家的手笔,为郭承暇所酷爱,每次出门都随身携带,一有闲暇就会展开揣摩欣赏。这次当郭承暇打开书箱时眼前所见令他大吃一惊,里面放的那个纸卷并不是书贴,而是应该交上去的试卷。显然,那卷书贴被当作试卷交到了考官那里,这种阴差阳错足以让整个考试的努力成为东流之水。郭承暇焦急万分,在考铺外面不停的走来走去,心情如水煎火烤。这时,一个老年公吏走过来询问这位公子可是遇上了难处,郭承暇一五一十的讲明了前因后果。老吏说,我能替你解决这件事,不过事成之后需要三万钱的酬劳。
  事关今生前途的大事,就是砸锅卖铁也得凑上这三万酬劳,更何况郭承暇家中本不缺钱。郭承暇的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郭子仪,郭家是一个显赫的大家族,元和四年的时候,这个家族的荣华仍在延续。郭承暇答应了这个条件,老公吏把试卷重新交给了考官,同时也换回了那卷误交的书贴。
23:58:18 上传
  在唐人留下的文字记录中,关于考场的记载很少,不管是考的很理想的考生还是考的不理想的考生,都很少提及考试的过程。
  对于众多的考生来说,最大的关坎儿是放榜,放榜那天的清晨将揭示他们的命运。
 4.放榜日的清晨  秘书监薛逢骑着一匹瘦马去上朝,此时的薛逢已经是年暮之人,头发白多黑少,用不着再去镊白了。  ************************************************************
  &#8251;朝花夕拾&#8251;——镊白  镊白指的是用镊子拔掉白头发和白胡须。  人上了年纪后少不了长出白发,不到四十岁的白居易发现自己头上生出第一根白发后写了一首《初见白发》的诗,诗中说“白发生一茎,朝来明镜里。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
  白发少的时候可以拔掉,薛逢有一首《镊白曲》,在这首诗中他说去年镊白的时候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形象还不算老,所以拔起白发来很是坚决果断,而今年镊白时则是“两眼昏昏手战跳”,白发越来越多,不禁让人感觉到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少,所谓“惆怅人生不满百,一事无成头雪白”。(薛逢《老去也》)
  白发多了就拔不胜拔,“如今不用偷年少,拔却三茎又五茎”(王建《镊白》)。这种情况下要想保持表面的年轻就要染发,唐人染发用的是一种含铅量很高的染发剂,施肩吾有一首题为《金吾词》的诗,写的是一个金吾将军染须发,“染须偷嫩无人觉,唯有平康小妇知”,染发是为了装嫩,瞒的了别人瞒不住平康坊妓院中相好的女子,这位金吾将军和他的平康小妇想必是时常耳鬓厮磨,有没有白发人家是一清二楚。
  *********************************************************
  当薛逢走向大明宫时,正好碰上今年榜上有名的新科进士列队走在大街上,那些为进士们鞍前马后张罗打杂的人看见薛逢不像是有权势的官员,就嫌他挡路,朝着这边大声喊到:“回避新郎君!”
  这叫喝道,薛逢听见喝道声只是一笑,他让自己的仆人去告诉那些喝道的人说:“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如果把新科进士的夸耀比做女子涂脂抹粉的话,老阿婆俺年轻的时候就这么干过,这就是东涂西抹一词的出处。
  薛逢没有让路,他现在是秘书省的第一负责人,新科进士中有一部分人会首先分配到秘书省工作。
  《唐摭言》在记载这件事时说:“薛监晚年厄于宦途”,就是说薛逢晚年官运不顺。和薛逢一同考中进士的人中有几个已经先后当了宰相,比如刘琢、沈昫、杨收、王铎,按理说这些人提携一下薛逢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薛逢的人际关系不行,他自认为才华远在这些人之上,时不时写诗刺上几句。王铎当了宰相之后,薛逢写诗说“昨日鸿毛万钧重,今朝山岳一尘轻”。这种态度很不讨人喜欢,而这些人又是掌权者,薛逢“厄于宦途”也是由此而生的了。
  “喧宣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百官上朝的时刻也是放榜的时刻,诗中的东堂指的是礼部南院的东墙,当年的进士榜会在东墙上公布,这就是揭晓。
  礼部是唐朝中央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天下的礼仪、祭享、贡举,礼部南院位于长安城北部百官办公的皇城之内。  皇城南面有三座城门,正中是正门朱雀门,东边是安上门,进了安上门向北经过太常寺、太仆寺之后就到了礼部南院。礼部南院东临安上门大街,站在安上门大街上可以看到一堵与众不同的高墙,这就是令考生们既向往又忐忑不安的东墙。东墙高一丈有余,墙外建有一道矮墙,矮墙和东墙之间的空隙中布满了荆棘。东墙是为悬挂进士榜而修建的,墙前那道矮墙和荆棘是为了防止有人接近进士榜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春官南院院墙东,晓色初分日色红”(唐陈标《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放榜那一天的清晨,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时,进士榜就会张挂在东墙之上。榜的上端是四张竖着张贴的纸,上面用淡墨书写着四个大字:礼部贡院。纸是黄色的,这就是黄榜这个名称的由来。
  这张黄榜决定着众多考生的命运,一榜公布,几多惊喜,几多失落,几多大笑,几多低泣。  
  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写到:“进士为时尚所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身,终为闻人……贤士得其大者,固位极人臣,常十有二三,登显列十有六七。”
  但相对于全体考生而言,不幸落榜的还是大多数,中唐以后每年参加进士考试得考生达数千人,获得进士身份的只不过三十人左右。
  *******************************************************
  &#8251;寻章摘句&#8251;——唐贞元末年考生人数的记载
<font COLOR="#FF-12-22 23:26:28 上传
  “今京师之人,不啻百万。都计举者,不过五、七千人,并其童仆畜马,不当京师百万分之一。”——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贞元十九年)
  *********************************************************8
  刘得仁是皇室公主的儿子,他的诗名誉一时,无奈屡试不中,前前后后考了三十年,一直到病故都没有获得一纸功名。刘得仁死后,许多文士都写诗吊唁,僧人栖白的诗说“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消”。生前的事情已经不可追回,唯独寄希望在你的坟墓上长出一枝桂树,以此来满足你折桂的愿望。
  *****************************************************
  &#8251;寻章摘句&#8251;——折桂
  西晋的卻诜要去雍州当刺史,晋武帝为他送行时问到:“卿自以为何如?”卻诜回答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崐山之片玉。”后来人们就用折桂来比喻进士及第。
  ****************************************************  而对于考生公乘亿来说,咸通十三年可谓是悲喜交加。
  公乘亿参加进士考试也已经十多年了,“十上十年皆落第,一家一半已成尘”。去年的一场大病几乎要了他的性命,有些在京师的同乡以为他已经病故,就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带回了河北老家。公乘亿在家乡的妻子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想着丈夫半生的心血都寄托在考取进士上,夫妻二人离多聚少,如今丈夫竟然客死他乡,做为妻子理当将丈夫的灵柩迎回家乡入土为安。
  公乘亿的妻子千里迢迢从河北老家赶往长安迎丧,当她来长安城外一条大道上时,看见前方有几个人正在送别客人,其中有一个人很像自己的丈夫。
  这个人确实是公乘亿,他此时也看到一个身穿孝服风尘仆仆的妇人骑在毛驴上向这边张望,他依稀觉得这个妇人很像自己的妻子。
  夫妻二人已经十多年没有见面了,现在可以说是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但他们谁也不敢贸然相认,都在凝视对方,试图唤起心中的记忆。相对中妻子采取了主动,她让人去询问对方姓甚名何,何方人氏。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夫妻二人相对而泣,所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路上的行人不知其中事,不解其中情,只是停下脚步好奇的围观。
  十多天后,礼部南院的黄榜上,公乘亿终于看见了自己的名字。  了解了落榜考生的艰辛,就可以明白为什么白居易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后要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也可以明白年近五十的孟郊终于考中进士后为什么会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放榜前的这个夜晚,考生韦颛是在寒冷和焦虑中度过的。
韦颛家境贫寒,参加完考试之后已经租不起房屋,无处居住。和他一同参加本年度考试的另一名考生也姓韦,叫韦光。韦光经济条件优裕,他认韦颛为同宗,给他找了一间房子免费居住。
  放榜的头天的傍晚,韦颛来到韦光的家中,想得到一些消息。韦光的门路很广,进士榜还没有正式公布,就有人透露说韦光已经榜上有名,而韦颛却没有提前得到任何消息。韦光看出韦颛的尴尬,他特意在府宅的一间小阁屋内摆下酒席,安慰这位朋友。
  半夜时分,韦颛准备返回同在一个坊区的暂住地,他临走时看到韦光家的仆人和婢女已经在为主人清晨的活动做起准备工作,男仆牵出主人要骑的马匹遛马备鞍,女婢拿出主人将要穿着的礼服熨烫整理。
  韦颛回到了住处,外面的天气是风卷雪花,他紧挨着炭火炉坐下,一方面在为自己的前途愁叹,一方面也在想着怎样筹备贺礼向朋友韦光祝贺。这座临时居住的房子有些破旧,一扇窗户已经损坏,风雪本来就是见缝就入的,如今面对这这么大的破损之处就更是拼命的往屋里钻。韦颛不得不想办法堵住这扇破窗,他和仆人找来一根长竹竿,把一张席子固定到竹竿上,并把这个遮风挡雪的席子固定在窗户外面。
  呆在屋里的韦颛发现了异常现象,有几只猫头鹰落在了固定席子的竹竿上,它们在不停的鸣叫。猫头鹰的正式名称叫枭,人们认为枭是一种不吉祥的鸟类,所谓夜猫子进宅。枭的叫声让韦颛感到心惊神散,他拿起一根棍子出门去驱赶,那些枭似乎并不惧怕韦颛,它们飞起后又重新落在竹竿之上,就这样一来一往,枭和韦颛纠缠了很长时间才离去。韦颛很气恼,他对仆人说,我考试如果失意那是自己的水平问题倒也怨不着谁,可这些枭如此作怪却是很不吉利的事,难道我真的面临着横祸。
  就在这种惶恐的状态下,韦颛熬到了晨鼓敲响,完全出乎预料的事,门外传来报喜的声音:韦颛榜上有名。此时朋友韦光也让人给韦颛送来了马匹和衣裳,走出陋室的韦颛已经是焕然一新,无论是穿戴还是心情。
23:16:38 上传
  相比韦颛,考生于棁等待放榜的过程可以算是天上人间了。  于棁的伯父是曾经担任过宰相的于琮,于琮的另一个身份是驸马,他娶的是唐宣宗的第四个女儿广德公主,这里面还有一个姐妹易嫁的故事。
  ***************************************************
  &#8251;朝花夕拾&#8251;——于琮的婚事  于琮最初定下的妻子是唐宣宗的女儿永福公主。给公主做丈夫是要有一定的职位的,在唐宣宗的大女婿郑颢的一手安排下,于琮先是考中了进士,接着又进入秘书省担任校书郎,然后升任左拾遗。左拾遗的官品和秩品都很低,只能穿着青色的官服,公主的丈夫穿一身青衫显然很不体面,于是唐宣宗签署命令赐给于琮绯色官服,享受五品待遇。
  这一系列安排都是为着迎娶永福公主所作的准备,当着事情一步一步办妥之时,唐宣宗突然发话说,永福公主出嫁这件事先暂时搁置一下。
  宰相们搞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就请皇上明示。宣宗说永福公主这个女子脾气太坏,前几天和我在一起吃饭时,一句话不对就耍性子,当着我这个皇帝爹爹的面折断了汤匙,像这种性格的人恐怕不应该去做文人士大夫的妻子。
  几天之后,宣宗宣布姐妹易嫁,把自己第四个女儿广德公主许配给于琮。  唐懿宗咸通十年,于琮得罪了韦保衡。说起来韦保衡和于琮一样也是驸马,不过比于琮低一辈。于琮的妻子广德公主是唐懿宗的亲妹妹,而韦保衡的妻子则是唐懿宗的爱女同昌公主,这样一看,于琮和韦保衡相比是有些过气了。
  得罪了韦保衡之后,于琮被贬到韶州去当刺史。韶州在今日广东的韶关,唐代时又叫曲江,开元年间著名的宰相张九龄就是韶州人。
  广德公主和丈夫于琮一同前往韶州,一路上她时刻警惕有人加害于丈夫,在赶路时于琮的轿子和广德公主的轿子一前一后,一个正着抬,一个倒着抬,这种抬法的效果是两顶轿子轿门相对,有什么事情可以一目了然。在驿馆停留时两个人坐在一起,广德公主始终用手抓住于琮的腰带。
  尽管广德公主是当时皇帝唐懿宗的亲妹妹,但沿途各州的官员却慑于韦保衡的势力而不敢迎拜公主,广德公主忍受着这种冷落。在途中,曾经有从京师来的宦官使者追赶上来宣布说皇上赐给于琮一壶酒,这个时候赐酒当然不会是好酒,喝下去的后果显而易见,广德公主怒骂中使,夺过酒壶扔到地上。
  于琮这才躲过了灾难。  ***************************************************  广德公主特别喜欢于棁这个侄子,广明元年于棁参加了进士考试,公主打下保票要力保于棁名列前茅。
  放榜的头一天晚上,长安城长兴坊于琮府宅的庭院中火把燃烧一片通明,广德公主在这里准备宴席,以便在天明放榜之后大宴嘉宾为侄子于棁庆贺,将会被邀请参见宴会的还有同事中榜的新科进士。
  长兴坊和皇城只隔着两座坊区,坊区西门外是一条大道,这条大道被排列为朱雀门街东第一街,街宽67米,街的北头就是皇城的安上门,而放榜的礼部南院就在安上门内。广德公主在宫中选调了十几名才貌双佳年方青春的女艺人,让她们骑在马上手执代表喜庆的红烛排列在长庆坊西门两侧,作为迎接宾客的仪仗队。
  天蒙蒙亮时,进士榜公布了,一个身穿绯色衣袍的吏人看过黄榜之后驰马赶回长兴坊。这个吏人是奉公主之命专程去看榜的,他回到坊门前高声通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郎君未及第!
  那些手执红烛的女艺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作出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中的红烛扔掉。  自己的侄子竟然落榜,广德公主心里很不是滋味,此时她还不知道对于她来说已经没有第二年再努力争取的机会了。
  这一年的十二月,黄巢的大军进入长安,唐僖宗逃亡四川,于琮因为患病没有能够出城去追赶皇帝。黄巢宣布自己成为大齐皇帝之后,想让于琮当宰相,于琮拒绝了这个职务,被黄巢的手下杀死在家中。广德公主目睹自己的丈夫被杀后说:“妾李氏女也,义不独存,愿与于公并命!”她转身进入屋中自缢身亡。广德公主和丈夫虽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却是同年同月同日死。
面对着落榜,有的考生会愤怒。唐朝时有一个叫于邺的考生落榜之后写了一首诗,诗名是《下第不胜其忿题路左佛庙》,不胜其忿,可见不仅限于发发牢骚了。
  元和六年放榜的时候,考生郭东里越过东墙前的矮墙,踏过荆棘,撕坏了进士黄榜。此后,为了保险起见,每次放榜时首先挂出的是副榜,正榜则在副榜平安之后挂出。
23:31:40 上传
  撕坏黄榜这是一种愤怒,而屡试不中的章竭一气之下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愤怒,这就是那首《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昔年曾是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23:31:40 上传
  对于秦朝来说,它的掘墓人不是那些儒生,而是陈胜、吴广这些不识字的戍卒,是丰沛的那个看似无赖的亭长刘邦,是江东那个“学书不成”的项羽。
  当着骊山脚下几十万苦役正在为秦始皇修建陵墓时,当着秦陵那些军威雄壮的陶兵马俑正列队向东时,替人耕田为生的陈胜在大泽竖起了义旗,随之而来的是揭竿而起,于是秦王朝訇然倒下。
  而把唐王朝推向不归之路的则是一个落榜的进士——黄巢。
  黄巢落榜之后写下了《不第后赋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公元880年,也就是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黄巢率领自己的大军进入长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从纸上变为现实。两年之后,黄巢退出长安,长安城已经是断壁残垣。此后二十多年,唐王朝只是徒有其名,只是在残喘。
  唐贞观初年的一个放榜日,唐太宗李世民来到朱雀门上,居高临下俯看着那些中榜的进士们鱼贯而出,这位大唐的君王不由的心中欢喜,他对随行的大臣们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唐人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放榜日的清晨,有多少活剧在上演。放榜日的清晨,是社会生态的缩影。
23:31:40 上传
第二章 大国风范  从大兴城到长安城  当着天色完全放亮的时候,一座雄伟壮阔的长安城完完整整的显现在关中平原的大地上。
<font COLOR="#08-12-26
19:16:24 上传
  长安城南面横亘着秦岭山脉。秦岭山脉在长安城附近这一段被称为终南山、太乙山,“太乙接天都,连山到海隅。”山是那种雄浑大气的山,重峦翠障,连天接地。山谷中流出的溪水汇成河流滋润着长安的土地,山上的柴木成为长安人生活的必需品,山中的药材为长安人免除病痛的困扰。
  秦岭脚下的关中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称,东汉的班固在《两都赋》中写到:关中“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防御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
  长安城就座落在关中平原中部,站立在南山之上向下俯瞰,“秦川如平掌”,渭河如带飘过长安城北,泾、沣、浐、灞、滈、涝、潏之水环绕城周,白鹿原、少陵原、神禾原、细柳原蜿蜒城外,龙首渠、黄渠、永安渠、清明渠、漕渠这几条人工开凿的渠道将源头活水引入城中。西周沣、滈两京在城之西南,汉长安城在城之西,秦朝都城在咸阳原上隔河与长安城相望。“秦中自古帝王都”。
  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那时北周的都城设在西汉故城长安城中,那是一座经历了八百多年沧桑的古城。
  当着西汉王朝终结之时,刘秀建立的东汉定都洛阳,汉长安城虽然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都城的元气未伤。到了东汉末年,军阀乱战,汉长安城遭受了毁灭性的劫难,宫殿被烧,生灵涂炭,“街里萧条,邑居败逸”。人们的主要活动区域还不到当年整座城市的百分之一,一些著名的街道只剩下名称还在,原有的宫殿区荒草茂盛,野鸡狐狸像在荒野那样毫无顾忌的出没。
  西晋永嘉之乱时,刘曜再次围攻汉长安城,城中的状况不堪描述,“斗米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大半”。劫后的古城“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杆。……公私有车四乘”。人家不过百户,车辆总共四乘,这种规模顶多是一个小村落。
  此后虽说有几个北方的王朝也曾经把汉长安城作为都城,但由于连绵不断的战争,频繁的更换主人,古城萧条的面貌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观。
  隋王朝建立的第二年,也就是开皇二年,隋文帝杨坚决定迁都。
  迁都的原因有客观的,比如城市破旧,地下水都已卤苦,市区狭小。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那就是隋文帝杨坚不愿意住在前代的宫殿中开创自己的大业,重新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可以达到“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期”(《隋书
高祖记》)的目的。当然,私下里人们还有一个传说,说是隋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洪水淹没了汉长安城。梦醒之后隋文帝心中一直就不舒服,因此决意迁都。
  新都城的地址选择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附近,隋文帝在建设新都城的诏书中说:“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泉。卜食相生,宜建都邑。”
&&&  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新都城所在地有一个村落,村口有一颗老槐树,平日里经常有百姓在树下歇脚乘凉,某一天来了一个僧人,他斥责那些坐在树下的百姓们说,这个地方应该是圣人坐的,你们还不赶快离开。这个传说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兆头,老槐树所在的村庄被命名为杨兴村,老槐树北面被确定为新都城皇宫正门的地址。
  新都城的修建由宰相高颖总监,宇文恺是副监之一。“高颖虽总大纲,凡所规划,皆出于恺。”(《隋书
宇文恺传》)宇文恺是新都城的总设计师。  这座新的都城于开皇二年六月开始兴建,最先动工的是宫殿部分。开皇二年十一月,新都城正式被命名为大兴城。
  对于隋文帝来说,大兴这个名称寓意深刻,大兴公曾经是他的封号,也寓意着杨家的天下将大大兴盛。大兴成为一个系列标志,在这座新城中,皇家的宫殿被命名为大兴宫,宫殿的主殿被命名为大兴殿,主殿前的大门被命名为大兴门,皇家的后花园被命名为大兴苑,都城所辖的万年县被改名为大兴县,城中第一寺院被命名为大兴善寺。
  开皇三年九月,隋文帝杨坚冒雨入住新都,而大兴城的建设还在继续,它的外城到开皇九年才基本完成。
  这是一座弘大的都城,它东西广9721米,南北长8651.7米面积达到84.1平方公里。
  这是一座规划有序的都城,它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大板块。宫城为皇家居住,包括太子居住的东宫和宫女们居住的掖庭宫,这一部分位于整座城市的最北端,宫殿座北朝南。皇城在宫城南面和宫城紧邻,是文武百官办公的场所。隋朝的大兴城在建城时一改此前王朝都城中官衙和民居混合杂处的布局,“皇城之内唯列府寺”《唐两京城坊考
卷一》。而占地面积最大的外郭城这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这是一座方正的都城,它在显示着端正平直。都城的整体是方正的,宫城是方正的,皇城是方正的,外郭城中的各个坊区也是方正的。而城中大大小小的道路则是笔直的,或东西走向或南北走向。
19:16:24 上传
  这是一座充分显示中轴线理念的都城,如果把外郭城延南北中轴线对折,中轴线东西两部分基本可以重叠。  这里是帝国交通的中枢,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从这里出发可以到达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长安城西城垣的开远门是踏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通向遥远的西域,在开远门外的土堠上写着: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之所以不说一万里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有离家万里之遥的伤感。
  在帝国的全盛之日,“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饌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州、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杜佑《通典&食货》)
  **************************************************
  &#8251;寻章摘句&#8251;——土堠——唐代道路里程的标志
  “唐国行五里立一候子,行十里立二候子。筑土堆,四角,上狭下阔,高四尺或五尺、六尺不定,曰唤之为里隔柱。”(日本国园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
  隋代的大兴城和洛阳城的外郭城垣仅修筑有矮墙,唐代的时候对这两座城市的外郭城垣进行了改建,长安城的外郭城垣是在唐高宗永徽五年重建的,这次重建分别在春季和秋季施工,据《旧唐书
高宗本纪》记载:“永徽五年,春三月,以工部尚书阎立德领丁夫四万,筑长安罗城。”“冬十一月,癸酉,筑京城罗城,和雇京兆百姓四万一千人,板筑三十日而罢,九门各施观”。
  **************************************************
  &#8251;寻章摘句&#8251;——板筑
  板筑是一种筑墙的方法,在墙外侧安置圆木或木板形成夹板,再向夹板中填土夯实。在《诗经
大雅》中有一篇周人记述其祖先在岐山一带定居时的诗,篇名为《绵》,这里面就提到过板筑。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板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其绳则直”指的是用绳子吊线,“缩板以载”指的是竖起木桩固定住筑墙的夹板,“捄之陾陾,度之薨薨”指的是往夹板中间运土填土,“筑之登登”是在形容夯土的声音,“削屡冯冯”则是在描写去掉夹板后削修墙面使之平整。这种板筑的场面是很壮观的,“百堵皆兴,鼛鼓弗胜”,当着一百多堵墙同时施工时,夯土的声音竟然盖过了擂响的助威鼓点的声音。
  **********************************************
  修建外城垣的工程开始之后,长安所在地雍州府的参军薛景宣上书反对大兴土木,他说当年汉惠帝修筑了汉长安城的外城垣后没过两年就死了,现在皇帝又要修筑外城垣,恐怕国家将会有大的灾难。汉惠帝是在惠帝三年和惠帝五年分两次修筑了汉长安城的城垣,他本人则在惠帝七年去世。
  宰相于志宁认为薛景宣是一派胡言,你纵使再有种种理由反对这项工程,也不能拿皇帝的生死来说事,他提出杀了这个参军。唐高宗李治不同意对薛景宣处以极刑,他表示薛景宣的话虽然很狂妄,但他毕竟是经由正规渠道说出来的,如果杀了他将会堵塞正常言论的渠道。
  薛景宣被赦免,工程依旧进行。  重新修筑后的长安城外垣高约5.3米,城墙基础宽9—12米不等,除了城门外和城垣转角外,其余部分都没有包砖。
19:16:24 上传
  隋朝的大兴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是一个创举,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是一个创举,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个创举。  大兴城,杨兴村,这些名称都寄托着隋文帝杨坚的理想,他希望自己创建的王朝兴旺发达。
  然而,事与愿违。  有句诗词是:“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隋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八年,三十八年后江山易主。取代隋王朝的是唐王朝,杨兴村被改为唐兴村,大兴城被改为长安城。那颗杨兴村口的老槐树还在,它目睹着人世的变迁,目睹着进出朝堂官员身份的改变,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年六月,长安城遭遇大风袭击,很多大树都被连根拔起,这颗据说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槐树也没有能够幸免。
  长安城继续成为唐王朝的都城,这座都城在隋代起步,在唐朝迈向辉煌,成为世界之林中的秀木,东方国度的象征,八方辐辏的中心。当然,它也随着唐王朝的衰亡而毁灭。
19:16:24 上传
九天宫阙——唐西内太极宫  江山易主  公元617年,李渊的大军攻入隋朝的都城大兴城。
  这座都城对于李渊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在城中街西的通义坊有他的住宅,他那位已经去世的妻子窦氏的家就住在城东的宣阳坊。大兴城初建的时候,李渊还是一个翩翩少年,他的祖父李虎是西魏赫赫有名的柱国八家之一,六、七岁的时候李渊就承袭了父亲唐国公的封号。这么小就袭封了父辈的封号带有不幸的色彩,老唐国公也就是李渊的父亲李昞去世了。
  李渊的外祖父独孤信也是柱国八家之一,独孤信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另一个女儿也就是七女嫁给了后来成为隋文帝的杨坚,而他的第四个女儿就是李渊的母亲。这是一种典型的豪门联姻,这种联姻既有父辈的情谊,也有政治上的因素。
  还是在大兴城西北那座汉长安故城中,李渊目睹了朝代的更迭,取代北周的是李渊的姨父杨坚。李渊幼年丧父,他的小姨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怀有恻隐之心,对李渊的关爱不亚于亲生母亲,李渊就是在这样的优越环境中长大成人。
  至少在隋文帝杨坚时期,李渊是没有什么非分之想的,他像许多豪门子弟那样以进入皇家卫队为起步开始仕宦生活,享受并工作着。但当他那个表弟杨广当上皇帝之后,情况开始起了变化。杨广大业中期,隋朝的天下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反倒是危机四伏,杨广的种种弱点暴露无疑,那些潜在的对手看到了可乘之机。在这种背景下,李渊有了取而代之的念头。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时机,需要审时度势,需要坚忍,需要上上下下各个阶层都形成改变不可避免的观念,需要表里不一的遮掩。这些李渊都做到了。
  从太原一路杀回关中的李渊的既定目标就是从杨家手中夺取政权,这不仅是他自己的愿望,他那位死去的妻子的宿愿,更是大势所趋。旁的不说,如果李渊想到放弃,首先起来反对的将是他的亲信甚至他的亲生儿子,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文武官员们已经把自己当作新王朝的奠基者,功名利益都寄托于此。
  此时隋炀帝杨广远在东南的江都,对着镜子叹息谁将得到自己这颗项上人头,已经无心它顾,而隋朝的主力被纠缠在中原地区,李渊建国称帝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不过这时还要有一些程序需要履行,李渊采用的是接受禅让这种以实力为后盾的平和接班方式,禅让自有禅让的规矩,禅让的程序包括另立一个没有实权的杨姓子弟接替隋炀帝,然后由这个小皇帝发布命令赐给李渊一系列的殊荣,比如假黄钺,使持节,大丞相,封王,剑履上殿,赞名不拜,封相国,总百揆,加九锡等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项目起于西汉末年的王莽,后来又经过不断的完善,成为新王朝平和过渡取代前朝的例行规矩。礼仪之邦连从人家手中夺权都有完整的礼节。
  隋文帝的孙子杨侑成为向李渊交权的小皇帝,杨侑坐在大兴殿中一项一项的给李渊加封,李渊则在大兴殿东面的虔化门发号施令。李渊也知道这些加封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等到要加九锡时他终于有些不耐烦了,李渊说这一套都是那些善于谄谀的人制定的,我现在已经大权在握,还用得着自己给自己加上那些虚荣吗?
  公元618年4月,杨广在江都被杀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渊正式称帝的时机已到。5月,隋恭帝杨侑宣布将皇位让给李渊。
  隋王朝起于禅让也终于禅让。  李渊在接受隋恭帝的传位诏书后,首先做的事情是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大兴殿这个名称已经是旧时代的烙印,它将随着旧王朝的总结而成为历史。李渊把大兴殿改为太极殿,他在太极殿登基,并且派人去祭天,向苍天汇报说这片土地已经改朝换代,新的主人姓李,,江山姓唐。
  那个象征性的小皇帝离开了皇宫,到城中退养,退养的地方是净域寺。追朔净域寺的历史很有些意思,这里最初是神武肃公窦毅住宅的一部分,窦毅是李渊的老丈人。
  李渊给死在江都的表弟选择了一个谥号:炀。炀这个谥号的解释是:“好内远礼”“去礼远众”逆天虐民”。
  当李渊坐在太极殿上行使主人的权力时,天下之事尚未确定,变数仍然很大。在唐朝后院,薛氏父子,李轨占地为王。函谷关之东,逐鹿正酣,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各抱地势。李渊还有一道道难关需要跨越。
  坐在太极殿上的李渊看起来缺少帝王的威严,他有时候嘴很甜,把萧瑀叫做萧郎,对秦琼秦叔宝说你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如果需要我身上的肉,我也会毫不犹豫的割下来给你。他和大臣们议事的时候自称姓名,兴致来了就让大臣和自己一起坐在皇帝专用的宝榻上。但李渊在有条不紊的实施着大一统的目标。武德元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唐军再战浅水原,薛仁杲势穷投降。武德二年,李轨被生擒,陇西之地平定,唐朝已无后顾之忧。武德三年,几乎占据整个山西的刘武周败走突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 灾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