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价格的精炼

地沟油加工厂用化学物质除臭 变出猪油的味道|地沟油|化学|湖南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地沟油加工厂用化学物质除臭 变出猪油的味道
  □本报记者阮占江
  □本报通讯员吴林芳
  10月17日,湖南省常德桃源县人民法院对公安部挂牌督办的湖南特大制售地沟油案进行公开宣判: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被告人吴长松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处罚金400万元;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向平、吴长青、张桂华等14名同案被告人有期徒刑6年零6个月至缓刑1年不等,并处罚金240万元至8万元不等。
  宣判后,《法制日报》记者就此案的侦破情况采访了常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办案民警,就此揭开这个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的内幕。
  地沟油加工厂浮出水面
  日,常德市公安局鼎城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桃源陬市镇崇庆村的吴长松购买餐厨垃圾和动物内脏等,利用地下炼油厂大肆炼制地沟油,经精加工后批发销售给鼎城区武陵镇和益阳、岳阳、、湘西等地市的粮油批发商店和酒店餐馆。
  民警侦查发现,吴长松的地下炼油厂设在当地一所废弃小学里,厂房占地面积近10多亩,四周密林遮盖,极为隐蔽。自2006年开始一直从事生产、销售食用油。该厂系无厂名、无证、无照的地下工厂,现有日生产能力8吨食用油的精炼生产流水线两条、大型储油罐4个以及生产所需的冷冻库一个。
  日,常德市公安局就前期工作掌握的案情,向湖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和公安部进行了专题汇报。鉴于此案涉及多个省市,涉案金额巨大,性质十分恶劣、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公安部经侦局决定组织打击湖南常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集群战役。
  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吴长松的进货渠道涉及陕西、湖北、山东、江西、重庆和河南等省市,销货渠道则主要涉及到湖北和湖南的常德、益阳、长沙、张家界等地。
  制售团伙成员人赃俱获
  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湖南常德和山东、湖北分为三个战区,实施统一收网行动。
  7月5日11时,湖南常德警方将吴长松、吴长青兄弟抓获。随后,80多名民警分别捣毁了位于桃源县陬市镇崇庆村用地沟油炼制食用油“黑工厂”和柳叶湖管理区岩子堰村的两个窝点,分别查获非法生产线两条、过滤机、轧压油机和锅炉、储油罐、桶和油罐车等主要生产和运输设备,查获地沟油成品、半成品200多吨,抓获涉案人员20人和大量的白土、猪油精、亚硫酸等化学添加剂。与此同时,湖北、山东战区也传来捷报,给吴长松提供原油的上线梁道凌、余正秋、罗能安均被抓获。湖南战区长沙、益阳、湘西等地警方也将吴长松的销售下线全部抓获。
  “当时我们在吴长松的黑工厂周围通宵蹲点守候,发现这家工厂戒备森严,工作人员行动诡秘,往往在凌晨或深更半夜把原料油运进来,把成品油运出去。”全程指挥和参与侦破此案的常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赵勇介绍说,厂区上空飘散着动物内脏和餐厨垃圾令人作呕的怪味,厂区周围高墙林立、密布闭路监控,采购、生产、销售和收款财会等不同环节的人员分工严格。
  民警在抓捕过程中发现,在吴长松地下工厂生产车间内,不仅堆放了大量尚未使用完的“白土”及压榨成的各种动物废弃物渣饼,地下几口储油池内的刚压榨出的油中,翻着污浊的气泡和漂浮着各种废弃物,车间整个地面都是厚厚一层脏得发黑的油污,恶臭扑鼻,令人作呕。在另一间地沟油精炼车间,民警刚进入,便看到4个大型蒸气罐正在运行,经高温过滤后的成品油,通过一根粗油管流进隔壁的两个大油罐中。在成品油罐装车间,数百个油桶分类堆放,一桶桶装满了正准备外销的“猪油”和“色拉油”,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散发着让人难辨真假的油香味。
  而在上线益阳供销商周某的粗炼“黑工厂”,民警一进入工厂就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怪臭,而进入视线内的便是一堆堆恶臭难闻的各种动物内脏和骨骸、皮革、油渣等,几名工人正在烟雾中往几口油锅内添加动物内脏、下水和各种皮革等;轧压油机中,从油渣轧压出的一盆盆黑乎乎的毛油,被工人一一倒入身旁的数十个油桶中,整个现场脏乱不堪,恶臭难闻。
  加工过程添加化学物质
  “我们只是用地沟油生产饲料油――我们厂虽然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没有生产饲料油的资格证,但只是属于超范围经营,我们的产品没有流入餐桌和批发给粮油批发商。而且我们做的是亏本生意,5000多元进的一吨油,加工后只卖4000多元一吨。”落网后的吴长松面对民警的讯问,避重就轻地说。
  赵勇说,不法分子对废弃物进行加热,再压榨,通过这种方式炼制地沟油。为了脱色除臭,他们在加工过程中还加入吸附异味的原料――“白土”。
  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这些不法分子通常会将地沟油“变”成食用油。为了使其更逼真,他们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除酸、去味及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化学物质,使地沟油具有猪油和色拉油的味道。此种炼制地沟油手法,在湖南和常德这是第一次出现。
  据介绍,市场上正常的食用油批发价格为每吨1万元,猪油和色拉油批发价约每吨12500元。以吴长松为例,他粗炼1吨地沟油的成本是5000多元,转手卖给下家的价格是每吨8000多元,1吨的利润在数千元。而其下家在转手的环节中又各自加价,牟取暴利。如去年1月到6月,常德市武陵区双优粮油超市的吴某仅销售这种地沟油就有20多万元的非法收入。
  常德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汉桃说,近年来,吴长松的“黑工厂”生产了上万吨地沟油进入市场。简单说,他是通过向上线购买所谓的毛油,然后进行精炼制成食用色拉油、猪油,然后通过粮油批发部销售给个体商、餐馆、居民,流向餐桌。
  本报常德(湖南)10月18日电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王兴国:防范地沟油不能完全依赖检测方法_中国经济网DD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05:05-新闻视点?今日报摘?广告
地沟油检测难在哪里?
& 05:05-新闻视点?今日报摘?广告 &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 作者:孔令君/王潇/向志强
9月17日,广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南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织广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到南宁市部分学校、餐馆检查食用油安全问题,开展严厉打击餐饮环节“地沟油”违法犯罪行动。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对抽取的一餐馆的食用油样本进行登记。 新华社记者 向志强 摄
  本报记者孔令君&见习记者王潇&&&&最近,一起由公安部督办的特大非法使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告破,证实了地沟油加工窝点将泔水炼成地沟油过滤后成为色拉油,并通过“地下渠道”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让“地沟油生产链”再次引人注目。&&&&地沟油流向餐桌,已经被公安部门所证实。能否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用以检测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地沟油成分,成了众人关心的话题。目前,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卫生部正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而记者通过暗访地沟油收购从业人员及专访化工和食品安全专家,了解到,目前检测地沟油仍存一定难度,需加紧科研攻关。&&&&地沟油究竟是什么油?它对人体危害几何?目前的科学检测遇到了什么难题?个个追问,牵动人心。难点一:地沟油种类众多经过加工很难追溯初源&&&&“大部分老百姓对地沟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在“油业”滚爬了20多年、专门进行地沟油收购的“油老板”老刘(化名)对记者说。&&&&据老刘说,狭义的地沟油,是指餐馆、宾馆厨房在烹饪的过程中废弃于隔油槽中的油脂,即大部分人生活中常见的,被“两个桶,一个勺的人”从“阴沟、下水道”所捞出来的废弃油脂,通常腐臭不堪。但除此外,还有许多废弃油脂,被通过各种途径回收,这些也被媒体或老百姓称作“地沟油”。&&&&在流回餐桌的“坏油”中,狭义地沟油的比例相对较少。“最容易加工回流餐桌的,是泔水油和‘老油’。”老刘说,所谓泔水油,主要是从厨余垃圾中提取出来的油,与记者想象的不同,泔水油的色泽比地沟油清亮很多,脱臭、脱色的成本更低。而“业内”所称的“老油”,指的是经过多次煎炸,或是长时间使用的油,一般来说颜色比大豆油深很多,但在老刘看来,“油品很好,售价最高”。这些“老油”,一般都是大大小小的“油老板”以及各有废弃油脂收运资质的企业,从餐馆、快餐厅、面包房的厨房内“有偿回收”来的。另外,还有烤鸭油、火锅油等“坏油”,也会被层层回收、利用。&&&&无论是狭义的地沟油、泔水油或是“老油”,都需要经过加工,才会被销售到正规处置企业,或是流入非法的食用油生产链。但是,不同来源的地沟油,特性是不同的。比如从下水道的洗涤油水中获得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后,其中也仍可能含有不少来自地沟、金属器皿、洗涤剂中的金属离子,但“老油”回收再非法制成食用油,一般却没有这样的特性。&&&&从“捞阴沟”或是“泔水桶”,到被非法制成食用油流回餐桌,其中又经过许多道加工和掺杂的程序,经历多个环节。比如这次公安部门查处的特大跨省制售地沟油的案件中,作案人员在浙江掏捞、粗炼地沟油,然后倒卖至山东,在山东经过深加工后,又卖到河南进行批发和销售,其间横跨3地,6个环节,导致了很难追溯其最初的来源,这在客观上对其分析并进行针对性检测加大了难度。难点二:精炼地沟油外表清亮仅凭肉眼或味觉难以分辨&&&&日前,网络论坛天涯上,一位名为“喜鹊飞翔”的网友发帖,认为经过实验室数级精炼的好的地沟油“无毒”,甚至“超标的重金属、酸价、过氧化值”等地沟油的“特征”,也趋于消失,并在网络上发布了“地沟油精炼前后对比”的照片,照片中有3个烧杯,所盛放的地沟油颜色由深红到浅黄,最终的“提炼结果”颜色清亮,与合格的食用油无异。虽然这位网友声明:“不是主张把这东西当食用油吃,毕竟这是人心理上不能接受的,也是社会道德不允许的!”但还是激起了网友的斥责:再怎么“精炼”,地沟油与正常的食用油能一样吗?会“无毒”吗?&&&&地沟油可以直接提炼为食用油吗?“理论上可以。”老刘仔细想了想说,不过,这在他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闻所未闻。此前一些权威人士曾称,降低地沟油的酸价成本太高,根本不合算,还不如买好油。对此,记者了解到,酸价是衡量油品质量的重要标准,酸价最低,油品最好,国家规定的食用植物油标准是不高于3mg/g,而从隔油槽中打捞上来的狭义地沟油,一般酸价在80mg/g以上,是前者的数十倍。“如果是将纯粹的地沟油反复提炼为合格食用油,成本的确不小。”老刘说,据他估算,100公斤带渣地沟油,也许只能提炼出不到一斤的合格食用油,“没人会做亏本买卖”。&&&&但是,“阴沟”中的地沟油,可以用来掺入“老油”或泔水油,再经过加工、添加,用碳酸氢钙去除杂质,用碱中和酸性,制造成散装、冒牌食用油和调和油(这也在日前浙江警方侦破的特大地沟油案件得到了验证),从外观看,颜色黄白,透明清亮。而酸价等数值也可以通过加工大幅下降。用肉眼从外表看,或者闻气味,和真的色拉油几乎没什么两样。难点三:现有指标无法完全鉴别地沟油参数体系仍需摸索&&&&据报道,上海向明中学高二学生曾发明简易鉴别地沟油的方法:地沟油、“老油”及泔水油中动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凝固点更低。比如橄榄油零下十多摄氏度才凝结,普通植物油也要零摄氏度,而地沟油在8摄氏度左右即凝结。该学生将油滴在一种精确控制温度的半导体制冷片上,用“8摄氏度是否凝固”来做判断。&&&&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的专家对此表示不赞同:凝固点不能作为检测地沟油的依据,比如市场上的调和油中,含有棕榈油或者椰子油等凝固点很高的油,那么也可能因“调和油”的凝固点大大升高“含冤而死”。地沟油也可以通过用植物油稀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那么,在权威的实验室,通过更高级的仪器进行化验,能一举辨别地沟油吗?这一想法也被一位“业内人士”否定了:“最多只是酸价高一点,不合格,很难证明其就是地沟油。”按照现行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通常都是检测酸价、过氧化值、农药残留等指标,但这些指标与精制油、饲料油中是否掺入地沟油或是其他“坏油”成分,并没有直接关联。&&&&“现有的标准无法测定油脂中是否含有地沟油。”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油与油掺在一起之后,要区分出其中地沟油独有的特征指标,是比较难的,许多常规的技术指标,在检测地沟油方面都行不通。”而若要仔细区分油品中的泔水油或是煎炸油,其难度更大。&&&&据专家表示,如何找到一种有效方法,识别食用油中是否掺入“坏油”,是一个国际性难题。目前,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经过3个月的评估,已经初步确定了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等四大类20余项有重要鉴别意义的项目,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但在专家看来,检测实行还是有一定难度,“胆固醇可以检测油品中的动物油成分,但胆固醇并非地沟油或者泔水油的独特指标。”而电导率、特定基因组成等检测方式需要极其专业的设备,难以普及。&&&&卫生部也正在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上海粮食科学研究所的负责人昨日也赶往北京,参与相关课题的制定。专家告诉记者,探索几个参数间的相关性,从而确定地沟油的存在,是攻关的主要方向。链接专家解析地沟油对人体危害&&&&曾有网络传言&“地沟油内所含的有毒物质百倍于砒霜”,此类传言令人心惶惶。但南京医科大学营养学副教授莫宝庆强调,即便是掺入地沟油的散装、冒牌食用油,其中“坏油”的成分也并不高。经过勾兑和稀释之后,“坏油”中大部分有害物质也得到稀释,物理指标上往往能达到食用油的检测标准,因此,“吃一顿就会有胃肠道反应的概率不大,地沟油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长期蓄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博士生何平说。&&&&据专家介绍,当人长期食用掺入“坏油”的食用油时,不仅会有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还会造成营养缺乏、加速衰老,严重者会导致肠道和心血管疾病,破坏消化道黏膜,内脏严重受损甚至致癌。&&&&专家同时表示,即使吃了掺入地沟油的食用油也不会立即有致命危险,但地沟油中的有害物质确实繁多,主要有苯并芘、亚硝胺、重金属和霉菌毒素,还可能混有化工污染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按致癌证据的分类,地沟油中有大量确定致癌物和可能致癌物。泔水油、老油等都是高温劣化油,反复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其中的过氧化物会刺激胃肠道,产生腹痛、腹泻,长期会诱发消化道癌症。&&&&“即使是符合标准的食用油,如果摄入过多的话,也会造成有害物质的蓄积。”莫宝庆说。据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但是,近年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却并不乐观,上海居民平均日摄入量几乎超过世卫组织的一倍,在莫宝庆看来,“吃油”不仅要注意质,更要注意量。&&&&在生活中如何避免地沟油对健康的危害,专家提醒市民:&&&&一、尽量避免在农贸市场购买散装油,应尽量选择正规超市内的正规品牌。&&&&二、尽量避免在路边摊、小饭馆、火锅店,尤其是川、湘风味的小饭馆长期就餐。&&&&三、麻油、香油的制作过程中也有可能掺入“坏油”,选购时问清进货途径,或查看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四、从营养学上看,普通食用油的保质期并不长,若遇到高温或是长期暴露,约2个月品质就会变差,应尽快食用。
解放牛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拿什么检测你,地沟油?·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A16版:深读周刊·科技能见度
A01版 要闻
拿什么检测你,地沟油?
卫生部初步确定7种检测方法,学界普遍认为尚无有效检测指标
&&&&从地沟回流餐桌,谁来守住地沟油链条的最后一道防线?&&&&地沟油的检测一直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由于地沟油成分复杂,众多科研单位经过艰苦研究,依然难以寻找到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去年12月,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第二次向全国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近日卫生部透露,已初步圈定了7种检测方法,正对这7种检测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考核,但目前仍未公布。&&&&地沟油检测方法仍未揭开神秘面纱。为什么地沟油检测这么难?真的能找到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真的能守住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最后一道防线吗?&&&&本期科技能见度为您解开地沟油检测之谜。&&&&●南方日报记者&李秀婷&实习生&刘振华&&&&◎身披隐形衣&&&&地沟油来源复杂,混入成分不一,且经水洗、蒸馏、脱色等加工处理,或与食用植物油掺兑,很难通过感官分析和一些理化指标进行区分,常规性检测指标基本无效&&&&2011年,公安部破获一起横跨多省的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警方在浙江宁海查获了大量地沟油,但送检的10个样品中,居然只有两个样品被检出不合格。&&&&2011年底,重庆警方侦破西南首例制售地沟油大案。然而,该案中已经被警方确认为是用餐厨垃圾炼成的地沟油,按照我国食用油检测的主要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却几乎全部合格。&&&&这就是我国的地沟油检测方法目前正遭遇的尴尬。&&&&由于地沟油来源复杂,混入的成分不一致,且经水洗、蒸馏、脱色等加工处理后,或与食用植物油掺兑后,已很难通过感官分析和一些理化指标进行区分。&&&&根据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03),这些检测主要是对地沟油的感官、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碘值等进行测定。&&&&2011年5月《职业与健康》的一篇论文里,江苏省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师刘波指出,地沟油经碱炼、脱水、脱色和脱臭精炼工艺,可以使酸价、水分、感官等指标符合国家食用油卫生标准。而对于过氧化值的指标,因为过氧化物易遇热分解,油脂加热后过氧化值比加热前反而更低,因此常规性检测指标只能判定油脂优劣,无法判定是否为地沟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王竹天也指出,现在的地沟油精炼的程度已经很高,想象中存在某些污染的地沟油已经跟现在高度精炼出的地沟油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如说一些污染物,它完全能通过精炼去掉,所以根本不可能再测出来,也就是为什么按照我们现在的一些检测方法,比如卫生指标、质量指标,以及可能污染物指标统统都检不出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化学污染监控室主任吴永宁甚至表示,一旦政府公布了检测指标,对手很可能迅速地把这一指标从地沟油里悄无声息地抹掉,从而导致检测无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刘志洪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沟油最大的问题是致癌的黄曲霉素。“虽然目前的技术能够检测出黄曲霉素,但并不是每一种地沟油里黄曲霉素都超标。”&&&&这也是目前每一个检测方案所遭遇的困境。&&&&日,卫生部发布消息,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但征集到的7家技术机构研制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均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专家论证发现这些方法特异性不强”。&&&&这其中就包括了之前被寄予厚望的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做出的“北京方案”。入选这个方案的地沟油特异性指标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四大类。其中,致癌物多环芳烃被认为是目前地沟油中已被证实的最大危害成分。&&&&这是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检测人员花了将近3个月时间,综合运用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理化分析及基因鉴定技术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先后对80余个技术指标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才确定的。&&&&但经卫生部组织的专家组论证后,仍然未获通过。在实际测试中,专家们发现,以检测多环芳烃为侧重点的“北京方案”,居然对某些地沟油样本束手无策,原因是“经过人为特殊处理后,并不是所有地沟油都含有多环芳烃”。&&&&面对科研人员的全力围剿,狡猾的地沟油却如同披了一件隐身衣。&&&&◎难觅特异性&&&&现有350多种检测方法,可以称为“所有的方法都有效,但所有的方法都不适合用于所有的地沟油”,都难以达到“既不错怪好油,又不放过坏油”的理想效果&&&&在新一轮的方法征集里,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提出了地沟油检测方法的3条筛选原则:首先正常植物油样品不应被误判;其次地沟油样品的正确检出率高;再次,能够将勾兑的地沟油样品从高到低依梯度顺序检出。&&&&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其实国内早就有了不少的研究,通过实验,提出了很多地沟油的特异性指标。&&&&“北京方案”里“胆固醇、电导率”等两项指标,其实也早就被众多研究者所讨论过,被认为是鉴别地沟油的重要有效依据。&&&&地沟油与食盐,味精、地下金属管道、废旧铁桶等接触,金属离子严重超标,尤其是钠、铁离子超标显著。此外,餐饮业废油脂在酸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小分子极性物质,与各种金属离子一起影响油脂的导电性。&&&&有研究结果显示,合格食用植物油电导率较低,而地沟油电导率较大,是菜籽毛油的3倍,是大豆色拉油的11&倍,猪油的28倍。研究者据此认为,可以通过导电性来对地沟油与食用油进行检测。&&&&地沟油成分复杂,在回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动物油脂。动物脂肪中普遍含有大量胆固醇,而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有研究显示,大豆油、菜籽油中胆固醇的含量均为0.031&mg/g,而纯地沟油中胆固醇含量为0.429mg/g。&&&&但这些指标其实都可能对地沟油“网开一面”。科学松鼠会成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指出,如果一批地沟油只是炸过薯条或者油条的,那么它也完全可能不含电解质,电导率也很低。&&&&对于胆固醇的测定,同样如此:成分主要是植物油的地沟油也完全可以过关。再加上与合格食用油进行勾兑,可以进一步稀释地沟油内胆固醇的含量。&&&&研究者们还寻找了其他的突破口。氯化钠、谷氨酸钠是食品烹调时最常用调味成分,可随食物残渣残留于煎炸废油、潲水油等废弃油脂内,使普通油与废弃油中氯化钠和谷氨酸钠含量有显著差异。在《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在地沟油中检出平均钠离子含量远远高于合格食用油。&&&&还有研究者研究得出,合格食用油不含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而地沟油是从餐饮业餐具洗涤系统中收集,且与地下生活污水接触,含有大量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有研究者测定地沟油中挥发性成分,发现样品油中含有16种挥发性有害成分,其中15种为脂肪烃,1种为己醛。而己醛是油脂氧化变质二级产物,可以当作判别地沟油一个重要依据。&&&&有的研究者通过薄层色谱法研究发现,潲水油和煎炸老油的薄层色谱有明显的拖尾斑,而食用植物油则没有。经柱色谱分离并进行红外分析拖尾斑成分,发现潲水油、煎炸老油的拖尾成分是合格食用油所不含的醛、酮类化合物。&&&&还有研究指出,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每种食用油都有其特征脂肪酸图谱,脂肪酸相对含量一定。地沟油是一个混合油体系,含有多种动植物油脂。对掺伪地沟油的食用油体系来说,此种食用油的脂肪酸相对组成被打乱,通过与其正常的脂肪酸图谱对比,可判断是否掺伪。&&&&但刘志洪分析认为,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达到“既不错怪好油,又不放过坏油”的理想效果。什么成分都有的地沟油让人摸不着头脑。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研究员潘炜坦言,现有的350多种检测方法,可以称为“所有的方法都有效,但所有的方法都不适合用于所有的地沟油”。&&&&科学争议&&&&地沟油检测真的无解?&&&&目前,卫生部还未公布所选定的7种检测方法,但包括刘志洪、杜斌和李里特在内的多位专家均对此持谨慎态度。&&&&“地沟油是分析检测上特别复杂的样本。”分析化学专业教授刘志洪感叹,目前确实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法来检测地沟油。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杜斌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也断言,“检测地沟油目前基本没什么好方法。”&&&&科学松鼠会成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解释,检测必须是针对一种确定的物质。按照目前的分析技术,只要能够列举出来的成分,基本上就可以检测出来。但是,能够检测一个指标,跟用它来进行判定,完全是两回事。&&&&“云无心”表示,要可靠地检测一种东西,就需要这种东西有相对明确一致的组成与性质。地沟油并非如此。作为一种废料,其组成千差万别。此外,把地沟油掺杂到正常油中,更可以控制任何一个指标的数值,使之符合“检测标准”。&&&&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国家食品与营养咨询委副主任李里特表示,地沟油的定义不清晰是导致检测“地沟油”难的原因之一。&&&&“‘地沟油’一词所涵盖的内容太多了。从下水道里收集来的油被称为地沟油,厨房里面用过的油也被称为地沟油,动物内脏炼制的油还被称为地沟油。”&&&&他指出,这样定义不清晰的后果就是检测变得难上加难,因为检测很难包罗万象。刘志洪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地沟油难以检测,是由于“来源太复杂”了。&&&&刘志洪表示,卫生部初步确定的7种方法肯定也是对里面存在的多种指标进行检测,比如黄曲霉素,多环芳烃、重金属,胆固醇等指标。“这些东西如果单独拿出来看,每一种都有检测方法,但把它合在一起装在不同的地沟油里,有的含这些指标,有的又不含,有的有这个超标,有的是那个超标。”&&&&对地沟油检测方法已经潜心研究两年的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所长曹文明甚至表示,地沟油所共有且特有的特征指标可能并不存在。也就是说,至少短期内无法找到一种定性地沟油的方法。&&&&“用一个单独的方法想把它鉴别出来,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刘志洪明确表示,如果想要检出地沟油,必须先把地沟油的成分搞清楚,再针对这些成分提出检测方法,而且一定要综合多种指标多种检测方法联用组合。&&&&“监管部门不要执着于地沟油的检测。”李里特教授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强调,从技术上进行地沟油检测不但不可行,而且也并非是杜绝地沟油的有效方法。&&&&刘志洪则明确表示,地沟油根本就不是靠科学家来解决的问题,“地沟油问题并不是科技上的问题。食品安全本身也不是科学上的问题。”&&&&刘志洪说,地沟油其实有很多其他的用途,可以做成燃料等其他产品,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将其变废为宝的制度。
document.wri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沟油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