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在那个县黄山附近的县

看京城各大区县非京籍入学条件 学校周边房轻松购
第1页:东城区
第2页:西城区
第3页:海淀区
第4页:朝阳区
第5页:石景山区
第6页:丰台区
第7页:房山区
第8页:通州区
第9页:昌平区
第10页:大兴区
第11页:延庆
第12页:门头沟
  今年顺利幼升小的家长们都已把孩子踏踏实实的送进了学校,那么2016年有适龄儿童即将幼升小的家长们是否已经开始为明年的升学做些准备了呢?小编觉得还有很多家长对于非京籍的入学政策及入学条件还不是很了解,于是就搜集了2015年北京各大区县幼升小条件,不过幼升小政策每年在变,明确的幼升小政策还需等待明年各区县的通知。  虽然2016年幼升小政策还没下发,但15年的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据小编所知京城各个区县幼升小都要提供五证,即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证明、全家户口薄、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或乡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证明。然而各个区县对这五证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对非京籍人员在北京各区县入学条件进行一一解读。  非京籍在东城区入学条件解析  对于非京籍的孩子在北京东城求学先需要满足五证要求。  1、“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方面,社保缴纳的起始应在日前。  2、“在京实际住所证明”方面,租住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地下室,非合法建筑等开具的证明无效;按有关规定不得转租的公租房等开具的转租租房证明无效。  3、“在京暂住证”方面,暂住证的办证日期需要在日前。
(责任编辑:HO004)
房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震惊!离首都100多公里 贫困县竟然连成片!图
我的图书馆
震惊!离首都100多公里 贫困县竟然连成片!图
  很难让人相信,在离北京100多公里以外竟然有如此贫困的地方——住泥房、吃粗粮、一家人找不出几件像样的新衣裳,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的贫困还并非个案,而是连接成片的村、县。在世界上大多数现代化国家的首都周围,都有着一个和首都共享繁荣富裕的“首都圈”时,为何唯独北京周边却环绕着这样一条贫困带?
  到现在竟然还有人家里用着显像管电视机
  保定市涞源县东团堡乡北李家庄甸坡村村民刘小儿,36岁,家里有一亩地,因为气候条件限制,只能种玉米和土豆,此外还有20多只羊,多是政府给的,当地政府的扶贫项目就是每年每家给几只羊,2014年一只羊可以卖700元左右,此外,全家再没有其他收入了。在他家里,墙是用报纸糊的,老式的衣箱上摆着一台对大多数人来说早已被淘汰的显像管电视机,这台电视机实际上已经坏了,但作为家里唯一的大件电器,刘小儿舍不得扔,“摆着看个样子也挺好。”
  2005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亚洲银行资助项目的调查报告,“环首都贫困带”的概念首次出笼,这一概念的始作俑者、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宋树恩研究员回忆说:“当时就炸了锅,在场媒体和官员,谁都不敢相信,很多人当场发问,真的那么穷吗?”
  宋树恩的调研数据让会场哑口无言——其时,河北省共有32个贫困县,涉及272.6万贫困人口;这其中,被划入环首都贫困带的就有张家口(全部)、承德(全部)和保定(涞源、涞水县、易县)的25个贫困县。这一贫困带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不足北京周边县(区)的1/3、1 /4和1/10!
  2012年年末,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保定阜平县的考察,再次将这一地带的极端贫困情况展露于世人面前:泥泞不堪的泥巴路,低矮破旧、满是裂纹的土墙房子、简单粗糙的食物……一切恍如隔世。
  事实上,直到今天,在北京周边的河北省辖区内,还有着多达20个的国家级贫困县集中连片,从北京东北方向的承德、正北方向的张家口,一直到西边的保定山区地带,呈新月形拱卫、衬托着北京的绝世繁华。
  综观全球,从东京到首尔,从巴黎到伦敦……大多数现代化国家的首都周围,都形成了一个富裕地带,从而与首都一起形成大都市区。“大伦敦”、“巴黎都市区”、“大东京”,莫不与周边地区共享繁荣。唯独北京,富饶的大城市周围却环绕着一条贫困带,对比鲜明。
  那么,中国特色的“环首都贫困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换言之,为何这些贫困地区未能和北京一起走向繁荣?
  离北京最近的地方,竟然是河北最穷的地方
  一般提到的环首都贫困带(又称环京津贫困带),是指以150公里的直线距离计算,与北京接壤的,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以及保定内的,25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涉及贫困人口184万人,占河北省总贫困人口的36%。根据2012年3月,国家最新调整的国家级贫困县名单,河北省共有39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在首都北京周边的有20个。
  “八山一水一分田”
  在一个太阳没有一丝热度的冬日中午,我在北京见到于翠莲(化名)。她在北四环南侧的一个社区市场里,背靠一堵残墙避风,看到有人走近,热情地招呼着“修鞋子”、“配钥匙”。她头发花白,满脸满手都是粗粝的皱纹,一看就是饱经风霜之人。
  不过,在于翠莲看来,这样的天气已算不错,她才会出来“上班”。她来自河北承德下辖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那里比这儿还冷,一到10月就滴水成冰”。而那里的生活,比在北京艰苦多了:再冷的天,也要照料牲畜,“不像我在这儿,天气不好,就不出来接活儿”。
  不过,她已好几年不在老家生活,而是全家一起在北京谋生。她和丈夫依托这个市场和周边社区,做些修锁、换水管之类的居民服务工作,夫妻俩每月能有5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她的儿子、儿媳,也都在北京找到工作,连孙子都是在北京出生的。
  “一家五口住一起,租的房子,虽然紧紧巴巴,但比老家强太多了。”于翠莲知足地说。
  事实上,不只围场,整个“环首都贫困带”基本上都处于燕山、太行山地区,自然条件差——山区、寒冷、降雨少(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历史上就是落后地区。
  以张家口著名的贫困县赤城为例,赤城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峦耸峙、沟壑纵横,山地面积较大,山坡上光秃秃的,连绿化都难,更别说长庄稼。该县原本耕地面积89万亩,由于近年来退耕还林近25万亩,真正能用于作物种植的面积只剩下50多万亩,人均耕地不足3亩。粮食基本靠天收,灾年只能靠救济。
  另一个贫困县典型——保定阜平县,情况也大同小异:平均海拔1500余米。庄稼只长一季,只能种玉米和土豆——这是村里人主要的口粮。山里气温低,一亩地一季只能收700斤玉米。一斤多玉米换一斤白面,刨去口粮,地里得不来什么钱。
  与之对应的是,河北东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虽然与北京郊县相比,发展仍有差距,却比这些山区县,经济要好很多。山区贫困,“环首都贫困带”并非特例:从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来看,基本都是山区。但“环首都贫困带”的贫穷,却绝不仅仅是因为地理因素,而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所致。
  同一纬度,北京城东边和西边两家人,河北人家的家当竟然连顺义人家十年前的都比不过
  河北人家 怀来县官厅镇幽州村:
  杜明喜、王玉玲夫妇,是幽州村村长的岳父岳母,都是1953年出生的本地人,大约三四代之前,祖上从原河北门头沟(现属北京)下马岭迁到此地。除了嫁给村长的女儿外,老两口还有一个儿子,因为家里穷娶不上媳妇,儿子到官厅镇做了上门女婿。幽州村在永定河峡谷里,耕地很少,村民主要靠种植枣树为生。老两口家有四亩地,种了1000多棵枣树,年景最好的时候一年收入不到一万元。而2014年,因为夏天遇到了雹灾,只收入了500元。当地政府的扶贫政策是每年每人补助100元。除了土炕搬不出来,老人的全部家当都在这张照片中了,为了筹划拍这张照片,编辑部出动了4位编辑准备去帮忙搬家,可一进屋就发现,我们去的人太多了,老人家里连一件大件家具都没有,基本没什么需要搬的。摄影/马宏杰
  顺义人家 北京顺义区大孙各庄镇顾家庄村:
  曹明圣、王学英夫妇,是顾家庄村的一户普通村民,祖上是山东人,清乾隆年间迁来此地。曹明圣15岁开始跟着父亲做石匠,做一些门墩、柱脚石卖给盖房子的人,赚钱养家。老两口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一个蔬菜科研部门做研究工作,二儿子和老人一起居住,在家收购当地蔬菜,运往顺义销售,三儿子在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工作。十年前摄影师马宏杰为这家人拍摄家当时,两位老人非常热情,还招呼着把家里的组合柜、大木床、大沙发等等都搬了出来。十年之后,家当虽然没有搬出,但我们从那新翻盖的雕梁画栋的气派新房中就可以窥见这家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曹明圣老人还告诉摄影师,为了赶回来一起拍照片,老人的儿孙们共开回了四辆汽车。摄影/马宏杰
  贫困,不只是地理原因
  在张家口的一些官员看来,被限制开发是张家口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首都水源地和生态屏障,有关部门要求河北的一些地方,山区全面禁牧,严格控制高耗水农业,大规模关停高污染企业等。
  以赤城县为例,其是河北省的资源大县,境内矿产、水利、林牧业资源都很丰富。其中赤铁矿和磁铁矿储量均居全省第二位,沸石矿储量居亚洲第一。但是,由于赤城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区,供应了密云水库53%的上游来水,近几年,赤城县对资源开发实行了限制政策,共砍掉70多个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经济合作项目,造成每年利税损失近亿元;关停、压缩了59家企业,近千人因此下岗。
  畜牧业也曾是赤城县的支柱产业,占到很多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然而,为了配合“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自2002年12月起,首都周边这些山区全部开始实行禁牧政策。
  赤城县畜牧局统计,实行禁牧政策后,短短三四年时间,全县羊、牛存栏量分别减少了48万只、4.6万头,几个畜牧业为主的乡镇,居民收入出现下降。
  赤城县扶贫办一位官员掰着指头算了笔账:禁牧前,一般人家一户养2头牛、20只羊,按一只羊一千元计算,年收入轻松过万元,如果劳力多,四五万元也不是问题;但禁牧后,只能舍饲养殖,有规模才有效益,投资大,普通人家根本养不起。
  不仅是赤城,张家口很多官员都难以忘怀那些曾经效益良好却被迫关停的企业:化肥厂、造纸厂、水泥厂、预制板厂、纺织厂、金银矿……从“九五”期间开始,关停企业就开始了。
  “有的是在国企改制过程中要求停产,停产之后就再不批开工;有的是直接要求关停。”张家口市发改局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张家口只要想上一些大一点的污染项目,北京很快就会知道,然后基本都会“黄”掉。他至今还为效益颇佳的涿鹿造纸厂的关停而惋惜,“环保部的大领导出面,一句话,说关就关了”。
  在张家口一些官员看来,从发展规律而言,污染企业的关停是必须的,但因紧邻北京,其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难以自主,发展节奏被打乱,从而使陷入发展乏力的困境。
  而北京市以雄厚财力对其远郊区县的补贴,则使与其紧邻的河北区县的差距越拉越大。同样以赤城为例:2013年,赤城全部财政收入为12.25亿元,延庆13.91亿元,差距不是太大;但赤城财政支出总计9.35亿元,延庆却高达91.57亿元!
  付出那么多,补偿有多少
  “一直以来,赤城县都在保卫首都、服务首都,付出的很多,却没沾上北京什么光。”赤城县发改局一位官员的抱怨,差不多成了很多河北官员、学者的“标准口径”。要求北京对张家口、承德等北京供水区域进行生态补偿的呼声,呼喊多年,至今不绝。
  在2005年之前,这一呼吁一直未得到北京的响应。“很多时候,跟北京官员一起开会,河北人一说起张家口、承德为北京做出的牺牲,还未来得及要补偿,北京的官员就会打断河北的发言,说河北、北京都是为了首都、为了中央。”张家口市发改局这位官员告诉记者。
  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环首都贫困带”报告中,也提出京津冀三地联手建立跨区域的综合性生态与经济政策试点示范区的建议,以达到消除区域贫困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双重目的。不过,出席报告发布会的时任河北省常务副省长郭庚茂悲观地认为,这个示范区的成立并不现实,京津地区环境资源市场化机制的建立也尚需时日,“如果让中央完全把它养起来,养成一个现代化的示范区,目前显然没有这个条件的;拿北京市来说,用多少水,给多少补偿,也是不太现实的”。
  但很快,形势突然变得柳暗花明。日,京冀两地签署《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确定北京市按照每年每亩450元的标准,补偿密云、官厅水库上游承德、张家口地区18.3万亩“稻改旱”农民。其后,这一标准提高至550元。
  依照这份合作文件,京冀双方还共同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双方联合向国家申请扩大河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加大对国有林场的支持力度;双方共同规划密云、官厅上游生态水资源保护林建设项目,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十一五”时期北京提供部分建设资金,重点支持河北丰宁、滦平、赤城、怀来四县营造生态水源保护林,并根据实施效果,支持河北省逐步扩展保护林范围。
  此外,北京还安排一些资金,在这一地区治理水环境污染、发展节水产业,以及不定期地安排一些二三百万元的合作项目给张家口、承德的一些县。
  柏油路到这里竟然一下子没有了
  从北京出发,各种级别的道路四通八达,令人想不到的是,在211省道北京门头沟和河北怀来交界处,随着一块“河北界—北京界”指示标牌的出现,平坦的柏油路竟然戛然而止,通向河北的道路变成了简陋的水泥路。据知情者反映,其实这已经大有改观,两三年前河北一侧的那段路还只是土路而已。沿着这段水泥路继续前进,路变得越来越窄,到达山脚下时,一段原始的粗糙不堪的“隧道”就会出现在眼前。再往前走,这样的隧道断断续续还有好几处,一路上有两个村子,这条路就是他们去往官厅镇、去往北京的唯一通路,以前还有火车可以坐,现在车站取消了。
  就地扶贫,看不到脱贫的希望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纵观全世界,通过城市化、绝大多数人口进入城市生活,是使大量农村人口摆脱贫困的关键。因此,相较于生态补偿、对口支援,允许“环首都贫困带”人口的自由迁徙和谋生,是改变其贫困的最有效途径——相反,“就地扶贫”,恐怕永远无法使当地脱贫。
  事实上,像于翠莲一样,很多“环首都贫困带”上的农民,都通过前往北京这样的城市打拼,来获取更富足一些的生活。但糟糕的是,近几年来,北京越来越强调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并通过地下室、出租屋治理、子女就学等手段,变相驱逐于翠莲这样的外地谋生者。
  其次,城市产生虹吸效应的同时,也会有扩散效应。这也是伦敦、巴黎这些首都周围,能够形成大都市区的原因。
  北京也在释放扩散效应:无论是近一点的燕郊的地产业,还是廊坊的物流业、涿州的医疗业,都是北京扩散效应的显现。即便是更远一些的“环首都贫困带”地区,也已显现出北京扩散效应的苗头——比如怀来的葡萄酒业,张北音乐节的成功和崇礼滑雪度假产业。尤其是随着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至张家口、崇礼的高铁项目将很快启动。
  但北京的扩散效应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受行政因素限制而被迟滞,二是存在接受错位。
  就行政限制而言,扩散效应首先需要北京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层面与周边地区做到尽可能的方便,但恰恰在这方面,北京掣肘尤为明显。
  首先,在修路上,北京对与河北连接不积极,“断头路”比比皆是——有消息称,目前河北与京津之间仍有18条断头路和24条瓶颈路。而燕郊与北京之间的高速不连通、地铁不贯通的交通阻隔,天下皆知。其次,即便修了路,也不意味着能方便往来——广为人诟病的车辆“进京证制度”,实施已久。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秦晖,不久前接受记采访时就讲述过自己办“进京证”的遭遇:他上个月去了趟河北,回程时在两省交界处的琉璃河耽搁了两个多小时 ——给河北牌照的汽车办进京证。“那个队排得好长好长,上千辆车在那里申请办证,就像办签证一样,费了好大的劲才办完。”但即便给车办了进京证,在车经过收费卡的时候,还要每个人检查身份证——否则,办了进京证还是进不来。“哪个国家现在还有这么一个规矩啊?美国人进华盛顿有这个规矩吗?”
  我知道,在欧洲一些国家,国与国之间的高速都没有关卡、都不需要办证、收费,更何况是一个国家内部。而北京不仅与河北之间,甚至城区与昌平这样的郊区县之间的高速路上都还有收费关卡。这恐怕不只是理念落后的问题,而是赤裸裸的既得利益作祟的问题。
  另外就是扩散效应的接受错位——河北方面的官员至今仍在期待能从北京拿到一些大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而事实上,北京的产业结构中,工业占比已经很小,相反,服务业占比高达75%以上。
  换言之,北京向“环首都贫困带”的扩散效应,更多的可能是体现在服务业项目。但无论是张北音乐节,还是崇礼滑雪休闲这样的服务业项目,当地官员都未足够重视。更不用说当地主动创造条件,来接纳北京的扩散效应——比如,北京人到承德旅游,无论是住宿还是餐饮,都难以满足需求。
  这样的话,贫穷何日才能消失,“环首都贫困带”何时才会不再有呢?
  8.24万贫困人口脱贫后,
  赤城竟然还是首都边最穷的地方之一
  赤城县是张家口有名的贫困县,是首都周边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按照2011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确定的年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标准,赤城 18个乡镇中只有4个乡高于这个标准,相应的赤城的贫困人口为15.98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1%。2012年,赤城贫困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 44%;有重点贫困村252个,占全县行政村的57%。截至2014年8月,赤城县8.24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630元。对于赤城来说,这是非常显著的进步,但和临近北京的郊县比,两者间的贫富差距依旧非常悬殊。
  在贫困县竟然崛起高档楼盘,
  他们的享有者大多来自北京
  在张家口另一个贫困县——怀来,多年来为保首都限制发展,造成了这里的贫穷,也为这里保留下来了一片良好的环境:青山、绿水、洁净的空气……,而这些又是首都北京现在最缺乏的外部条件,于是一个个面向北京的高档楼盘又将在这里兴建,未来,富裕而追求享受的北京人很可能会到这里来享受生活。供图/京华时报
  本文选摘于《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01期
馆藏&16552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北京周边有哪些县市环境好,空气好,能去玩? - 知乎4被浏览484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山附近的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