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们都喜欢玩游戏为什么卡

您的位置:
为什么大家都在玩狼人杀的时候,我却说它不会长久
作者:崔植源
  狼人杀游戏本身,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消失的,但是狼人杀游戏目前这么火热的现象,是有大概率在短时间内消失的。
  狼人杀火了,但不会持续火下去。之所以下这样的判断,是因为现象级产品没有经过市场经济考验,非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么市场经济对产品的选择是什么?狼人杀的走红,又折射了关于娱乐方式的哪些问题?
  狼人杀现象是否可以持续
  现象级产品为何难以持续
  大众娱乐方式的匮乏
  未来可能的娱乐方式
  狼人杀现象是否可以持续
  狼人杀游戏本身,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消失的,但是狼人杀游戏目前这么火热的现象,是有大概率在短时间内消失的。
  狼人杀游戏是市场经济的结果,从国外(有说起源于法国)传至国内,并在国内流行传播下去,经久未衰。在读大学时,集体活动中最多的,除了唱 K 就是去轰趴馆玩狼人杀了。但是狼人杀现象并非如此,其突然火爆的背后不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积累所引起质变,而是由其他外力催化放大的:
  大流量网生综艺节目
  游戏直播平台
  对于“大流量网生综艺节目”,这里主要指米未传媒的《饭局的诱惑》。尽管《饭局的诱惑》每期播放量非常大,但我认为其在狼人杀现象的形成中只占很小的作用。本打算梳理出做出这一判断的逻辑,不过最后我发现省事儿了,得感谢马东老师,因为《饭局的诱惑》在去年 12 月就已结束第一季。
  图:百度指数:狼人杀(蓝)VS天天狼人杀(绿)VS饭局的诱惑(橙)
  《饭局的诱惑》第一季最后一期于 2016 年 12 月 11 日更新,“狼人杀”关键词的百度指数则是从 2017 年 1 月起开始大幅攀升,而且从图中的百度指数趋势来看,饭局的诱惑对狼人杀本身并无特别影响。那么我们看下在饭局的诱惑百度指数最高的时间段里(2016 年 11 月上旬),用户同时在需求什么。
  需求相关度最大的是”斗鱼“和”狼人杀“,所以我们更多的可以理解,作为大流量网生综艺节目的《饭局的诱惑》,对狼人杀更多的是”启蒙“作用,”启蒙“了狼人杀在游戏直播平台上的生长。
  所以,对狼人杀现象起主要放大作用的是游戏直播平台。我们可以类比同样两个被游戏直播平台放大的游戏(由于我们讨论的是国内市场,故 twitch 不纳入分析)。
  1)黎明杀机
  图:黎明杀机
  黎明杀机是一款非对称对战游戏,凭借其出色的可玩性和观赏性,在去年 6 月份迅速成为各大游戏直播平台的热门直播游戏。对于游戏直播平台,直播内容的观赏性甚至高于游戏本身的可玩性!
  至于黎明杀机当时如何火,以及之后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从百度指数中知晓:
  图:百度指数:狼人杀(蓝)VS天天狼人杀(绿)VS黎明杀机(橙)
  黎明杀机在6月份爆火,之后随时间推移,由于各直播平台用户向主播表示“看腻了杀鸡”,黎明杀机开始淡出直播平台视野,该游戏迅速降温,回归一定正常水平。
  2)H1Z1:king of the kill
  图:H1Z1:king of the kill
  同样,H1Z1(专指 king of the kill)以更高的可玩性和观赏性,成为游戏直播平台的新宠。对比 H1Z1 与狼人杀,我们会发现二者是在同一时间点开始爆火的,这一时间点是 2017 年 1 月。
  图:百度指数:狼人杀(蓝)VS天天狼人杀(绿)VSH1Z1(橙)
  而这一时间点,也正是各大游戏直播平台的主播开始将 H1Z1 、狼人杀列为日常直播项的时间点。此前,游戏直播平台本身有 PGC 狼人杀的直播节目,但此时平台上的主播并未自发的将狼人杀列为自己直播间的日常直播内容。同期还有平台 PGC 的德州扑克竞技节目,但未成势头。
  图:alexa:
  我们取周平均、月平均的一个均值,800 万 UV,近似相当于 800 万的 IP 、用户。该游戏直播平台的长尾小主播我们无法去严格考证到底有谁播过狼人杀或者没播过,但平台的大主播则一定直播过狼人杀,我们按照一个其实很保守的比例估算,即平台流量的 80% 由大主播贡献,那么狼人杀的流量在该平台我们近似可以估算在 640 万 IP /日。
  简单说,就是在斗鱼平台上,狼人杀线上游戏每天大概曝光给了 640 多万人看。而且由于观众老爷们在观看狼人杀直播中,处在的是上帝视角,而且可以通过弹幕跟大伙一起分享对局势的判断,对游戏选手的判断,所以直播效果非常好,观众用户体验很高,甚至超过自己本身去玩。
  但当游戏主播因为观众老爷们对 H1Z1、狼人杀审美疲劳,重新将直播的 timeline 改回之前的直播内容后(英雄联盟、炉石传说、DOTA2、守望先锋等),上述两个游戏将快速降温,至一个较低且相对稳定的核心用户活跃度。
  我们找再找一组相似的其他产品来类比,当年一度火爆,各路VC追捧的陌生人电话聊天应用:比邻、陪我。
  图:百度指数:比邻(蓝)VS陪我(绿)
  因为很多人跟我说跟我讲,把狼人杀线上游戏跟社交挂上钩,所以就找了陌生人电话聊天应用的例子来佐证。至于再有人深究什么二者(狼人杀、比邻)不一样,什么游戏化社交的,则可以私下我们再交流。
  现象级产品为何难以持续
  现象级产品难以持续,我们按这么一条逻辑线分析:
  现象级产品未经过市场经济考验,非自然选择的结果;
  未经市场经济成长的热门产品,为何不能保持活跃。
  我们先来看两款在自然选择中脱颖而出的成功产品:
  1)陌陌
  2)王者荣耀
  前者陌陌是一个相对标准的周期,后者的王者荣耀,则是还处于产品上升期且市场可能已趋于饱和。两者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都进行过各种市场营销活动,也有各类用户需求爆发点,但从长期时间的结果来看,其发展是在相对稳定中增长过渡的。
  DOTA 其实是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选择产物,DOTA 曾经有多么的火,甚至一度代表了 MOBA 游戏,但其仅仅只是源于 war3 的一张地图,在玩家的持续使用和游戏制作人的不断更新迭代中,走上一个辉煌。
  那么,为什么未经市场经济成长的热门产品,会比较难保持持续活跃?或者换句话说,所谓市场经济对产品的选择,选择的是什么?
  新产品对用户原有生活/工作/娱乐方式的某种替代甚至创造。
  我们举几个正反例子来说明:
  正例:英雄联盟(→ DOTA);游戏直播(→其他娱乐方式);微信(→短信)
  反例:除美图秀秀外的图像处理软件,包括脸萌、魔漫相机等;足记
  这里面有这么一个前提:互联网2C的机会不多甚至几乎没有了,也就是说把线下的某种生活、娱乐方式在线上找到一种产品去实现,这种机会目前基本找不到了,所以新的产品机会,大概率只会发生在对其他线上产品的替代(以及创造新需求)。
  至于产生这一替代过程,用户是要付出成本的,成本最高的主要有两块:
  用户习惯的转移成本
  用户的可支配时间成本
  用户习惯发生迁移,比如我之前打 DOTA 现在打 LOL,之前叫外卖直接打电话给商家或微信叫餐,现在用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用户可支配时间成本,这个实际上是成本最高的。除工作上班和休息睡觉时间外,用户的可支配时间并不多,而且是有一个绝对限量的。你游戏直播平台火了,一定是替代了用户打游戏和看视频网站的部分时间,换句话说,用户喜欢游戏直播平台的内容,并为此放弃了打游戏或看视频的部分时间。
  我们再看狼人杀,狼人杀创造了新娱乐需求?没有。狼人杀 App 是借这波势,将线下的狼人杀游戏搬到了线上。
  那么我们再看:线上狼人杀游戏替代了什么的时间?
  首先狼人杀有个非常不利的因素,就是它的单局游戏时长很长,目前每局 12 人参与的人数,是很合适的,若减少人数,游戏娱乐性则会减弱(身份变少)。这么长的单局游戏时长,在目前移动碎片化时代,我很难找到场景去替代。
  相比目前火爆的手游王者荣耀,单局游戏时长在 20 分钟~ 30 分钟,而直播平台则是随时可看随时可离。从游戏上来看,无论是 MOBA 游戏还是其他常见的页游端游手游,其对用户的正反馈激励都非常强,也有许多上瘾性的机制。但对于狼人杀,大家迟早会玩腻(而且很快),尤其是之后主播们不直播这个了。
  大众娱乐方式的匮乏
  狼人杀火了我知道,但能这么火,意想不到,这也反应了大众娱乐方式的匮乏。
  在看起来什么都有,娱乐方式非常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发现,其实大众的娱乐方式是比较简单的。在物质和经济还不发达的过去,大家都忙着养家糊口,不怎么去考虑娱乐、考虑精神生活,所以很少的娱乐方式即可满足那个时代大众的需求。
  我们将现有人群分三类,学生、职业人、退休人。作为退休人员的大爷大妈,大爷逗鸟遛弯、散步下棋,大妈拎着音箱出去跳广场舞,其乐融融,我们暂且不论。对于学生及职业人,我们以线上、线下作为两条线归纳:
  线上:游戏(手游页游端游)、游戏直播及秀场、视频网站(含短视频)、媒体及社区
  线下:网咖、棋牌室、轰趴馆、KTV、酒吧、餐饮(聚餐)
  在去年及前年,文化娱乐是非常热的一个主题。这个行业火热,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大众对娱乐的需求和向往在快速增大。
  面对迅速增长的娱乐需求市场,创业者们给出的解决方案大多是提供更多的内容以及内容本身更精良,但是如此,从娱乐方式本身上,就是我们玩什么怎么玩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变革(游戏直播及秀场算是一种)。
  未来可能的娱乐方式
  那么未来的娱乐方式会是什么样呢?
  我没写过科幻小说,所以只能就我眼前看到的,简单聊聊我想象中未来会有的一些东西(以下 YY):
  1)VR 娱乐馆
  跟现在这个时代的网吧类似,未来会有基于 VR 的娱乐场所,也可能本身就是由网吧升级而成的场所。
  与头戴式的 VR 头盔不同,未来可能是如《纳尼亚传奇》中的衣柜式的硬件,“衣柜”当然不是穿越到另一空间,而是内部六面壁全部由显示屏构成,全黑暗环境,人在其中通过某种仪器或驾驶舱操作,操作有六面壁所构成显示的“世界”中的内容。
  2)虚拟智能“生命”
  这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突然火遍大江南北又突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电子宠物。因为 3D 全息技术的提升和一定 AI(先不要想像太高)的水平,可以创造出很多虚拟的智能”生命“作为我们的小伙伴….甚至是女朋友哦~
  国内外已经有公司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了,虽然目前来看这类产品与我们所想象和期待的还相距甚远,但我觉得技术一定不是门槛和难题。
  3)虚拟偶像
  这个概念大家已经很能接受了,毕竟第一公主殿下(初音未来)在这方面做了蛮不错的开头。但是,虚拟偶像会以怎样一种形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面向主流社会,被主流人群喜爱或接受?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也想象不出,可能真就要靠运气和一点点试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虚拟偶像不仅仅是这个”偶像“变成虚拟人造的了,更重要是整个娱乐产业链也会因此发生变革,传统艺人经纪的模式发生变革。
  未来的娱乐方式,一定是由高科技驱动升级所产生的,是信息技术以及其他非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突破,最后落地商业化。对于未来真的特别有期待和畅想的创业者或投资人,我推荐看一部动漫——《攻壳机动队》,尽管是 90 年代的作品,但是其对未来的设想,真是挺震撼的。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你为什么还在玩免费游戏?_爱玩网
不拘一格的游戏文化专栏。在这里尽情分享你的观点、文采、还有情怀。欢迎专栏作家入驻。
你为什么还在玩免费游戏?
在有限且值钱的时间里,你为什么还在玩免费游戏?
爱玩网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 D.S,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感谢伟大的互联网,我们正身处一个“免费”的时代。免费点外卖,免费打出租,游戏。对游戏行业而言,这大概是几十年来玩家们在心态上最根本的变化——绝大多数人已经本能地认为:玩一款游戏是不需要花钱的,甚至是不需要动脑筋的。这和盗版时代的玩家心态有着本质区别,至少盗版玩家自己心里清楚这游戏是应当花钱的,等自己将来有了钱,早晚会力所能及地支持一下正版把情怀补上。而现在的玩家们,则普遍把花几十几百块钱一次性买断快乐的人当成傻叉,然后毅然转身跳进自己的免费大坑。至于这坑多深,没人知道。 简单易懂的免费游戏原理我非常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觉得真有免费的午餐?一家公司招聘你,让你整天什么活都不用干就能一夜暴富,你会去吗?一个电话打给你,说你中了某某大奖让你赶紧去银行操作,你会信吗?一个和尚拦住你,非说你头上冒金光要送你个佛珠首饰戴,你会要吗?是的,不会。这种情况你往往会先三思,然后凭着经验判断出:这个公司十有八九是传销组织,这个电话基本就是通信诈骗,这个和尚待你拿了佛珠后就可能马上变脸逼着你掏钱买下,至少也要交一份“开光费”……生活里,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了。好,既然这些都骗不过如此聪明的你,那你为什么还会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人免费做游戏给你玩呢?开游戏公司不用花钱的吗?运营游戏不用招人的吗?员工们上班不拿工资的吗?共产主义不是还没实现吗? 冷静下来想想吧,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是有动机的。一个肯提供免费午餐给你的人,他的动机是什么呢?有人会说:不就是玩到后来吸引我花钱氪金嘛,老子一有定力,二来没钱,绝逼不会上钩的,没事儿!可惜,事情如果真能这么简单就好了。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如果你不用花钱就能享受到服务,那么你并不是客户,而是被出售的商品。 游戏圈里也有一个幽默的理论:广大免费玩家们其实也是游戏厂商提供给付费玩家的重要游戏功能之一。免费玩家和付费玩家之间的区别,玩过各种页游手游的人都知道,那基本就是象棋里一方上来就让了对方半边车马炮的感觉。像《糖果粉碎传奇》、《》这种做得比较含蓄的,只是搞了个好友间的关卡名次排行榜而已,变相刺激攀比。至于那些不计其数的,靠PK、竞技场、攻守城池为基本玩法的游戏,则是赤裸裸地有奶便是娘。几个人同时起步,你免费的必须打不过充了10块的,充了10块的必须打不过充了100块的,就是这么简单。想想看,世界也真残忍,就连游戏这么一个原本让人实现梦想的世界,也变成了现实的缩影。有钱的土豪玩家白天叱咤风云不可一世,晚上还能在游戏里威风八面享受膜拜;没钱的穷逼玩家白天失意了一整天,晚上在游戏里继续做屌丝给人打工卖命。 这又是何苦呢?玩场游戏图个什么呢?有的人又会说:我的玩法才是最聪明的,所有的免费游戏其实都有个分水岭,之前免费付费差别不大,一到这个节点,才会拉开明显差距。于是,我玩游戏一旦玩到这里就不玩了,马上换游戏,就能永远爽下去,哈哈哈怎么样,我果然是个机智的少年呀!对此,首先我想问的是,熊瞎子掰苞米真的有这么吗?……其次,这类人忘算了很重要的一点:时间成本。经常看电影的朋友应该很容易理解这种感受:当遇到影院放映一个烂片的时候,你是绝对不会去看的,白给票也不会去看,甚至倒贴票钱,你都未必会去看。这里涉及到的,就是时间成本问题。100分钟的电影,加上来回去影院的时间,我用来工作赚钱,用来搞点其他的休闲娱乐,甚至用来睡觉,好不好?凭什么一定要花在你的身上?至于上面的玩家案例,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个肯定会被我抛弃的事物上呢?毫无道理,也毫无意义。 做了十多年游戏编辑,通常而言我不太相信玩家们自诩的这种所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自制力。这就像每晚去夜店寻找419的纨绔子弟,初始都坚信自己只是一天玩一个不会动情,然而找着找着肯定都会单方面宣布找到了一个自认为的真命天女,最后走进氪金跳坑的不归路里来。真的,不要再妄想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是免费的。所有人在骨子里,都是想不劳而获的,这是天性,非常正常,否则赌博就不会成为几千年来流传最广也是最普及的活动了。然而,如何控制住自己贪婪的欲望,才是聪明人考虑的范畴。一个聪明人每天最基本的防御筹备,就是如何抵御来自其他聪明人的算计。坦白地说,在游戏圈混了这么多年,我采访过无数游戏制作人,无数游戏策划,无数游戏运营。他们几乎都是聪明人,一等一的聪明人。每个游戏制作人,都非常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游戏有几斤几两,面对的群体有着怎样的购买力,该打情怀牌还是非主流;每个游戏策划,都非常透彻地知道,游戏里的付费点分别应该设计在哪里,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起玩家们的炫耀攀比;每个游戏运营,都非常清晰地明白,该如何用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把一款自己都不玩的作品化腐朽为神奇,甚至强行续命。 这些行业里最顶尖的聪明人,每天都在殚精竭虑地思考,该如何从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口袋里,掏走更多的钱。有人甚至用“割韭菜”来形容对玩家们消费习惯的控制,耿直得简直不能再赤裸。而,每天只懂得玩游戏的你,玩到免费游戏就觉得捡到了天大便宜的你,凭什么觉得自己一定会比他们更加聪明呢?一地韭菜觉得自己比农夫更牛B,不觉得好笑吗?突然想起《三体》里的一句话来——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还记得我在文章开头举的三个例子吗?免费时代——免费点外卖,免费打出租,免费玩游戏。如今,外卖平台的烧钱时期已经过去,饭店普遍提价,外送费更是水涨船高,加上餐盒包装一系列费用,你免费了多少?如今,打车平台已从竞争变成了垄断,话事权也从乘客方转到了司机方,以前的车等人变成了人等车,你免费了多少?更何况,游戏不比衣食住行,它充其量只是饱暖后思的淫欲而已。 平心而论,在所有的游戏广告里,只有一句是说得没错的:“你的时间非常值钱。”那么问题来了——在有限且值钱的时间里,你为什么还在玩免费游戏? 欢迎订阅爱玩APP《百万投稿每日精选》,更多精彩等着你
你可能感兴趣:
48小时评论排行
十年游戏媒体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来说说为什么我喜欢玩游戏但不喜欢所谓的电竞。
我最早接触电子竞技是中学时代的war3,那时候知道几个职业选手,sky,moon,tod,infi,th000等等,也喜欢看他们的录像学习,但是更多的就不了解了,总体上留下的印象只有他们经典的操作,后来接触了LOL,让我对电子竞技变的有点讨厌了。
LOL是一款不错的游戏,我很喜欢玩,初期也喜欢关注一些出名的选手或者主播,但是对他们了解越多,我就越发的感觉到可怕。电子竞技作为一个新的行业在国内发展速度令人咋舌,高回报诞生了许多富翁,也带给了许多人极大地名气,但是我发现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人才和国内其他行业最顶尖的人才有点不一样,他们大多形象不佳,文化水平较低,说话口无遮拦。就说说现在最火的小智,他的技术水平确实很出色,但是跟国内顶尖选手还是有差距,为什么他能这么成功呢?靠的就是娱乐大众,但是他娱乐大众的办法却是无休止无底线的取笑他的好兄弟碧哥,或者讲一些低俗不堪的笑话,黄段子,甚至在百万人的直播里谩骂别人,出口之恶毒令人发指,要知道这么多观众里大多数都是十几岁的未成年,他们热爱游戏,疯狂关注电竞,LOL甚至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所谓的抗压吧更是他们聚集的场所,试想一下这些年轻人每天都活在怎么样的氛围中,作为国内最顶尖的主播,行业的巨头,电竞有巨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真是是靠这些影响年轻人的吗?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关注电子竞技的年轻人里面绝大多数戾气太重,看看他们骂的那些脏话,你不觉得可怕吗?“亲妈爆炸,灵车漂移,骨灰XX”细想一下这是心理多变态多暴戾的人才能说出这种话,性格之扭曲让人不寒而栗,这就是祖国的花朵吗?如果我没记错,这些恶毒的咒语就是从抗压吧衍生出来的吧?放眼国内其他娱乐行业竞技行业,有哪个行业的粉丝会说这样的话,歌迷?球迷?影迷?虽然这些粉丝也会黑人,但是不至于这么道德沦丧。其实不止是粉丝,有的职业选手也是口无遮拦,游戏里说这种恶毒话的比比皆是,记得pdd在一次韩服游戏中与对面的人对起来,满屏幕都是your mother boom,your mother die令人啼笑皆非,连基本的英文单词都打不对,也不会用英文骂人,只能用蹩脚的中式英文手忙脚乱的发泄内心的不满。再者我也看过几次职业选手的采访,大多数人连话都说不清楚,讲话吞吞吐吐不敢正视记者,畏首畏尾,更不要说面对国外记者能秀几句英文的人了,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些人是一个行业的领头人,不敢相信这些人是众多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职业选手里我最看好的一个人是若风,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形象正面阳光,说话口齿伶俐不拖泥带水,面对采访镇定自若不会畏首畏尾,而且风队貌似素质也还可以,至少我没见过他在公共场合骂脏话,而且近期风队似乎正在着手靠拢娱乐圈,真是可喜可贺,可见他是一个胸怀大志,有自己规划的人,看好风队将会是退役选手里将来发展最好的一个人。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电子竞技不被人接受是有原因的,要想电子竞技被传统行业接受,首先先要自身检点,能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希望这个行业里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如果还像现在这样浮躁没素质,注定是要被淘汰和看不起的。当然最希望的还是青少年们能有分辨好坏的能力,不要什么都学,职业选手刻苦认真的态度,风骚华丽的操作值得我们学习,不足的地方我们要引以为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信电子竞技才会在代代更替中更上一层楼。
这些回帖亮了
那也只是lol而已,别拿lol代表电竞。
小智能代表电竞?
再者我也看过几次职业选手的采访,大多数人连话都说不清楚,讲话吞吞吐吐不敢正视记者,畏首畏尾,更不要说面对国外记者能秀几句英文的人了,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些人是一个行业的领头人,不敢相信这些人是众多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OL的职业选手接受采访的平均表达能力已经超出多数国内的运动员了。
产业发展初期难免遇到问题,加上这是一个难以被主流文化认同的产业,能发展起来靠的就是LZ口中的一群低文化素质的人。
但是我觉得随着这个产业慢慢发展,逐渐会被大众所认同,关注这个产业的不再是一群低文化的人。糟粕之人会逐渐被精英之人所取代,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有一段我觉得说的特别对,那些动不动爆炸漂移的真的就是纯煞笔,素质低到让人作呕。关键他们还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用词简直精妙,花式喷人,搞不好还当自己是个艺术家
发自手机虎扑
还围棋,要真拿棋类类比,LOL充其量就是个五子棋
足篮球垃圾话、没素质比电竞更严重,球场暴力更是屡见不鲜,请问是不是应该取消这些运动啊?楼里某些人完全认为LOL=电竞了啊……还LOL没了或腾讯不行电竞就没了,笑
唉,真是猪队友啊,今天的sky终结此贴,大家散了吧
又一个lol代表电竞的
大家还是散了吧
产业发展初期难免遇到问题,加上这是一个难以被主流文化认同的产业,能发展起来靠的就是LZ口中的一群低文化素质的人。
但是我觉得随着这个产业慢慢发展,逐渐会被大众所认同,关注这个产业的不再是一群低文化的人。糟粕之人会逐渐被精英之人所取代,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网瘾少年你觉得能多好素质?什么电竞?就是游戏厂商为了扩大影响赚钱自己给自己起个高大上的名字罢了。这种竞技能给人身体带来什么质的提高?
发自手机虎扑
那也只是lol而已,别拿lol代表电竞。
确实是没吃苦加上*河蟹*太多,集团操纵舆论的痕迹深,还是游戏难度小赚钱容易的锅。
引用1楼 @ 发表的:产业发展初期难免遇到问题,加上这是一个难以被主流文化认同的产业,能发展起来靠的就是LZ口中的一群低文化素质的人。
但是我觉得随着这个产业慢慢发展,逐渐会被大众所认同,关注这个产业的不再是一群低文化的人。糟粕之人会逐渐被精英之人所取代,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卖萌求安慰思维,实际上电子竞技还在谷底并不是什么产业刚刚开始,多2和撸啊撸探索的新路还没有结果。
电竞其实到这2~3年才形成完整的产业。但是作为一个新生的产业确有许多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好的方面的变化的。比如对于选手退役后的工作问题,收入问题等等。
LOL的玩家群体建设真的是。。。不过也没什么指望,毕竟只是腾讯的现金奶牛,说不定哪天没奶了就被马大人杀了卖肉。。。
再者我也看过几次职业选手的采访,大多数人连话都说不清楚,讲话吞吞吐吐不敢正视记者,畏首畏尾,更不要说面对国外记者能秀几句英文的人了,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些人是一个行业的领头人,不敢相信这些人是众多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OL的职业选手接受采访的平均表达能力已经超出多数国内的运动员了。
小智能代表电竞?
小智跟电竞没关系,他就是一个娱乐主播,不过也不是你说的就靠黑人讲黄段子就火起来的,他是有自己搞笑的特点。电竞圈没素质,不如更说是游戏粉丝没素质
发自手机虎扑
小智和电竞是什么关系?现在不是lol玩家戾气重,是整个社会环境戾气重,至于说选手素质,真没见过几个体育行业选手素质高的。。。
只能说你对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关注的太少。都是一个情况。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正如楼上所说 电竞就是游戏厂商起的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但据我所知dota圈的职业选手素质的确相对高一点
大家也就玩玩游戏 有些人很沉迷
有些人偶尔玩玩而已。
有一段我觉得说的特别对,那些动不动爆炸漂移的真的就是纯煞笔,素质低到让人作呕。关键他们还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用词简直精妙,花式喷人,搞不好还当自己是个艺术家
发自手机虎扑
没看内容,但我很同意楼主的标题。
我喜欢玩游戏但不喜欢所谓的电竞。一个对社会带来的负能量多于正能量的东西能成为一个产业?
是啊 若风肯定发育的最好 谁有他这么狠,草莓爹的节奏都带的起来。
你看好的人 外号最难听 畜生
这玩意跟体育一样 实力为尊,其他都是闲的。在一个实力为尊的行业 你扯什么素质 正能量,没啥用的。。
呃这还是lol里面的现象吧。。。而且国内选手里面神超草莓影子水晶U的素质都不错,新出来的世界妹和zzr的面对媒体的谈吐也挺得体的。。。虽然他们都没有风队混的好但是形象还是很正面的,除了草莓的脑残粉之外别的人黑点都不多而且基本集中于技术而非人品。。。
再早的dota war3时代,可能是媒体不发达吧,选手们的负面新闻也不太多,盖哥三蛋塔魔小胖八老板的形象也都不错。。。
虽然现在电竞圈很乱,喷子很多,但是还是相信这些人的努力不会白费,会慢慢变好的
发自手机虎扑
因为弱
就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38人参加团购379.00元&729.00元
97人参加团购269.00元&899.00元
923人参加团购534.00元&849.00元
225人参加团购299.00元&499.00元
224人参加团购299.00元&749.00元
146人参加团购328.00元&890.00元
408人参加团购248.00元&780.00元
465人参加团购1089.00元&1699.00元
413人参加团购280.00元&449.00元
50人参加团购549.00元&1099.00元
71人参加团购59.00元&178.00元
74人参加团购199.00元&680.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游戏为什么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