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pattro(购买patisirann)的研究数据在哪里可以看到?

广义基因治疗,目前有三十多种上市药物,包括1) DNA/RNA直接进人体修修补补。2) 用病毒或纳米材料,递送DNA/RNA进人体修修补补。3) 基因改造过的病毒,进人体发挥作用。4) 基因改造过的细胞,进人体发挥作用。下面具体来讲:--1.那些纯粹的DNA和RNA基因治疗药:ASO药物,降解mRNA,或改变mRNA可变剪接:1998年美国FDA批准,Fomivirsen是第一个ASO药物,治疗CMV病毒感染。Fomivirsen是基因治疗大厂Ionis和诺华合作的药物,是个寡核苷酸药物(ASO)。其实就是段单链DNA,结合到巨细胞病毒CMV表达出的mRNA上,在RNaseH作用下把RNA切断,抑制CMV病毒。当时艾滋病人受CMV感染后免疫力低下,无法清除CMV,最后视力受损。Fomivirsen可以敲降CMV。但是后来市场上出了很多艾滋药物,艾滋药物本身就能抑制CMV病毒,所以Fomivirsen没什么市场,商业失败了。但商业失败,并不代表药物类型失败。ASO药慢慢进入井喷,包括Ionis的Mipomersen(2013年,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敲低ApoB);Ionis的Tegsedi(2018年,治疗ATTR,敲低TTR);Ionis的Waylivra(2019年,治疗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敲低ApoC-III)。Ionis/Biogen的Spinraza(2016年,治疗SMA,改变Smn2可变剪接)。只要路走通了,就能治疗更多疾病。--siRNA药物,降解mRNA:2018年美国FDA批准,Patisiran是第一个siRNA药物,治疗肝脏疾病ATTR。寡核苷酸药大厂,一个是做ASO的Ionis,一个是做siRNA的Alnylam。Patisiran是Alnylam第一个上市药物,siRNA直接把基因表达出的mRNA降解掉。Patisiran靶点是TTR,用于治疗TTR蛋白淀粉样变性引起的周围多发性神经疾病。这病源于病人体内的TTR(转甲状腺素蛋白)折叠错误或表达过量,淀粉样变性,在周围神经系统沉积,导致发病。通过siRNA敲低TTR,可治疗该疾病。要注意的是,Patisiran用纳米脂质体包裹siRNA递送,这里的纳米脂质体-RNA是后来所有mRNA疫苗的雏形。Alnylam随后推出了多款siRNA药物,包括Givosiran(2019年,治疗成人急性肝卟啉症,靶点Alas),Lumasiran(2020年,治疗高草酸尿症,靶点Hao1),Inclisiran(2020年,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靶点Pcsk9)。--Morpholino药物,目前都是改变mRNA可变剪接:2016年美国FDA批准,Exondys 51是第一个Morpholino药物,治疗肌肉疾病DMD。这是肌肉疾病一哥Sarepta的成名之作,虽然药效emmmmmmm。它是个30nt的morpholino(可以看成是一种ASO),和Dystrophin基因的mRNA结合后,改变mRNA可变剪接,从而产生功能正常的Dystrophin蛋白。但Dystrophin 51效果比较弱,只能恢复0.3%左右的Dystrophin蛋白,考虑到小朋友不治就死,最后美国FDA还是批了。同类型的药,Sarepta推出了Vyondys53(2019年,治疗DMD,改变Dystrophin第53号外显子可变剪接);日本NS Pharma推出了Viltepso(2020年,治疗DMD,改变Dystrophin第53号外显子可变剪接)。--RNA适配体,争抢蛋白结合位点,抑制蛋白自然功能:2004年FDA批准,Pegaptanib是第一个RNA核酸适配体药物,治疗眼科湿性黄斑变性。这是Eyetech/辉瑞一起推出的药,一个28nt的小RNA配上PEG,可以竞争性结合Vegfa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让Vegfa失去自然功能,从而减少眼底新生血管生成,减少出血。2004年获批后,Pegaptanib是第一个湿性黄斑变性药物。但到了2010年,阿柏西普、雷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纷纷上市,效果更好,Pegaptanib就没什么市场了。无论原理多创新,药效不够好,市场不会买账。--DNA适配体,争抢蛋白结合位点,抑制蛋白自然功能:2016年美国FDA批准,Defibrotide是款DNA寡核苷酸药,治疗肝静脉阻塞。这个药特别好玩,意大利药企生产。是个605nt的单链DNA,是哺乳动物肺里的天然DNA钠盐,可以结合到血管内皮细胞的腺苷A1/A2受体上,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用来抗血栓。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提取药物,恰好它是个单链DNA,起了和上面Pegaptanib核酸适配体药差不多的效果。不过这药最后由于商业不好,退市了。--裸质粒药物:直接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2012年俄罗斯EUVED批准,Neovasculgen是第一个质粒药物,治疗动脉硬化。奇奇怪怪的产品,用来治疗动脉硬化引发的下肢缺血。它用CMV启动子表达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质粒,通过肌肉注射被细胞吞噬,表达Vegfa。Vegfa可以促进血管再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前列腺素等分子,保护并扩张血管。临床数据显示,这药确实可以增加血流量。但无论是质粒注射、还是过表达Vegfa这两点,我个人都不喜欢,所以emmmmmm。--2.那些用病毒包装的DNA基因治疗药:AAV药物:把AAV基因组掏空,加入用来治病的基因,病毒本身不可复制,病毒纯粹用来当载体。2012年欧洲EMA批准,Glybera是第一个AAV基因治疗药物,治疗脂肪血。2012年,UniQure拿下了第一个上市的AAV基因治疗药物,AAV1-pCMV-LplS447X-WPRE。这个药过表达Lpl,用于治疗LPLD(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也就是脂肪血)。但是,LPLD病人数量太少,而Glybera药物研发和生产费用过高,定价100万美元一剂,上市后总共才卖出去1剂。2017年,Glybera退市,商业不及格。但从药物研发角度来讲,路走通就行了。同类型的AAV基因治疗药物,还包括Spark的Luxturna(2017年,治疗眼科LCA2,过表达Rpe65);AveXis/诺华的Zolgensma(2019年,治疗SMA,过表达Smn1)。--3.那些基因改造过的溶瘤病毒,用于杀伤癌细胞:腺病毒为载体的溶瘤病毒:2005年中国FDA批准,安柯瑞(H101)是第一个溶瘤病毒,治疗癌症。安柯瑞是国内三维生物出的溶瘤病毒,用了腺病毒Ad5。把病毒基因组E1B-55KD区域去掉,导致腺病毒有一定功能缺陷,只能在Tp53失活的癌症细胞里繁殖。所以这种功能缺陷的Ad5,只能在癌症细胞复制杀伤细胞,有很好的特异性。但它的杀伤效果比较有限。同类型的是中国赛百诺的今又生,算不算溶瘤病毒比较争议(2003年获批,治疗头颈癌,是个抑癌基因p53过表达的腺病毒Ad5)。--ECHO-7病毒为载体的溶瘤病毒:2006年拉脱维亚FDA批准,Rigvir是第一个没做任何基因改造的溶瘤病毒,治疗黑色素瘤。Rigvir是个没做遗传改造的病毒,但它能特异性杀伤黑色素瘤。我不知道什么科学原理,也许是用魔法打败魔法。--单纯疱疹病毒HSV为载体的溶瘤病毒:2015年美国FDA批准,Imlygic是第一个美国FDA批准的溶瘤病毒,治疗黑色素瘤。Imlygic是安进的溶瘤病毒药物,针对黑色素瘤。Imlygic选用毒性和感染性更强的HSV,溶瘤效果比腺病毒更强,还做了以下改造:首先敲掉HSV的r34.5,使HSV只能在癌细胞复制,在正常细胞复制不了。然后敲掉a47,减少HSV病毒本身的免疫抑制效应。最后加入GM-CSF,告诉免疫细胞“快来杀敌”。同类型的溶瘤病毒,还有第一三共的Delytact(2021年,治疗胶质瘤,对HSV做了几轮改造,增强癌症特异性和杀伤效果)。--4.那些基因改造过的细胞:改造人体细胞,再把它输回去非癌症用途的细胞疗法2016年欧洲EMA批准,Strimvelis是款细胞治疗药,治疗重症免疫缺陷ADA-SCID这是GSK的药,主要针对重症免疫缺陷ADA-SCID,也就是由于缺少ADA这个酶,导致全身对外在病菌基本没有免疫力,只能活在玻璃房内。这药先拿到病人的造血干细胞,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Ada基因插进去,再将造血干细胞回输,使病人重新获得免疫力。和这个思路类似的包括Bluebird生产的Zynteglo(2019年,治疗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插入HbaT87Q),Bluebird生产的Skysona(2021年,治疗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造血干细胞插入Abcd1),Orchard的Libmeldy(2020年,治疗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造血干细胞插入Arsa)。--癌症用途的细胞疗法:2017年美国FDA批准,Kymriah是第一款CAR-T疗法,治疗白血病ALL和淋巴瘤DLBCLKymriah是诺华的药,靶向CD19。CAR-T的CAR,就是外部识别癌细胞,内部激活T细胞。首先识别谁是癌细胞,用到了抗体的可变区(识别癌细胞的区域scFv),这里的靶向CD19,指的是抗体可变区识别CD19。其次是一段中间结构,包括铰链区、跨膜区,一般会用CD28或CD8a的这些结构,起连接、跨细胞膜的作用。最后是激活T细胞的共刺激区,也就是激活T细胞的胞内信号,比如4-1BB,CD28,OX-40等等。出了Kymriah外,细胞治疗还有Kite的Yescarta(靶向CD19),吉利德的Tecartus(靶向CD19),百时美施贵宝的Breyanzi(靶向CD19),百时美施贵宝的Abecma(靶向BCMA),以及国内药明巨诺的倍诺达(靶向CD19),传奇生物的Carvykti(靶向BCMA)。--总结:基因/细胞治疗是这二三十年兴起的一些疗法,现在上市的已经有三十多款,种类很多,包括:1.纯粹的DNA/RNA基因治疗药:ASO,siRNA,Morpholino,RNA/DNA适配体,裸质粒2.病毒/纳米颗粒递送的DNA基因治疗药:AAV药物3.溶瘤病毒:腺病毒、HSV、其他病毒4.细胞治疗:非癌症用途、癌症用途回到题目,是否有普适的基因疗法?你可以看到,不同疾病的策略不同,没有普适的基因疗法,也没有普适的基因递送手段。这种多样性和创新性就是基因治疗的迷人之处。技术发展太快,产品更迭快,很多上市药物没几年就被新药淘汰。从中能感受到整个领域不断前进的动力。相信科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ncotarget影响因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