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液体的沸点和凝固点沸点高低的判断?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水冰点是0度,海水的冰点是-1.85度。当水要结冰的时候,水分子之间会产生氢键,而形成规律的晶体。盐溶液冰点是比水低的,所以如果水中溶解有其他的物质的话,会妨碍晶体的形成,於是使水的凝固点下降.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我们平常说“水的沸点是100℃”,那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的温度。那么水的沸点是不是一成不变呢?不是的。水的沸点是随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气压增大了,沸点就升高。因为水面上的大气压力,总是要阻止水分子蒸发出来,所以气压升高的时候,水要化成水蒸气必须有更高的温度。一般在海拔不高的地面上,大气压强基本上是一个大气压。低于海平面的地方(如很深的矿井),气压高于一个大气压,在那里烧水,水的沸点要升高,据测定,深度增加一公里,水的沸点就提高3度。相反,气压减小,沸点也就降低。如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个地方水的沸点就降低了。在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上烧水,只要烧到73.5℃,水就被烧“开”了。这样的“开水”,不能把饭菜煮熟,也不能杀死某些细菌。因此,地质工作者和登山队员在高山上工作时,都要使用高压炊具——高压锅。它是利用高压下沸点升高的原理制成的。密封的锅盖使锅内的蒸气无法逸出,因此气压增大,沸点提高,饭菜就熟得快了。家用高压锅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1.3个大气压,温度一般在125℃左右。当锅内的气压过高时,锅上的安全阀就自动打开,放掉一部分蒸气,使气压降低。原则:每1000公尺下降6度摄氏。例子:假设水在平地面(离海拔0公尺)上的沸点是100度摄氏;当你在1000公尺的山上烧水时,该沸点应该是:山上(离海拔1000公尺)的沸点=100度摄氏-6度摄氏=94度摄氏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沸点是100℃,冰点是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稀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某些物理性质会有所变化如蒸气压下降(纯溶剂的蒸汽压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的,稀溶液也是如此,但其蒸汽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浓溶液和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溶液和浓溶液的作用力比较大。如电解质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这导致其偏离理想情况比较严重。所以依数性跟计算值有差异。但还是具有依数性的。只是电解质的依数性比非电解质的大而已。按照课本的说法是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都比同浓度的非电解质的数值要大。并没有指出不具依数性。可以按照raoult定理计算稀的强电解质溶液依数性,计算中需要引入校正因子i,电解质溶液越稀,校正因子越接近电解质完全电离出的离子个数,例如:NaCl校正因子为2,CaCl2为3。2原理编辑拉乌尔(Raoult)定理:在非电解质非挥发性的稀溶液中,溶剂蒸汽压的相对降低值是正比于溶剂的浓度的。3相关现象编辑沸点升高沸点是指液体(纯液体或溶液)的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如果未指明外界压力,可认为外界压力为101.325 kPa。对于难挥发溶质的溶液,由于蒸气压下降,要使溶液蒸气压达到外界压力,就得使其温度超过纯溶剂的沸点,所以这类溶液的沸点总是比纯溶剂的沸点高,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浓度越大,沸点升高越多。凝固点下降凝固点是物质的液相和固相建立平衡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液、固两相的蒸气压必定相等,否则两相不能共存。纯水的凝固点为273.16 K(0.009 9℃),这时水和冰的蒸气压均为610.6 Pa(4.58 mm Hg)。溶液凝固点是指从溶液中开始析出溶剂晶体时的温度。这时体系是由溶液(液相)溶剂(固相)和溶剂(气相)所组成。对于水溶液,溶剂固相即纯冰。由于溶液蒸气压下降,当273.16 K时,冰的蒸气压仍为610.6 Pa,而溶液蒸气压必然低于610.6 Pa,这样,溶液和冰就不能共存,只有在273.15 K以下的某个温度时,溶液蒸气压才能和冰的蒸气压相等,这时的温度才是溶液的凝固点,所以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纯溶剂的低,这种现象称为凝固点下降。溶液浓度越大,蒸气压下降越多,凝固点下降也越多。在同一溶液中,随着溶剂不断结晶析出,溶液浓度将不断增大,凝固点也将不断下降。从上面讨论可以得出,溶液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都是由于溶液蒸气压下降引起的。对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既然蒸气压下降Dp和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B成正比,这类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也应和质量摩尔浓度有联系。Raoult根据依数性指出:对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沸点升高ΔTb或凝固点下降ΔTf都和溶液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ΔTb=Tb-Tb°=KbmBΔTf=Tf°-Tf=KfmB式中:Tb和Tf分别为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Tb°和Tf°分别为纯溶剂的沸点和凝固点;Kb和Kf分别为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和凝固点下降常数,Kb和Kf由溶剂的本性决定而与溶质的种类无关。渗透压以水溶液为例,将水溶液和纯水用半透膜隔开,使膜两面的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事实证明,溶液一面的液面不断上升。改用同种物质的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较浓溶液的一面也不断上升。这说明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或者从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一面,这种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或者从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半透膜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薄膜,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他物质透过。火棉胶膜、玻璃纸、动植物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等物质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则自由通过,由于膜的两侧水的摩尔分数不等,所以单位时间内从纯水进入溶液的水分子数要比从溶液进入纯水的多,因此出现渗透现象。然而随着渗透的进行,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分子数目渐趋接近,一旦相等时,体系建立渗透平衡,此时阻止溶剂进入溶液的压力称为溶液的渗透压。渗透压可以用膜两面的液面高度差h所产生的压力来量度。即溶液的渗透压在数值上等于渗透达到平衡时液面高度所产生的静水压。任何溶液都有渗透压,但是,都要借助于半透膜才能表现出来。通过实验发现,当温度一定时,稀溶液的渗透压P和溶质B的浓度cB成正比;当浓度不变时,稀溶液的渗透压P和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即:P=cBRT式中:P为渗透压,单位为Pa;cB为溶质B的摩尔浓度;R为摩尔气体常数,R=8.315 J/molK;T为热力学温度。因为:cB=nB/V所以: PV=nBRT此式表明稀溶液渗透压也和溶质粒子数有关而和溶质本性无关。4相关应用编辑沸点升高的应用钢铁工件进行氧化热处理就是应用沸点升高原理。用每升含550~650 g NaOH和100~150 g NaNO2的处理液,其沸点高达410~420 K。沸点升高法或冰点降低法测定的是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原理:在溶剂中加入不挥发性溶质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导致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冰点低于纯溶剂,这些性质的改变值都正比于溶液中溶质分子的数目。凝固点降低的应用利用凝固点下降原理,将食盐和冰(或雪)混合,可以使温度降低到251 K。氯化钙与冰(或雪)混合,可以使温度降低到218 K。体系温度降低的原因是:当食盐或氯化钙与冰(或雪)接触时,在食盐或氯化钙的表面形成极浓的盐溶液,而这些浓盐溶液的蒸气压比冰(或雪)的蒸气压低得多,冰(或雪)则以升华或熔化的形式进入盐溶液。进行上述过程都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体系的温度降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自制冷冻剂。冬天在室外施工,建筑工人在砂浆中加入食盐或氯化钙;汽车驾驶员在散热水箱中加入乙二醇等等,也是利用这一原理,防止砂浆和散热水箱结冰。溶液凝固点下降在冶金工业中也具有指导意义。一般金属的Kf都较大,例如Pb的Kf≈130 K kg/mol,说明Pb中加入少量其它金属,Pb的凝固点会大大下降,利用这种原理可以制备许多低熔点合金。金属热处理要求较高的温度,但又要避免金属工件受空气的氧化或脱碳,往往采用盐熔剂来加热金属工件。例如在BaCl2(熔点1 236 K)中加入5%的NaCl(熔点1 074 K)作盐熔剂,其熔盐的凝固点下降为1 123 K;若在BaCl2中加入22.5%的NaCl,熔盐的凝固点可降至903 K。应用溶液凝固点下降还可以测定物质,尤其是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3溶液的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在生物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植物细胞汁的渗透压可高达2.0×10 Pa,土壤种水分通过这种渗透作用,送到树梢。鲜花插在水中,可以数日不萎缩,海水中的鱼不能在淡水中生活,都与渗透压有关。给病员补液,特别是大量补液常常用等渗溶液(就是渗透压与人体血液的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人体的血液,在310 K时,渗透压约为7.7~7.8×10 Pa)。工业上常常利用渗透的对立面-反渗透来为人类服务。所谓反渗透,就是在溶液上加一个额外的压力,如果这个压力超过了溶液的渗透压,那么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就会透过半透膜向纯溶剂一方渗透,使溶剂体积增加,这一过程叫做反渗透。反渗透原理在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浓缩溶液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用反渗透法来淡化海水所需要的能量仅为蒸馏法的30%,已成为一些海岛、远洋客轮、某些缺少饮用淡水的国家获得淡水的方法。反渗透法处理无机废水,去除率可达90%以上,有的竟高达99%。对于含有机物的废水,有机物的去除率也在80%以上。作为反渗透的物质有醋酸纤维素膜、尼龙66、聚砜酰胺膜,以及氢氧化铁、硅藻土制成的新型超过滤膜等等。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熔点是物质刚好能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的意思,也就是熔化的温度,到这个温度以上就会熔化。沸点是意思物质刚好能由液态变为气态时的温度的意思,也就是沸腾的温度,到这个温度以上就会沸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凝固点沸点高低的判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