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四大特产三宝是指哪三宝

天津,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朝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清咸丰十年(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此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历经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天津天津的特产数目众多,其中,有三项工艺被称为天津民间工艺“三绝”,它们分别指什么?天津民间工艺“三绝”:1、泥人张彩塑泥人张彩塑为天津市的一种民间文化,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作为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天津艺人张明山于19世纪中叶创造的彩绘泥塑艺术品,现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彩塑被公认为是天津的一绝,早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经享有很大声誉。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泥人张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约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故又称为架上雕塑、彩塑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运用于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形式,有着服务社会、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泥人张彩塑泥人张彩塑2、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柳青年画题材范围极广,包括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等,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形成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3、风筝魏风筝风筝,古称“纸鸢”或“纸鹞”,最早起源于中国,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中国古人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传信,甚至试图利用风筝载人飞翔。五代时期,太监李邺于皇宫中制作纸鸢,在头部放置一枚竹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风筝”也因此而得名。民国年间,天津风筝最为杰出的一个代表人物就是魏元泰。魏元泰师法前人、不断创新,在传统风筝工艺基础上进行改革,形成了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和便于携带的五大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风筝技艺在天津可谓是一枝独秀,独领风骚,“风筝魏”这一称号也开始闻名于坊间里巷。魏元泰还有一手没有流传下来的绝活,外间少有人知道。 风筝魏的革新里还有一个绝活叫蒲绷。就是拿蒲草做成弓弦,搁在风筝上发出声响。这个绝活只有他能做,没能传下来。如今,风筝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经久不衰,在魏元泰第二代传人魏慎行,第三代传人魏永昌、魏永珍,第四代传人魏国秋的继承和不断创新下,风筝魏的风筝已经达到了1000多个品种。风筝魏风筝风筝魏风筝怎么样?天津民间工艺“三绝”,你见识过几种?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天津三宗宝指的是鼓楼、炮台、铃铛阁,在天津旧城内外,均为明代修建。鼓楼下部砌砖成台,四面开设券门通道,以沟通城内四条大街。炮台共有七座,分别设置在城外四周。“七台环向”曾列为清代天津八景之一。铃铛阁为稽古寺内的藏经阁。此阁外檐重出,檐牙参差,檐角悬挂风铃,共计48只,微风吹拂,远闻数里,故名铃铛阁。阁内藏佛教《大藏经》及名贵图书,是古代天津文化圣地和重阳登高之所。轻松涨知识基本内容鼓楼炮台天津卫三宗宝交通指南门票价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四大特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