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男孩,经常玩手机孩子叛逆期沉迷游戏怎么管教最合适,家长应该怎么办?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相信孩子内在的生命力量撰文
关心你的近期,很多中小学生因厌学等问题走进心理咨询室。小峰,是一名初二学生,厌学、抑郁情绪。咨询师了解到,在成长过程中,小峰的父母对他会有批评指责,加上在学校学习成绩下降,被老师批评,觉得在学校没意思,逃课几次被家里更严厉的管教,在委屈和愤怒中和父母对抗,不去上学,后面父母威逼利诱用了很多方法,可是去学校几天后又彻底不去上学了。家长心急如焚,想让咨询师能好好开导孩子,希望孩子尽快复学。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资源和力量,咨询师的职责所在不是提供建议,而是陪伴和探索这些困扰的源头,帮助孩子及家庭一同找到解决方法,走出困境。学习与成绩受挫唯有手机为友经家长陈述、心理评估与观察,找出小峰厌学的原因。他在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优异,自从初二开始成绩下降的比较多,父母开始对他严格起来。妈妈监督他预习、复习,写作业,几乎每天都要学到深夜。他性格倔强,自尊心强,过度管控让他压力倍增,经常一言不发,不与父母沟通。当缺少精神慰藉,心理动力不足,就会通过其他渠道寻求情感补偿与替代,游戏成了逃避现实的出口。因此昼夜颠倒,每天只是在房间里玩手机,家里每天都会爆发争吵。首次咨询时,小峰沉默不语、闭口不谈,咨询师明白在亲子拉锯战中,他已经听到了很多的批评,对人失去信任感,从而把自己包裹起来。通过沙盘游戏的形式,咨询师看到他的内心,一个代表自己的小男孩独自站在角落里,呈现出小峰现在的状态,孤独、没有安全感、对未来的迷茫......了解到小峰擅长篮球,咨询师从特长方面聊起,和他拉近距离,鼓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引导释放负面情绪,调整和改变认知。他意识到自己很烦闷,但不知道怎么表达心情,知道妈妈的严厉为自己好,但又很排斥。意识到这点让他很触动,在空椅技术中,尝试和“妈妈”沟通,说出心中的委屈,心情有所改善。孩子的状况,折射的是家庭的问题沉迷游戏,不去上学,让家长无可奈何,是一场权力的争夺。通过这种自我破坏的方式来让家长束手无策,打破了对自身的控制,以寻求自我成长。在家庭关系中,爸爸缺位,妈妈焦虑,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看起来是很健全的家庭,实际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庭是一个互相影响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孩子的问题,折射的是家庭问题。咨询室中,小峰父母在讲到孩子的状况时,想法常常无法达成一致。爸爸觉得孩子就是叛逆不上进,满是缺点,妈妈觉得是爸爸不爱孩子,她觉得非常受伤。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夫妻同心协力,彼此打开心结,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孩子才能改变。对家长进行一对一教育指导,缓解他们的情绪焦虑,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问题,理解孩子内心困境,同时分析家庭教养问题对孩子的影响,改善观念与行为,修复家庭关系。一段时间后,爸爸意识到自己要多在家庭中多投入精力,去理解接纳孩子,他一改严肃的态度,开始尝试和他聊一聊游戏,和他约定玩游戏的时间。他们开始转变态度:孩子长大了,会有自己的思想,父母要做的是保驾护航,而不是家长的身份强制要求他怎么样做,学会适当的放手很重要也很关键。随着咨询进行,夫妻关系得到明显的改变,家庭关系更加轻松融洽,小峰感受到家的温暖,亲子关系也得到改善。改变生活方式,提升学习动力小峰在初期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想法、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学,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不够,对游戏没有自制力,一度非常消沉。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引导他察觉自我、调动积极性、找到人生目标。只是这段时间很困惑,看到自己的矛盾,接受自己的无力感。在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并遵守使用手机的规则,请了家教补习落下的功课。他想要继续学业,读一所普通高中,考上一本大学,学自己喜欢的设计类专业,从颓废低迷到目标清晰,从开始的晚睡一点点调整为正常作息。在后面的几次咨询中,孩子特别高兴地聊着自己的计划,并一一列了出来,自我激发、自我督促,父亲看到孩子的改变很欣慰。通过咨询谈话,帮助把孩子的内在小孩成长起来,慢慢长大,学会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经过12周的心理咨询,孩子整个精神和心理状态恢复很好,已复学,人开朗了许多。父亲反馈以前什么事都不说,现在会主动跟我们打招呼学习上会自主安排,偶尔还会帮助做些简单的家务,也会跟我们说一些近期学习上的感受。孩子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不需要太过细心地呵护,只要给予充足的阳光、空气与养分,就可以蓬勃生长。相信孩子内在的生命力量,同时不断优化孩子外在的成长环境,让内在力量与外在环境实现和谐的统一,就会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识?无需下载即可在线查看~本文来源:安肯心理责任编辑:月亮*"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相关推荐热点推荐
2023-12-28 10:24:49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周兰■见习记者刘旭/文图 三分钟刷三次648元、最高一笔订单6480元、用父亲身份证连续登录游戏一个月……这些行为都来自周口商水县一个12岁的男孩刘某。其父母和爷爷在外务工,长期与奶奶生活。寒假期间,他用爷爷的手机做作业,无意间看到一款名为“球球大作战”的手游,便在写作业的同时开始了玩游戏。从放假到开学一个月的时间里,总计游戏充值44298元,刘某家人向该游戏所属公司客服两次提供手机充值截图等相关资料进行退款申诉,对方客服均回复称不足以证明当时的相关充值行为由孩子本人完成。对此,刘某家人表示很无奈,3月29日刘某的爷爷刘心芳向猛犸新闻·东方今报反映此事,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12岁男孩用家人手机做作业发现手游,充值44298元并认为是虚拟的 三月中旬,在工地打工的刘心芳闲暇时间翻看手机支付宝余额,发现莫名其妙少了四万余元,同时微信也少了四千块钱,不会玩手机的他连忙给远在杭州的儿子打电话。与儿子沟通后,刘心芳联系了支付宝客服,通过查询发现,四万多元全部用于游戏充值,他这才想起寒假在家用过手机做作业的12岁孙子刘某,并进一步的了解情况。 在老家,12岁的孙子一直由奶奶照看,年前,因为担心疫情加重,在外务工的刘心芳提前回到了老家,儿子则决定不回去。“我们那正改良厕所,我在外面一直忙,孩子当时要用我的手机做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所以手机一直在孩子那里。我和老伴年龄也都大了,也不怎么会玩手机……”刘心芳说,从支付的订单来看,孩子是从2月2日放假开始,到3月1日开学,登录有一个月时间。 根据充值记录,订单支付时间大都在凌晨,支付金额从30元到600多元不等,其中最高一笔6480元。充值金额支付宝为40298元,微信充值4000元,在寒假期间总共充值44298元。刘心芳介绍,刘某的游戏账号所绑定的身份证来自其父亲2008年的一代身份证,这张老旧的身份证被刘某在家里找到并进行使用。而充值的支付密码也完全是刘某本人支付,“前年我儿子在我的手机上用支付宝帮我理财,设置密码时孩子在他旁边,看到就记住了,这次他玩游戏,试了两次后就打开了,所以就用了。平时家里放两三百现金孩子也不敢拿,问了他是否用手机玩游戏他也承认了,孩子认为游戏里都是虚拟的,所以充值也是虚拟的。”刘心芳说。
家属多次致电客服,两次申诉退款被拒 刘心芳联系到孩子所玩的“球球大作战”游戏所属公司客服,想进行退款,他按照客服要求收集了未成年人进行游戏充值的相关资料,两次申诉均没有通过。 刘心芳说,他第一次致电客服后,为了证明是未成年人进行游戏充值,根据要求,他调取了二月份的手机通话记录,并让孩子父亲在杭州调出了其手机通话记录,同时,还提供了孩子及父亲的定位以证明孩子父亲并未在家。此外还有支付订单截图及文字情况说明等,将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邮箱发给了公司客服,三天以后,刘心芳收到邮件回复,称提供的所有记录不足以证明当时的相关充值行为是由孩子本人完成,仍需继续尝试收集相关证明后进行提供发送,届时如查核情况属实,则将回复做进一步处理。 被拒后,刘心芳又让孩子本人录视频解说及演示,并且让杭州的父亲拍了目前所使用的三代身份证图片,加上之前手机的相关材料,他通过邮箱的方式再次进行申诉。三天后没有收到回复刘心芳电话联系了客服,对方客服表示材料不足以证明是未成年人本人进行的游戏充值。 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非常重视此事,会尽快解决 企查查显示,巨人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征途网络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是一家上市公司。以网络游戏为发展起点,集研发、运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互动娱乐企业。自主研发了《征途》系列、《江湖》、《仙侠世界》、《球球大作战》等几十款端游和手游。据了解,《球球大作战》是一款可与全球玩家实时对战的休闲竞技游戏。 3月30日,记者电话联系了该公司客服,电话客服查询到邮件客服所给出的回复,并表示可以再提供新的材料证明未成年人进行游戏充值。随后,该公司的工作人员联系到记者表示对此事很重视,将会进行核实并尽快处理。 电话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客服反馈,公司非常重视,并第一时间致电记者了解此事,希望与孩子家长取得联系,核实信息,安排人员处理此事。同时,也需要一段时间处理此事但会尽快推进事情解决。若有后续进展也会联系记者,此次通话只作为一次沟通,不等于官方回复。 男孩用父亲一代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记者实验发现非本人姓名及身份证也可 据刘心芳介绍,孩子玩游戏实名认证所使用的身份证为其父亲放置在家很久的一代身份证,因为身份证号码和现在使用的三代身份证号码一样,所以当时就直接输入号码,没有通过拍照的方式进行实名认证。 对此,记者也进行了深入体验。首先是作为游客登录,只绑定了手机号码而没有进行实名认证,作为游客模式是可以玩游戏的,但如果想购买“魔法”装备等,则会弹出“实名注册提示“,需要填写姓名及身份证号。
记者随机找到一个已满18岁的成年人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后,再次点开”魔法“装备等设置,弹窗里每个装备下面都有购买金额,同时还有”棒棒糖“”金蘑菇“等虚拟货币,但这些虚拟货币也可通过支付的方式购买,比如1元钱购买12个金蘑菇,648元购买14000个金蘑菇等,而在这些“金蘑菇”下方标有价格字样,选择后可通过支付的方式进行购买,即可获得。
此外,记者又随机找到一个未满18岁的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此次记者随机输入了一个“张三”的名字,又输入了身份证号,则显示已实名注册。点击装备等设置准备进行购买时,出现弹窗提示因是未成年人,已超过规定登录游戏时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议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同时,在搜索引擎上搜到一张来自甘肃1998年小伙的身份证实图,记者以“光头强”的名字加上身份证号码在该游戏平台进行实名认证,随后弹出已注册。 律师:未成年人未经家长同意是无效行为,家长有权要求退还费用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少春律师认为,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本案中,12岁的未成年人的大额游戏额充值,超出了其年龄和智力状况,如果未经家长同意,该行为是无效的。无效的民事行为,自始无效,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因此,家长有权要求游戏公司退还上述费用。 此外,如果游戏平台非实名认证也可注册,就无法杜绝未成年人用家长信息注册登陆问题的出现,平台即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大象新闻·猛犸编辑:彭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叛逆期沉迷游戏怎么管教最合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