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比克出的聚合物和锂电池哪个好电池有哪些明.显的优.势?

这里是“Frank不懂车”的新能源车型系列:Frank的充电站@Frank不懂车欢迎来到Frank不懂车的新系列:Frank的充电站。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的“电动化”似乎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个系列将和大家唠唠新能源车型,从传统能源车主的视角带大家看看“电车”第一期我们就来看看海外新能源的代表——特斯拉的热销车型“Model 3”特斯拉超级充电站源:Model 3是怎么来的?2016年3月31日(美国当地时间),特斯拉在自家的美国费利蒙(Fremont)工厂发布了Model 3车型2016年特斯拉Model 3发布会现场为了写这期的稿,我“恶补”了一下当年发布会的视频。不得不说现在新能源车企的发布会比“燃油时代”花里胡哨了不少。而马斯克(Elon Reeve Musk)比起一个车企创始人,更像一个“明星”。发布会的场面让我想起了当年苹果的iphone4发布会2010年苹果iphone4发布会不同于多数人看到了粉丝们的“沸腾”,我看到了马斯克说的这句话:“正是S和X的收益承受了Model 3的成本”2016年特斯拉Model 3发布会现场也不同于海外车友早在2008年就第一次接触特斯拉——基于路特斯“油改电”的Roadster特斯拉Roadster(2008年上市)我国车友第一次接触到特斯拉的车型是更为成熟的Model S特斯拉Model S前期款(2012年上市)Model S带来了中国车市的“第一块”大屏特斯拉Model S前期款内饰彼时的中国车市还没有进入“电动化”的浪潮,而Model S在引入国内时高达70万人民币的价格加上和燃油车完全是“两个思路”的外观内饰设计,当时的中国车友普遍不看好这台“高价电瓶车”让这款车一度成为“众矢之的”。那时还没有“绿牌”、免税的政策,早期购买的Model S一度被称为“蓝牌韭菜”但是在当时Model S以390km-502km的续航秒杀了一众同时期刚刚起步的“油改电”车型早期上燃油车牌照的特斯拉Model S而特斯拉当时“自动驾驶(自动辅助驾驶)”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更像是“笑话”毕竟你现在告诉长辈:某一天车可以“自己开自己”。在长辈眼里也是“作死”我本人也不太看好“自动驾驶”,倒不是不相信技术,只是剥夺了普通人最后那点来之不易的“驾驶乐趣”特斯拉Autopilot示意图但是当特斯拉在2015年发布旗下第一款SUV——Model X之后,或许是汽车设计在慢慢变的“科幻”,或许是2016年“绿牌”的开始侧面表现出政策对新能源的倾斜中国新能源汽车号牌又或许是Model X的“鸥翼门”实在太过于炫酷......总之特斯拉开始慢慢的从“韭菜”变成了一种“潮流”特斯拉Model X前期款(2015年上市)Model X拥有和Model S差不多的内饰特斯拉Model X前期款内饰而Model X在华的售价更是来到了“百万级”Model S和Model X都没有让特斯拉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是居高不下的成本加上只做豪华市场根本不“走量”,再这样下去特斯拉根本就不能称为“主流品牌”。马斯克自然也深谙这个道理,所以选择在前两款车型开始赚钱之后发布了更加“亲民”的Model 3这款车的发布也让马斯克说了那句“大实话”:“正是S和X的收益承受了Model 3的成本”特斯拉Model 3继续了“新能源标配”的“低风阻”外观设计,风阻系数为0.219特斯拉Model 3前期款(2017年上市)甚至有点像鼠标(纯调侃)戴尔(DELL)W216无线鼠标但得益于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平台”,这款车除了后备箱之外还额外拥有一个“前备箱”,提升了不少的储物能力特斯拉Model 3前期款“前备箱”也是得益于纯电平台,“抛弃”了“燃油时代”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等一系列配件的Model 3用不到4米7的车身长度实现了将近2米9的轴距但是因为特斯拉的品牌定位偏运动和驾驶性能,实际后排空间并没有那么“惊为天人”特斯拉Model 3前期款(2017年上市)而Model 3的内饰也一改S和X的“简单粗暴”,至少看起来变的协调了不少特斯拉Model 3前期款内饰同时被“简化”的还有“是个车就得有”的仪表盘以及除方向盘外全车所有实体按键。除了换挡、刹车、油...“电门”以外的功能都被集中在了这块15英寸的大屏里特斯拉Model 3前期款中控大屏空调出风口也被特斯拉“隐藏”在仪表台的缝隙里特斯拉Model 3前期款空调出风口特斯拉还把“全景天幕”发挥到了极致。直接将车顶变成贯穿全车的“整块玻璃”这种设计带来的除了对车身刚性的担忧之外,还有部分车主反映这个设计会让自己和乘车人都像“晒日光浴”特斯拉Model 3前期款内饰(懂车帝3D看车)除了这些之外,Model 3还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卡片钥匙”特斯拉Model 3卡片钥匙以及褒贬不一的“单踏板模式”(松开电门即制动)特斯拉“单踏板模式”示意图这一波“反汽车”的操作在当时也引起了网友的议论。但是Model 3的续航里程来到了480km-664km,这个续航对比当时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也不低这款车本该成为马斯克“SEXY”构想里的“E”,但是福特抢先注册了“Model E”商标,马斯克这个能“折腾”的人怎么会让福特“得逞”?他把“E”反过来写成了“3”但是马斯克也发挥了“好饭不怕晚”的特斯拉传统,Model 3的第一辆量产车直到2017年7月7日才在美国下线。得益于成本的下降,Model 3的售价也来到了3万-5万美元(2017年汇率约合人民币23.6万元-33.7万元)的区间2016年特斯拉Model 3发布会现场这个价格不光让海外的特斯拉粉丝“沸腾”,也让国内的消费者开始期盼Model 3入华来:从加州到上海2019年2月,天津港迎来了首批交付的Model 3。当月,特斯拉在中国交付了第一批Model 3,其中订车时间最早的车主于2016年4月1日(北京时间)Model 3发布当天预定2019年2月中国首批特斯拉Model 3交付现场而让中国车友“等”了三年的Model 3,价格却并不是那么“友好”咱频道的老规矩,还是给大家做了张表(价格为未选配裸车):进口特斯拉Model3价格变动表(数据来源:无敌电动网)众所周知,特斯拉Model 3定位为B级车(中型车)。而彼时同级别的2018款丰田凯美瑞售价为17.98万元-25.98万元(优惠前价格);2019款大众迈腾售价为18.61-30.91万元(优惠前价格)在新能源车型还没有得到如今这样“追捧”的2019年,Model 3这个价格对普通消费者的吸引力几乎为0但是,凡事有个“但是”2019年10月,马斯克干成了一件大事:上海的“超级工厂”投产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在生产不同于传统的“合资模式”,特斯拉这一次是独资建厂,成为了中国首个“外商独资”的汽车工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现场变成了“Made in China”的特斯拉Model 3价格也变的稍微“平易近人”了一些又给大家做一张表,只选取了基本款车型(价格为未选配裸车):国产特斯拉Model3价格变动表(数据来源:无敌电动网)随着2020年之后“后疫情时代”来临,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同时自主品牌新能源(比亚迪、新势力等)崛起,政策上也有许多调整,国产后特斯拉的价格像“波浪线”一样起起伏伏。但总体来说已经来到了20万元的区间,而中国消费者也渐渐开始接受新能源,甚至有“追捧”的势头(发达城市及网约车车主),特斯拉Model 3也渐渐成为“主流车型”之一埃隆·里夫·马斯克(Elon Reeve Musk)特斯拉创始人当然了,咱的频道里马自达是必须要“cue”一下的连我所在的六盘水这座小城市Model 3的能见度都直线上升,还拥有了第一个“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图片来源:特斯拉中国官网(www.tesla.cn)2020年特斯拉Model 3中国销量约13.7万辆,2021年约20万辆,但是2022年由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如“雨后春笋”一般出新,各种“质优价廉”的车型广受喜爱,6年没换代的Model 3在中国的销量下降到了约12.5万辆眼见销量逐渐变少,马斯克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肯定是着急的迟:时隔七年的“换代”从今年年中开始,关于Model 3“换代”的消息就铺天盖地的传开,各路谍照也屡见不鲜其实大概能“换代”成什么样子通过谍照和各路消息各位车友心里也渐渐有了答案新款特斯拉Model 3谍照终于2023年8月16日起,特斯拉线下体验店开始接受新款Model 3的订单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3年9月1日,特斯拉官网突然就上线了新款Model 3并将其命名为“Model 3焕新版”特斯拉官网上线新款Model 3那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个“焕新版”到底“新”在哪以及买一台焕新版的Model 3究竟要花费多少钱?1.外观全新设计的前脸和大灯让整体外观看上去更加符合2023年新能源车型该有的样子,相比老款车型也协调了不少。我个人认为这让Model 3看起来更像“一辆车”了2022款特斯拉Model 3 对比 2023款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而新增的“烈焰红”车漆确实比2022款有质感了不少,但是选装价格来到了12000元;同样新推出的“深邃灰”选装价格也为12000元同样的价格下我个人更倾向于能够代表特斯拉“性格”的烈焰红图片来源:特斯拉中国官网(www.tesla.cn)图片来源:特斯拉中国官网(www.tesla.cn)而尾部除了“简化”的尾灯之外还把原来的特斯拉Logo换成了时下流行的字母标。没有跟随这两年“大贯穿尾灯”的潮流刻意的去把尾灯连接起来是我个人最为欣赏的一点总体来说Model 3的尾部变的更精致了2022款特斯拉Model 3 对比 2023款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除此之外Model 3焕新版还新增了一套新造型的19英寸轮毂,这套轮毂的选装价格则相对比较“平常”,6000元图片来源:特斯拉中国官网(www.tesla.cn)小结:“焕新版”的Model 3在外观设计上更趋向于成熟,对比老款车型可以发现特斯拉在外观上少了些“毫无用处”的科幻设计,有那么一丝向“传统意义上的汽车”靠近的意味。但是车漆和轮毂的选装价格依然比较高,这也是导致路上常见的都是黑色18寸轮毂的Model 3。这种情况在2023款应该也不会改变但是内饰就完全是另一个极端了2.内饰内饰方面在整体设计上有了细微的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对原来以出风口为贯穿的“环抱式内饰”进行了上移,整体看起来“包围感”更强,取消木纹饰板后“科技感”也增添了不少;换装了全新款式的方向盘,Logo也变成了和尾标同步的“字母标”,但是个人认为2022款的方向盘造型更美观而对于这个内饰的“焕新”大家也是褒贬不一2022款特斯拉Model 3内饰 对比 2023款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内饰而最显著的变化是:去掉了传统的灯光拨杆,将功能集成在了方向盘左侧多功能键2022款特斯拉Model 3内饰 对比 2023款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内饰雨刮器的功能则调整到了方向盘右侧多功能键(主驾安全气囊也在这个区域)2023款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内饰特斯拉用了很久的“奔驰同款”的换挡拨杆也被取消,换挡功能则被集成在了“中控大屏”上2022款特斯拉Model 3内饰 对比 2023款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内饰同时困扰已久的NVH问题可能会在这次“焕新版”上得到缓解:焕新版的Model 3前后排都加装了双层隔音玻璃2023款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双层隔音玻璃但是特斯拉也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几个“新势力专属”的“广受喜爱”的没用配置:虽然我像是在酒吧,但是我真的没有酒驾的256色氛围灯和“痔疮克星”——座椅通风功能图片来源:特斯拉中国官网(www.tesla.cn)以及抬头看不见,低头看晕车的8英寸后排娱乐屏图片来源:特斯拉中国官网(www.tesla.cn)不知道大家对图片中的浅色内饰是否心动?不喜欢的话也没关系,特斯拉还带来了“不要钱”的黑色内饰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喜欢这套黑色内饰图片来源:特斯拉中国官网(www.tesla.cn)小结:相比外观来说内饰的改动更大,但是对于新款式的方向盘以及被取消的各种拨杆和实体按键是否能带来更好的驾乘体验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不过至少能看到特斯拉在保留自己的“味道”的同时对一众“新势力”的“追赶”。我个人认为2022款的内饰更实用更美观3.综合对比2023款的特斯拉Model 3与2022款一样带来了两个配置:标准续航后驱版、长续航全驱版为方便各位读者直观的进行对比,我制作了一张表:2023款与2022款Model 3部分数据对比(数据来源:懂车帝及网络)小结:综合看来2023款Model 3焕新版的两个配置在续航方面均有提升,但是代价是最高时速变低。标准续航后驱车型提价3万余元,电池容量不变,马力不变;长续航全驱车型降价2万余元,电池容量略微增加,马力却变小。同时两个配置的车型较2022款充电时长均未改变至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选装,我个人不太推荐,根据现阶段国内路况和政策来看实用意义不大,2023款Model 3标配的辅助驾驶功能已经足够图片来源:特斯拉中国官网(www.tesla.cn)问:这次的“焕新”值得买吗?相较2022款车型,Model 3这次的“焕新”只能算作大改款,远远算不上“换代”。2023款Model 3在实用和“花里胡哨”配置方面均有增加,全新设计的外观内饰也带来了足够的“新鲜感”,但是实用性是否得到提升暂时存疑我个人更推荐2023款的长续航全驱车型,虽然动力和极速有所下降,但是更高的续航势必带来更高的实用性;账面上的动力数据在现实路况中能得到完全发挥的概率可以说几乎为0,可是全轮驱动势必会带来比后驱车型更好的驾驶体验。最重要的是后驱车型涨价,全驱车型降价,也为想体验特斯拉的操控的车友带来了更实惠的价格Frank的充电站彩蛋:批发量和零售量到底有什么关系根据已知信息:特斯拉中国11月批发量下降17.8%,可能看到这很多人会认为特斯拉的销量下降了17.8%,但是这其中不止“标题党”们一概而过的东西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批发量和零售量的区别:批发量:由乘联会公布,简单来说就是厂商向经销商销售的数量。这个量除国内经销商之外也包含了出口的量零售量:由经销商上报乘联会发布,简单来说就是经销商卖出去多少辆车,而这里的“车”就是最终交付到我们车主手里的车在“批发量下降17.8%”这句话之前其实还有半句:交付量环比上涨14.3%(特斯拉中国,包含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在新能源成为“趋势”以及特斯拉加入“价格战”的大背景下,特斯拉的车还是好卖的。但是正因为“价格战”,较低的车价特斯拉的毛利率直线下降。简单来说就是:特斯拉卖车“不赚钱”了。所以也间接导致了特斯拉逆着市场的潮流提高旗下车型的售价,而“价格战”期间,销量暴涨,特斯拉采用的直营模式也导致了没有经销商帮特斯拉分担库存,而现在提价也必定导致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降低。所以特斯拉官方给出的回应是:应对库存增加和需求减弱同时交付量的上涨也并不代表特斯拉就“一帆风顺”。众所周知特斯拉卖车是不会马上交付到客户手中的,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所以11月交付的车不一定是11月卖的,有可能是10月甚至9月卖的车本次批发量的下降也可以侧面说明特斯拉开始有了颓势,而比亚迪那边无论是批发量还是零售量都在持续增长。至于后续“特斯拉VS比亚迪”谁会胜出就让时间和市场给出答案吧本期Frank的充电站已经满电,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有谬误欢迎评论区补充纠正敬请期待下期:Frank的充电站(二)以及"Frank的小车库":Frank的小车库“马自达系列”系列:Frank的马自达系列后续Frank也会继续和大家一起侃车这里是Frank不懂车的小电台/00后马自达车主和你从不同视角看车感谢观看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关注“Frank不懂车”,更多精彩内容等你解锁本文部分资料来源:特斯拉中国官网、懂车帝、无敌电动网、微软必应、百度、新浪财经、知乎、维基百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改)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重组停牌前一日股价率先涨停,复牌后又连拉涨停。监管出手,问询函来了。11月28日晚间,新力金融收到上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内幕信息泄露的情形,同时说明是否规避重组上市,重大资产重组是否符合条件等。新力金融发布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股价却提前涨停事情是这样的。11月10日晚间,新力金融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停牌公告。公告表示,公司正在筹划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比克动力不低于51%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本次交易预计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股票将于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开市起停牌。但是,新力金融的股价却在当日午后提前涨停。11月24日,新力金融发布复牌公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11月25日(星期四)开市起复牌。受重组消息影响,复盘后新力金融再连续收两个涨停板。针对股票异常波动情况,11月27日,新力金融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新力金融称,经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函查证,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除公司已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公开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外,不存在涉及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同时还表示,经公司核查,未发现需要澄清或回应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亦未涉及市场热点概念的情况。不过,在11月29日的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新力金融补充披露:停牌前筹划重大事项的具体过程,包括接触、协商、签订协议等主要节点和参与知悉的相关人员,说明是否存在内幕信息泄露的情形;核实报送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请财务顾问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比克动力两年亏损17.7亿元身负大额未清偿债务除了内幕信息泄露情形之外,上交所还对此次重组事项提出诸多提问。此前新力金融披露的预案显示,上市公司拟将其持有的主要从事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和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业务的公司置出上市公司,并置入比克动力75.62%的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差额部分向交易对方发行股份。同时,上市公司将与其现有股东及未来拟成为其股东的主要交易对方协商,现有股东及未来拟成为上市公股东的交易对方将其所持有公司全部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委托给控股股东新力集团。本次交易前后,上市公司控制权不变,本次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针对置入置出资产的相关安排,上交所要求新力金融说明是否存在刻意刻意降低向比克动力部分股东发行股份数量以规避重组上市的情形;同时说明表决权委托安排的原因及合理性;补充披露股东增减持安排。与此同时,上交所还对比克动力的盈利水平以及经营情况等提出质疑。数据显示,比克动力产品应用于消费类产品、新能源汽车及后备储能等领域,最近两年及一期营业收入分别为13.83亿元15.64亿元和16.9亿元,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为-7.7亿元、-10亿元、-736.28万元。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克动力大额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本次交易的必要性,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改善财务状况和持续经营能力,本次交易是否符合重组条件等。预案显示,比克动力目前尚有大额未清偿债务,部分债务已经逾期,且存在银行账户被冻结情形,目前仍面临较大偿债压力。此外,比克动力存在大量未决诉讼,且涉诉金额较大,在潜在负债事项。对于上述情况,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补充披露:列示所欠债务的明细,置入标的是否存在资金占用等情形以及解决安排;列示主要诉讼的明细,包括但不限于产生原因和背景、诉讼金额、目前进展等,是否存在或有负债;补充说明本次交易是否恶化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等。同时要求说明比克动力所处行业位置,并对比比克动力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情况等。据了解,比克动力主要产品包括圆柱形电池、聚合物电池和方形电池,目前主要通过销售圆柱形电池产品实现盈利。股东:小心周一跌停对于上述事项,不少投资者表示,“明天怕是要跌停了。”“小心开盘跌停。”“坚决反对收购每年亏损的公司!”更有投资者称,“新力的员工早在三个月前就知道收购的消息。”其实在10月底,新力金融便开启上涨之势,一个月的时间,该股已经累计涨超68%。当前报11.08元,总市值56.81元。截至11月10日,新力金融共有4万户股东。百亿私募“精准潜伏”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力金融发布资产重组公告前,还有私募“精准潜伏”。11月24日,新力金融发布公司前十大股东明细。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也就是公司停牌的前一天,通怡投资旗下的两只私募基金产品新进成为新力金融的第九、第十大股东,“通怡麒麟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及“通怡麒麟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占比分别为0.59%、0.56%,合计持股587.4万股。而这两只私募基金在三季报披露的十大股东中,并未现身。据基金业协会披露的公开资料显示,通怡投资于2016年登记备案,全职员工22人,管理规模超百亿。公司官网显示,总经理储贻波曾任职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国信证券研究所机构部副总监;具有丰富资本市场经验,与多家上市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提供投资投行相关服务。公司业务领域目前涵盖可转债、可交债、定增等资本市场业务,中性对冲、指数增强、期权和收益互换等证券交易业务。新力金融欲置出金融业务切入锂电池行业那么,作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主体,新力金融自身的经营状况如何呢?据悉,新力金融的主营业务包括水泥生产与销售及类金融服务业并行的双主业,后通过重大资产出售,将主营业务中的水泥业务置出,进一步聚焦类金融服务业,实现转型升级与长远发展。在经营情况方面,新力金融营收净利双降。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减少14.34%;归母净利润888.46万元,同比减少69.51%;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减少66.67%。拉长时间来看,新力金融已经连续两年净利润大幅亏损,经营状况堪忧。而这或许也成为此次交易的原因之一。新力金融欲借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置出融资担保等金融业务,切入锂电池行业。新力金融此前称表示,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融资租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业务。近年来,上述类金融业务成长性偏弱,亟需寻求业务转型,优化公司现有业务结构。鉴于上述情况,为维护广大股东的根本利益,上市公司决定进行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标的公司比克动力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快速获得锂离子电池相关的产品线、客户群及技术人才,切入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不过,新力金融此次“跨界”是否能成功,还需拭目以待。编辑:小茉版权声明《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原标题:《离奇涨停,又涨停!内幕交易?监管出手了》阅读原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聚合物和锂电池哪个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