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曦股票在那上市的?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写道:“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坐落在上海市虹口区黄浦路15号的浦江饭店,建于清咸丰年间,是一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美国总统格兰特、英国爱丁堡公爵、哲学家罗素、科学家爱因斯坦、喜剧大师卓别林、作家张爱玲,都曾是这里的住客。今天,这栋近170岁的斑驳建筑,成为了见证中国资本市场40年风云变迁的中国证券博物馆。瞬间之一:造福的神话1983年,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尚不知股票为何物的时候,新中国第一只股票“深宝安”就面向社会公开发行了。在1990年深交所试营业之前,深圳地区已有5只股票,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的柜台上交易,人称“深市老五股”: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深市第一股”、编号为000001的深发展,那会还不叫“股票”,而是叫“股权存单”。“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是做纺织起家的深原野的广告,老一代股民对此笃信不疑。那时,以“一张纸”为凭证实现一夜暴富的故事不仅经常在耳畔掠过,而且也能在眼前上演:深发展股票曾3个月上涨290%,深安达股票曾2个月上涨430%,深原野股票更是在上市后一路上涨10倍。资本,从诞生之时就沾着血性。财富,从来都是眷顾胆子大的人。在这场喧嚣的造福神话中,有两个佼佼者涌现了出来。一位是河源人林立。靠“老五股”赚到第一桶金的他,不久后辞去了中国银行深圳某支行行长的职务,下海创业,一人肩挑实业和资本两端。2003年林立大手笔入股中国平安,从此奠定了他的资本江湖地位。2022年,林立以885亿元身家,位列胡润中国富豪榜第41位。还有一位是广州人张劲。同样靠“老五股”发家的他,在90年代就进军房地产,开发了被称为广州第一个高端楼盘的《江南世家》。与林立喜欢在幕后的低调不同,张劲高调地走到了金融市场的前端,创办了雪松控股,一时风光无限。2023年,亏空了几百亿的雪松控股轰然崩塌,张劲本人也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被立案查处。时光斗转星移。“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瞬间之二:激情燃烧的岁月每每回忆起成立证券交易所的往事,尉文渊和禹国刚两位老人,都掩饰不住自豪和激动。上交所和深交所之间的“比拼”传统,是从娘胎里还没出生时就打上烙印了的。关于上交所和深交所究竟谁先成立开门营业这个问题,恐怕永远是一个千古谜团。1990年底,在尉文渊的一声响锣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浦江饭店孔雀厅开业。简陋的柜台,笨拙的电脑,传递信息靠打手势,登记股份靠动手写,股价变动靠小黑板,交易撮合靠红马甲……是那个时代常见的景象。比起在柜台前扯着嗓子喊,上交所引入支持电子化交易的计算机,已经算是“高科技”了。据尉文渊后来回忆说,开张前一天,他们连交易的电脑测试都没来得及做完。就连开市的锣,都是临时去上海城隍庙花了600元钱买到的。几乎在同时期,南国深圳的天气还夏意未散。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市响锣下的牵引绳,在禹国刚同事王健的手中被拽动。从此深圳的股票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快33年,但这一天的情形,在我脑海里还是无比清晰”,禹国刚回忆说,“那一刻,我忍不住流下热泪”。1986年,总设计师在会见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时,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纸质股票,回赠给客人。这一幕,已在浦江饭店中被雕刻为永恒。老一代的股民,都对“沪市老八股”如数家珍。到如今,“老八股”中仅存四只股票还在上市交易。一代人洪波涌起,一代人秋风萧瑟。瞬间之三:覆水难收的疯狂在早年,A股是没有涨跌停板限制的,新股发行实行的是有配额的审批制,证券监管职责属于央行总行及沪深两地地方政府。1992年,央行总行批准了将于深交所上市发行的一批上市公司新股,额度一共5亿元。深圳方面决定8月9日、10日两天发行。在此之前,人们相信买到新股不仅意味着包赚不赔,而且股票市值将呈指数级增长、一步登天。在腥红了眼的股民们看来,新股那就是走入上流阶层的财富密码,想拿到新股,要么靠关系、要么靠运气,人生成败在此一举了!500万张购股抽签申请表,一张就是100元,相当于当时普通人一个月的收入。但即便如此,也没有浇灭人们发疯似的热情。8月7日早上,深圳每个证券营业网点都是人山人海,门前黑压压一片。广州至深圳的火车票,被黄牛炒到了300元一张。深圳大小宾馆酒店,找不到一张空床铺。有人以每人每天50元的报酬,从新疆雇佣了1500人,提前3天蹲点排队。警察在维护秩序时打开一个包裹,里面竟是2800张身份证。事后统计,那几日全国有120万人同时涌入深圳,而当年深圳全市的常住人口也才260多万。500万张抽签申请表,开始发售后不到一个小时就被一抢而空。还在排队的人们暴晒、饥饿、失望、抱怨交织,在汗水和口水的催化下,终于演变成了一场群情鼎沸的暴怒。未得到抽签表的人们,开始口口相传舞弊、腐败、内幕消息的言说,挥舞着拳头游大街、喊口号、打横幅、写标语、砸汽车、砸店铺……1天后,时任深圳市长郑良玉发表电视讲话,承诺将彻查漏洞和腐败,给股民一个交代。激愤的人群方才平复情绪,逐渐散去。最终,这场轰动全国的810事件,以提前增发下一年度新股额度、内部调查处分4000余人、沪深两市指数连日暴跌、深圳方面做出深刻检讨而告终。疯狂的潮涌一旦破闸,下游必将是覆水难收。经此一役,国人对股票几乎无人不晓。瞬间之四:“铁娘子”保驾护航深圳810事件,成为了国家成立证券监管机构的直接诱因。1992年10月,810事件2个月后,证券委和证监会同时成立。与今天不同,早年的证券委性质是“办事机构”,侧重防风险、管宏观、控大局;证监会作为“直属事业单位”,受权负责具体执行,有“半政府半市场”的意味。此后30年里历经多轮改革调整,一直到2023年才稳定成如今的监管格局。那个时期,证券、股票都是新东西,机制怎么建、市场怎么管,大家都没有经验。因此,美国香港新加坡的先进实践,自然成为了中国大陆学习模仿的对象。2001年,时任香港证监会副主席、现任香港交易所董事会主席的史美伦女士,被“钦点”北上,受邀出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分管上市和融资监管。这位与共和国同岁的“铁娘子”,成为了大陆从香港聘请的首位副部级高官。当时,史美伦在香港的年薪折人民币高达几百万元,是大陆同级别官员的几十上百倍。大陆方面破例答应给史美伦开出不低于在香港的年薪待遇,而史美伦断不敢领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史美伦最后决定“照单全收”,但超出大陆同级别官员的薪资部分,全部设立基金用于国内证监系统干部出国培训进修。上任之初的史美伦直言“中国股市连一个规范的赌场都不如”。她以铁腕作风,发起了对80多家上市公司和10多家中介机构的监管稽查风暴。然而,股民们却不为此买单。因为只要史美伦一出镜,股市就下跌。2004年,史美伦期满离任,回到香港。但她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大多都被保留了下来。至今内地的证券监管规则中,仍能看到不少借鉴香港做法的影子。风水轮流转,中国经济在这20年里迅速崛起。2023年,来自内地的上市公司占香港交易所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55%,而内市值和交易量更是占到了80%。如今,证监会依然是仅次于中国足协被群众骂得最多的机构。而史美伦却于2017年获颁大紫荆勋章这一香港最高荣誉。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瞬间之五:从“教父”到提篮桥“阅人无数”的上海提篮桥,集中了中国智商最高、“财富”最多、艺术气息最浓的一批罪犯。这其中,就有被称为证券业“教父”的管金生。80年代的管金生说得一口流利法语,但他并不甘心做个小翻译。在风起云涌的股市洪流中,管金生找到了自我。他曾一夜不眠、奋笔疾书,力陈将上海外滩建成东方华尔街的抱负与梦想。得到领导支持的管金生创办了万国证券。这个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曾一度持有国内上市公司70%的A股和几乎全部B股。然而,命运却与管金生开了个巨大的玩笑。这位原本可以在资本市场名垂青史的“教父”,却在1995年327国债事件中满盘皆输。90年代早期,国家为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了大量国债,并给予高额贴息,以吸引市场购买。受贴息利好预期的驱动,一只将于1995年到期的国债(期货代号327),在期货市场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但管金生却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国债期货价格被严重高估,于是集结兵力,大举做空。然而,之后事态的发展证明管金生判断失当,万国证券因此损失惨重。1995年2月23日这天,已经失算了的管金生不甘心就此认亏,他不顾“盟友”的“背弃”,继续“义无反顾”地指挥员工买入空单。临近收盘时,万国证券可动支的保证金早就入不敷出。情急之下,管金生利用国债期货交易机制漏洞,选择“借仓”,在没有保证金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地高位做空。最后8分钟,万国证券挂出空单面值总金额超过2000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1/25!2000多亿元交易,光保证金就需要超过50亿元。而万国证券总资产当时只有16亿,自然不可能支付。当晚,证监会和上交所经过紧张讨论研究后,判定这最后8分钟的交易违规无效。管金生和他的万国证券,瞬间从高光跌至谷底。3个月后,已经从万国证券辞职的管金生在海南被捕,之后以经济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如今,已经出狱了的管金生白发苍苍,英雄迟暮,再无了当年的骁勇。电影《教父》有句台词:“You make the choice, and this is your price. ”(“你做出了这个决定,这就是你的代价。”)瞬间之六:“牛”来A股的股民对“牛市”,向来有一种无形的痴迷。专家们利用股民的这种情绪,描绘出一幅有形的信仰。矗立于深交所前的牛首龙凤雕塑,把人们对“牛市”的这种痴迷和信仰,刻画得淋漓尽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年代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与市场股、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既不同权,也不同价。2004年“国九条”的发布,拉开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序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人们后来说,这是意义不亚于成立沪深交易所的资本市场里程碑事件。撰写了《人民的名义》的作家周梅森,就是这一改革的见证者。他曾代表中小股东方的权利,坚决抵制并最终否决了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方的提案。后来,周梅森结合这段经历加以演绎,在电视剧《突围》中呈现给了观众。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作用下,2005到2007年,A股迎来了史上第三个大牛市。当年,《亚洲周刊》将年度风云人物授予中国股民。2年时间里,上证指数从最低的998点一路高歌猛进,最终上涨到6124点。这一巅峰记录,至今16年来未能被打破。在牛市的岁月里,股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人们笑看风云,纵情歌舞,灯红酒绿,觥筹交错,仿佛人生从此步入了新的殿堂,仿佛这辈子有了永远花不完的钱。不仅如此,人们还要对这种牛市加以“理论化”的概括诠释:资金牛、改革牛、政策牛、杠杆牛……仿佛自己已然掌握了资本市场的财富密码。直到熊市猝然而至,现实给予人们沉重一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牛短熊长的日子里,只好擦拭泪眼,收拾行囊,挤进地铁,重走一遭职场。决心从此断手远离A股,一心做个老实本分的打工人。而至于手机里的股票账户,还是先留着吧:万一哪天,牛市又来了呢?瞬间之七:只存活了4天的规则A股没有亏待它的忠实信众们。2015年6月12日这天,A股迎来了它史上第四个大牛市的最高峰,当日上证指数直冲5178点。那段时间,小盘股连续十个、二十个涨停板天天见,菜场里的大爷大妈一边买菜一边热烈讨论今天买哪只股票,街头巷尾的KTV夜总会兼营起“股票配资1:5”,“6000点刚起步、10000点不是梦”的论断在拥挤的公交车里交口相传。但好景不长,随着“杠杆牛”梦碎,市场很快掉头急转直下。从融资到爆仓,从买楼到跳楼,从大平层到贫民窟,也不过就是几天时间。在最惨烈的2个月里,上证指数连续跌幅45%。面对汹涌的股灾,当时的一些决策者拾起美国“课本”,借着放大镜找到了“熔断”这两个字,顿感如获至宝。2016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交易日,熔断机制正式实施。哪曾想,开始实施的首日就见证了A股有史以来第一次熔断,当日下午1点半触发7%熔断阈值,暂停交易直至收市。梦魇还在萦绕。1月7日,仅仅3天后,早上开盘不到半小时,再次触发7%熔断阈值而停止交易。束手无策的交易员们只好“带薪休假”一天。这天也是A股史上最后一次熔断。1月7日当晚,有关方面宣布,鉴于熔断的“磁吸效应”,暂停实施该项机制。熔断,这项A股史上“最短命”的机制,仅活了4天便寿终正寝。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这新年伊始的4天里,上证指数又跌去1/4。然而熔断的剧本却在地球的另一边再度上演。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蔓延,美国社会一片恐慌。3月9日至3月18日,10天之中,美股4次触发熔断而遭到停盘。见此情景,A股的股民们总算心安了:连“股神”巴菲特老爷子都“活久见”,何况是咱?但打脸的是,美股随后就走出了一波大牛市。别忘了那句古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瞬间之八:一出“逼宫”大戏潮汕商人总有那么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这在宝能老板姚振华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2016年,在“宝万之争”中频上头条的姚振华,时不时就给熊市里的吃瓜群众们上演一出现实版“宫斗大戏”。姚振华发起收购万科“商战”的筹码,一是宝能在房地产那几年黄金期赚到的大量财富,二是宝能通过保险等多元金融业务聚敛起的真金白银,三是那几年金融机构流行加“杠杆”的风潮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弹药,四是暴跌的股市和救市的政策为宝能通过险资低价“扫货”提供了难得契机。面对宝能在二级市场的频频举牌,万科的王石应对起来颇感心力交瘁。他希望大股东华润集团能够担当“白衣骑士”的角色,但华润要么明确拒绝,要么选择明里不置可否、暗里与宝能联手。他又寄希望于市场的力量,不料却迎来了安邦、恒大两个搅局者。各方之间勾心斗角,尔虞吾诈,合纵连横,明枪暗箭。无奈的王石在微博上写到:“股市过山车,“野蛮人”强行入室”。广大吃瓜群众们则在上下班途中,细心梳理着这场“商战”的时间线,在饭桌酒局上及时同步战况进展,其关注细心程度丝毫不亚于自己股票账户里的涨跌。最后,在当时的监管层一系列“强盗”“野蛮人”“妖精”“大鳄”的表态中,姚振华被迫放手,王石艰难险胜。深圳地铁作为“残局”的收拾者,最终成为万科新的大股东。如今,距离这场可载入商业管理教科书的“宝万之争”,已经过去7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喜爱雪山和美人的王石尚在为万科暴跌的美元债而四处求援,被中炬高新公司保安拦在大门口的姚振华又在“下落不明”的闹剧中登上热搜,恒大的许家印再怎么用“皮带”也拴不住他地产王国的土崩瓦解,险资“异类”安邦集团早就在吴小晖脚踩缝纫机的咿呀声里灰飞烟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瞬间之九:归来仍是少年2009年,创业板开板。2013年,新三板全国扩容。2014年,沪港通开通。2016年,深港通开通。2021年,北交所成立。在这一些列事关资本市场发展历程的重要事件中,2018年科创板开板,大约是影响意义最为深远的一项。金融的本质是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着眼的是当下,影响的是生产关系。而科技的本质是未知世界的创造发明,着眼的是未来,影响的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的是一段时期里经济发展的状态和节奏,而生产力决定的是更长周期里经济发展的阶段和高度。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我们按2023年11月10日收盘价,把A股和美股做一个对比:美股总市值前十大公司及其市值依次为:苹果(2.90万亿美元)、微软(2.75万亿美元)、谷歌(1.68万亿美元)、亚马逊(1.48万亿美元)、英伟达(1.19万亿美元)、Meta(0.84万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0.77万亿美元)、特斯拉(0.68万亿美元)、礼来(0.57万亿美元)、台积电(0.51万亿美元)。A股总市值前十大公司及其市值依次为:贵州茅台(2.21万亿元)、中国移动(1.94万亿元)、工商银行(1.67万亿元)、建设银行(1.58万亿元)、中国石油(1.30万亿元)、农业银行(1.26万亿元)、中国银行(1.15万亿元)、中国海油(0.90万亿元)、中国人寿(0.88万亿元)、宁德时代(0.83万亿元)。可见,要啃下“硬科技”这块“硬骨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在,虽然距离彼岸依然遥远,但是至少这艘远征的航船已经行驶于浩瀚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到2023年10月末,5岁的科创板已累计上市560多家公司,总市值超6万亿元。A股风云激荡40年,难忘的不只是这9个瞬间。手机里每个跳动着的红色或绿色数字,脸庞上每个刹那间的眉头紧皱或喜笑颜开,都值得被永远铭刻在这部年轻与沧桑相伴、快乐与忧伤交织、现实与憧憬缠绕的厚重史书上。“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泪水继续奔跑的人。”你和我,都是这段恢弘历史的见证者。A股:虽已被虐千百遍,我待你一往情深,仍如初恋。参考资料:《中国资本市场30年》(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大事记》《口述改革历史》(迟福林)《新中国70年,上海“创业史”的100个瞬间》凤凰财经《证券教父“秘书帮”覆灭记》《中国第一商战“宝万之争”详细回顾》《蚂蚁集团新独董,大有来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沐瞳科技股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