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属于南阳吗哪个市 详解邓州市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华山风水,中国城市为什么名字喜欢带?刚好【大嘴】所在贵阳市,城市名中也有一个“阳”字。贵阳的“阳”,乃是来源于所处贵山(今天的关刀岩)之南……可以看出“阳”字是来源于地理方位。至于“州”,其实主要来源于古代的行政区划。对贵阳、中国历史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大嘴说贵阳】哟。还是先回答问题吧。一、哪些城市名中带有“州”或“阳”?据统计,中国一共有72个城市名有带州字的。河北省(7个):霸州、沧州、定州、冀州、晋州、深州、涿州;山西省(3个):霍州、朔州、忻州;辽宁省(2个):盖州、锦州;江苏省(7个):常州、苏州、泰州、通州、徐州、扬州、邳州;浙江省(6个):杭州、湖州、台州、温州、嵊州、衢州;安徽省(4个):池州、滁州、宿州、亳州;福建省(3个):福州、泉州、漳州;江西省(2个):抚州、赣州;山东省(7个):滨州、德州、胶州、莱州、青州、兖州、滕州;河南省(6个):邓州、林州、孟州、汝州、禹州、郑州;湖北省(3个):鄂州、荆州、随州;湖南省(2个):郴州、永州;广东省(8个):潮州、高州、广州、化州、惠州、雷州、连州、梅州;广 西(5个):贺州、柳州、钦州、梧州、宜州;海南省(2个):儋州、琼州;四川省(4个):崇州、达州、彭州、泸州;甘肃省(1个):兰州。中国带“阳”字的城市,总计117个。其中 :地级市21个,县级市16,区19个,县61个。其中地、县级市中带“阳”字的地名有37个:沈阳市、辽阳市、朝阳市、洛阳市、 安阳市、濮阳市、南阳市、信阳市、荥阳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益阳市、阳江市、揭阳市、德阳市、绵阳市、资阳市 、简阳市、贵阳市(我所在的城市,高亮一下,下面这张图就是贵阳市的哟,哈哈)、咸阳市、庆阳市、阜阳市等。县区中带“阳”的有80个。例如:北京的朝阳区;河南:洛阳市:汝阳、宜阳、安阳市:安阳、新乡市:原阳、濮阳市:濮阳、漯河市:舞阳,商丘市:雎阳区, 周口市:淮阳,驻马店市:正阳 、 泌阳。二、“州”来源于古代行政区划“州”这种区划,最早出现于《尚书》“禹贡”,书中记载,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当然这时候的区划,只是地理区划,而不是行政区划。到了汉朝,沿袭秦朝时的郡县制,但是这时由于汉朝的疆域扩大、郡(国)县的数量增加,郡的面积缩小。汉朝中央朝廷直接管辖100多个郡,已经非常困难。为了加强对全国各地郡(国)县的控制,便于政令传达落实,汉武帝在郡(国)之上又增加了一级监察区,取名叫“刺史部”,每个刺史部监察若干郡县,派出刺史进行监察监督。这些刺史部的管辖范围参考上古时期九州的地理划分,也称之为为“州”,武帝时期一共设立了冀州、幽州、并州、兖州、豫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凉州、益州、交趾、朔方等13个刺史部。在这时,“州”逐渐由地理区划转为行政区划。东汉光武帝时,在国都周围增设了司隶校尉部,等同于刺史部,又将朔方并入并州,这样以来仍保持了13刺史部的总数。到了东汉末年,朝廷将刺史改为州牧,授予兵权、财权、行政权,这样以来,州就由监察区变成了一级行政区,郡县制就变成了州——郡——县 *** 制。三国两晋时期,继续沿用了州郡县的行政区划体制。隋朝废除了州制,将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区划。唐朝时期,又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这时候的“州”,数量到达350多个,辖区面积就远远小于《禹贡》州的九州,以及两汉时期的13个州,仅仅相当于以前“郡”。于是汉朝遇到的难题又来了——中央如何有效管辖这么多数量的州县,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在州之上再设一级“道”作为监察区,后来随着道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就由原来的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省),变成了二级行政区划(相当于地级市)。宋朝时期州仍然是二级行政区,但是面积比以前更小,由于宋朝疆域面积大大小于汉、唐,有些州只管辖一个县。州的上级,也有原来的道,改为“路”。元朝时期,在疆域面积成为中国更大的朝代,为便于管理,行政区划调整为中央——府——州——县,州是二级行政区划,而在有些设有行中书省的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则为中央——省——路——府——州——县,州的地位进一步降低,成为的第四级行政区。明清时期废除了路,行政区划层级为省——府——州——县,或省——直隶州——县。这时的“州”就比较接近于现在的“市”,一般是工商业比较发达、规模比较大、地位比较重要的地方设州,直隶州直接归省里管辖,与府同级,就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与此同时,在有的地方,“州”开始以地名的组成部分出现,而不是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出现。比如广州府,就是一个名字叫“广州”的“府”,州是地名的组成部分,而不是表示行政区划单位,它是一个名字叫“广”的“州”。 民国时期废除了府、州这两种行政区划单位,新的行政区划单位——“市”出现了。从那时起,开始出现“某州市”这种行政区划,比如广州市、兰州市、福州市等。这时候的“州”,也是作为地名的一部分出现,而不是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出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大批原来的单字县,在撤县设市、撤地设市的过程中,直接把原来的“某县”,根据古地名改为“某州市”,这样以来就出现了一大批名字中带“州”的城市,而这些地名中的“州”,都是地名的组成部分,而不是行政区划名称。比如赣县——赣州市,梅县——梅州市,霸县——霸州市,滨县——滨州市。三、“阳”来源于地理方位从地理角度来看,我国处在北半球,除了现在的海南等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外,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北回归线以北,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地区,无论任何时候,太阳光都是从南方照射过来的。在古代,寒冷的冬天下,人们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完备的取暖方式。所以,获取日照显得至关重要。在此前提下,中国北方的居民住宅,都非常注重坐北朝南(面向阳光的一面)。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因为如果你在山的北面,太阳光从南面照过来就被山遮挡了,无法享受阳光,所以要在“山南”。 因此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同时,河流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在流动时会向右岸偏移,而中国大部分河流都是东西流向,河南岸(右岸)容易受到河水的冲击、侵蚀,形成南湿北干的情形。因此水北为阳、水南为阴。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古代,农耕是一个部落或者城市必须要保证的工作。而农业耕种离不开水源,所以城市不能离河流太远。在地心偏转力的影响下,我国河流冲刷南岸的情况非常严重,导致北岸容易形成大量河滩平地,易于农业耕种,由此产生人口聚集而逐渐演变为城市。这两大原因,综合导致了很多城市处在“山南水北”。所以,你会发现,中国城市中带“州”的城市有72个,带“阳”的城市有37个,但是还有80个县区带“阳”,可见“阳”字可以说是中国城市名字重复率更高的字。查阅资料码字不易,认同请关注【大嘴说贵阳】,点赞、转发。谢谢!西安为什么会这么火?那我得反问一句:十年以前西安为什么不火?十年以前,我们的经济叫“外向型”经济。也就是说,以引进外资,积极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为目的的时期,这时候,我们牺牲了环境,提供了优惠政策,都是为了“讨好老师”。所以东南沿海具有地理优势的地方经济就发展起来了,而那个时候“经济”是我们追求的最重要目标。这个时期,我们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被国外一些文化所影响和渗透。八零后是思想变化更大的一代,九零后基本就全盘西化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在这两代人身上慢慢消失……这点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开始被慢慢抹杀了,而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注定会是一个没前途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在这个时代每况愈下……现在,经过最初的粗犷发展,我们积累了金钱,学到了知识,必须开始走自己的路了。随着华为、比亚迪、大疆……一大批引领世界技术的企业产生,社会的发展开始进入到“创新”时期,开始重新屹立起来。站在世界历史上看,上下五千年,我们几乎一直处于引领世界的地位,所以这最多算是回归。经济回归了,技术回归了,思想和文化的回归最难!西安,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可以让全世界的中国人产生共鸣,共鸣之下,力度互相加强,最终引爆传统文化。所以“西安的红”是中国文化自信重新建立的标志呢。“长安”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梦,梦回长安,盛世重现!始皇帝陵为何一直没有发掘?话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建立了历史上之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也成了我国的之一任皇帝,称之为千古一帝一点也不为过。然而,随后因为秦始皇贪图享乐,大搞工程建设,把国家折腾得千疮百孔,结果秦国只存在了15年的时间就灭亡了。秦始皇一方面为了长生不老,令徐福等方士为他寻找灵丹妙药。另一方面,秦始皇还在骊山花大本钱修建自己的陵墓。据史 *** 载,秦始皇陵的修建动用了当时70万的民夫,耗费了40年的时间才把始皇陵修建完成。1974年春季,秦始皇陵墓被发现,可以说秦始皇陵作为现如今为止,世界规模更大、结构最精巧奇特的一座陵墓之一。然而,到现在已经40多年过去了,令人纳闷的是,其陵墓却一直没有开挖,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地宫大。其实,从卫星地图上的位置看起来,从骄山到华山横扫一条腾飞的巨龙,而骊山正位于龙眼的位置,其风水当然是绝佳。而如果走近骊山,其规模巨大,整体占地面积达到了将近6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78个故宫大小。这么大的规模,开挖起来难度很大。二是地宫深。据悉,秦始皇陵墓地宫为竖穴式。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而考古钻探得出结论,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这个深度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精深,但也是普通陵墓难以企及的。三是地宫悬。秦始皇陵地宫设计的十分巧妙,有数道门。据《史记》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棺椁及随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门以内。地宫三道石门也是寻常手段难以破解的。四是地宫水。据悉,考古学家利用无人机进行了光谱扫描探测后,绘制出了一张比例尺为1:5000的完整图像。考古学家对秦始皇陵进行的核磁共振,发现了大秘密——秦始皇陵上有着不同寻常地热异常,而秦始皇陵下的温度非常低。原来当年秦始皇陵修建时,为了防止秦始皇被地表水 *** ,修陵人就在封土堆的东南侧修建了阻止地下水入侵的地下排水渠,正因为地下排水渠的水分挥发,带走了较多的热量,所以其陵墓地表温度自然就很低了。如何处理好这些地宫水也是开挖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五是地宫毒。秦始皇陵最令人胆寒就是水银。据《史记》记载,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可见水银之多。据现代地质学专多次到秦始皇陵采样反复测试,发现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 “汞异常”,得出的结论是,其地下有大量水银是事实。至于地宫为何要埋入大量水银?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原来是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同时,水银还有“防盗”的功能。这也是不敢轻易开挖其陵墓的一个原因。其实秦始皇陵的发现,能够揭开很多秦朝的谜团。秦始皇陵中,发现了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其中就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国家之所以一直没有开挖,除了这些秦始皇这些的惊天内幕,还有就是对文化的保护技术还不成熟这个原因有也有关。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秦始皇陵幕内的真相了。为什么自古皇帝会选择定都那里?感谢邀请,陕西是我的家乡,自古以来有很多朝代都在陕西定都,从“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句戏言中就能隐约印证。那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么多皇帝选择定都陕西呢?我觉得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先来看看陕西的地图,陕西按照地貌一般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大的区域。自古就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关中包括现在渭南市,西安市,咸阳市,杨凌区,宝鸡市所辖地域。那关中有何特殊之处,能成为众多朝代建都的地方呢?我认为最主要有两个因素:1、地理位置险要:关中地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秦岭山脉之间,进出只能通过周边几座易守难攻的险要关口(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潼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金锁关),关中也也因此得名。这些天然地利条件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是十分重要的,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2、物产丰富:关中南边有秦岭,北边有黄土高原,东西两边也是被山川包围,形成了巨大的关中盆地。黄河更大的支流——渭河自西向东穿过后汇入黄河,从而造就了广阔肥沃的渭河平原。而渭河只是“八水绕长安”中的一水,也正是由于这些密布的水系的滋润,使得关中平原成为盛产农作物的粮仓。而粮草在任何朝代都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因此,我认为地理位置险要和物产丰富两个优势因素,是陕西关中成为许多皇帝定都在此的最重要原因。以上便是我的回答,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正!大连周边有山有水的旅游点有哪些?一直觉得大连是座很生活化很接地气的城市,这一点从城市简单直白的命名习惯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老铁山、棒棰岛、大黑山…上到5 *** 金牌景区,下到不知名的小景点,全都一视同仁,浓浓的东北风,名字起的随性又 *** 。其中老铁山和棒棰岛就是我要推荐的两处地方。【老铁山】主峰海拔465.5米老铁山自北向南,纵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大致将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街道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靠黄海,西部靠渤海。1.泾渭分明的海上分界线老铁山与山东蓬莱的理论对角线即为黄、渤海两海分界线。黄、渤两海的浪潮,由海角两边涌来,交汇在这里。山上的灯塔先后经历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历经百年仍保存完好。不过时过境迁,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累累伤痕的老铁山灯塔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卸下了军事的重担,由为军舰导航转为民用。每当夜幕降临,两道暖色光束就会划破黄渤海交界处的天空,为在归途中的渔民照亮回家的航路,这也是老灯塔最后能发挥的余热。2000年,老铁山灯塔被评为大连市新八景之一。这里最棒的风景只有登上山顶才看得到,天上的云际线将天空分成两部分,一面被余晖染成绛紫色,一面云波淼淼依旧湛蓝;海面上的黄渤线也将黄海和渤海分成两部分,赭石色的黄海和深蓝色的渤海相互交织,闻名天下的塔观双海就起源于此。2.鹰飞鹤舞的鸟类栖息站旅顺口的老铁山鸟栈,被世人称为世界奇观,是全国著名的猛禽迁徙过境地,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有大批鹰、隼、雕、鵟、鸮、鸢、鹫等200多种几千万只候鸟迁徒此地,吸引许多观鸟爱好者和生物学家到山上观察、记录和拍摄。3. 老铁山基础档案信息景点级别:AAAAA景区门票信息:20元开放时间:7:30-16:30交通信息:市内乘客车 — 旅顺汽车站— 乘18路、19路到老铁山下车大连市内中山区和西岗区可走旅顺南路,到达旅顺市内后,2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老铁山。市内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可走旅顺北路,约70分钟可到达。【棒棰岛】主峰海拔48.1米1.风景优雅清新的度假胜地棒棰岛是一处以山、海、岛、滩为主要景观的风景胜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北面为群山环绕,南面是开阔的海域和凹凸不平的鹅卵石滩。棒棰岛名字的来历是因离岸500米远处的海面上有一小岛突兀而立,远远望去,极像农家捣衣服用的一根棒棰,故称棒棰岛。值得一提的是,海中的棒棰岛小岛首次安装了投光灯,墨蓝的夜幕中,沉静的大海上,棒棰岛全景在光影中呈现,营造出海中仙境的视觉效果。登到山顶,市区景色和海滨风光尽收眼底。喜欢亲海的可以去棒棰岛北山。推荐理由:一是体力要求低,除了公路,山中都修了高等级的健身步道。二是环境好,海边有一块很平的大石头,坐在那里野餐或躺在上面晒太阳都很惬意。2. 接待众多政要与贵宾的风水宝地岛上散布着风格各异的别墅群,有如鲜花散落在如茵的草地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棒棰岛宾馆,先后接待过多位和国家 *** 以及外国元首和贵宾,是国家级避暑疗养地。棒棰岛宾馆座落在大连南部海滨、著名的观光道路滨海路东段,享有2.3公里长的海岸线和87万平方米秀美园林。宾馆依山傍海,环境清幽,还有清澈的海湾浴场。3.棒棰岛基础档案信息景点级别:AAAA景区门票信息:20元开放时间:8:00-19:00(根据季节气候变化会有调整)交通信息:乘坐703路或404路公交车在山屏街站下车即可。希望这个答案可以对同样想去大连旅游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不安分的白羊娃 也欢迎大家关注哦~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河南省各个地级市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商丘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河南省南部的南阳市。不得不说,南阳市是河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之一,作者的一位同学,就是南阳唐河人。南阳市总计下辖了13个区县,属于河南省17个地级市之一。那么,南阳市13个区县的区划,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聊聊河南省的基本情况。河南省属于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粮食大省。河南省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河南省总人口9900多万,仅次于广东省、山东省,排名全国第二位。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平原为主,粮食种植面积很大。河南省的小麦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几乎占了全国的十分之一。河南生产的火腿肠、水饺、汤圆等等,几乎占了全国的一半。不得不说,河南省历史悠久,孕育了璀璨的中原文化。近年来,随着河南省铁路网络的建设,河南省逐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省会郑州市形成了米字型框架,交通非常便利。南阳市属于河南省17个地级市之一,也是豫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在河南省的铁路网络建设中,南阳市属于重要的一环。南阳市人口众多、土地肥沃,总人口970多万人(七普的数据)。下辖了2个区、1个县级市、10个县,总计13个区县。南阳市的地形犹如一个盆地,非常类似于四川盆地的缩小版。盆地内地,气候适中、耕地充足,而且水网非常便利。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南阳市同时具备陆路交通和水运交通的便利条件。直到现在,南阳市仍在努力建设内河航运工程。南阳市位于汉水上游、淮河源头,当年,航运优势很明显。南阳市外围的地形复杂,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控制了南阳各地以后,既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源,同时还具有地缘战略意义。向北能够北伐中原,向南能够直取荆襄。关于南阳的重要性,出现了“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兵救援”的说法。南阳市的铁路网络也非常便利,宁西铁路、焦柳铁路、郑渝高铁等等,在南阳境内穿过。按照河南省最新的规划,南阳市属于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起到了带动豫南地区发展的作用。在河南省内,目前只有2个副中心城市,分别是洛阳市和南阳市。2020年,南阳市的GDP总量达到了3920多亿。南阳市的前身为南阳府,南阳府设立于元朝。由于南阳市的地形结构原因,在历代历史上,南阳府的下辖县,变化不大。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进一步调整了河南省各地的区划。当时,河南省划分为:开封府、河南府、彰德府、怀庆府、卫辉府、归德府、南阳府、汝宁府、陈州府、许州、陕州、汝州、光州、郑州,总计9个府、5个直隶州。其中,南阳府下辖了南阳县、镇平县、唐河县、泌阳县、桐柏县、南召县、内乡县、新野县、舞阳县、叶县、邓州、裕州等等,总计有2个散州、10个县。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河南省地理位置重要,各路军阀反复争夺,各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急需进入休养生息。在三四十年代,河南各地先后遭遇了蝗灾、旱灾和水灾,人们的日子很苦。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局势的稳定,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战后重建、恢复生产的阶段。一系列的重要项目,陆续在河南各地开始。与此同时,在河南各地,陆续设立了各个专区。例如南阳专区、潢川专区等等,其中,南阳专区下辖了南阳县级市、南阳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邓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泌阳县、方城县。当时,南阳原本下辖的舞阳县、叶县,划入了许昌专区管理。1949年12月,南阳专区设立了西峡县。截止这个时候,南阳专区下辖了1个县级市、12个县。在5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河南省下辖的其他专区,基本上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区划调整,例如开封专区、新乡专区的调整规模很大。至于南阳专区,没有出现任何变动,仍然是13个县和县级市。当时,出现了部分专区管辖范围太大的问题。按照五六十年代的交通、通讯条件,管理难度很大。例如召集各个县开会,那些距离比较远的县,提前两三天就必须出发了。1965年,河南省设立了驻马店专区。驻马店专区设立以后,南阳专区的泌阳县,划入了驻马店专区管理。不过,泌阳的口音、风俗等各方面,确实更接近南阳。就在同一年,南阳专区设立了社旗县,仍然是下辖了13个县、县级市。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南阳专区更名为南阳地区。进入7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很多省份的区划,都出现了大规模的调整。其中,部分地区陆续更改为地级市。1988年,南阳地区下辖的邓县,升级为邓州县级市。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1994年,南阳地区被撤销,设立了南阳地级市。与此同时,南阳县级市和南阳县被撤销,设立了宛城区、卧龙区。再加上外围的邓州市、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方城县、西峡县、社旗县,形成了13个区县的结构。随着南阳市的经济持续发展,南阳市的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区人口进一步增加。出于发展的需要,南阳市陆续设立了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南阳新区等各个区。不过,这几个区的情况特殊,一般不算入行政区划之列,属于功能型区划。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州属于南阳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